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35500000001

第1章 原道训(1)

[题解]

“原,本也。本源根真,包含天地,以历万物,所以叫原道,因以题篇。”“道”是《淮南子》书中反复阐述、描摹的思想精华,它超越时空、无声无形,而又无处不在,是万事万物的母体。在自然之道的滋润指导下,人类要保持“清静”、“无为”的信念,保养精神、守住形气,达到恬淡自满的境界。这是本文也是《淮南子》全书的宗旨。

原书二十一卷,每卷都称“某某训”,本篇旧多作“原道训”,清儒姚范以为“训”字乃“高诱自名其注解,不是《淮南》篇名所有,就是诱《序》中所说‘深思先师之训’也”,这个解释是正确的。《淮南子》全文篇名中“训”字都是后人添加的。

[原文]

夫道者,覆天载地,廓四方,柝①八极;高不可际,深不可测。包裹天地,禀授无形;原流泉浡,冲而徐盈;混混滑滑,浊而徐清。故植之而塞于天地,横之而弥于四海;施之无穷,而无所朝夕;舒之幎于六合,卷之不盈于一握。约而能张,幽而能明;弱而能强,柔而能刚;横四维而含阴阳,纮宇宙而章三光。甚淖而滒,甚纤而微;山以之高,渊以之深;兽以之走,鸟以之飞。日月以之明,星历以之行;麟以之游,凤以之翔。泰古二皇,得道之柄,立于中央;神与化游,以抚四方。

是故能天运地滞,轮转而无废,水流而不止,与万物终始。风兴云蒸,事无不应;雷声雨降,并应无穷。鬼出电入②,龙兴鸾集;钧旋毂转,周而复匝。已雕已琢,还反于朴。无为为之而合于道,无为言之而通乎德,恬愉无矜而得于和,有万不同而便于性。神托于秋毫之末,而大(于)宇宙之总。其德优天地而和阴阳,节四时而调五行;呴谕覆育,万物群生;润于草木,浸于金石;禽兽硕大,毫毛润泽;羽翼奋也,角觡生也;兽胎不,鸟卵不毈,父无丧子之忧,兄无哭弟之哀;童子不孤,妇人不孀;虹霓不出,贼星不行,含德之所致也。

夫太上之道,生万物而不有,成化像而弗宰。跂行喙息,蠉飞蠕动,待而后生,莫之知德;待而后死,莫之能怨。得以利者不能誉,用而败者不能非。收聚畜积而不加富,布施禀授而不益贫。旋县而不可究,纤微而不可勤;累之而不高,堕之而不下;益之而不众,损之而不寡;斫之而不薄,杀之而不残;凿之而不深,填之而不浅。忽兮怳兮,不可为象兮;怳兮忽兮,用不屈兮;幽兮冥兮,应无形兮;遂兮洞兮,不虚动③兮;与刚柔卷舒兮,与阴阳俯仰兮。

[注释]

①廓、柝(tuò):开拓、扩大的意思。②鬼出电入:是说速度极快,没有踪迹。③虚动:动而不起作用。

[译文]

道,上能够覆盖天,下能够运载地,拓展到四面八方。它高到没有边界,深到无法测量。它容纳宇宙,生成了万物。它好像源头之水,喷薄而出,流过所有的空间;它似汹涌澎湃,水势翻腾,由浊变清。它直立起来能够充满天地,它横放下去能够遍布四海。它无穷无尽,不受控制,舒展之时能够笼罩四方,集聚之时不满一把。它小而能变大,暗而能变明,弱而能变强,柔而能变刚。道,贯穿天地,包涵阴阳,连接宇宙而使日月星辰生辉。它十分柔软,极其精致,但山岳依赖它而高耸,潭渊依靠它而变深,兽类依靠它而奔跑,鸟类依靠它而飞翔,日月凭借它而发光,星辰依靠它而运行,麒麟依靠它而出游,凤凰依靠它而翱翔。远古伏羲、神农两位圣帝,掌控了大道的根本,挺立在天地的中间,精神和造化相合,安抚着天下四方。

所以能使天行地止,就像车轮绕轴、水流低处般永不停止,和天地万物相始终。就如同风起和云涌、雷鸣和雨降般彼此感应;又像鬼神、闪电稍纵即逝,又好像神龙、鸾凤飞临集聚;还如同钧器和车毂旋转不停、周而复始。已经被雕琢装饰的,让它们回到质朴。顺从自然所做的事自动合乎着道,朴实无华的言论也与德相应;恬静欢愉不躁不骄,求得广泛的和谐,容纳万物不强求统一,来维持、顺从各自的天性;精神既能依靠在毫末之上,又能拓展到广大的宇宙。两位圣帝的德行使天地柔和、阴阳相和,四季有节而五行有序;他们关怀孕育万物繁衍生长;滋养着草木,润泽着金石;飞禽走兽长得又肥又壮,羽毛莹泽光亮;翅膀坚硬有力,兽的骨角长势正常;走兽不怀死胎,飞禽孵蛋成鸟;老父没有丧子的悲哀,兄长没有失弟的伤痛;孩子不会成孤儿,女子不会成寡妇;异常的虹霓不会显现,妖星不在天空运转。这些都是二位圣帝广怀德泽所致。

至高无尚的道,能孕育万物,而不把万物当作自己所有,成就变幻万物之形,而不去主导它们。用足爬行的兽类、用嘴呼吸的鸟类、蠕动而行的虫类,都依赖道而生,但这些动物并不由于这些对道感恩戴德;其后这些动物也因道而亡,但也没有谁去憎恨它。用道而盈利的,不能去赞赏它;用道而败事的,不能去非难它。收敛积聚不会添加自己的财富,广施贫困不会使自己变得贫穷。道尽管渺小,但不能够深究;道尽管细微,但不能够尽知。往上累叠不会增高,向下堕毁也不会降低。使它增添而又不见其多,使它减弱而又不见其少。削减它而不会变薄;杀害它而不会伤残。挖掘它而不会变深,填塞它而不会变浅。道这个东西,若有若无,不能详细描绘;似存似亡,但是用之不尽。视之不见,听之无声,深邃难测,但是动有所应。它遇到刚就展开,遇到柔就曲折,遇到阳就提高,遇到阴就降落。

[原文]

昔者冯夷、大丙之御也,乘云车,入云霓;游微雾,骛怳忽;历远弥高以极往,经霜雪而无迹,照日光而无景。扶摇抮抱①羊角而上,经纪山川,蹈腾昆仑;排阊阖,沦天门。末世之御,虽有轻车良马,劲策利锻,不能与之争先。

是故大丈夫恬然无思,澹然无虑。以天为盖,以地为舆,四时为马,阴阳为御。乘云陵霄,与造化者俱。纵志舒节,以驰大区。可以步而步,可以骤而骤。令雨师洒道,使风伯扫尘,电以为鞭策,雷以为车轮。上游于霄雿②之野,下出于无垠之门。刘览(偏)[遍]照,复守以全。经营四隅,还反于枢。故以天为盖则无不覆也,以地为舆则无不载也,四时为马则无不使也,阴阳为御则无不备也。是故疾而不摇,远而不劳,四支不动,聪明不损,而知八纮九野之形埒者,何也?执道要之柄,而游于无穷之地。

是故天下之事,不可为也,因其自然而推之,万物之变,不可究也,秉其要归之趣。夫镜水之与形接也,不设智故而方圆曲直弗能逃也,是故响不肆应,而景不一设,叫呼仿佛,默然自得。

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而后动,性之害③也。物至神应,知之动也。知与物接而好憎生焉,好憎成形而知诱于外,不能反己,而天理灭矣。故达于道者,不以人易天,外与物化而内不失其情。至无而供其求,时骋而要其宿。小大修短,各有其具,万物之至,腾踊肴乱而不失其数。是以处上而民弗重,居前而众弗害,天下归之,奸邪畏之。以其无争于万物也,故莫敢与之争。

夫临江而钓,旷日而不能盈罗,虽有钩箴芒距,微纶芳饵,加之以詹何、娟嬛之数,犹不能与网罟④争得也。射者扞乌号之弓,弯棊卫之箭,重之⑤以羿、逢蒙子之巧,以要飞鸟,犹不能与罗者竞多。何则?以所持之小也。张天下以为之笼,因江海以为罟,又何亡鱼失鸟之有乎!故矢不若缴,缴不若无形之像。夫释大道而任小数,无以异于使捕鼠、蟾捕蚤,不足以禁奸塞邪,乱乃谕滋。

昔者夏鲧作九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伏,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故机械之心藏于胸中,则纯白不粹,神德不全,在身者不知,何远之所能怀?是故革坚则兵利,城成则冲生,若以汤沃沸,乱乃逾甚。是故鞭噬狗,策蹄马,而欲教之,虽伊尹、造父弗能化。欲害之心亡于中,则饥虎可尾,何况狗马之类乎?故体道者逸而不穷,任数者劳而无功。

[注释]

①抮(zhěn)抱:环绕转动。②霄雿(zhào):虚无高渺的样子。③害:应该是“容”,仪容外表。④罟(ɡǔ):渔网。⑤重(chónɡ)之:加上。

[译文]

以前冯夷、大丙驾御,乘坐着云车,进去云层,游览于迷蒙的云雾中,奔驰在隐约模糊的境界中,攀登高处向最渺茫处进发,到达无边界的地方。在霜雪中路过而没有痕迹,在日光照耀下而没有影子,像旋风那样围绕转动,像羊角那样曲折上升,经过高山大川,跨过昆仑山顶,推开外天门,进去玉皇宫殿。而末世的驾御者,尽管有轻车良马,马鞭强劲、马刺尖锐,却不可和冯夷、大丙争先。

所以,得道的人恬淡悠闲、淡泊无虑;以天为盖,以地为车,用四季作马,让阴阳驾驭。乘着白云升上九霄,和天地同寿。放开思绪,可以奔向太虚。能缓步徐行,可急速飞奔。让雨师在路上洒水,风神扫尘土,把电当鞭子,把雷当车轮。向上漫游于幽远之处,向下穿过没有边际的大门,浏览观照,恪守全部。周游四方,还能返回中央。因此用天作车盖,那全部的东西就都能够负载。用地作车子,那就没有什么东西不能负载;用四时作骏马,那世间万物都会听使唤的。以阴阳作为御手,那就没有什么不具备的了。因此虽然速度很快却不会摇动,尽管路远却能够免受劳困之苦,身体不受劳苦,才能不受减损,而能知晓八方上下的形状、范围,究竟是为什么呢?是由于把握了道的根本,因此才能畅游于无穷无尽当中。

因此不能背离自然规律来处置天下之事,应该顺应自然的变化去探究。万物的变化是不能穷究的,但是殊途同归,只要可以掌握要道就行了。镜子和水能够照出形容,不要特意修饰打扮,一切都会全部显现出来的。

人生下来原本就是清静无为的,这才是上天所给予的本性,受到感触内心有所动摇,这是对本性的侵害。事物显现于人的面前,精神便开始有所反应,这是人的才智在活动。才智与事物接触,喜欢、厌恶的感情于是也就有了,喜爱、厌恶的感情自然就会有所表露,因此智慧就被外物所诱惑,不能返回自身本真,天性因此也就消失了。因此能够最后和道相合的人,是不会用人的欲念来改变天性的,外表和万物的变幻一致,但是心中还是能够守护本真的。道至虚却能满足万物的一切需求,随意变化却能得其所止。不管是大小、长短,各种形态都是具足的,万物来时,不论是如何翻腾纷乱,都有固定的法度。因此,道尽管处在上面,而人民却不因此而感受到重压;居于前列,百姓不会受到损害。天下的人都归服他,奸邪的人都害怕他,由于他不与万物相争,因此也就没有谁和他争斗。

在江边钓鱼,尽管钓一天也不能满一箩,尽管使用的渔钩很尖,倒刺十分锋利,钓绳很细,钓饵很香,而且还有詹何、娟嬛这些高超的技术,还是不能够和渔网相提并论的;射鸟的人让他打开乌号之弓,加上棋卫之箭,使用后羿、逢蒙的技术,来获取飞鸟,尽管这样也是不能够和鸟网一比高下。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由于他们所用的工具太小。如果把天下当作捕鸟的笼子,把大江大海当作捕鱼的网,那么怎么会有鸟和鱼跑掉呢?因此箭不如带绳的缴,缴又不如网,网就更不能和无形的天地之笼比较高下了。抛离大道而喜欢小技术,这就如同叫螃蟹捕老鼠,让蛤蟆捉跳蚤那样荒唐,这样做不但不能够制止奸邪,反而会使事情变得越来越混乱。

以前夏鮌建造九仞高的城垣以防叛乱,结果诸侯还是叛变了他,海外的人也出现狡诈之心。夏禹知道天下叛变作乱,就拆掉城墙,填平护城河,分发财物,焚毁武器铠甲,对人民布施恩德,于是海外异族称臣归服,四方诸侯前来纳贡。他在涂山与天下堵侯会合,带着美玉丝帛来进贡的国家有成千上万。因此说巧诈之心藏于胸中,纯净的道也会不纯粹,神明的德也会不完善。在身旁的人都不了解你,远方的人怎么能够服从你呢!所以铠甲坚硬兵器就会随之锐利,城池建成就会跟着出现攻城的冲车,就像用热水浇灌沸水不会使沸水停止沸腾一样,只能使混乱增加而已。所以用鞭子鞭打咬人的狗、鞭打踢人的马,想用这样的办法教养好它们,即使是尹儒、造父这样的驾御高手也不能使它们驯服。如果心中没有伤及对方的邪念,那么就是饥饿的老虎也能够拽它的尾巴,又何况狗和马这种家畜呢?因此掌握了道的人,安安逸逸不会窘迫贫困,玩弄权术的人,辛苦忙碌也将一事无成。

[原文]

夫峭法刻诛者,非霸王之业也;箠策繁用者,非致远之术也。离朱之明,察针末于百步之外,不能见渊中之鱼;师旷之聪①,合八风之调,而不能听十里之外。故任一人之能,不足以治三亩之宅也;修道理之数,因天地之自然,则六合不足均也。是故禹之决渎也,因水以为师;神农之播谷也,因苗以为教。

夫萍树根于水,木树根于土。鸟排虚而飞,兽蹠实而走。蛟龙水居,虎豹山处,天地之性也。两木相摩而然,金火相守而流。员者常转,窾②者主浮,自然之势也。是故春风至则甘雨降,生育万物,羽者妪伏,毛者孕育。草木荣华,鸟兽卵胎。莫见其为者,而功既成矣。秋风下霜,倒生挫伤。鹰雕搏鸷,昆虫蛰藏。草木注根,鱼鳖凑渊,莫见其为者,灭而无形。木处榛巢,水居窟穴。禽兽有芄,人民有室。陆处宜牛马,舟行宜多水。匈奴出秽裘,越生葛絺。各生所急,以备燥湿。各因所处,以御寒暑。并得其宜,物便其所。由此观之,万物固以自然,圣人又何事焉?

九疑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民人(被)发文身,以像鳞虫:短绻不绔,以便涉游;短袂攘卷,以便刺舟,因之也。雁门之北,狄不谷食,贱长贵壮,俗尚气力。人不弛弓,马不解勒,便之也。故禹之裸国,解衣而入,衣带而出,因之也。今夫徙树者,失其阴阳之性,则莫不枯槁。故桔树之江北,则化而为枳。鸲鹆不过济,貈渡汶而死。形性不可易,势居不可移也。

是故达于道者,反而清静;宏于物者,终于无为。以恬养性,以漠处神,则入于天门。

所谓天者,纯粹朴素,质直皓白,未始有与杂糅者也。所谓人者,偶③智故,曲巧伪诈,所以俯仰于世人而与俗交者也。故牛歧蹄而戴角,马被髦而全足者,天也;络马之口,穿牛之鼻者,人也。循天者,与道游者也;随人者,与俗交者也。夫井鱼不可与语大,拘于隘也;夏虫不可与语寒,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与语至道,拘于俗,束于教也。故圣人不以人滑天,不以欲乱情,不谋而当,不言而信,不虑而得,不为而成,精通于灵府,与造化者为人。

[注释]

①聪:听力好。②窾(kuǎn):空。③偶:邪曲不正。

[译文]

推行严刑酷法,不可成就霸王的事业;太多地使用马鞭子,不是赶远路的办法。离朱的眼力好,能够看到百步之外的针尖,却不可看到深渊中的鱼;师旷的听觉好,能够分辨八种风的节奏音调,却不可听到十里之外的声音。因此,凭一个人的能力,还不能管理好三亩大的住宅;遵从道的规律,顺从天地自然之性,那么治理天地四方还能绰绰有余。因此,大禹疏导河道时,是以顺从水势作为治理方法;神农种植五谷,是以顺应禾苗生长规律来推行教化。

同类推荐
  • 中国哲学十讲

    中国哲学十讲

    本书先从整体上对中西方哲学的几个重要发展阶段和代表性思想家加以对比,而后选取了中国哲学史上最重要的九个流派思想,深入各派哲学文本,分别作详尽的评述,其援西入中的研究进路和精辟观点在同时期的中国哲学著作中可谓独树一帜。
  • 儒家的智慧

    儒家的智慧

    本书将揭开神秘的心理世界面纱,运用心理学知识,结合大量实例,对关系人一生的爱情、婚姻、家庭、职业、人际关系等给予深刻剖析。
  • 蔡元培论人生·修养

    蔡元培论人生·修养

    蔡元培是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缔造者,一生主张教育救国,他认为,唯有思想文化的革命才能真正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他对中国社会的弊端有透彻的认识,在国内大力提倡民主、自由与人权思想,致力于改良社会风气,尤其重视公民道德教育及相应的世界观、人生观、美学教育。
  • 生活问禅:禅理小故事中的大智慧

    生活问禅:禅理小故事中的大智慧

    禅理小故事中的大智慧,说禅事,讲禅理,禅里禅外话人生。本书将通过讲述一个个禅理小故事,为你禅释生活大道理。当你疲倦时,当你内心迷茫时,在本书中畅游一番,就会感到有一个风月无边的广大天地。你心中的迷茫便如拨云见雾一般消散开来,啊!原来一切如梦亦如幻!请不要执著,速速把心清净下来!不要让尘境污染你的纯真心,不要让世情剥掠你的爱心,赶快埋弃一切妄想是非,就此泅出生命的苦海,恢复你内心和谐光明的理想世界!
  •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修订版)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修订版)

    《周礼》一书原名《周官》,最初见于《汉书·河间献王传》。《传》云:献王好古学,广求遗书,所得皆先秦古文旧书,有《周官》、《尚书》等多种。武帝时,除挟书之律,开献书之路”,献王入朝,当以此书进献,遂入于秘府。哀帝时,刘歆校书中秘,得此书,著于《七略》。班固本之,作《艺文志》,录《周官经》六篇。汉末郑玄作注,唐贾公彦作疏,此书遂列于五经,为《三礼》之首。自汉至今,学者对此书争论甚烈,迄无定论。我们在今日跳出经学之争的圈子,以史学眼光看此书,把它作为研究周代典章制度的史料,应取何种态度,学者所见亦往往不同。
热门推荐
  • 杂记之乱七八糟的童话

    杂记之乱七八糟的童话

    请不要以为这是一部言情,这只是因为没有童话专题,当然,如书名,里面是乱七八糟的童话,不喜欢请勿进。这里面部分是我的朋友而写,也有我写的。喜欢异想天开的人来看看吧。
  • 校长女扮男装:校园华尔兹

    校长女扮男装:校园华尔兹

    世界上怎么会有男人比女人还祸水?从她看到他的第一眼,便忍不住深陷下去,可他看上去好像不太喜欢自己……陈浩林最近很郁闷,天天对着一个男人心神荡漾,该死的,他不会是喜欢上男人了吧?为了拯救自己,他决定渐渐疏远他,可就在这时,他竟然?
  • 随风起舞

    随风起舞

    本丛书共收入《哲学深处的漫步》、《敲打岁月》、《生而自由》、《行走的声音》、《随风起舞》、《寂静中飞舞》、《狗吃羊》、《真水无香》、《我是第几者》、《走马看黄花》等共十本杂文随笔。
  • 重生之走出大山

    重生之走出大山

    秦晓彤一觉醒来发现自己重生成了十五岁的山里姑娘。山是深山,姑娘是文盲……村人愚昧,村里有被拐卖来的姑娘,村外还有被赶来支教的逗比纨绔子弟。而她自己,会被用来给哥哥换老婆。秦晓彤知道,自己必须逃出去——在做好万全准备之后。
  • 鬼剑士凯恩

    鬼剑士凯恩

    一座城,一只鬼手,不懈的努力,Fight!!!《地下城与勇士》作者的QQ:569106058(欢迎粉们加我哦)粉丝群:248539809(欢迎大家踊跃加入哦)希望大家都可以收藏一下,推荐一下,如果好的话就把这部作品再推荐给其他人吧!
  • 微笑天使:唯美邂逅的那个他

    微笑天使:唯美邂逅的那个他

    即使你已经不爱我了,即使你已经忘记我了,即使我已经从这个世界消失,我依然会爱着你“王俊凯,你还爱我吗?”“我…”——凯萱“快看,那边有烤肠!”“快走,不然一会儿木有啦”——源馨“小千千,我们去练舞吧!”“额…好吧”——千曦
  • EXO世勋爱恋

    EXO世勋爱恋

    一个是吴亦凡的妹妹,一个是EXO忙内,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 腹黑皇帝小恶妃

    腹黑皇帝小恶妃

    他是冷太子,她是坑爹小混蛋;他是腹黑皇帝,她是花心小公主;他宠她,护她,陪她成长,等她长大。她长大了,做他一妃了,可是……
  • 老子不生气

    老子不生气

    养正气的儒家历来受到历史上英雄豪杰的仰慕;不生气的老子则素来深受民间百姓的追捧。老子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气”的理论,但老子所谈的主要是两个方面:做人心态和从政心态,它们无不指向不生气的心态修炼。做人要无为,从政要无为;做人要自然,从政也要自然。做官的要做到不生气,尤其是在老百姓面前不能生气。今天的官场要倡导一种不生气的政治文化。经商的亦要做到不生气,尤其是在消费者面前不能生气。今天的商场要倡导一种不生气的企业文化,消费文化。具体地说,老子指出了两种健康的心态,一是无为心态,一是利人心态。无为是不刻意为己,利人是无己心态的升华。
  • 魂断山崖路

    魂断山崖路

    世态炎凉会演绎出正不压邪,清纯美女香消玉碎,震撼之余令人感慨!如果人们心境不是越来越凉薄,人与人之间就不会缺少爱;如果社会多些正义人士,无耻之徒就难以在光天化日之下作恶多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一种麻木不仁表现,此类旁观者不排除陷害自身。改变社会不良风气,健全正常思维准则,需要每个人献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