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3800000005

第5章 唐五代(2)

韩愈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他对李白和杜甫推崇备至,对他们的作品给予极高的评价,给他们在文坛上以最高的地位,以表达对他们的景仰之情。“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勃兴得李杜,万类困陵暴。”(《荐士》)“昔年因读李白杜甫诗,长恨二人不相从。”(《醉留东野》)“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石鼓歌》)韩愈最有名的论李白、杜甫的诗是《调张籍》,诗云: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夜梦多见之,昼思反微茫。徒观斧凿痕,不瞩治水航。

想当施手时,巨刃摩天扬。垠崖划崩豁,乾坤摆雷硠。惟此两夫子,家居率荒凉。

帝欲长吟哦,故遣起且僵。翦翎送笼中,使看百鸟翔。平生千万篇,金薤垂琳琅。

仙官敕六丁,雷电下取将。流落人间者,太山一毫芒。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

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剌手拔鲸牙,举瓢酌天浆。腾身跨汗漫,不着织女襄。

顾语地上友,经营无太忙。乞君飞霞佩,与我高颉颃。

从学术的角度来说,韩愈最早提出“李杜”并称的观点(据笔者推测,“李杜”并称的说法,在李、杜生前可能已有,但现在找不到材料),始终把李、杜推到诗坛的最高领袖地位,从未有抑李扬杜或抑杜扬李的倾向。韩愈在中唐以后的千余年间,在中国古代文坛有极为崇高的地位,他对李、杜的推崇与评论,对于确立李、杜在诗坛的泰斗地位有着巨大的影响与作用。特别是他强烈抨击中唐一些人对李、杜的诽谤,更捍卫了李、杜的尊严,堵塞了攻击李、杜的逆流,可以说他是李、杜的保护神。但是,李白在生前名气比杜甫大得多。李杜并称,实质上提升了杜甫在诗坛的地位,提高了杜甫在诗坛的知名度。王嗣奭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自昌黎品定而月旦千古。虽然,青莲业有定价矣,少陵犹不免蚍蜉之撼,而昌黎借李伸杜,嗣后评者或驾杜于李,盖李善用虚而杜善用实,用虚者犹尽鬼魅,而用实者上画犬马,此难易之辨也。”(《杜诗笺选旧序》,见《管天笔记》外编)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不过,韩愈始终坚持“李杜”并称,不偏不倚,是对李杜最公允的评价,表现出他过人的见识。事实上,李白与杜甫在内容与艺术上都有自己独特的贡献,都达到了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他们理应并称。李杜并称准确而全面地表明了古代诗歌的最高成就。当然,学术研究允许持不同观点,那种从内心深处认为杜强于李,或李优于杜者,自然也可以坚持自己的看法,不过论述时要心平气和,不要意气用事,否则,难免失之偏颇附录:刘斧摭遗小说(见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笺》之《集注草堂杜工部诗外集·酬唱附录》,蔡梦弼认为非韩愈所作)有韩愈《题杜工部坟》诗,未载入韩愈集中,今录如下:

何人凿开混沌壳,二气由来有清浊。孕其清者为圣贤,钟其浊者为愚朴。英豪虽没名犹嘉,不肖虚死如蓬麻。荣华一旦世俗眼,忠孝万古贤人芽。有唐文物盛复全,名书史册俱才贤。中间诗笔谁清新,屈指都无四五人。独有工部称全美,当日诗人无拟伦。笔追清风洗俗耳,心夺造化回阳春。天光晴射洞庭秋,寒玉万顷清光流。我常爱慕如饥渴,不见其面生闲愁。今春偶客耒阳路,凄惨去寻江上墓。召朋特地踏烟雾,路入溪村数百步。招手借问骑牛儿,牧童指我祠堂路。入门古屋三四间,草茅缘砌生无数。寒竹珊珊摇晚风,野蔓层层缠庭户。升堂再拜心恻然,心欲虔启不成语。一堆空土烟芜里,虚使诗人叹悲起。怨声千古寄西风,寒骨一夜沉秋水。当时处处多白酒,牛肉如今家家有。饮酒食肉今如此,何故常人无饱死。子美当日称才贤,聂侯见待诚非喜。洎乎圣意再搜求,奸臣以此欺天子。捉月走入千丈波,忠谏便沉汨罗底。固知天意有所存,三贤所归同一水。过客留诗千百人,佳词绣句虚相美。坟空饫死已传闻,千古丑声竟谁洗。明时好古疾恶人,应以我意知终始。

该诗具有两点学术价值:(一)耒阳有杜甫之墓,诗人亲眼见过。不过这墓可能是杜甫逝世后为纪念他而建的,并非葬身之处,因为元稹所作杜甫墓系铭明言杜甫殡于岳阳。(二)诗人对杜甫死于牛肉白酒之说进行批驳,认为“当时处处多白酒,牛肉如今家家有。饮酒食肉今如此,何故常人无饱死”,说明牛肉白酒不是杜甫的根本死因,指出牛肉白酒致死之说是对杜甫的丑化。这首诗是否为韩愈所作,难以考证。说是韩愈作,有可疑之处,但又没有从根本上推翻为韩愈所作的证据,理应视为韩愈所作。即使不是韩愈作,也可以肯定是唐宋时的诗,是最早批驳杜甫死于牛肉白酒之说的作品之一,自有其价值。

韩愈是中唐的文坛领袖,他身边聚集着不少文人。其中如孟郊、张籍,皇甫湜,也像韩愈一样推崇李白杜甫。孟郊云:“可惜李杜死,不见此痴狂。”(《戏赠无本二首》其一)张籍《送客游蜀》诗云:“杜家曾向此中住,为到浣花溪水头。”皇甫湜《题浯溪石》云:“李杜才海翻,高下非可概。文于一气间,为物莫与大。”(洪迈《容斋随笔》卷八《皇甫湜诗》条引)孟郊、张籍、皇甫湜都是著名文人,他们和韩愈一道,为确立李白、杜甫在诗坛的泰斗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徙下邽。敏悟绝人,工文章。贞元中,擢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调盩厔尉,为集贤校理。为翰林学士,迁左拾遗。累官中书舍人,为杭州刺史,始筑堤捍钱塘湖,钟泄其水,溉田千顷。以太子左庶子分司东都,拜苏州刺史。以秘书监召,迁刑部侍郎。除太子宾客分司。拜河南尹,复以宾客分司。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六年,卒,年七十五。(《旧唐书》卷一六六本传、《新唐书》卷一一九本传)

白居易是我国著名诗人和文学理论家。他与元稹并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朴素清新,富赡隽永,流传很广。“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旧唐书》卷一六六本传)“然而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其缮写模勒,炫卖于市井,或因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元稹《〈白氏长庆集〉序》)白居易是中唐诗歌创作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白居易对杜甫的诗歌有长期深入的研究,并与元稹等友人讨论读杜诗的心得和对杜甫的评价。白居易研究杜甫的最大特色在于,他对杜甫诗的研究与自己的诗歌理论的建树联系起来,把对杜甫的评价与当时的创作状况联系起来,因而他的研究往往有独到的见解。他的《读李杜诗集因题卷后》云:

翰林江左日,员外剑南时。不得高官职,仍逢苦乱离。暮年逋客恨,浮世谪仙悲。

吟咏流千古,声名动四夷。文场供秀句,乐府待新词。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

通过对李杜及其诗的评价,提出诗人应该努力创造出好的诗歌的观点。白居易认为“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诗应该有兴寄,应该有广阔的社会内容与思想内容,他也用这一思想来评价杜甫的诗:

唐兴二百年,期间诗人不可胜数。所可举者,陈子昂有《感遇诗》二十首,鲍防《感兴诗》十五篇。又诗之豪者,世称李杜。李之作,才矣奇矣,人不迨矣。索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杜诗最多,可传者千余首。至于贯穿古今,缕格律,尽工尽善,又过于李焉。然撮其《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芦子关》《花门》之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句,亦不过十三四。杜尚如此,况不迨杜者乎?仆常痛诗道崩坏,忽忽愤发,或废食辍寝,不量才力,欲扶起之。(《与元九书》)

白居易说杜甫的诗有“风雅比兴”的不过十分之三四,乍听令人吃惊,而翻检杜诗,却觉得符合事实。但问题在于,文学是表现生活和人的思想的,不能认为只有具有强烈政治性和反映重大社会问题的才是好作品。然而,如果我们知道白居易这样论述的出发点是为了振兴诗道,是为了提倡诗歌多表现社会生活,多反映社会的重大问题,多描写民间疾苦,那么,我们认为他这样来评论杜甫并没有什么不妥。相反,我们可以看出这样的评论更表现出其理论的高超与彻底性。白居易研究杜诗,完全从实际出发。通过对杜诗的研究,提高自己的文学理论和文学创作水平,表现出良好的学风。白居易作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通过对杜诗的研究,提高了自己的文学创作理论水平,更好地领导了新乐府运动。而白居易本人所创作的《新乐府》和《秦中吟》等,特别是代表作《卖炭翁》、《新丰折臂翁》、《杜陵叟》等都明显地受到杜甫《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诗的影响。可以说,白居易将对杜甫的学术研究所得转化为创作的理论,并用以指导创作的实践,这是一种极高层次的杜甫研究。

六元稹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河内(今河南洛阳市)人。稹幼孤,九岁工属文。十五擢明经,判入等,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举制科,对策第一,拜左拾遗。拜监察御史,奉使东蜀,劾奏故剑南东川节度使严砺违制擅赋。后贬为江陵府士曹参军。征还,为膳部员外郎。穆宗赏其才,为宦官谭峻荐,为祠部郎中,知制诰。为中书舍人承旨学士。罢内职,授工部侍郎。拜平章事。出为同州刺史。改授越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浙东观察使。入为尚书左丞。为检校户部尚书,兼鄂州刺史、御史大夫、武昌军节度使。暴卒于镇,时年五十三。(《旧唐书》卷一六六本传、《新唐书》卷一七四本传)

元稹是著名才子,诗工丽绵密,富赡清雅。“稹聪警绝人,年少有才名。与太原白居易友善。工为诗,善状咏风态物色,当时言诗者称元白焉。自衣冠士子,至闾阎下俚,悉传讽之,号为‘元和体’。”(《旧唐书》卷一六六本传)“穆宗皇帝在东宫,有妃嫔左右尝诵稹歌诗以为乐曲者,知稹所为,尝称其善,宫中呼为元才子。”(同上)作为一位诗人,元稹对杜甫的诗颇下过一番研究的工夫。而且常与友人白居易、李公垂等讨论杜甫的作品。元稹对杜甫的评价极高,把他作为最伟大的诗人,对他非常崇拜。元稹对杜甫的研究颇有独特之处,并用这种研究成果来指导当时的创作。元稹认为,杜甫的伟大之处在于敢于直接表现社会:

杜甫天材颇绝伦,每寻诗卷似情亲。怜渠直道当时语,不着心源傍古人。(《酬孝(一作李)甫见赠十首》其二)

元稹还认为杜甫作诗很少拟古题,而即事名篇,根据内容拟标题,有利于表现现实生活。“近代唯诗人杜甫《悲陈陶》、《哀江头》、《兵车》、《丽人》等,凡所歌行,率皆即事名篇,无复依傍。余少时与友人乐天、李公垂辈,谓是为当,遂不复拟赋古题。”(元稹《乐府古题序》)元稹的这些观点对中唐的诗歌新乐府运动,都直接产生了有力的影响。元稹对杜甫诗的艺术风格也有精深的研究,认为杜甫的诗浑涵浩茫,寄兴深遥。他说:“得杜甫诗数百首,爱其浩荡津涯,处处臻到,始病沈宋之不存寄兴,而讶子昂之未暇旁备矣。”(元稹《叙诗寄乐天书》)足见元稹对杜甫诗的风格和杜诗的地位把握非常准确,是对杜甫诗的艺术风格的精彩论述。而元稹最知名的关于杜甫的文章是《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它在杜甫研究史上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现全文迻录于后:

叙曰:余读诗至子美,而知小大之有所总萃焉。始尧舜时,君臣以赓歌相和。是后诗人继作,历夏殷周千余年,仲尼缉拾选练其干预教化之尤者三百,其余无闻焉。骚人作而怨愤之态繁,然犹去风雅日近,尚相比拟。秦汉以还,采诗之官既废,天下妖谣民讴、歌颂讽赋、曲度嬉戏之词,亦随时间作。至汉武帝赋《柏梁》,而七言之体具。苏子卿、李少卿之徒尤工为五言。虽句读文律各异,雅郑之音亦杂,而词意简远,指事言情,自非有为而为,则文不妄作。建安之后,天下文士遭罹兵战,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故其抑扬哀怨存离之作,尤拯于古。晋世风概稍存,宋齐之间,教失根本,士子以简慢、歙习、舒徐相尚,文章以风容色泽、放旷精清为高,盖吟写性灵,流连光景之文也,意义格力无取焉。凌迟至于梁陈,淫艳刻饰,佻巧小碎之词剧,又宋齐之所不取也。唐兴,官学大振,历世之文,能者互出。而又沈宋之流研练精切,稳顺声势,谓之为律诗。由是而后,文变之体极焉。然而莫不好古者遗近,务华者去实;效其梁则不逮于魏晋,工乐府则力屈于五言;律切则骨格不存,闲暇则纤秾莫备。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古傍苏李,气夺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使仲尼考锻其旨要,尚不知贵,其多乎哉!苟以为能所不能,无可无不可,则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是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余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辞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予尝欲条析其文,体别相附,与来者为之准,特病懒未就。适子美之孙嗣业启子美之柩,襄袝事于偃师,途次于荆,雅知余爱言其大父之为文,祈余为志。辞不可绝,余因系其官阀而铭其卒葬云。

系曰:晋当阳成侯姓杜氏,下世而生依艺,令于巩。依艺生审言,善诗,官至膳部员外郎。审言生闲,闲生甫,闲为奉天令。甫字子美,天宝中献《三大礼赋》,明帝奇之,命宰相试文。文善,授甫曹。属京师乱,步谒行在,拜左拾遗。岁余,以直言失官,出为华州司功,寻迁京兆功曹。剑南节度使严武状为工部员外参谋军事,旋又弃去。扁舟下荆楚间,竟以寓卒,旅殡岳阳。享年五十九。夫人弘农杨氏女,父曰司农少卿怡,四十九年而终。嗣子曰宗武,病不克葬。殁,命其子嗣业。嗣业贫无以给丧,收拾乞匄,焦劳昼夜。去子美殁后余四十年,然后卒先人之志,亦足为难矣。

铭曰:维元和之癸巳,粤某月某日之佳辰,合窆我子美于首阳之前山。呜呼!千载而下,曰此文先生之古坟。

同类推荐
  • 世界名人大传(全集)

    世界名人大传(全集)

    本书所撷选的名人均为人类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并在此基础上不拘一格地节选,无论宗教、哲学、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文化、艺术等诸领域,都广有涉及。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可能:从不同的人生角度去体会名人,从不同的价值角度去看待名人。本书对名人的表述更为人性化。名人往往被神化,这便隔绝了名人与平凡人之间的共性。
  • 和尚皇帝:朱元璋

    和尚皇帝:朱元璋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和尚皇帝:朱元璋》为丛书之一,介绍了早年生活、投军从戎、建立明朝、身葬孝陵、历史评价。《和尚皇帝:朱元璋》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二十世纪军政巨人百传:铁托传

    二十世纪军政巨人百传:铁托传

    约瑟普·布罗兹·铁托(1892.5.25-1980.5.4),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南斯拉夫政治家、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曾任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总统、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总书记、南斯拉夫人民军元帅。
  • 栾茀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栾茀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仆后继,长期英勇奋斗的结果。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无数的革命先烈、无数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奉献了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生命,他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后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革命斗志和英雄气概,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当今我们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仍需要这种强大的革命精神,把人们感奋起来,凝聚起来,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朋友,应该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把自己锻炼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同,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 雷锋

    雷锋

    本书主要以雷锋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主要内容包括参加建设、走进军营、关荣入党几部分。
热门推荐
  • 回到清朝当驸马

    回到清朝当驸马

    穿越到清朝,大小姐,小宫女,公主……手到擒来……即便是霸气四射的皇帝,都忍不住要夸一句:“卿真乃吾大清之福啊!”
  • 你真爱自己的孩子吗

    你真爱自己的孩子吗

    本书以短文的形式探讨家庭教育,讲述了:《巧妙地转化矛盾》、《保护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不要伤害孩子的心灵》等。
  • 霸道校草与冷漠校花

    霸道校草与冷漠校花

    六皇的王子与公主在天恒高校遇见,六人相处的时间越长,尘封多年的秘密渐渐浮出水面。她,已被仇恨蒙蔽双眼越错越深,她是否会被他拉会美好的世界;她们被误会越推越远,他们是否能够拯救这一切。最后的结局会像童话般美好么。昨天已经成为过去,今天也快结束,明天即将到来,可对你的爱还忘不掉。
  • 乡土情结

    乡土情结

    80年代农村生活,走出农村的一代,艰辛奋斗,努力生活。
  • 腹黑总裁复仇记

    腹黑总裁复仇记

    她只是他拿来反扑中众多棋子中的一枚,她的最终结局就是在这场复仇战争中毁灭,当这一天真正到来,为什么他心却在滴血爱上他,她就猜到了自己的结局,然而他就是罂粟一样,一旦沾染,便很难戒掉,最终的结局只是是自我毁灭……
  • 影响中国人的老经验全集

    影响中国人的老经验全集

    本书的老经验是中华先辈思想的电光火石,是智慧的高度浓缩,是影响代代中国人立身处世的法則,是我们生活求索的启迪。这些老经验涉及人生的各个方面,包括生存竞争的经验,交际处世的经验,职场生存的经验,恋爱情感的经验,家庭生活的经验,等等。一条条富有启发性的老经验融入大量经典、生动、充满智慧的故事和实例中,如良师,更如益友,道尽完美人生的秘诀。
  • 给你的生活减减肥

    给你的生活减减肥

    人生之所以会痛苦,完全是因为我们一味追求拥有,而不懂得适时放手。就像我们买了新房,便开始疯狂地购物。哪一天,这个房子被堆成一个凌乱而拥挤的杂货铺,我们才觉得有些压抑,于是想扔些东西出去,结果拿起这个时,觉得它或许有些纪念意义,要留下,提起那个时,想到以后就再也不会有它了,还是留下吧。最后,你没有扔下任何东西,而那些新的仍在不断涌进,直到这个房子再也没有你下脚的地方。
  • 帝宠:第一皇后

    帝宠:第一皇后

    有三国的军事割据局面,也有汉朝时代的忠贞坚忍,一次次战役让她的名字传遍整个契丹,让辽国数十年不能南侵,给大宋和西夏诸国多年的和平,这份功劳是巨大的,她用一个人的才华,改写了历史。
  • 网王:缘吟之景

    网王:缘吟之景

    写着玩的,万一写崩了,怪我咯,字数很少,我不喜欢看长篇,所以我写了短篇。主角是迹部景吾,我比较喜欢优秀的女孩配迹部大人。如果觉得玛丽苏,可以移步尊驾。新野缘吟喜欢迹部景吾,这是学校公开的事情了。
  • 时间的光,逆着回忆

    时间的光,逆着回忆

    你有过友谊吗?相信每个人都曾经拥有过友谊,有过清纯的样子,清纯的时光,这篇小说的主人公也曾拥有过,十年的友谊,开始是快乐,过后是温暖,结束是痛苦,也许人们在结束友谊的时候都是怀着一颗痛苦的心,结束后,不管想起什么,仍是疼痛。青春就好像一道光照射在我们的身上,可那道光,我们根本来不及珍惜,就已结束了,如果可以逆着光去前行,会不会是另一番景象?可我们始终无法逆着青春的这道光,我们只能逆着时光去回忆,在那道光里,去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