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31600000024

第24章 抚有蛮夷,以属诸夏(4)

康王是平庸而不昏聩的国君,子庚、子冯、屈建都是干练而不优秀的令尹。他们大致都完成了时代赋予的使命。康王柄政15年,做了两件大事:一件对内的,是抑制豪强;一件对外的,是结好诸侯。为第一件事贡献最大的,是本国的司马掩;为第二件事贡献最大的,是宋国的左师向戌。在15年中,国力持续增长,民气未受损伤。这样的政绩,使康王和他的臣僚有理由为之自豪。

(第六节成熟的文化

杰出领袖人物不常有,他们是历史的花朵,开于所当开,谢于所不能不谢。在有杰出领袖人物的时代,如武文时代和成庄时代,功业煊赫,但文化的发展不一定很快,他们为文化所做的工作是开垦和播种。反之,在没有杰出领袖人物的时代,如共康时代,政绩平淡,但文化的发展不一定很慢,前人播种的到了后人收获的季节。

1978年到1979年发掘的河南淅川下寺的24座楚墓,披露了公元前6世纪中叶楚国社会的许多信息。

下寺的楚墓,从所出青铜礼器的数量、规格和铭文来看,2号墓是主墓,1号墓和3号墓是陪葬墓。在这3座墓中,都发现了“楚叔之孙倗”作器的铭文,可证2号墓的墓主是“倗”。“倗”即令尹子冯。至于“楚叔”,大概不是子冯的祖父贾,而是氏的始祖章。2号墓所出的升鼎,腹铭记作器者为公子午即令尹子庚,但盖铭记作器者为倗,应是子庚死后其升鼎为倗所得。

按,公子午死于公元前552年,子冯死于公元前548年,相去仅4年,时当春秋晚期前叶。下寺楚墓所出的铜器和其他器物,无论技术水平还是艺术风格,都可以作为共康时代的代表性器物。至于制作这些器物的技术前提的艺术前提,则是在成庄时代创立的。

下寺楚墓所出的青铜器,主要是用分铸法制成的。只有少量的器物和部件,如鬲身连同鬲足以及器盖和圈顶等,用了早期青铜铸造工艺的浑铸法。春秋时代的分铸法,中原以先铸附件、后铸器身为常规。下寺的青铜器不然,多数是先分别铸出器身和附件,再用铜或锡作焊剂把器身和附件焊接起来,这是一种新兴的生产工艺。当时楚国青铜铸造工艺的最高成就,是娴熟地掌握了熔模铸造法。所谓熔模铸造法,简单说来,就是用熔点和硬度都很低的材料做成模子,在模子上淋浇泥浆并涂抹耐火材料,硬化为铸型,加热使模料熔化并流出,然后浇铸成器。模料通常是蜡,所以这种铸造法俗称失蜡法。熔模铸造法可以制作复杂而精密的器件,因而号称精密铸造法。我国熔模铸造法创始的年代,从文献中考察,只能定在中古。下寺所出的青铜器,以及不知何地所出而现已流落海外的楚共王熊审盂,证明楚国早在春秋时代就已有高度发达的熔模铸造工艺。2号墓所出的铜禁一件,器身有多层透雕云纹,器周有上下两层共24只镂空透雕的攀附兽和兽形足,就是熔模铸造法的杰作,工艺水平的高超即使放在今天也会令人兴巧夺天工之叹。2号墓所出的55号大鼎有6只镂空透雕的攀附兽,通体无合范毗缝和锻打或焊接的痕迹,也一定是用熔模铸造法做成的。

西方的熔模铸造法,发明虽比中国的早,发展却比中国的慢。西方任何古国遗留下来的熔模铸造法制成品,与楚国的熔模铸造法制成品相比,无不显得又简单,又粗糙,落后了不止一个发展阶段。

当时用青铜铸造的农器和匠器,有、斧、锛、镰、凿、削、锥等。当然还有其他器类尚未见到,原因是农器和匠器不登大雅之堂,惯例不用来随葬。而且,木制的器具在地下容易朽尽,铜制的器具到不堪复用时要回炉,以免浪费当时被认为“美金”的铜料。

下寺楚墓24座,唯独2号墓有青铜制作的农器和匠器共26件出土。

在其余23座陪葬墓和殉葬墓和随葬品中,农器和匠器一无所见。已知属于这个时期的楚国的农器和匠器,形制与中原同期同类器大致无异。唯独带锯齿的铜镰有南方特色。无疑是用来收割水稻的。在境土相接、商旅相通的列国之间,生产工具的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是不会怎么突出的。还有车具、马具之类,情况也如此。这些器具的制作工艺比较简单,无秘密可言。熔模铸造工艺就不同了,那是尖端技术,楚国要保密的,北方诸国虽欲效之而终不能及。

当时的铜器,可登大雅之堂的是礼器、兵器和乐器。

楚国的青铜礼器虽以中原和关中的青铜礼器为张本,但有不少别出心裁的变化,到春秋中期已自成一体了。

鼎为青铜礼器之冠,青铜礼器的系属和特色首先显示在鼎上。

楚式鼎令人耳目一新,在春秋时代可谓鹤立鸡群。

王和上大夫以及附庸诸侯所用的祭器升鼎尤为奇特,此类鼎始见于春秋中期,自铭为“”,因而考古学界称之为升鼎。升鼎的显著特点是:1.平底;2.束腰;3.立耳外撇;4.腹周有攀附兽6只或4只;5.其精品在口沿、腰周和底缘都有繁缛的环形纹饰,蹄足上部有扉棱。升鼎的怪异和工巧都出人意表,最能显示茁长期楚文化的独创性。随葬升鼎的多少和精粗,与墓主的身份相称。下寺2号墓的墓主是令尹,位居上大夫之首,有升鼎7件,与周制诸侯的用鼎数相等,当然可以说是“僭越”的。曾国也有升鼎,始见年代与楚式升鼎相近,平底和束腰与楚式升鼎相似,但总体风格与楚式升鼎不同。楚式升鼎与曾式升鼎可能有源流关系,战国时代的曾侯仿制了比较粗劣的楚式升鼎,由此可知,最初曾仿楚的可能性大于楚仿曾的可能性。

已知年代最早的楚式鼎不是升鼎,而是始见于春秋早期的一种折沿附耳鼎。此类鼎的形制显然取法于西周末东周初的一种周式鼎,可是,进入春秋中期以后,它由不束颈变为束颈,由不折肩变为折肩,足渐高,壁渐直,腹渐圆,有了凸棱子母口,外加圈顶盖,体态由浑朴渐变为精巧,形制由量变达到了质变。自铭为“”,考古学界称之为于鼎。下寺1号墓出土于鼎10件,计有对鼎4组,单鼎2件。每组对鼎尺寸、形制全同,各组对鼎大小递减。最大的一对有六柱圈顶盖,盖和腹都有细密的纹饰,足有兽纹。所有10件于鼎,无一非精工铸造。鼎列如此壮观的阵容,实为罕见。周制鼎用奇数。楚制不尽然,升鼎也用奇数,于鼎却用偶数。

郑国和徐国也有于鼎,年代较晚而工艺较劣,无疑是仿楚之作。

还有一种罐形鼎也是典型的楚式鼎,有平盖或拱盖,直领小口,宽肩,圆腹,圜底,肩上附直耳,兽面矮蹄足。最早的3件分别出自下寺1、2、3号墓,其中3号墓所出的1件自铭为“浴兴”。

春秋晚期曾国也有罐形盖鼎,其形制与楚国的罐形盖鼎相同。

在楚国的青铜礼器中,还有一种自铭为“盏”的,也是楚式器。

盏,似鼎非鼎,似簋非簋,有盖,盖上有4个环纽,盖缘有4个扣卡,上腹有4个与环纽大小略同的环耳,4个环纽间距相等,扣卡、环耳也如此,钮、卡、耳上下相对或相错,三足特矮。春秋中晚期,盏流行于楚地。

已知属于共康时代的青铜兵器,有戈、矛、戟、殳、剑、钺、匕首、箭镞和铠甲等,显然以戈居多,矛较少,戈矛合体的戟更少,殳尚罕见,剑尚在引进、仿造阶段,钺可能只作仪仗用,匕首无关紧要,箭镞性能优良,铠甲有多种。这时的战争以车战为主,戈、矛、戟、殳都是车战的利器。楚国戈、矛、戟、殳的特点,一是长大,二是精良。例如:下寺8号墓所出的1件戟,援长逾30厘米;下寺2号墓所出的1件矛,身骹通长也有30厘米。上等贵族所用的戈、矛、戟、殳装饰华丽,通常有铭文,甚至是错金铭文。楚人引进和仿造的剑,起初是巴式剑———即所谓柳叶形剑,后来是越式剑———包括吴式剑在内。越人和吴人的铸剑技术举世独步,楚人虽竭力模仿,仍自愧弗如。《周礼·冬官考工记》说:“吴粤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

青铜铸造的乐器主要是编钟,此外有钲———或称丁宁。共康时代是否有铙和铎,据现在资料还无法断定。这时楚国的编钟造型巧,音色美,体制大,全面地超过了中原同期的编钟。编钟有甬钟、钮钟、镈钟三类,每套都有严谨的组合关系。下寺1、2、3号墓出土编钟4套共52件,计分:甬钟1套,26件;钮钟2套,每套9件;镈钟1套,8件。

铸钟有其特殊的难点。事先必须设计好各种的不同音响,制作好各件钟的不同铸模,调剂好铜、锡、铅的配比,稍有失当之处就会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报废,难就难在这里。古人没有现代的科学仪器,铸钟全凭经验,这是非有精深的乐律知识、敏锐的辨音能力和娴熟的加工技艺不可的。《国语·周语》记公元前522年周景王铸大钟,单穆公以为不可,他说:“先王之制钟也……重不过石。”

石为周制120斤,相当于今制50余斤。周景王不听。强迫匠师铸了一枚大钟,乐工谎报说成功了。一年后,周景王去世,乐工才承认失败了。下寺所出的甬钟,最大的一枚通高1.22米,重达160.5公斤,估计比周景王所铸的大钟重一倍有余,然而是真正成功了。

青铜器的风格因时而异,楚文化茁长期青铜器的总体风格是:

器型清秀,工艺精巧,纹饰富丽。清秀的极致,是由高足、束腰等特征所构成的亭亭玉立的体态。精巧的极致,是由细密的熔模铸造工艺所呈现的玲珑剔透的结构。富丽的极致,是堂皇而优雅,如下寺所出某些铜鼎纹饰的凹入部位镶嵌着光洁乌亮的黑漆,衬托着纹饰的凸出部位,这在北方的铜器上是见不到的。

冶金、髹漆、织帛三大行业,最能显示楚国物质文化的先进性。

共康时代的楚国,在冶金这个行业中占着领先地位,大致如上所述;在髹漆、织帛两个行业中是否也已领先,则尚难断言。已知保存完好而年代最早的漆器,出自湖北当阳赵巷4号墓,大致可判定属于共康时代。这些漆器都用厚木胎,比较笨重,可是漆衣至今鲜丽如初。楚地有丰富的漆源,而且气候适于制作漆器。后来的资料表明,楚国的髹漆行业也领先于列国。至于春秋时代的丝绸,则至今还不见完好的实物出土,仅仅根据零星的线索,是很难分辨孰优孰劣的。

武文时代,限于生活天地的狭小,能操夏言的楚人还很少,主要是贵族。经成庄时代到共康时代,多数楚人———无论其为贵族,为平民,已经兼通楚言和夏言了。此后的发展趋向是操楚言的日渐减少,操夏言的日渐增多。这是一个进步的趋向,楚人并不因此而抱憾。楚国的上等贵族熟知北方的文献,动辄引经据典。被他们称引得最多的,是《尚书》、《军志》和《诗》。他们所受的教育,显然不比北方的上等贵族所受的教育逊色。

关于共康时代楚人的文化素养,不烦缕述,这里只讲知音,以见一斑。《吕氏春秋·本味》记:“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据高诱注,伯牙和钟子期都是楚人。按,楚国以伯为氏的家族只有一个,即来自晋国的伯州犂及其子孙。灵王即位后,伯州犂被害。昭王即位后,伯州犂的孙辈逃离楚国。由此推想,伯牙可能是伯州犂的子侄,比后来成为吴国太宰的伯嚭高一辈。楚人不喜鼓琴而喜鼓瑟。

迄今已出土的楚国乐器,琴甚少而瑟奇多。晋人则不然,其俗喜鼓琴,这可以作为伯牙乃晋裔的旁证。楚国的钟氏是一个音乐世家,他们以钟为氏,应是由于楚人尚钟成风,因而让司乐之官即司钟之官以钟为氏,类如晋国的孙黡司典籍,其子孙乃以籍为氏,都是所谓“氏于事”。《吕氏春秋·精通》高诱注曰:“钟,姓也。子,通称。期,名也。楚人钟仪之族。”此说可从。钟仪为郧公,居处近涢水,当汉水中游,钟氏大概就住在汉水中游至下游。因此,据说钟子期听伯牙鼓琴的地点在汉水下游。今武汉汉阳区,汉水南岸有地名琴断口,故老相传,就是伯牙与钟子期相识的地方。今武汉汉阳区内,龟山脚下,月湖岸边,有琴台,乃后人为追念伯牙和钟子期而筑。

《荀子·劝学》说:“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这是极言伯牙琴艺之高,妙造化境。钟子期善辨磬音,一如善辨琴音。《吕氏春秋·精通》说,他能从磬音中听出击磬者的心情来,所言无不中。钟子期知音,也妙造化境了。

一方的风土养育了一方的人才,楚俗喜乐舞,楚人多精于其道,因而有钟子期和伯牙这样神乎其技的大师。高山流水,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千古佳话了。

同类推荐
  • 让死人开口说话:名臣问案

    让死人开口说话:名臣问案

    本书主要描写古代冤狱讼案故事,内容包括人命、奸情、抢劫、婚姻、债务、诈伪、雪冤等。案中的人物,既有高官重臣,也有江湖盗贼,书中故事曲折离奇,推理手法睿智而又高明,因而受到历代读者的喜爱。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本身不发达,更不可能像今天一样被广泛运用于刑侦之中。古人侦破案件,主要依赖日常经验的总结、观察的敏锐、以及睿智的推理来复原犯罪的现场,并在问案中加以佐证。这是古人刑侦的特有智慧,而这些智慧之光,在今天的刑侦过程中仍有令人惊讶的闪现。
  • 血色战国

    血色战国

    某军高级参谋陈羽在一次名为“塞外逐鹿”的军事演习中意外穿越道了战国时代。这是一个列国纷争狼烟四起的世界。陈羽则重生在了一个边塞小国的中山公十四公子身上,陈羽则变成了一个纨绔败家的公子羽。公子羽决定改变自己被人白眼的命运,却遭到兄长们的暗算,子羽被贬看守王陵,太子弑父夺位,终于在闾丘小昭的帮助下逃出中山国流亡天涯,遭到无尽追杀。从此公子羽便踏上一条步步惊心的道路。他要披荆斩棘,他要书写自己的神话,他要缔造属于他的大一统中山帝国。什么赵国的李牧廉颇,什么秦国的战神白起,通通都不在话下,历史就要重写,自己就要创造一个不一样的战国!哼,秦始皇,大秦帝国,你们就胎死腹中吧,既然我陈羽有幸来到这个精彩纷呈,英雄辈出的时代,中国历史上这浓墨重彩的一笔,就因该由我来书写!本书已建群,号码174343767
  • 穿越南洋

    穿越南洋

    十八世纪八十年代初,英国已经成就了其海上霸权地位,美洲的流氓罪犯们正在抗争,法国的那个小个子好像还在上学。东方的那个十全老人正在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然而在这时上帝给他们开了个玩笑..........
  • 历史故事中的生存游戏

    历史故事中的生存游戏

    本书通过剖析近代欧洲宫廷政治和江湖骗术,探讨中国古代历史权势与名利争斗,阐明只有深谙人性丛林的进退规则,洞悉他人的心灵弱点,才能够进退自如,将胜券牢牢握于掌中。
  • 夜枭

    夜枭

    特种兵穿越至明代,经历靖难之役,富贵险中求,在多次交手中站得先机,主持的情报工作帮助朱棣夺取天下立下汗马功劳,与锦衣卫的交手让他几次死里逃生。虽红颜落花有意,怎奈时势流水无情。天下大定,展鹏飞功勋过大,手下人员极多,朱棣认为人情始易终难,最后要兔死狗烹。在临渊履薄的宦海生涯结束后,展鹏飞选择亡命天涯。
热门推荐
  • 重修凤山县志

    重修凤山县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道德真经集解

    道德真经集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凉了我带你回家

    天凉了我带你回家

    无论你当初离开他有多么决绝,对他的伤害有多大,可是只要你一回头,就会看到他宠溺地看着你,冲你伸出手,温柔地抱着你,对你说:天凉了,我带你回家?
  • 玩转校园:淘气公主逃婚记

    玩转校园:淘气公主逃婚记

    我,有琴黛咪。是有琴家的大小姐。该死的,都什么时代了,还玩儿指腹为婚这一套。我会那么老老实实的结婚吗?不可能,我要逃婚!在好友的帮助下来到圣缨学院,在那里遇到了粗鲁男——轩辕鸣。该死的,敢惹本小姐,不想活啦!
  • 新中国反腐简史

    新中国反腐简史

    《新中国反腐简史》这部著作全面、系统而又概略地记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历史阶段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情况,展示了我们党通过扎实的反腐倡廉工作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不懈探索及巨大成绩。我相信,这部著作的出版,对于深入学习和研究我们党的历史经验,继续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共产党人不是狭隘的经验主义者,但我们是实践论者,始终重视实践经验在社会发展、人类进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鬼谷子全书(第五卷)

    鬼谷子全书(第五卷)

    鬼谷子,原名王诩,又名王禅,是历史上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他的弟子有兵家:孙膑、庞涓;纵横家:苏秦、张仪。相传鬼谷即为太上老君的唯一弟子玄都仙人。鬼谷诡秘,社会纵横、自然地理、宇宙天地玄妙;其才无所不窥,六道无所不破,众学无所不通。证得弟子门人无数,翻云覆雨,惊世骇俗,后皆大有作为。鬼谷堪称万圣先师,万圣之祖,绝不为过。
  • 游离在华韩边缘

    游离在华韩边缘

    “天下无敌”李孝利通过经纪公司宣布,将于2013年9月与交往三年的音乐人男友李常顺在济州岛举行婚礼。故事就从这场婚礼的四年前2009年开始——
  • 翼主擎天

    翼主擎天

    成翼本该是天之骄子,光耀万界,但一场旷世大战,改变了一切,父母失踪,女人早逝,且看他如何寻父母救女人,战土著,不求淫荡惊天下,但凭风骚动世人,美好人生,自己掌控。
  • 霸道校草养成记之甜心丫头

    霸道校草养成记之甜心丫头

    “嫣儿,你听我说,你听我说!”柯羽凡急忙解释道。“不,我什么都不想听,对不起,我先离开了。”慕嫣儿忍着泪水逃走了。“嫣儿!嫣儿!”柯羽凡在后面喊着,可慕嫣儿却没听到似的头也不回的跑。“羽凡,她不值得你这样,你还是和我在一起吧。”李珊珊说道。“你,给我滚!”柯羽凡说完边去追慕嫣儿了,这时,柯羽凡的手机里传来里一条慕嫣儿的信息:羽凡,我们分手吧柯羽凡边追,边给慕嫣儿打电话,一路默念道:嫣儿,我不要和你分手…嫣儿,快接电话…嫣儿………………在纽约的街道上盲目的走着,两眼空洞,似乎已经不在这个世上,那首《HeyJude》飘荡在她的身边,但她仿佛这首歌不存在似的继续向前走着……
  • 爱情练习题

    爱情练习题

    当初在互许诺言的那一刻,谁也没有想过从爱情的世界里逃跑?然而,在相爱的过程中,又有几人能坚守到最后?本书通过忠实陈述爱的真实案例,透过一次又一次爱的经验,来帮助我们完成爱的练习题。本书中,作者从“自省、清醒、冷静、相处、尊重、放下”六个部分来分析,在男女相处的过程中,有时我们需要冷静,有时需要适当的示弱,更多的时候,我们必须先认清自己、反省自己,才能拥有更多的智慧、更大的心胸清楚地明白,在相处的每一刻,我们是用什么方式爱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