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54600000020

第20章 鲁仲连遗燕将书

【原文】

燕将攻下聊城(1),聊城人或谗之燕(2),燕将惧诛,因保守聊城,不敢归。齐田单攻聊城岁余,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

仲鲁连乃为书,约之矢以射城中(3),遗燕将。书曰:吾闻之,智者不倍时而弃利(4),勇士不却死而灭名,忠臣不先身而后君。今公行一朝之忿,不顾燕王之无臣,非忠也;杀身亡聊城,而威不信于齐(5),非勇也;功败名灭,后世无称焉(6),非智也。三者世主不臣,说士不载,故智者不再计,勇士不怯死。今死生荣辱,贵贱尊卑,此时不再至,愿公详计而无与俗同。

且楚攻齐之南阳,魏攻平陆,而齐无南面之心,以为亡南阳之害小,不如得济北之利大,故定计审处之(7)。今秦人下兵,魏不敢东面;衡秦之势成(8),楚国之形危;齐弃南阳,断右壤,定济北,计犹且为之也。且夫齐之必决于聊城,公勿再计。今楚魏交退于齐,而燕救不至。以全齐之兵,无天下之规,与聊城共据期年之敝,则臣见公之不能得也。且燕国大乱,君臣失计,上下迷惑。栗腹以十万之众五折于外,以万乘之国被围于赵,壤削主困,为天下僇笑(9)。国敝而祸多,民无所归心。今公又以敝聊之民距全齐之兵(10),是墨翟之守也。食人炊骨,士无反外之心,是孙膑之兵也。能见于天下。虽然,为公计者,不如全车甲以报于燕(11)。车甲全而归燕,燕王必喜;亡意亦捐燕弃世,东游于齐乎?裂地定封,富比乎陶、卫。此两计者,显名厚实也,愿公详计而审处一焉。

吾闻之,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昔者管夷吾射桓公中其钩,篡也;遗公子纠不能死,怯也;束缚桎梏,辱也。若此三行者,世主不臣而乡里不通。乡使管子幽囚而不出(12),身死而不反于齐,则亦名不免为辱人贱行矣。故管子不耻身在缧绁之中而耻天下之不治,不耻不死公子纠而耻威之不信于诸侯,故兼三行之过而为五霸首,名高天下而光烛邻国(13)。

曹子为鲁将,三战三北,而亡地五百里。乡使曹子计不反顾,议不还踵,刎颈而死,则亦名不免为败军禽将矣。曹子弃三北之耻,而退与鲁君计。桓公朝天下,会诸侯,曹子以一剑之任,枝桓公之心于坛坫之上,颜色不变,辞气不悖,三战之所亡一朝而复之,天下震动,诸侯惊骇,威加吴、越。若此二士者,非不能成小廉而行小节也,以为杀身亡躯,绝世灭后,功名不立,非智也。故去感忿之怨,立终身之名;弃忿悁之节(14),定累世之功。是以业与三王争流,而名与天壤相弊也。愿公择一而行之。

燕将见鲁连书,泣三日,犹豫不能自决。欲归燕,已有隙(15),恐诛;欲降齐,所杀虏于齐甚众,恐已降而后见辱。喟然叹曰:“与人刃我,宁自刃。”乃自杀。聊城乱,田单遂屠聊城。

【注释】

(1)下:攻陷。

(2)或:有人,虚指代词。

(3)约:绑扎。

(4)倍:通“背”,违背。

(5)信(音伸):通“伸”。

(6)称:称述,称道。

(7)定计审处:考虑利害作出决定。

(8)衡秦:与秦连衡。

(9):僇笑:侮辱,嘲笑。

(10)距:通“拒”,抵御,抵抗。

(11)全:完好无损,使动用法;报:答谢。

(12)乡(音向)使:当初假使。乡,通“向”。

(13)烛:照耀。

(14)悁(音娟):愤恨。

(15)隙:隔阂。

【译文】

有位燕将攻下齐国的聊城,聊城里的人,有跑到燕国去散播燕将坏话的,燕将因燕王听信谗言,生恐归国之后,会被杀戮,于是就死守聊城,不作归国的打算。齐国的田单攻打聊城一年有余,士卒多半战死,可是聊城仍旧攻不下来。

鲁仲连看到后,就亲自写了一封信,系在箭上,射进城去给燕将看。信上说:我听说“智者善观时势,不会违背时机以丧失权益;勇者重名轻死,不会贪生怕死以损灭威名;忠臣献身报国,不会先顾自己,然后顾国君。”现在姑且就用这三项标准来谈谈您的作为。您原是燕国的一名重臣,而今您只顾自己一时的愤怒,便保守聊城而不归国,再也不管燕王失去臣子,像这样只顾自己安危,而不顾国君伤心的做法,便不能算是忠臣;孤守聊城,以拒全齐的雄师,迟早终有失守的一天,待城池陷落,您再自杀,那么您的威名已无法再扬于齐,像这样有损英名的死法,是不能算是勇士的;日后弄到城破身亡的地步,那么您一世的勋业,不但毁于一旦,就是您一生的英名,也将为之损灭,像这种不识时务,会导致利益丧尽的做法,是不能算是智者的。一个为将的人,要是智、仁、勇三者都不具备了,那么世上的人主就不会以他为臣子,游说之士也不会四处去称道他。所以一个智者,遇事不做两次的计虑,一个勇者,逢到生死难决的事要不怕死。现在,您的未来,究竟是要生,还是要死?是要荣,还是要辱?是要尊,还是要卑?时机一过,便不会再来,希望您仔细地计议,而切莫流于一般世俗之见?

前些时候楚国来攻打齐国的南阳,魏国来攻打平陆,可是齐国围攻聊城的大兵,并没有分军前去援救的意思,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齐国认为丢失南阳的害处小,收回济北(即聊城)的利益大,所以齐国决心要取回聊城。现在秦人出兵东下,魏国不敢东面侵齐,齐秦连横的局面形成,楚国的形势便告孤危。过去,当齐国受到楚魏交攻的日子,纵使是牺牲南阳给楚,割弃平陆给魏,但只要收回济北的话,就不惜作出以上的牺牲。如今,楚魏侵略齐国的部队,都已相继撤走,而你们燕国的部队又不见有前来救援你的。不再顾虑有外寇入侵的齐国,倾其全国的兵力,专来对付您一座聊城,双方对峙已有一年之久,只要齐国再多施加压力,那么聊城残破的局面立刻就会出现,我看您是守不住聊城了。况且燕国发生大乱,君臣失计累累,上下迷迷糊糊。栗腹以十万的大军,连连在外吃了五场败仗,使得一个拥有兵车万乘的大国,屡次被赵国所困,疆土被日益削夺,国君受窘困,为天下人所嘲笑。像这种弊病丛生,祸端日多,百姓惊慌,无所归心的国家,还可能出来援救您吗?然而在这种后援断绝的情况下,您以疲惫不堪的聊城百姓,竟能抗拒整个齐国的兵力,这点能耐,简直就像墨翟之守啊!吃的没有了,拿死人的肉来吃;烧的没有了,捡些死人的骨头来烧,然而士卒竟然一点儿背叛之心都没有,这是孙膑的用兵之道啊!您的贤能足以显扬天下了。虽然如此,为您设想,还不如保全车甲归报燕王。燕王看到车甲保全归来必定非常高兴。若是您无意归燕,,那么您为什么不捐弃燕国,抛弃世俗的议论,向东投靠齐国呢?到了齐国后,您就会裂地封侯,富足可与陶的魏冉和商的卫鞅相比!两者之中都可以显扬名声,获致厚益,希望你详细考虑而审慎选择一项而行!

我又听说,拘守小节的人,不能成就光荣的名声;憎恶受小耻辱的人,不能建立伟大的功业。以前,管仲用箭射中过齐桓公的带钩,这是形同叛逆的罪行;丢下公子纠不为其殉难,这是贪生怕死的表现;甘心被绑,身加镣铐,这是极为耻辱的事。一个人如果犯有这三种失节行为,那么不单是世上的人君不肯任用他为臣子,就是乡里的人也不愿意与他交往。假使当初管仲拘守那些小节,怕受耻辱,宁可被囚禁而不出来,或者殉难于鲁而不返齐的话,那么他就一辈子也脱不掉弑逆背叛和被囚受辱的恶名了。但是管仲不以己身被囚受困为辱,而以天下的未能大治为耻;不以没为公子纠殉难为耻辱,而以声威没能显扬于诸侯为可耻,所以他身兼三项失节的行为,可是他含羞受辱而任政于齐,最终成为春秋五霸的创始人之一。他的名望高于天下的任何人,他的光辉也照耀到邻国!

曹沫担当鲁国大将的时候,三次出兵战齐,三次败北,并且丧失土地五百多里。假使曹沫不肯回头多加顾虑,不肯多加思量,自杀而死,那么他在历史上也免不了要被冠以败军之将的恶名了。曹沫忍下三次败北的耻辱,退回跟鲁君商议计划。后来,抓住齐桓公朝见天下诸侯,跟诸侯会盟的机会,曹沫只凭一把利剑,在坛坫之上,抵住桓公的胸部,面不改色,侃侃陈词。结果,三次战败亡失的土地,一下子都索取回来,这个时候天下都为之震动,各地诸侯都感到惊骇,的声威远播吴越。像管仲、曹沫二人,并不是不能以死来成就小廉和小节的人,只是他们认为杀身灭躯,等于身绝与世,名灭于后,而大功大名就根本无从建立,那样拘守小节小辱而死,才是最不智的,所以他们懂得隐忍,暂先抛却令他们感到愤怒的耻辱,忍辱不死,而去建立终身的荣名;他们懂得捐弃令他们感到不快的失节,含羞不死,而去建立累世不朽的功业。结果,他们的功业,足与三代之王媲美流芳;他们的荣名,也可与天地共生不朽。他们两人建功立名的榜样,希望您选择其一去做。

燕将看了这封信后,哭了三天,还是迟疑未决。因为他想归燕的话,已跟燕王有过摩擦,恐怕回去之后,会被杀戮;想降齐的话,一年来杀伤和俘虏齐国的士兵极多,怕降齐之后,会遭到他们的报复。左思右想,终有不妥,最后只有长声叹息地说:“与其让别人来杀,还不如自我了结。”于是就自杀而死。当他身亡之后,聊城发生大乱,田单就进城屠杀收复聊城。

【智解】

不战而胜,攻心为上

田单攻打聊城一年有余,损兵折将,但是聊城的燕国军队依然屹立于斯。鲁仲连一纸“飞书”,燕将自杀,燕军不战而溃,不战而屈人之兵。这看似神奇,有点儿天方夜谭的感觉,但实际上它是有深刻的军事思想内涵的。

中国古代兵法历来将“不战而屈人之兵”视为军事战争的最高境界。《孙子兵法·谋攻篇》指出:“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孙膑也指出:“凡伐国之道,攻心为上”。以自己之威猛与敌人硬拼当然也可以取胜,但自己多少也得有点儿牺牲;如果能以攻心为上,不费多少力气而令敌人自溃,这才是完美的胜利。

鲁仲连遗燕将书而使燕将自杀正是这一“夺心”之术的运用。田单与燕军僵持一年有余而聊城不下,何以致此?因为聊城人施反间计于燕王,燕王听信谗言,燕将害怕回国被诛杀,所以他只得率领军队死保聊城作困兽之斗。而困兽之斗的杀伤力大家是知道的,所以田单攻打聊城一年多,虽然自己损兵折将,但是依然无法攻破聊城。这时鲁仲连出现了。

鲁仲连谙熟当时双方的情势后,才动笔写信。鲁仲连明知燕将没有回归燕国的可能,但是他在书信中却大谈特谈忠臣之道,这种做法无异于往伤口上撒盐;“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历史上确有其事,管仲之于齐桓公、曹沫之于劫盟即是。但是,这毕竟是历史上的特殊情况,燕将深切体会到的是,几句谗言就让自己孤军在外进退两难!更何况,就是自己真的投降了齐国,齐国的君主和田单可以不计前嫌,可是自己一年来“所杀虏于齐甚众”,齐国的士兵、齐国的百姓能放过自己吗?难道这些鲁仲连就不懂吗?他当然懂得,因为这正是鲁仲连的“攻心”之术,他想让燕将痛苦不堪而自乱其心。因为当时的燕将已经没有了退路,身处困境又孤立无援,回燕国的路行不通,齐国上下举国而攻之,所以他最终的结局是,即使战,亦是败!所有的这些难道说燕将不懂吗?他当然也懂得,只是以前还没有人点破它,所以所有的这一切尴尬全部都藏在燕将的内心深处。也正因此,鲁仲连的一封书信彻底击跨了燕将最后一根坚持的神经:“泣三日”,“乃自杀”。

由是观之,鲁仲连的“飞信”无异于一把刀,一把直指燕将心头的刀,它“不战而屈人之兵”,实为战术中的“善之善者也”。

《孙子兵法》中说:“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意思是说,对于敌人的军队,可以打击对方的士气;对于敌人的将领,可以动摇对方的决心。

古人所说的“心”,泛指人的思想、意志、品德、情感、决心等。战争的指挥者是“将”,动摇了“将”的决心,使其作出错误的决定,那么战争的胜负就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了。

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即是输在对方的攻心之计上。关羽在水淹七军,生擒于禁、庞德之后,愈发骄傲轻敌。东吴的年轻将领陆逊恰好注意到关羽的轻敌之心,于是他备礼呈书给关羽,口气极为谦恭,这使得原就轻视陆逊的关羽更加放松了警惕,不复有江东之忧,他撤走了荆州(今湖北荆门)的大半兵马去攻打樊城。结果吕蒙乘机而入,偷袭成功,兵不血刃就占领了荆州。

关羽闻讯大怒,回师要夺荆州。东吴虽已占领荆州,但形势是很严峻的,因为当时关羽力量尚强,荆州是其老巢,他的复夺之志正盛,双方一旦交手,结果实难预料。这时东吴大将吕蒙显示了他杰出的战略才能,他运用瓦解军心的战术,成功地击溃了关羽之军,并最终俘虏了关羽,从而使东吴在荆州之战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吕蒙占领荆州后,立刻传令军中:“如有妄杀一人,妄取民间一物者,定按军法。”并且告之城中各级官吏,原封不动留任。他又将关羽家属专门保护起来,优厚供养。吕蒙的军令既出就是严格无情的,他的一位同乡士卒因为拿了百姓的蓑笠盖铠甲,被抓获,吕蒙说:“你虽是我同乡,但号令已出,你既违反,当按军法。”当即推下斩首,自此三军震动,东吴兵士再也不敢骚扰百姓。过了几天,吕蒙又传下号令;凡随关羽出征的将士之家,按月供给粮米,有患病者,派医治疗。结果“军属”们对东吴感激涕零。

再说关羽,一路之上气急败坏,他先派了一个使者前去质问吕蒙的背信弃义。关羽使者到后,吕蒙亲自出城迎接,待以宾礼,并解释说奉上差遣,不得自主。设宴款待后,送使者回馆驿休息。这时随征将士的家属纷纷来使者处打探,并让使者传书,都说家门无恙,衣食不缺。使者回军中后,将士们一听说家中安好、吕蒙照顾周到,个个都很惊喜,全无战心。

得知吕蒙的军令,关羽军中就有不少将士在行军的路上就逃回荆州。及与东吴之军交战时,吕蒙除了派几路兵马夹攻之外,又将城中将士的亲属都叫了出来,在山上喊话。四山之上,都是荆州人,呼兄唤弟,觅子寻爷,喊声不绝。这样一来,关羽军心涣散,将士们都循声而去,无心作战。关羽喝止不住,军队不战自溃。无奈关羽遂奔麦城。

小小麦城被围,没有外援,关羽突围不出,父子最终双双被擒。

吕蒙击溃关羽这一战无疑是“攻心战”的一个典范。从兵力上看,吕蒙并不比关羽占优势,是他的攻心战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让关羽先输于轻敌后输于军心。

武侯祠的一副楹联说得好:“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诸葛亮这个“心理学家”,一生用计甚多,算无遗策,给攻心术的实际运用留下了不朽的典范:智摆空城计;七擒孟获而不杀以收南蛮之心;三气周瑜,使其吐血而亡,等等。其中的七擒孟获故事无疑是诸葛亮“攻心术”的得意之作。诸葛亮正是因为彻底征服了孟获之心,才获得了一个稳定的大后方,也因此可以放心大胆地与曹魏角逐。

诸葛亮的格言是:“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用兵之道,“心战为上”,如何心战,它是有“良方”可寻的。首先,欲夺其心,必须掌握对方的心理变化;其次,“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措施。中国古代著名兵书《六韬》,又称《太公六韬》或《太公兵法》中就曾论述过一种“攻心战”的方法:“因其所喜,以顺其志。苟能因之,必能去之。”这里说的就是要摸清对方的喜怒爱憎等心理变化,然后相机行事,“对症下药”,那么就可以“去之”了。

西晋末年,幽州都督王浚企图谋反篡位时,名将石勒即是以顺其志,对症下药。晋朝名将石勒当时闻讯后,打算立即消灭王浚的部队。但王浚势力强大,石勒恐一时难以取胜,所以他决定采用“蛰伏”之计。石勒写信向王浚表示拥戴他为天子,王浚心里喜滋滋的,信以为真。公元314年,石勒探听到幽州遭受水灾,王浚不顾百姓生死,苛捐杂税有增无减,民怨沸腾,军心浮动。石勒亲自率领部队攻打幽州,王浚还以为石勒来拥戴他称帝,根本没有准备应战。等到他突然被石勒将士捉住时,才如梦初醒。

石勒之所以能成功地消灭王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投其所欲,佯顺其意,从而后发制人。针对对方心理需求“投其所欲”,进而“对症下药”达到预期目的,是为“攻心术”的精髓之一。

用兵之道,“心战为上”,军事上的战术,政治上借用也频频奏效。

明朝时期,犯了国法的黔国公朝弼应当被逮捕,朝中商讨此事的时候大家都觉得为难,都说朝弼有万乘训练有素的兵车,逮捕他怕引起士兵的不满,激起边疆少数民族的反叛。当时的丞相张居正先提拔了他的儿子,后又派一名使者去把朝弼逮捕了,士兵都很感动。把朝弼逮到京城,又请皇上免去他的死罪,并把他囚禁在南京的大牢里。人们都为张居正的这一计暗中叫好。

提升了朝弼的儿子,安定了人心,也使他们对家园的思虑之心加重了,进而困扰了对方,捆住了对方的手脚。为了攻心,张居正不惜提拔逆臣之子,这在一般人是难以理解的。就是能理解,也很难有耐心做到。

无论如何,作为一种智谋来说,攻心为上还是值得重视的,哪怕是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过于关注外在,而忽视内在;对人的精神的吸引和说服,往往要比物质和外界的刺激要有效得多。

同类推荐
  • 草原上走过的枭雄

    草原上走过的枭雄

    草原的风很冷,很硬,草原的王朝很辉煌,很磅礴,草原的狼族霸气,更伟大。一部狼图腾,一卷大历史。历史的天空群星璀璨,光芒耀眼,而数千年历史长河中所涌现的异族帝星显得更独特,更独树一帜。从匈奴狼王冒顿,突厥可汗吉利,万世战神成吉思汗....到十三副遗甲起兵的努尔哈赤,一个个响亮的名字,一个个传奇的故事,一个个远去的背影。一个时代的卓越缔造者,一个民族的伟大骄傲。他们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却都叱咤风云,铁骑纵横驰骋万里,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用血汗和刀剑开创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笑侃他们的历史,笑谈英雄的故事。
  • 国之重器啊

    国之重器啊

    一个无父无母在酒肆打杂的小伙计立志要考上进士。可是自从在河边捡到了一个婴儿后,两个人的吃饭问题就成了最大的问题。
  • 三国红尘路

    三国红尘路

    三国杀传奇同人小说,猪脚穿越的三国时代,不仅充满战争杀戮,而且隐藏了仙侠,妖魔,是一个混乱的失落时空
  • 乱世浮沉录

    乱世浮沉录

    一次车祸,秦峰穿越到中土大陆。时逢乱世,诸国混战不休,这里充斥着杀戮、欺骗与背叛,也不乏古道热肠、千金一诺、舍生取义,且看秦峰如何从危机重重中杀出一条血路,演绎出不朽的传奇。
  • 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全新修订典藏版)

    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全新修订典藏版)

    写历史的人很多,这样写历史的人很少!2004年夏天,一部名为《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的历史作品突然问世,因其从人性角度和史料细节中,发现历史的鲜活与真实面目,一时洛阳纸贵,海内风行。作者李亚平也成为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热门作家,被誉为“黄仁宇之后最会讲历史的人文学者”。
热门推荐
  • 美味广东菜600款(新大众菜谱)

    美味广东菜600款(新大众菜谱)

    合理饮食使幼儿正常成长,青少年发育良好,正常人保持健康,老年人益寿延年,患者早日康复。 清淡、鲜美是广东菜的特点,广东家常菜兼顾美味和营养,观之悦目,食之赏心。 本套菜谱共30本,汇集了南北方以及各种风味的菜系,每本600余种做法。本书介绍了广东菜的做法,简单好学易做,是符合大众口味的家居生活常备书籍。
  • 复活之路(兽王系列)

    复活之路(兽王系列)

    就在后羿星上一场后羿星人与梦幻星人的强力较量正在展开的时候,在地球上,侥幸未死的天才少年柳远藤也在为了重新获得力量而不懈努力着,在桃花源中,独孤奇混入鼎神的世界,强行打开火鸦的封印,放出这只太古第一凶兽,此战中柳远藤遭受重创,众人皆以为他已经死去。然而,柳远藤幸运地在最后一刻被神兽贪狼奇迹般救活,但是一身修为因为受伤过重而丧失殆尽,柳远藤怀着一颗迷惘的心在鼎神的世界中漫无目的地游走,在贪狼的帮助下,柳远藤重拾王者之心。为了恢复强大的力量、早日走出鼎神的世界而从头开始修炼,柳远藤最终能够回到现实世界中来吗?这个骄傲的少年能够重新成为新人类的强者P-57满目疮痍的鼎神世界能否恢复如初?
  • 倾天涅槃小魔妃

    倾天涅槃小魔妃

    前生我曾为你折断双翼,轮回后我跨越时空重生只为履行前世的誓言……郝柒柒是二十一世纪的小才女一枚,参加歌唱大赛不小心从高台摔下……再睁眼,她魂穿为美貌的药人洛兮颜身体里,身份是众多药人中只为给魔君提升功力的贱婢……一无是处也好,即便不懂灵力武功仙术我还有现代才艺,即便性命如蝼蚁般低贱但我也要用自己的方式努力活下去,我的命我自己做主。我是一个人,有尊严有理想的人,凭什么给狗屁魔君当药使?任他作践?靠!郝柒柒立誓,一定要那贱魔君暴毙而死,泡到广陵宫男神宫主!看美女如何在这个异世空间玩转仙魔暴君,颠覆天下,当我是蝼蚁么?等着你们欺负么?强大的女主复仇来袭!
  • 思念是一个荒废的名字

    思念是一个荒废的名字

    哑女林南方是学校里万众瞩目的优等生,转学生宋北方是远近闻名的不良少女,因为相似的名字和容貌而被人联想为姐妹,让原本的林南方声名狼藉,她会如何对待她和北方的友情?在北方离开青岛以后,六年后北方意外回归,她和齐鲁的种种怪异是否另有隐情?是什么事让北方对南方一直心存愧疚,而促使她牺牲了自己的人生去成全南方?北方的抑郁症揭开所有的真相,齐鲁对南方由爱生恨,他的话将置肾衰竭的南方与何种绝望的境地?在面对巨额的手术费南方束手无策时,却从天而降一笔巨款,救她于水深火热,这笔钱是从何而来?那个捐肾者又是谁?齐鲁为何入狱?是什么样的深仇大恨让善良温婉的南方陷入极端,不惜毁掉自己的人生,亲手把匕首插进别人的胸膛?
  • 风华天下:师尊在上

    风华天下:师尊在上

    在大雪纷飞的赤雪山,他们第一次相见。为了看自己母亲一眼,凤纤华拜了帝墨为师。三个响头一磕,“师傅在上!”凤纤华那稚嫩的声音竟让寒冷的赤雪山有了一丝暖意。帝墨带着只有年仅五岁的凤纤华回到家族看到了自己母亲那甚至没有尸骨的身体,被自己的国人叫为祸国妖女!“师傅,带我走,然后我们回来毁了这里可好?”“华儿说什么,便是什么。”在凤纤华十七岁时,一袭红衣站在尸体堆成的小山上,笑着说:“师傅,抱我。”帝墨看着满身戾气的她,想着哪流传三界的预言:红衣风华,覆灭人间......
  • 帝君盛宠:天下第一冷妃

    帝君盛宠:天下第一冷妃

    他,东梊王朝的帝君,铁血冷酷,妖冶邪魅,嗜血神秘,拥有着一张人神共愤的绝世美颜。她,一朝穿越为冷妃,聪明智慧,机智活波,灵敏狡黠,总是做出出人意料的惊世行为。这样的两个人在一起,会碰撞出什么的火花?敬请期待……
  • 问仙归处

    问仙归处

    一个深谷中长大的少年,一段尘封的往事,一群肝胆相照的朋友,一场刻骨铭心的情感。修仙问道路,红尘最炼心。不羡长生界,浊酒归山林。
  • 秦观词选

    秦观词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三界厨娘

    三界厨娘

    我叫苏宝儿,在同学聚会上穿越,最最最不幸的就是!!穿越到茅厕里!!!成了一个15岁的小厨娘,靖王府内最最没地位的小厨娘!!
  • 独步仙尘

    独步仙尘

    散修郭正阳意外重生回到了五十年前,更意外发现自己竟然可以预知他人即将得到的机缘,进而掠夺。天机渺茫,上一世郭正阳就是机缘太差,才蹉跎狼狈一生,这一世,却可以无限掠夺各种天机,你气运惊人,走在大街上都可以捡到修士厮杀遗宝,但郭正阳却可以提前预知!你机缘逆天,轻松可以获得让你一路青云直上的惊人至宝,但郭正阳只要提前斩杀,即可掠夺到手!…………(ps:方向新书上传,继续大家支持,跪求收藏,推荐,打赏,求各种能求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