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8500000026

第26章 王栋:诚意慎独之学(6)

不睹不闻,非是说目不睹色、耳未闻声之时,乃其心性中涵,寂然不动,目不可得而睹,耳不可得而闻之本体也。未发之中,亦即不睹不闻底物事。《中庸》本言“喜怒哀乐之未发”,非曰未发喜怒哀乐之时。盖谓心之生机无时不发,当其发喜发怒发哀发乐之际,皆必有未尝发者,以宰乎其发,故能发而皆中节也。不然,只是乱发,岂复有中节之和哉?故养其未发之中,亦即慎独工夫也。

在这里,“心性中涵”、“寂然不动”、“未发之中”,都是对“意”或“独”的一种描述,它是“不睹不闻底物事”,也是“宰乎其发”的“本体”,关键是如何保持住这个“未发之中”的本体,使其能够主宰已发,这就须要“养其未发之中”,一庵指出,这就是“慎独工夫”。终于,一庵对于如何慎独的问题提供了一个答案。

从这个答案中,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一庵所主张的是一种极其严格的道德主义,他坚定地认为,我们必须将一切不善的念头消灭在萌发之前,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时常保持住“不睹不闻”、“心性中涵”、“不虑而知”的“本体”,即“意”或“独”,使其“宰乎其发”,而“主宰一定”,则能保证“发而皆中节”,即人的行为无不合乎规矩准则。这应当就是一庵所谓的诚意学说的主要思路,也是他为何提出“意是心之主宰”的主要原因。然而亦须看到,所谓“养其未发之中”,与聂双江的“归寂预养”之说颇为相近,所谓“未发之中,亦即不睹不闻底物事”,也与双江的“中是天然自有、寂然不动的本体”之说相近。一庵根据他的诚意说,还竭力主张“收摄精神向内”,这与双江所主张的“一意内顾”、“预养未发”之说,在思路上亦有相通之处。当然从总体上看,一庵的诚意说与双江的归寂说,其思想性格并不相同,此亦不待赘言。

一庵还指出,当今学者之所以纷纷误入歧途,转向佛老,原因就在于人们已经不能真切地了解《大学》的诚意之说,故而以为儒学不如佛老之超脱,这实在是非常可悲的事情,他说:

今之讲学者,不入于老则入于佛,不入于佛则入于告子。……推原其故,盖始于认《大学》诚意为心之所发,是不免于发后求诚,而去欲防私之弊所由以起,此高明之士所以鄙之,而跳入于老佛场中,亦无怪其然也。《大学》诚意,本说心之主宰,主宰一定,自无邪私物欲可干,此先天易简之真机,不俟去而欲自不侵,不待防而私自不起者。老佛之超脱,只缘窃得此机括耳。不究其因,反以吾儒之学不如彼之直截超脱,而往往借用其说,以补吾儒教法之全,不亦惑之甚哉!可见,在他的心目中,他自己独创的“意是心之主宰”的诚意学说乃是儒学的“先天易简之真机”,若能依此而行,自然“无邪私物欲可干”,欲不待去而不侵,私不待防而不入。而这正是吾儒之学的“直截超脱”之处。

但是一庵也清醒地意识到他的这一套学说,不但有悖于朱子和阳明,而且也与先师心斋的观点不尽一致,所以当有人问道:心斋“《遗录》一诗言‘念头动处须当谨’,似亦以意为心所发,如何?”

一庵断然回答:

谨念是戒其莫动妄念,非于动后察善恶也。亦是立定主意,再不妄动之义。且予所谓意犹主意,非是泛然各立一意,便可言诚。盖自物格知至而来,乃决定自以修身立本之主意也。《中庸》即曰“诚身”,孟子曰“反身而诚”,不本诸身,便是妄了。

不以意为心之所发,虽是自家体验,见得如此,然颇自信心同理同,可以质诸千古而不疑。岂以未尝闻之先师而避讳之哉!

这里,一庵作了一个巧妙的概念转换,这也是他经常使用的一个解释策略,他去掉“动处”两字,而取其首尾两字,合成“谨念”一词,并解释成“戒其莫动妄念,非于动后察善恶”,显然这已非心斋诗句的原意,而是一庵自己的观点。应当说这句解释再加上“立定主意,再不妄动”,“决定自以修身立本之主意”,便是一庵诚意说的基本要旨。其中所说“不本诸身,便是妄了”,要求严格按照孟子的“反身而诚”的教导,在身上落实诚意工夫,则又体现了心斋格物学说的基本精神,仿佛回到了本节开首所引的一句话的立场上:“故学者既知吾身是本,却须执定这立本主意,而真真实实反求诸身,强恕行仁,自修自尽。如此诚意做去,方是立得这本。”可见,在一庵看来,“执定”吾身为本的“主意”, “真真实实反求诸身”,便是诚意工夫,当然,“以意为主”这一原则是决不能放弃的。最后“心同理同”的一句话,则无疑是一庵在思想上的独立宣言。“心同理同”作为宋明儒学家的一种共同理念,实已成为一庵敢于创新、坚持己见的精神支撑。

(第七节 小结

先来看一下黄宗羲对一庵思想的判断:

先生之学,其大端有二:一则禀师门格物之旨而洗发之。

言:“格物乃所以致知,平居未与物接,只自安正其身,便是格其物之本。格其物之本,便即是未应时之良知。至于事至物来,推吾身之矩而顺事恕施,便是格其物之末。格其物之末,便即是既应时之良知。故致知格物,不可分析。”一则不以意为心之所发。谓:“自身之主宰而言,谓之心,自心之主宰而言,谓之意。心则虚灵而善应,意有定向而中涵。自心虚灵之中,确然有主者,名之曰意耳。”昔者,先师蕺山曰:“人心径寸耳,而空中四达,有太虚之象。虚故生灵,灵生觉,觉有主,是曰意。”故以意为心之所发为非是,而门下亦且龂龂而不信。……岂知一庵先生所论,若合符节。先生曰:“不以意为心之所发,虽自家体验见得如此,然颇自信心同理同,可以质诸千古而不惑。”顾当时亦无不疑之,虽其久于门下者,不能以释然。下士闻道而笑,岂不然乎?黄宗羲的这个历史判断应当说是准确的,他指出一庵在格物问题上一禀师说,在诚意问题上则自有创新,这两点可谓深中一庵思想之肯綮,只是宗羲没有点明经过一庵的创造诠释,良知问题变成了格物问题,格物问题变成了诚意问题,诚意问题又与慎独问题构成了有机的联系。继而他说蕺山与一庵有关“意”的观点“若合符节”,而蕺山与一庵所遭受的境遇也十分相似,同样为各自门人所不能“释然”。关于其中的原因,这里也就不必深究了。

若就学术思想史的角度而言,由于一庵的《诚意说》在其生前身后备受冷落,并没有产生积极的反响(包括批评性的反响),故在整个16—17世纪的将近一百年的历史当中,几乎处于湮没无闻的状况,自然对其有何历史意义也就难以作出评估。然而若从哲学史的角度看,从阳明良知之教到蕺山的慎独诚意之教的将近一百年之间,一庵的诚意说却可以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理论环节。更加令人深思的是,蕺山晚年由心学内部出发完成了对阳明学的批判之后,竟然在毫不知晓“泰州之书”的情况下,得出了与一庵颇为相同的观点:“意为心之所存”。对此,我们就无法从学术思想史的角度来获得圆满的解释,而唯有从哲学史的角度,才能了解其中的奥妙。

因为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蕺山与一庵既无任何师承关联,也没有任何思想影响之痕迹,他们的意识哲学的见解之所以达到如此相似的程度,完全应该从哲学思想的内在义理以及各自思想的问题意识当中寻找答案,在这样的场合,哲学的观念史研究就能充分发挥其所长。而且,通过这种研究方法,我们就能比较清晰地展现一庵诚意说的思想意义及历史意义。在我看来,蕺山晚年通过对阳明学的全面批判,发现阳明的错误根源在于“将意字认坏”,故而提出了“意为心之所存”的新的诚意哲学;同样,一庵通过数十年的沉思,终于打通了格物与良知的环节,发现“以知是知非为良知”,终将落于在发动流行处去把捉良知的被动局面,故而提出以“意”来主宰“心”,来为“心”指明正确的走向,庶几能从根本上解决“诚之奚及”的意识问题。可见,蕺山与一庵虽无任何直接的交流,但在相似的问题意识中,却能得出某些相同的哲学观点。用黄宗羲的说法,这恰恰就是“理之所至”的缘故;用一庵的说法,应当就是“心同理同”的缘故。

须指出的是,一庵之所以提出并坚持“意是心之主宰”这一观点,一个最大的理由是,如果意是心之所发,那么于念头发动处去做诚意工夫就会遇到“诚之奚及”这一无法解决的问题,他这样说道:

若以意为心之所发动,情念一动,便属流行。而曰及其乍动未显之初,用功防慎,则恐恍惚之际,物化神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圣门诚意之学,先天易简之诀,安有此作用哉?这是对“意”字之“旧解”的一个根本质疑。由此怀疑出发,他指出:“不睹不闻即所谓独。” “独”就是“中涵”之“本体”。由此,一庵提出了“意”即“独”的观点,所谓“意是心之主宰”,其根本理据就在于此。基于此,一庵认为诚意工夫“只争这主宰诚不诚耳。”其实,这就是他的诚意说的基本主张,同时也是他的诚意说的要旨所在。

更为重要的是,一庵诚意说的一个最大特点在于道德严肃主义。

他强烈要求将邪念、私意、人欲等“克遏”于将萌之前、动念之前。

他认为一旦动念之后,即便是在“乍动未显之初”的微妙状态,诚意工夫也已落入后手,辗转烦难,恐怕在此“恍惚之际”,也已经“物化神驰”, “虽有敏者,莫措其手”。所以,他的诚意哲学要求人们在“起念”之前,就必须“立定主意”。然而既然意念未起,何以诚意?他的另一解释是,他的诚意就是慎独,因为“独即意之别名”,而“独”正是寂然不动、不虑而知的灵体,只要牢牢坚守住“灵体”而不失,这就是慎独工夫,同时也就是诚意工夫。显然,一庵的这套思想透露出一种非常严肃的道德主义精神,也正由此,他对心斋以来的泰州后学有许多严肃的批评,无论是“出入为师”还是“乐学”主张,在他看来,心斋所说的本义不错,但到了心斋后学那里就产生了问题,不可不加以警惕,甚至有必要加以修正。他晚年提出的诚意学说显然就是由此问题意识出发而逐渐形成的,并且他也明确地意识到这一学说主张不唯与朱子、阳明有所冲突,即便是先师心斋也不会认同,然而他却知其不可而为之,自信“质诸千古而不惑”,不能因先师未尝言而“避讳之”。所有这一切都充分表明其思想已从心斋开创的泰州学派的义理方向有所转变。尽管这一“转变”并不意味着“背道而驰”,他的批评仍然是从心学内部出发,他的理论建构也仍然未能脱出心学模式而别创一套新心学。所以他的有些说法和观念,甚至都可在蕺山哲学中找到影子,但由于他缺乏深入的理论批判能力,故其思想的理论效力便不能与蕺山学同日而语。

总之,他的思想经历了对心斋格物说的长期思索,数十年后,终于有了一个了断,并得出了“从格物认取良知”的结论,这表明一庵对心斋及阳明的学术传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判断。晚年则由对“意者心之所发”的怀疑出发,提出了“意是心之主宰”的崭新命题,进而得出了“诚意工夫在慎独”的结论,完成了他的诚意哲学的建构。严格来说,一庵的学术思想应当称之为诚意慎独之学。其思想相对于心斋的泰州学来说已发生了种种不相协调的因素,其对泰州学的义理走向作出了许多重大的修正。从学术史的角度看,一庵依然可以说是泰州学的传人,迄今为止大多数学者也坚持此见。然而若从哲学史的角度看,一庵思想无疑对于泰州学的传统有重大突破,他的思想可谓别具一格,自有其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历史意义。

最后我们来看一段钱穆先生的评论,以此结束本章的考察:

今一庵提出意字,说其有定向而中涵,不下本体字,而恰恰坐落到孟子性字的意义上。当知性正指人心之有定向处,而又是涵于人心之中,非独立于人心之外。故一庵诚意慎独之说,正可补救阳明良知学易犯之流病,使人回头认识心体,则不致作一段光景玩弄。但心之定向,由一人一世看,尚不如由千万人千百世看,更为明白是当。一庵对此处,惜未见有所发挥。

则慎独之学,到底又不免要转入江右主静归寂的路去。此后刘蕺山亦主诚意慎独,与一庵意思不谋而合。

同类推荐
  • 鬼谷子(大全集)

    鬼谷子(大全集)

    鬼谷子,人如其名,颇具传奇与神秘色彩。相传他受命于天、得书于仙。被称为“智慧之禁果,旷世之奇书”的《鬼谷子》,专门探讨古代政治斗争权谋,全面总结了战国纵横家的理论精华,是此派流传下来的唯一一部子书。在当代,它称得上是一部军事、外交、商业和公关领域的智慧宝典、中国说服修辞术。《鬼谷子》立论高深玄远、行文奇古精妙,与中国一贯遵循的儒家传统相比,颇具异类色彩,历代褒贬悬殊,争议不断。它提出了不同于儒家、道家和法家的政治哲学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独树一帜。
  • 尼采内心的八度定律

    尼采内心的八度定律

    尼采的内心非常强大,他是一个心灵哲学家,永远为自己的内心而活,尼采曾经说,只要杀我不死的,只能使我更强大,对尼采而言,他在世界上几乎没有什么不可承受的。尼采的内心强大到疯狂,人们都说他疯了,其实他是具备超常规的思维模式,尼采依靠自己内心的八度定律,这是从哲学角度战胜一切的心灵鸡汤,本书是对尼采内心八度定律的最权威解读。
  • 求学集

    求学集

    “求学”,既有作者对不懈追求学问的自励,也有对继续求学医院的表达。收入本书的文稿主要是作者于2008年1月至2012年7月期间的作品。其时,作者在北京联合大学和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任职。本书主要是对作者这段那时间工作和学习的一种记录,或一种既你那,包括论文、调研报告、读书笔记、讲稿等。
  •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

    本书是从叔本华的诸多著作集中选取了数十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内容涉及人生、哲学、美学、道德等诸多方面,基本反映了叔本华人生哲学的主要思想和理论。
  • 哲学大师谈人生

    哲学大师谈人生

    吴光远主编的《哲学大师谈人生》立意在于聆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们讲人生哲理,包括四篇内容:《尼采:不做“好人”做强者》《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马基雅维里:我就是教你“恶”》《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尼采、弗洛伊德、弗洛姆、马基雅维里等思想大师的人生观由他们自身的文化环境所决定,未必全然适应今天的中国人,读者朋友们在阅读《哲学大师谈人生》,了解西方哲理时,务必带着自己的眼光,批判地吸收。
热门推荐
  • 女混混蜕变为Boss

    女混混蜕变为Boss

    一场为了在朋友面前逞强而引起的矛盾,一句不小心的话,一场变故,使杨惜樱彻彻底底的蜕变,她开始学会冷静学会忍耐学会礼让,她发誓一定要强大起来,这样才能够保护她所想要保护的人,她将曾今最爱的人视为自己心目中那个最大的敌人,却不知自己从一开始就误会他,也不知道恨的最后会变成爱,更不知她最恨的人是最爱她的人。南宫宸:他一直以为自己很讨厌她,觉得她害了自己的哥哥,却不知道他从一开始就住进了他的心房。在那次矛盾之后,在她将他视为敌人的时候他一直想说:“如果没有那场矛盾,没有那场误会,是不是他们就有可能?”(这个故事对于歾琴来说是真实的,歾琴希望他可以鼓励到那些—因为一场失败就在也站不起来的朋友们,加油!)
  • 破灭蚩尤神

    破灭蚩尤神

    上古年间,黄帝大战蚩尤,最终蚩尤被封印,他的元神转世投胎,这一世,小涛他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平凡的人,心地善良,但是那些所谓的正道的修真人士却一直伤害他和他身边的人,这让他忍无可忍。
  • 最后的东方仙人

    最后的东方仙人

    【蚩尤杯参赛作品】<br>东方神话和希腊,北欧神话所延伸出来的故事,一个现代人背负着蚩尤转世的身份,带着蚩尤的灵魂,姗姗来迟了.故事开始可能很YY,毕竟涉及到很多的神仙,但三四章以后就不会了,只有很少几个会再出现.我希望大家能进来看一看,在一个轻松的环境里,看看东方神话和希腊神话的故事.<br>本书的构架我下了很大工夫,看过的朋友尽量发表下意见.谢谢.<br>更新一天5000字左右,我已经写了两本扑街书了,但有幸都坚持写完了,共写了100万字,但点击没一本过10万的,希望这本书能有个好的开始吧.<br>QQ群:45399456.
  • 六道我独尊

    六道我独尊

    一怒只为红颜,看一代狐妖笑傲天下,称为六道至尊
  • 冰霜仙子缘迁三世

    冰霜仙子缘迁三世

    她有着神秘来历的冷月仙子亦是赵以默,开始走新潮流先是轮回转世成为杀手王又是一朝穿越玩转异世大陆。她冷若冰霜从不感情用事,却在亲情上动容最终落得背叛惨死尸骨无存。一朝穿越成为人人唾弃,丑女,花痴兼废物丞相府大小姐,好吧废物就废物吧,可是为毛又成了被退婚的弃妇那???死渣男老娘不稀罕,废物吗???呵呵,丑女???当她退尽人世繁华,那倾城一笑的绝世容颜可将山河颠倒,一曲《无忧》道尽亿年苦悲,层层迷雾慢慢散去,她究竟是谁??他魔界老大,他们的遇见注定他为她痴狂,忘川河上他为她扭转轮回,许下永生永世,从此黄泉碧落永相随。男主腹黑强大,女主依然如此,强强相将是怎样的结局
  • 经济学的诡计

    经济学的诡计

    经济学给了我们一双理性的眼睛,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周围的世界。为什么要听从老人的『门当户对』理论。为什么要实行一夫一妻制度,为什么有人逢赌必输,输了还赌。开启自己的经济学思维,像经济学家一样观察、思考身边的生活,我们将最终获得一经济人一的理性与智慧。
  • 涅磐修罗

    涅磐修罗

    神界纷争,修罗霸天,破魔族,战邪界。爱的凋落,重生,修罗再度回归。
  • 逆世重生之封天

    逆世重生之封天

    一代大神,遭小人五次三番暗算而坠落红尘。后得到佛门观音和地府和平心娘娘的帮助,逆世重生。最终修得无上修为,以王者的姿态重返天界,称霸三界!在天界的修真之旅,结识了被世人广为传颂、耳熟能详的传奇人物,并与他们携手打破天界旧的规则,建立新的秩序。也和众多爱侣,演绎出一段段传奇佳话!
  • 小呆的前世今生

    小呆的前世今生

    她的前世是冷漠的杀手,她的今生却是天真无邪的小销售;她的前世是人人敬而远之的美女,她的今生却蜕变成人见人不爱,车见车爆胎的龅牙女;她的前世是家世显赫的公主,她的今生却是一文不值的落魄少女.......就这样一个身兼冰火两重天的小主,前世今生中会遇到哪些奇葩事呢?待续.......
  • 医路无双

    医路无双

    因为爱妻病死心灰意冷李晓峰,三年后回归,面对各色美女的诱惑,他是否能够坚持住心中最真的爱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