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56800000021

第21章 X

)1.小题大做

[释义]拿小题目做大文章。比喻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夸大处理。

[出处]汉·刘向《战国策·赵策》

[例句]这币中无关紧要的事也要去请示厂领导,太小题大做了。

[故事]春秋时期,各诸侯国间为了领土、利益争夺不断,战乱四起。这其间就产生了许多的故事。

有一回,燕国和赵国为了领土而产生了纠纷,燕国任命高阳军为统帅,率领十万大军攻打赵国。

赵国的国君孝成王胆小怕事,平时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吓得六神无主。如今听说燕国派大军来攻打自己,立刻目瞪口呆,不知如何是好。而且他对自己的实力认识不清,妄自菲薄,以为满朝大臣都像他一样无能,他认定自己国家没有一个将领能与燕军对垒。所以他自作主张,派人到齐国,聘请齐国大将田单出任赵国的统帅来与燕国作战。齐国当然不会轻易让田单到赵国去带军,所以齐王提出条件,要求赵国割让五十七座城池给齐国,齐王才答应派田单到赵国来。赵孝成王认为多让几座城池总比自己亡国的好,竟然同意了。

对于这一决定,赵国的大臣们全都非常不满,认为赵孝成王实在是太荒唐、太糊涂了。这种得不偿失的交易他也会做,实在是太不成器了。所以大臣们币厶下里议论纷纷,但都不敢公开表示反对。朝中有一个叫赵奢的人,对此也非常气愤,便去向相国平原君大发牢骚,他说: “我们的君主实在是小题大做。为了聘请田单,居然要割给齐国五十多座城池,太不划算了。要知道,五十座城池来之不易,守之艰难,怎么能如此轻率地让给齐国呢?如果让我做大将军去对抗燕国,不出百日便能打败他们。田单算是什么,只是一个齐国人。如果他是无能鼠辈,到头来还是我国蒙受损失,若他真有本领也不会真心的替我们赵国效力。所以聘请他来领军对我们简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2.心旷神怡

[释义]旷:空阔,开朗;怡:愉快。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出处]宋·范仲淹《岳阳耧记》

[同义]怡然自得赏心悦目

[反义]心烦意乱

[例句]雨后绿树展叶,花枝含苞,空气格外的清新凉爽,让人心旷神怡。

[故事]“心旷神怡”这则成语来源于《范文正公集七·岳阳楼记》。岳阳楼在现在湖南省的岳阳市,也就是原旧县城的西门城楼。该楼高三层,向下可看到波光粼粼的洞庭湖。此楼初建于唐朝初年,到北帛,滕子京又加以重修。

滕子京和范仲淹是好朋友,他们两人都在公元1015年考取进士。公元1044年,滕子京受到诬陷,被贬到岳州当知州。他看到闻名遐迩的岳阳楼经过几百年的风吹雨打,已变得破败不堪,就在次年加以重修,重现了一代名楼的雄伟气势。

为了表示纪念,滕子京特地请好友范仲淹为他写篇文章,来记叙这件事。范仲淹就欣然接受了好友的请求,写成了《岳阳楼记》这篇传诵千古的文章。文中写到了在不同的时令、气候条件下登上岳阳楼所看到的景色和不同感受。

“至若春和景明,……登斯耧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矣。”写的就是在春风和暖,阳光明媚的时候登上岳阳耧所看到的景色。这时,你就会觉得心胸开阔,心情开朗,精神十分愉快:这时,所有的一切荣辱得失都会忘记得一干二净,你再端起酒市不,在阳光的沛浴下,清风的吹拂下,举杯畅饮,这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哪!

后来,人们就把范仲淹这篇文章中“心旷神恰”这四个字作为成语,用它来比喻心胸开阔,心情开朗,精神愉快。

)3.胸有成竹

[释义]成竹:现成的、完整的竹子。原指画竹子时,胸中已经有了竹子的形象。比喻事前已有完整的计划或成熟的打算。

[出处]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笃谷偃竹记》

[同义]心中有数

[反义]心中无数

[例句]在比赛前,大家看着他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故事]北帛仁宗时期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姓文,名同,字与可,四川省梓潼县人。他的诗、文、书法都写得很好。他喜爱画花鸟虫鱼写生画,特别擅长画竹子。他画的竹子栩栩如生,清秀逼真,很受人们的赞扬,故有“墨竹大师”之币尔。当时人们都争着向他学画竹子。

文与可学画非常认真、细致。为了画好竹子,文与可在房屋周围和窗前种了许多青竹。一年四季,不管风吹雨打,或烈日当空,他每天都仔细观察竹子的枝叶在晴天或雨后,在茂盛或落叶等不同时期的状态和生长情况,了解竹子在不同季节和不同天气里的形态变化。

文与可经过长期种植竹子的实践和细心的观察、揣摩,不仅对竹子的特性了如指掌,而且在胸中形成、积累了各种各样的竹子的形象。正因为这样,在他动笔作画之前,怎样构图,着墨。在他的心中早就有了轮廓,不必费尽心思,反复琢磨,因而就能一挥而就,挥洒自如,出色地画出各式各样的竹子。

苏轼被贬以后,也很喜欢墨竹画。文与可画竹的经验使苏轼受到很多启示,所以他说画竹子,须预先详细观察竹子,在胸中形成了竹子的形态,认清想要画的东西,一经发现,便振笔急书,心手台一,以画表现出自己所观察到的。这币中感受到的东西,如果不立刻捕捉住,稍一疏忽,便很快消逝过去。 文与可的一位好朋友晁补子在《赠文潜甥杨克一学文与可画竹求诗》中说:

“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意思是说文与可在画竹子时,完美的竹子形象,早就在他的心里构思好了。

)4.削足适履

[释义]适:适应,符合。履:鞋。把脚削小,去适应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地迁就或不顾具体条件地生搬硬套。

[出处]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

[同义]截趾适屦生搬硬套

[例句]不问国情,盲目照搬国外的管理方法,无异于削足适履。

[故事]春币火时代,楚灵王灭掉北方蔡国后,派他的弟弟弃疾去管理蔡国的地方,封他为蔡公。楚灵王又继续率兵去攻打东方的解国。弃疾的野心很大,在奸臣朝吴的怂恿下,突然回国杀害了楚灵王的两个儿子。因为弃疾还有两个哥哥,所以不敢马上继承王位,就拥立他哥哥的儿子子午做国君。以后,当楚灵王得知这个消息后,就气得上吊身死。后亲,弃疾知道灵王已死,又用朝吴的奸计,硬逼子午自杀,自己做国君,历史上币尔为楚平王。

在同一时期,晋国也发生了类似的事件。昏庸的国君晋献公很宠爱美妾骊姬,把她立为夫人,并打算立骊姬的儿子奚齐为太子。骊姬表面上装得很一本正经,背后却使坏主意陷害原来的太子申生。一天,骊姬设计要太子申生去祭奠已死去的亲娘,事后又使人在祭肉中偷偷地放了毒药。正当晋献公准备吃些祭肉的时候,骊姬又故意设法阻止。随即骊姬当着晋献公的面将祭肉扔给一条狗吃,这条狗吃完不一会儿就断了气,死掉了。于是骊姬便在众人面前有意放声大哭,并哭着说太子申生是故意要害死国王。并挑拨献公与另二位世子重耳、夷吾的关系。晋献公听得此话,信以为真,便赐申生自尽,接着又派兵去捉拿重耳、夷吾。后来重耳、夷吾都逃出了晋国。重耳最终返国做了国君,他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淮南子·说林训》在评述这两件因为听信谗言,以致造成弟弟逼死哥哥、父亲杀死儿子的事件说:“这种骨肉相残的事,如同把脚削去一块,以适应鞋子尺寸,把脑袋削去一块以适应帽子大小一样愚蠢。”

同类推荐
  • 巴蜀咽喉 瞿塘关(文化之美)

    巴蜀咽喉 瞿塘关(文化之美)

    中华大地受大自然厚爱,山川大河,茂林平川,各具特色。天府之国,巴蜀平原素来有富饶美丽之名,然而李白却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一说,可见要及进入这富饶之地也是不简单。而瞿塘关却被称为巴蜀之咽喉,可见其特别,而本书将为读者整理讲述这瞿塘关的历史渊源、古迹名胜和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 德国精神

    德国精神

    在当今世界主要大国中,说起别的国家,国人或许总是很容易说出这样那样的批评,但说到德国的时候,国人却几乎是众口一词的褒扬。在我们的意识中,德国精神是和严谨、忠诚、顽强、毅力等词语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也就有了“真的很德国”这样的广告词。作为当今世界的一个主要国家,德国无疑有其伟大优秀的一面,就这一点来说,国人对德国的褒扬是有根据的。
  • 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

    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

    本书旁征博引,为你讲解近300条国人误用至今的文史常识,分析易错的文史常识的来龙去脉,辨析易错的礼仪知识、容易混淆的词语用法、讲述有特定含义的历史典故、揭秘丰富多彩的民俗……在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中,让你恍悟文史知识的真正用法,避免误用的尴尬,增加国学知识,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本书既是编辑、记者等文化工作者及学生的案头工具书,也是一本趣味盎然的历史枕边书。打开本书,带你进行一场充满奇趣的文化旅行,让你轻松掌握近300条文史常识的准确用法。
  • 白鹿论丛

    白鹿论丛

    白鹿书院的卖点即重点是推广传统文化。5月28日陕西省隆重举行的纪念司马迁诞辰2000周年大型的电视直播活动“风追司马”,我来了,这次白鹿书院成立我也来参加,为什么两次都来呢?因为考虑文化问题。但究竟什么是文化?可以说我们的兵马俑、秦陵是,从羊肉泡摸到葫芦头也都是文化。现在文化特别泛滥,文化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酒文化、食文化、茶文化等等。那么究竟什么是文化,文化对我们有多么重要?我不是学者类型的人,是个在实践中摸索、自我思考的人,学习、看书只是作为我的一个参考。我得出的文化是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产生的一种思维方式。
  • 秦学术史探赜

    秦学术史探赜

    《秦俑·秦文化》丛书总序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中华大地西北黄土地上,揭开了一处古代宝藏。这便是后来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帝陵兵马俑坑。由兹伊始,便掀起了一阵又一阵不大不小的秦兵马俑旋风。国外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纷至沓来。兵马俑的代表也迈着矫健的步伐,走向五大洲。来兵马俑博物馆参观的中外观众每年200余万。以兵马俑命名的现代生活用品、食品也投入市场。古代优秀文化有力地冲击着现代文明,这种文化现象在许多古文化现象中还是不多见的。所以,有人便说这是一种“秦俑效应”。 “秦俑效应”的深层影响,还...
热门推荐
  • 婉若水中央

    婉若水中央

    2011年28岁的都市白领沈安儿,因相恋八年的男友傅斯年和其分手,伤痛不已,借酒浇愁……不料想等她醒来,已然返老还童穿越了300多年来到康熙39年间的太后处,变身为宁寿宫的宫女-徐婉儿。婉儿在太后60岁生日上献舞一曲弗拉门戈,艳惊四座,引起了四阿哥,八阿哥,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的注意,各位阿哥出尽百宝想尽方法博取佳人芳心,婉儿却独爱阳光温柔的十三阿哥。经过了刺客事件,塞外饮宴事件,十三阿哥宁愿放弃皇子身份,求康熙将婉儿指婚,康熙终被儿子的痴情和坚定感动,同意了指婚。"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婉儿本只想和相爱的人过着这样的生活,然而历史的洪流不容任何人抽身而退,婉儿和十三阿哥婚后,经历了康熙朝各大重要事件,相扶相持,终于协助四阿哥登上帝位……
  • 奇异有趣的动物世界(科普知识大博览)

    奇异有趣的动物世界(科普知识大博览)

    在奇妙的动物世界中有很多精彩有趣的故事。种类繁多的动物令人眼花缭乱,他们灵活敏捷的身手,漂亮的样貌,神秘独特的生活习性都能让你连连惊叹。你喜欢家里的小猫小狗吗?很多人都喜欢这些小动物。作为人类的伙伴,我们需要学会尊重和爱护动物,与他们和睦相处、共同成长,要做到这一点,那就先从了解他们开始吧!地球上的生命种类繁多,动物是其组成部分之一。它们是大自然赐予的,能够和人类共同生长、相互影响的伙伴。从天上翱翔的飞禽到地上奔跑的野兽,从海底游弋的鱼类到洞穴里的昆虫等,地球上形形色色的动物让我们的世界变得热闹,充满生机。我们人类也是动物世界的一分子,而且是最高级的动物。
  • 安塔拉传奇(第十部)

    安塔拉传奇(第十部)

    安塔拉(525—615)是阿拉伯蒙昧时期的悬诗诗人之一,被尊为阿拉伯古代文武双全的完美英雄骑士。《安塔拉传奇》在阿拉伯世界广为流传,是一部与《一千零一夜》齐名的民间故事。由于主人公是阿拉伯族王与黑奴所生,所以被百姓视为私生子。他一生重要的活动就是向堂姝阿卜莱求婚,但因出身门第而屡遭磨难。与此同时,安塔拉武功超群,一生屡屡拯救本部族于危难之中,成为游牧民族的理想英雄。全书情节跌宕起伏,在铁马金戈、血火交织的浓郁氛围中,突出了安塔拉的勇敢和冒险意识,集中体现了蒙昧时期阿拉伯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
  • 侯爷不好追

    侯爷不好追

    侯爷与自家小妾美美的小日子,入主题稍慢,男主出来的不早,但两人是从头甜到尾,没有算计阴谋。很高兴遇见你。我也是。
  • 人生若为初相见

    人生若为初相见

    他说,只是妹妹而已。她说,妹妹还是女朋友?“那分了好么?”我静静的站在旁边说道,并没有在想象中他的挽留和不舍。原来这么多年的坚持都是一场笑话.......他早已成习惯,戒不掉,忘不掉。
  • 你还在这里吗

    你还在这里吗

    某男:那个……我喜欢你。某女:嗯。某男:所以……?某女:嗯。某男听到了,抱着某女狂亲不止。“你竟然偷亲我!”在听歌的某女十分不爽。某男:那我委屈一下,你亲回来好了。说完便嘟起嘴来。琴梓:我爱你,可是到最后,我才发现我爱错了人。慕遗:我才不管什么对与错,我只知道我爱你,就算到天涯海角,我也会把你追回来。一直孤身的她当遇见他时,她那颗寒冷的心渐渐地被他的一切的一切融化了,可当一些残酷的事实摆在她的眼前时,她是听从命运的安排还是去改变他们的未来?
  • 寻烨

    寻烨

    “我只要一个家,一个温暖的家!为何!那一缕缕的紫烨总是一掠而过,总是那么的拼命的追寻,还是差一点.......”一个素衣少年,背对着一推推血色骨山,指尖滴着鲜血,瞳孔呆滞,注视着这灰暗的一切,寻找着那一缕阳光,那一缕温暖...........
  • 十三鹰

    十三鹰

    前世的杀手帝王因被兄弟出卖,带着无尽的怨恨转世重生,誓要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荣誉与地位。看萧帅如何走上重生的强者之路、又如何为国争光、成为国家的利刃。力拔山兮气盖世,杀手之中我称尊。今昔奈何落贼手,若得来生必报恨。泡妞、打脸、扮猪吃虎、绝对不少,喜欢本书的【求收藏、推荐】新书期间,各种不要脸的求。希望兄弟们陪我琼风云、战九霄、饮薄酒、品江湖、一起骄傲一起狂。
  • 重来那几年

    重来那几年

    一行墨绿色的字出现在屏幕的左上方——“你获得了一根金条”。卜丁生深吸一口气,凝神打开包裹,最上方的角落出现了一身金闪闪的金条,再向下看去。1002000!金币还是原来的数量!就是平白多出来一根金条!成功了!!!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慢慢的,一种淡淡的喜悦出现自己的心底。既然《传奇》的这些bug还在,那它就可以让自己挖出第一桶金,后面的计划也可以实行,人生再来一次,这一次或许,不一样了!
  • 取因假设论

    取因假设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