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2600000003

第3章 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学历史? (代前言 )(3)

其实 ,“新文化史 ”在西方的兴盛 ,也背离了西方史学的一个传统 ,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现象。因为历史研究 ,其特征就是要对人类的活动及与自然界的互动 ,做一个长程的观察 ,然后做出概括。有一本至今在美国大学 “史学方法论 ”课常用的教材 ,仍然指出历史研究的目的 ,是为了对历史现象做出 “解释 ”(interpretation),而 解释 ”的主要工作 ,就是做 概括 ”(generalization)。而 “概括 ”的工作 ,常常需要使用对历史发展进行 “分期 ”(periodization)和分析因果关系 (causal relations)等手段。①(Conal Furay & Michael J.Salevouris, The Methods and Skills of History (Wheeling,IL: Harlan Davidson,2000),183 -185)由此可见,描述、分析、解释在一定历史时期的人类活动,也即写作 “通史”(通古今之变),本来也是西方史家的本职。二十世纪初年的史家何炳松 (1890—1946)等人就曾观察到,是否写作 “通史”可以概括中西史学的不同—中国传统史家写作朝代史,而西方史家写作通史。当然,如同何炳松自己在《通史新义》中所说,这样的观察并不完全正确。②(参见何炳松《通史新义》(台北:台湾书屏,2008)但是,从西方古代到二十世纪,大部分历史著作、特别是一些名著,都是 “通史”类的,如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兰克的《教皇史》等。伏尔泰的《路易十四时代》是一部文化史,但与现今的新文化史不同,该著处理的是一个时代,因此也是一部 “通史”。新旧文化史的不同,就在于前者希求解释文化的时代变迁,而后者则只描述一个孤立的、微小的事件和人物,也即所谓 “微观史”(micro history)。③(有关新旧文化史,可参考 Peter Burke,What is Cultural History? (Cambridge:Polity Press,2004)

这里没有必要详述西方史学从宏观走向微观的趋向,但简单讲来,这一转向的根源,与西方强权在战后、特别是 1970年代以后的衰落、第三世界的崛起 (亦即后殖民时代的降临)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盛行,有许多关联。④(有兴趣的读者可参见王晴佳,“从历史思辨、历史认识到历史再现:———当代西方历史哲学的转向与趋向”,《山东社会科学》,2008 (4))我在讲演中曾多次提到过,兰克当年强调 “如实直书”(wie es eigentlich gewesen),是有一定条件的。因为那时西方正处在上升的阶段,只要如实描述,便能清楚展现西方各国是人类历史演变的领头军。但当今的西方,其强权正在全球范围走向衰落,如果继续 “如实直书”,只是在变相承认失败。没有人愿意自动承认失败的,所以西方史家就避免讨论这些宏观的历史趋向问题,也不愿写作通史了。这一概括,显得有些简单化,但前美国历史学会主席芭芭拉 ·瓦因斯坦 (Barbara Weinstein)曾撰文指出,现今的西方历史研究,少有人分析历史的因果关系,或许可以作为我的这一观察的一个旁证。美国思想史专家、佛吉尼亚大学教授亚伦·莫吉尔 (Alllan Megill)也观察道,以前的史家,相信历史的发展,背后有其内在的和谐与一致,但这一和谐性或一致性 (coherence),在当今的史学,也就是 “新文化史”的研究中,似乎已经荡然无存了。于是,莫吉尔总结道:在新文化史家看来,史家写作什么,选择什么作为题目,都只是一种主观的选择,“仅此而已”(It is no more than that)。①((Barbara Weinstein,“History without A Cause? Grand Narratives,World History and the Postcolonial Dilemma,”International Instituut voor Sociale Geschiedenis,50 (2005),72-73和 Allan Megill“Coherence and Incoherence in Historical Studies:from the Annales School to the New Cultural History,"New Literary History,35:2(spring 2004),207-231,引语见223))因为要对历史做宏观的、长程的分析研究,就必须处理其中的因果关系。而现今的 “新文化史”研究,只想向文学叙述靠拢,注重精致的描述,基本放弃了对历史事件因果关系的探讨。而且,因为 “新文化史”常常处理的是一个孤立的小事件、小人物,因此也无法做全面的因果关系分析。总之,西方史学的当今趋向,是企图解构 (deconstruct)原来的解释框架,希求 “破字当头、立在其中”,或者干脆就不要 “立”,永远 “破坏”下去,搞 “永久革命”。这是当代西方文化思潮的一个反映。而令人惊讶的是,这一思潮,也影响了中国史的研究。现在美国的中国史学界,特别想解构一些原来从历史考察中提炼出来的概念,如 “中国”、“汉化”、“长城”等等,怀疑他们历史的真实性和长久性。而令人扼腕的是,许多在美的中国学者、甚至在中国的史学家,也追求时髦,参与了这一 “解构”的工作,并为之提供注脚和佐料。问题是,西方自近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建立了包括文化在内的各种强权,现在遇到了危机,需要进行解构和反省,而中国甫从受压迫、受欺凌的境地中走出来,正想建立起自己的历史解释框架,我们何必也依样画葫芦,自我解构,自毁长城?

认识余英时

余英时先生是我们当代一位杰出史家 ,也是我敬仰的一位学者。这几年来由于同住在新泽西州 ,所以有不少接触、讨教的机会。我想在这里谈一下我对余先生治史的观察 ,以做本文的结束。许多读者知道 ,余先生近三十年来 ,虽然在美国工作 ,但注重用中文发表论著 ,许多人对此有些不解。据我所知 ,余先生的英文写作能力 ,绝对是一流的。但他注重中文著述 ,据他自己所说 ,是因为他不想花许多时间 ,将引用的中文的史料译成英文 ,事倍功半。这显然是自谦之语 ,不过他的话也令我想到 ,吾辈与其吃力地紧跟形势 ,尽可能将自己的研究 ,与国际 (其实也就是西方学术 )接轨 ,希求博得西方同事和学术界的认可 ,是否也应像余先生那样 ,从中文学界的需要出发 ,写作一些中国读者喜欢读的东西 ?举例来说 ,余先生最近写了一些有关胡适和顾颉刚的论著 ,这些思想史的研究 ,在当今西方学界是不受青睐的。但在中国学界 ,却有不少读者。①(余英时,《重寻胡适历程 :胡适生平与思想再认识》(台北 :联经 ,2004)和《未尽的才情:从〈日记〉看顾颉刚的内心世界》(台北 :联经 ,2007))比如中国的近代史研究和五四研究 ,都还比较侧重从思想史的角度探讨。罗志田、桑兵和欧阳哲生教授 ,都拥有不少读者。他们论著的流行 ,显现出中外史学潮流的明显差异。②(参见王晴佳 ,“五四运动在西方中国研究中的式微 ?浅析中外学术兴趣之异同 ”,《北京大学学报》,2009 (6))

但我想讲的还不止这一点。依我管见 ,余英时先生用中文写作 ,是他不想只将自己定位为一个美国学者 ,抑或一个在美国工作的华裔学者 ,并得到美国史学界的承认和赞赏。他也许更想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当代传人 ,因此中文写作就不是仅仅为了省力 ,而是一种文化上的自我定位和自我期许 ,也是对西方文化霸权的一种不屑。余先生的治史范围和兴趣 ,也可证明这一点。他早年研究汉代的历史,注重的是汉朝与匈奴等游牧民族的关系。这一关系毋庸赘言是汉代历史的一条主线。以后他研究明清的历史,侧重的是明清文化的转型,又是那段历史的一条主线。近年他转向研究宋代的历史,写出了《朱熹的历史世界》,分析了理学的兴起,又显然是所有研究宋史的人必须注意的问题。目前他所从事的研究,是想探究唐代的诗歌文化。①(Ying-shih Yü,Trade and Expansion in Han China:A Study in the Structure of Sino-Barbarian Economic Relations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7);余英时,《历史与思想》和《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台北:允晨,2003)。有关余英时先生正在从事的唐代诗歌研究,为笔者近年拜访余英时先生时,蒙先生相告)诗歌在唐代的发达,前所未有、后无来者,因此还是唐代历史的关键。我想写到这里,各位也许会知道我的用意了。余先生志向高远。他所处理的都是一些宏观的大问题,其用意是对中国历史的几个重要阶段,达到一种画龙点睛的理解。我们研究历史,要想获得与余先生一样成就的,恐怕不会很多,本人更无此奢想。但中国有句老话:“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我们与其追随那些源自西方、反映了西方文化焦虑甚至危机的史学潮流,还不如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借助自身文化的特点和积淀,选择研究一些反映中国文化特性的历史课题。读者读到这里,可能感觉我有点自相矛盾,一方面写书讨论以 “新文化史”为代表的史学界新潮,另一方面又告诫读者不要 “随大流”,人云亦云,对这些新潮加以模仿。其实在我看来,这两者并不矛盾。我们了解新学术的原因,是为了 “知己知彼”,而了解的目的乃至手段,就在于如何找出其弱点并加以批评和克服。而持这样的态度所获得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也许更能辩证地体现当今全球化的特点。因为全球化的开展,通常是以其 “在地化”(globalization)为前提、并与之互为表里的。史学研究,也不例外。

同类推荐
  • 混世魔郎

    混世魔郎

    古画谜情,与君似曾相识。三顾老宅,纵穿大宋乱世。郎野,因一幅古画的契机,穿越到风雨飘摇的南宋之初,又因一副奇异的相貌,卷入一场震惊天下的刺皇行动中,由此开始混迹于多国对峙、豪强并起的乱世。乱世下,有英雄似的流氓,他要做流氓似的英雄。有君子似的小人,他要做小人似的君子。有忠良似的奸佞,他要做奸佞似的忠良。他言行乖违、举止放浪,做事剑走偏锋,谋计旁门左道,人称江湖骗子,也道混世妖孽,究竟他是邪魔,还是救世星主,请君拭目以待。
  • 类西游

    类西游

    是谁在暗中布局?棋子真的是棋子吗?棋手是否也是别人中的棋子?洪荒真的是我们所熟知的洪荒吗?各位看官敬请期待!西游路不会很久的,我将与你诉说西游之后的故事。欢迎加入《类西游》书友群,群号码:549411315!本书为玄幻仙侠类小说,不是历史,只是因类型搞错了!
  • 秦锋

    秦锋

    征战万里,马踏天下。秦锋所向,谁人可挡?战国末年,天下纷争不休,一个弱小的生命在咸阳宫降生。在激流澎湃的战乱中,他要如何成长?--------------------------作为一个历史的爱好者,秦羽锋自小熟读历史,可是随着知识的增进,大堆的疑问凝聚在他的心头。三皇五帝时代是否存在?轩辕帝是否乘龙而去?姜尚是否在岐山封神?伏羲女娲是否真的存在于历史之中...这些问题困扰秦羽锋的一生,在一次车祸后,濒临死亡的秦羽锋手握着《史记》,在诸多疑问中离世,只是......
  • 世界联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展开

    世界联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展开

    本书分为德意进攻西欧、英国奋起抵抗、非洲巴尔干战火、德国入侵苏联、太平洋烽火骤起和两大联盟的联合共六部分。具体内容包括:德国实施进攻西欧的“黄色方案”、丘吉尔临危受命组阁新政府、德意在非洲的侵略扩张等。
  • 每天学点中国史

    每天学点中国史

    本书根据青少年朋友的兴趣爱好,为青少年朋友们精挑细选的。本书用简洁流畅的文字把中国的历史从史前到近代合理地划分为多个时期,分别提纲挈领地介绍了每个时期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名词,让读者一目了然,在短时间内就能了解诸多历史知识。
热门推荐
  • 首席萌妻咬一口

    首席萌妻咬一口

    如果在你全身只剩80块钱,蓝颜对你说,有个人要跟你见面,我分你3000块大洋,你会不会去见?白晓云的回答是:“为什么是我去见?你给钱?”果然其中必有猫腻……这一问才知道,蓝颜用她的Q上的内测号当了回人妖,勾搭上了第一土豪。而她的照片居然还赫然出现在官网,成了网全服第一美人!当她和自己的游戏号挂情缘的居然是那个自己仰慕的顶级校草的时候,白晓云决定盗自己的号,以便和大神交流感情,至于大洋嘛,先不要了,他们之间的情缘,岂3000块大洋能衡量的……
  • 房侦探传说

    房侦探传说

    写侦探的故事,请大家一定要看哦,我写的,自己想的,谢谢你哈
  • Michael

    Michae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高家园

    高家园

    高家园是门头沟区门城地区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地方,她背靠山-果园包围-与繁华相接,这就是我直接生活了16年-有直接联系20年的地方。高家园已经不在了,不久后一小部分变成了拆迁房,最好的那块地方成了别墅区和我们没了直接联系。我写的《高家园》就是与之的所思所想,也是我的成长史。
  • 向青春问好

    向青春问好

    第一次处女作,可能不怎么好,但我会努力改的,谢谢大家第一卷主要说的是我自己对青春的理解,第二卷讲了一个小故事。最主要是男生女生都可以看哦。。。
  • 塞隆索和舒马赫

    塞隆索和舒马赫

    赛隆索是一个连字都不认识的小男孩(有先天性识字障碍),被同学视为“玻璃人”。他经常在上课时到处“流浪”,植物园、礼堂天花板夹层等地方都成为了他的“秘密花园”。有一天,赛隆索的世界里,闯进了一个奇特的男人,令他感到无比亲切。这个男人让赛隆索明白了自己名字的来历,令他发现自己与众不同的天赋……这个男人成为了赛隆索心中的舒马赫(世界F1赛车冠军)。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这个男人其实就是不常在学校露面的“神秘校长”。因为舒马赫,赛隆索开启了属于自己的梦想……
  • 意林宴

    意林宴

    阴差阳错,她来到A市的意林学院,为了完成任务,她亲眼目睹了一桩桩上吊、跳楼、割腕……的恐怖惊悚的案子,这一切究竟是如何造成的?又是为了什么?
  • 血武天域

    血武天域

    这是一个血脉与武者的世界,这里有强大的武者可以与天争锋,这里有强者的血脉者令天地变色扰乱天地,血与武的颠覆都能够与天争锋,上古的消失,天域显现,于是无数的血脉者,武者开始追逐那个上古消失后留下来的梦想中的世界,天地乱,风云起,自太古以后天地真正大乱,迎来了天地之间第一场乱世,百族争锋,血脉突变风云不断,看一个深林之中走出的少年如何安定天下,走上巅峰。。。。。。。。。。。。。
  • 相思情

    相思情

    因被逼无奈,她选择的跳楼却导致了她穿越异世,让她成为了个丞相,还得女扮男装。前路危险重重,笼罩着迷雾,她只能谨慎行事,步步为营。好嘛,在这么谨慎又危险的情况之下,一个听力不好的乞丐老头儿莫名给她算了个命,说她命有五劫,全是桃花劫。桃花劫?您开啥么子玩笑!
  • 东方神韵:长白山(文化之美)

    东方神韵:长白山(文化之美)

    长白山不仅拥有天池、瀑布、温泉、大峡谷、原始森林等自然景观,也是一座资源丰富的自然宝库和底蕴丰厚的文化宝库。其中蕴含着长白山区各族人民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农耕、渔猎、游牧相结合的物质文化,质朴耐劳、民族交融的民俗文化,拼搏奋斗、开拓创业、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