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51700000014

第14章 气息技术理论及其民族特色(2)

再如徐大椿在《乐府传声·喉有中旁上下》一节里,谈到了发不同字音时具体的气息运用。他说:“故出声之时,欲其字清而高,则将气提而向喉之上;欲浊而低,则将气按而著喉之下;欲欹而扁,则将气从两旁逼出;欲正而圆,则将气从正中透出。”大意指在歌唱发声时,如果想把字唱得清楚高昂,须将气息提到喉的上部;要把字唱得浑厚低沉,须将气息按到喉的下部;要把字唱得狭窄扁平,须将气息从喉的两边挤出;要把字唱得方正圆润,须将气息从喉部正中送出。徐大椿指出,只要掌握了正确多样的气息技术,就“自然各得其真,不烦用力而自响且亮矣”。

对于不同节奏节拍的用气方法,张炎曾在《词源·拍眼》一节中以唱大曲《降黄龙》花十六为例,对其进行了论述:“前衮、中衮,六字一拍。要停声待拍,取气轻巧。”又说:“唱曲苟不按拍,取气决是不匀,必无节奏。”徐大椿《乐府传声·顿挫》中指导唱者在遇到乐句的分句和休止时,要及时换气,这对于其声音的运用有很大的好处:“顿挫之时,正唱者因以歇气取气,亦于唱曲之声,大有补益。”

此外,古代唱技理论家们还对演唱中的各种气息技术进行了总结,如元燕南芝庵《唱论》中列出了歌唱时的五种呼吸方法以及总的气息运用原则:“有偷气;取气;换气;歇气;就气;爱者有一口气。”“偷气”,在不影响歌唱旋律、节奏和表现的情况下,快速轻悄地换气,多用在歌词密集、音符快速变化、节奏紧凑的乐句中。“取气”,吸气,在每一乐句之间自然地吸气。“换气”多用在句末,要换得灵巧自然,忌重忌慢。“歇气”,行腔停顿时使气息暂缓,常用在短时值的休止处,或是出于情感的需要使声断气连。“就气”,在字与字或腔与腔之间要顺气势自然过度衔接。“爱者有一口气”,歌唱时要始终保持气息的连贯与通畅,要学会控制气息。现以姜夔词乐《杏花天影》最后一句为例,对芝庵列出的部分呼吸方法进行阐述。

“日暮”二字间是六度的大跳音程,紧接其后的“更移舟向甚处”又都在高音区进行,故该句为歌曲的紧要处。演唱时,在“日暮”前的吸气(“换气”)要快,同时注意呼气时气息要保持平稳均匀,用气息将声音托住送出,音与音之间的衔接要自然、圆滑(“就气”),吐字真实,声音圆满,切忌随意雕饰;而“更移舟向甚处”一句最好中间不换气,但在出声前须深吸一口气(“取气”),然后利用腰腹的力量控制住气息,将其徐徐送出,使声音柔和宛转、疏放清淡;整句演唱气息要轻柔、连贯、流畅,有一气呵成之感(“爱者有一口气”),以此体现姜夔词乐遒劲峭拔的音乐个性和空濛缥缈的意境之美。燕南芝庵是古代唱技理论史上对不同呼吸方法进行总结的第一人,尽管其文字过分简略,但给唱技理论带来了新的发展,其论述屡屡被后人转述,影响深远。

可见,中国古人对于气息运用的论述大都从现实需要出发,择取其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加以阐发,注重对“点”的研究与分析。这些论述要求依靠不同的气息变化去表现不同的吐字、行腔和感情:有时气往下沉,有时气往上托,有时呼吸深而粗,有时呼吸浅而细,并由此发展出提气、沉气、就气、截气、偷气、取气等多种各具特色的用气方法和呼吸技巧,具有鲜明的实践性色彩。

在西方,西洋歌剧及艺术歌曲是西洋唱法的主要声乐形式,尤其是西洋歌剧,西洋唱法的发展是与西洋歌剧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气息方面,从早期的胸式呼吸到后来的胸腹式联合呼吸以及腹式呼吸,西洋的气息技术都是为了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歌剧演唱的需要,并逐渐形成了注重控制和保持气息的技术特点。西洋唱法强调歌唱整体气息的上下贯通与气息的控制,要求以呼吸的强弱变化来控制音量,并在与打开的喉咙以及身体积极协调状态的配合下,获得个人声音音量及音色变化的最充分展现。19世纪著名的声乐教育家F·兰佩尔蒂(Francesco Lamperti,1811—1892)说:“歌唱的学问就是呼吸的学问。”兰佩尔蒂认为,呼吸是歌唱最重要和最必要的基础,呼吸不仅与声音的好坏有关,还涉及感情的表达等一系列问题。兰佩尔蒂学派20世纪的主要继承人,英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849—1931)认为,在学习者能够正确掌握气息的控制方法之前,他是不宜尝试打开喉咙歌唱的。与兰佩尔蒂学派齐名的加尔西亚学派也与兰佩尔蒂学派持有一样的观点,加尔西亚二世(Manuel GarciaⅡ,1805—1906)说:“谁不掌握呼吸的技术,谁就不能成为真正的歌唱家。”加尔西亚二世认为,要运用呼吸练习来加强肺部的力量和弹性,并通过练习曲的演唱使声音得到稳定、获得力度和增强表现力。

正是出于对整体歌唱气息的强调,故西方的气息理论更为强调气息技术的共性,重视对“面”的把握,即整体的呼吸原则。如17世纪初著名歌唱家卡奇尼在歌唱中特别强调气息的整体控制,要求演唱时应始终保持气息的连贯、通畅,认为这是美声歌唱艺术的最根本要素,是歌者具有连贯、圆滑的旋律线条的基础。18世纪最负盛名的声乐教师波波拉在教学中,也十分注意气息的通畅自如,反对离开气息的稳定支持去片面拓展音域。19世纪,加尔西亚在《关于歌唱艺术全集》(1847年出版)一书中提出,歌唱时必须注意对气息的全面控制。要做到吸气时头要平正,肩部展开,胸部放松;横膈膜放下时要平稳,用慢的稳的动作提起胸。他还建议用四种练习来发展呼吸器官和它的弹性:长时间地、慢慢地将空气吸进肺部,慢慢地将这些空气呼出,尽可能长久地保持住肺部吸满了空气的状态,以及尽可能长久地保持住肺部没有空气的状态。

此外,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苔特拉齐妮(L.Tetrazzini,1871—1940),吸气时“要想象肺像一只空口袋,空气像东西似的倒入袋内,先充满了底部,然后中部,然后再往上直到吸不进为止”;“呼气要徐缓,感到好像把气息支持在前胸似的。假如你在歌唱时保持这种感觉,那就会在控制方面对你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可以避免送出过多的气息冲击声带”;“气息送出时要保持均匀、平稳、流畅”,“决不可在喉咙里加任何挤压的力量。声音必需在气息连贯流畅的基础上发出”。

可见,西洋的气息理论更为强调对气息的整体控制和保持,强调呼吸道的全方位扩张,其技术以共性为主;而中国由于声乐形式的多样性、不同地域风格歌曲的地方性等特点,故更为注重在控制、保持气息的基础上对气息加以灵活的变化,即在共性的基础上突出个性。因此,相对而言,中国的气息技术显得更为复杂、多样并富于变化。

二、以感性经验为主的研究观念及简洁含蓄的表述方式

在中西方不同哲学观念的影响下,中西方在气息理论的研究观念上有着明显的不同。中国古代唱技理论家们习惯用感性的歌唱体验和演唱实践经验作为理论研究的基础,重视以观察、分析、比较和实际操作为基本手段,强调通过唱者的心理感受来调节和控制歌唱的生理机能。因此,他们在演唱时常以经络、脏腑和意念来引导歌唱的呼吸,重视气息的实际运用。其用语简洁、含蓄,蕴涵丰富。而西方人对于一切事物都善于作理性的分析并运用逻辑推理,同时采用科学论证的方法对事物的发生过程和原因进行研究。在歌唱气息研究方面,他们比较重视生理解剖分析,常对呼吸作生理与物理特性的分析。

同类推荐
  • 动画艺术论

    动画艺术论

    众所周知,以创意经济为核心的新型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当今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支柱,而在这个产业队伍中,动画产业异军突起,已成为和通信等高科技产业并行的极具发展潜力和蓬勃朝气的生力军。相比之下,曾经一度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并筑就一大批优秀经典的动画作品使之成为世界动画长廊中的瑰宝,还被国际同行誉称为“中国学派”的中国动画却显得步履蹒跚。
  • 自我发现的开端

    自我发现的开端

    “速写”是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一种研究方式,是感受生活和记录生活,记录艺术灵感的一种方法。速写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和正确的艺术观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速写组画课程”教学是综合性教学在绘画基础教学中的一次尝试,是初步尝试课程教学的课题化与课题教学的课程化,在传统教学基础上探究以创造力培养为核心的综合化教学模式。 本书是“速写组画课程”教学的方法和总结,从教学理念、课程思路、实践过程中的方法论、教学过程、作品品评等五个方面将这一课程展示出来,对于促进和加强师生沟通,调整学生学习状态,将起到很好的作用。
  • 中国古代演唱技术理论研究

    中国古代演唱技术理论研究

    中国古代演唱技术理论是一个内容繁杂、自成体系、独具特色的表演理论体系。古代声乐艺术以“唱”为本位的形态特色制约了唱技理论的形态构成。因此,就古代唱技理论的整体构成而言,演唱的技术技巧成为其主体和贯穿始终的重要理论线索,具有明显的统一性。同时,由于历代的唱技研究者多为文人士大夫,其思维模式、美学理想基本一致,故在理论观点上多是一脉相承,且体现了越来越细致繁密的趋势,具有发展的延续性。因而,尽管古代唱技理论看似零散、随意,实际上仍然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是比较发达的演唱理论。不同时期的唱技理论有其特定的内在特点和精神,阶段性特征十分明显,体现了古人对演唱实践不断思考、积累的发展过程和规律。
  • 一生要看的50经典电影

    一生要看的50经典电影

    一本对经典电影评论的著作。我们仅拥有今世今世是不够的,我们还应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有些事是我们无法忘记的,有些人是我们忘记不了的,正如那些值得回味一生的电影——当影院中灯光骤熄,帷幕拉开,仿佛就是梦的开始。那些令人荡气回肠的情节与故事,那些在光影中既模糊又清晰的容颜与身影,那些具有穿透心灵力量的对白与歌声,是你的,也是我的,越远了越近,越久了越真……
  • 教你中国绘画史

    教你中国绘画史

    石器时代是中国绘画的萌芽时期,伴随者石器制作方法的改进,原始的工艺美术有了发展。但在若干年以前,我们所掌握的中国绘画的实例还只是那些描画在陶瓷器皿上的新石器时代的纹饰。但近年来,在中国的许多省份发现了岩画,使得史学家们将中国绘画艺术的起源推前至旧石器时代。
热门推荐
  • 西域天书之昆仑狼图

    西域天书之昆仑狼图

    省报文化记者启超和好友孟宪明以及其导师吴卫国一同参与洪水过后的古墓发掘工作。经历重重考验,众人终于从磁铁悬棺里找到的木简得知,此墓为精绝国王子“叱”之墓,并记载了精绝国灭亡和中华文明起源之地——古昆仑国的秘密。这次考古结束,两人受到了“噩梦”诅咒。为了揭开精绝国的灭亡之谜,“昆仑国考古队”对古昆仑国展开国内第一次考古科考,真正的探险由此拉开序幕……
  • 我本倾城:妖妃驯冷帝

    我本倾城:妖妃驯冷帝

    作为一名弱国进贡的和亲之妃,她小心翼翼,亦步亦趋。她本以为,人心是能够感化的,他终会对她心存一丝怜惜。统一江山后的他,面对她的质问,却只冷冷说道:“赵舒窈,你不过是我的一颗棋子!”三尺白绫,就是她侍君的凄惨归宿……红颜尽,江山改,她图谋复国,华丽转身,铩羽归来,她对自己发誓:这一次,她要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 The Age of Invention

    The Age of Inventi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庶女不好惹

    庶女不好惹

    这是个大型古装穿越玄幻没有仙侠小说,感谢各位仙友捧场。天雷滚滚!哈哈!作者是个逗逼,下面说正经的。这是一个不一样的穿越故事,讲述了一个倔强的女人如何收服一众男神的故事。经历那么多磨难,有神给的,有人给的,但女主坚挺的活到了最后,完全是因为作者是用第一人称写的。**请记住作者不是要弃坑,她只是大脑回路弯太多,写的比较慢。哈哈,天雷滚滚!
  • 王道偶像

    王道偶像

    一只小蜘蛛成就了蜘蛛侠、一只熊猫被称为神龙大侠。一只小猪舔舔棒棒糖就成了猪猪侠。一个漫画家会成为……话匣!!!
  • 夺隋霸唐

    夺隋霸唐

    隋末,天下大乱,农民暴动此起彼伏,烽火连天。草莽英雄、边疆大吏,纷纷举事,意图霸业,一场中原逐鹿的乱局再次出现。~~~老套的穿越……老套的穿越故事……是力挽狂澜,保大隋王朝不倒?是跟随大势,割据一方,择机争霸天下?欲知详情,就请各位读者接着望下看……(对隋唐感兴趣的朋友可加群:9696358,一起交流)
  • 掌门无良

    掌门无良

    耗子文案无能,希望大家能耐心的多看一些再决定是否点小红红!鞠躬感激不尽>3<当身为女孩却不自知的赵大宝,与爹爹因为朝廷的搜捕而意外分离,辗转于象姑馆与拯救她逃出魔窟的报社大侠以及恶贯满盈的采花贼之中,受尽苦难。且意外得知自己并不是真正的男子汉,而是一个‘太监’。受到刺激的赵大宝不敢相信,又被红鹤谷掌门拐回去做唯一的徒弟。目标——振兴红鹤谷!长大后为了找爹,出入男女万芳阁,偷听偷看各种江湖朝廷隐私,帮助师傅写进红鹤手扎卖钱花!顺便探入闺阁记录天下美人集成红鹤美人图,再创立红鹤神男图、红鹤神女图!哈哈哈,跟大侠们交朋友,跟侠女们互相欣赏,呈红袖添香、蓝颜无数!揭穿朝廷秘密好不快活!本文微微慢热,十万字左右女主就“束发之年”出谷闯荡江湖啦!耗子没啥大的奢求,希望大家收藏一下,经常点击支持一下!请支持原版,鞠躬感谢!(^3^)
  • 足球gogogo

    足球gogogo

    他只是一个普通孩子,他爸只是一个对足球热情但是却没有天赋踢不上主力的人,空有对足球的热爱,他爸带着他冲向足球的道路,与自己初恋,兄弟,踏上职业联赛,家人的离去从堕落到成长被国家队征召,留洋踢球邂逅曾经,这不是一条普普通通的路,你永远不会知道这条路上有多少泥泞。我会努力更新。邮箱1091870401@qq.com希望大家给意见
  • 再续茉莉缘

    再续茉莉缘

    前世未完成的婚礼今世可以完成吗?前世未尽的缘分今世可以再续吗?前世亏欠彼此的今世能还得清吗?抑或亏欠的更多?茉莉香味萦绕的爱情真能让他们从此不再分离吗?
  • “天使之泪”之我的失忆王子

    “天使之泪”之我的失忆王子

    一年前他说“穆晓冉,这个名字我会用一辈子记住的”在一年后,当穆晓冉再次进入到他的生命中时他却退缩了。看着他的再次出现她压抑着心中的那份激动“喂,你不是说要陪我给我未来的吗?”“什么”他一脸疑惑的看着她,可是她却漏出了一抹神秘的微笑“冷炎,我的手既然你牵过你这一辈子就永远别想放开。”“喂,喂,你别过来,别过来啊”“怎么,早知如此当初你就别招惹我啊,既然招惹了,那就不容你拒绝了”(如果大家觉得有什么不足之处就写出来,我会改进的,或者觉得故事哪里不好的都可以写一下,我都会一一回复给大家,尽量写出更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