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58300000025

第25章 七、蒙文通经学之特色(4)

在《孔子和今文学》中,蒙文通对董仲舒之今文经学作了较为严厉的批评,认为今文经学是变质了的儒学。蒙文通以往在作《儒学五论》时,即其经学第三变时,对西汉今文经学曾给以较高评价,认为“先汉经说”“优于孟、荀”,定“百世楷模”,不仅是子史之中心,而且亦是中国文化之中心,充分肯定西汉今文经学的历史地位。而此时作《孔子和今文学》时,则对西汉今文经学提出较为严厉的批判,认为董仲舒将儒学的“革命”改为“改制”,把井田改为限田,又于“禅让”说未能坚持,把儒家限制君权、与封建专制君主不相容的思想打了折扣,而与君权妥协了。因此,蒙文通认为“今文学从此也就变质了”,儒学被董仲舒、公孙弘之流修改与曲解之后,成为变了质的儒学,所以被专制帝王所接受并加以利用。进而,今文经学分为讲微言大义、阴阳五行、谶纬的内学,和讲“分文析字,烦言碎辞”章句训诂的外学,今文大义也就从此湮没了。更有甚者,到了后来,今文经学成为御用品,实不足道。

蒙文通批评董仲舒放弃了今文经学的斗争性,因而对专制君主没有危害反而有益。所以认为董仲舒的儒学是妥协的、让步的,由此能被汉武帝接受并加以推崇。然而在董仲舒的思想里,仍有对封建统治者权力加以限制和约束的成分,这是对儒家政治理想的继承和在新形势下的发挥。董仲舒提出天遣说和“有道伐无道”的思想。天遣说是董仲舒提出的对君主的失道行为加以约束的一种思想,他认为,天是一种超人间的支配力量,君权乃由天授,天生民以立君,天与人事有着必然的联系。指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遣告之。”即上天对统治者,经常通过自然界的灾异变化来进行谴责,以示警告,使其改正错误,符合天意。天遣说把本不相干的自然灾变与社会人事混为一谈,虽不是一种科学的理论,但在当时君权至上的时代,以天灾来警告统治者的失职行为,在君权之上树立起天的权威,至少是对封建君主的一种约束。董仲舒还继承了孟子“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的盛赞汤武讨伐桀纣的思想,提出“有道伐无道”的变革史观。他认为,历史的变革,起支配作用的是道,有道之圣人伐无道之暴君,由此推动了历史的变革和发展,并将此称之为天理。强调“有道伐无道”,凡无道之君被有道之人所取代,这就是天理,即天经地义的事,其所从来已久,而不仅仅是汤、武所为。也就是说,道是历史发展的最高原则,社会变革的动因在于统治者是否有道。正因为夏桀王和殷纣王无道,被汤王和武王革其命;秦始皇无道,被汉所取代,完成了改朝换代和易姓革命。董仲舒不同意把汤武革命称为“不义”的观点,他主张以对民的态度来区分圣君和暴君,认为残害民众的桀、纣是“残贼”、“一夫”,人人可得而诛之。汤、武讨伐之,是有道伐无道,这即是天理,是顺天应人之举。从董仲舒的观点中可以看出,他以是否有道作为评判历史人物的标准,而不是以是否居于君主之位作为是非的标准。这与孟子盛赞汤武讨伐桀纣、荀子“从道不从君”的思想比较接近,是对“汤武革命”说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儒家道统思想限制封建君权的基本出发点,也由此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君、道二元对立的政治格局。从董仲舒的天遣说和“有道伐无道”的思想不难看出,他对封建君权还是要加以限制的。蒙文通先生对董仲舒的批评,有可议之处。蒙文通认为,董仲舒变素王为王鲁,变革命为改制,变井田为限田,以取媚于武帝,搅乱了今文学思想。汉武帝之所以能够接受董仲舒的建议而表彰六经独尊儒术,并不是偶然的。并认为把董仲舒作为论述西汉今文学的代表是不妥当的。甚至认为董仲舒“变节”,导致学术阵营的混乱,更增加了后人对西汉今文经学了解的困难。认定董仲舒的今文经说是变质了的儒学,这与他本人先前对西汉今文经学的较高评价形成对照。体现了蒙文通经学思想至晚年的又一变。

综上所述,蒙文通的经学思想承廖平而来并加以发展,前后共有若干次变化。第一变是倡鲁、齐、晋之学,以地域分今、古,将其师廖平所说的以燕、赵学为古文经学的观点改为梁、赵之学为古文经学,推本邹鲁之学为正学,而认为齐、晋派及受其影响的汉人之今、古文经学有“离失道本”的偏差,其代表作是发表于1930年的《经学抉原》。第二变是提出破弃今、古家法,而宗周秦儒学之旨,通过剖析今、古文经学家所依据的典籍,上追晚周儒学之旨,这是他超越两汉,向先秦讲论思想的体现,其代表作是发表于1933年的《井研廖季平师与近代今文学》和《井研廖师与汉代今古文学》。第三变是提出汉代经学尤其是“先汉经说”乃融会百家之学,出入“六经”,综其旨要于儒家而创立的新儒学。认为汉代新儒学不仅超越诸子学,而且其学有优于孟、荀之处,发展了先秦儒学,并认为“先汉经说”不仅是子史之中心,而且亦是中国文化之中心,充分肯定西汉今文经学的历史地位。其代表作是发表于1944年的《儒学五论》及《儒学五论题辞》,《儒学五论》中的《儒家政治思想之发展》是其重要著述。在《儒家政治思想之发展》里,蒙文通盛赞作为齐学的《齐诗》学,并引纬书以证《齐诗》之“五际”、“四始”说,认为今文学的“革命”说的理论依据在西汉今文《齐诗》学的“五际”说中就可找到。不难看出,蒙文通经学思想的第三变已与其早期超越两汉,向先秦讲论的思想以及崇鲁学、薄齐学的观点有不同。随时间的推移蒙文通的经学思想到后来又发生了某些变化,即在晚年对西汉今文经学提出较为严厉的批评,认为董仲舒之今文经学乃变了质的儒学,因为董仲舒将儒学的“革命”改为“改制”,把井田改为限田,又于“禅让”说未能坚持,把儒家限制君权、与封建专制君主不相容的思想打了折扣,而与君权妥协了。所以被专制帝王所接受并加以利用。今文大义也就从此湮没了。到了后来,今文经学成为御用品,不足为道。

质言之,蒙文通的经学思想大致经历了从早期超越两汉,向先秦讲论,破弃今、古家法,宗先秦儒学之旨,到中期充分肯定西汉今文经学,认为它是中国文化之中心,再到晚年批评董仲舒之今文经学是变了质的儒学的演变过程。

综观蒙文通经学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其若干次变化,可以看出其经学思想还是比较深刻而富于创见的。他继承廖平又不囿于师说,提出自己的新见解,加进了不少在廖平之后随时代变迁而阐发的新思想,为经学研究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一般说,蒙文通对古文经学的批评多于今文经学,对清代今文经学的批评多于对汉代今文经学的批评,于汉代今文经学的批评,集中在对董仲舒今文经学的批评上。然而蒙文通的经学思想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可议之处,需进一步研究和深入探讨。但他对经学作了充分的肯定,指出经学是两千年来中国学术、文化的中心,为中华民族的最高法典,整个民族的思想行为、政治风习均以经学为指导。它的宏伟力量和深广影响远非诸子、史学和文艺学所能比拟。主张把经学作为统一整体来进行研究,反对人为地将经学这种综合性的学问分门别类地割裂开来,使得经学对中国文化的指导作用大大降低。蒙文通强调,经学既然作为一个整体,就有它的研究对象,它非史学、非哲学、非文学,是在文、史、哲之上,超越文、史、哲,对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起指导作用的学问。这体现出蒙文通治经学的指导思想,乃在于客观地肯定经学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学术的重要性、指导意义和价值。由此体现出蒙文通经学在中国经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中国经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同类推荐
  • 撕开社会的假面:鲁迅杂文代表作品选

    撕开社会的假面:鲁迅杂文代表作品选

    杂文是以论说为主的一种散文。周作人在《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一书中认为,中国现代散文之所以在“五四”时期走向成熟,有两重原因:一是外援,一是内应。“外援即是西洋的科学哲学与文学上的新思想之影响,内应即是历史的言志派文艺运动之复兴。假如没有历史的基础这成功不会这样容易,但假如没有外来思想的加入,即使成功了也没有新生命,不会站得住”。
  • 楼外谈红

    楼外谈红

    作为著名的小说家,李国文先生以独特的视角,将《红楼梦》中的人和事置于现实生活中,用现代人的视角进行解读,涉及政治体制、人情世故,甚至饮食文化、语言文化,内容广泛而有趣。对《红楼梦》的解读可谓鞭辟入里,独辟蹊径,读出了普通读者所没有看出来的内容,通过通俗幽默的语言,进行深刻的剖析,是一本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中国国民性、大众心理和多种文化常识的必读书。红楼是梦原非梦,李国文以作家犀利的视角,鞭辟入里,独辟蹊径,在现实世界里重新解读红楼梦,读出了新鲜的内容。
  • 小园月夜:最优美的校园美文(时文选粹)

    小园月夜:最优美的校园美文(时文选粹)

    本书编入了百余篇校园散文,或生动活泼,或清新怡人,或优美独特,如雨后树林下湿润的草地,绿得让人称叹,软得让人想去抚摸。这些散文拾缀了校园中一个个优美的故事作为切入点,将校园的美丽和青春往事一一展现,以精简准确的菁菁语丝作为提示和点拨,让您在读完每篇散文之后都有思考和回味,乘着青春的列车,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年代!
  • 塞上江南踏歌行

    塞上江南踏歌行

    《塞上江南踏歌行》文章不算多,由五大块组成:一、五泉新月初照人。二、塞上江南踏歌行。三、屐齿苍苔喜留痕。四、碧水蓝天鲜荔红。五、花枝招展岭南春。这些文章的特点之一是大部分文章都在报刊上发表过,具有可读性,时间从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末。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具有我国工业化强国打基础时期和我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时期的鲜明特点,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历程的反映。坦言之,它也是由新中国培养起来的新一代知识分子,在“豪迈的事业,豪迈的人”的风风雨雨的建设里程中心灵历程的一个真实的记录。特点之二是这些文章的作者就是祖国建设者的一员,这些文章是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是作者内心“潮汐”的真实流露和表述。
  • 江南词典

    江南词典

    如果将江南看成是一首诗,这至少会得到杜甫、白居易、张若虚、杜牧、柳永、苏东坡等一流诗人的支持。同样,在张继、寒山等一些次要诗人的作品中,江南也还是伸手可以触摸的。我相信江南就是由这些诗人用一些特定的语言发明出来的。这个可以触摸的江南大抵由以下的语词构成:塔、杏花、春雨、满月、杨柳、旧桥、寺院、石板弄、木格子花窗……当然还有少不了碧绿的水。这是一个名词的江南,她完全可能是一次语词的盛宴。
热门推荐
  • 我自称雄

    我自称雄

    看苍茫大陆,谁主沉浮!傲天下英豪,我自称雄!至于内容,大家看看就知道了,嘿嘿!……PS:这是爵士第十一本VIP,品质保证,绝对全本,敬请支持!
  • 都怪我太强

    都怪我太强

    末世级的魔法向我轰来……传说级的神剑向我砍来……梦魇级的神兽向我咬来……我向它们抬起了一只手……为什么我什么事都没有!为什么我还死不了!靠,都怪我太强……还有谁能打败我?!呃……她们不能算上……唉,不多说了……我继续和我的废柴搭档去打怪了……(MDZZ,简介和作品内容严重不符,作者菌懒得改简介了,先这样吧……)emmmm,换地了,还是不在这儿继续写了
  • 极恶弃妇

    极恶弃妇

    前世,她是母亲手中的复仇工具,不知道为何而笑,为何而哭。今生,她只想任性的活着,谁也不能阻挡她的路,然而,她还是逃不过棋子的命运。当他闯入她的生活,命运的齿轮再次滚动,看她如何一步步揭开那层层谜团,破开那重重荆棘迎向光明。
  • 碎了时光,暖了情殇

    碎了时光,暖了情殇

    那年他们十六七,认做姐弟。或许都是天注定的,弟弟突然一去不复返,姐姐为此念叨十来年,逢人便说她有一个帅小弟。十年人事两不知,再见时,不是看到他被人追着说流氓,就是见他倒卖成人用品。人品变差了没关系,可他居然不记得她这个姐姐。为了让他早点恢复记忆,委曲求全和他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上劝他多多珍惜未婚妻,工作上又为他卖命加班争业绩。到最后,他更是当起了甩手掌柜。让她又要忙着生活,又要忙着管理公司,还要应对被他伤了心的情人,他却一直杳无音讯。从送公司,送房子,送车子到送未婚夫,她都默默的接受。可到最后送丈夫,她却迟迟不肯踏出那一步。原来,有一种爱,亮如橘色,碎了时光,暖了情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灿若星光

    灿若星光

    我在黑暗中,化作一个火种,想为你点亮整片的星光。追随着微风,住进了美梦。你笑着,躲在我心中。不要烟火不要星光,只要问问内心的想法。在我的世界,可有个角落,是你不曾懂的远方?也许我是一道微光,却想要给你灿烂的光芒。宁愿让我受伤,在黑暗的夜晚,静静地为你,去孤独的照亮。就让我是一道微光,能让你拥有灿烂的锋芒。在寂寞的时分,无论飞向何方,我也会绽放,给你无限微光。
  • 夏默秋蹙

    夏默秋蹙

    青春,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是件挥之不去的东西,在我还没有察觉之时,它如期而至,并且停留很长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它会想尽办法来构筑一个属于我的时代。但我知道,我是被骗了,这所谓的我的时代并不属于我。我的青春被葬送了,成了我道不出名来的时代的祭品,没有什么夸张绚烂的仪式,就这么一声不响的祭送了。
  • 尚未到达的时光

    尚未到达的时光

    假如时光倒流,我还是希望遇见你,但却只能重复一段,无法到达的时光。
  • 大学生涯

    大学生涯

    我那曾经以为不是幸福的天使,从我的身边飞走了。阳光再一次照射着我那颗曾经满是理想的新,但心中的理想却随着我的成长变了又变。是我不专一吗?还是现实太残酷。我就像我的名字——流行,转瞬即逝,那条美丽的星痕就是你的快乐和忧伤……
  • 不离乃不弃

    不离乃不弃

    女主和男主从小从懵懵懂懂的相遇,那么这几年的邂逅,乃他们重见时,身边已出现不少插曲,两人能与子偕老还是双燕分飞........
  • 一声婴哭鬼降临之少女捉鬼师

    一声婴哭鬼降临之少女捉鬼师

    (绝对恐怖文章开头为了不啰嗦和省略无关紧要的所以写的有点潦草不过后面会写的很详细因为工作原因更新不快请慢看)无人半夜的灯滴血午夜惊魂(灵猫转世一声婴哭百鬼降临一个村庄因为她的到来全村人一夜惨死影子脱离身体把自己推下山崖却离奇穿越来到异世后却屡遇灵异之事校园灵异事件鬼婴楼穿越两世遇到同一个面孔的人是分身还是同人?很久以后她才知道原来和自己住一房子的外表和人无异却全都是比死人更加渴望吸生人的血,为了和正常人一样而压抑自己的吸血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