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3800000039

第39章 清(6)

卢世善于对杜诗进行分类研究,故在内容研究方面也往往有创新。卢世提出,杜甫的诗俨然是一部游记。“夫子美之诗而诗也乎哉!从发秦州至万丈潭,从发同谷县至成都府,入天穿水,万壑千崖,雨雪烟虹,朝朝暮暮,一切可怪可吁,可娱可忆之状,触目惊心,直取其髓,而犁然次诸掌上。嗣是金华观,去通泉十五里山水,凿石浦、空灵岸、花石戍,晚州、衡州,莫不随处点缀,尽妙佳领,统成少陵一部游记。”(《杜诗胥钞余论·论五七言古诗》)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在记录时代的政治军事大事的同时,也记录自己漂泊的经历,说他的诗是一部游记,完全符合实际。卢世认为在杜诗中常表现出一种自由自在、遁世无闷的精神。“至其独往独来,自由自在,则‘白鸥波浩荡,万里谁能驯’。又曰:‘造幽无人境,发兴自我辈。’又曰:‘相逢半新故,取别随薄厚。不意青草湖,扁舟落吾手。’又曰:‘经过倦俗态,在野无所违。喧静不同科,出处各天机。’又曰:‘用心霜雪间,不必条蔓绿。非关故安排,曾是频幽独。’又曰:‘鄙夫亦放荡,草草频卒岁。’又曰:‘结托老人星,罗浮展衰步。’诸如此类,空明狂爽,又高又真,超然尘埃之外。遁世无闷者,子美也。子美其犹龙乎?”(《杜诗胥钞余论·论五七言古诗》)在人们印象中,杜甫是一位恪守儒家思想、关心国家与社会、热衷政治的人,卢世却为我们揭示出他为人的另一面——空明狂爽,又高又真,多少有些隐逸之情,真是发人之所未发,使我们对杜甫有更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卢世对杜甫的技艺诗(主要是论马与论画诗)有精彩的评论。“若夫马之为物,倜傥(榷)奇,高僧爱其神骏。画之一道,氤氲蓬勃,根宗昉之卦爻。少陵于斯二事,往往观天而洞微,约略题咏者,有都护骢马,天育骠骥,韦曹画马,又有瘦马,画则奉先刘少府山水,王宰山水,韦偃双松,丹青引,特赠曹将军霸,而少府两儿郎,亦俱拈出,莫不妙极形容,斩新活现。所云‘巧刮造化窟’,殆少陵自道。其尤关至极者,曰‘顾视清高气深稳’,曰‘卓立天骨深开张’,此相马之秘密也。至‘与人一心成大功,与人同生亦同死’,‘青丝络头为君老,何由却出横门道’,欷歔震荡,终古彷徨。其曰:‘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又曰:‘意匠惨淡经营中。’此观画之骨髓也。至‘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若耶溪、云门寺,吾独胡为在泥滓,青鞋布袜从此始’,则由艺会道,形神俱佳,即不展图开卷,胸中自有万顷烟云。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昭昭乎进乎象矣。”卢世认为杜甫关于马和画的诗写得好,是他谙熟相马和画的技艺,并能由此而会道。诗要作得好,很多功夫在诗之外。卢世的研究是深刻的,使我们能更全面地认识杜甫和他的诗。

卢世还从诗的角度,对杜诗的风格和特点进行了论述。诗歌有各种体裁,杜甫在运用诗歌体裁时往往是创造性地运用,并发展了这些体裁,形成自己的特点。卢世论杜甫的七言古诗云:“歌行之有子美,岂非天哉!涉入不得其门径,迎随不见其首尾,世所以题评者亦云殚矣,唯子美自题一语曰‘即事非今亦非古’,最为简当。盖尽少陵七言古诗,皆即事也。自撰题,自和声,自开世界,自隆堂构。无古无今,即今即古,其坐断古今在此,其融会古今亦在此。”“中间无妙不征,有奇必畅,所谓‘九天之云下垂,四海之水皆立’,以至虫臂鼠肝,俱成龙文犀彩。伟哉诗乎!从有天地以来,仅一子美。”(《杜诗胥钞余论·论七言古诗》)论述有真知灼见。杜甫七言古诗往往反映现实生活,内容多有创新。内容的创新导致形式的创新。因而杜甫的七古在题目、篇章结构、声韵、语言、技巧上都与传统的七古大不同,但它又继承了传统的七古形式与表现技巧。卢世论五言律诗云:“五言律至盛唐诸家而声音之道极矣,然未有富如子美者。既富矣,又有用矣。何言乎有用?感天地,动鬼神,讦谟定命,远猷辰告,蒿目时艰,动恤民隐,主文而谲谏,言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此所谓有用文章,乃工声律者所未尝讲,而子美氏之所独饶也。”“准绳最密,神理纵横,淘练极清,奇葩焕发,时而优游雪淡,下泪偏多,时而跌宕风流,关情更笃。分明古训,降作律诗。以至造化权舆,阴阳昏晓,飞潜动植,表里精粗,但经弱毫微点,靡不真色毕呈。先生自云‘下笔如有神’,良不妄语,他人岂能赞一语哉!只可焚香默诵而已。超前绝后,只古单今,将人世无限情境,俱蟠曲于五言八句,犁然宽然。嗟乎!此杜律也。”(《读杜胥钞余论·论五言律诗》)论述确实高人一筹。杜甫的五言律诗好,首先是它的内容好,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内容广泛而深刻,其次是诗律技巧多样,精微细致。卢世论杜甫的五七言排律云:“排律是诗中别局,大类鼓吹,在子美尤为余事。然盛莫盛于子美,妙莫妙于子美,元微之谓‘自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观其云‘铺陈始终,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似专此排律而论。夫铺陈排比,千言数百,凡有物料,有笔力者皆能之,正非子美之独绝也。子美所独绝者,在不以排律为排律耳。原其执笔觅纸,初无斗富取盈之心,犹水着地,纵横流漫,任其所止而休焉。自六韵以至百韵,无不可者。顾者犹未足为奇也。试取其五言排律一部,从容研玩,翻觉锋发韵流之余,暗有空翠扑人,冲襟相照,如长筵广坐,绝不参一喧客,绝不杂一饾饤,投壶散佚,行酒赋诗,而奇错间陈,妙香静发,因以净洗排当之洗,一空纷呶之陋矣。故有时孤出一语,天地顿宽,全篇于此复命。有时徐布数联,机神更紧,定局从斯转矣,此子美排律中极大法门,亦天授,非人力,所谓‘诗罢地有余,篇终语清省’,殆先生自作题词耳。”(《杜诗胥钞余论·论五七言排律》)揭示杜诗排律成功的秘诀,非常精到。

卢世对杜甫的诗歌艺术理论进行了很好的阐发论述。理论来自实践,但又高于实践。一位伟大的诗人,其诗歌艺术理论必然有超越普通诗人之处。卢世重视对杜甫诗歌理论的发掘,并结合杜甫的诗进行研究,颇多创新。论杜甫的“文章千古事”云:“其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广大精微,最关痛痒,从来论文,当以此语为首唱。”(《读杜胥钞余论·论摘录》)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杜甫认为作家对自己文章的得失了解得最清楚,其说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卢世充分肯定其价值和意义,表现出过人的学术见识。卢世论杜甫的诗细的理论云:“自云:‘晚节渐于诗律细。’子美一生只受用一‘细’字,不止晚节为然,盖诗不细不清,不敢纵横也。‘细’之义大哉。”(《杜诗胥钞余论·论七言律诗》)“细”就是精微。艺术只有细,只有精益求精,才可能取得很高的成就。卢世论杜甫的诗缓的理论云:“且高岑从来并举,据寻常之论,若专以爽垲者。子美独曰:‘高岑殊缓步,沈鲍得同行。’看得又别。诗之道,温柔敦厚,旁见侧出,一言以蔽之曰‘缓’。缓则曲,缓则闲,缓则宁,缓则可以运完神,蓄则可以蓄余力,缓之一义(作)诗之门也。”(《杜诗胥钞余论·论五七言排律》)把“缓”与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联系起来,认为缓能充分表达精神,使诗有力量,分析非常深刻。卢世论杜甫的清省的理论云:“至其只句,则有‘阴何尚清省’。夫‘清省’原系诗家要诀,故再三提掇,既以之赞曲江,复以之美阴何焉。”(《杜诗胥钞余论·论五七言排律》)杜诗中多次用到清省,确实是杜甫一个重要的诗歌理论术语,即清妙精炼之意,实是诗歌创作与评论的重要标准。卢世论杜甫的新理论云:“《风雨看舟前落花戏为新句》,盖句不新则诗朽,句徒新则诗亡。苟非有新之学问,日新之识见,而唯务新其皮肤,反至面青黄,此又与于陈腐之甚者。”(《杜诗胥钞余论·论七言古诗》)认为诗的创新非常重要,而诗的新,最重要的是意新,刻意求语言新,有时效果适得其反,可能使诗速亡。卢世对杜甫诗歌理论的论述很多,如前面已经引过的“即事非今亦非古”,“意匠惨淡经营中”,“诗罢地有余,篇终语清省”,未谈到的还有很多。他完全把对杜甫诗歌理论的研究和杜诗艺术的研究结合起来,对杜诗的艺术的研究颇多创新。“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既伤其临老陷贼,又困阙而为面别,故篇中彷徨特至。如云:‘万里伤心严遣日,百年垂死中兴时。仓皇已就长途往,邂逅无端出饯迟。’万转千回,清空一气,纯是泪点,都无墨痕。诗至此,真可使暑日飞雪,午时鬼泣。在七言律诗中尤难。末径云:‘便与先生应永诀,九重泉路尽交期。’乃知诗到真处,不嫌其直,不妨于尽。”“《崔氏东山草堂》、《暮归》、《晓发公安》三首,皆拗调诗之绝佳者。‘爱汝玉山’前半篇高爽清鲜,操胜于人耳目之外,只可气听,不容言诠。后半篇又直款近情,诙谐有趣,诗之顿放宜如此。‘霜黄碧梧’,全首矫秀,原是悲诗,却绝无一点悲愁溽气犯其笔端,读去如竹枝乐府。《晓发公安》一首,更瘦更狂,摇曳洒脱,真七言律中散圣,题云‘数月憩息此县’,而感慨系之矣。《宾至》、《客至》二首,别有杼机,自成经纬,见为衰惫实挺动,见为恭谨实放肆,见为坦率实矜局。总由胸中眼中,酣恣空净,而笔底又有千钧力量。故只当家常说话,而人不知觉。”(《杜诗胥钞余论·论七言律诗》)对于诗的艺术的具体分析往往与内容结合,深入而有高度,非常精彩。

宏观研究是建筑在微观研究基础上的,卢世有很多细致的局部研究。如研究严二别驾其人及与杜甫的关系:“《相从行赠严二别驾》,观黄昏叩门,俄顷胶漆,则严二是一新相知。内云‘紫衣将炙绯衣走,铜盘烧蜡光吐日’,则严二之豪俊可想。继之曰‘神倾意豁真佳士’,又曰‘似君须向古人求’,不啻豪俊,更具肝肠。严氏溪放歌,想即是严二水庄,盖高宴既终,复游别业,子美喜得佳士周旋,故与之长夜语。又思许身相就,松根同煮茯苓,则严二真可敬也。”(《杜诗胥钞余论·论七言古诗》)用考证的方法,论述杜甫与严二的交游,说明杜甫的交游态度与状况,非常深入。论《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云:“《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序与诗俱登神品,盖因临颍美人,而溯及其师,又追想圣文神武皇帝,抚时感事,凄婉伤心,念从风尘洞以来,女乐梨园,俱付之寒烟老木,况自身业已白首,而美人亦非盛颜,则五十年间真如反掌,以此思悲,悲可知矣。一篇中具全副造化,波澜莫有阔于此者。”(《杜诗胥钞余论·论七言古诗》)挖掘思想内容与艺术,都深刻而新颖,有利于读者深刻理解。

四朱鹤龄

朱鹤龄(1606—1683),字长孺,吴江(今江苏苏州)人。明诸生,颖敏嗜学。初专力词赋,笺注杜甫、李商隐诗,作品亦颇受杜甫、李商隐影响。明亡后,屏居著述。晨夕一编,行不识途路,坐不知寒暑。人或谓之愚,于是自号愚庵。自我评价说:“嫉恶如仇,嗜古若渴,不妄受人一钱,不虚诳人一语。”著《愚庵诗文集》。主要学术著作有《杜诗辑注》、《李义山诗集笺注》、《易广义略》四卷、《尚书埤传》十七卷、《诗经通义》二十卷、《春秋集说》二十二卷、《读左日抄》十四卷、《禹贡长笺》十二卷。文集有《愚庵诗文集》。

朱鹤龄与钱谦益因研究杜诗颇有一段恩怨。朱鹤龄曾在钱谦益家教家塾,曾以晚辈学者的身份向钱谦益请教杜诗的研究。其时朱注杜诗初稿成,钱谦益授以己稿,欲与朱稿合为一书出版。朱鹤龄整理后,请钱作序,钱未见稿而作序。等后来见朱稿,发现朱稿与自己观点多不同,大为气愤,索回书稿,与朱鹤龄各自出书,两行其稿。不过后来二人都比较冷静,关系又缓和了。钱谦益《杜工部集笺注》先出,朱鹤龄《杜诗辑注》后出。钱乃为朱书作序,朱在钱逝世后仍对钱在杜诗研究方面的关心表示感激。朱《杜诗辑注序》云:“愚素好读杜,得蔡梦弼草堂本点校之,会萃群书,参伍众说,名为辑注。乙未,馆先生家塾,出以就正,先生见而许可,遂检所笺吴若本及九家注,命之合抄,益广搜罗,详加考核,朝夕质疑,才笺指授,丹铅点定,手泽如新。……壬寅,复馆先生家,更录呈求益,先生谓所见颇有不同,不若两行其书。时虞山方刻杜笺,愚亦欲以辑注问世。书既分行,仍用草堂原本,节采笺语,间存异说。谋之同志,咸谓无伤。是冬馆归,将刻样呈览,先生手复云云。见者咸叹先生之曲成后学,始终无异如此。”钱谦益《吴江杜诗辑注序》对朱注进行了褒扬,并云:“杜诗付梓甚佳,但自愧糠粃在前耳。此中刻未必成,即成,不妨两行也。”其实,钱、朱二书若糅合一书,互相掣肘,二人观点才力均不能充分展示,于杜甫学术未必是好事。而二书分出,两位杜学研究大家各展其才,读者得睹两种杜诗研究名著,实在是天公促成的美事。

《杜诗辑注》是一部以注释为主的全面研究杜诗的著作。其内容包括:对杜甫生平的研究;诗的编排与校勘;注释;对杜诗的研究。

关于《杜工部年谱》。

朱鹤龄《杜工部年谱》是在利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发明。考杜甫生平,认为杜甫弱冠时曾游晋地。朱鹤龄云:“公弱冠之时,尝游晋地,当是游晋后方为吴越之游。”对游晋系年,填补了历来年谱的空白,系年也较为具体,大致可信,对研究杜甫早期的生活与创作有重要意义。朱鹤龄还驳《新唐书》及一些年谱说杜甫依高适为无据。“宝应元年壬寅:或曰:《新书》本传:游东蜀,依高适当在此时。严武入朝之后。按,严武还朝,适领西川节度,公方携家往东川,其时并无一诗与之,不得云依高适也。公在梓州,最善留后章彝。彝为留后,可知适未尝兼领东川,而谓之依高适可乎?”(《杜诗辑注·杜工部年谱》)考证详确,所言甚为有理。朱鹤龄作年谱重视材料的依据,所系年多可信。但有时也因调和不同材料,疏于鉴别材料,而出现错误。如:“大历五年庚戌,公年五十九,春在潭州,夏四月避臧玠乱入衡州,欲如郴州,依舅氏崔伟,因至耒阳卒。传云啖牛肉白酒,一夕卒于耒阳。按,《旧唐书》本传云其孙嗣业自耒阳迁甫之柩归葬偃师,《寰宇记》载甫坟在耒阳县北二里,则公卒在耒阳审矣。唯元微之志云竟以寓卒,旅殡岳阳,当是卒于耒阳,迁柩岳阳,后乃归葬偃师也。只汲公《诗谱》谓是年夏还襄汉,卒于岳阳,鲁訔、黄鹤谱谓卒于潭岳之交,秋冬之际,其说皆未可信,辨详诗集。”杜甫殡于岳阳,当为其孙所言,当可信。殡之地应即其所卒之地。从情理看,杜甫无卒于耒阳而移柩殡于岳阳之理。朱鹤龄首鼠两端,其说实不足取。

关于编与校。

朱鹤龄编杜甫诗集主要受蔡梦弼《草堂诗笺》的影响,即大致将诗系年,而将某一时期某一地点的作品系在一起。其《辑注杜工部诗集凡例》云:“唯草堂诗笺觉有伦理,今略仿其意,前后以时事为排比。……而于各卷之首标为公某时某地作,庶几编年之法,而无其陋云。”应该说,杜甫一生多游历漂泊,用这种方法编排,可以较好地确定杜诗写作的时期,考察杜诗创作发展的脉络,是比较科学的。

校勘版本较好,校勘比较细。主要用一些宋本及《唐文粹》、《文苑英华》校勘。“今遍搜宋刻诸本及《文粹》《英华》对勘,夹注本文之下。”如《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一作向)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西郊口(今按,当为“虏”)正(一作骑)繁”,“至今犹(一作残)破胆”,“应(一作犹)有未招魂”,“近侍(一作得)归京邑”,“移官岂(一作远)至尊”。校勘非常细致,可惜未标出所用的版本,这就降低了它的价值。

关于注释。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名人传

    中国古代名人传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华历史每走到关键处,总要凸现出几颗辰星,或明或淡,闪耀在历史的天空。他们中有英雄豪杰,也有跳梁小丑;或流芳千古,或遗臭万年。因为他们的出现,才演绎了中国历史的奇丽壮阔与丰富多变。他们身上浓缩了华夏数千年的风雨历程,彰显着中国人性的善恶与美丑。
  • 袁世凯

    袁世凯

    本书以贴身紧逼的方式触摸历史,从丰富的史料中寻绎出悖论式的连番提问,展开一代权臣袁世凯复杂的一生。并以散文化的方式透视其内心世界,写他的坚韧不拔,写他的大义凛然,写他的摇身一变,写他的委曲求全,写他的敢为人先。写他的阴险毒辣,写他的不识时务,写他的身不由己……
  • 死亡密码

    死亡密码

    他们是世界近现代政坛上有影响力的人物,他们特出的人生经历,使人们对其死亡的原因也更加关注。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档案栏目编著的死亡密码通过解密档案和对历史线索的再梳理,与亲历者和专家学者们一起探究他们的死亡真相。破译历史密码,还原历史真相。不论是革命领袖,抑或是大国政要,还是敌对阵营里的头面人物、政要、间谍,从他们的身上以及围绕着他们发生的一切,会让读者深刻体会到政治斗争的严酷,以及人生命运的多变。
  • 沃伦·巴菲特全传

    沃伦·巴菲特全传

    本书从“巴菲特的风采”、“巴菲特投资传奇”、“追踪巴菲特投资思维轨迹”、“股神的现在进行时”四个部分着手,重点讲述巴菲特怎样成长为一代“股王”的传奇一生;也通过他人眼中的巴菲特,细致阐述他在投资经营中的魅力。阅读《股王之道——沃伦·巴菲特全传》,相信正在股市迷茫的你,会有很大的收获,收获巴菲特的投资股票经,提高自己在股票市场的必胜信心。
  • 宋美龄传

    宋美龄传

    宋美龄(1897—2003),民国政治舞台上的一个关键人物,集美貌、财富、权力、荣誉于一身。本书是一部严谨的宋美龄人物传记,作者参阅了各种历史资料,为我们诠释了一个真实可信的宋美龄。本书在台湾地区有较大的影响,岛内石之瑜的《宋美龄与中国》一书曾请作者杨树标作序,岛内公共电视台曾专程赴大陆采访两位作者评说宋美龄。
热门推荐
  • 特工狂妃:驭兽七小姐

    特工狂妃:驭兽七小姐

    残忍!杀伐!狠毒!她是佣兵之首贪狼,惨遭背叛穿越成东方家的废物七小姐。驭兽重生,她铁血弑姐立威,镇压一切反对的声音!学园祭,她凤凰涅槃,武功被废,修炼化骨之术。女儿之身,她闯入死亡森林,截杀万兽之主。黄蜂尾后针,最毒妇人心,说的就是她——东方凌云!金麟岂是池中物,一朝飞凤耀九天!
  • 如果时间听得见

    如果时间听得见

    我,叫年陌欢。记忆里,我是个很安静的女孩,安静到有些病态。从小,我拒绝和任何人对话,只把自己关在那个小房间跟那只流氓兔自言自语。到了上学的时候,我也总是不被人发现,教过我四年的班主任竟不记得我的名字。我总是一遍又一遍的重复,我叫年陌欢,新年的年,陌生的陌,欢快的欢。但,没人记得我。
  • 天神后裔

    天神后裔

    她说:“我不信邪,不信鬼,不信正义不信神仙,却只愿相信你。我不要名,不要份,却只愿你陪在我的身旁。“他说:”我不做神,不做仙,不想担负天下不想肩负苍生,只想做陪在你身边的那个人。“她是天神转世,却被魔气所侵,他是茅山传人,却与鬼仙相恋。她说:”你若安好,我便如你所愿“他说:”你若安好,我愿孤身万年“她却没看到他转身低落的泪,他却没看到他低垂失落的眸。
  • 青春恋曲之痴情无悔

    青春恋曲之痴情无悔

    我们一生要走过很多路,遇见很多人,做过很多事,经历至真的爱情。生命的过程,是一个不继经历的过程。所以在我们的前面有无数的困难和我们不能承受的情感、意想不到的事情与人生之种种。但当你回头时那已成为云烟,成为最值得珍藏的回忆。因为能让我们得以欣慰的是,我们曾经努力过,用心的体会过,努力的爱过。
  • 盖世封神

    盖世封神

    一场无聊的拍卖会,竟拍出了佛祖释迦牟尼的舍利子,韩晗偶得之,不料遭敌人暗算,穿越异世,有惊天的阴谋在等着他,看主人公韩晗在异世如何修仙成神,战穿今古......
  • 极品透视

    极品透视

    贫寒小子陆逸偶然觉醒神奇瞳术,从此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精彩斑斓的赌石,神秘而精彩的雕琢术,更有古灵精怪的小萝莉,高傲的女警花,美丽的女老师,冷艳的女杀手,统统与他结缘。得异术,闯都市,开始一段段离奇而诡异的经历。……本书主角擅长各种装逼,打脸,踩人之道,心脏不好的擅进……本书以平凡都市为线索勾画而开,只为娱乐,没有任何虐心,虐主情节。本书虽然属于透视类,但除了前期的赌石之外,后期没有任何千术牌技之类的,也没有时间去捣鼓古董,而是以雕琢术,古武术,透视术为线索,勾画出一个另类的广袤世界……
  • 最强道士

    最强道士

    【精品佳作,品牌推荐】我本嚣张,极品张狂。道门弟子叶啸为寻至亲遁入都市。在这灯红酒绿的社会中,一切阴谋都敌不过他的拳头!他誓要以自己的一身正气,成就霸主之位!
  • 穿越三国之袁绍之子

    穿越三国之袁绍之子

    我死了,来到阴曹地府之后却发现原来奈何桥上的孟婆是一个美女。我吻了她。她没有让我喝下孟婆汤我带着所有的记忆和智慧,成了袁绍的儿子,二公子袁熙。我注定会是这个时代的噩梦,不仅仅是曹操和董卓的噩梦。同样也是无数三国美女的噩梦。四大美人之一的貂蝉,吕布你想独占,不可能,我要分一杯羹。美女大乔、小乔我一人独占。孙权妹子不能嫁给刘备,为什么,老子击败刘备,出兵攻取南郡、荆州、长沙、桂阳、零陵想把地盘要回去,好说,拿妹子来换吧。还有甄氏,我的结发妻子,怎么可能让曹丕这个纨绔子弟染指。桂阳太守赵范的嫂子樊氏,赵子龙你不要,笨蛋,我替你笑纳了。
  • 太上老君玄妙枕中内德神咒经

    太上老君玄妙枕中内德神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企业基本功:中小企业经营模式与管理规范大全

    企业基本功:中小企业经营模式与管理规范大全

    本书遵循实用的原则,较为全面地解答了企业经营管理中常见的难题。我们就企业如何进行经营策划、经营管理、经营运作等核心实务工作和如何处理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法律事务等问题进一步展开了说明,是一本企业经营管理者手上必备的实用细节全书。一册在手,企业管理中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