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58900000014

第14章 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神学思想(5)

道教的“天人合一”观可上溯到先秦道家,在老子的《道德经》里,天地万物与人同源于“道”而统一起来。庄子说:“人与天一也。”郭象注、成玄英疏:《南华真经注疏》,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396页。“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同上,第43页。道教的早期经典《太平经》承袭并发展了道家的“天人合一”观,明确地提出了“天人一体”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6页。的思想。《太平经》一方面强调天地万物与人同源于“道”;另一方面,用“元气”解释“道”,“天、地、人本同一元气,分为三体”同上,第236页。天地万物与人同构,均由元气构成。道教从天地万物与人同源、同根出发,强调人应该对万物利而不害,辅助万物生长,“助天生物,助地养形”同上,第248页。道教朴素的整体观念反映了道教对宇宙自然的整体认识,是道教寻求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基础。在《太平经》中,天、地、人的化生取决于太阳、太阴、中和三气的“相爱相通”,强调天、地、人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夫天、地、人三统,相须而立,相形而成。”同上,第373页。“道使天、地、人本同忧同事,故能迭相生成也。”同上,第374页。南朝的《三天内解经》看到了天地人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追求天、地、人三者的相互和谐,“天地无人则不立,人无天地则不生。……故天、地、人三才成德,为万物之宗”《三天内解经》卷上,《道藏》第28册,第413页。大约成书于南北朝时期的《黄帝阴符经》要求人们尊重自然规律,“观天之道,执天之行”,追求天地、万物、人的和谐统一。“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黄帝阴符经》,《道藏》第1册,第821页。。这实际上是对道教“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表述。从李筌的注释中也可以看出,天、地、人之间是一种相盗相生、相资相养的关系。他认为,“盗”就是“天覆地载,万物潜生,冲气暗滋”《黄帝阴符经疏》卷中,《道藏》第2册,第740页。清代全真道士刘一明的《阴符经注》说:“三盗既宜,人与天地合德,并行而不相悖,三才亦安矣。三才既安,道气常存,万物不能屈,造化不能拘矣。”《阴符经注》,《藏外道书》第8册,巴蜀书社1994年版,第410页。不仅如此,道教在“天人合一”观的指导之下,就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提出了不少原则,如道教提出了“天父地母”的伦理道德,“道法自然”的基本原则以及“自然无为”的行为方式,并以戒律、功过格的形式具体落实,其中不少内容具有生态学的意蕴。

诚然,道教的“天人合一”观念是在农业文明条件下,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和封闭的自然经济基础上产生的,是一种原始而质朴的生态观念,具有直观性和朴素性的特点,但是这种宇宙万物相生相利的整体协合观念,作为我国农业文明的实践经验和生存方式的总结,其对待人与自然的基本态度,是正确而可取的。现代生态学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出发点。道教“天人合一”观对于现代人重新建立起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提供了思想资源。

(二)基督教“神人合一”的生态学意蕴

基督教《圣经》说:“必有童女怀孕生子,人要称他的名为以马内利(以马内利,即是“神与我们同在”)。”《圣经·马太福音》1:23。耶稣离世前向父恳切祷告说:“我在他们里面,你在我里面,使他们完完全全地合而为一。”《圣经·约翰福音》17:23。达到“合一”的境界是道教与基督教的终极目标,但实现“合一”的方式有所不同。基督教主张靠上帝的恩典,通过基督的救赎实现,而道教主张通过无为的方式达到。道教的“天人合一”与基督教当人类跟随基督,被基督所拯救时,“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里面同归于一”《圣经·以弗所书》1:10。的天人合一之圆满境界相似。

西方教会,或以罗马天主教为主轴的教会,包括由改教运动而出的新教,在阐释人的救赎时,重点往往放在上帝的赦免以及人从罪中解救出来。而东正教则承接了希腊初期教父的思想,重点放在医治、重塑和导引,因此比较注重人如何回到与神契合的状态,从而得回人本有的不朽的生命。“圣子道成肉身,以促成人与上帝的合一。”[俄]弗·洛斯基:《东正教神学导论》,杨德友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73页。

基督教“道成肉身”的教义清楚地宣告上帝通过他的儿子住在世界(包括人类与自然大地)并以世界作为他的家,这表示上帝藉着耶稣基督肯定了这世界和整个人类,并藉着耶稣基督与人类和被造界合而为一。耶稣“道成肉身”,一方面是为了救赎人类免于罪恶的深渊;另一方面也是藉着承担自然界所受的苦难而救赎自然界。《罗马书》中保罗的话告诉我们:耶稣是一切被造物包括人类和自然大地的救赎主,或者可以说,他是一切被造物的“医治者”。十字架的牺牲不只是为了人类,也是为了自然大地。

“道成肉身”的观念显示了作为创造者和救赎者的上帝。上帝的创造与救赎目的和行动原始地相互关联,但是,在上帝的创世与救世的两种语境中,理解的重点是不尽相同的。

就上帝创世的目的和行动而论,强调的是“道成肉身”之“道”。耶稣基督既是真正的神又是真正的人。《尼西亚信经》指出:基督是上帝的独生子,在万世以前为(圣)父所生,出于真神而为真神,受生而非被造,与(圣)父一体,万物都是藉着他造的,并指出他为拯救世人,道成肉身,降世为人。“基督的神性和人性是同等完整的;按神性而言,他和父本质相同。按人性而言,他和我们本质相同,除了他没有罪以外,其他方面都和我们一样。”[美]GF穆尔:《基督教简史》,郭舜平、郑德超等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97页。

尽管上帝各以圣子和圣灵创造了人和万物,但圣子与圣灵在三位一体的上帝概念中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这就决定了人和世界也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整个宇宙,包括人和万物,是这个三位一体的反映和复制。上帝在创世过程中进入每一个存在,进入每一种联系。每一个造物、每一个个体都来自上帝的创造,他们都有价值而被接纳。万有既是一,又是多,像三位一体的上帝那样。人与世界的这种神学直观,为生态学提供了依据。

与上帝的创世相对照,上帝的救赎则更关注“道成肉身”之“肉身”。基督徒对上帝救赎人类和万物之目的的信仰都来自于对耶稣死后第三天身体复活的理解。通过复活,罪恶和死亡不复存在,人类与自然的道德复兴有可能实现。耶稣的复活特别强调其身体的复活。因为身体是道成肉身的标志。若从人扩展到整个宇宙,复活的基督不仅体现于人身,而且在宇宙中存在,它活动于存在的进化过程之中。因此,耶稣基督也是“宇宙基督”:不仅是基督徒生命肉体之主,而且还是整个创造秩序的主。没有身体的复活,便没有灵魂的复活;没有对自然的拯救,便没有对人类的拯救。人类与造物的整体救赎是不能分割的。上帝创造了一切,并赋予万有以秩序,天、地、人和神的原始创造秩序具有深刻的道德神学意义。这种创造秩序真实地呈现于世界,我们在自身和其他造物中不难发现它,于是拯救环境并不意味着用另一世界取代现有世界,而是现有世界的康复参见黄铭:《基督教与环境伦理》,《浙江学刊》2003年第1期,第81-87页。

“神人合一”是神人关系中的最高境界,是基督徒的终极追求。没有此天人合一或对天主神性生命的分享,就没有拯救的最终完成。耶稣基督是“神人合一”的典范,借着基督,人类获得拯救,达到“神人合一”。“神人合一”这种思维模式对于克服西方哲学传统中“主客二分”的极端亦具有重要意义卓新平:《基督宗教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88页。

(三)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整体观比较

首先,道教和基督教在对神、人、自然及其相互依存关系的认识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朴素的生态整体意识。

道教从“天人合一”的思想出发,强调维护整个自然界的和谐与安宁是人类本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太平经》说:“夫人命乃在天地,欲安者,乃当先安其天地,然后可得长安也。”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24页。《太平经》的“太平”,虽然主要讲社会的太平,但在《太平经》的作者看来,社会的太平又是以天地自然系统的“太平”为依据的。只有确保天地的平安,人类才能获得长久的平安。道教认为人类与万物是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关系,人类不能离开天地万物而独立存在,从而形成了一种朴素的生态整体意识。而要“安天地”,就要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依照天道行事。《黄帝阴符经》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又说:“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黄帝阴符经》,《道藏》第1册,第821页。如果凭主观意志盲目行事,如果“不知常”、“妄作”,就会出现“凶”。因此,道教主张人的行为应符合宇宙自然法则,则可以“天人合发,万变定基”同上。达到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

从《圣经·创世记》中我们也不难看出,人的生存依赖于两个方面的环境:一方面是对社会的依赖,即对人文环境的依赖。上帝在创造亚当后说:“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圣经·创世记》2:18。于是创造了夏娃,表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是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圣经》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上帝造人后,将他安置在伊甸园,从此,人与自然朝夕相伴。当人类违背了上帝的禁令,被逐出伊甸园后,人类的命运与自然大地的命运依然息息相关。人类与自然万物相互依存,而所有受造物又都依赖上帝而生存,最清楚地表现于《诗篇》第104篇中,“耶和华使泉源涌在山谷,流在山间,使野地的走兽有水喝,野驴得解其渴。天上的飞鸟在水旁住宿,在树枝上啼叫。他从楼阁中浇灌山岭,因他作为的功效,地就丰足。他使草生长,给六畜吃,使菜蔬发长,供给人用,使人从地里能得食物,又得酒能悦人心,得油能润人面,得粮能养人心。……耶和华啊,你所造的何其多,都是你用智慧造成的,遍地满了你的丰富。那里有海,又大又广,其中有无数的动物,大小活物都有。那里有船行走,有你所造的鳄鱼游泳在其中。这都仰望你按时给它食物”《圣经·诗篇》104:10-27。《哥林多前书》说:“神召我们原是要我们和睦。”《圣经·哥林多前书》7:15。进入新天新地,即“进入与他同在的国度”。在这里,人之本性,纵向与上帝的和横向与人和其他被造物的完美和谐的关系,在天国得到完全的体现。

道教强调天人同体、天人同一、天人同质,其原因在于“天人相类”,可以“以类相从”、“以类相呼”。而基督教神人关系中的上帝是超越万有的。人与上帝纵然有一些相似之处,但人毕竟是受造物,不可与上帝同序而观,人神不同质。

其次,道教和基督教都认为,人类的价值要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才能体现。

生态哲学从人类与自然相互关系的网络这个整体的进化过程中来把握人类的价值。认为一旦自然界失去其价值,人也就失去(或部分失去)了自己的价值。道教从宗教神学的角度看到了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这就是“天人感应”,认为人与宇宙万物是互相感应的。《太平经》在讲自然界万物同构于“三气”、“五行”的同时,进一步讲自然界万物“以类遥相感动”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7页。“以类相应和”同上,第171页,阐明了天地万物之间的相通、相类而产生相互感应关系,认为天在各方面都为人“垂象作法”,天道无私,自然无为,并且天人互相取象,“人取象于天,天取象于人”,天人相互感应。《太平经》卷十八至三十四《行道有优劣法》说:“王者行道,天地喜悦;失道,天地为灾异。”同上,第17页。《赤松子中诫经》告诫人们,“天有四知”,人的任何体动意动,均被天所感知。“夫人生在天地之中,禀阴阳二气;皇天虽高,其应在下;后土虽卑,其应在上。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言而万物生。人处其中,恣心情欲。凡人动息,天地皆知。故云天有四知也。”《赤松子中诫经》,《道藏》第3册,第445页。《三天内解经》则认为,“上下相贯,影响相由。人事错乱于下,则灾应减算在上,则日月勃蚀、星辰倒错。皆由人事不正,以致斯变”《三天内解经》卷上,《道藏》第28册,第413页。。《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章经注》称:“天人一贯之妙,天与人无二理,吾之心即天地之心,吾之炁即天地之炁,既秉一诚,此感则彼应。”《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章经注》卷上,《道藏》第6册,第469页。天的变化影响人,人的行为又可引起天的感应,如道教法术中的雷法,就认为通过人体的内炼可以引发天象发生变化,达到呼风唤雨的目的。

同类推荐
  •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早在公元1世纪就已传入中国,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其信徒的数量早就超过了许多中国本土的宗教流派,与道教、儒学并驾齐驱。这足以说明,佛教在中国有适合它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空间,而佛教文化也成为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黎民百姓,都深受佛教的影响。所以说,佛教早已深入我们的生活,佛经、佛理并不是想象中那样高深莫测。
  • 细说中国佛教

    细说中国佛教

    佛教初传入中国内地的确切时间,历史上很难考证,一般认为在西汉哀帝时。西汉末年,西域与我国内地有所往来,西域派来的外交使节和商人中,有一些是佛教信徒。
  • 静心·舍得·放下之静心

    静心·舍得·放下之静心

    弘一法师经历了的两世人生集于一身,由风流倜傥的浊世才子,到重振南山律宗的一代宗师,一个转身,演绎了一个旷世传奇。红尘世俗中,世人追捧他的才情;佛门禅院里,世人景仰他的风范。读他的文,风骨、才骨、傲骨,尽显其中;品他的人,真挚、认真、脱俗,做到极致。
  • 每天读点星云大师全集

    每天读点星云大师全集

    本书内容包括星云大师谈禅净、星云大师谈生活、星云大师谈事业、星云大师谈职场、星云大师谈人生、星云大师谈智慧、星云大师谈修身、星云大师谈幸福等。
  • 藏传佛教认识论

    藏传佛教认识论

    量学因明视为打开佛教教理宝库的金钥匙,是证明佛与佛法正确可信的有力理论武器,将量学因明作为佛学的基础课,正式列为显学五部之首。宗喀巴大师就用因明学这只明察秋毫的“世间”慧眼和“打开教理宝库的金钥匙”,重新全面审视了印藏学者的一切经论学说,拨开了重重迷雾,打开了一个个症结,对那些被缺乏精细理性思辨素质的历代的解经者们搞得乱无头绪、错误百出、违经背理的学说观点,一一做了纠正,一个更合乎理性的、新的显密佛教理论体系,被创建了起来。
热门推荐
  • 师妹猛于虎

    师妹猛于虎

    古代美少女寻找未婚夫师兄途中不小心穿越到了现代,遇到了与师兄长的一模一样的某男。叶子秋:“师兄,择个良辰吉日,我们拜堂成亲吧。”某男:“要说多少次你才死心?我不是你师兄!”叶子秋:“师兄失忆了嘛,叶子绝不会嫌弃你的。”某男抓狂:“是我嫌弃你!”
  • 带着生死薄在异界

    带着生死薄在异界

    三千大世界,界中有世界。杨硕重生在修真大世界下辖的中千世界,故事从此开始……O(∩_∩)O~求收藏,求推荐票,小道拜谢!(⊙o⊙)
  • 重生之地精崛起

    重生之地精崛起

    陈豪:“别人穿越终究会成高帅富,为什么我穿越就只能成为一个矮矬穷的地精。”“大人,我要嫁给你,给你生好多好多的孩子!”某地精MM说。“我要ZM,我想ZM,可是为啥是这样的地精呢。”陈豪郁闷地想到。本书各种无节操,入书需谨慎!
  • 都市最强战医

    都市最强战医

    他是一个位于巅峰之上的王者!师父的去世让他选择平凡,回到了离开十多年的故土,一纸婚约,打破了他渴望的平凡和安静,随着他的身份浮出水面,传承久远的强大世家,神秘古老的武林,天朝上国潜藏数千年的底蕴,显现,迫于无奈,他怒而拔刀,邀战天下,向世人展现一个王者的传奇!
  • 天巡记

    天巡记

    穿越到仙界去开挂赚钱,赚钱赚灵丹,修真无极限~
  • 冷漠王的天才妃

    冷漠王的天才妃

    她是杀手一场爱情使她成为将军的嫡女。父亲爱她如心肝,母亲要她消失,她是废材吗,上古神兽做保镖,极品丹药当糖豆。他是冷漠王传说无情无爱皇上对他礼让三分,皇后对他情有独中。你跟本王走成为我的妃天下任你行,云天龙你太自意为势拉,想要本姑娘的大有人在,请你排队。王爷王妃把皇后打拉,准备好算盘给皇后要王妃的劳动费,王爷王妃让你去卖,去准备一万两黄金给王妃说这是本王买给王妃的卖身钱。王爷王妃要嫁人。给本王准备好十里红装本王娶王妃
  • 妖族世界

    妖族世界

    从混沌中降临时,尚晋名动莽荒。
  • 拂晓晨歌

    拂晓晨歌

    黄昏纪年的终曲黎明纪年的序幕仇恨,野心荣耀,梦想承诺,盟约书友群号:259697339
  • 吾名刺客

    吾名刺客

    他到底是紫禁城里混不吝的小混混,还是各大烟花之地竞相邀约的风流才子;他既是急公好义的江湖豪客,又是冷血无情的冷血杀手。他有着各种各样的身份,而这些不过是他隐秘自己的伪装。如果问他到底是谁,他会笑而不语,心道:难道我作为穿越大军一员的秘密能告诉你们么。
  • 狼啸震天

    狼啸震天

    康狼(原名狼天,化名蓝天),人和狼的结合体,一个毫无修炼能力的普通人,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普通人,却在奇幻大陆,这个纷乱而又充满躁动的大陆上书写出了一个又一个属于自己的传奇。打怪,夺宝,奇遇让我们一起去体验,亲情,爱情,友情让我们一起去演绎,而恢宏庞大,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也一定会激起你的热血和豪情!不要犹豫,不要徘徊,拿起你的鼠标,带上你的票票,点击进来精彩马上呈现。不一样的阅读体验,不一样的传奇人生,尽在《狼啸震天》!来吧!来吧!!就用点击收藏推荐砸过来吧!砸出一个新的奇迹来!新书冲榜,急需大家的扶持,推荐收藏有多少就来多少吧!兄弟姐妹们赶快行动起来吧!狼啸震天书友群(119134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