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6800000064

第64章 马周才德迥乎远矣(2)

到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唐太宗又开始营造宫室、巡幸游猎,并且再一次准备封禅泰山。宰相魏征上疏批评唐太宗“欲善之志不及于昔时,闻过必政稍逊于往日”,还告诫说“人主善始者多,克终者寡”,劝太宗以亡隋为鉴。侍御史马周也上疏批评唐太宗的做法,并要求唐太宗改变重京职、轻外任的风气,注重地方州县官员的选择任免。他在奏疏中说:“夏商周三代以及汉朝的天下,帝位相传,多的有八百多年,短的也有四五百年,都是依靠积累功德,对百姓施加恩惠,才能这样长久。但自此以后,各朝代至多传位六十年,少者才二十余年,都是因为无恩于人民,本根难以牢固的缘故。陛下应当兴隆禹、汤、文、武之业,为子孙奠立万代之基础,哪能只是维持自己一代之统治呢!今天的户口不及隋朝十分之一,而服劳役者兄去弟还,道路相继。陛下虽发布恩诏,使劳役裁减,但营缮不休,民安得休养生息!所以有关部门只是空行文书,却不能真正实行裁减。往昔汉朝文帝景帝,恭俭养民,武帝继承其丰富的财力,所以能穷奢极欲而天下没有大乱。假使高祖之后就是汉武帝继位,汉室能那么长久吗!另外,京师及四方所建造的车舆器皿及诸王、妃、公主的服饰,议论的人都不认为俭朴。我听说先王在拂晓就起来视早朝,后代都难免出现懈怠的人。陛下少年时居住于民间,知道百姓疾苦,尚且如此,何况皇太子生长在深宫之中,不知外面的世界,皇上万岁之后,会怎么样?圣上不能不考虑。臣发现自古以来百姓抱怨,聚而造反,其国没有不灭亡的,君主虽然悔悟了,但已无法挽回了。所以应当在可以治理的时候修德政,不能等到事变发生之后再去后悔。以前幽王、厉王还曾笑夏桀、商纣之亡国,隋炀帝也笑北魏北齐之亡国。不要让后人笑今人,如同今人笑炀帝那样啊!贞观初年,天下饥馑,一斗米值一匹绢,而百姓都不怨恨,因为知道陛下对百姓疾苦忧念不忘。自古以来,国家之兴亡,不以蓄积多少财富,而在于百姓是苦还是乐。姑且以近期的事来说吧,隋朝贮粮在洛呛,李密利用它来反抗隋;隋贮布帛在东都,却被王世充占据;西京府库则被今朝利用,到今天还没用完。其实,蓄积财富固然必不可少,但要等人民有了余力,然后征收,不可强行征敛,最后反而被造反者利用,用俭朴以使百姓休养生息,乃陛下在贞观初亲自履行的,在今日继续这样做,并不难做到啊。陛下必欲为久长之谋,不必远求上古的榜样,只像贞观初那样,天下百姓就万幸了。另外,陛下现在宠遇几位王子,而且有的宠爱得太过分,不可不深思啊。过去魏武帝曹操宠爱陈留王,文帝曹丕继位以后,把陈留王囚禁起来像对待犯人一样。为什么呢?先帝对他过分恩宠,所以继位的君王对他产生疑惧啊。所以魏武帝宠爱陈留王,其实是害了他。还有,治天下人民为本,百姓所以安居乐业,在于有好的刺史、县令。如果选用得人,则陛下可以拱手端坐而治。今朝廷却只重京官而轻州县官的选用,刺史多用武将,或者京官中不称职的就放出去补州、县官的空缺,至于边远州、县官的选拔任用就更被忽略。所以百姓不能安居乐业,大概就是这个方面的原因吧!”

马周的上疏进奏以后,唐太宗当着左右侍臣的面连连称善。他对马周关于要重视地方官的选拔任用尤为注重,当即宣布说:“刺史,朕当亲自选拔;县令,就下诏京官五品以上大臣各推举一人。”唐太宗还提升马周任给事中,后来又转任中书舍人。马周的奏疏笔调清爽绝人而无陈腐之气,文词简洁但又绮丽,文思迭宕而又绵长,言事切合事理而机敏中肯,明确直指时弊但又不锋利刺人。这种风格乃马周奏事区别于其他人的地方,大概也是唐太宗感觉耳目一新、余味深长且能接受意见的一条重要原因吧。

由于马周善于敷奏,对于职掌也裁处周密,所以唐太宗很喜爱他,常常对人说:“我一刻见不到马周,就想念他。”不仅如此,就是朝廷官员们也对他交口称赞。宰相岑文本对自己亲近的大臣们说:“马君论事,会文切理,没有一个字词可以增删,听起来洋洋洒洒,能使人忘却疲倦。苏秦、张仪、终军、贾谊正是这样的啊。然而我看他两肩上耸,面有火色,向上升官一定很快,只是怕没有寿。”不久,马周青云直上迅速升迁为治书侍御史,兼知谏议大夫,检校晋王府长史。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四月,晋王李治被立为皇太子,马周官拜中书侍郎兼太子右庶子。次年,唐太宗征高丽,又迁马周为代理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成为众宰相之一,与宰相岑文本在定州辅佐太子,这时马周才44岁,在众宰相中属小字辈。

这一年八月,唐太宗从征战中返京师后,曾与他所信任的大臣有过一次“煮酒论英雄”。他说:“司徒长孙无忌善避嫌疑,办事灵敏快速,决断事理,超越古人;而总兵攻战,非其所长。宰相高士廉涉古猎今,心术正派通达,临难不改其节,当官不结朋党;所缺乏的就是直言君过。唐俭言辞辩捷,善和解人;事朕三十年,却没有多少建言。杨师道性行纯和,身无过错违命之处;但太怯懦,急难时不得力。岑文本天性敦厚,文章华丽,持论都引经据典,应用起来很适宜。刘洎性格最坚贞,办事得力,但太重义气,对朋友有私情。马周对事物的认识很灵敏快捷,性情坚贞正派,谈论人和事,直截了当,朕派他办事,大多能称心如意。

褚遂良学问稍长,性格亦坚正,很忠诚,对朕亲附如同小鸟依人,让人怜爱。”唐太宗是英明之主,善能识人,他以“见事敏速,性甚贞正,论量人物,直道而言,朕比任使,多能称意”来评价马周,似乎马周没有什么缺点,甚合其心。此后,又让马周兼吏部尚书,加银青光禄大夫衔。唐太宗还曾以飞白书赐给马周,在书上写道:“鸾凤直冲霄汉,一定要凭借羽翼;辅佐太子的重任,请你要特别忠心尽力啊。”可见唐太宗对马周寄予着厚望,也许他是把马周作为辅佐太子李治的人选来锻炼、考验和使用的。因为长孙无忌、褚遂良这些老臣虽然德高望重、忠心耿耿而又有丰富经验,但毕竟也老了,而马周却正当壮年。

才子早夭唐太宗优遇马周,到了令当时人及后世史家难以置信的地步。马周年轻新进,才华横溢,毛病也不少,但唐太宗不能原谅别人却能原谅他。马周有时提一些过分的要求,对大臣要求极为严格的唐太宗竟也能尽量满足他。

史书上记载说,马周刚担任监察御史时,派人按着他画的图样去买一套宅第。众人看他起自书生,家境很差,素无资财,肯定买不起宅第,因此觉得他兴师动众很滑稽,都暗中窃笑。

过了几天,派去的人来报,说有一套好宅第,价值200万钱。马周径直去告诉皇上,皇上即下诏,要有关部门出钱,并赐给他奴婢、什物。到这时,大家才懂是皇上恩准的。马周每次出去巡视州县,每餐必须要吃鸡,有小吏向皇上告状。唐太宗却说:“我禁止御史吃肉,是怕州县花费太大,吃鸡有什么关系?”为此,还命人打了那个小吏一顿,斥之不用。马周也有些恃宠而骄,在他任吏部尚书负责选官时,他把当年侮辱他的那个浚仪县令崔贤给罢免了,报了一箭之仇。

马周患消渴病多年。唐太宗在行幸翠微宫时,专门派人找个风景胜地给马周建造宅第,每次还派尚食部门给他赐膳食,派医生去治疗护理他。到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正月,马周已是奄奄一息。唐太宗亲自看视他,为他调药,还让太子李治到病榻前探视问疾。

马周病更重时,他自知已不久于人世,命人把他原来上的奏章全部烧掉,他说:“管仲、晏子暴露君主的过失,博取身后名声,但我不能这样做。”

也许正应了一句俗语:自古才子多寿夭。就在这年正月,马周病逝,年仅48岁。唐太宗追赠他为幽州都督,让他陪葬在昭陵,让他自己百年之后能有马周陪伴。自从马周死后,唐太宗非常想念他,曾希望假借方士的方术,想再见一见马周的形象。此足见君臣相得之情。

马周身后哀荣崇高,高宗李治上台后,为表示对他的尊崇,特追赠他为尚书左仆射、高唐县公。武则天在垂拱年中,也特意将马周的灵牌放在高宗的祭庙中陪祭。

【作者点评】

唐太宗以知人善任著称。他对确有才干的大臣倚重并恩遇之。凡他一生宠遇的人,后世都有很高的评价,唯有他对马周的宠遇颇令后世费解。在《旧唐书》、《新唐书》中,有关马周在治国安民方面的实绩可以说全无记载,所能找到的就是他的几道长篇奏折以及所受到的皇帝之恩遇,还有唐太宗“煮酒论英雄”论众位宰相之短长时对马周的高度评价。所以,欧阳修在《新唐书·马周传》中也只能推测地说:“马周之遇太宗,看起来是不是很奇怪呀!由一介草莽而纵论天下事,就好像长期在朝为官,很精通宪章制度的人那样,如果不是王佐之才,怎能做到这样呢?他自认为与商朝的傅说筑居岩间、周朝的姜太公垂钓渭河没有什么不同之处!考虑到唐太宗锐意开创功业,而马周的建言都切合时势,以贤明来辅佐圣君,再想想他们君宰之间如胶似漆、相见恨晚的情景,这也是情理之中的啊!但马周才能比不上傅说、姜太公,使后世没有记载什么他的事迹,可惜啊!”

的确,马周从一位草野中的穷文人而至宰相高位,倍受英明之君唐太宗的信任和宠爱,关键还是他的建言机敏允当,切中事理,可以导君王以礼义,劝君王以政道。从这点看,他与著名诤臣魏征相比又有什么两样呢?毛泽东对马周的高度评价,其依据也恰是马周的奏疏。他说:马周在贞观六年所上的奏折是继“贾生《治安第》以后的第一奇文。宋人万言书,如苏轼之流所为者,纸上空谈耳”。他视马周可与汉代贾谊媲美。而至于毛泽东看了欧阳修的赞语,又在这段话的天头上题:“傅说、吕望,何足道哉。马周才德,迥乎远矣。”这种认为马周远在姜太公之上的评价历史上并无人这样说过,完全是毛泽东本人所下断语,也可算一家而言。毛泽东对出身微贱、年轻有为者比较偏爱。撇开不同时代不言,大概都作为政治伟人,或许毛泽东同李世民在看待人材的观点上有某种共同之处吧。(赵绪珍)

同类推荐
  • 诺贝尔(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诺贝尔(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在世界科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奖励后人,向科学的高峰努力攀登。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科学大奖。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就是世人皆知的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本书介绍了诺贝尔的传奇人生。
  • 亡友鲁迅印象记

    亡友鲁迅印象记

    本书收入许寿裳先生回忆鲁迅的两本重要集子:《亡友鲁迅印象记》和《鲁迅的思想与生活》。许寿裳与鲁迅有长达三十五年的交谊,自留学日本起即“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不异骨肉。鲁迅去世后,许寿裳曾陆续撰写多篇回忆鲁迅的文章,资料翔实,理解深切,文笔生动,是研究鲁迅和我国现代文学史的珍贵材料。
  • 嘿!我最喜欢的名人故事

    嘿!我最喜欢的名人故事

    本书选取了一百多个名人故事,并将其划分为品德篇、求知篇、智慧篇、励志篇,名节篇、交往篇、成功篇、天才篇,让小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激励斗志、了解历史、感悟人生。
  • 告诉你一个富兰克林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富兰克林的故事

    精选了富兰克林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富兰克林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因为有爱,才会期待:张爱玲

    因为有爱,才会期待:张爱玲

    有人说她是小资的创始人,有人说她是民国时代的临水照花人,还有人说她是文坛的一朵奇葩,人性的洞察者。是的,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就像她笔下的文字,精彩、孤寂和低郁。她,就是花开花落、芳香隽永的张爱玲。《因为有爱,才会期待:重遇谜一样的张爱玲》笔触清丽,以张爱玲的人生轨迹为线索,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为读者展现了张爱玲极富传奇的一生。
热门推荐
  • 倾梦佳缘心处寻

    倾梦佳缘心处寻

    凝眸初见,一见倾颜,复又倾心。万里烟尘,笑尽无意。怎奈相思,牵君随行。一眼春宵月,千回悲欲绝。轻描眉,独梳妆,两眸朱砂泪,蒹葭又苍苍。夜未央,春宵残梦难思量。枕一帘幽梦,诗一曲华章。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 问道巅峰之我是谁

    问道巅峰之我是谁

    道,什么是道?道的极尽在何处?虚无大道凌驾于众道之上,是万道之王,但虚无是因何存在,这一切地一切都有一定的因果,且看虚无圣界的虚无大帝无忧因失忆后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最后又找到记忆掌控真正的虚无的人生旅程。
  • 大义觉迷录

    大义觉迷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离事

    离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桃花劫之倾世恋

    桃花劫之倾世恋

    她是沈家之案的幸存者。身负家人期望,小心翼翼,步步为营,不过为报灭门之仇。一路荆棘,渐行渐远之际,才发现已深陷阴谋之中。他是雁国韬光养晦的王爷,奉旨缉拿沈家一门的人。多番恩怨纠葛,误会羁绊,暮然回首才发觉一切早已千帆过尽。他是身份扑朔迷离的雪玉公子,誓言江山美人必可兼得。前路茫茫,峰回路转,只为寻找世间双全之法。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待到拨云见日,谁才是那隐藏最深之人?浮华尘世,时过境迁,谁又是谁的结局?
  • 再被狐狸骗一次

    再被狐狸骗一次

    本书是一本动物小说,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最容易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出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
  • 我的第一本传说经典(班级图书角系列)

    我的第一本传说经典(班级图书角系列)

    《班级图书角系列:我的第一本传说经典》收入了中外著名的民间传说故事,这些故事都是按流传的原貌经提炼加工而编写,力求在不改变故事原貌的基础上使故事更加合理有趣。一个个优美曲折的民间故事将带你领略各国的风土人情:“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浪漫感人;“长发妹”舍己救人的传说让人心生敬佩;“画扇判案”则在我们心目中塑造了一心为民的清官形象;“孩子和三色鱼”告诫我们不要贪心;“豆豆和妖怪”更是展现了人类智慧的力量。徜徉在这些优美的故事中,广大读者能体会到劳动人民真挚朴素的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 高新技术园区创业机制研究

    高新技术园区创业机制研究

    本书内容包括高新技术园区创业机制相关理论研究评述、高新技术园区创业机制的基本构成、高新技术园区创业机制的形成动因等。
  • 玄天至尊

    玄天至尊

    武域大陆上一个不能修炼武道的少年,受尽族人欺凌,还被肮脏嫁祸,背负奇耻大辱。绝望之下,得到远古文圣遗留下来洐天神笔,融合了远古文圣遗留下的传承印记,获得天文字经。修炼之后他才知道读书也能通神,也能成道。而后;他走上了文道之路,字字如金。一言化万法,一字斩千人。
  • 雨师21

    雨师21

    季海凡作为现代的雨师,因自己曾经犯下大错而变得内向。但他的命运却因少女河沐怡的出现而改变,失去了降雨的能力。又与韩梓惏的相遇使他的生活发生改变。围绕着三人的青春故事就这样随着一场雨而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