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6800000037

第37章 美名骂名任人评说(2)

屯田自有管理系统,中央设大司农,大郡设典农中郎将,小郡设典农校尉,县设见农都尉和屯司马。每个屯司马管理屯田客50人。屯田的农民直属于国家,可以不服徭役。屯田的收获物采用分成制:用官牛耕种的交纳收获物的十分之六,自备耕牛的交纳十分之五。“军屯”和“民屯”大致相同,由大司农和官度支中郎将调遣。“军屯”还保持原有的军事建制,以营为生产单位,每营有“佃兵”60人,“佃兵”也称“田卒”。曹操在许县屯田的第一年,就获得谷物一百万斛(石)。以后又把屯田制度逐步推广到扬州、淮南等地,“州郡例置田官”,结果,“数年中,据积粟,仓廪皆满”,不但使军粮问题得到解决,使军队“征伐四方,无远粮之劳”,而且安定了人民生活,为曹操战胜割据势力,统一北方,提供了条件。

为了加强朝廷权力,曹操对豪强地主采取压抑政策。建安十年(公元205年),曹操占领冀州后,便发布“抑兼并令”,沉重地打击了袁绍卵翼下的审配宗族等豪强势力;又下令免除河北当年租赋。这些措施,对于恢复和发展北方农业生产,巩固和壮大曹操集团的势力,起了很大作用。

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回中原地区。政治上,他一面继续推行屯田政策,努力恢复农业生产,一面积极刷新内政,延揽人才,巩固和加强统治机构。他实行“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公元210—217年,曾三次下令求贤。曹操打破汉末以来视门第高低任用官吏的传统,宣布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者,不论出身高低,名声好坏一概录用。在实际行动上,曹操也是按照这条路线办的。他手下的几位重要谋士,如郭嘉、满宠等,尽皆出身寒门,有的仅当过郡县小吏,曹操均破格提拔他们担任要职,参与军国大事。他手下几位能征惯战的名将,则有两人拔自行伍(于禁、乐进),四人取自败亡之敌方(张辽、张俊⑿旎巍⑴拥拢。原属董卓系统的军阀张绣,曾和曹操发生多次交战,在一次战斗中还杀死了曹操的长子曹昂,最后他投降了曹操。曹操知他具有指挥作战的才干,便不念旧恶,任命他为扬武将军,仍让其指挥军队。官渡之役,张绣立有战功,曹操又封他为列侯。就连那位替袁绍作讨曹檄文、曾骂过他祖宗三代的陈琳,曹操亦爱惜其才,将其俘获后不但不杀,还留在身边,掌管文书,充分体现了一位政治家的宽宏大度。

曹操晚年,为了使“唯才是举”的用人路线制度化,便采纳尚书陈群的建议,创行九品中正制。规定:在州设大中正(都中正),在郡县设小中正(中正)。中正官由贤德之人担任,负责品评举荐本地区的人才,并将所辖之域的士人,无论仕否,悉论才德或政绩具列品状,然后呈送朝廷吏部,按所定品格高下任命相应官职。九品中正制在最初实行时,由于不分世族高下尊卑,以“唯才是举”为原则,能够从毫末之中发现并启用一批人才,因此对于刷新曹魏政治,扭转汉世的恶风陋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曹魏时期,士子们对此甚有好评:“其始选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犹有乡论余风。”曹操死后,九品中正制仍得到切实贯彻,并为晋朝所承袭。九品中正制成为魏晋之际基本的政治制度之一。另外,曹操还广开言路,采纳部下的正确意见。建安十一年,他下《求言令》,要求丞相府及州郡属官,“常以月朔各进得失,纸书函封”。由于曹操在政治上重视选拔人才,当时各地远道而来投奔的人很多,在他的周围,形成“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盛况。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曹操在渭南之战中大败马超、韩遂,平定关中;建安二十年,他西征张鲁,占领汉中。翌年五月,曹操进爵为魏王。位极尊荣,与皇帝相差无几。一些文武将吏劝他登位,孙权也写信假意劝进。曹操却说,假使天命真的在我,我也只做周文王罢了,表示不称帝。他在一篇文告中说:“如国家无孤一人,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他位止魏王,终为人臣,不沽皇位,这在三国中,只有曹操能做到这一点。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五月,曹操病死洛阳。十月,儿子曹丕代汉称帝,国号魏,追尊曹操为魏武帝。

在实现统一事业的进程中,曹操利用“奉天子以讨不臣”的优越政治地位先后翦除群雄,统一北部中国,结束了汉末以来的混乱局面;在其统治区内大兴屯田、水利,减轻租赋,打击豪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汉末社会萧条和田园荒芜的凄惨景象;他积极刷新内政,广揽人才,不但澄清了吏治,加强了统治力量,也有效地贯彻了他的以法治国方针。虽然直到他病逝时仍未能实现统一全国的抱负,但他占据的地盘之大,实力之雄厚,都远远超过同时割据称雄的孙权和刘备,为后来的西晋统一奠定了基础。曹操不愧是我国封建社会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治军有道曹操在三十多年的戎马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他长于选将料敌,“运筹演谋”,在对全局具有决定性的一些战役中,能够吸取部属的正确意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往往能够转弱为强,取得最后胜利。他遵循“因事设奇,谲敌制胜”的作战原则,运用避实击虚,应机变化,声东击西等战术,经常取得以少胜众,出奇制胜的效果。著名的“官渡之战”是他的军事才能及军事思想最集中的表现。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于官渡(今河南中牟北)进行争夺中原的决战。曹操在经济和军事力量上都远远不如袁绍;在战争阶段,甚至因为军粮严重不足,一度退守许县。后来由于谋士荀5娜白瑁才决定坚持下来。他密切注视敌人的动态,寻找有利时机,最后亲自领兵偷袭乌巢,焚烧袁军粮囤,使战局急转直下,在兵少粮缺的情况下,大获全胜,创造了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当然,曹操也打过一些败仗,赤壁之战,大败而归。他所以打败仗,主要是由于他恃胜而骄所造成的;也使他因此取得一定的经验教训。

曹操不但有实战经验,对于军事理论也有深刻研究。史书上说他“博览群书,特好兵法”。

早在成名前,他就广泛搜集并抄写了诸家兵法,择其精要,汇集成《兵书摘要》。他整理注释过《孙子》十三篇;写了大量军事著作,“自作兵书十万余言”,可惜现已大部亡佚。他认为作为一个军事指挥官,应有勇有谋。他曾告诫夏侯渊说:“为将当有怯弱时,不可但恃勇也。将当以勇为本,行之以智计;但知任勇,一匹夫敌耳。”他的一个重要治军思想,是强调增强军队的战斗力,减少非战斗人员。官渡之战后,他在一篇《军策令》

中指出:作战不单要靠物质条件,也必须注意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出奇制胜。勉励军队指挥人员,提高指挥水平。

曹操在军事上所以能经常打胜仗,除了用人有方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坚持以法治军,强调军队必须纪律严明,同时注意保护社会生活。如他在一篇《军令》中说:“军行,不得斫伐田中五果、桑、柘、棘枣(酸枣树)。”书载:曹操“常出军,行经麦中,令‘士卒无败麦,犯者死’。骑士皆下马,扶麦以相持,于是太祖马腾入麦中,轮鞑疽樽铮恢鞑径砸浴洞呵铩分义,罚不加于尊,太祖曰:‘制法而自犯之,何以帅下?然孤为军帅,不可自杀,请自刑。’因援剑割发以置地。”这就是《三国演义》所写的曹操“马踏青苗”的故事,至今被人们羡谈。

曹操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战争中度过的,他参加了大小近50次战役,征战地区几乎遍及大半个中国。在战争中,他不但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军事才能,还善于采纳群众智慧,因此常常能够变被动为主动,化劣势为优势,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对周围的许多割据势力,能根据不同情况,有步骤、有计划地先后各个击破,显示了非凡的军事天才,不愧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卓越的军事家。

治文有成曹操的才能是多方面的。他擅长草书,精于围棋,通晓音律,特别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是一个很有成就、影响当世、泽及来者的文学家和诗人。曹操非常重视文化,在恢复和发展经济的基础上,下令郡国兴建学校,县满五百户,置校官;同时,提倡文学艺术创作,奖掖有才华的文士。如“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从京都跑到荆州,流离奔波,不为刘表重视,后来归附曹操,一再被加官使用。著名女文学家蔡琰(文姬)在军阀混战时被匈奴掳去,后来曹操派人用金币把她赎回。由于曹操惜才,奖励文学,在他及其儿子曹丕、曹植(皆当时文坛健将)的周围,聚集了许多著名文人,形成了一支强大的文学队伍。我国文学史上出现了“俊才云蒸”的建安文学时期。在曹操的推动下,建安文学继承和发展了《诗经》、楚辞和汉乐府的优良传统,创造出一种清峻豪放、立意新颖、简约庄明、文情并茂的文风和比较自由的体裁。建安文学对唐以后的文学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史载:曹操“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现尚存有他写的20余首乐府诗和40多篇完整的散文。他的诗文风格苍劲悲凉,语言质朴无华,继承了《诗经》、楚辞和汉乐府民歌的优良传统,又有建安文学的独特风格和“情胜于辞,质胜于文”的艺术特色。作为一个政治家、军事家兼诗人,曹操的诗多数和他的政治、军事生活密切相关。他常常用诗歌来抒发征战中的感受,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和政治抱负。他描写董卓之乱的《蒿里行》,是“汉末实录,真史诗也”,反映了汉末的战乱及战争给国家人民带来的灾难。

曹操在他的作品中,不但咏叹了当时人民的苦难,而且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抒发了雄心勃勃的豪迈气概。例如为历代所传诵的《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全诗以乐观情绪,表现了他“老当益壮”的积极进取精神和对完成统一事业的信心和决心。毛泽东在《浪淘沙·北戴河》词中提到的“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就是曹操于公元207年九月间在北征乌桓途中登上碣石山的即景之作,这是用大海来抒写胸怀和理想的战斗进行曲。在《对酒当歌》

和《度关山》两首诗中,描写了曹操所理想的太平盛世。曹操的散文风格明快,语言质朴,因此被鲁迅誉为“改造文章的祖师”。他的这种气势豪迈,刚劲有力的诗文风格,被后人称为“建安风骨”。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在《前赤壁赋》中,用“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的名句,塑造了“横槊将军”的英雄形象。从那以后,不少诗歌评论家,都把曹操其人,称为“横槊将军”。

曹操是建安时代北部中国的实际统治者。他所处的地位,使他不仅在政治、军事上起着支配作用,而且也在文学上起着主导作用。他对建安文学的形成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曹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出色的诗人。唐太宗李世民称曹操是“哲人”,说他“以雄武之姿,当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同乎曩时,匡正之功异于往代”。

【作者点评】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评论曹操,说他是一个“非常之人,超世之杰”。鲁迅先生说:“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演义》,而更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脸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鲁迅先生把曹操当作封建统治阶级中一个英雄来看待,应当说是中肯而公允的。曹操以他那雄才大略、赫赫功绩,作为中国封建地主阶级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名垂青史。

曹操一生做官四十余年,绝大部分时间在征战中度过。凭着他的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削平了北方的割据势力,结束了汉末以来长期的军阀混战局面,统一了北方。在他统治的地区,实行了打击豪强、革除弊政、整顿不良风俗、组织军民屯田、兴修水利,以及破格选拔人材等一系列有利于国家统一、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进步措施,对于安定人民生活,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作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

曹操不仅在治国用人、行军作战中表现出卓越的才能,又能坚持勤奋学习,博览群书。他既“能明古学”,又精通兵法,对文学也有很深的造诣。曹操善于把所学的知识和现实灵活地结合起来,制定和改革了许多军令、政令,为后世留下了不少宝贵的经验。

他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突出表现在以下两方面:革新汉朝选拔人才的制度,从而使魏晋以后的政治面貌为之一新,对曹魏至隋唐的官僚制度,乃至官宦、士子心态都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曹操网罗人才,兴诗重文,氲化出建安文学的繁荣时代,开创了魏晋之际文化繁盛的局面。

曹魏之际,在曹操的倡导与推动下,革新文风,诗重情,文重气,诗文情气并茂,使汉世文学发展的路向发生了转折,为唐宋诗词的发展拓出一片肥沃的文化土壤。因此,曹操一向是毛泽东评价较高的少数几个封建帝王之一。一直到晚年,毛泽东对曹操的评价都很高:

“曹操是个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詹全友)

同类推荐
  • 毛泽东瞩目的文臣武将

    毛泽东瞩目的文臣武将

    这五部著作同属“毛泽东瞩目的风云人物”丛书的姊妹篇,共计约两百余万字,可谓洋洋大观。值得一提的是,出版这套丛书的主旨,在于研究、探索毛泽东思想发展的轨迹,研究、探索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历史观、革命观、世界观,透过青年毛泽东、中年毛泽东、老年毛泽东对中国乃至世界若干著名风云人物的评价,力图抒发领袖胸怀,展现巨人风采,并从中窥视毛泽东思想的起源及其发展的历程,以供广大读者借鉴。从这个意义上说,长江文艺出版社确定这个重大选题,出版这套丛书是有魄力和远见的,显而易见,这套书颇具可读性,也是极富收藏和研究价值的。
  • 中国五千年宰相之谜全集

    中国五千年宰相之谜全集

    风云变幻,朝代兴替,本书精选了历代宰相100位,上起先秦的伊尹,下迄清季的张之洞。100位名相,100段永世鲜活感人的传奇……按朝代顺序编排,虽不能反映历代宰相的全貌,但读者可通过本书窥一斑而思见全貌。编写这本书,使读者一睹昔日帝国的辉煌与破败,活现良宰贤相与佞臣奸相之真容,以彰其形、其志、其人,同时更为了以史为鉴,以古人旧事为鉴,为我们今日的修身明志与施展抱负起到一定的借鉴、启示作用。
  • 曾国藩家书解读

    曾国藩家书解读

    本书收录了修身治心、树德养望、读书为学、习字作文、治家守业、择师交友、为官治政、统兵用人、理财经营、保体养生等相关文章。
  • 中国历史名人之二

    中国历史名人之二

    秦始于公元前221年,止于公元前207年;汉包括西汉和东汉,始于公元前206年,止于公元220年。秦始皇顺应时代潮流,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秦的统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初步形成,国家统一、多元文化整合的速度和力度加强。汉王朝是政治一元化的大一统国家,不同于政治多元的诸侯列国。西汉武帝时,汉王朝经过数十年的休养生息,进入政治、经济的全盛时期。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奖励儒术,正式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儒学成为学术思想主流的时代,是主导中国文化的最大力量。汉武帝本人雄才大略。
  • 安徒生(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安徒生(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中外名人传记:安徒生(1805-1875·青少版)》内容简介:安徒生认为:他自己的一生堪称是一部美丽动人的童话,情节曲折变幻,引入入胜。他永远怀着对远方的渴望,有着一颗永不停歇的驿动的心。他在广袤的大地上行走,踏歌人生。贫穷和孤独,繁华和绚丽.痛苦与泪水,收获与喜悦,误解与抛弃,接纳与回归,所有人生的酸甜苦辣,他都一一品尝。他留下的每一串脚印,他走过的每一个驿站,都值得人们久久回味。他给这个世界留下了取之不尽的宝藏。他耀眼的光芒,时刻照亮前行的人们。他留下的不仅是童话,更是他的理想,以及对理想的执着,他留下了闯劲,留下了勇敢,留下了毅力。他百折不回的坚毅脚步声,仍然在世界各地响起。
热门推荐
  • 美丽的大森林

    美丽的大森林

    原始大森林,是个多么吸引人的世界啊!没有去过那里的人们都会猜想,那儿一定是个很神秘有趣的地方。千年老树高耸人云,奇花异草香气扑鼻,色彩缤纷的蝴蝶、飞蛾、群蜂尽情飞舞,狗熊、老虎、金钱豹、金雕、飞龙等各类珍禽奇兽乐在其中。故事讲述的是在齐鲁大地读小学二年级的大平、二平跟随妈妈来到东北某林区小镇的姥姥家过暑假,参加了镇小学组织的课外夏令营,昆虫小组和摄影小组活动。于是他们随着小表姐等人便走进了美丽而神秘的原始大森林。通过一系列如,夜进大森林,给狗熊拍照,捉鸟和引鸟等生动、惊险有趣的故事情节,重点刻俩了大平、二平、参花等孩子的不同性格特点。
  • 皇后娘娘要溜走

    皇后娘娘要溜走

    她估计是穿越以来最幸运的了,大家都宠她爱她。有武功高强的侍卫倒贴门,阿弥托佛......她毫不客气的收了!大街上甩卖毒女,善哉善哉......她也一起要了!她在古代风生云起,却没想到总有一天还会失去她所拥有的一切。明明只是替代,当初为什么还要把她留在身边?谜团解开后她才发现,真心待她的人没有当初那么多。
  • 风洗尘埃

    风洗尘埃

    公元902年南诏权臣郑买嗣夺位,南诏皇舜化在这场篡权之争中死去,王妃阿伊在蒙禹诏的保护下带着四岁的女儿和几个月大的皇子逃出皇宫......
  • 六十种曲种玉记

    六十种曲种玉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失心前妻很抢手

    失心前妻很抢手

    姑姑的无情迫害,为逃避黑衣人的追杀,她闯进了他的生命中。她沦为货物被任意贩卖,他从天而降,送上豪门盛宠。当那个酷似的女子站在她眼前的时候,她才明白,她只不过是一个替代品!仅此而已!怀着骨肉她踏上飞机绝尘而去!当飞机在高空遇难,她九死一生,他却成了别人的新郎!四年后,她带着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儿女回归,他们的身边都各自有了伴侣。而他果断离婚,强势的要将她夺回身边!道义和欲望,她无从选择,只能逃避。他将迷糊的她抱入怀中,这个拦下自己车子的女孩,早就闯入了他的心里,蛮不讲理的,毫无理由的!
  • 大方广佛花严经普贤菩萨行愿王品

    大方广佛花严经普贤菩萨行愿王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告诉我你是谁
  • 少云情

    少云情

    赵云是很多看过三国故事的人最喜欢的一个角色,也是很多三国游戏玩家最喜欢选择的一个角色。但是三国演义对赵云描写并不很多,二十四史的三国志里更是寥寥几笔。曾经想找一本赵云的小说来读一读,却发现写赵云的人很多,但都是玄幻与穿越。于是有了写这本书的冲动!如果可以,我将在这本小说里用我所学历史知识大脉络,虚构部分人物情节,给读者架构一个历史潮流下的,一个有血有肉的常山赵子龙!
  • 名门娇

    名门娇

    为了家族地位得以承袭,李世兰不得不化身成男,因为只有这样她才能受‘袭封’顶了她爹爹的爵位。蛋酥---这件能让她家满门抄斩的欺君之行被一个无权无势的九皇子知道了。*世兰强装镇定,忍着揍他满头包的冲动,僵硬道,“不日前,本王练武时受了点伤……”突然,另一边的柔软也被他覆上,只见他双手齐下,表情如常,语气平淡,“……两边,都伤了?”
  • 网游之雷厉风行

    网游之雷厉风行

    英雄救美救了便宜小姨子,便宜小姨子居然帮我和她姐姐假戏真做?是酷毙还是苦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