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54800000015

第15章 舆论与人情——千万别小看了宣传(4)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四日一早,高祖上朝,众大臣已到齐,只等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兄弟到达。而这时李世民却正率尉迟敬德、侯君集等九人,埋伏于玄武门内。玄武门是宫城北门,内廷警卫在此驻扎重兵,是出入内宫必经之路。李建成、李元吉两人行至临湖殿方觉有变,想掉头回马,李世民已骑马迎面而来,李元吉仓皇张弓,连射三矢,因控弦不开,皆未中的。李世民取弓还击,李建成当即中箭而死。尉迟敬德骑马而至,李元吉立即往武德殿奔逃,尉迟敬德引箭便射,将李元吉射死。东宫、齐府精兵二千余人赶来攻玄武门。

在玄武门的秦府兵不多,形势十分危急,秦府兵赶忙紧闭宫门抵抗,东宫、齐府精兵力攻很久,不得入,遂鼓噪进攻秦府。正在这紧要关头,尉迟敬德持李建成、李元吉首级赶到,东宫、齐府将领和士兵见主子已被杀,无心恋战,遂溃逃而去。随即,李世民派尉迟敬德面见李渊,说:“秦王以太子、齐王作乱,举兵诛之,恐惊动陛下,遣臣宿卫。”李渊见事已如此,无可奈何。两天以后,唐高祖下诏将李世民立为太子。八月,唐高祖禅位成为太上皇,李世民登上帝位,即唐太宗。第二年年初,唐太宗改元贞观。

玄武门之变,显示出李世民的果敢和残忍。王夫之曾评价说:“太宗亲执弓以射杀其兄,疾呼以加刃其弟,斯时也,穷凶极惨,而人心无毫发之存者也。”况且,李世民兵变两个月后就登上帝位确有逼父退位之嫌。然而后世人在评价李世民时却极少提到玄武门事变这血腥的一幕,这要得益于李世民在位时的良好政策和对民心的多方面把握。

◎ 民族融合 民心所向

就在玄武门事变后,突厥颉利可汗趁唐朝内乱,大举入侵。太宗遣尉迟敬德出战,大败突厥。未几,颉利又再次入侵,到达渭水便桥,并遣使臣到长安示威。于是太宗亲率六骑到渭水,与颉利隔河相会,这时唐朝大军亦陆续到达。颉利见唐军军容严整,以为无隙可乘,于是与太宗议和,随即北归,此即为“便桥会盟”。

贞观四年(公元630年)三月,唐将李靖、李炆大败突厥,俘颉利可汗,突厥灭亡,唐朝的版图扩大到了今天的贝加尔湖以北。原属突厥的部落有的北附薛延陀,有的西奔西域,投降唐朝的尚有十多万人。唐太宗召集朝臣商议如何处理这十多万突厥降众。大多数朝臣认为:北方的游牧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中原地区的严重边患,今天有幸将其灭亡,应该将他们全部迁到黄河以南的内地居住,打乱他们原来的部落组织和结构,使其分散杂居在各个州县,引导他们耕种纺织。这样,就可以使原来桀骜不驯的游牧民族变成易于管理的内地居民,使塞北之地永远安宁。

亦有人提出,少数民族弱则请服,强则叛乱,向来如此。应该将他们驱赶到莽莽草原之上,不可留居内地,以绝心腹之患。只有中书令温彦博力排众议,主张将突厥降众迁居到水草丰美的河套地区居住,保全他们的原有部落,顺应他们的生活习俗,这样既可以充实空虚之地,又可以加强北边的边防力量。

温彦博还指出:“天子对万事万物,应该像天覆地载一样,无有遗漏。今天突厥在穷困潦倒之时归降于我,能将他们拒之于外而不予接受吗?”唐太宗很赞成温彦博的建议,并补充说:“自古以来都是贵中华而贱夷狄,只有我对他们是爱之如一的!”于是,他便在河套地区设立了定襄和云中两个都督府,统领突厥降众。对于愿意归附的各级酋长,都拜为将军、中郎将,列于朝廷,五品以上的少数民族官员就有一百多人,几乎占到了全部朝臣的一半,相继迁入长安居住的将近万家。唐太宗的这个政策,很快便得到了周边很多民族的拥护,他们纷纷将唐太宗尊为“天可汗”(意思为“像天一样伟大的领袖”),敬若神明。

平定突厥之后,太宗继续经营西域,先后多次用兵。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吐谷浑寇边,太宗派李靖、侯君集、王道宗等出击,次年吐谷浑伏允可汗逃入沙漠,后为国人所杀,太宗另立吐谷浑国王。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太宗因为高昌王曲文泰去西域朝贡,所以命侯君集、薛万彻等率兵伐高昌。次年,高昌王病死,其子智盛继位,投降唐朝。太宗于是在高昌首府交河城设置安西都护府,西域各国皆到长安朝贡。

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正月,唐太宗在吐蕃(今西藏地区)赞普松赞干布的多次请求下,答应将宗女文成公主嫁给他,并派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护送公主入藏。松赞干布闻讯大喜,亲自从首都逻些(今西藏拉萨)来到河源(今青海鄂陵湖西),以子婿之礼接见李道宗。他看到中国华丽的服装和壮观的仪仗,十分羡慕。从此,吐蕃和唐朝结为甥舅关系,相互学习,友好相处。

李世民的宗室,几代都有少数民族的血统,李世民的祖母独孤氏为鲜卑人,皇后长孙氏的祖先为北魏拓跋氏,可能由于这一缘故,加上李世民广阔的胸襟,唐初并不过分歧视少数民族。民族融合的大趋势不仅使得唐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强盛和开明的王朝,也使得唐朝人民生活安定,在世界范围都赢得了极高的声誉,这在中国的封建历史上是非常少见的。

◎ 从善如流 巧处君臣关系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唐太宗在论功行赏时,将谋士房玄龄、杜如晦的功劳列为第一,并任命为宰相,执掌朝政,引起了他的叔父淮安王李神通和骁将尉迟敬德的不满。他们自恃战功显赫,资深位高,口出怨言,扰乱庆功会秩序,甚至还挥拳打伤前来劝解的任城王李道宗的眼睛。于是,诸将争功,大吵大闹。对此,唐太宗声色俱厉地对李神通说:“叔父虽在义旗初起之时,有首倡之功,但后来却在同窦建德和刘黑闼的两次作战中,一次全军覆没,一次望风逃窜。玄龄、如晦运筹帷幄,安定社稷,论功行赏,理当第一。你虽是我的叔父,国家的贵戚,但却决不能以私恩滥与功勋之臣同赏。”接着,他又对尉迟敬德说:“我以前在读《汉书》时,看到汉高祖时的有功将领很少有保全性命的,常对高祖心怀不满,因而想引以为鉴,有意保护功臣,不使其子孙断绝。但你却经常居功自傲,触犯法律。我今天才明白汉初大将韩信和彭越等人的受戮被杀、家破人亡,并非是汉高祖的过失。国家大事,只有赏罚两种。非分之恩,不可兼行,你要自珍自爱,免得将来后悔。”李神通和尉迟敬德听了这番警告以后,当即表示悔过自新,这场争功风波很快便得到平息。接着,唐太宗又将原太子李建成的属官王炆和魏徵等人,赦而不罪,委以重任,让其参掌朝政。

不久,宰相封德彝鉴于有些折冲府的兵源不足,便向唐太宗建议将不到参军年龄但体格健壮的中男(唐初十六岁为中男)检点入军。唐太宗当即表示同意,并令中书省起草诏令,送门下省审议通过后,直接交尚书省执行。但当这一诏令送至门下省时,专门负责签名盖章的门下省官员魏徵却拒不签字,中间虽经多次交涉,均未成功。

最后,封德彝只得向唐太宗如实汇报。唐太宗听罢大怒,立即派人召来魏徵,声色俱厉地说:“检点健壮中男入军一事,是我已经同意的。这件事究竟与你有何干系,竟这样固执地不肯同意,你这是什么意思?”魏徵郑重地回答道:“我听说竭泽而渔,并不是打不到鱼,但明年无鱼;焚林而猎,并不是捕不到兽,但明年无兽。如果将中男检点入军,那么这些人原来承担的租税杂役将何取给?并且兵不在多,关键在于如何训练。如果训练得法,人百其勇,何必凑数?”接着,魏徵还一连列举了唐太宗即位以来失信于民的两三件事。

魏徵还严厉指出:“如果长此以往,怎能取信于人!”唐太宗听后,沉吟半晌,终于诚恳地说:“我没有深思熟虑,竟犯了这么大的过失。如果长此以往,还能求得天下大治吗?”遂下令停止检点中男,并赏赐了一口金瓮给魏徵。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四月,太子李承乾因谋反之罪被废,唐太宗遂将其第九子晋王李治立为太子,并对太子严加管教。见其吃饭,他便指着饭食对李治说:“耕种田地,春种秋获,都要经过辛勤劳动。只有爱惜民力,不夺农时,才能常有饭吃。”见其乘马,便说:“马能代人步行,节省体力,如果使用得当,不尽其力,才可以常有马骑。”见其乘舟,便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百姓,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你将来就会成为君主,想想水与舟的关系,能不畏惧吗?”见其在树荫下乘凉休息,便说:“这棵树的躯干虽然弯曲,但经木匠的绳子量过以后,就可以锯成笔直的木板。做君主的虽然无道,但只要善于接受谏言,虚心讷谏,就可以成为圣明天子。”

并且唐太宗还教训其他几个儿子说:“父亲疼爱儿子,这是人之常情,不用教导,人人自知。做儿子的能够忠孝两全,这是最好不过的。如果不听教诲,不遵礼法,必然招致杀身之祸,父亲虽然疼爱,也是无可奈何的。以前汉武帝死后,汉昭帝继位,燕王刘旦骄横跋扈,狂妄自大,鄂邑公主、上官桀、桑弘羊等谋反。事情败露,燕王及公主自杀,上官桀等皆被族诛。做臣子的要从这件事中吸取教训,小心谨慎,千万不要学刘旦的样子。”据说,从此以后,这些龙子龙孙都奉公守法,很少有人胡作非为。

◎ 政策开明 创贞观盛世

太宗在位期间,除政治、军事方面有卓越成就外,在社会、文教方面都有更张。在社会方面,太宗鉴于士族仍然垄断高官之位,为了平抑门第、为国家选拔更多人才,太宗一方面命高士廉编《士族志》,以“立功、立德、立言”为标准,重新评估士族,无功德者一律除名;另一方面,承袭隋代的科举制度,以延揽人才。

为了提供优良的教育环境,太宗建立了以国子监为首的京师学。京师学包括在高祖时建立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太宗时建立的律学和书学,增建校舍,足以容纳二千名学生学习。又设弘文馆,专门供皇族及高级官员子弟入读,一时文教之风大盛,四夷君长都遣子弟来长安学习。

同时,太宗又注重编修书籍和历史。他命令搜求民间死去学者的遗书。隋朝末年,洛阳的隋代藏书在运往长安途中都落入黄河,剩余的只有一万四千部,约九万卷,但等到太宗成立弘文馆时,其中就已藏书二十多万卷;太宗又认为南北朝时期经学分为南北两派,学术观点难以统一,于是命孔颖达加以整理,颁布《五经定本》,是为《五经正义》的稿本,为科举考试提供了范本。史学方面,太宗立国史馆,编修南北朝及隋朝的历史,一方面以示唐室正统,另一方面从中汲取历史教训。

在教子方面,唐太宗也有自己一套独特的方法。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正月,唐太宗将他自己撰写的《帝范》十二篇赐给太子李治,并谆谆告诫他:“你应当以古代的圣哲贤王为师,像我这样,是绝对不能效法的。因为如果取法于上,只能仅得其中,要是取法于中,就只能仅得其下了。我自从登极以来,所犯过失是很多的: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所有这些,都是我所犯的最大过失,千万不要把我当做榜样去效法。”

唐太宗能做到任用贤能、从善如流、闻过即改、视民如子、不分华夷。正因为如此,后世在评价其功绩时,往往忽略其不光彩的弑兄杀弟、逼父退位的开端,着力歌颂其开创的“贞观之治”。把他塑造成为中国人千百年来称颂的好皇帝。

舆论资源的平衡利用

在中国的封建历史上,舆论和民意经常被当做是争夺权力的工具,利用的好,可以成为登王称帝的垫脚石,利用不当,也会变成踏入地狱的催化剂,如何根据时势掌握舆论资源的平衡使用,是一门高超复杂的技术。

被丑化的董卓

在历史上,董卓除了作为一个残暴者出现之外,就是为貂蝉的历史故事添砖加瓦。关于董卓,我们很难找到正面的历史评价,历史上的董卓是不是真像《三国演义》里所描述的那样愚蠢残暴呢?谈董卓之前让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凉州这个地方。

汉朝的凉州地处西北边陲,土地贫瘠,并长期与游牧民族交战。凉州人以射猎为业,居无定所,过着刀口舐血的生活。凉州的地理环境加上东汉末年的动乱,孕育了一批军事人才,董卓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 董卓的“发迹”道路

董卓当上羽林郎后不久,在洛阳受到中郎将张奂的推荐,回到凉州,以军司马的职位参加了对羌族的战争。董卓与司马尹端并击羌军,大破之,击毙羌族首领,斩首万余人。战争结束后,董卓“拜郎中,赐缣九千匹”。董卓说,自己虽有指挥之功,但作战还是要依靠士卒,于是,董卓把这九千匹缣全部分给了吏卒。这段史实说明董卓不但善战,而且具备做统帅的风度。此后董卓“数讨羌胡,前后百余战”。这其间,董卓曾讨黄巾军失败,被免官。但董卓善于钻营,贿赂十常侍,当凉州战事再起时,董卓又被起用。东汉政府为了巩固西北边防,需要董卓这样的人。董卓的存在确实巩固了凉州的防务,但由于董卓长期在凉州作战,其在凉州的实力和声望已超过了东汉政府,于是逐渐不受东汉政府节制。

董卓手握重兵,东汉政府当然对其不放心,先后两次要董卓到洛阳来任职,借以夺其兵权。董卓拥兵自重,挟羌胡以威胁东汉政府,拒不来京,更不交出军队。在这种形势下,东汉政府想让皇甫嵩以武力解决掉董卓,董卓屯兵河东郡以观察东汉政府的动静。东汉政府终于还是不敢发难,可见董卓当时的军事实力已颇为强大。

公元189年,大将军何进为诛宦官召董卓进京。为什么大将军何进要召西凉军阀董卓进京?想要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先谈谈东汉末年的政治格局。

东汉政治格局有一个特点,就是地方豪强的势力很大。因为辅佐刘秀夺得天下的大都是豪强,夺取天下后他们的势力得到了巩固和加强。刘秀作为开国皇帝想丈量全国的土地,但因为地方豪强的反对而作罢,可见地方势力之强。到了东汉后期,中央政权衰落而地方势力日益加强,中央政府渐渐丧失了对地方的控制权。东汉的官员从地方名士中选出,名士代表的是地方豪强势力,所以皇帝也基本上被官僚给架空了。皇帝为了维护中央政权、压制官僚集团而起用宦官。东汉末年的“党锢之祸”表面上是名士与宦官的争斗,实际是中央政府与地方豪强的争斗。

大将军何进是外戚,自然是站在皇帝一边的,他拉拢名士,诛杀宦官希望能维持东汉政府。他还希望能得到西凉军阀董卓和并州军阀丁原的支持,于是召其进京。董卓还未到洛阳时,洛阳已发生变乱,何进被宦官所杀,宦官被以袁绍为代表的名士所消灭。到此为止,皇帝在这场混乱的权力斗争中已经彻底失败,失去了所有可以依靠的力量。可以说东汉政权已经灭亡了。说东汉因为董卓的存在而灭亡是有点儿过于牵强的。因为在董卓控制东汉政权时,东汉政府实际上已经倒台了,即使没有董卓,也会有其他的地方豪强来扮演董卓的这个角色。所以,说是董卓灭了东汉政府,实在是有点儿栽赃陷害的意思。

同类推荐
  • 横扫乱世

    横扫乱世

    天下乱,将星现,一片赤胆平乱世,手中长抢定江山,体验不一样的春秋乱世
  • 出轨的盛唐2:武后

    出轨的盛唐2:武后

    这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她是这个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女皇,她是历史,也是传奇!真实再现中国历史生存法则及后宫内幕!本书全景式展现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最隐忍、最狠厉、最孤绝又最辉煌的传奇人生!值得你细细品味。这是一本精彩诠释中国古代女人只有在床上先征服男人才能在权力场上征服天下的最经典教材,生动描写了武后的从容镇静,老成练达,虽然难以洗涤其残忍毒狠之罪,却是人人敬佩。
  • 一品逍遥侯

    一品逍遥侯

    我叫方浩,生活对我一帆风顺,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想想,还真的有些小激动。可惜,我也穿越了,很不幸,我居然成了一个小乞丐,一个蜷缩在破庙里的小乞丐,唉,命运的这个玩笑开大了。什么?你问我宋徽宗为什么成了开创徽宗盛世的千古一帝?辽金皇帝为什么听到我的名字就战战兢兢?为什么世人都赞我为大宋第一才子?我这些老婆为什么都这么漂亮?我家大门上为什么还有逍遥侯三个大字?我家那些遍及天下的商铺、钱庄、地产、良田是怎么得来的?别急,且待我喝口茶润润喉咙,你也别忘了抽空去收藏推荐一下,咱们坐下来慢慢聊……聊天基地:460823997欢迎加入
  • 三国之轩辕春秋

    三国之轩辕春秋

    赵家卫国喝:生前护国际,死后赴黄泉;痛饮孟婆汤,有缘轮回见;肩负大山命,励志救苍天!军马戎生半载,踏平羌胡异族,重组我泱泱华夏社稷!幽州:我之起点!草原:我来称王!中原:我来称帝!江南:我来统领!倭国:血屠报国!朝鲜:重新称臣!高句骊:跳梁小丑!三大帝国:北汉宣战!敢犯我中华天威者,虽远必诛!我就是轩辕晨光,来自二十一世纪的“武才”,论谋略,我不及孔明手指;论政务,我不及文若大贤;论武艺,更不如飞将奉先;惟独我的胆识,可以比天!天下一统!笑傲人生!青梅煮酒!名流青史!【小说内容皆为虚拟,切勿当真!】【搜群:365746178(三国轩辕春秋·书友群)→欢迎你的光临】
  • 三国之点将台

    三国之点将台

    这是一个穿越者的故事,一个黄巾小兵,在无奈的生存挣扎中越陷越深,洗不掉黄巾的烙印。他身为黄巾,没有名臣猛将来投,没有美女投怀送抱。有的只是那一个伴随他穿越时空的点将台。看他是如何在士族遍地的世界中杀透重围。终究还是一个从一名黄巾小兵成长为暗夜行走,最后统帅天下的故事。
热门推荐
  • 一婚贪欢:顾少的心尖娇宠

    一婚贪欢:顾少的心尖娇宠

    穆筱筱悲催的书穿到总裁小说里,成了最恶毒的女配。这角色不好当,不能抢女主的戏,还不能和女主抢男主。女主一路开金手指,而她这女配则一路衰神附体,被男主吃干抹净还不能让他负责。穆筱筱扶着发软的小蛮腰,昨晚被压着做了一晚,终于体会到了小说里男主一夜七次的厉害。“昨晚只是一场醉酒后的意外,记住,我永远不会爱上你。”靠在床头的男人冰冷的话语从他那好看的薄唇吐出。“总裁大人,这是昨晚的嫖资,不过你功夫实在是差劲,也就值这个价钱。”穆筱筱将钱甩在男人冷峻的脸上,就当是被狗咬了口,不,是七口。
  • 空想世界之幻梦的旅人

    空想世界之幻梦的旅人

    少年吉米在十三岁生日时收到了来自失踪许久的父亲的礼物——一本名为《世界之书》的书,接踵而来的便是各种奇幻的事物,引领着少年进入了另一个与众不同的魔法世界,在那里等待着他的是伙伴?是冒险?还是前所未有的大危机?这一切的答案等着你来发现······
  • 诸天行纪

    诸天行纪

    第三纪元奏响出令人怀念的战争交响乐,代表宿命的不可解说符号于万界的核心再度闪耀。来自混沌的邪念,狞笑地俯视着茫茫空间,手握本源权杖的禁忌之子,终将回归那必须面对的人生。异能与基因搭建进化的阶梯,古武和仙诀再现文明的浩瀚,原力的波涛席卷星球的战争,进取的精神驶向宇宙的洪荒,寂静的意念铸就不朽的守望,天命的神器飞跃轮回的壁障……诸天行走,轮回纪元!
  • 重生之镇魔曲

    重生之镇魔曲

    历经磨难,行走在佛与鬼,善与恶的边缘,信奉以恶惩恶,为复仇而生,血刃开道,绝境暴袭!
  • 大清黑道第一佬

    大清黑道第一佬

    一个脸皮奇厚的马屁高手、才高九斗的无耻之徒、现代黑道的混混头子穿越来到了清朝乾隆年间,他将会在封建的传统黑道中掀起怎样波澜壮阔的动荡,美女征服,黑道争霸是他兽血燃烧的旋律,看他怎样从一个无名的异世混仔逐步成为一个身边美女无限,手下小弟过万的黑帮风流巨佬……
  • exo站在云端说爱你

    exo站在云端说爱你

    此文主线鹿晗,但可以投票和番外。鹿晗:“盈盈,你出来好么?有什么事我们一起面对....灿烈:”没有你,快乐病毒只会变成病毒....
  • 一曲误终生

    一曲误终生

    那一年,她在紫藤花海里遇见了他,他是那么的帅气,还弹奏着她儿时的梦想----钢琴。她对他一见钟情。那年,她十四岁。两年后,她又遇见了他,还是在紫藤花下,他一脸霸道,全然没有了往日弹奏钢琴的恬静。他对她说,往后我就是你的钢琴老师,你的钢琴梦交给我吧。她受宠若惊,以为这只是一场梦。可事实却是,她需要每天对着黑白分明的钢琴弹奏着,还要面对着一位时常让她心动的霸道老师,正如紫藤花,她对他有着醉人的迷恋,无法自已。她该怎么办?
  • 国宝之谜

    国宝之谜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古代人民用智慧创造了无数辉煌的瑰宝。经过岁月,的沉淀后,它们变成了现在人们所见、所闻的历代传世国宝。每一件国宝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背后是一个个不为人知的故事,散发着神秘而悠远的气息。 不同时代、不同的先民为人们留下了不同的具有各个时代特色的国宝,有些因为时代的久远、文字的缺失变得扑朔迷离。人们在欣赏它们的同时不禁忍不住想知道这些国宝的创造者是谁?它们都有什么奇异之处?在它们身上都发生过哪些奇事?现存的国宝目前状况如何?下落不明的国宝消失的原因是什么?现在又在哪里呢?只有清楚地知道了这些问题,才能够让人们更加了解国宝、珍惜国宝。
  • 那五

    那五

    邓友梅的创作风格可用刚健、平实四个字归纳。而最能代表其艺术成就的“京味儿”小说是《那五》《烟壶》等。这批“京味儿”小说,大都取材于旗人的故事。作家以独特的视角,描绘出今日读者不大熟悉的旗人的生活画卷,给人以历史的感悟和现实的启示。收入本集的有其代表作《烟壶》《那五》等,这几篇小说表现了邓友梅丰富的“民俗学”知识,也显示了他非凡的灵气。
  • 霸道校草唯爱乖丫头

    霸道校草唯爱乖丫头

    她,洛悦曦,一个敢爱敢恨的女生,活泼开朗的性格,一副巴掌大的瓜子脸,大大的眼睛像两个樱桃,雪白的皮肤像是能掐出水一样,任谁看了都想上去摸摸那雪白的脸蛋.他,吉梓辰,圣樱学校的校草,拥有着一副帅爆了的面孔,每个女孩心目中的白马王子,但他却只把他的笑容给一个叫洛悦曦的女孩.两人经过重重的困难,最终能否走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