登陆注册
2361800000004

第4章 天命:理论信仰与论证、权威敬畏与假借(3)

需要指出,天命论和天理论都是中原政治文化中的政治哲学神秘主义和人文主义结合的表述形态。它在蒙古、满洲贵族统治的元、清两代仍然得到采纳和延续,其原因在于少数民族主政者入主中原后,主动在文化整体上与多民族多元文化的中华民族集结一体化的认同。如元朝入主中原后,思想家许衡向忽必烈建议:“天之树君,本为下民”《鲁斋遗书·时务五事》。郝经也提出:“天无必与,唯善是与。民无必从,唯德是从”,“天之所与,不在于地而在于人,(亦)不在于人而在于道”《陵川集·时务》。元从汉人手中夺取政权,乃“配天立极,继统作帝”《陵川集·立政议》。许、郝二人的建言,是以虚假的天意论证了现实元朝政治统治有着天威的支持。所谓蒙古族建立元朝是符合天意之举,元朝帝制继承了中国历史正统,就是名正言顺的,民意支持当与天意支持为依归。明清两代还建立了祭天的“国之大事”政治活动,说明天命论和天理论还有其现实需要。尤其理学的天理论在元明清三代成为执政者尊奉的政治哲学。近年来,对以朱熹为代表的宋元明清理学的深入研究,也表明天理论对丰富现代哲学资源所具有的历史与现实价值。

朱熹的理学于1313年(仁宗皇庆二年)被定为官学,明朝初年至中叶也垄断整个知识界,这是因为这一学说的确有其理论合理性之处。对于“理学”之“理”,朱熹是这样表述的:“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而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若其消息盈虚,循环不已,则自未始有物之前,以至人消物尽之后,终则复始,始复有终,又未尝有顷刻之或停也。”《朱文公文集》卷七十《读大纪》。朱熹这番论述明确揭示了“理”的本体性意义。近七百年后的我们应该如何不抱偏见地理解和认知这个“理”呢?

试问: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万事万物之中是否存在一个“理”?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在日常生活、人生经历中,无论我们的人生阅历丰富与否,文化、知识水平高低,我们每天的生活和为人处世确实都离不开一个“理”字。孩提时代父母教育我们要明白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都在于辨析一个“理”字;我们在选择自己的言论、行为或者评析他人的、社会的事务时总得考虑合“理”或不合“理”。“理”不仅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为人处世中,而且是人生、社会活动的主导力量、心理机制和评价标准。试想,一个社会里多数人失去了“理”的自制,那么人生就没了规矩,社会就失去了秩序。治国理政也要合乎“理”,可见“理”是须臾不可离的。人类社会不断演变,世代传承,逝者如流水,来者如新风,但天理永存,依一定规律运作,发挥自己的功能。可以这样认为,“理”就是天地人运行的总法则。

朱熹的天理论既符合世俗经验,也符合人伦与物理要求,在思想方法上是求真务实的,因而具有一定的真理性,能指导人们求真向善审美。当然,朱熹说天理就是三纲五常,以之解释封建社会人世间的伦理关系还可以,用以解释自然物理就说不过去了。自然可以拟人化,但自然无论如何是不能人化的。这是那个时代科学还不发达所致。从天命论进化到天理论,其进步意义无他,全在于建构、维护三纲五常的社会政治秩序,并以“天理”这一最高理论权威约束帝王和百官以及各业百姓的行为,“存天理,灭人欲”,达到孔子所言“从心所欲,不踰矩”《论语·为政》。的境界。有学者指出:“天理人欲之辨,一方面强化了人的社会属性,有效地节理了人的自然属性;而更为重要的另一方面,则是对‘人合于天’的天人关系所进行的深刻反省。该天人观的最辉煌之处,在于它对宇宙自然哲学本体之道的提升和把握,在于它珍视自然生态的万物一体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合于天’具有着非常重要的终极意义,是颠扑不破的绝对真理。”韩东育:《天人·人际·身心——中国古代“终极关怀”思想研究》,113页,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从政治哲学上说,天命论或天理论的初始原创性和后世历史继承性都归结为天人关系、天人之际的终极关怀,让帝王百官万民都要畏天命、循天理,节制自己不合理的具有自我腐蚀性破坏性的恶性“人欲”。

五、副天命、祀天神——中国古典祭祀文化之“国之大事”

天命论的政治实践表现之一是祭祀天神,它在我国古代政治中一直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首要之事即祭祀天神,“以佐王建保邦国”《周礼·春官大宗伯》。这一方面表示王或帝对上天神威的虔诚崇拜,另一方面用来证明王权(皇权)天授的合法性,也具有接受天帝监管之意。祭天活动历久世代相续,足见孔子所言敬畏天命的必要与重要;祭天文化作为一种中国古典政治文化表现,也显示出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一大特色。在政治生活中,人们期求国泰民安,除了官民合作治理国家达致“至善”,便不可避免地要祈求天神的护佑和保持对“天命”权威的敬畏。

在中国古代,祭天之礼在王城或皇城之郊举行,是郊祀天神的大典。由于古时人们对大自然神秘莫测的变化不可理解且产生诸多联想,以为冥冥中有一个有意志的天、天帝(卜辞记为帝或上帝)——明察秋毫、赏罚分明的人格化神灵,为求天帝赐福便祭祀天神。据卜辞材料,商代郊祀的天神有上帝——天神中神格最高之神。上帝统属之神灵有日、东母西母、云、风、雨、雪等。上帝在自然属性方面权威极大,如“令雨”或“勿雨”对影响农业丰收的洪灾、旱灾至关重要,所以有向上帝求雨、禁雨之祭。如卜辞记载:“今三月帝令多雨。”“今二月帝不令雨。”至周代,敬奉的天神系统范围有所扩大,其统属之神灵有昊天、上帝,日、月、星辰,司中、司命、风、雨等。周人郊祀的主要对象也是天,分为昊天和上帝两个层次。在卜辞中,昊天又称上天,上帝有时亦称上天,有时只称天。天、上天、昊天、上帝既有分别,又似乎一体别名,它表明周人畏受天命的来源既多元化又统一于“天神”这样一个最高权威。

商周时期的祭天活动多在认为与天距离最近的泰山举行。据《春秋》、《左传》、《国语》记载,当时已设祭坛,称“圜丘”。不同季节的郊祀有不同的对象和内容。冬至祭整体的天——昊天,称为大祭,其意在报答天帝护佑、主宰王朝之命运,为众民选立君主,降福免灾之“本”。参见朱凤瀚:《商周时期的天神崇拜》,载《中国社会科学》,1993(4)。孟春郊祀上帝“祈谷”,请上帝保护农业五谷丰收,求得农耕本业有成。当仲夏之月或有旱象发生,郊祀则祈上帝“令雨”,雨多则郊祀“吁天晴”。它与“祈谷”的目的相同,都是祷告天神佑我农业丰收。此外,商周时期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君主常于仲春之月郊祀以求嗣,既祈求扩大社会总人口,也祈求皇室嗣君有绪。这种假借天意以求人口繁衍、君位承绪的主观愿望在当时社会政治制度下是有其合理性的。

郊祀作为一种礼制、礼俗传统,其政治文化表现在中国古代社会各个朝代有不同的时代特征,但天神崇拜、天道观念始终未变。秦至明清都继三代遗训遗制,建坛祀天。秦始皇至泰山封禅祭天,遇雨躲松树下,封松树为五大夫松。汉武帝亦至泰山封禅祭天。唐代帝王屡至泰山祭天,《新唐书·礼乐志》多有记载。宋代继承唐制,《宋史·礼志》对宋朝祭天活动有详细记述。直至明清两代,作为国家大事的祭祀活动,仍很隆重举行,敬畏天命观念至为深远,且与爱民保民密切联系在一起。明朝建朝伊始,明太祖朱元璋即“感应”天命,郊祀祭天。他在位三十一年,年年不忘祭天这一头等国事。他在其手书的遗诏中说:“前代革命之际,肆行屠戮,违天虐民”,“庶几上达天心,下慰人望,以副朕伐罪官民之意”。“荷天眷佑,悉皆勘定。”对此,侍臣说:“此陛下敬天之诚所致。”朱元璋认为,不仅于此也,听天命同时也听民意恤民乃天命天意的根本旨意。他说:“所谓敬天者,不独严而有礼,当有其实。天以子民之任付于君,为君者欲求事天,必先恤民。恤民者,事天之实也。即如国家命人守令之事,若不能福民,则是弃君之命,不敬孰大焉。”他强调:“为人君者,父天母地子民,皆职分之所当尽。祀天地,非祈福于己,实为天下苍生也。”《明史·太祖本纪》。可见,朱元璋出身贫寒而登皇位,念念不忘“膺天命”而为帝,祭天求福非为自己,或者不独为自己,更在于“天下苍生”。其敬天归根结底在于爱民惠民,爱民惠民思想与敬畏天命观念是完全一致的,也与历朝历代执著于天命者的看法是相通的。开国皇帝如此,此后历代明朝皇帝大多如此。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十八年在北京南郊筑就天坛——祭天之神坛。其后屡经修葺。清光绪二十二年复建成被雷火焚毁的天坛,即今所见天坛。明亡之后,清代继承其遗制,不仅在祈年殿保留了“皇天上帝”这一最高主神尊号,而且每年都敬祀“皇天上帝”,虔敬肃穆不亚此前。

如今,天坛作为古代古典建筑尤在,祭天活动却已经没有了。天坛作为中国古代文化遗址遗迹,留给我们的是对祖先劳动创造的辉煌成果的缅怀和对历史思考的启迪。天命论从20世纪初就失去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政治精神支柱主导地位,感应论的影响也基本上消失了,但是对于“天人之际”终极关怀的研究和感念仍存留在国人的心胸之中。如果将天人感应、天人之际的虚幻梦影挥去,从真实的宇宙系统思考,作为一种民族精神、政治文化,我们应当尊重的东西有哪些呢?

首先,让我们回到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的总根源总动力——社会生产力上。人类生产的历史,是以农业为起点的,农业生产的主体性动力是农耕者的深耕细作,但农业发展要依赖阳光、空气和水等客观条件。从这个角度想一下,古圣先贤“敬天”、“祈年”的根本目的是期望天帝令雨,为农业生产创造良好的气候条件,发展农业社会生产力,以保证民众的基本“足食”条件。否则,社会不会进步,历史也不会前进。如此说来,天帝是虚拟的,祈天“令雨”以助禾长株壮,多生产粮食却是务实的。所谓“敬天报本(农本)”的真正意义不在神坛上拟人化的“天”,而在于身边的人间世俗生活。我们今天不信天神,却不可不信仰天气好坏影响人类祸福的威力,不能不尊重其客观规律。在全球化背景下,气象学、地球物理学成为国际政治普遍性问题,当下和子孙后代的天人之际终极关怀问题就不能不作为现代、后现代政治哲学来考虑了。

其次,敬畏天命、敬祀天神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恪尽“天子”的职守,也为了保持皇权的稳固,期望能够“永命”,但其根本目的、基本用心所在是为了民众福祉。敬天命是为了重民命,爱民保民惠民,努力取信于民。因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天命论的深意在于对民命的深切关怀,在于对人民命运的重视。当今世界,如果把天命转换为生态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反馈,我们应该在祈求“天公作美”的同时,更多地反求诸己,深刻反省人类“征服”大自然,与大自然为敌的恶劣行径,就应该“从我做起”,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时刻想着如何避免大自然的惩罚。

最后,执政系统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公职人员应树立完整的环境伦理道德观念。追求政绩是无可厚非的,但绝不应以牺牲环境、破坏环境为代价。我们当然不信神灵天命,但我们应该相信天人之际的伦理道德法则,相信大自然存在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并将其与人民的命运联系起来。天人之际的终极关怀与人我之际、身心之际的终极关怀是三合一体的。如果我们失去了当代科学的“畏天命”价值观念,人我关系和谐、身心两种境界和谐也就无从谈起了。

同类推荐
  • 浩劫之书

    浩劫之书

    《浩劫之书:马雷沙尔无神论著作选择》的读者对象主要为哲学、历史学、宗教学研究者和爱好者,以及对欧洲近代哲学和法国大革命史、法国大革命文化感兴趣的读者,以及有一定文化程度,希望整束精神的读者。马雷沙尔,法国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哲学家、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他曾投入巴贝夫阵营,也是雅各宾派党人,是《平等派宣言》的起草人之一。他的著作以揭露专制主义,批判社会不公平现象为主,用唯物主义观点反驳上帝和教会。
  • 老子的门徒:列国风云

    老子的门徒:列国风云

    老子的一生虚无缥缈,宛若游龙,历史上关于他的传说数不胜数,可是直到今天,人们甚至还在为究竟有无此人而争论不休。他和他的五千言《道德经》一样,留给后人解不尽的谜题。老子的门徒遍布天下,但除了“玄门十子”确有记载之外,其余众人皆因仰慕其学识、思想、人格、品行而自投门下,古往今来,络绎不绝。老子和他的门徒,在两千多年前便布下了一盘棋局。黑白纵横间,天下之势已尽在掌中……不仅描写了那段刀光剑影的乱世,更重要的是要重塑众多原本鲜活的历史人物,深入挖掘他们的性格、心理,以洞悉人性的角度为切入点,探讨家国命运与个人命运的关系,统一与分裂的规律。
  •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哲学课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哲学课

    哲学之所以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是在于它能够给人生活指明正确的方向,提供正确的方法。有了哲学,我们的选择就有了一个参照的标准。我们的前进也就有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它能让我们在错综复杂的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坚持正确的态度,在平淡而不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快乐和幸福。
  • 杂家学派与《吕氏春秋》

    杂家学派与《吕氏春秋》

    杂家是战国末至汉初兼采各家之学的综合学派。杂家虽只是集合众说, 兼收并蓄,然而通过采集各家言论,贯彻其政治意图和学术主张,所以也可 称为一家。
  • 老子原来这样说

    老子原来这样说

    本书内容简练,分别从人生、做人、智慧、修心、养生、处世、竞争、忍让等方面选择性地阐述了老子的智慧学说,以清晰明了的解说方式向人们讲解了人生的心态、感悟及真谛。
热门推荐
  • 引灵诀

    引灵诀

    一朝穿越,得传承、造星魂、修灵体;权杖一点:杀敌诛神,乾坤颠倒,逆转阴阳;魂典在手:锁魂困敌,呼风唤雨,俯瞰众生,俾睨于天下。
  • 黄金天道

    黄金天道

    过去是天,未来是道,掌握过去和未来,成就黄金天道!王小天是一个具有五行属性齐全体质的修行者,修炼事半功倍。他所在的门派只有六人,除了他,另外五人全是倾城倾国的美女。他又是一个获得预测天录的唯一幸运儿,踩人救人、修仙泡妞四不误。
  • 千禧年最好的礼物是易烊千玺

    千禧年最好的礼物是易烊千玺

    大家就叫我冰冰吧,冰冰也是个千纸鹤,写的不好不要怪我哦
  • 曹家二少爷

    曹家二少爷

    旷世奇才,绝处重生,经脉寸断,反而成功,武林盟主,傲然天下。机缘神雕,绝世高人,侠骨柔情,剑傲中原,江山如沙,兵遇皇城。书友群:19444501(500人VIP超级群)已经十八万字了,每天在埋头更新,肥了肥了,可以把本书加入收藏以支持本书哦!作者将以严肃严谨的态度创作本书,以为读者们提供娱乐为目的,不会刻意堆砌华丽辞藻,也不会文字苍白到可怕。觉得本书字数还不多但是内容又有点意思的,可先将本书放在书架内,您可以在适当的时候阅读。在养肥本书期间,期待您的推荐票时不时的滋润一下,以催肥本书。书评和推荐票,都是本书快速成长,让作者保持创作激情的饲料,请体谅作者的期盼之心。楚州狂生敬上
  • 重生之追美高手

    重生之追美高手

    郭成再次睁开眼睛,发现自己重生回到了过去,脑中也多了个系统。从此,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装得了老千,扮得了兵王,踩得死天才,斗得过流氓。进可单手御众敌,退可笑脸迎人妻。“我的职业?你知道的,现在想来,我一直想当个正经学生的。恩,正经学生。”免责声明:本作品纯属虚构,任何个人以模仿书中行为而造成的人身伤害,本站概不负责。
  • 雨城

    雨城

    南方的小岛上有一栋无人居住的白色大宅,那里一直流传着一个吸血鬼的故事。他是传说中的吸血鬼,孩子们都避他如蛇蝎。他是长辈眼中的不良少年,妈妈让她不要跟他有关联。但她心中的他是个有着光环的天使,又是个欺负人的恶魔。当年离开的时候他让她等,之后却音讯全无。她等了他六年,再见面竟然是通过电视屏幕——他换了名字,换了身份,而且他要结婚了!新娘竟然是六年前已经死掉的女孩子!
  • 卿本特工:拽后朝野天下

    卿本特工:拽后朝野天下

    想看本书,请换坑,《绝杀女特工:拽后朝野天下》
  • 无欲成仙路

    无欲成仙路

    很多年以前,我也和那亿万生灵一般,只是那浩瀚星辰中的一粟,微乎其微...似是前世的宿命,似是命运的轮回;无欲成仙,却偏偏踏上这路...
  • 狩魔进化

    狩魔进化

    在类似末世的异变世界里,活下去唯一的选择是狩猎魔物,摄取魔物的一切,包括血肉,力量,基因,利用这些进化自己才能在弱肉强食的世界里生存!
  • 影影牵魂

    影影牵魂

    本篇小说主要涉及主人公男主人公林异身,在偶然的一个夜里,灵魂出窍,可是自己却浑然不知,直到望见自己熟睡的身躯,可男主人公,却因此也倍加充满贪婪之心,做了很多违背道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