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04100000011

第11章 爱君笔底有烟霞(3)

我明白自己神经所能忍受限度。改造我,唯有三姐还在和我一起方有希望。欲致我疯狂到毁灭,方法简单,鼓励她离开我。

(1949年9月8日沈从文给丁玲的信)

1950年,一直在批判中饱受折磨的沈从文,生活中出现了一丝转机。组织上出于改造思想和帮助进步的目的,让他进入华北大学进修学习。他也确实得到了改造——他试图重新提笔创作,写一些革命小说,却是江郎才尽,笔下的文字再也不复往日神采。他手中的马良神笔,已经失去了魔力。

他是一个赤子,他从原始神秘的湘西走来,灵性的山水映照着他的心魂,他一派纯真地咏叹自然之神,歌颂大地和爱情,构筑原生态的精神宫宇。他的世界没有政治倾轧,只有自然野性和纯朴诗意。他笔下流淌的文字如山涧,如月辉,如笛音,是不经修饰的天籁。他曾经如此虔诚地热爱写作,即便他后来彻底放弃了这个梦想,他仍是现代作家中最勤勉、成书最多的一位。

“我和我的读者,都共同将近老去了。”他如此感喟着,他以为他的历史已经翻了页。孰料他的文字将会作为某种精神的遗存,成为全世界读者共有的文化财富。

他正式放下了写作,转而从事文物研究。上苍到底是公平的,关闭了一扇门,便向他敞开另一扇门。他潜心研究,几十年间著述颇丰,成为新中国重要的学者和文物研究专家。也许他觉得,他只有在抚摸一只陶罐、一片绢帛时,才能让心绪宁静,才能从那些密致的纹路中顺着时光的丛林,找到久远的故乡。

后来,他侥幸躲过了“反右”,却在“文化大革命”来袭时,又一次成为批斗对象,被罚去打扫天安门边的女厕所。此时,他已经是年近七十的老人,每天“像摩挲一件青铜器那样摩挲每座马桶”。

1969年9月,张兆和在接受调查排除了地主成分后,下放湖北咸宁五七干校。三个月后,沈从文也得到指令,将下放湖北。临行前,他在小而乱的房间整理杂物,二姐允和恰来看望,于是便有了《从第一封信到第一封信》中那个心酸动人的瞬间。

“莫走,二姐,你看!”

他从鼓鼓囊囊的口袋里掏出一封皱头皱脑的信,像哭又像笑地对允和说:“这是三姐给我的第一封信。”他把信举起来,脸上羞涩而温柔。

允和说:“我能看看吗?”

他把信放下来,又像给又像不给,把信放在胸前温一下,又把信塞在口袋里,手抓紧了再也舍不得拿出来。

他喃喃自语:“三姐的第一封信——第一封信。”接着就吸溜吸溜哭起来,快七十岁的老头儿像一个小孩子哭得又伤心又快乐。

这一刻,让人动容。彼时他心底涌起的是怎样的温柔和感慨,那些疼痛华美的青春年少,那些甜蜜忧伤的深情岁月,还有三三黑牡丹一样美丽娇俏的容颜……穿花叠影般在他眼前映现,却是流年中闪光的水滴,抓不住,一颗一颗,都流逝了。

下放到湖北,他却被安排在离兆和数十里之遥的双溪,看果园种蔬菜。营养不良加上年事已高,两人分处两地,却都是疾病缠身。无法相互照应,只能托书信叮咛。

自从他们相识,便是鸾笺长伴,鱼书不离,有书信的日子,是他们精神世界最富有的光阴。那时年少,满纸皆是迷乱深情;到了暮年白头,只有苦口婆心的叮咛、叮咛,诉不尽的叮咛之声。

1972年,病中的沈从文致信周恩来总理,希望回京治疗,并期盼用所剩不多的时光,完成他未竟的文物研究工作。得到总理的批复后,这年2月,71岁的老人终于回到了北京。

然而,回京后,这对暮年夫妇却有了隔阂。住处成了问题。多方协商未果,沈从文只能拖着衰老的病体,在窄小拥挤的屋子里整理著述,拼命工作。面对这缺乏秩序、烦闷混乱的生活,张兆和无法再像往日一般平和包容。为了缓和矛盾,也为能静心工作,沈从文从羊宜宾胡同搬到了东堂子胡同,一对老年夫妇,开始了分居生活。

直到1980年,沈从文所在的社科院分给他一套三十多平米的宿舍,才结束了老夫妻鹊桥相会的日子。

生活开始渐入佳境,他早期的文学作品也重回大众视野,尤其在海外影响日增。这年10月,应美国文学艺术界的邀请,在张兆和的陪伴下,沈从文在美国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访问讲学。这是一次愉快的旅行,他们住在四妹充和家中,每日讲学会友,闲聊叙旧。晚岁,忽然变得从未有过的明快悠闲。

1982年5月,在黄永玉的建议下,沈从文回了一趟老家,回到了无数次在梦里幻里呼喊过的凤凰小城。俯视众生的神啊,是如此慈悲,在人生最后的旅程,他让赤子还乡,偿还这一生刻骨铭心的想念。古朴灵秀的湘西,豆绿的沱江和沅水,他祖先流血流汗的故乡,多少次,他顺着自己的笔墨,跟随“翠翠”、“柏子”和“夭夭”,回到这座山水古城,去返一返乡,去还一还魂。

只是,物换星移,故乡已不复旧颜色。他一点一点找寻着儿时印象,那飞来堂前的春燕,那被露珠濡湿的青石板,那门前的青山和绿树,依稀是年少相识,却又恍惚是它们的子孙,迎面相逢,难辨痕迹。他是真的老了。人间所事堪惆怅,莫向横塘问旧游。

后来,他终于在古调傩戏中,释放了他郁结已久的乡愁。

一天下午,城里十几位熟人带着锣鼓上院子唱“高腔”和“傩堂”。

头一句记得是“李三娘”,唢呐一响,从文表叔交着腿,双手置膝静穆起来。

“……不信……芳……春……厌、老、人……”

听到这里,他和另外几位朋友都哭了。眼镜里流满泪水,又滴在手背上。他仍然一动不动。

(黄永玉《这些忧郁的碎屑——回忆沈从文表叔》)

他哭得很动情,一生,就这样要走完了。他是一个有着烟绪愁怀的多情人,也是一个视功名利禄如尘土的简淡人。此生只有故土能让他魂牵梦萦,只有三三能让他倾心难离,他深爱他们。他所有的激情皆因他们而起,他笔下纯朴美丽的世界都是他们的化身。

从湘西回来不久,他便患了脑血栓,张兆和没日没夜守在他身边,当他的手和笔,做最贴心尽职的护工。渐渐地,他已意识不清,有时清醒有时模糊。儿子虎雏将他早年写的文章拿给他看,他已不记得是自己的,轻声笑着说:“写得好呐。”表侄黄永玉得到一块他十九岁那年写的碑文拓片,拿来给他看,他注视了好一会儿,静静地哭了。然而无论何时,他也不会错认了张兆和,一刻不见了她,便要一声一声地唤,等她飞快地回到他身旁,他才能安下心。

但他已等不及他的三三,他只能先她一步回到自然之神的身边。1988年5月10日晚8点,这位被传奇书写、也书写了传奇的湘西赤子,带着无法割舍的眷恋,像熟睡一般,安静地离开了人世。

在他的告别仪式上,张兆和出奇地冷静,她对哭泣的亲友说:“不哭,他不喜欢人哭。”没有人比她更懂她的二哥。

就在这一年5月,瑞典文学院的例行会议上,经汉学家马悦然的力荐,已初步将沈从文推选为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人。然而不久,马悦然惊讶地得知沈从文去世的消息。他打电话询问中国驻瑞典大使馆:“沈从文先生到底是活着还是去世了?”对方却反问:“沈从文是谁?!”让人无语而崩溃。

许多年后,马悦然惋惜地告诉记者:“要是沈从文那个时候还活着,活到10月份就肯定会得奖。他的去世对我来说是最遗憾的事情。”

对年近八十的张兆和来说,二哥的离世,也一定是最遗憾的事吧?不,她不遗憾。人生自古谁无死,他只是先走一步而已。她只是哀痛,这痛沉在心底,却依然平静。她是个坚强的老太太,她比任何时候都更知道,她的余生,将为他而活。她迟走一步,就是要留下来,为他一生的轨迹画一个圆满的句号。她用所剩不多的时间收集他的旧文,整理与他们有关的书信,编订出版他大量的著作。

她曾是《人民文学》的编辑,为无数作者看稿编稿;她也是著述有成的作家,只是为了沈二哥,她甘愿敛去光芒,躲在他身后做他的支撑,只留下模糊的背影。现在,轮到她编著爱人的文章了,她整日穿行在他的字里行间,嗅到了青葱年华的忧愁与芬芳。她仿佛又活到了从前,又回到了年少时,他给她写第一封情书,为她哭泣,为她憔悴,在回湘西的小舟上对着沅水,深情地呼唤她。

他为她写这样的情话: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也为她写这样的情话:望着北平高空明蓝的天,使人只想下跪,你给我的影响恰如这天空,距离得那么远,我日里望着,晚上做梦,总梦到生着翅膀,向上飞举。向上飞去,便看到许多星子,都成为你的眼睛了。

那时,他们多年轻啊。那明净的额头,清澈的眼眸,满把的青春,醉人的爱情……可是这一切,飞快地,走到了终点。

她终于倾注全部心血,为他织了一领华裘,作为送给他最后的礼物。1996年2月,《从文家书》在上海出版;2002年12月,32卷本《沈从文全集》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

她心愿已了,可以追寻二哥而去了。2003年2月16日,一代闺秀张兆和,溘然长逝。

2007年5月,她的骨灰迁葬于湘西凤凰听涛山,那里,躺着她的亲人沈二哥。她陪着他,回到了血泪相依的家乡。

沈从文的墓碑是一块天然五彩石,墓碑正面是他自己的手书:“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背面,是张家四妹充和拟就的碑文:“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是对他一生最妥帖的总结。

沱江和沅水,一如往日长流不息。美丽的凤凰小城,如慈祥宽厚的母亲,敞开怀抱接纳了她远行倦归的孩子。听涛山下,长眠着一世眷侣,他们在风里的私语,是他多年前就写过的预言:

“应当还有一个世界让我们去生存,我们远远的走,向日头出处远远的走。”

“你不要牛,不要马,不要果园,不要田土,不要狐皮褂子同虎皮坐褥吗?”

“有了你我什么也不要了。你是一切:是光,是热,是泉水,是果子,是宇宙的万有。为了同你接近,我应当同这个世界离开……”

写他的情事,很是纠结。

人生百年,不过是马蹄得得后,一场尘起,一场烟灭。谁还记得谁曾在月下低吟,谁还记得谁——曾经为了谁,拈香独语的悲凄。逝水无情,都是宿命。

他却不同。他的一生全是密集的鼓点,每一声响,都是潮起。

一个浪漫多情、玉树临风的诗人,一个牵系着三个女人情感的男主角,一个向往飞翔最终在飞翔中殒命的追梦人——说他为诗而活,毋宁说他为爱而活。

他说:“诗人也是一种痴鸟,他把他柔软的心窝紧抵着蔷薇的花刺……他的痛苦与快乐,是浑成的一片。”他痴顽起来像个长不大的孩子,又像一缕初生的阳光,纯真得让人心疼。

我一厢情愿地以为,如果他只与张幼仪相伴终生,只将林徽因视作红颜知己,而陆小曼,根本不曾在他生命中出现……百年后归于沉寂,他也许远非现在意义上的徐志摩,但至少,他的一生,会从容许多。

黑白相片上的三个女子,温婉或矜持,已是前生旧影。她们每一个的气韵风情,都在眉眼间,凝成了心曲。平心而论,我更爱张幼仪的痴憨,和林徽因的淡定优雅。陆小曼的顾盼娇媚,不入我心,却入了诗人的心。

他的每一段情爱都是传奇,到头来,却只剩怅惘的叹息。他不爱的女人,为他生儿育女;他思慕的女人,聪慧地选择了退避;而他倾心热恋的女人,却让他在窘迫失望中疲于奔命。

生命的最后时分,他在上海与陆小曼吵完架,到云裳公司见了张幼仪,然后坐免费飞机赶赴林徽因在北京的讲演。似乎一切早已注定,为爱生为情死,情生情灭,都绕不开他生命中的三个女人。

他从曾经热恋的女人身边逃离,奔赴他思慕着的女人——也许再往后,将是一个故事的终结,和另一个故事的开始。但他此生的剧情,已戛然而止。在济南党家庄上空,随着一声巨响,他带着遗憾,飞离了人间。

也许一切兜兜转转,不过是注定的游戏。像是预言,他在《想飞》中曾写:“人们原来都是会飞的。天使们有翅膀,会飞,我们初来时也有翅膀,会飞。我们最初来就是飞了来的,有的做完了事还是飞了去,他们是可羡慕的。”

佛说:缘起即灭,缘生已空。他像一片云,偶尔投影在潋滟的波心,转瞬,又消灭了踪影。在他一生当中遇到的几个女人里面,说不定我最爱他。

同类推荐
  • 幕阜山人的世界

    幕阜山人的世界

    公元1927年秋,在中国南方湘、鄂、赣边境的莽莽大山中,爆发了一场被后来的史学家们称之为“秋收起义”的著名战争。这场史诗般悲壮的战争产生了许许多多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成就了一代人民英雄,成就了共和国元帅将军……这是一部描写秋收起义的小说,作者用抒情、考证的笔法再现了1927年秋收起义军在赣西北的幕阜山中酝酿、筹备起义的场景。小说中的景物描写令人心旷神怡,不由得让人发出这样的感叹:幕阜山是世上最美的风景区!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虽为虚构,但无一字无来处,足见作者对晚清和民初史料研究的广阔性和透彻性。
  • 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第五卷)

    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第五卷)

    本书中的每一篇小说都是一个贴近生活的精彩故事,反映着当代生活的广阔图景。它们不仅能教会你如何理解生活,更能教会你如何热爱生活。开阔读者的视野、启迪读者的心智、使读者得到精神享受,是编者编选此书的最大愿望。
  • 麒麟儿

    麒麟儿

    葵葵起身的速度很快,以致有瞬间的眩晕。她知道这是因为清晨血糖低,自己又蹲得太久了。她握牢水池沿,看到镜里一张青黄的脸,被密实长直的黑发盖掉一半。
  • 绝密档案:只有警察知道

    绝密档案:只有警察知道

    《十宗罪》作者蜘蛛、《尸语者》作者秦明 咬牙推荐,微博最萌警察——捕快二宝激情作序,马拓,85后警察。2009年毕业于北京警察学院侦查系,现就职于北京市公安局。最真实的警察生活、办案实录。基层民警察原生态的办案氛围,也是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关心的焦点话题。
  • 水姻缘

    水姻缘

    《水姻缘》中,朱文颖笔触灵透,以全知视角俯瞰世道人心。在古时的往事和现代人的真实生活中穿梭,以旧时候的美食家朱自治不羁的生活状态与现代沈小红、康远明等人的精于算计作比较,《水姻缘》揭示了时代的痛感,现代工业使人们变得机械、冰冷、有着明确目的性。小说渗透着批判现实主义风格的尖锐,也有丰盈的质感。
热门推荐
  • 灵异怪谈

    灵异怪谈

    阴阳先生命中注定五弊三缺,可有解救方法?与吸血僵尸的生死之恋!!!寻的阴阳奇录,最后发现竟然是一个更大的阴谋!!!秦皇陵、吸血僵尸、阴间客栈、战国古墓、阴阳奇录竟在《灵异怪谈》
  • 上海三大亨: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

    上海三大亨: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

    一个世纪以来的传奇,几经沧桑世局,人事代谢,上海三大亨依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所在,孰是孰非,功过任君凭说!传说黄金荣贪财,张啸林善打,杜月笙会做人,真的是吗?穿过历史的重重迷雾,翻看三大亨的传奇人生。
  • 运作:搞定项目的秘密

    运作:搞定项目的秘密

    杜坷,一个名牌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加入H公司,从事销售工作。初入职场的他,哪里知道职场的无情和现实的残酷?刚到销售一线,就被硬性安排接手一个没人愿意接手的客户。还没有来得及把情况搞清楚,就掉入了竞争对手设计好的圈套,丢掉了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个单子。无路可退的杜坷,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受尽了同事的冷嘲热讽和领导的责骂,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在逆境中成长,逐步实现了自己的布局。他期待着机会的来临……几千万的项目不期而至,让杜坷看到了希望……
  • The Cruise of the Cachalot

    The Cruise of the Cachalo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挽离歌

    挽离歌

    都说天界之中有两个人不能惹。一位是高高在上的玉皇大帝,另一位则是司命星君。玉皇大帝的权力自不必赘述,司命星君,掌管着众生的命格。离歌表示自己很无辜,她真的没有去招惹那劳什子司命星君。然而天不遂人愿···
  • 不世天戈

    不世天戈

    一个被帝国灭族的遗孤,流落至荒外之地历经无数场大战,他,终于站在了仇人的对面此时恰逢异族入侵,他会如何抉择……
  • 吸血鬼

    吸血鬼

    如果换来的是永生,失去太阳又算得了什么?他们在黑暗中奔走,游移于没有阳光的异界。年华流转,却永生不死。依靠别人的血液来维持自己的生命,他们沉浸在充满罪恶的血河之中。在咬断少女脖颈的时候,只留下冷酷的决绝,他们在鲜血中体验另一个生命的存在。
  • 异界之刀塔战记

    异界之刀塔战记

    你会幻影歩,而且很快?不好意思我会闪烁突袭,比你还快。你的武器特别厉害?不好意思,我有蝴蝶,各种打不到我。我的刀塔传奇,我来主宰!
  • 酒店规范化管理全书

    酒店规范化管理全书

    《酒店规范化管理全书》以管理理论为引入点,重点以管理制度、工作规范、岗位职员与管理表格等实用工具的形式,全面而具体地介绍了酒店规范化管理要点。全书分为酒店概论、酒店前厅部、客房部、餐饮部、康乐部、商场部、洗涤部、保安部、后勤部、内部职能管理等几大板块,全方位展示了酒店实施规范化管理的各个方面与细节。《酒店规范化管理全书》的突出特点是:内容详实、全面、具体、易于操作、实用性强,是酒店从业人员及管理人员案头必备的参考工具书。
  • 拨动时间的思念

    拨动时间的思念

    原来苏小兔这么迫不及待了吗?既然这么的迫不及待,饥不可耐的话,那么他不妨委曲求全一下,未尝不可!时燃脸上的坏笑越来越重,看的苏念脸更红了。时燃这个大坏蛋!真是……要她说什么好?老没个正经!“苏小兔,对自己老婆要是还有个正经的话,那么娶老婆又有什么用?而且,苏小兔,你不觉得和自己老婆谈正经,是一件很不正经的事情吗?所以啊,请老婆大人三思啊!”苏念被时燃突如其来的这句话,吓了一跳,他怎么知道自己心里在想什么?但是,还是因为时燃的话,而开心。他的那句老婆大人三思啊,都说的苏念心都要化了。本来陌生的他们,因为一纸婚书,生活到了一起。曾经的别求别奢别爱,变成了霸气的“你休想从我身边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