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3700000009

第9章 “不识时务”的黄门郎(4)

汉成帝绥和元年(前8),王莽三十八岁。王莽打听到定陵侯淳于长(王太后姐姐的儿子)与许皇后姐姐私通的消息,并且事情还牵连到他的叔父红阳侯王立,便私下报告给大司马王根。一个是王根的外甥,一个是王根的哥哥,王根哪敢隐瞒?结果淳于长被杀,王立被免官,而王莽却获得“忠直”的美名,并且取代叔父王根,当上了秉持朝政的大司马。

汉平帝时期,王莽为了赢得姑母汉元皇后的信任,以巩固他专擅朝政的地位,除了用重金贿赂汉元后身边的人,还采用了两个办法:一是封给汉元皇后三个姐妹“汤沐邑”,一是让汉元皇后四处巡游。结果是太后四姊妹都一致称赞王莽有孝心、会办事。

第三,王莽很善于“收买人心”。

王莽收买的对象,主要是三种人:刘氏宗室、朝廷重臣、天下百姓。

平帝年间,王莽在接受“安汉公”封号之后,拒绝其他一切封赏,却建议让刘氏诸侯王子孙都能继承王爵,汉高祖以来的功臣子孙都能继承侯爵。汉成帝、汉哀帝两代绝嗣,有资格被封为王、侯的刘氏近亲,便只有汉宣帝、汉元帝的庶出子孙了。于是连汉景帝的玄孙、曾孙辈的刘如意、刘宫、刘伦,也分别被封为广宗王、广川王、广德王。这样一来,刘氏宗室,无不对王莽感恩戴德,那些想反对王莽篡汉的刘氏子孙,也是势单力薄、难成气候了。

哀帝即位时,王莽曾主动请求辞去大司马。为“议尊号”惹怒傅太后,王莽被罢免大司马。这两件事给朝中大臣留下的深刻印象是:王莽决不是一个贪恋权势的人。所以在董贤被罢免之后,大司徒孔光、大司空彭宣都举荐王莽做大司马。而王莽除了对孔光有所感激之外,更考虑到孔光是当世名儒、三朝元老,又是汉元皇后相当倚重的老臣,所以为了笼络孔光,不仅对孔光相当尊重,还举荐孔光的女婿甄邯为侍中、奉车都尉,使甄邯也成为朝廷重臣。至于刘歆,既是当世名儒,又是宗室子弟,王莽也对他非常器重,于是将刘歆提拔为朝廷重臣。在王莽后来的篡汉活动中,孔光、甄邯、刘歆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王莽在做安汉公时,很多地方发生旱灾、虫灾,百姓逃亡的很多。王莽就对汉元皇后说:“皇后及妃嫔、宫女,都应当穿得朴素一些,吃得简单一些,给天下人做出俭省的榜样。”他还捐钱百万、献田三十顷,交给大司农(相当于农业部和民政部)帮助赈济灾民。于是公卿大臣都争相效仿。每当有水、旱灾害发生,王莽都决不吃肉,以示俭省。王莽受封安汉公、宰衡、摄皇帝和女儿被封为皇后时,朝廷赏赐的钱财,动辄上千万,甚至数亿之多,但王莽很少接受;即使接受了的,也大多用来分给了大家。王莽在一次拒绝接受朝廷“二万八千户”的封赏时说:“希望等到天下百姓都富足了的时候,朝廷再给我赏赐吧。”王莽的这些行为,自然会给人以“既不贪财也不好色”的好印象,传到百姓中去,将是怎样的影响?

第四,王莽很注重“制造舆论”。

王莽在完成了由大司马到安汉公、由安汉公到摄皇帝的权力形式过渡之后,便决定要为去掉这“摄”字而做最后的努力。为了取得篡位的“合法性”,王莽便在当时流行的“君权神授”观念上动起了脑筋,决心通过制造“神授”的舆论来取得“合法”的地位。

王莽制造舆论的手段,主要有两个:一是在朝廷上由群臣歌颂王莽杰出的道德和才能,从正面说明王莽具有接受“禅让”的资格;一是在民间散播谶语、制造符命来造成王莽接受“禅让”是顺从天意民心的舆论压力。

王莽心腹大司徒司直陈崇与张竦合谋,撰写了一篇长达千言的《安汉公功德颂》,从十四个方面赞颂了王莽安定天下的“盖世殊勋”和“超前绝后”的道德才能。

汉平帝元始五年(5),武功县令孟通向朝廷报告:淘井时得到一块上圆下方的白石头,石头上用红色写着“告安汉公莽为皇帝”几个字。这就是所谓“符命”。后来,到处都发现了类似的“符命”。如齐郡(山东)发现“新井”符命,巴郡(四川)发现“石牛”符命,扶风(陕西)发现“雍石”符命。身为汉朝宗室的广饶侯刘京,竟向朝廷报告说:山东临淄县昌兴亭的亭长辛当,一下午就做了几个相同的梦,梦见上天派遣使者告诉他“摄皇帝当为真皇帝”。

在造够了舆论之后,王莽便在公元九年以“顺符命”为借口,去掉“汉号”,也去掉“摄”(代理)字,做起了皇帝来。所以我们说,王莽的篡汉,完全是一场“和平演变”式的政变。

在王莽紧锣密鼓的篡权活动中,扬雄在干什么呢?

完成了《太玄》一书的写作之后,扬雄又陷入了更加深沉的思考。

客观地说,扬雄对王莽甚至王氏外戚集团的多数人是有好感的。在扬雄心目中,王莽算得上一个“内圣外王”的权臣。“内圣”是指个人的修养达到儒家道德标准的极致,“外王”是指政治措施完全符合儒家仁政的理念。应当说,篡汉称帝前的王莽,给人以“内圣外王”的印象是一点也不奇怪的。说王莽“诈伪”也好、“善于伪装”也好,总之,汉平帝时期的王莽不仅权倾朝野,其威望也是蜚声天下。

汉成帝的奢侈荒淫,汉哀帝的昏庸无能,汉平帝的幼弱无知,已经使西汉王朝摇摇欲坠了。王莽“居摄”(代理皇帝行政)合法化以后,不少刘氏宗室成员也对刘氏皇权产生了动摇,广饶侯刘京竟然成为替王莽篡汉制造舆论的积极参与者,红休侯刘歆不仅是王莽篡汉活动的得力干将,后来竟成为王莽政权的“国师”。

扬雄把有皇帝之名而无皇帝之实的西汉末代皇帝,和有皇帝之实而无皇帝之名的王莽,都称为“象龙”。他说:“象龙之致雨,难矣哉!”他还说:“真伪则政核。如真不真、伪不伪,则政不核。”意思是说:真伪分明,政权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像这样真不真、伪不伪的“象龙”,是难以使它们发挥作用的。不难看出,扬雄是非常迫切地希望尽快地结束那种“真不真、伪不伪”的政治局势的。

扬雄认为,最高执政者的道德修养,是国家能不能治理好的决定因素。因此,当有人问他“何以治国”时,他回答“立政”(确立正确的施政纲领);又问“何以立政”,他回答说“政之本,身也。身立,则政立矣”。皇帝能修身,确立正确的政治纲领就有了希望。如前所述,王莽的善于“伪装”让不少人视王莽为具有“内圣”的修养,扬雄亦不例外。

扬雄将老百姓的好恶作为衡量政治好坏的最高标准,这就是他的“审民思斁”的思想。老百姓“思”什么?扬雄说:老百姓盼望老有所养,孤儿有人救助,病人能得到治疗,死人能得到安葬,男子能够有田耕种,妇人能够栽桑织布。扬雄从王莽执政十年的施政纲领中,看到了王莽“外王”的政治才干,认为王莽是实现老百姓愿望的希望。这就是扬雄不仅“臣事王莽”,而且写文章歌颂王莽(“美新”)的主要原因。扬雄歌颂王莽的文章,除了《剧秦美新》之外,还有《法言》一书。

《法言》一书,既为王莽处于“象龙”的地位鸣不平,还歌颂了王莽“为政日新”(天天都有新气象)的政绩,更充分肯定了王莽“托古改制”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认为王莽是商汤王时的伊尹、周成王时的周公似的人物。《法言》以歌颂王莽作为全书的结尾,应当是颇有深意的。它是要告诉人们:儒学所提倡的、也是《法言》一书所论述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整套修养理论,在王莽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扬雄虽然臣事王莽、歌颂王莽,但是他决不参与为王莽称帝制造舆论的“符命”活动。当时用“符命”称颂王莽功德而封侯拜相的人很多,连卖烧饼的王盛,也因为用符命称颂王莽应该当皇帝,被王莽封为“崇新公”、授官“前将军”,成为王莽政权的“四将”之一。

扬雄为什么不用“符命”称颂王莽?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因为扬雄从来不相信鬼神,也不相信“君权神授”那一套鬼话。但是,更为主要的原因,是扬雄始终坚持着“诎身将以信道”(宁肯委屈自己,也要弘扬儒学的大道)的处世原则,决不做“诎道而信身”(为了个人的飞黄腾达,不惜歪曲儒学的大道)的事情。在他看来,用“符命”来获取个人的功名利禄,是“诎道而信身”,是很卑鄙的,决不是“君子”应当做的事情。所以,尽管扬雄从内心深处推崇王莽的道德修养,更推崇王莽的改革措施;但是,他也决不为了使自己能够封官晋爵而制造“符命”。总之,扬雄决不做政治投机的事情。

在王莽心目中,扬雄只是一个大学问家,是一个不过问政治的人(“雄素不与事”)。王莽篡汉当皇帝以后,考虑到扬雄在三个皇帝名下当了二十多年的“黄门侍郎”,一步也没挪动过,于是给了扬雄一个“中散大夫”的荣誉职衔,让他去国家图书馆(“天禄阁”)整理文化典籍。这就是扬雄被人称为“莽大夫”的原因。这时的扬雄已经六十多岁了。

王莽是赏识扬雄的,但他赏识的只是扬雄的文学才华和高深的学问。王莽的姑母汉元皇后死时,王莽没有让他的“国师”刘歆(刘歆也是当时名望很高的大学者)为汉元皇后写祭文,却是诏令扬雄为汉元皇后写祭文,这就是扬雄所作的《祭元后诔》。这篇《祭元后诔》也成为扬雄遭人攻击的重要证据之一。

晚年的扬雄,确实很少正面过问政治,他把自己的精力全部投入到了《法言》一书的写作中。

如果说《太玄》重点反映的是扬雄的哲学思想,是扬雄世界观的代表作,那么,《法言》重点反映的是扬雄的政治思想,是扬雄社会伦理观念的代表作。与《太玄》相比,《法言》的内容极为丰富,它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军事、自然科学、文学艺术各个方面,几乎涵盖了当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

如果说《太玄》是要为儒家竭力主张的“仁政”、“礼乐”、“伦常”等一系列价值观念寻求理论根据,那么《法言》就是在为儒家上述价值观念构建新的评价体系。这个新的评价体系,是扬雄通过褒贬各种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以及竭力维护孔子及其儒学理论的至尊地位来实现的。

扬雄所构建的“新的儒家价值观”及其评价体系,既是以“封建伦常”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又是以“因循革化”思想为标准的价值体系。这个思想体系和价值体系,在儒学发展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说它“相当重要”,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它给两汉之际已经摇摇欲坠的儒家思想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使正在遭到各种质疑的儒学理论又有了继续向前发展的力量;

第二,它第一次向世人公开宣示:只有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之道才是封建伦常的核心内容,巩固了孔子在儒学道统中独尊的地位;

第三,它塑造了孔子这个封建伦理的代表形象,以至于在此后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孔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代表的“圣人”地位从来没有动摇过;子云学校的扬雄“墨池”第四,它首倡的“因循革化”思想,解决了封建社会中朝代更替时不可避免的伦理和道德问题,代表了一种进步的历史发展观念。

这是扬雄对儒学发展的重大历史贡献。不了解扬雄对儒学发展的重大历史贡献,就不能理解桓谭、王充、张衡、班固这些扬雄的同时代人为什么会竭力推崇扬雄,以至于给扬雄以“西道孔子”的崇高荣誉;也不能理解唐、宋两代那么多伟大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会那样地推崇扬雄,以至于司马光认为扬雄在儒学道统中的地位应该在孟子、荀子之上。

同类推荐
  • 安住在折腾中

    安住在折腾中

    《安住在折腾中》,本书收录了法眼寺方丈,明一法师的数十篇日记一系列禅修讲稿。书中不仅记录了明一法师作为僧人的日常修行,劳作,弘法的点点滴滴,更令广大读者有机会分享到这位正信正行,爱国爱教高僧的修行体悟用人生智慧。广大信众用佛门弟子都将从中受益。
  • 蔡礼旭大学演讲录

    蔡礼旭大学演讲录

    本书是蔡礼旭老师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汕头大学等地的演讲集。按内容分一生圆满的智慧、创造人生好因缘、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几大部分,深入浅出,将圣贤教育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和事例讲解出来,深受听众欢迎。本次结集出版,删除了重复部分,保留了每次演讲的精华,是一本针对青年读者进行品德教育的好书。
  • 百孝经

    百孝经

    本书主要说明了当今社会的孝养理念,提倡蕴于日常生活中的“常态道德”,弘扬平民化的、生活化的、常态化的孝文化,让孝心孝行落实到无数人每天的生活起居中,落实在一句问候、一个电话、一次探望等细微的日常关怀中。
  • 老子正解

    老子正解

    本书共81章,对《老子》进行了研究,每章都包括“经文校正”、“词义注释”、“白话译文”及“原意解说”四部分。
  • 论语·孟子

    论语·孟子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
热门推荐
  • 大漠长风

    大漠长风

    我放了你走,你为何又回来?你可知,若这次不走,便再也没有机会了?白苏眯了眼睛,缓缓的靠在树旁。后背的伤口又开裂了,火烧火燎的疼着。她却依旧固执的漫不经心的笑着。是的,我不走了。李若言抬起头来看着白苏,素日无波无澜的脸上猛然间笑了起来道若是连我也走了,你就真的是一个人了。而我,也真的是一个人了。这一笑,却如春风破冰一般,又好似漫天繁星倒映水中,风一吹,粼粼晃动着,迷了人眼,亦迷了人心。李若言,我本就是被舍弃的公主,从出生起,就注定了结局,你为何来温暖我的岁月?白苏,我从出生起,便注定要开始厮杀,可是遇见你,我突然间想要守护了。一个是被舍弃的公主,一个是被遗弃的太子,两人在一起,究竟谁是谁的救赎。
  • 南京,南京

    南京,南京

    如果我记错了,那一定是热晕了头。我一再向陆轶重复这个毫无意义的推理,以证明我还是认识南京的,同样,南京也认识我。我们在鼓楼口腔医院门前转来转去,转到那里都是在太阳底下。
  • 甘肃通史(宋夏金元卷)

    甘肃通史(宋夏金元卷)

    历史记载着文化信息,文化引领着历史前进。甘肃作为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众多的民族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密切交往,休戚与共,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历史文明,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回眸昨天,甘肃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已成为这片热土的根脉;放眼今天,甘肃人民奋发图强的火热生活,传承着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展望明天,伴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甘肃人民将谱写出更加辉煌的历史篇章。一部《甘肃通史》,浸润着这块土地上特有的人文精神。是我们走向美好明天的精神动力。
  • 纯阳仙道

    纯阳仙道

    上古时期,妖圣金乌焚天毁地,立万世之威!而今,乱世一少年,偶入仙门,在这个天才辈出的时代,以稀薄之血脉,开旷古之诗篇。巅峰之路,白骨累累,斩仙屠神,是为圣!
  • 穿梭的艺术之水晶恋

    穿梭的艺术之水晶恋

    这是一个天马行空的故事,我也便是充分发挥了我仅有的想象力,创造了这么一个故事。你有想象过宇宙是怎么产生的吗?是几亿年前的大爆炸,还是另有故事,其实我们谁都不知道,我再想,如果有一棵树,它是生命之树,并且在不断地生长,延绵着生命的气息,也穿梭在你与我不同的世界,永无休止的继续……“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断章》”
  • 勇气:成功之道

    勇气:成功之道

    做人,要有勇气,才能在人世间的横逆挫折中,愈挫愈勇。佛教讲“成佛作祖”,也不光是有慈悲、有智能就能够成就,最重要的,还要有勇气。你看,观世音菩萨游行三千大千世界,救苦救难,如果没有大无畏的勇气,他怎么能普度众生呢?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也是要有勇气,才能深入地狱救苦。
  • 偷袭仙界

    偷袭仙界

    这是一本以‘世界’为主题的修真小说--------------------魔界魔狱的一个狱卒因执行魔界派给他下界修真成仙当卧底的任务被送下了人间。凭借当魔狱狱卒时严刑逼供俘虏仙人所得到的惊天秘密与仙术,他把阴险的魔爪伸向了人间的那些转世……“魔界只知我仙界拥有体内世界的天仙与大罗金仙在死前会转世重生到人间,却不知他们修炼的体内世界是不惧轮回的。即使他们变成了无记忆的凡人,世界还是在他们的体内!”体内世界,天仙级高手才能够在体内开辟的须弥世界。--------------重申一下,踏仙升魔被出版社牵制,完本是绝对的,不然会被罚款,而挑拨离仙因为被编辑枪毙,所以并不是YD的鸽子故意太监。
  • 大千天域

    大千天域

    无尽世界,万道争锋,百家争鸣,唯武独尊!少年越轲凭借一方神镜,修得无上神通,从此踏入逆天之途,屹立于苍穹之巅,俯仰大地,傲视群雄。万水千山,八荒六合,吾愿君临天下!
  • 性格分裂的小子

    性格分裂的小子

    一个自从出生就患有人格分裂症的他,有时精神正常,有时又发癫发疯。从小受人嘲笑,甚至遭同龄人殴打,唯有父母不离不弃。他叫李小折,因为他右手臂上有一个小折扇胎记。一次与母亲去买菜,看见马路上躺着一个被撞的,与自己年龄差不多的男生。被撞男生周遭出现了很多警察,甚至连电视上经常出现的市长也赶了过来。与此同时,被撞男生的魂魄悄无声息的进入小哲身体,占据了小哲的另一面疯癫性格。
  • 霸破虚空

    霸破虚空

    没有斗气,没有魔法。在这里,十八般武器各显神通!谁,才是真正的武器之王?无谓天赋,无谓背景。在这里,天下间英才大展神威!谁,才是真正的逆天之神?一壶好酒,一柄巨剑,一群兄弟,一段奇缘,一腔热血,一个传奇!——————————————十八般武器名称:〓锏\爪\钺\〓槊\鞭\棍\〓弓\戈\盾\〓〓叉\镗\锤\〓戟\斧\矛\〓枪\刀\剑\〓新书欢迎各位一起讨论,群号:173419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