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57400000006

第6章 序章秦汉时期交通发展的历史基础(二)

甲骨文中“行”字作,象四达之衢。《尔雅·释宫》:“行,道也。”卜辞中可见“髸行”、“行”、“义行”等,均以地方命名道路。卜辞中又可见字,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释作“砅字之初文”。《说文·水部》:“砅,履石渡水也。”是指在河中放置踏步的墩石以为最简单的涉渡设施。济渡较大的河流则采用结船并列而成的浮桥。卜辞可见、等字,郭沫若《金文丛考》均释为“造”,即《方言》卷九所谓“艁舟谓之浮梁”的“艁”。卜辞可见“川于之(兹)”(《人》2146),即谓于此地造设舟桥以济川。

殷代水运已经得到初步发展。卜辞中结构不尽相同的“舟”字,说明当时的木船已有多种形制。《尚书·盘庚中》:“若乘舟,汝弗济,臭厥载。”是舟用于济河。卜辞所见“臣涉,舟(延)臽(陷),弗告”(《合》109),也指渡河之舟。然而卜辞中所见字(《京》1724),即象川流中泛舟之形,又如字(《前》624),则显然非指渡船,或以为象征沿河航行的船队。卜辞又有:“贞:追凡?贞:凡追?”(《遗》566)“戊戌卜:方其凡?”(《铁》2371)凡,字形作或,推想是早期利用顺风行船的帆。

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曾讨论卜辞中的“”字,以为是的初文,“与为本字,驲为后起的代字”。《说文·马部》:“驲,传也。”卜辞中所见乘而行的文字,说明殷代已经出现以传递信息为主要职能的早期驿传制度。参见于省吾:《殷代的交通工具和驲传制度》,载《东北人民大学人文科学学报》,1955(2)。

周王朝是依靠在各地分封诸侯,设置政治军事据点以为藩屏来维护中央政权的统治的。这种政治体制要求各地与周王室保持密切的联系。以车兵为军队主力的特点也要求各地有平阔的大道相通。西周青铜器铭文和文献称当时由周王室修筑,通往各地的大路为“周行”或“周道”。参见顾颉刚:《周道与周行》,见《史林杂识初编》,121~124页,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2月;杨升南:《说“周行”“周道”——西周时期的交通初探》,载《西周史研究》(人文杂志丛刊第二辑)。如《诗·小雅·大东》:“佻佻公子,行彼周行。”“周道如砥,其直如矢。”《诗·小雅·何草不黄》:“有栈之东,行彼周道。”西周晚期青铜器散氏盘铭文:“封于道,封于原道,封于周道。”《左传·襄公五年》也说道:“周道挺挺,我心扃扃。”“周行”与“周道”开筑平直宽阔,植有树木表道蕃蔽,途中可能还有供应食宿的设施。《国语·周语中》:“周制有之曰:列树以表道。”《周礼·秋官司寇·野庐氏》:“野庐氏掌达国道路,至于四畿,比国郊及野之道路、宿息、井、树。”郑玄注:“宿息,庐之属,宾客所宿及昼止者也,井共饮食,树为蕃蔽。”《国语·周语中》:“(周制)立鄙食以守路。”韦昭注:“鄙,四鄙也。十里有庐,庐有饮食也。”

周昭王时,连年南征荆楚。陕西扶风出土的墙盘铭文记述昭王功业,说:“弘鲁昭王,广笞荆楚,唯狩南行。”战争的结局以昭王“南征而不复”(《左传·僖公四年》),死于汉水而告终。然而自此之后周人的影响南抵江汉地方,楚人也打通了北上的道路。穆王和宣王时代,还曾经组织对徐淮地区的夷人势力的大规模战争。克劳塞维茨曾经说:“战争是一种人类交往的行为。”[德]克劳塞维茨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战争论》,第1卷,179页,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64年2月。陕西武功出土的作于周宣王十八年(前810)的驹父,铭文记载驹父被派遣往南淮夷索取贡赋,往返历时三个月,那里的“尖邦”(小大之邦)无不接受王命。可见当时东南地区已经与中原地区建立了较为密切的联系。参见吴大焱等:《陕西武功县出土驹父盖》,载《文物》,1976(5);唐兰:《用青铜器铭文来研究西周史》,载《文物》,1976(6);李学勤:《兮甲盘与驹父——论西周末年周朝与淮夷的关系》,载《西周史研究》(人文杂志丛刊第二辑)。

晋武帝太康二年(281),汲人不准发魏襄王墓所得古籍中有《穆天子传》,前卷记周穆王西巡狩事迹。周穆王十三年,穆王乘造父所驾八骏之车从镐京出发进入犬戎地区,又溯黄河登昆仑,抵达西王母之邦。西王母所居,有说在青藏高原,有说在帕米尔高原,有人还考证远至中亚地区甚至在波斯或欧洲。参见顾实:《穆天子传西征讲疏》,北京,中国书店,1990年8月;岑仲勉:《中外史地考证》,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12月。这部书虽多浪漫色彩,然而又有一定的历史事实以为根据。史籍记载,周穆王曾“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左传·昭公十二年》),“西巡狩,乐而忘归”(《史记·秦本纪》),并曾征伐犬戎,“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史记·周本纪》)。据说是强迫图腾为白狼、白鹿的八个部族内附。周穆王会西王母于瑶池的传说得以产生,正是因为他曾经对于推动与西方各族的交往有积极的贡献。关于《穆天子传》的性质,历来存在不同的认识。有人曾经把它归入“起居注类”,有人则将其列入“别史类”或者“传记类”之中。大致都看做历史记载。然而清人编纂的《四库全书》却又将其改隶“小说家类”。不过,许多学者注意到《穆天子传》中记录的名物制度一般都与古代礼书的内容大致相合,因此认为内容基本可信。可能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四部丛刊》和《四部备要》仍然把《穆天子传》归入“史部”之中。事实上,周穆王西行事迹,在其他史学经典中是有踪迹可察的。《左传·昭公十二年》说到周穆王“周行天下”的事迹,与《穆天子传》同出于汲冢的《竹书纪年》也有周穆王西征的明确记载。司马迁在《史记·秦本纪》和《赵世家》中,也记述了造父为周穆王驾车西行巡狩,见西王母,乐而忘归的故事。参见王子今:《穆天子神话和早期中西交通》,载《学习时报》,20010611。

春秋时期的交通建设有了新的发展。大致在这一时期,太行山、秦岭等险山峻岭都已经有车路通行。《国语·晋语四》:“襄王避昭叔之难,居于郑地汜。使来告难。”“(晋文公)乃行赂于草中之戎与丽土之狄,以启东道。”《左传·定公五年》:“秦子蒲、子虎帅车五百乘以救楚。”周定王时,单襄公奉使自守赴楚,途经陈国,看到道路不修,馆舍不整,于是预料陈国将亡(《国语·周语中》)。可见交通设施是否修整,是体现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标志。晋平公当政,晋国道路馆舍失修,也受到郑国政治家子产的批评(《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春秋时期,一些较开明的君主采取“轻关易道,通商宽农”(《国语·晋语四》)的政策,促进了经济生活的活跃。当时的商人“群萃而州处,察其四时,而监其乡之资,以知其市之贾,负任担荷,服牛轺马,以周四方,以其所有,易其所无,市贱鬻贵”(《国语·齐语》)。以交通运输为条件的商业的发展,甚至不因政治军事局势之多变而停滞。在晋、楚两国对抗的时候,楚地的木材皮料仍可贩运入晋,即所谓“虽楚有材,晋实用之”(《左传·襄公五年》)。

春秋时期交通发展的另一突出特点,是传遽邮驿制度的建立与健全。《周礼·地官司徒·遗人》:“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候馆有积。”《管子·大匡》:“三十里置遽委焉。”遽,就是传。由政府沿交通要道设立交通站,置备车马及专职管理人员,遇紧急情形,则乘传疾驰,次第相继,以迅速通达。秦军袭郑,郑商人弦高途中以十二牛犒秦师,又“使遽告于郑”(《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晋国梁山崩,“晋侯以传召伯宗”,以求“捷之速也”(《左传·成公五年》)。郑国内乱,子产闻之,“惧弗及,乘遽而至”(《左传·昭公二年》)。孔子说:“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孟子·公孙丑上》)可见,当时中原各国大致都已经建立了这种邮驿之制。

《左传·哀公九年》记载:“秋,吴城邗沟通江、淮。”邗沟的开通,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交融。此后,吴王夫差为了引舟北上,称霸中原,又把邗沟向北延伸,沟通了淮河以北的水路。《国语·吴语》:“吴王夫差既杀申胥,不稔于岁,乃起师北征。阙为深沟,通于商、鲁之间,北属之沂,西属之济,以会晋公午于黄池。”

同类推荐
  • 东汉光武

    东汉光武

    西汉末年,王莽禅位,改国号‘新朝’王莽发布一系列与时不合之策,弄得天下苦不开言。各地世家,官员为了自身利益,使得新政策无法顺利实施;相反,以各种名目加重赋税,天下怨言纷纷。相比之,民众更希望回归西汉时的统治。一则谶语改变了一个庄稼汉的命运,一则谶语让刘氏汉朝的生命延长了两百多年。
  • 挟宋

    挟宋

    挟宋者,任逍遥!开个小店,小本经营,盗本小说,随便讲讲,就赚的美人泪,还有几文钱,小资小调,世外般的渔村生活。日子淡了,鸟了蛋疼。做个海盗,专抢官府,谁让你不给我好脸色,东侵西略,聚一帮贼众,占山为王,偶尔跑跑海运,倒买倒卖,再赚点外块,黄金白银如流水。钱多了,也发愁。大宋,小金……,美女如云,我不能再沉默了,决定揭杆而起,祸乱其中……
  • 新秦帝国风云录

    新秦帝国风云录

    为什么人类曾经的守护者,却变成了人们口中的‘妖魔’?仙人又是什么,他们是怎么来的?人类是怎么在凶兽横行的上古生存下来的?传说中的上古,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 隋唐之吴用天下

    隋唐之吴用天下

    风流成性,凤阳恶霸,强抢民女,就差没裸奔了,十足的败家子一个,比阿斗还败家。老天爷,人家穿越都是豪门贵族,皇室成员,最不济也是人格魅力四射,怎么到我这里就是仗势欺人无恶不作小人的小人-_-||。好歹老子也是公务员啊!咳咳,虽然没考上。
  • 大国地权:中国五千年土地制度变革史

    大国地权:中国五千年土地制度变革史

    《大国地权:中国五千年土地变革史》是一本讲述中国从农耕社会到现在的土地制度变革的书。它立足当今中国第一热论的土地问题,分析了中国土地制度的变化,如周代的“分封建制”和“不籍千亩”,北魏的“太和改制”、明代的一条鞭法、清代的“摊丁入亩”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土地制度变革,并最终结合研究成果,提出对未来中国土地制度变革的建议。
热门推荐
  • 黄庭内景五藏六府图

    黄庭内景五藏六府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桃花志

    桃花志

    简介:乡村少年身怀绝技,只身闯都市,他嫉恶如仇,心怀天下,殴打混混流氓,硬拉贪官下马,涉足豪门恩怨,打破行业垄断,与地下财团斗智斗勇,经历艰难险阻,赢得众美青睐,得以四海遨游……
  • 交换之血族迷情

    交换之血族迷情

    她,因为老公爱赌博,败光了所有的家财,在寻找老公的路上被车所撞,进入了另一位美女的身体里,从而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另外一个种族存在,不是传说.......她,是一名血族的美女,存在了几百年,总想过普通人类的生活,想享受亲情和爱情,却只能如行尸走肉般活着.......一次的车祸和一次的被猎人追杀,让两个灵魂互换,她们该何去何从?她们的婚姻和爱情是否会完美?敬请期待........本文为双女主,剧情精彩丰富,值得一看。
  • 我们一起守候十年

    我们一起守候十年

    tfboys与3位四叶草的故事。他们的爱情会遇到什么挫折呢?
  • 道游天下

    道游天下

    一个神秘的道士突现临安城,拐走了一只小萝莉,领养了一个小美女,还顺带将鬼族帝女给忽悠了,漫漫大道终长路,踏遍天下,寻求一夜真知。西子湖畔卦,钱江镇收徒。城隍鬼事多,葛仙灵丹少。湘西遇僵神,蜀山飞剑仙。苗寨话蛊事,青城道修真。玄门番僧外,天山龙神身。昆仑仙境成,海外三岛深。界山天门开,仙庭无仙人。最是逍遥道,返还求至真。
  • DRAMATIC LYRICS

    DRAMATIC LYRIC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满洲秘档选辑

    满洲秘档选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发展中的民主:政治精英与村民选举

    发展中的民主:政治精英与村民选举

    本书研究了村民选举中各个层面政治精英的角色和所采取的策略。国家政治精英促进村民自治举措的出台;省级政治精英促进村民自治制度在自己的行政区域里成功付诸实施;地方政治精英“构建”村民选举;村庄政治精英充当村民选举的实践者和政治参与机制“制作人”的角色。通过对四级政治精英的角色和策略运用的阐述,勾画了中国村民自治与村民选举的发展历程。
  • 不嫁腹黑王爷

    不嫁腹黑王爷

    “别人穿越我也穿越,赶个流行嘛,可是为什么旁边这货怎么看怎么烦呢?”某女一脸郁闷。“别人追妻我也追妻,赶个流行嘛,怎么这货那么难追呢,虽然是个祭司。”某男更加无辜的问道。某宠物看着无良主子叹息“摊上这样主人真是难过啊。”
  • 魔鬼说服术

    魔鬼说服术

    魔鬼说服术中没有故弄玄虚的夸夸其谈,也没有太多的卖弄嘴皮子的花招,而是呈献16个非常实用、实在的说服法则。这些法则,让你变得游刃有余,让他人按照你的方式去想或者去做时,感觉很好,很自然,心甘情愿!从不经意的细节入手,教你在第一时间攻破人心,运用最恰当、最巧妙、最有针对性的说服技巧。牢牢抓住人际交往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