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58300000034

第34章 九、蒙文通理学范畴探讨(4)

由于李侗以实见天理为静坐的直接目标,而天理又分殊于生活,实见天理的见证是要在生活中见出分晓,……他认为万物统一于天理,万物的形成只是天理的变化。蒙文通认为,无论是一本之理(即天理),还是万殊之理,都是性,都是“天之所以与我者”。他说:“率性尽性之学,自子思、孟子、延平、程、朱是一致的。象山所谓于人情世事物理上用功,亦是如此。所谓洒扫应对之微,即精义入神之妙。释家说要于事上观,亦是此理。”性即理,要践形率性,即是要明物察伦,即要于日用之中进行道德践履,使形上与形下相结合。他反对把理看作佛教、道家的“空”与“无”,他说:“若把理也看成空无,非所敢知也。延平言理会分殊,阳明言感寂,是儒家正义,所谓性也。”理与性均具本体性涵义,说其形上,只是要与形下之器(物)相区别,是抽象与具体之差异,而不是空无与实有之区别。阳明所说的寂然不动是心之体,感而遂通是心之用,均就心而言,而其心即理,即性;他的心、性与延平的理一、万殊之性一样,都有仁义礼智等道德规范的涵义,故蒙文通说“是儒家正义,是性(善)”。

由于宋明理学家有气质之性、本然之性、天地之性、天命之性、血气心知之性等等说法,蒙文通对此作了评述。首先,他区分了气质之性和本然之性。他说:“宋人又分气质之性、本然之性言之,然外气质又安得有本然之性。”本然之性寓于气质之中。孟子曾说“形色天性也,惟圣人为能践形”,是兼言形上与形下。蒙文通认为,如果离开了形色,则无以与本然之性相合。所以他说:“盖有物有则,则乃本然之性,性即理也,君子存之,存此理此则而已。养其大体为大人,养其小体为小人。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血气之性,物交物引之而已。心之官则思,心乃知善知恶者也,知此理此则者也。践形即率性也。”本然之性是则,是理,理不外于物,本然之性不外于气质之性,不外于形色,君子所存的就是此则、此理、此本然之性。心之官则思,心能知善知恶,能知此则、此理、此本然之性。若只靠耳目等感观,则不思此则、此理、此本然之性,则必然被物所役、为欲所诱。因此,要存心,存心才可循理,循理才能见本然之性。“循理,即血气之性皆本然之性。气机所至,即性之所至,亦即理之所至。”性与理均为本体性范畴。

其次,蒙文通分析了气质之性与义理之性。他说:“义理之性是气质合当如此者,不如此便不安。”“义理之性即气质之性,义理即从气质日益发展提高而益明。夕惕乾乾,只是要日新。颓委则昏惰而益昧。”同气质之性与本然之性的关系类似,蒙文通认为,义理之性依于气质之性,义理之性由气质之性日益发展而来;气质之性变动不止,义理之性承于气质之性,而又高于气质之性。义理之性是合“理”的,而气质之性则未必。要“从气质之性以明义理之性,此性学也。皮肤脱落尽,惟有一真实,此心宗也。理是人所认识”。蒙文通认为,通过气质之性以明义理之性,是儒家之学;不讲形色、不讲气质之性,直接谈性,则是佛学。

3.性本善却须养

在性善恶与否的问题上,蒙文通认可孟子的先天性善论。他说:“性善之理,古人都见得分明。只此一理,延平从未发处说,象山从已发处说,已发、未发,一也。”延平的理一、分殊,讲默坐澄心,体认天理,是就体而言,是从未发处而言;陆象山混言心性,认为善是心、性共同的属性,心、性均有灵、有知,将情、性、心、才都只作“一般物事”,主张于事事物理人世上用功,主张收拾精神,“发明本心”,下刀锯鼎镬一翻工夫,是就动而言,是从已发处说。蒙文通认为,不论已发、未发,都是讲性善之理。他还说:“气无不善,心无不善,所谓性善也。‘只心存,则善不善炯然自见’。有不善未尝不知,心之本体,自无不知。”既然心体至善,具有灵明知觉功能,故不善一旦产生,心即能知之。“不知性之善,是谓外铄之学,是无源之水。若说不假修证,不免误认凡夫为即圣,以至认圣凡无别,无善无恶之说以生。阳明说愚夫愚妇生而知之,知的是什么?圣人学而知之,又是如何学?所谓识得本体好做工夫。”蒙文通认为性善是本。若不以此先天性善为本,言性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所依托;若不加强心性修养,就会把凡夫当成圣人,从而认为圣人与凡夫毫无差别。实际上,“愚夫愚妇与圣人同,此天之所以与我者,性善之义也;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养气之工也”。蒙文通认为圣人、凡夫具有相同的自然属性,同具有先天的性善本体;之所以有别,则在于存心、养气的工夫有差异。圣人是“识得本体”,能时时存心以明善;凡夫则时不时让宫室妻妾之美把不屑不顾的心抑制下去,为其所诱惑,无法“识得本体”,自然不能时时存心、尽性。也就是说,恶源于后天,源于所禀气的不同。有善即有不善、有恶,善、恶是相对而言的。

蒙文通对朱熹的“仁义礼智,性之四德也”进行了评述。他说:“四端皆一性之著见,而用各不同。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去不善而成善者知也。朱子言仁为四端之首,而智能成终而成始。”朱熹在《孟子集注》中,把孟子的“四端”——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比作性之四德,即仁义礼智,认为是性的不同表现,其作用也各不相同,认为仁为四端之首,而知(智、心)能改过迁善,故能成终(即达善)亦能成始(性本善)。

蒙文通赞成薛敬轩“以太极说性”的观点,认为此说“最妙,不落有无,默而识之”。他说:“有物有则,理者气之理,理传于气;气违于理而心自知之,而知传于理;知亦气之知也;三者一而已也,合而言之性也,无极而太极也。”“气也,理也,知也,合而言之性也。”性即太极,兼理、气、心于一体。

性虽先天本善,但受所禀气质的影响、物欲所蔽及后天工夫的不同,导致恶或不善的产生。蒙文通赞成明代理学家陈确“教养成就以全其性”的观点。他说:“陈乾初说:庶民皆天之所生,然教养成就以全其性者,圣人之功也。非教养成就能有加于生民之性,而非教养成就则生民之性不全。陈氏之说最为的当。”陈确不同意《大学》“知止于至善”观点,认为“今日有今日之至善,明日又有明日之至善”,认为没有绝对不变的“至善”。他认为人的善恶取决于后天积习,主张“气”、“才”、“性”三者不能分立。蒙文通赞同陈确注重后天工夫的观点。因为,“性者心之性”,尽心是工夫,工夫越深,则性越显,即可以知性。因此,他从扩充的意义上、从发展论的角度出发,认为“知皆扩而充之;性虽善,要在扩充,始能尽性”。事物在变化,人的认识也要随着变化,虽然人心具有先天的判断是非的能力,但仅是就本体而言,事实上,要达到那个先天的认识、那个理,尚需一个过程,即需要一段工夫。“不知良知现成,则本体不明;误认良知现成,亦是本体不明。”这就是所谓的“识得本体,好做工夫;不可只有本体,缺了工夫”。理是气之理,识理就要养气,这就是工夫。当养得浩然之气时,自然识性、知天了,因为,“浩然之气即性也”,所以,蒙文通说:“认良知本自现成,就本体说,原无不是;但就工夫说,这便是有一段养气工夫的境界;无此工夫,即无此境界,而说良知现成,则非真实而流弊生也。沈静精明,亦即性之本体,亦即我之工夫。依本体是还他本体,即是工夫,即是创造,亦是发展之所至。真理实现成,但待人放心,即非全是现成,但有物(气)的基础。”真理既现成又非现成,故认识真理是即本体即工夫,是一种扩充和创造与发展。因此,“惟养气是尽性率性之要,所谓内外交养。”“性亦在养之而已”。

蒙文通在1952年写给张表方的书柬中,说道:“文通于四、五年前,于良知本自具足、本自圆成之说,始有所疑。人之有赖于修养,由晦而明,由弱而强,犹姜桂之性老而愈辣,非易其性,特益长而益完,何可诬也。”前文提到,蒙文通曾自述五十多岁的时候,渐渐了解了陈乾初的人性论,并逐步认可。从这段话看,他已经完全赞同陈氏的“物成然后性正,人成然后性全”的观点了。后天的教养成就、道德践履,非是改变人性之本然,而是扩充其善端,使人之性更加全面、完备。他接着说:“愚夫愚妇与知与能,犹良金之在矿;圣人之不思不勉,则精金百炼、扩而充之之功也。”蒙文通以良金与精金来形容愚夫愚妇同圣人之关系,真是太妙不过:既指明了圣、凡具有相同的本然之性,又表明扩充之工夫对成为圣人的至关重要。

另一方面,蒙文通又认为,性无所谓善恶。他说:“耳目口鼻之于声色臭味,心之于义,皆性也。任其自然,皆是天则,即此本色,本自无恶,何须有善。”既然“性乃天之所以与我者”,是气之性,而“气之流行,本无善无不善,只本体之自然而已,即此是本来面目”,故“率性是直做前去,何计善不善”。“人生而静,即《易》之寂然不动,《中庸》之无声无臭,所谓性也。一性而已,还言什么善恶;言性善是不得已事,况言恶乎?存久自明,是从发展上说(见),所谓尽心、知性、知天也”。不论是《乐记》以“人生而静”言性,《易》以“寂然不动”言性,《中庸》以“无声无臭”言性,都是就未发之性而言。性即是本来面目,无所谓善恶;说性善主要是为了给天地立本,因此是不得已之事。程颢说“存久自明,安待穷索”是说人心只要保持内在的实践工夫,久而久之,你就会识得“仁”本体,从而与天地相通。蒙文通在此借用“存久自明”是要强调:性的被认识,是通过持久的扩充善端的实践工夫而完成的,也就是从扩充意义上说,从发展上说。这就是蒙文通的性善却需养的观点,亦即其在晚年,侧重于孔子的性近习远之说、发展孟子性善的扩充之义观点的一个表现。

蒙文通先生在其理学著述中,涉及了诸多范畴,除本章所谈到的心、性、理、欲等以外,还有很多,如太极、无极、慎独、情、良知、意等等。这些范畴不光涉及儒学,还关涉道家道教及佛学。因为,蒙文通治学是“儒、释、道,无所不窥”。限于作者自身水平,这里暂未过多论及。

总之,通过分析蒙文通的主要理学范畴的涵义及相互关系,梳理其理学思想的发展脉络,我们对蒙文通的理学思想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因而能更好地理解他的理学思想在其儒学思想、乃至整个学术思想中的重要地位。比之于同时代的熊十力、梁漱溟、张君劢、冯友兰、贺麟、钱穆等学者,蒙文通在治儒学、理学的思想和方法上则有自己的特点和不同。生活在西学传入、外敌入侵、变法革命迭兴、中华民族遭受深重灾难、中华文化面临严重挑战的动荡年代,蒙文通和熊十力、梁漱溟等人一样,看到了儒学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重大作用,并致力于发掘、改造、创新儒学的“恒常之道”和“人文睿智”来解决社会重大问题,由此批判地审视儒学、理学的文化价值,维护儒学的本原性。不过,与冯友兰、贺麟等人更多地引进西方思想,侧重于融合中西、贯通古今,试图从儒学的“内圣”真正走向“外王”有所不同,蒙文通偏重于从中国固有传统中开发新知,阐述其中蕴含着的能为现实社会所用的思想,并改造创新,以经世致用、解救时艰;强调儒学,尤其是理学的“内圣”一面,并身体力行、“优游涵泳”于理学近一生。同时,试图通过对中国文化的系统清理,在中国文化内部融通儒、释、道三教,在新形势和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弘扬理学之精华与优长,把中华文化发扬光大。由此可见蒙文通理学思想的重要地位。

同类推荐
  • 猫眼内外

    猫眼内外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新世纪宝玉可以不打吗、“抽鸦片者非禁烟局长”、拍马屁以及虎狼之伤、猪八戒照镜子、孟子三论“五亩之宅”、山下老虎咬不咬人、猴子磨刀与孔子设计、性情中人与“头家脾操”、干嘛要去撬动地球、想看电视就别思考、纳税人是哪些人、节能灯为谁节能、放弃举报、脸皮和披狼皮、披羊皮、且听老人言等。
  • 康藏行吟

    康藏行吟

    一本散文集,一本美文集。作者在康藏高原上行走,缤纷的高原给行走者灵感,边走边吟,赞美高原壮美的自然风光,感叹这块沃土所蕴藏的神奇历史文化。屏住呼吸,把康藏高原的一切尽收心底,放飞心境,把真诚奉献给这方水土。
  • 中国863

    中国863

    本书是第一部反映我国当代高科技领域发展历程的纪实作品,作者采访了863计划的各个领域,成功地塑造了一批具有时代精神和战略眼光的新型科学家。
  • 那些中国人

    那些中国人

    本书是他的一部随笔集。以文人篇、军人篇、科人篇、伶人篇、凡人篇分别讲战争的故事,写科学院的故事,说普通人的故事,娓娓道来,妙趣横生。在他笔下无论大人物还是小人物,都是活生生的中国人。他的描写会让你不由自主地或会心一笑、或心尖一颤、或若有所思……他在竭力探寻着同为中国人的最为本质和共性的东西。
  • 生命中被辜负的时光

    生命中被辜负的时光

    本书收录了阿兰重要的随笔短篇,从不同角度阐释如何拥抱我们想要的幸福。人生的烦恼,杂乱的事情,繁芜的情绪……是什么,让我们辜负了那些岁月?你可以喝杯茶,细细品味。
热门推荐
  • 我们说好要坚强

    我们说好要坚强

    四个女孩对梦想,爱情,未来的努力,对命运的无奈,她们要怎么选择……楚筱莫说:我们相遇时气氛很不错,确实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错误的人……我们四个人是一个小团体,也是一个小家庭,从小玩到大的我们虽然性格大不相同,但我们有一点很像,就是一个比一个倔强。数学老师说:“性格倔强很好,就会和一道难题死缠下去,总会得到意外的收获!”正巧这时,我们四个在教室门口为谁先进教室喊“报告”而互相推搡撞开了门。为什么上课时间我们却在外面呢?那是因为中午放学和校门口卖东西的小贩死讲价格而产生口角冲突,又凑巧被校主任撞见而罚站了一中午,弄得全校师生都认识了我们。
  • 攻爱不备,总裁大人来势汹汹

    攻爱不备,总裁大人来势汹汹

    交往了半个月的男友成了有妇之夫,被人揪着在大街上大骂“小三”的木棉棉气昏之下,随手拉住一个“路人”求婚,得到的回答居然是:yes?!!当然,她没胆子那么做,临阵脚底抹油,溜之大吉。隔天,神秘冷傲的大BOSS降临,看着被众人簇拥而来如君王般的男人,木棉棉有种一头撞死的冲动,她特么是有多大的胆子啊,敢向老板求婚,而这个男人居然走到她面前,拉着她要求履行承诺!【传言篇】五年前,外界传言,身为LK集团总裁的他作风狠厉,不藏锋芒,是一匹十恶不赦的狼,却在某一天销声匿迹,杳无音讯!五年后,外界传言,他突然回国,作风低调内敛,矜贵高傲,却阴在骨子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轻松上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众多名媛心仪的钻石单身权贵。【弥足深陷篇】在麦斯尘眼里的木棉棉是个扮猪吃老虎的小绵羊,而他偏偏看中了这只绵羊,从开始的漫不经心,到最后的弥足深陷,叼在嘴里就舍不得松开。【可怜篇】看着身边一连几天都粘人男人说:“麦斯尘,我们谈谈。”“昨晚三更半夜为什么给我开门?”他如一只吃饱酣足的兽,慵懒的眯起眼。木棉棉气呼呼说:“那是可怜你。”“噢,原来被你可怜有这样的待遇。”他一手抚上她的腰:“那请继续可怜下去,最好可怜一辈子。”【醋坛子打翻篇】他将她拥紧:“木棉棉,这种日子还要过多久?”“再给我点时间。”她艰难的说。“怎么还不和他提分手?”他眸中不快:“你这个有夫之妇还要红杏出墙多长时间?”木棉棉无奈:“他出差了。”他脸一沉,以其极自然的语气说着令人脸红心跳的话:“看来昨晚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别……”她脸红了,可很快……她就说不出话来。※※新的尝试,换种风格,本文有宠有虐,宠时大放送,虐时不手软,结局依然是HE,请放心跳坑!
  • 娱乐那点事儿

    娱乐那点事儿

    用娱乐的幌子描写属于自己内心的那份感动,不一样的娱乐,或许你可以看一看。PS:有朋友反应,写到千金一诺那章之后还不错,兄弟姐妹们可以坚持一下看到那,再决定跟不跟。(慢热型书籍,敬请收藏)QQ群:191536910(娱乐那点事儿)感谢妖孽boy兄弟的提供。PS:本故事纯属虚构,切勿较真。
  • 疯妄

    疯妄

    他不是神,不能让你得到自己想要的,但是他可以买到,因为,他有钱,他没有妈,没爸,没亲人,但是,他有钱,自由宣言:什么青春用钱买不到?哥穷得只剩钱!
  • 上古世纪之且听风吟

    上古世纪之且听风吟

    一个孤独的身影总是伫立在梅溪小镇西边的丘陵上,向着落日的方向凝望,直至暮色四合,新月初升,方才恋恋不舍的归去,那是母亲在等待久久未归的父亲。为了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父亲一去十年,生死渺茫,母亲则日日等待,青丝染霜。阿诺决定去寻找父亲,带上剑,带上挚友,跟随着商队,去远方...
  • 末世之剑圣风暴

    末世之剑圣风暴

    一个喜爱玩魔兽争霸的大二学生,再一次对战中杀死对方剑圣,对方剑圣竟然将他的开山刀掉落下来,因为好奇,捡起了那把开山刀...。当他醒来时,却发现自己竟然穿越到了一个十六七岁的男孩身上,而这个世界却是一个丧尸横行,人命如草的末世。且看他如何利用剑圣技能在这个末世纵横无敌,横扫异界。不会TJ,不会垃圾,请大家放心收藏。
  • 平安京·少年阴阳师

    平安京·少年阴阳师

    魑魅魍魉丛生的平安京,一袭幻梦,惊乱安倍晴明的悠然自得……与贵公子源博雅的机缘偶遇;与通灵少女樱冥雪的神秘邂逅。是诅咒?是宿命?是天机?一个个未解谜团,一个个致命陷阱……当安倍晴明追寻着线索,踏入了一切罪恶的根源——樱之森林时。这才发现,原来幕后真正的黑手,竟是来自于另一个时空的异族——吸血鬼。
  • 借你的肩膀让我依靠

    借你的肩膀让我依靠

    时间在匆忙中悄然而去,匆忙的让人心疼,仿佛你轻轻的吹一口气,便会有大把大把的时间离自己远去。你是否会等到我们都华发苍苍之后,你才会对我诉说,在大学的岁月里,你的心里一直在惦念着我呢?时间在快乐里流淌的比东逝的水要快的多,在无声无息间,便飞掠而去,你伸一伸手抓不住匆忙而过的流年,这是青春的疼痛……
  • 玄脉之子

    玄脉之子

    为了拯救天下苍生,他由一个被世人误解、唾弃的“魔婴”成为维护天下正义的代表。为了天下苍生,他冒天下之大不韪,和天斗,和地斗,打破了人们常规的生活理念。只有爱他的美女们,给他些许安慰。一章疯狂屠村中岳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北,主峰太室山海拔1440米,也是嵩山的东峰。中峰叫峻极山,西峰叫少室山,天下驰名的少林寺就在嵩山的西峰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嵩山脚下的万家村,是一个不大的小村落,他之所以叫万家村,并不是因为小村的人口多,而是因为这个村里的住户都是姓万,传说是一个万姓家族为了逃避战争,避难到了这里,繁衍了几百年,这个小村庄已经有了两百多人,50多户人家。由于……
  • 无涯集

    无涯集

    本书收录了浦江清先生的《屈原》、《八仙考》、《论小说》等几篇专论,其余则是从他的笔记、讲稿、日记、书信等各类遗稿中整理出的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