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6800000030

第30章 萧规曹随相得益彰(2)

项羽分封太不合理,所以不到一年,各地的诸侯相继起兵抗命,汉王刘邦决定乘机复出,略定关中。公元前206年五月,即刘邦入关中一个月后,刘邦与韩信将兵暗渡陈仓(今陕西宝鸡东),袭击项羽分封在关中的三个王,揭开了“楚汉战争”的序幕。萧何奉命留守汉中,征收赋税,筹办粮草。刘邦很快平定关中,命萧何与太子刘盈留守。此时,战局已发生巨大变化,演变为刘邦和项羽两大势力的对立。刘邦与韩信等统兵东进,与项羽决一雌雄。萧何侍奉太子刘盈坐镇栎阳(今陕西临潼东北),制订法令规章,修建宗庙、社稷、宫殿及县邑衙门。他每办一件事,都请示刘邦,刘邦无不批准,有时来不及请示,就先酌情实施,待刘邦回来再奏告。早在汉中时,萧何就进行了基本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华阳国志》称,萧何在汉中时,“足食足兵”,刘邦自汉中出三秦伐楚时,萧何等“发蜀、汉米万船而给助军粮,收其精锐以补伤疾”。萧何在发展巴蜀汉中的经济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这一地区兴建了一些城市,最古的沔阳(今陕西勉县)城,就是萧何留镇汉中时建筑的。到关中后,萧何特别重视基本建设,厘定田亩土地,统计户数人口,在长安未央宫立武库以藏兵器,造太仓以藏军粮,并拟定前线的物资补给计划。刘邦每次落败,兵力流失,萧何就征调关中士卒,迅速递补前线。汉军能够日益强大,获得最后的胜利,大多靠萧何在后方的经营策划。如果不是萧何抚循得法,兵粮源源而来,刘邦不仅不能统一天下,就是继续在关中称王恐怕也成问题。

刘邦逐死项羽,即皇帝位。这年五月,刘邦在洛阳南宫置酒,大宴开国元勋们。席间,刘邦道:“列侯和诸位将军,都不要讳言,有话直说。朕问你们:朕为什么能够夺取天下?项羽为什么会失掉天下?”高起、王陵两位将军说:“陛下待人轻慢、任性;项羽待人仁慈、恭敬。但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有功者奖,有能者用,能够和他们共享尊荣富贵;项羽嫉贤妒能,有功者往往被害,有能者常常受到猜疑,打了胜仗不能论功行赏,夺取了地盘又舍不得分封,因而失败。”

“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刘邦道:“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朕不如张良;镇国家,抚百姓,供军需,给军食,朕不如萧何;指挥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取,朕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豪杰,朕能用他们,故能够得天下。项羽只有一个范增还不能重用,故最后败在朕手下。”

刘邦论功行赏,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封他为侯,食邑南(今河南永城西北)。在开国元勋中,萧何的封地最大。有些人不满意,说:“我们身披铠甲,手执锐利的兵器,四处征战,身经百战,攻城掠地,功劳大小各不相等。萧何没有汗马之劳,只不过发发议论,舞弄文墨而已,毫无战功,封邑反而在我们之上,为什么?”

刘邦没有直接回答,他换了一个话题说道:“打猎,追逐野兽的是狗,而放狗追捕、指示野兽踪迹的是人。”又说,“你们能够捕捉到野兽,功劳像猎狗。至于萧何,他是放狗追捕、指示野兽行踪的猎人。况且你们只是一个追随我,多的也不过两三人,而萧何却是全家族数十人在军前效力,这些功劳是不能忘记的。”

众人见状,都不敢说什么了。

分封完功臣后,排列众人上朝的位次,群臣都说:“平阳侯曹参身受70多处战伤,攻城夺地,劳功最多,应该排在第一位。”在分封时,刘邦已经压过诸将一次,多封了萧何,对排位次的事不好再说什么,但心里仍想让萧何位居第一。一个叫鄂千秋的看出了刘邦的心思,便说:“大家的提议都不对。曹参虽然有攻城野战之功,但那只是攻战中的一时之事。皇上与项羽对峙五年,常常全军溃败,只身逃脱,全靠萧何从关中派遣军队来补充。有时就是没有皇上的命令,萧何也一次派遣几万人,正好应了皇上的急需。楚汉在荥阳相持数年,军粮毫无积存,全靠萧何水陆运送关中粮食,军队才不致匮乏。皇上几次败退,失掉山东,全靠萧何保全关中,皇上才能重整旗鼓。这些都是创立汉家天下的万世之功。今天即使少百把个像曹参这样的战将,对汉朝也没有什么大的损害;有他们也未必能保全汉室。怎么能让一时之功凌驾于万世之功的上面呢?应该以萧何第一,曹参第二。”

“好!”刘邦大声赞道,遂定萧何第一,特许他佩剑上殿,入朝奏事不趋拜。这是绝无仅有的隆遇。

“朕听说推荐贤能的人要重赏。”刘邦道,“萧何的功劳虽然很高,但经鄂君的申辩才更加昭著。”遂封鄂千秋为安平侯。当天,萧何父子兄弟十几人都受到封邑。刘邦又下令加封萧何2000户,以报答他去咸阳出差时萧何比别人多送200钱之恩。

治国兴邦刘邦在位七年(公元前202年—前195年),其间,萧何一直为丞相。作为开国丞相,萧何为刘邦江山社稷的稳固安定,费尽心力。首先,他帮助刘邦制定治国安邦之大法《九章律》。刘邦入咸阳时,曾废秦苛法,约法三章,这只是临时措施。汉朝建立后,为治理国家,三章之法是应付不了的。萧何在此基础上制定了著名的《九章律》。《九章律》又称作《正律》,以秦律为基础,但比秦律条文少,量刑轻。此后,人民摇手触禁、动辄犯法的情况没有了。《九章律》主要包括盗律、贼律、囚律、捕律、杂律、具律、户律、兴律和厩律等共九章,是西汉和东汉年间引以为圭臬的法典。它的制定和实施,巩固了中央集权,对汉朝开国后社会政治、经济的稳定起了重要作用。萧何还协助刘邦实施了一系列安民富国的新政策,如重农抑商、轻徭薄赋、释放奴婢、招抚流亡等,使经过战乱的广大农民重新回到田里,安居乐业,使整个社会经济得到迅速恢复。社会财富日益增多,惠帝时就已经“衣食滋殖,刑罚用稀”;到孝文帝时,更是“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畜和岁增,户口寝息”。“都鄙廪库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钜万,贯朽而不可校”。这为汉武帝施展其雄才大略开疆拓土打下了物质基础。

萧何之所以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最为重要的原因是他以黄老学说的“清静无为”为指导思想。萧何操心国事之余,喜好黄老学说。它讲求“静”、“因”、“虚”,所谓“虚”的含义是“循天地自然之理,来自身外,出于客观”。用在人事上,“就是遵循天地自然大公之理,而排除一切从个人出发的私智私欲”。“因”的含义是“法自然”,即循守自然界发展之客观规律,“施之于政治,就叫做‘无为而治’”。“静”的含义是“返朴归真”,“在政治上的具体运用是‘责大而不求苛细’”,还有“弃文守质”的意思。就是要“摒撤一切物欲,不妄事兴作,循民之所需,而不加残害”。这是以清静无为为施政方针,实行顺乎民情事理的统治术。这正是与汉初社会实际相符合的一种政治思想理论。

其次,身为丞相的萧何一直以江山社稷为己任,始终维护刘邦所建立的刘氏王朝的权威和统一。刘邦在位期间,曾面临外患内忧的干扰,面对北疆匈奴的威胁,他采取了联姻和亲政策予以化解,解除了外患。在内忧方面,刘邦则一直担心握有重兵且有封地的七个异姓诸侯王的反叛。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时,为了笼络人心,分封了七个异姓人为王:齐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赵王张敖、韩王信、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韩信后改封楚王。这些诸侯王的封地几乎是战国时东方六国的全部领土,拥有强大的兵力。他们的存在是对中央王朝的巨大威胁。刘邦逐死项羽后,便开始收拾这些异姓诸侯王。这在历史上叫做消灭异姓王的斗争。在这一清除功臣和异己力量的过程中,萧何出于对国家统一的考虑,始终支持刘邦。

韩信是刘邦最忌惮的一个。刘邦统一天下的第二年(公元前201年),有人告发韩信图谋不轨,刘邦佯装巡游云梦泽(在今湖南北部、湖北南部),在中途利用韩信晋见的机会,把他逮捕,贬为淮阴侯。四年后,代国相国陈谋反,刘邦御驾亲征,命萧何协助皇后吕雉留守长安,韩信随驾出征。韩信装病不从,暗中派人与陈联络,计划在夜间假传圣旨,赦免官府囚徒,在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举事。部署已定,只等陈回信。韩信有个门客犯了罪,被韩信囚禁,准备斩首,那门客的弟弟上书吕后,告韩信谋反。吕后找萧何商量,萧何对韩信门客的告发将信将疑,现在听吕后这样说,十分为难。他想:“原是我月下追回韩信,把他推荐给皇上,筑坛拜将。多少年来,他南征北战,灭楚、破赵、克齐,平定天下,立下赫赫战功,今天已经降封削职,难道最后竟连他自己的脑袋也保不住了么?”他想替韩信说几句好话,但又怕吕后误解,就说:“这件事请皇后作主。”吕后向他问计,萧何思考了一会儿,说道:“假称有使者从北方前线来,说陈已被擒斩,命列侯、群臣入宫致贺,待韩信一到,就把他抓起来。”第二天,一个“军人”装成从前线回来的样子,当着文武百官,向吕后呈上一份假情报。情报说高祖在前线旗开得胜,赵、代已平,陈被斩首。

霎时,消息传遍朝廷内外。文武百官纷纷祝贺。

韩信听到陈被斩的消息,十分悲痛,托病不出,借酒浇愁。忽然,家人报告:“萧相国前来探望。”

韩信对萧何不加戒备,吩咐说:“快请进来。”萧何对韩信说:“你虽然有病,强打精神也应去祝贺。”韩信不知是计,遂前往祝贺,一入宫便被逮捕,在长乐宫的钟室被处死。吕后还下令诛灭韩信三族——父族、母族、妻族。消除了刘邦最大的心腹之患。

韩信一生,成也萧何,败亦萧何。

此外,萧何在处理自己和刘邦的关系上,也十分机警和顾全大局。他十分得当地消除了刘邦对他的疑虑,使自己始终能和刘邦同心同德,共同把西汉国家治理好。刘邦是个颇有心计而且多疑的人,对自己的部下一方面加以重用,另一方面往往颇加防范。萧何常常能很妥当地处理这一矛盾,多次化解刘邦的疑心。早在楚汉相争之时,刘邦对萧何一面“专属”以“关中事”,另一方面却老是不放心,不止一次派使者“慰劳”萧何,实际上观察动静。在鲍姓文人的劝说下,萧何明白了刘邦的心意,乃将自己的子孙兄弟全家都送到前线,让他们经常在刘邦身边效劳,实际上作为人质。这使刘邦十分高兴,既夸奖了萧何的忠诚,又消除了对他的疑虑。这是萧、刘第一次“交锋”,在萧何的妥善处理下,暂时化解了刘邦的疑虑。当萧何设计杀掉韩信,刘邦闻悉后,马上派使臣驰返长安,加封其5000户,并派一名都尉率500名士兵去保卫萧何。名义上是保护,实际上是监视。因为刘邦虽然依重萧何,优待萧何,但他对萧何始终放心不下。他知道萧何的能量,一旦萧何有二心,他的江山便会岌岌可危。众人不明个中原因,都来向萧何表示祝贺,唯独召平却前来吊丧。他对萧何说:“相国,您的祸患就要来了。皇上将兵在外,风餐露宿,而您留守京师,没有什么战争生死之险,反而增强了您的封邑和卫队,是因为淮阴侯刚反于京师,皇上对您也有了疑心。给您增添卫队,不是来保卫您的,而是防范您。望您辞谢封赏,把全部家产捐献出来,充作军费。这样,皇上才会高兴。”萧何依计而行,刘邦果然笑逐颜开。

但是,刘邦的戒心始终没有消除。一年后,英布反叛,刘邦御驾亲征。征战中,他多次派人到京师探问相国的起居,萧何继续恪尽职守,安抚百姓,广施仁政,毫无戒心。有位门客看不过去,劝告他说:“相国这样做,灭族不会很久了。您位居相国,功勋第一,还能再加功吗?况且您初入关时就深得民心,至今已经十几年了,百姓都亲附您,您还在孜孜不倦地为民办事,使民众更加拥护您,皇上之所以屡屡派人询问您的起居,就是担心您借关中民望而有所举动。您何不以低价强买百姓田宅,然后再拖延付款时间,若以此法自损声誉,这样皇上对您才会放心。”萧何照他的话去做,以表示自己不过是一个守财奴,没有什么大志,并不想收买人心。刘邦在前线听说后,大为高兴。

刘邦平定了英布,回师关中,民众拦路告状,说萧相国强取豪夺百姓田地房屋价值数千万。

刘邦回到长安,萧何入见,刘邦笑着说:“相国这才利民!”说完,就把状子全给了他,道:“你自己向百姓谢罪吧!”哪知萧何不知“好歹”,反而乘机为民请求:“长安土地狭窄,上林苑中有很多空地荒芜着,望陛下准许百姓开垦,收了粮食留下禾秆照样可以喂养禽兽。”这本来是一个很好的建议。

不料,刘邦勃然大怒:“相国收了商人多少钱财,来为他们要我的上林苑?”马上下令逮捕萧何,交给廷尉看押,给他戴上枷。

过了几天,一个姓王的卫尉(负责皇宫保卫的官)侍奉刘邦,问道:“相国犯了什么罪,陛下拘禁这么严厉?”

刘邦说:“朕听说李斯相辅秦始皇,有成绩归皇上,有差错自己承担。如今相国受商人贿赂要朕的上林苑,他想讨好百姓,自己得个好名声。”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4)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希尔顿(名人传记丛书)

    希尔顿(名人传记丛书)

    本书讲述的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酒店大王希尔顿叱咤风云的传奇人生。少年往事、早年经商、弃商从军、经营旅馆、艰难度过经济危机,成为世界旅店帝王。青少年通过阅读希尔顿一段段真实而又理智的故事,从他的坎坷履历中学习他乘风破浪的勇气和经验,为自己的未来做个规划,并为之而努力。
  • 扼住命运咽喉的人:介绍德国音乐家贝多芬

    扼住命运咽喉的人:介绍德国音乐家贝多芬

    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于1770年12月16日出生在波恩。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宫廷里的乐师和歌手,母亲是宫廷厨师的女儿。他们一家象当时为宫廷服务的所有仆人一样,过着贫困清寒的日子。贝多芬的母亲生过七个孩子,只活下了三个,贝多芬最大。
  • 华人十大科学家:华罗庚

    华人十大科学家:华罗庚

    华罗庚(1910.11.12—1985.6.12),世界著名数学家,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安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中国江苏金坛县。1985年6月12日,因心脏病突然发作,于日本东京病逝。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就有“华氏定理”、“怀依—华不等式”、“华氏不等式”、“普劳威尔—加当华定理”、 “华氏算子”、“华—王方法”等。《华罗庚》由李景文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华罗庚》记述了华罗庚的成长之路,他的童年时代,他的求学历程,他的梦想,他的探索与实践,他的勇敢为人类带来了认知世界的曙光。
  • 明治天皇:碧血怒涛卷(中册)

    明治天皇:碧血怒涛卷(中册)

    本书是由传奇武的日本历史小说高产作家山冈庄八创作的一部纪实体小说。它以文学的笔调、宏大的篇幅,描绘了日本幕末那场决定国家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塑造出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中的人物形象,展现了日本有志之士为推翻幕府统治,实现国家新生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艰辛努力,揭示了日本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冲击下,幕府政治退出历史舞台、统治权重新回到天皇手中,并最终走向明治维新的必然规律。本书翔实生动地描写了诸如“黑船来航”、“安政大狱”、“樱田门外之变”、“和宫下嫁”、“寺田屋骚乱”等当时日本的重大历史事件。阅读此书,对中国读者了解日本近代史,尤其是从幕末政治走向明治维新的过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热门推荐
  • 都市之战神重归

    都市之战神重归

    一群年轻人的都市生活,曾经同一个班级的同学,长大后,会有怎样的生活呢?
  • 破灵荒

    破灵荒

    天才or废物,沉沦or崛起,以气育灵,以灵化气,斗之大陆,以灵为尊。冷漠少年,为报家仇,弑昏君、闯领域、建门派、抵外敌、破灵荒,终成一代斗灵巅峰。
  • 大唐战将

    大唐战将

    考古学博士陈景然考古路途中坠入悬崖,结果他到了一个不属于他的时代。他能在繁荣强盛的唐朝生存下去吗?英雄末路,红颜易老。但是人总要继续自己的人生!
  • 霸道订制:娇妻要乖乖

    霸道订制:娇妻要乖乖

    整个荆市,除了莫家人,没有任何人知道莫凛楠的心中有个心头宝。而她,古灵精怪的出现在宴会场上,不仅想方设法的想要去勾引他,还给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她陷害他不成,反而特别高调的对他说:“莫凛楠,我喜欢你,既然我把我的初吻都献给你,你就得当我的男人!”莫凛楠目光深沉的看着她:“看你有没有那个本事了!”为了让他见识到她决心,她布下层层陷阱,在撩拨莫凛楠的路上一去不复返。直到有一天,他反将她的双手扣在头顶上,眯眼逼近,“说,今晚,你想怎么喘?”
  • 职场经济学

    职场经济学

    职场,是我们每个人步入工作圈子之后必须面临的话题。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年代,如何在职场中快速升职加薪、成为重要的少数人就成为每个职场人士关注的焦点。事实上,在职场的种种行为中蕴含了很玄妙的经济学原理。只有遵循并且善于运用这些经济学原理,才能够成为职场中的大赢家。
  • 罪与罚

    罪与罚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极品镜仙

    极品镜仙

    各位书友,新书经过不断换开头和修改终于和大家见面了,名字是《原始部落大冒险》,希望可以得到大家的支持,哪怕点击一下也好。谢谢。一面可以升级,并能随着升级增加各种功能的古铜镜,和一个穿越者的组合能够达到什么样的境界?是一事无成,与草木同朽,还是超越众人,成仙成圣?请看一个穿越者的修仙传奇!看不一样的仙侠,品味不一样的仙侠故事!
  • 死神颂歌者

    死神颂歌者

    ……当黑色降临时,当心那些漆黑的角落里。如果你没能见到黑色的移动的阴影,那么你该祈求神灵,你的生命还能继续生存。如果死神的目光正注视着你,千万不要逃跑,那只会让死亡来临得更快。他的书里总会写满死去人的名字,如果你发现死亡之书上出现了你的名字……那么……死亡也不远了……活在生者与亡者之间的人,是一生也无法逃脱的诅咒!注:本文主角心理比较阴暗,若受不了,请不要误入!!
  • 我家大叔是大神

    我家大叔是大神

    一个一只脚踏进三十而立之年的小受(就只能拿来YY的)带着一个十岁的小娃娃走在马路边然后捡到了一个帅气小攻....然后嘛小受和小攻就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惹~(≧▽≦)/~那是不可能的=_=不虐不成文╮(╯▽╰)╭
  • 明白人不做糊涂事

    明白人不做糊涂事

    这是一本励志类通俗读物。告诉你生活中、事业中如何把握自己,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