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7000000072

第72章 《天情道理书》戊午遵改本

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图书馆(SOAS)最近从教会档案中发现了两种太平天国印书,其中之一是《天情道理书》戊午(1858)遵改本。

《天情理道书》初刻于太平天国甲寅四年(1854),不列颠图书馆东方部藏有该书的"己未遵改"本,即1859年修改本,萧一山据以影印(见《太平天国丛书》,第1集第5册。),我国国内流传的即此本。戊午遵改本是首次发现。英国柯文南博士赠给了封面、旨准书目和末页复印件。据他介绍,正文内容与己未遵改本完全相同。但戊午遵改本的发现仍然是有意义的:它不仅增加了太平天国印书的一种版本,而且也有史料价值。

《天情道理书》是东王杨秀清的僚属奉杨秀清之命向将士宣讲天父天王东王列王特别是东王的教导之恩,以"使人人各知感戴,咸思奋勉"的书。在太平天国丙辰六年(1856)内讧大悲剧以后,太平天国己未九年(1859)出版了这本书的修改重印本,继续宣传东王的教导,而对韦昌辉则不书爵职直称"昌辉"。现在发现戊午遵改本,可知洪秀全在太平天国戊午八年已经这样做了。

关于太平天国丙辰六年的内讧,特别是洪秀全在事件中对杨对韦的态度,由于直接史料缺乏,研究者至今言人人殊。但在事件以后洪秀全的态度如何,太平天国的印书却可以提供一些线索。

太平天国印书均于封面署初刻年份,并有"旨准颁行诏书总目",大体上按着刻印年份先后,开列洪秀全批准颁行的书目。据此查核,太平天国自辛开元年(1851)至乙荣五年(1855),自戊午八年以后,每年都刻印不少宗教政治书籍,唯丙辰六年无印书,丁巳七年(1857)仅《天父诗》一种。这当同这两年正经历着一场大动乱有关。杨清秀被杀,接着又是韦昌辉、秦日纲等被杀。对这样的大事,洪秀全并没有在当时作出什么解释--在这两年没有关于这个问题的任何文书、印书。

从太平天国戊午八年(1858)太平天国颁行的几种书中,我们看到了洪秀全对事件的态度(他为什么采取这种态度,那是另外的问题)。太平天国戊午八年有一种修改重印书《御制千字诏》,此书也是初刻于太平天国甲寅四年(1854),戊午八年遵改。初刻本未见,萧一山据不列颠图书馆东方部藏遵改本影抄(见《太平天国丛书》,第1集第6册。),国内流传的即此本。这一修改本讲到了洪秀全自己和首义几个人,有"跋涉险阻,前导南冯",有"清口托题,左辅杨东",有"贵婿娇客,右弼精忠",没有提韦昌辉。太平天国戊午八年还新刻印了一种《醒世文》,其中宣传了东王、西王、南王的功绩,也没有提韦昌辉。把这几种印书联系起来,特别是《天情道理书》戊午遵改本的发现,可以知道,不提韦昌辉并不是忽略,也不是由于韦昌辉没有冯、杨、萧那么重要,而是韦昌辉这时已被除爵了。

《天情道理书》戊午遵改本,一般说应在太平天国戊午八年改刻颁行。但比较奇怪的是,它的"旨准颁行诏书总目"只列有二十四部书,最末一部是太平天国乙荣五年(1855)刻的《行军总要》,而没有列入太平天国丁巳七年(1857)刻的《天父诗》。上已提到的《御制千字诏》戊午遵改本的"旨准颁行诏书总目",和另一种印书《建天京于金陵论》戊午遵改本(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藏)的"旨准颁行诏书总目",也都是这样。但太平天国戊午八年新刻印的《醒世文》一书,它所列的"旨准颁行诏书总目"却有二十八部,包括了太平天国丁巳七年刻的《天父诗》和《钦定制度则例汇编》等书。为什么同署太平天国戊午八年颁行的书,"旨准颁行诏书总目"相差很大,有的没有列入太平天国丁巳七年所刻书的书目呢?

考新发现的《天情道理书》戊午遵改本和《御制千字诏》、《建天京于金陵论》的戊午遵改本,都是在印书末页加盖"戊午遵改"四字朱戳。由此推断,盖戳之时应在全书改刻、印刷、装订完毕以后。改刻《天情道理书》、《御制千字诏》、《建天京于金陵论》三书,很可能系开始于太平天国丁巳七年,其时署"丁巳柒年新刻"的《天父诗》尚未颁行(甚或尚未付刻),所以这几种"遵改本"的"旨准颁行诏书总目"没有列上《天父诗》;但这些"遵改本"印装完毕时应已在太平天国戊午八年(1858)之初,因而在末页所盖的是"戊午遵改"的朱戳。如果这样的分析能够成立,《天情道理书》戊午遵改本开始改刻印行的时间应在太平天国丁巳七年(1857),可能是太平天国丁巳七年的秋冬。

可以与此互相印证的有太平天国的历书和献历奏。太平天国癸好三年(1853)、甲寅四年(1854)历书系东、西、南、北、翼五王联名上奏,丙辰六年(1856)、丁巳七年献历奏未发现,戊午八年献历奏只由杨、萧、冯、石四人署名而无韦昌辉。洪秀全在太平天国己未九年(1859)十月初七日的改历诏中说,"并遵前诏,每年十月献明年新天历盖玺,十二月颁近省,十一月颁远省,永远如是。"太平天国戊午八年的新历应该也实行了这一规定,至少该年的新历至迟应在太平天国丁巳七年末颁行。将太平天国戊午八年的献历奏与《天情道理书》戊午遵改本等结合起来,洪秀全在太平天国丁巳七年秋冬对杨对韦的态度就可以看得比较清楚了。

1981年4月

《天情道理书》戊午遵改本封面

《天情道理书》戊午遵改本"旨准颁布诏书总目"、末页

同类推荐
  • 三国之霸业

    三国之霸业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穿越者秦成,凭借自己对历史的一知半解,在铁血中开创自己的末汉霸业。正所谓:凛凛人如在,谁云汉已亡!不做悲情英雄,在这里,将会开启一个不一样的三国时代!
  • 不灭忠魂

    不灭忠魂

    回归之作:《大化生》书号:2929728章节内有传送门,希望支持我的朋友,请继续支持我!工作已稳定,可以稳定更新,求各位收藏支持!拜谢!
  • 读者报·旧闻(0223)

    读者报·旧闻(0223)

    百姓故事;稗官野史;盖碗茶;国学;环球档案;旧案新读;旧知录;历史内幕;人物;煮酒论史。
  • 血战之召唤

    血战之召唤

    一个21世纪标准的宅男李坤穿越到了一个类似中国古代的世界里。附身到了天龙帝国一个戍边的小兵身上。依靠着一个可以召唤中国古代三国武将的长命锁,从一个小兵一点点的到达了权利巅峰。
  • 五代乱世我称雄

    五代乱世我称雄

    高高在上,请君看吧,朕之江山美好如画。登山踏雾,指天笑骂,舍我谁堪夸。一个现在特兵种穿越到五代乱世。一把十字弩,一柄长刀。且看他如何赢得江山美人。
热门推荐
  • 赴冯翊作

    赴冯翊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沧桑正道

    沧桑正道

    人间正道有沧桑,傲气凛,红颜泪,冷眼横剑指江山.世间情关终难度,衣襟散,添香陨,江湖知己几人留.只道侠客逍遥途,泯恩怨,踏不平,纵横万里歌相随,难知英雄独自伤,情千古,愁万年,莫问红尘谁相伴.谁说平淡中不见沧桑,谁言欢笑中没有泪水。豪气有时也难敌柔情,再苦再难的路,我都会陪你一起走过。
  • 心鳞

    心鳞

    伴随着疾病即将入土的女孩,却没想到竟有恶魔与她交易,面对种种诱惑,女孩慢慢答应了恶魔。重新轮回的生命,让女孩对以前忽略的人都有了戒备,包括她的至亲,这一次,让她看透了自己曾经的愚蠢,可是故事中的小丑就算了解了规则,又能做些什么呢?告白,调戏,约会,群群美男投怀送抱,这个社会流行美男追丑女吗?种种事件后,女孩发现对她不怀好意的人都莫名其妙的消失,也察觉恶魔并不是帮自己那么简单,自己又陷入了一场阴谋!自己的身世居然是.......!
  • 网游之灵感法师

    网游之灵感法师

    灵感法师,没有变态的攻击力,只有让你到死都莫名其妙的无限连击。————————————————————————【书友群1】19762706〖感谢幽灵提供〗
  • 《资治通鉴》二十讲

    《资治通鉴》二十讲

    《资治通鉴》是中国传统史学极具代表性的名著,是各界人士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吸取历史智慧的重要津梁。胡三省说:“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乃如用兵行师,创法立制,而不知迹古人之所以得,鉴古人之所以失,则求胜而败,图利而害,此必然者也。”本书以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重大主题为主线,以单元统摄选文,选编《资治通鉴》对若干重大史事的叙述,加以详备的注释和解说,在彰显司马光大家手笔的同时,注重历史知识的普及和政治智慧的发掘。
  • 卦山

    卦山

    本书内容包括:易经八卦、鬼斧神工、琼浆玉液、华严道场、凝固音乐、华严经塔、六六台阶、天下太平、书上有庙等。
  • 至天神帝

    至天神帝

    一滴水可显化法相天地,一粒尘可容纳诸天万界!秦易携无名天经重生异世,得天地大造化,一路轰杀各派天才,灭神魔,一拳打穿禁锢之门,镇压万古,成就至天神帝之尊!
  • 灰姑娘的千亿保镖

    灰姑娘的千亿保镖

    千亿继承人冷语豪,不好好在家吃香喝辣,却屁颠屁颠地做连饭都吃不起的周芸熙贴身保镖?是阴谋诡计还是闲得蛋疼?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爱丽丝历险记

    爱丽丝历险记

    《爱丽丝奇境历险记》是世界最著名的古典童话之一。作者刘易斯·卡罗尔(1832-1898)是一位英国数学家。据说这部童话发表的时候,不但大受小读者欢迎,连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也爱读,因为太喜欢了,她吩咐把他的其他作品也送去给她看,可没想到,它们竟是些高深的数学著作。作者在这部童话里写下了爱丽丝做的梦,她在梦中奇境里见到了她认识的、听到过的人物,但又跟现实中的人物不同,真真假假,十分有趣,她自己也可以变大变小,跟我们做梦时一样,爱丽丝是一个讲道理、爱助人的小姑娘,到了奇境里她还是这样,所以会闯祸……她历了什么险呢,请读读这本书吧!
  • 本宫嫁到

    本宫嫁到

    一觉醒来就穿越到了东亭国,怎料却惹到了冷漠无情的大冤家上官寒。一入宫门深似海,本来就喘不过来气了,那上官寒却还和她处处做对。“南紫幻我告诉你,上官媚儿喜欢我这是我知道的!可是,我永远也不会喜欢她!明白?”不就是开开玩笑嘛!用得着这样吗?不过,干嘛把人家拽到你的怀里?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幕落入了两双眼睛中,从此‘寒王爷是断袖’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有些头疼的看着文武大臣,“我就是如假包换的女子!大可以把我打入天牢啊!”没有想到一句戏言竟然会成真!什么?秋后处斩?且看紫幻在宫廷之中的翻身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