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前去,只见那圆桌旁一位文人说道:“昔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几十年后又有司马懿乍骗赚曹爽谋取政权,此二人在诸葛亮面前,怎不落得个后世骂名啊。”
此时,另人一应称着,侃侃而谈:“曹家历代受王室恩惠,本应恪守本分,行人臣之道,却玩弄权谋之术,妄图天下,虽没有废汉自立,但其奸臣之名斐然于历史,后有司马懿,他走的路也大抵与曹操相似,历朝历代,亡国皆因有这等臣子啊。”见众人呼道:“是啊,是啊。”
“我看不然,这位兄台之言差矣。”
话因刚落,苏小小走上前去,一身白衣长褂,孑然素雅,手执纸扇,步履从容,颇有几分英气,一众书生竟集体无声。
方才那位书生见状,问道:“哦?但问兄台有何见教?”
本就是历史系的才女,对这类问题自然是拿心应手,提了提衣袖,便言:“自春秋以来,烽火不断,天下虽有周室之名,却无周室之实,列强割据以争天下,后有秦统一天下,传之二世便又是兵戈不止,而又有汉取之以代,然不过四百年,又是群雄逐鹿,浩浩历史告诉我们,天下本就没有恒久的一家之名可言,乱则有能者出,以谋略安天下,这难道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天下本就能者居之,诸君说,曹与司马之权谋是奸臣之谋,敢问,若无诸君口中的奸臣之谋,天下何以安?且不要忘了,这纷乱不止的天下,最重要的便是百姓,百姓不会去在乎是谁掌天下,他们只在乎和平,只在乎衣可裹体饭足饱身,谁能缔造和平,他们就拥戴谁。试想,若曹不以天子为盾,又怎能平定公孙瓒、袁绍、张锈、马腾等野心勃勃之辈?末年纷乱可知,汉室气数已尽,前有历史定律,又怎能不顺应历史之发展,强行扶汉,不过是多些山河血泪罢了。司马懿如曹操,一生只为扫平六合,总领八荒,虽篡权夺位却还了百姓一个太平天下,如同前朝,天下本也不是曹氏天下,以天下观,难道这二人不能称为是英雄么?若平定天下之人尚不能有英雄之名,敢问这是历史之幸还是历史之悲?诸葛孔明一生为蜀殚精竭虑,至死方休,也是位极人臣,为后人所敬仰,可若效仿司马懿废后主以自立,又当如何,皆因儒家正统思想,而这样的思想放在历史长河,又是那样的微不足道,只因天之下是百姓,谁可带来和平,谁就是百姓之天!”
众人听得这一席话,无不惊诧,能将历史看的通透,这世上又能有几人?霎时间掌声想起,“听兄台一席话,方觉自识浅薄,胜绝十年读书啊,来,我敬兄台一杯。”,众人皆举杯,小小亦举杯赴之,“偏颇之言,能入诸君之言,实我之幸。”
一盏过去,席间有人问道:“兄台,之前未曾见过,敢问尊名?”
“在下苏筱,今日能和各位一同论学,实在是一大快事。”小小躬身以礼,言行谦和,阁内士绅皆与之交谈。
忽有一阵悠扬之音传来,浒浒而淌,宛若流水之声,寻声去处,只见一女子长发袭肩,淡妆素颜,柳眉细长,玉腮微红,温婉绰约,身着一身如雪白衣,衣袖轻盈,巧弹着一曲。众人见此景,无不心神荡漾。
小小在萍儿耳边轻吟:“这位姑娘是谁,竟弹的一手好琴?”萍儿不禁笑起来:“小姐当真是忘了,昔年她母亲去世,正是你给了些许银两才得以安葬,后与他父亲开了家酒馆,经营得当,才有今日这家酒楼呀。”
想不到自己与这女子还有这段缘分,“哎,你看这一场病生的,竟想不起了,快说说吧。”
“她正是这家酒楼的老板潘生之女,潘莲,可是位精通音律的才女呢!”
潘莲,小小轻声念叨着这名字,“果真是身似莲花,不染微尘,人如其名呀。”
一曲已过,众人仍沉浸在婉转舒缓的琴声中,随着萍儿一声喝彩:“太好听了。”方都回神过来,为之惊叹。
只见一位身着华丽的年轻公子从人群中走出,打开手中的长盒,对着潘莲微微笑着说:“早闻潘姑娘精通音律,今日一见,果不其然,我特命人往西域取得和田玉之上品羊脂玉做成此笛,赠送给姑娘,还望姑娘笑纳。”看着这男子的表情,萍儿摆了付不屑的表情对俯在小小耳边说:“这人是钱塘一家大户的公子,经常混迹这些文人往来的地方,显摆他自己,据说他府上养了好多门客,每日为他写文词诗句,供他来炫耀自己。其实就养尊处优的好色之徒,现在这无事献殷情的样,绝对是看上潘姑娘了。”
小小回忆起有关古时和田玉的记载,在南齐之前,羊脂玉多是外邦进贡给皇室的,这一个钱塘地方大户,即使是家财万贯,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得到的,更兼开采工艺比普通的和田玉难上千倍,想必也是以次充好吧。想到此处,便走进那年轻公子仔细看着这玉笛,只是几眼,便暗自笑道:这玉石在这些书生眼前瞒的过去也属自然,可却逃不过我这考古学家的眼睛。
正当潘莲想起身下走下楼梯之时,柔和的说着:“古籍记载羊脂玉精光内蕴,体如凝脂,坚洁细腻,厚重温润,佩之可以养性怡情,驱邪避瘟,有益于人……”小小略带笑颜的高声说道:“这位公子,依我看,这笛子并非羊脂玉所造。”
听到这话,那男子不屑的一笑:“你凭什么这么说?”小小淡淡的笑着,自信的回应:“你这玉,虽然看上去有温润水灵之感,色泽通透,与和田与之中的羊脂玉十分相似,但玉质却不够缜密,当然,你可以说是后期工艺没有做好,但这句话,诸君想必都听说过,《山海经》中记载,和田玉叩这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你可敢拿敲击这玉笛,看看是否清越绵长,如金磬之余响?”
众人看那男子踌躇之际,都附和着小小,招呼着让那男子敲击玉石。潘莲见此状也是浅浅一笑,这年轻男子看着自己的玉笛被人识破,愤愤的拿起盒子走出酒楼。
楼下几位文人都称赞起小小的学识,萍儿也是贴到小小一旁,开心的说道:“小姐,太棒了!”
正当畅谈之际,门外走进一中年男子,华彩服饰,由腰间玉石可知是位大户人家,身旁几位仆人为其开道,嚷着:“前面的人让开,老爷,您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