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87400000011

第11章 喜中有忧

2011.3.19 周一 晴

昨天我们把工简单地分了一下,今天童处长与小周在镇上把第三期简报整一下,给张局长写个请示,汇报工作组前期展开的情况,并就下一步工作需要局里支持的提出意见和建议。我带小钱继续走访第五组。

给我们当向导的是五组的组长,叫谭定梅。谭定梅看上去五十出头,说话做事很干练。她当家的叫邓中明,1973年当的兵,在部队上入的党,生有一男一女,女儿已经出嫁,儿子在上海打工,邓就在本地打零工。问到享受哪些补贴,谭定梅拿出一个绿色的折,她管叫“一折通”,我接过一看,封皮上写有“湖北省农民负担及补贴政策监督卡”,里边分“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两大类,每一类又分若干小项,每项补贴多少,标得清清楚楚。看那年月是零八年的,我问去年的呢,谭定梅说去年是个红本,可能是给当家的放哪儿,找不着。我说,找不着没关系,只要有就行,说明党的政策是落实的。

谭组长是个很会来事的人。她在前边带路,小钱怕狗,说要拿个打狗棍。她说,要么子打狗棍啊,你拿着棍子,狗就把你当坏人,没准扑上来咬你。你不拿,它不会咬你。一般主人在家,主人把你当客人,狗也把你当朋友,没事的。真遇到凶的、恶的狗,你不妨蹲下,拿个石块,它就吓跑,你可千万不要跑。为了节省时间,谭组长一路走一路吆喝:某某家的,在家吗?有客来哒。如果有几户相邻,她就扯着嗓门把大伙都邀到一个相对中心的人家,三四个人一起,坐下说事。说完了,我再顺道进屋看一下。这样,真节省了我们不少时间。不管主人家手中有什么活,听她一说,就会放下,马上赶到指定的人家。可以看出,谭组长在村里还是有威信的。

天出奇的清明,能见度好,看那坐落在大山深处的民房,会想起那句“白云深处有人家”的诗句。谭组长一喊,客人来哒,便有人回应,欢迎啊。每到一户,谭组长就先说,这是省旅游局的陆局长,他们是省委省政府派来的,主要来了解民情,征求意见,大家有啥说啥。她说到这儿,我补充了一句:“除了了解情况,我们也代表党和政府来看望乡亲们。”谭就带头鼓掌。

我们走访的第一家,户主叫邓正春,年届五八,满头银丝。他家是刚刚翻盖的新房,门前有好多放过的礼花爆竹筒,像是才办过喜事。果不其然,我们坐下,老邓就告诉我们,他孙子刚满月,为了庆贺,昨天摆了五十多桌呢,屋里屋外都坐满了客人。老邓说的时候,满脸荡漾着喜悦,如同海潮般涌出。老邓与儿子邓玉祥住一起,自己和老伴种五亩地,儿子跑客运。前年,邓玉祥与人合伙花了二十一万,买了一辆东风二十六座的中巴,在白沙坪到清太坪镇之间跑公交,一年少说也赚个六七万,估计两年就能把本钱捞回来。邓正春老人说,在乡村,只要不呆不傻,手脚勤快一点,哪有日子过不好的?这光景一年比一年好啊,过去我们请客,一桌只花二三十元,现在少说也要一两百元。这世道也太平啊,没人敢称王称霸,没人敢强要恶讨。人民政府好,共产党好。老邓说出了多少山里人的心里话。

黄志恩老人家住在一个山坡上。他周边有五六户人家,经谭组长一吆喝,都来了。大家见我们没什么架子,一点也不拘束,嘁嘁喳喳,嘻嘻哈哈地说笑。谭组长说,一个一个说。大家就安静下来。我们先问黄志恩老人的情况。老人戴了个绒帽,说话很吃力,一副老态龙钟的感觉,但思维还很清晰。问他是不是党员,他脱口而出:我是一九五九年九月一日入的党。对这个日子,老人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对他来说,那是神圣庄严的。这个七十八岁的老人是一九五四年入的伍,他清楚地记得是我国第一批义务兵。本来是入朝的,大概朝鲜战争结束了,没去成。当了七年兵退伍,回乡后,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当过民兵连长。他老伴今年八十三。有三个女儿一个儿子,都还孝顺,日子过得蛮顺当。看着这位曾经为保卫和建设共和国做出过贡献的老人,我心里升腾起由衷的敬佩。在这里,我还遇上一位六十三岁的老人,他叫黄家春,他与老伴在家,女儿出了嫁,儿子在外打工,种着苞谷、烟叶。刚进门时,老伴拿着一根约一米长的烟杆,这烟杆嘴和斗都是铜制的。这么大的烟杆我只有在舞台上演员表演时看到过。老伴见我们到来,慌忙把烟斗里的烟叶抠出,把烟杆藏了起来。我说,您老就抽一会儿,我们也不是外人。老伴说,一个女人家抽烟不好看哪,执意不肯。见我有点扫兴,黄家春把烟杆找出来,从烟袋里掏出烟叶,装了一满斗,到火盆里取了火点着,吱吱抽起来。他大口大口地抽,喷出一团团的白色的烟雾,极惬意的样子。多少有点夸张。我啪啪地给沉静在幸福中的老人照了几张相。老伴也要求我给照,我说,好,你二老一块合影。他们听从我的安排,两人并排着站在一块。靠近点哈,老两口,别不好意思。我的镜头下是两位精神矍铄的老人,笑得很开心。照完相,老伴说,你们帮我照,能不能把相片给我?我一时语塞,愣了一会坚决地说,一定。于是,在我待办的事项中,又多了一项。

陆续赶来的几个女人,到了一起就相互开着玩笑。我一一问过情况,对她们说,看你们笑得很开心,大概日子过得也不赖。一位姓卢的大嫂说,我们穷也穷得开心。我说,你们组长今天给我们打了一天工,没得工钱,怎能不穷呢。大伙就笑。有位大嫂问我们中餐在哪吃,我说,就去你家。她爽朗一笑,好啊。你们是贵客,我们请都请不到哩。说笑中,我们起身赶往下一家。

日子有甜也有苦,十个手指有长短。走访中,我们遇到了一位叫邓中霞的中年妇女,看上去,皮肤有些嫩白,不像有的山里女人黑黑的,但说话很细,有点弱不禁风的样子。坐下来一谈,才知道她患有严重的内风湿性关节炎,腰腿关节没一处不疼。一年中,只有两个月能下地干活。她有两个儿子,一个读职高,一个读小学,一家人靠丈夫打工糊口度日,自己一年到头还要看病,吃卫生室的药效果不太好,别处的药又报不了。老债未还,新债又背上了。这日子怎么过啊?她说着,眼泪就淌了出来。我安慰她说,再苦再累,日子也要过下去,孩子也要把学上下去。我把她列入了我们走访的重点户。

在一个叫庄家坡的地方,我们遇到了一个叫向大友的男子。生得浓眉大眼,说话底气很足。他家有五口人,奶奶、母亲,夫妻俩加一个孩子,祖孙四代一起过。他对目前的社保有意见,因为他家老大不愿意交纳每年一百元的保险,所以,他家两个老人拿不到每月五十五元的养老保险金。我问,你交了没?他答,交了。其实,一百元保险也算不了什么,有时候也就一把牌。但这保险也不能强迫啊,上边说是子女“应当”交,并没有说必须交。不交就株连九族。如果一个老人生了五个儿子,只有三个交了,两个没交,这是不孝啊,三个儿子把两个儿子杀了,谁负责?这是构建和谐社会吗?我说,你先消消气行不?这社会养老保险本来是一件好事,做子女的交其实不是为老人交,而是为自己交。年满六十的老人每月得五十五元养老保险费,这是政府在过去养老保险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做出的善举,是党和政府对老百姓关心,与子女交的没关系。做子女的交了,以后到了六十岁,拿的就不是五十五,而是多得多的钱,你每交一百元,国家还往里补三十元哩。你不交,到了六十岁,五十五元也不会有。这样的好事应该做不是,不做也太傻了吧。他听了以后,觉得还是要自愿好。思想没做通,但讲话语气不像开始那样冲了。

庄家坡有一位老人,叫黄家万。今年六十八岁。我问他家几口人,老人说,就我一人。我有点纳闷。老婆跑了,是八一年正月十五跑的,把一个娃也带走了。我问,有没有找过他们,他说,找了,通过公安找,一直没找着。老婆叫谭本秀,孩子走时只有两岁半。我算了一下,要是女儿在的话,也三十岁了。老人说,是的。他抽着烟,不断往外吐烟圈。我安慰他说,女儿大了,说不定什么时候来找您呢。老人没吱声。斜阳中他下巴下的几根银白的胡须闪着光亮。我不禁想起前天在二组走访时遇到的一件伤心事。户主叫黄文中,他老伴告诉我们他有一男一女。男的大学毕业在上海打工。说到女儿,老伴眼泪止不住地往外流。女儿十年前大学毕业去北京打工,那年她二十一岁,是过完年走的。穿了一件花格子呢外套,出门时还跟我说,北京是个好地方,叫我放心,谁知道一走就没得消息。找了这么多年,该想的办法都想了,一点影子都没有。老伴说到这儿,已经哽咽得说不下去了。我说,再找找吧,难说哪一天会回来的。我知道这样说是苍白无力的,可又有什么办法呢。我不禁想起那句被人说了无数遍的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却有着各自的不幸。

同类推荐
  • 儿子的旋律

    儿子的旋律

    《儿子的旋律》本书收录了安庆的小小说作品,分为作品荟萃、作品评论、创作心得和创作年表四部分。篇幅短小,制式灵活,内容上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有着非常鲜明的时代气息,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
  • 独望月

    独望月

    不少人都很好奇我的处女作是怎样的一本书,我至今才有明确的答案。一本书就好比一个女人,读者则似男人。往往女人给男人的第一印象极为重要,所以在男人接触一个女人的前期,一般的女人总是极力保持自己完美的一面,而一旦她吸引住了男人,后期就没必要再去追寻完美。这样的女人断无新鲜可言,男人也会因此失望。《独望月》不同于一般女人,或许她不能很快地俘虏男人的心,但她的魅力会随时间的流逝而越加独特,男人对她的喜爱也会日久生情。这就是《独望月》,一个特殊的女人。
  • 战争与和平

    战争与和平

    《战争与和平》是托尔斯泰的三大代表作之一。小说以包尔康斯基、别素号夫、罗斯托夫、库拉金4个贵族家庭的纪事为情节线索,从战争与和平两个方面来表现俄罗斯民族同拿破仑侵略者、俄国社会制度同人民意愿之间的矛盾,肯定了俄国人民在战争中的伟大历史作用。他努力写人民的历史,把卫国战争写成是为人民的正义之战,高度赞扬了人民群众高涨的爱国热情和乐观主义精神。审美地运用和描写历史材料,在历史事变中描写人,是《战争与和平》的一条基本的创作原则,也是使小说产生宏伟的史诗风格的重要原因。
  • 老残游记

    老残游记

    《老残游记》,清末中篇小说,其以一位走方郎中老残的游历为主线,记述老残在游历过程中遇到的人和事,描写了清末官场潜规则,提出“清官害民”这一鲜见的观点。阐释儒、释、道之妙理,宣扬“诱人为善,引人处于大公”的太谷学精神,另外,书中还提到了音乐、水利建设、玄学等,是一部内容含量丰富奇绝的具有超一流水准的作品。现如今,它已经被翻译成了数种文字,行销世界,并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学名著。
  • 追梦记

    追梦记

    几个乡村少年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外出串联,见识了城市人的“幸福生活”,于是产生了一个“做城里人”的梦。“追梦”过程中的成长和裂变,突显了“城市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反映了城市化进程中的诸多矛盾和由此所引发的人性变异,探讨了从沉重的封建枷锁和长期的泛政治化运动中走出来的农民和农民后代,在实施这个大变革中沉重的精神负担,描述他们中的一些精英人物为突破这枷锁而进行的奋斗,也揭示了我国实施城市化的艰巨性,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小说。
热门推荐
  • 鼎立南极:昆仑站建站纪实

    鼎立南极:昆仑站建站纪实

    这是我国第一部详细记述中国南极科考历程及其昆仑站建站始末的纪实文学。《鼎立南极:昆仑站建站纪实》受到《十月》杂志以及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国家海洋局、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的委托和支持,具有较强的权威性。《鼎立南极:昆仑站建站纪实》记录并揭示了中国年纪科考历程及其惊世成就,堪称首部全面反映昆仑站建设始末的纪实文学。作者在亲自采访中国南极科学考察人员后,以详实的历史资料、严谨而又生动的笔触对南极内陆考察的重大成就——格罗夫山地考察、登顶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以及在冰穹A建立昆仑科考站,进行了客观的全景记录并深入解析。
  • 花期已至

    花期已至

    主线是一个大叔控的故事。满足我对爱情的所有幻想。辅线是一个倒追的故事,满足我对爱情的勇气的期待。这是充满幻想和浪漫的故事,第一次尝试写一些自己对爱情的看法,希望大家支持。谢谢!
  • 绝世武圣

    绝世武圣

    谁说吊丝不能逆袭?沈涛偏偏就不信这个邪,以凡人之躯行逆天之事,不论是绝世天才、跨阶强者还是超级家族上古门派,挡我路者,杀无赦……
  • 剑灭诸天

    剑灭诸天

    华夏最强者杀手之王秦随风在异界重生,成为隐世家族秦家的二少爷!掌握古武独孤九剑剑意与太极真义的他,随意选择了一本残缺功法修炼,却意外得到了遭天妒的逆天神功!围绕着秦家的惊世阴谋!远古种族重现!大能现世!秦随风逆势而起,剑破天道,压制诸天万道,我独尊其上!手中持剑,灭尽诸天!
  • 暖心夫妇穿越记

    暖心夫妇穿越记

    “什么?老公我们竟然一起穿越了!不过为何这么狗血,你穿成了皇帝,后宫佳丽三千,还有一个貌美如花的皇后!不过你动她们试试!”“老婆,我最爱的人她就在我的身边。”(ps:宠文,宠文,宠文!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 一个嫁给摇滚青年的梦

    一个嫁给摇滚青年的梦

    品学兼优的女生有着不同寻常的叛逆青春,她用疼痛却成熟、悲伤却摇滚的方式深爱着她的恋人和自己心中不灭的摇滚。
  • 国民校草带回家

    国民校草带回家

    【此坑已弃,勿入!感谢收藏点击的读者大大们!】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感情是可以用来回忆的,而安好这辈子遇见的最狂不过肖泽扬,最暖不过林耀阳,最美不过秦天。所以在多年以后的某一天安好再次跟秦天说这句话时,他回答道:“这个世界上,任何的感情都值得去回忆,比如你。”
  • 混沌天君

    混沌天君

    正人用邪法,其邪亦正之。邪人用正法,其正亦邪之。当百年一遇天才的光环脱落,天生绝脉无法进阶的秦川没有放弃自强。生死置之度外,却横遭万古老魔夺舍,岂料天生的绝脉反成了一线生机,一代老魔化作过眼云烟,秦川获得万古老魔极乐魔主的无上魔功——混沌极乐经。偷天换日,逆天改命。无上魔功证道,天生绝脉遮天!
  • 龙少的独家专宠:火爆小甜妻

    龙少的独家专宠:火爆小甜妻

    遇到龙天昊后,秦可儿的蜕变过程是:火爆女友—野蛮小跟班—任性大老婆。遇到秦可儿后,龙天昊的蜕变过程是:霸道男友—体贴大BOSS—软萌小老公。“可儿,你爱我嘛?”“走开。”“可儿,我爱你。”“走开。”“可儿,我要是走了,你就成寡妇了。”“……”
  • 穿越之紫影蝶飛

    穿越之紫影蝶飛

    一个纹身,让她陷入千年前一场国恨家仇的争纷之中。几段情,让她尝尽悲欢离合。英俊的王爷,好色的皇上,权力的漩涡,阴谋的斗争,她究竟该站在谁哪一边?谁又会和她执手天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