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35500000071

第71章 人间训(1)

[题解]

本卷旨在“征得失之端,反存亡之几”,主要论述祸与福的关联,从而指导人们怎样把握先机以趋吉避凶。文中作者就祸福产生的根本进行了详细的讲述和分析。作者觉得“祸之来也,人自生之;福之来也,人自成之”,主观原因起着主要的作用。“少德而多宠”,“才下而位高”,“身无大功而受厚禄”全是致祸的根源。从客观上讲,人世间事物的增减、利害、得失、徐疾、取予、毁誉、赏罚等,都与祸福的出现有直接关系。它们互相对立,又在一定条件下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故而人们应该“敬小慎微,动不失时”,应该既“知天之所为”,又“知人之所行”,才能“有以任于世”。

[原文]

清净恬愉,人之性也;仪表规矩,事之制也。知人之性,其自养不勃①,知事之制,其举错不惑。发一端,散无竟,周八极,总一管,谓之心。见本而知末,观指而睹归,执一而应万,握要而治详,谓之术。居知所为,行智所之,事智所秉,动智所由,谓之道。道者,置之前而不挚,错之后而不轩,内之寻常而不塞,布之天下而不窕。是故使人高贤称誉己者,心之力也;使人卑下诽谤己者,心之罪也。

夫言出于口者,不可止于人;行发于迩者,不可禁于远。事者难成而易败也,名者难立而易废也。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漏;百寻之屋,以突隙之焚。《尧戒》曰:“战战栗栗,日慎一日。人莫于山,而于蛭。”是故人皆轻小害、易微事以多悔。患至而后忧之,是犹病者已惓而索良医也,虽有扁鹊、俞跗之巧,犹不能生也。夫祸之来也,人自生之;福之来也,人自成之。祸与福同门,利与害为邻,非神圣人莫之能分。凡人之举事,莫不先以其知规虑揣度,而后敢以定谋。其或利或害,此愚智之所以异也。晓自然以为智,知存亡之枢机、祸福之门户。举而用之,陷溺于难者,不可胜计也。使知所为是者,事必可行,则天下无不达之涂矣。是故知虑者祸福之门户也,动静者利害之枢机也。百事之变化,国家之治乱,待而后成。是故不溺于难者成,是故不可不慎也。

[注释]

①勃:通“悖”,这里是违背、荒谬的意思。②惓(juàn):危重。

[译文]

清静恬愉,是人的本性;准则法制,是处事的原则。知道了人的本性,人的自身修养便不会违逆;了解了事物的法度,那么举止便不会错乱。从一端发起散逸到没有界限的地方,形迹遍及四面八方。又能汇聚到一个关键的地方,这便是心的功能。看到根本便能知道末梢,观察指向便能看到归宿,拿到了一个便能应付万个。掌握了要领便能治理详细。这种能力便叫“术”。静处时晓得做什么,行走时晓得去哪里,做事时晓得凭借什么,行动时清楚因果来由,这便称“道”。所说的道,便是放在前面而不会坠落,放在后面而不会翘起,进入狭窄处不显得拥挤,广布天下而不觉得细小。故而,让别人来称赞赞誉自己,是心的作用;让别人鄙视、毁谤自己,是心的罪过。

话是出于自己口中,不能够让别人来制止你;行为是自己做出来的,远处的人无法阻止你。事情成功很难失败却很容易,树立好的声誉很难毁坏却容易。千里长堤因为蝼蚁挖掘洞穴导致渗水而坍塌,百丈高楼因为烟囱裂缝中冒出烟火导致焚烧。《尧戒》中讲道:“战战栗栗,一天比一天慎重。人不会被大山绊倒,而往往被小土堆绊倒。”正是这样,人们都忽视小害,觉得小事容易,以致酿成祸事才后悔。灾难已经降临才忧虑,这便像病危才去求良医诊治,这时就算有扁鹊、俞跗如此的手段,也很难让病人的存活下去。祸害降临时开始忧虑,便如同病人到了危重时才去找医生,就算他们有扁鹊、俞跗那般高超的医术,也不能让人起死回生。灾祸降临,是自己招来的;福运临门,也是自己导致的。祸和福共同进出一个门户,利和害相邻近,不是神圣的人,没有方法把它们隔开。大凡人们干什么事,没有不是先用他的智慧去考虑、规划,此后才确定谋略。到结果他们有的人获利,有的人受伤害,这便是愚蠢的人和聪明人的不同之处。晓得自然才是智慧,便晓得存亡的关键、祸福的来历,就依据去实践它,最终却陷入了危难的境地中,这些例子多得无法计算。要是事先晓得自己的行为正确,事情必定能办成功。那么天下便没有行不通的路了。故而,智谋思虑是祸福的门户,行动举止是利害的关键。各种事物的变化,国家的战乱,都有待于人们的思维和行动才能促成。故而,为了使自己不陷入危难,便不能不慎重思考和行事。

[原文]

天下有三危:少德而多宠,一危也;才下而位高,二危也;身无大功而有厚禄,三危也。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何以知其然也?

昔者楚庄王既胜晋于河雍之间,归而封孙叔敖,辞而不受。病疽将死,谓其子曰:“吾则死矣,王必封女。女必让肥饶之地,而受沙石之间。有寝丘者,其地确①石而名丑,荆人鬼,越人禨,人莫之利也。”孙叔敖死,王果封其子以肥饶之地。其子辞而不受,请有寝之丘。楚国之俗,功臣二世而爵禄,唯孙叔敖独存。此所谓损之而益也。

何谓益之而损?昔晋厉公南伐楚,东伐齐,西伐秦,北伐燕,兵横行天下而无所绻,威服四方而无所诎,遂合诸侯于嘉陵。气充志骄,淫侈无度,暴虐万民。内无辅拂之臣,外无诸侯之助。戮杀大臣,亲近导谀。明年出游匠骊氏,栾书、中行偃劫而幽②之。诸侯莫之救,百姓莫之哀,二月而死。夫战胜攻取,地广而名尊,此天下之所愿也,然而终于身死国亡。此所谓益之而损者也。

夫孙叔敖之请有寝之丘,沙石之地,所以累世不夺也;晋厉公之合诸侯于嘉陵,所以身死于匠骊氏也。众人皆知利利而病病也,唯圣人知病之为利,知利之为病也。夫再实之木根必伤,掘藏之家必有殃,以言大利而反为害也。张武教智伯夺韩、魏之地而擒于晋阳,申叔时教庄王封陈氏之后而霸天下。孔子读《易》至《损》、《益》,未尝不愤然而叹曰:“益损者,其王者之事与!”

[注释]

①确:瘦瘠。②幽:拘禁。

[译文]

天下有三种危害:德行不够而多受宠爱,这是第一种危险;才能低下而地位很高,这是第二种危险;没有建立大功劳却享受丰厚俸禄,这是第三种危险。故而,事物有的是减少反倒增加,有的是增加反倒减少。如何晓得是这样呢?

以前楚庄王在邲打败了晋军,回国后奖赏孙叔敖,孙叔敖拒绝,没有接受。他得恶疮,将要死了,对他的儿子说:“我将要死了,国君必定会封赐你。你必定要辞让肥饶的土地,接受沙石荒地。有个地区名寝丘,土地贫瘠,多乱石,地名也难听,楚国人相信鬼神,越国人相信预兆,没有人喜欢那儿。”孙叔敖死后,楚王真的以肥饶之地封给他的儿子。他的儿子拒绝不受,请求赐给寝丘。楚国的习俗,功臣传到第二代便收回爵禄,只有孙叔敖的封地保留着。这便称为减少反倒增加。

什么称为增加反倒减少?以前晋厉公向南征伐楚国,向东征讨齐国,向西征讨秦国,向北征讨燕国,军队横行天下,从未遭到挫折,声威远播四方,没有遇过阻挡,于是与诸侯在嘉陵会盟。傲气十足,骄横异常,奢侈无度,虐待万民。国内没有辅助的大臣,国外没有诸侯的援助帮助。戮杀大臣,接近阿谀迎奉的人。第二年到匠骊氏家游玩,栾书、中行偃劫持并拘留了他。诸侯不援救,民众不同情。三个月后便被杀了。交战能得胜,进攻能夺取,领土扩张,声名尊显,这是天下人的愿望,不过最终却为此丧命亡国。这便是所说的增加反倒减少。

孙叔敖请求有寝之丘、沙石之地作为封地,故而能够子孙代代相传;晋厉公在嘉陵盟会诸侯称霸天下,故而最终身死匠骊氏之处。人们都晓得贪得利益疾恨病痛,只有圣人晓得病痛能够成为利益,利益能够成为疾病。两次结果的树。它的根必定受到损伤,盗墓而富的人家必定会有祸殃。这是说贪得利益反倒会成为祸害。张武教唆智伯取韩、魏之地,使智伯在晋阳被擒杀,申叔时劝告楚庄王封陈氏之后,让楚庄王因而称霸天下。孔子读《易经》,读到《损》、《益》二卦时,未尝不感慨而叹说:“增加和减损,大约讲的是行王道的大事吧!”

[原文]

事或欲以利之,适足以害之;或欲害之,乃反以利之。利害之反,祸福之门户,不可不察也。

阳虎为乱于鲁,鲁君令人闭城门而捕之。得者有重赏,失者有重罪。围三匝,而阳虎将举剑而伯颐。门者止之曰:“天下探之不穷,我将出子。”阳虎因赴围而逐,扬剑提戈而走。门者出之。顾反取其出之者以戈推之,攘袪薄腋。出之者怨之曰:“我非故与子反也,为之蒙死被罪,而乃反伤我!宜矣,其有此难也!”鲁君闻阳虎失,大怒,问所出之门,使有司拘之,以为伤者受大赏,而不伤者被重罪。此所谓害之而反利者也。

何谓欲利之而反害之?楚恭王与晋人战于鄢陵,战酣,恭王伤而休。司马子反渴而求饮,竖阳谷奉酒而进之。子反之为人也,嗜酒而甘之,不能绝于口,遂醉而卧。恭王欲复战,使人召司马子反,辞以心痛。王驾而往视之,入幄中而闻酒臭①。恭王大怒,曰:“今日之战,不谷亲伤,所恃者司马也,而司马又若此,是亡楚国之社稷,而不率吾众也。不谷无与复战矣!”于是罢师而去之,斩司马子反为僇。故竖阳谷之进酒也,非欲祸子反也,诚爱而欲快之也,而适足以杀之。此所谓欲利之而反害之者也。

夫病湿而强之食,病暍而饮之寒,此众人之所以为养也,而良医之所以为病也。悦于目,悦于心,愚者之所利也,然而有道者之所辟也。故圣人先忤而后合,众人先合而后忤。

有功者人臣之所务也,有罪者人臣之所辟也。或有功而见疑,或有罪而益信。何也?则有功者离恩义,有罪者不敢失仁心也。

魏将乐羊攻中山,其子执②在城中,城中县其子以示乐羊。乐羊曰:“君臣之义,不得以子为私。”攻之愈急。中山因烹其子,而遗之鼎羹与其首。乐羊循③而泣之,曰:“是吾子已!”为使者跪而啜三杯。使者归报,中山曰:“是伏约死节者也,不可忍也。”遂降之。为魏文侯大开地有功。自此之后,日以不信。此所谓有功而见疑者也。

何谓有罪而益信?孟孙猎而得麑,使秦西巴持归烹之。麑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纵而予之。孟孙归,求麑安在,秦西巴对曰:“其母随而啼,臣诚弗忍,窃纵而予之。”孟孙怒,逐秦西巴。居一年,取以为子傅。左右曰:“秦西巴有罪于君,今以为子傅,何也?”孟孙曰:“夫一麑而不忍,又何况于人乎?”此谓有罪而益信者也。

故趋舍不可不审也。此公孙鞅之所以抵罪于秦,而不得入魏也。功非不大也,然而累足无所践者,不义之故也。

[注释]

①臭(xiù):气味。②执:拘捕。③循:通揗,抚摩。

[译文]

事情有时希望对它有利,却正好可以使它受害;有时希望使它受害,却反过来对它有好处。利与害的反向转变,祸与福的来龙去脉,不可不仔细的考察明白。

阳虎在鲁国作乱,鲁君命令关闭城门抓捕他,抓住他的人有重赏,放走他的人有大罪。士兵把阳虎层层包围起来,在此种情形下,阳虎即将刎颈自杀,并且宝剑已经举到下巴上了。这时有位守城门的人阻挡他说:“天下这样大,探究起来是无边无际的,我将帮助您逃出城去。”于是阳虎冲出保卫,后面的士兵紧紧追着,阳虎挥舞宝剑提着戈逃跑,那位守门人趁机把他放出城门。此时阳虎回过身来,抓紧那个放他逃出的守门人,拿戈去刺他,刺穿了衣袖戳伤那人腋部。那个放他逃出的守门人怨恨说:“我和你原本就不是朋友,为了救你我不惜甘冒死罪,而你却反过来伤害我。看来你有这场灾难是应当的!”鲁君知道阳虎逃脱,大怒,查问是从哪座城门逃出的,并派有司抓捕守门人,并觉得但凡带伤的人是与阳虎搏斗过的人,应当受大赏,而没有受伤的人是放走阳虎的人,应当受到重罚。这便是它受害却反倒对它有利的情形。

什么叫希望对它有利却反倒使它受害呢?楚恭王与晋人在鄢陵交战,战斗正激烈进行的时期,楚恭王眼睛被射伤而被迫休战。此时楚军司马子反口渴找水喝,贴身僮仆阳谷拿着酒献给他。子反这个人嗜酒如命,喝起来感觉甘美异常,便喝个没完,于是便酩酊大醉地躺在帷幄里。楚恭王想与晋人开战,派人去征召司马子反,司马子反拒绝说心口疼痛。楚恭王驾车前去看视,走进帷幄中闻到了酒的味道。楚恭王大怒,说:“今日之战,我自己参战并受了伤,我如今所依伏的是司马子反,而你司马子反又是这副样子,这是忘记了楚国的社稷,并不爱护我们这些将士啊。我不能再和晋人打仗了。”于是便撤出战斗离开了战场,杀掉司马子反并陈尸示众。故而说僮竖阳谷给司马子反进献酒,并非想加害司马子反,真的是爱戴自己的主帅并想让他喝个痛快,结果却恰恰给他惹来杀身之祸。这便是所说的希望对它有利却反倒使它受害的情形。

患了湿症强迫他进食,中了暑热让他喝冷水,这是普通人知道的调养办法,不管良医却觉得如此做是在加害病人。能让眼睛与心情愉悦,这是蠢蛋们觉得有利的事情,不过有见识的人却远远地避开它。故而圣人先忤逆不顺而后适情合意,普通人先适情合意而后忤逆不顺。

立功,这是做臣子的所致力做到的;获罪,便是做臣子的所要避免的。有时有功绩却被猜疑,有时有罪过却愈加受信任。为何呢?县由于有功劳的人背离了恩义,而有罪的人不敢失去仁慈之心。

魏国将领乐羊进攻中山国,他的儿子便在中山城中被拘捕了,捕者将他儿子绑着挂起来给乐羊看。乐羊讲:“君臣的情义,不能由于儿子的原因而有私心。”攻城愈加急迫。中山国便将他的儿子煮了,把一鼎肉羹和他儿子的头颅一块送给乐羊。乐羊手抚摩着哭着说:“这是我的儿子啊!”朝着使者跪着,连喝了三杯肉羹。使者回去报告,中山国君讲:“这是个履行职责,不惜为节义献身的人,是不能够用残忍手段压服的。”便投降了。乐羊为魏文侯开拓了大片领土而立了功。不过从这以后,他一天天不受信任。这便是所说的有功劳反倒被猜疑。

什么称有罪却愈加被信任?孟孙打猎而获得一只幼鹿,让秦西巴带回去煮食。母鹿跟随着幼鹿哀啼。秦西巴不忍心,便把幼鹿放开,交回母鹿。孟孙回到家,问幼鹿在哪里,秦西巴答复说:“它的母亲跟在后面啼叫,我真的不忍心,便私自放回给母鹿了。”孟孙非常生气,把秦西巴赶走了。过了一年,又将秦西巴召回来当他儿子的师傅。身边的人讲:“秦西巴得罪了您,如今又任命他当儿子的师傅,为何呢?”孟孙讲:“对一头小鹿都不忍心,又何况对人呢?”这便是所说的有罪却愈加受信任。

故而,追求、舍弃不能不慎重。这便是公孙鞅在秦国获罪,又不能进到魏国的缘故。他的功劳不是不大,不过叠起脚来都没有立足之地,正由于他不义的原因。

[原文]

事或夺之而反与之,或与之而反取之。

智伯求地于魏宣子,宣子弗欲与之。任登曰:“智伯之强,威行于天下。求地而弗与,是为诸侯先受祸也。不若与之。”宣子曰:“求地不已,为之奈何?”任登曰:“与之使喜,必将复求地于诸侯,诸侯必植耳①。与天下同心而图之,一心所得者,非直吾所亡也!”魏宣子裂地而授之。又求地于韩康子,韩康子不敢不予。诸侯皆恐。又求地于赵襄子,襄子弗与。于是智伯乃从韩、魏围襄子于晋阳。三国通谋,禽智伯而三分其国。此所谓夺人而反为人所夺者也。

同类推荐
  • 菜根谭人生大智慧

    菜根谭人生大智慧

    本书从修身养性、为人处世、居家交游、求学问道、气节名利、建功立业等六个方面阐述了《菜根谭》的深刻人生哲学。
  • 泰州学派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泰州学派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在16世纪中国思想史上,阳明后学的“泰州学派”产生了广泛的思想影响。我们发现泰州学派的思想特征有浓厚的社会取向、政治取向以及宗教取向;其思想立场大多有取于阳明心学的“现成良知”说,同时又有“回归孔孟”的思想诉求。他们的思想言行既是阳明心学的产物,同时又极大地推动了阳明心学运动向下层社会的迅速渗透以及儒学世俗化的整体进程。
  • 王阳明心学全书

    王阳明心学全书

    《王阳明心学全书》是罗智先生时隔三年推出的最新心学研究著作,这既是他对多年潜心研习心学的全面总结,也是他对心学研究作品创作的一次创新。这是国内第一部以笔记的方式解读王阳明心学智慧的著作。罗智先生把阳明心学和王阳明的一生融合在了一起,传记+心学的解析,使得全书的可读性和实用性都较高。罗智先生总结了以往作品的成功经验,采用全新的形式创作本书,全书内容轻松易读、见解独到,囊括了《传习录》的全书精华,无论是思想性还是文艺性,都较以往更上一层,是难得的阳明心学上佳之作。
  • 哲学大师谈人生

    哲学大师谈人生

    吴光远主编的《哲学大师谈人生》立意在于聆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们讲人生哲理,包括四篇内容:《尼采:不做“好人”做强者》《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马基雅维里:我就是教你“恶”》《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尼采、弗洛伊德、弗洛姆、马基雅维里等思想大师的人生观由他们自身的文化环境所决定,未必全然适应今天的中国人,读者朋友们在阅读《哲学大师谈人生》,了解西方哲理时,务必带着自己的眼光,批判地吸收。
  •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荀子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荀子

    《荀子》为战国时人荀况所著,是一部阐述先秦儒家思想的著作。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本书由荀况编著。
热门推荐
  • 校园的记忆

    校园的记忆

    本小说以齐锋、叶知秋和卫玥、江大任、王志雄的感情纠葛为主线,以穿插描写郑红伟和赵露、许琳以及乔洁的爱情为辅线,叙述了“60后”一代的思想变迁和感情生活,揭示了处于社会转型期的青年男女的彷徨和无所适从,也抒发了这一代人对高考重压的无奈和痛苦呻吟,讴歌了美好的爱情,激发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力图展示“60后”一代的精神风貌。
  • 重生之无悔人生

    重生之无悔人生

    平凡的小职员李立,一天到晚做着发财的梦,直到有一天意外穿越回2004,直接变成传说中的暴发户,自此总裁丽人,绝色警花,校花萝莉,极品御姐……纷纷涌入其怀,穷屌丝摇身一变高富帅,且看李立如何在桃花丛中信手拈花,上演一场传说中的屌丝逆袭!
  • 凤羽天翔逆天三小姐

    凤羽天翔逆天三小姐

    “沫希,你爱我吗”南末凌问道“爱·····你去死”一场奇葩的车祸,一次偶然的邂逅。当21世纪女强穿越到古代一个废柴身上。当遇见一个逆天的男人。他们之间会产生什么样的火花?······
  • 缘起九州之剑缘

    缘起九州之剑缘

    三个现代白领同时离奇穿越到光怪陆离的九州大陆,分散各州,各自历练。九州表面和平,实则暗流涌动,先帝逝世后,幼帝难稳朝纲,一时间风云四起天下大乱。妖兽横行,魔宗昌盛,各州割据,乱象横生。主角宁玉瑾得隐士高人授受剑术,机缘巧合下进入蜀山,从此踏上漫漫修仙路。且看宁玉瑾如何从弱女子一步步蜕变成为女剑仙,寻找失散同伴,一同玩转九州世界。
  • 逝去的锦年

    逝去的锦年

    初入家教行列的大二学生余悦一出手就碰到了个棘手的小破孩儿,施展了千般功夫才镇住这个年级第二、个性十足、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高三学生——雷拓宇。从此,雷拓宇成了粘着余悦的小尾巴。
  • 花落流年祭

    花落流年祭

    很多时候,费尽心力去追逐,最终抓住了,除却自身的疲惫不甚,到手的东西也是残破不堪的。人,总要懂得舍弃才好。繁华殆尽,执笔一篇笑忘书。微博:http://weibo.com/lemonsuju
  • 养器

    养器

    一把剑,一盏灯,一座桥,一栋楼。一灯耀醒三阳六合,一楼流风五方七矅,一剑听雪八荒九玄,一桥幻心金戈铁马。这是一个以器为尊的世界。这是一个逗逼骚年成为器中之帝的故事。……求收藏求推荐。亦或者,来个收藏推荐打赏评论一条龙?啦啦啦啦!哦!哥哥不要这样子了啦,讨厌!
  • 闷骚总裁霸道爱

    闷骚总裁霸道爱

    他是商界的传奇,冷清霸道,她是孤苦伶仃的孤儿。一场误会将他们绑在一起,当他爱人归来,他搂着爱人的腰,指着她:“这是家里的佣人。”为救他爱人和孩子,他逼她去输血,换来的是失去自己的孩子,以及脸上那条大大的伤疤。--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佛说大金色孔雀王咒经

    佛说大金色孔雀王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航海时代之崛起

    大航海时代之崛起

    元朝时期,海上丝绸之路为最繁盛时期,而泉州一跃成为与亚历山大港并列的世界第一大港口。主人公韩远海的家族为航海世家,自南宋起开始了航海贸易,仅凭着父辈与祖辈的辛勤,而使得韩家衣食无忧,稍有积累。韩远海不满现状,一心投入航海,一场前往波斯的旅程,即将拉开就绪。不知是否能创出精彩一笔,而那海上丝绸之路又究竟鹿死谁手,真正的敌人只有自己*******************************************************************一片大海,未知的奇遇。感谢一些读者的支持,本人一直在在努力。或许将此书称为武侠航海版《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