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57400000056

第56章 秦汉内河航运(五)

三珠江水系航运

秦汉时期,岭南经济文化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并且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与内地接近的趋向。这一进步,是以水运的发展作为重要基础的。

珠江水系的早期航运,还为南海交通的开拓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秦始皇时,曾“使尉佗、屠睢将楼船之士南攻百越”(《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军称“楼船”,显然是以水军为主力。《淮南子·人间》记述各部队集结地点:

(秦皇)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之领,一军守九疑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

护应番禺秦军的四军,分别据沅江、湘江、赣江、信江水道。而直下“番禺之都”的部队,必然会利用珠江航运之便。当时南下各军,采取了山道和水道交错利用的交通形式。有学者认为,“虔州大庾岭道”后来成为“岭南地区历史上最重要的国道”陈伟明:《历史时期岭南交通地理的演变发展》,25页,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其早期开通,应当自秦始皇时代起始。秦二世时,南海尉任嚣和龙川令赵佗商议稳定岭南局势,“移檄告横浦、阳山、湟溪关曰:‘盗兵且至,急绝道聚兵自守!’”(《史记·南越列传》)也说明了岭南与内地交通要隘所在。只说到横浦、阳山、湟溪3关,似乎没有提到龙川,很可能是因为龙川早在赵佗控制之中,已经早有部署的缘故。参见王子今:《龙川秦城的军事交通地位》,见《佗城开基客安家:客家先民首批南迁与赵佗建龙川2212年纪念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7年12月。张荣芳、黄淼章对于“秦所通越道”有所考论,以为“秦所修筑的通越新道”“其尚可考者”有4条。其中第1条就是“从江西南安(今江西南康),经过大庾岭,出横浦关(今广东南雄县小梅关),复沿浈水西行,取北江顺江可抵番禺”张荣芳、黄淼章:《南越国史》,36~37页,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的道路。这条道路可以利用北江的水运条件。

关于南下水军循行珠江航道更为明确的记载,有汉武帝发楼船十万师征南越事。《史记·南越列传》记载,南越吕嘉等反,汉武帝“令罪人及江淮以南楼船十万师往讨之”:

元鼎五年秋,卫尉路博德为伏波将军,出桂阳,下汇水;主爵都尉杨仆为楼船将军,出豫章,下横浦;故归义越侯二人为戈船、下厉将军,出零陵,或下离水,或抵苍梧;使驰义侯因巴蜀罪人,发夜郎兵,下牂柯江。咸会番禺。

以“伏波”、“楼船”、“戈船”为号,说明远征军的主力是强大的水军。“下厉将军”,《汉书·武帝纪》作“下濑将军”,也标示出兵种特征。南下路线可以考定者,当如下所示:

伏波将军路博德军 连江——┐

(汇水、洭水) ├———北江

楼船将军杨仆军 浈水——┚ (秦水)

戈船将军军 桂江——┐

(离水)│

下濑将军军 贺水——┼———西江

│(郁水)

驰义侯军 北盘江———红水河—┚

(牂柯江) (温水)

其中楼船将军杨仆的部队“先陷寻陕,破石门,得越船粟,因推而前”(《史记·南越列传》),兵锋最厉。

珠江的径流主要来自西江,占77%左右。西江支流多,集水面积较大,总的水情变化比较缓和,同时,流域内大面积的岩溶地形,使地面水和地下水有可能相互补给,以致河流的水位和流量变化相对较为稳定,为航运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汉武帝时,唐蒙曾因“南越食蒙蜀枸酱”,开始调查西江水路。当地人说,蜀枸酱“道西北牂柯,牂柯江广数里,出番禺城下”。唐蒙在长安又询问蜀地商人,答曰:“独蜀出枸酱,多持窃出市夜郎。夜郎者,临牂柯江,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于是唐蒙上书建议:

闻夜郎所有精兵,可得十余万,浮船牂柯江,出其不意,此制越一奇也。

武帝于是置犍为郡,“发巴蜀卒治道,自僰道指牂柯江”,后遂有驰义侯行牂柯江击南越之举。

两汉之际,中原战乱,夜郎大姓龙、傅、尹、董氏与郡功曹谢暹保境为汉,曾遣使从番禺江转回贡奏,受到光武帝刘秀褒赏(《后汉书·西南夷传·夜郎》)。据《三国志·蜀书·刘巴传》裴松之注引《零陵先贤传》记载,刘巴曾入交阯,更姓为张,因与交阯太守士燮计议不合,于是“由牂柯道去”,至于益州。可见当时北盘江——红水河——西江水路,曾经长期作为联系巴蜀云贵与岭南地区的主要通道之一。

《水经注·泿水》引王氏《交广春秋》,说到东汉末年一次西江水战:

步骘杀吴巨、区景,使严舟船,合兵二万,下取南海。苍梧人衡毅、钱博,宿巨部伍,兴军逆骘于苍梧高要峡口,两军相逢,于是遂交战,毅与众投水死者千有余人。

高要,在今广东肇庆。大规模的水军船队在江面集结、运动、交战,可以间接说明当时西江航运的发展水平。

北江和东江是珠江另两大支流,然而都具有山区河流暴涨暴落的特性。汉武帝时议伐闽越,淮南王刘安分析当地交通条件的险恶,指出“其入中国必下领水,领水之山峭峻,漂石破舟。不可以大船载食粮下也”。关于当地“地深昧而多水险”,“水道上下击石”,“视之若易,行之甚难”等评述(《汉书·严助传》),应大致也符合北江和东江的实际情形。尽管如此,北江因地势近便,仍成为珠江水系中最受重视的航道。元鼎五年至六年(前112—前111),远征南越的楼船军的主力伏波将军路博德军和楼船将军杨仆军,就是由此进军,抢先攻破番禺的。

珠江水情的一个突出特征是汛期很长,水量丰富,在下游河网密织的三角洲地区,形成特别利于航运的条件。秦汉时期番禺附近水运的发展,造船业的发达以及南海航运的开通,除了与地理条件的优越有关而外,当地人民开发交通事业的艰苦劳动,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迹。

同类推荐
  • 我的回忆

    我的回忆

    由程思远编著的《我的回忆——百年中国风云实录》既有程老对历史事件的回忆,也有对曾提到过的历史事件的补充;既有与政界人士的密切交往,更有对妻子、女儿不幸去世的怀念与悲伤,情真意切,令人感叹万分。
  • 三国之我来当主公

    三国之我来当主公

    风华正茂,血气方刚的现代小青年成了东汉末年称霸吴郡的土豪严白虎。严白虎厉害啊,称霸吴郡,但毕竟是土豪成不了凤凰。在历史上被更强悍的孙策给击败了,最终成了踏脚石,失败的贼寇。而现在小青年成了严白虎,严白虎还是那个只能给孙策垫脚的配角吗?一切尽在三国之我来当主公。.......三七开的第三本三国小说,请大家支持哈。
  • 天途记

    天途记

    大千世界,何处寻天。天之极,长途漫漫,权之巅,云雾盘盘。平凡的少年,一夜间竟成皇族,当他踏上这条寻天的路,就注定无法回头。天路人,红颜相伴,最难相惜。人已去兮,莫长叹。谁人道,高处不胜寒。
  • 这样读资治通鉴(第1部)

    这样读资治通鉴(第1部)

    青年学子亦可从中学到有别于课堂上的历史讲述,一部一直放在毛泽东床头的大书,一部曾经让毛泽东读了17遍的大书,《资治通鉴》是中国人的管理智慧。这样读《资治通鉴》,是为官者的管理智慧,是企业家的MBA教材,是奋斗者的行为指南。
  • 清溪左相传

    清溪左相传

    一场权变,卷入多少人的鲜血。一抹浮香,缠绕多少人的心扉。一味灵药,谱写多少人的欢歌。一副心肠,容纳多少人的悲悯。既生于当世,行于庙宇,而系于山林。翩翩左相,也有一份平常情怀。
热门推荐
  • 潜夫论笺校正

    潜夫论笺校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订乾坤

    重订乾坤

    修仙世家陆家家主的三公子陆晨自幼在修炼上无天赋,但却精通经商,一次在外出时遇到袭击,陆家大公子陆羽为救陆晨而身亡,陆晨被指蓄意害死陆羽并被逐出陆家。本想去天城找父亲以求查明真相的陆晨,却在离开陆家后遭到了追杀,被逼到死林中的陆晨摆脱了追杀,并误食仙果改善了体制,却又遭到了元婴的夺舍。
  • 中国历史上的奸与诈

    中国历史上的奸与诈

    本书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向大家展示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奸诈之人,及其所做的奸诈之事。希望它能帮大家认清奸诈之人的嘴脸,给大家带来做人方面的启迪。
  • 异武之旅

    异武之旅

    人族危机四伏,在盛世之下,风起云涌,一切都将毁灭!龙有逆鳞,我只想让我和我身边的人好好活着,一切都用实力来说话!避无可避,唯有一战,杀他个漫天夕阳红!
  • 月夜成魔

    月夜成魔

    修行之路坦荡荡,吾道已被魔道染。同为逆天修行路,仙魔两道谁浮屠?举枪问天何为道?惜仙灭魔乃人道。天道既如此不公,逆天修魔又有何?
  • 寄刘录事

    寄刘录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都市邪帝

    都市邪帝

    沈宇,一个一心想平凡生活的大学生,有点内向,与人无争,还有个漂亮的女朋友。然而有一天,一切都变了,女朋友分手了,他出车祸了。本来,这是一个故事的结束,却偏偏是另一个故事的开始。别人都是穿越,沈宇却被穿越了,被一个异世的绝顶高手。融合了邪帝元魂的沈宇,还会这样平凡下去吗?好色,那是我的优点。扮猪吃虎,那是我的最爱。比拼家世,沈宇只是呵呵……正义还是邪恶,全凭一念之心,都市中的邪帝!
  • 你的生活可以很禅(上)

    你的生活可以很禅(上)

    无杂念,内心不乱才能禅定。禅定者,能放弃外界色相诱惑,超然物外,保持一颗安定的心,才找到真实的自我。一个人只要心里平静、安定,就能运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生活的问题。因为禅定给智慧提供了孕育的空间。
  • 守护之主

    守护之主

    我愿以全部生命,守护家人、爱人、亲人、友人以及天下人……
  • 底哩三昧耶不动尊威怒王使者念诵法

    底哩三昧耶不动尊威怒王使者念诵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