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54800000004

第4章 太极推手——刚柔并济的智慧游戏(3)

《和珅列传》中记载,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正月,31岁的和珅接受了一项重要任务,与刑部侍郎喀宁阿一起远赴云南,查办大学士、云贵总督李侍尧贪污案。和珅一到云南,首先拘审李侍尧的管家,取得实据,迫使精明干练的李侍尧不得不低头认罪。和珅从接受这个任务到乾隆下御旨处治李侍尧,前后只用了两个多月。

随后,和珅又向皇帝报告,说云南的行政管理混乱,许多州县都出现亏空,需要彻底清理整顿,这一报告立即得到乾隆的批准。 同年五月和珅回京以后,又进一步向皇帝提出了整顿云南的盐务、钱法和边防事务的具体方案,都得到了乾隆的肯定。和珅把云南的案子办得很出色,充分表现了他的才华,所以在回京的途中,他就被提升为户部尚书。

这些例子都说明,和珅不但不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废物,相反,他的勤奋和才华成为了他前进道路上的一个重要法宝,像前面所提到的和珅精通满、汉、蒙古、西藏四种文字,这样了得的语言功底,如果不是非常勤奋,是做不到的。

和珅的勤奋和才华是他发迹的基础。可以说,是勤奋成就了和珅。和珅的才华在求学期间就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这个人叫英廉。英廉是什么人呢?根据《清史稿》的记载,英廉原来姓冯。在当时他是朝廷里面职权特别大的官员,非常有本事。他担任的一个官职是刑部尚书,另外一个官职是直隶总督。

英廉为什么会注意到和珅这个人呢?前面我们说过,英廉的职权很大,曾经担任大清朝的刑部尚书兼直隶总督。可惜的是,英廉的儿子和儿媳妇的寿命都很短。他们在为英廉生下一个孙女儿之后就先后死掉了——死在了父亲英廉的前面。这就导致英廉家的人口特别稀少,只有英廉和他的孙女儿,也就是说,英廉的后代只有一个人,就是他的孙女儿。在这种情况下,为自己唯一的孙女儿寻觅到一个好夫婿就成了英廉心中的头等大事。

因为英廉是刑部尚书,所以就能够经常在路过西华门附近的时候看到咸安宫官学里面的学生。而且考虑到孙女儿的婚姻大事,他就特别地注意咸安宫官学里面的学生,而且经常会有目的地到咸安宫官学里面去转悠。就这样,英廉看中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和珅。可以想象,像英廉这种社会地位极高的人,又是给自己唯一的孙女儿挑选丈夫,标准肯定是非常高的,那么,他到底相中了和珅的什么呢?

首先,英廉看中的是和珅的老成、持重;看重的是和珅的聪明、机智;看重的是和珅的工作能力强、喜怒不形于色。这些优秀的品质是经过了英廉认真了解的。深谙官场的英廉非常清楚,和珅在这里学到的不仅是丰富的知识,还有高强的能力,将来他一定能够成就大事业。

其次,英廉肯定还看中了和珅英俊潇洒的相貌。因为在众多的史料中都有记载,和珅是一个相貌英俊、仪表堂堂的美男子。根据当时英国使者马嘎尔尼《乾隆英使觐见记》中的记述,和珅“容貌端重,长于语言,谈吐隽快纯熟”。能够有资格迎娶刑部尚书孙女儿的人,长相上也是要说得过去的。

最后,和珅还有一个先天的优势条件,就是早年的父母双亡。和珅从来没有得到过家庭的温暖,因此他肯定非常渴望有一个家庭,有一个温暖安乐的家庭;而英廉家的人口又是如此稀少,这个家庭亟须一个强有力的接班人——类似于倒插门儿女婿的接班人。综上,和珅是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

和珅娶了英廉的孙女儿,这可以说是日后和珅荣华富贵的一个基础。由于这次婚姻,和珅从一个一文不名的穷小子,一跃进入了“上流社会”,这是和珅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次转折。这次转折,与和珅自己的努力是息息相关的,而英廉则是发现和珅这一“人才”的“伯乐”。

◎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十一月,23岁的和珅被任命为三等侍卫(正五品),成为了皇家仪仗队的成员,这是他人生的另一个重要转折点。成为尚书的孙女婿并不是和珅奋斗的终点。因为只有接近皇帝,成为皇帝的宠臣,才能真正地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是想在皇帝身边露脸的人如过江之鲫,和珅又是怎样引起乾隆皇帝注意的呢?民间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第一种说法 皇帝身边的侍卫大多数都是安于现状的,他们都知道“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因此整日唯唯诺诺、小心谨慎,唯恐因一时的差错而招来杀身之祸。但和珅却不赞同这些侍卫的做法。

清人陈康祺在《郎潜纪闻》中记录:一天,乾隆坐在车舆中在颐和园里玩赏春光。忽然,一名侍卫急匆匆地走到驾前,奏道:“云南急呈奏本,缅甸要犯逃脱。”乾隆接过奏章,细细读过后,眉头一皱,龙颜大怒,说道:“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这话出自《论语》,兕指雌犀牛。大意是说:关禽兽的木笼里的动物跑出来了,珍藏的东西在匣子里被毁坏了,是谁的责任?

侍卫们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只知道皇上生气了,谁也不敢说话。这时,和珅说:“是典守者不能辞其责耳。”和珅的大意是说,是守卫的责任。乾隆没有料到会有人应声答话,就问和珅道:“想你一个仪卫差役,却也知道《论语》,你念过书吗?”和珅恭恭敬敬地回答皇上,说自己曾经是咸安宫官学的学生。

乾隆听后大喜,见和珅不仅长得一表人才,而且还曾经是官学的学生,有心考一考他,就说:“你且说说《季氏将伐颛臾》一章的意思。”这正是和珅梦寐以求的晋升之阶,他平日的苦读,此刻终于派上用场了。

于是,他不慌不忙地说道:“重教化,修文德以怀人,不起则都分崩离析,祸起萧墙,此后圣人之见也。然,世易时移,如今之世,远方多顽固不化之人,仅以教化化之,不示之以威势,则反易生异心。如此,于国于都,应首重教化,修文德以服人,使远者来之,来者安之,且加之以威力,防微杜渐,不然,就真正是‘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了。”

又一日,乾隆在圆明园的水榭上读书,和珅随侍在侧。不知不觉中,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不久乾隆就看不清手中《孟子》上的朱熹的注解了,因为朱熹的注解是用小字排在《孟子》的原文之下的。乾隆就对和珅说:“和珅,去拿灯来,这行字,朕看不清了。”和珅躬身道:“不知皇上看的是哪一句?”乾隆又说道:“人之道也,饮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和珅不假思索,朗声背道:“吉水土平,然后得以教稼穑;衣食足,然后得以施教化。后稷。树,亦种也。艺,殖也。契,音薜,亦舜臣名也。司徒,官名也。人之有道,言其皆有秉彝之性也,然无教,则亦放逸怠惰而失之。故圣人设官而教以人伦,亦因其固有者而道之耳。《书》曰:‘天叙有典,敕我王典到哉!’世之谓也。”和珅一口气将朱熹的注解背了下来。

等他背完,乾隆说:“不知爱卿竟有如此的造诣。”于是,乾隆背文,和珅背注,君臣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背了许久。

尽管满人已经入关一百多年,但像和珅这样如此精通汉人文化的满洲人仍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可想而知在同等条件下,满洲人建立的大清朝的皇帝怎能不重用和珅这样文武双全、工作能力极强、聪明且胆识过人的满洲人呢?于是乾隆立即升和珅为御前侍卫。

第二种说法 《归云室见闻杂记》中记载着和珅一生的转折点是在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这一年乾隆皇帝巡幸山东,和珅扈从。乾隆皇帝喜欢乘坐一种由骡子驾辕的小车,“行十里一更换,其快如飞”。有一天,碰巧和珅跟着这种小车做侍卫,于是有了君臣二人下面的一段对话:

上问:“是何出身?”对曰:“文员。”问:“汝下场乎?”对曰:“庚寅曾赴举。”问:“何题?”对曰:“《孟公绰》一节。”上问:“能背汝文乎?”遂随行随背,矫捷异常。上曰:“汝文亦可中得也。”其知遇之恩实由于此。

这段话的意思是:乾隆问和珅是什么出身,和珅回答说是学生。乾隆又问和珅是否参加过科举考试,和珅回答说曾参加庚寅年(公元1770年)的科举考试。皇帝问和珅当年考的是什么题目,和珅说是《论语》中的《孟公绰》一节。乾隆问和珅是否能背诵下来当年他在考试的时候所写的文章。和珅于是随行随背,矫健异常。乾隆就对和珅说,你的文章是可以考中举人的。和珅因此引起了乾隆皇帝的注意。

第三种说法 这种说法是最为传奇的,说的是和珅是雍正爱妃转世,与乾隆有夙缘。

乾隆快到20岁的那一年,有一次进宫,经过父皇雍正的一个妃子的身边,看见她正在对镜梳头,游戏心起,便突然从后面捂住了她的眼睛。该妃不知道身后是皇子,大惊,顺手拿起梳子向后面打去,正中乾隆的额头。

第二天,雍正皇后看见乾隆额头上有伤痕,逼问出这一事情的缘故,大怒,认为是这个妃子调戏皇子,马上将她赐死。年轻的乾隆非常害怕,想为此妃辩白,但又不敢这样做。犹豫再三,束手无策。后来乾隆跑到书房,把小指染上朱色,返回妃子的住所,见到她已经上吊,但还没有气绝,便在妃子颈上点了朱色,说:“我害了你!如果你魂魄有灵,20年后再相见吧。”

当和珅引起乾隆注意的时候,乾隆发觉和珅似曾相识,一再思之,想起来和珅的容貌跟那个死去的妃子相似,于是密召和珅觐见,令其靠近御座,俯视其颈,竟然发现当年点下的朱色似乎犹在,于是乾隆便默认和珅是父皇爱妃转世,对他倍加宠爱。这个故事没有多少可信度。相信并且采纳这个观点的一般是西方人的著作,比如佩雷菲特所著的《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不过,这个故事中透露出的乾隆与和珅的那种若有若无的同性恋情结,倒不是不可能的。

清代官场多有好“男风”的陋习,乾隆喜好俊秀之人,未能免俗也应该是正常的现象。和珅本人,也正如我们前面所叙述的那样,是一个相貌英俊的美男子,而且聪明伶俐,受到乾隆的宠爱,也是可以理解的。御史钱沣就曾指责和珅办公地点过于接近皇帝的住所。

无论以上三种情况哪一种是真实可信的,它们都反映了一个基本的史实:和珅得到乾隆皇帝的宠信既是很偶然的,也是很必然的。说其很偶然,实际上是说和珅受宠的偶然性。偶然之间的一次君臣谈话,就奠定了和珅迅速升迁的基础,这正是历史的偶然。说其很必然,实际上是说和珅受宠的必然性。从上面的三段野史上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一些和珅受宠发迹的共同原因:

第一,才学突出。和珅在上学读书的时候非常努力,他具备的一些才能,并不是一般人所能具备的。比如精通多国语言,被别人发现他是一个人才,是早晚的事。和珅受宠于乾隆皇帝,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第二,出身正统。不管怎么说,和珅毕竟出身于满洲正红旗。这是他受宠发迹的最基本的条件。在学问同等的条件下,皇上必然喜欢满洲人而不是汉人。

第三,外貌出众。不管怎么说,和珅的相貌还是相当出众的。在学问、民族同等的条件下,皇上当然喜欢长相英俊的满洲人。

第四,机智伶俐。显而易见,和珅是那种聪明伶俐、见机行事、干练潇洒、能够随时把握住机会的人。在学问、民族、相貌同等的条件下,皇上当然喜欢聪明伶俐的人。

风光一世 一朝失算

和珅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对进退规则的掌握,终于迅速得到了乾隆皇帝的宠信。前面我们说到过,和珅迅速发迹的原因有如下四点:第一才学突出;第二出身正统;第三外貌出众;第四机智伶俐。但是,只是凭借这些条件,和珅不会赢得乾隆皇帝的重视。在整个乾隆朝后期,从和珅平步青云、迅速发迹,一直到乾隆皇帝病死的二十几年时间里,和珅本人是一直深受乾隆皇帝重用的。和珅在朝二十多年间,重要的升官和封爵就达50次之多。是什么原因使得乾隆皇帝二十几年如一日地重用和珅呢?是不是和珅有什么别的大臣不可替代的才能呢?别的大臣不可替代的才能,和珅的确有一些,但更为重要的是,和珅在与乾隆皇帝相处时,真正做到了摸清皇帝的每一条神经,掌握皇帝的每一个眼神的内涵,说得过分些,就是做一条皇帝肚子里的蛔虫,敏感地把握皇帝的喜怒哀乐。

◎ 成为皇帝身边第一红人的秘诀

和珅能够成为乾隆皇帝身边的第一红人,并不是只是靠运气就能行的,和珅为了讨好乾隆,可以说是使出了浑身解术。具体地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抓住机会施展才华 和珅非常清楚地知道,要想与乾隆皇帝融洽相处,就要在乾隆皇帝面前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机会,大力施展自己的才华。他知道,这是博得乾隆皇帝垂青的第一项基本条件。那么,他能够在哪些方面抓住机会施展才华呢?

首先,迎合乾隆皇帝的诗文爱好。乾隆皇帝不但能征善战,而且诗、文、书法俱佳,真可谓文武双全。就这一点来说,乾隆皇帝是中国历朝历代的所有皇帝中水平最高的,乾隆皇帝本人也是以此为荣的。而以上这些,是和珅在咸安宫学习的时候就非常了解的。因此,和珅在真正接触到了乾隆皇帝以后,就决定今后不但要在工作上做得出色,而且要以诗、文、书法作为突破口,来赢得乾隆皇帝对自己的好感。

乾隆一生喜爱作诗,和珅对乾隆皇帝所作诗词的风格、用典、喜用的词句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和珅为了迎合乾隆皇帝,下工夫学诗、写诗,并且造诣很深。他偶尔会在乾隆面前表现一下自己对诗文的偏爱,甚至在闲暇的时候以“骚人”自居。与和珅同时代的钱泳曾评价说:“他的诗偶有佳句,很通诗律。”和珅的诗作统统合乎乾隆的审美趣味,乾隆阅后,怎能不喜欢他呢?很多时候乾隆就命和珅即景赋诗,以代替自己亲为。在和珅的《嘉乐堂诗集》中就有很多首诗是奉乾隆皇帝的命令所作。和珅还经常与乾隆和诗,历史档案中至今仍保存着当年和珅与乾隆和诗的文档。

其次,模仿乾隆皇帝的书法。乾隆皇帝爱书法,和珅就刻意模仿乾隆的书法,他写的字酷似乾隆的御笔。乾隆晚年有些诗匾题字,干脆交由和珅代笔。我们现在看到的北京故宫重华宫内屏风上的诗文是乾隆书写,而挂在故宫崇敬殿的御制诗匾,据考证就是由和珅代笔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和珅在书法上的造诣。

第二,言谈话语顺应皇帝心意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然而,即便如此,还是没有多少人乐意听到逆耳的话语,尤其是像乾隆这样的一国之君,心高气傲,一句话不慎,就会招来杀身之祸。和珅非常清楚地知道“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因此他在侍奉皇帝的时候,就随时提醒自己要做到紧睁眼、慢说话,在说话的时候尽量做到将话说得委婉动听。

这方面最著名的事例就是和珅在处理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前后的举动了。乾隆年间,林爽文在台湾兴兵起义,负责镇压的部队屡屡受挫,使得乾隆非常担心,他表示要御驾亲征。

同类推荐
  • 争霸天下

    争霸天下

    为解开身世之谜,摆脱追杀,方解从军拼军衔,从商挣金银,面对越来越多的谜团,他究竟能否找寻到最终的答案?金钱是这个时代的上帝,而方解是它的导师。为了躲避追杀,他进入帝都,却不曾想,更多的阴谋在等待着他。看方解金钱在握,美女在怀,争霸天下!
  • 明乱

    明乱

    江山代有神棍出,各自妖孽数百年!且看,泱泱大明,数路妖孽,为我独风骚!江山如画,美人倾城,一步两步三步敢笑红尘!
  • 异世江山美人

    异世江山美人

    ——十八岁的你如果回到明代重活十八年会怎样呢?古代的皇帝真的那么好当吗?古代的妞真的那么好泡吗?古代的钱真的那么好赚吗?江湖真的那么好闯吗?跟着我回到明朝去做崇祯,让我带你游走宫廷闯荡江湖,阅尽天下美女,成为天下至尊,让我教你用现代骗术去发家致富。如果你是魏忠贤的徒弟,如果你又娶了魏忠贤的女儿,那你会怎样处理这个大奸臣呢?——简单的权术,现代式的小聪明,再加上那么一点点无赖,一点点坏,这样的小情种给你当如何?——新建书友群:26286194
  • 神州问鼎(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神州问鼎(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本套丛书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以一个全新角度纵览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全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上溯古代,下至公元1912年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详实,存真去伪。并由历史国学权威学者、专家最终审定。
  • 大清的角落:那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碎片

    大清的角落:那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碎片

    在近三百年的风雨岁月里,苍茫的山河之间缠绕着几许挥之不去的疑云和梦魇,泛黄的历史册页交织着血泪情仇的奋争和苦难,历史的波涛里更是飘荡着难以言说的激情梦想和家国离乱。那些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在历史的壮阔舞台上演绎了一幕幕壮怀激烈、荡气回肠的故事,给后人留下了不尽的回味。本书通过一段段妙趣横生的故事,分门别类地堆积起那个封建王朝的逸闻秘史,以轻松的文笔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清朝庙堂与江湖之间角角落落的风景。局部文本貌似戏说,却有史实为依据。一个逝去时代的缤纷史实,清晰逼真地呈现在读者的视野中。
热门推荐
  • 断剑问天

    断剑问天

    百草想要的很简单,只想平淡的度过一生,但是,如果命运连百草这最卑微的希望都要剥夺,百草绝对不服,他便要逆天,纵是剑断魂灭,他也要使天地间永远回荡着不甘的悼亡曲。
  • 下旋球

    下旋球

    ..发球找两端..左右控制短....反手削两面..正手主攻坚....脚下守步点..节奏我为先....守其转黏绵..攻其不备间..
  • 铭刻的勋章

    铭刻的勋章

    来来回回快两年,原本想写一个群名称的小说,现在感觉有点偏了。呃....言归正传,我会抽时间重新整改前面的文章,将不通的地方一点一点修改回来。谢谢还在看的朋友
  • 讼师宠妃:嗜虐王爷,誓不做妾

    讼师宠妃:嗜虐王爷,誓不做妾

    “你是想要本王霸王硬上弓吗?”刚刚还一脸坏笑的他翻脸就跟翻书一样。男人是不是都这样,上一次才被那个捕快乘着醉酒强吻,这一次又被这个王爷强吻。难道女人就那么好欺负?强吻就算了,还强迫的灌她“毒药”,在那之后,他居然还有心情要求她跟他履行夫妻间的义务?“你放开我,你这个变态!”她横眉怒瞪着他。
  • 追捕纯情小萌妻

    追捕纯情小萌妻

    宠老婆的原则就是没有原则!追老婆的原则就是要像小强一样有打不死的精神。片段:“喂”某男懒洋洋的声音从电话里头传了出去“老大,有人在大嫂面前炫耀她的男朋友”在校园某处暗中保护的某保镖甲汇报“他有我美吗~~~”某男一改之前懒洋洋的音调,变得严肃起来“没。。。。。没有,老大你不担心”保镖甲边抽搐着嘴角边颤抖着声音回答,在心里呐喊:老大,你不带这么善变的“担心什么,都没有我美还好意思在小安安面前炫耀,小安安最稀罕我了~~你们这些单身的是不懂的”某男一改之前严肃的音调,变得荡漾起来某保镖甲内牛满面的盯着被挂断的手机,心中呐喊:老大,你目前也是单身啊,你要知道大嫂到现在还不认识你啊,你就这么的自信真的好吗
  • 少年降妖师

    少年降妖师

    少年凭借着先天优秀的通灵能力与一双阴阳眼成为了一名降妖师,冷静又强大的少年,力求消灭天下所有的妖怪。但是他却在一次又一次的任务中明白了,人类与妖怪,与其他物种,应该相互理解,而明白了这一切的他,又该如何改变这不平等的世界。
  • 死亡列车

    死亡列车

    爱丽丝,铁暴龙,活死人,血惊魂……黑色的列车在残骸中行进!带着幸或不幸的旅客进入一个个血腥的世界。
  • 重生正室手札

    重生正室手札

    唐朝叱咤风云的女相,穿越为胤禛正室,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笑傲前朝后宫手札一本!
  • 雷雨顺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雷雨顺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仆后继,长期英勇奋斗的结果。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无数的革命先烈、无数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奉献了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生命,他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后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革命斗志和英雄气概,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当今我们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仍需要这种强大的革命精神,把人们感奋起来,凝聚起来,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朋友,应该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把自己锻炼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 豪华婚姻

    豪华婚姻

    嫁给一个不爱自己的男人,她在豪华婚姻里消费着奢侈的爱情……先占有,后征服,他是只披着狼皮俊美的羊。在一起久了,程语慢慢学会了“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