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7100000044

第44章 真实虚幻的交织人性爱欲的毁灭(1)

——解读李安电影《色?戒》的历史及人文情结

从未有哪部华语电影在海内外引起如此之大的震撼和轰然巨响;挑战着东西方电影审核的相关尺度;从未有哪部作品戏里戏外、台前幕后牵扯了那么多复杂的、欲说还休的历史人物;包涵如此深刻的人性幽微,而它的背后,还有原作者遗落在乱世的爱情与碎梦……

根据张爱玲小说改编的《色?戒》(Lust,Caution),由著名华裔导演李安搬上银幕后,首度亮相便获得威尼斯金狮奖,引起了国际上的髙度关注。在全球掲开影片的神秘面纱——《色?戒》在北美被定为"NC17”,这个定位虽非所愿,但导演亦不感觉意外。据说为拍片李安曾多次哭泣、心力交瘁几乎“疯掉”,如带演员“走过地狱”;他却甘冒风险,宁可一刀不剪也要完整地表现他的艺术梦想。

李安认为:色,戒,是一种更微妙的境界。电影,就是色相。“色,是我们的野心,我们的情感,一切色相;戒,是怎样能够适可而止,怎样不走到毁灭的地步。”

欲望是生命之根,还是毁灭之源?挣扎在情欲与道德、阴谋与暗杀、忠诚与背叛、群体和个体中的人性幽微……影片巨大的冲击力究竟来自何处?是赤裸裸的色欲颠覆,还是理性和感性的交战?观者无不感觉惊心动魄、见仁见智。

应该说一部具有挑战性的电影,总是要突破某些历史层面的敏感,颠覆社会约定的禁忌,更超越人对自身认识剖析之极限。矛盾冲突反映在“色”与“戒”尖锐对峙中,其戏剧张力可谓拉到近乎断裂边缘的程度。

爱恨交织的悲剧和宿命

“一个普通的女孩,却被赋予了一项不平凡的任务——去刺杀一个敌人——她必须捕获他的心,同时毁灭自己。”《色?戒》透过深邃幽暗的电影镜头,让人看到沦陷的上海全貌,那个特殊年代杀机四伏的社会环境和迷离的状态。男女主角的激情演出也是夺人眼球的看点。而初次银幕崭露头角的汤唯,以清纯的学生,机敏的特工,妩媚的女性,赋予为爱恨而舍生忘死的王佳芝更多的灵性。佳芝本是岭南大学的学生,广州沦陷前,岭大搬到香港。几个男女同学有志报国,组成话剧团,为国家募款抗战。演出中,当女主角佳芝流泪诉说亲人抗战为国捐躯,全场上千观众响起一片呼声:“中国不能亡!”现场气氛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勇气。剧团团长邝裕民对汪精卫等汉奸极为愤恨,当他得知汪手下的特务头目易先生身在香港,决定自发组织展开暗杀行动。听到这个提议,王佳芝脸部有一下不经意的抽搐,但她没二话,也毅然决然放上了自己的手。王佳芝假扮贵妇,先与易太太混熟,借机色诱易先生。他和她首次单独约会,青年人在屋内持枪待命,可惜因为易的谨慎,暗杀行动功亏一篑。同伴认为王佳芝缺乏男女经验,有碍色诱行动,王佳芝不惜牺牲自己,与唯一有性经验的梁润生发生关系,意想不到的是,易先生突然接获任命,撤离香港,暗杀行动遂告失败。

两年后,王佳芝迁往上海,街头遇邝裕民,他重提暗杀行动’并透露有重庆特工联系。王佳芝黯然答允。她不禁伤感,“总感觉自己所剩下的,是越来越少。”

她所诱的易先生心结深重,有极度的不安全感和极度的寂寞。这个男人想要的不仅是她的人,更是她的心,不断地去钻进她的心里,折磨她征服她。她和他的关系如同陷阱,使命则成为本能之外的雷区。一次又一次,二人在步步为营和极度放纵里演绎人性的复杂纠葛。

王佳芝对国民党特工老吴声泪俱下宣泄苦闷,灵魂肉体的煎熬和交战,老吴几次制止回避不成,最后竟震惊得夺门而逃。这个细节被视为王佳芝心底最深处的感情表露,亦为王佳芝放走老易的心理转折作了暗示和铺垫。当易让王佳芝把钻戒戴在手上,轻轻说你跟我在一起时,她内心瞬间崩溃了,原来演的戏是假,但情却不假。她为对方眼里闪过的温柔怜惜而感动,低声说:“快走。”他立刻跳下楼梯,夺门而出。王佳芝茫然无助,坐上黄包车,凝视着车前转动的风车,镜头闪回到三年前她初登大学话剧舞台时的样子,同一张面孔,完全不同的精神状态,从对邝裕民的纯情暗恋,到为完成剌杀汉奸心愿而作出牺牲时的痛苦;从对“易先生”产生感情时的矛盾,到最后还抱有一丝希望而没服下毒药自杀——一张脸却表现了无数心境。

易先生下令封锁,把抓到的人,包括王佳芝,统统枪毙。幽暗中,易先生独自坐在那张曾经发生过惊天动地性爱的床上,神情呆滞,残留隐隐的悲哀。人死了,影子似还永远地“依傍他、安慰他”,成为“原始的猎人与猎物的关系,虎与伥的关系,最终极的占有”。

年轻人被枪决前的场面悲壮至极。悬崖边上,王佳芝与1裕民无言对视,眼神凄怆,是怨恨或是不舍?是痴缠或是无奈?纵有千般感触,也永远无法表达了!奈何,这场戏终于有一个结局——是悲剧,更是宿命。

《色、戒》的诱惑在于其中触发爱的玄机,这个机关一旦被触动,就只能以看似轻率而不理智的举动来收场。“这很复杂,很难讲得清楚。”他说,“也许根本就讲不清楚。”在比较《色?戒》和《断背山》的最大区别时,李安说:“《断背山》是失落的天堂,是伊甸园。而《色?戒》,深埋在洞穴里。那是个可怕的地方,简直是地狱。”

在电影《色?戒》的背后,有对张爱玲的追索以及史料钩沉。这篇小说最初完成于1950年,1983年收入《惘然记》结集出版。故事原型是当年轰动一时的郑苹如刺丁案,郑苹如是上海滩名媛,作为特工去暗杀汉奸丁默村,痛失良机,付出了性命代价。

在张爱玲笔下,小说人物的情感和命运,就像她和胡兰成的关系写照。感情历程“虽然很不堪,但关键时刻总会心软”。她慢慢体会这段感情,将爱恨投射到小说里。在《惘然记》的卷首语中她写道这个小故事曾经让我震动,因而甘心一遍遍修改多年,在改写过程中,丝毫也没有意识到30年过去了。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所谓‘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为被人诬蔑为“歌颂汉奸”,流露了不忿之情,张爱玲辛辣回应“羊毛出在羊身上——谈《色?戒》”是在不得已的情形下被逼写出来的。说“不少读者硬是分不清作者和他作品中人物的关系,往往混为一谈。曹雪芹的《红楼梦》如果不是自传,就是他传,或是合传,偏偏没有人拿它当小说读。最近又有人说,《色?戒》的女主角确有其人,证明我必有所据,而他说的这篇报导是近年才以回忆录形式出现的。当年敌伪特务斗争的内幕那里轮得到我们这种平常百姓知道底细?记得王尔德说过:‘艺术并不模仿人生,只有人生模仿艺术。’我很高兴我在一九五三年开始构思的短篇小说终于在人生上有了着落”。

30年心血凝成的故事,发表几年后才有导演看中。第一个看中的是杨德昌,他看到的是忠诚和背叛,“似包涵在温柔中兴奋状态那样的张力”。接下来是女导演胡安,倾心于作品的“冷艳”和“苍凉”。剧本完成了,却传来小说改编权已经被别人买下的消息。李安喜欢这个故事,“张爱玲用的是文学手法,她用28页写了她的30年,把她的心意、经历、心里欠缺的东西都放了进去,我觉得这是她一部忏情之作。”

深谙东西方文化精髓的著名华裔导演李安,为什么偏偏对张爱玲这部短篇小说情有独钟呢?其实,小说给他第一印象是写得比较残酷,离经叛道。他觉得,张爱玲花了30年来写这部小说,玄机很多,常常上文对不上下文,里面藏有玄机。结尾戛然而止。文字跟影像是不一样的。导演将原作者留下的玄机补上,用光影声色来达到它的效果。

原本色欲在张爱玲小说里云淡风轻,说要得到男人的心,要经过他的胃;要得到女人的心,要经过她的阴道。寥寥数笔就写活了一个女孩的心路,王佳芝因为一腔爱国热血慷慨献身,在离成功仅一步之遥的时候,却突然放弃。为什么?文字可以想像,但是电影就是声和光,怎么让观众感受到,在影片里剥苗抽丝,一普通而单纯的女孩子,是如何一步步陷入迷惑中的?

色是感性,戒是理性。就像是人生状态。人生就是如此。李安说,张爱玲在小说中性仅仅暗示。“她是勇敢的女子,敢于把女性生理上的享受写入以如此父权、如此男性化的战争为背景的故事里。她是怎么能把这样一个主题放在如此巨大的画布上的?——那是那么小的一滴水,可它激起的涟漪却大得惊人。”

李安说:“你有没有勇气触摸人性最幽微的地带?你怎样去触摸她。探索题材要大胆、要深,言别人不能言,掷地有声。”李安一直强调故事杀气很重。他阐释这杀气来源于小说中男女双方所处的位置和环境,以及情欲与生死的纠缠。所以“觉得自己到了一个炼狱,人就陷进去,拍戏拍到失控,失控得不停地哭”。

同类推荐
  • 小说选刊(2013年第5期)

    小说选刊(2013年第5期)

    本期收录了众多名家的优秀作品,如李唯的《暗杀刘青山张子善》,第代着冬的《那些月光的碎屑》等,以飨读者。
  • 黑子:黑市寻狗记

    黑子:黑市寻狗记

    2009年1月4日,一条名叫黑子的大狗被人下药偷走了。于是,狗的主人“我”走遍京城大大小小的地下狗市进行明察暗访,终于打听到了这条狗的下落,可惜,却是一个潸然泪下的结局…… 129天寻狗,是一个个充满血泪的日日夜夜。为了寻狗,“我”伪装成给公司领导买狗肉的小办事员,走进了屠宰场;为了寻狗,“我”顾不及面子,一次次地与狗肉馆老板交涉;为了寻狗,“我”与那些道貌岸然的狗贩子称兄道弟……每天都有人丢狗,每天都有人在杀,在吃,他们吃掉的都是狗主人的心头肉!该书也为了纪念它们——那些在黑市中悲惨死去的“朋友”!
  • 诡案实录2

    诡案实录2

    本书作者笔下那些沾满鲜血的罪恶,绝没有表面看到的那么简单。你能想象一个残忍变态的刽子手就藏在你身边的可怕吗?不要问原因,或许在午夜睁眼时,就有一个人用锤子砸向你的脑袋;不要求解释,或许转过一个胡同,就有一个黑影用钢绳死死勒住你的脖子,或用硫酸灌入你的喉咙。作者以他亲身经历给我们讲述的8桩离奇凶案,不仅是最血腥的,而且罪犯的狡猾、手段的残忍、处理尸体的怪癖以及整个案件的诡异,每一个案件背后牵扯出来的故事,足够令你惊声尖叫。这些故事,讲出来你也许不会相信,但是一切的诡异确实存在,此刻开始,请随主角的口述,进入那个恐怖的凶手世界,探索那些无法想象的罪恶与残忍……
  • 去年春天

    去年春天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
  • 青春是一本仓促的书,我们流着泪一读再读

    青春是一本仓促的书,我们流着泪一读再读

    无论相恋还是相欠,谁的青春,都回不去了。我们不停驻足,不住回望,看回不去的,来时的路,苍茫、虚妄……我们年华相异,青春却又何其相似:暗恋的感伤,告白的美好;第一次恋爱的笨拙、纯真和不计得失全情投入;第一次失恋的末日,才真正体会到“心痛”原来不只是形容。
热门推荐
  • 绝代风华之嫡女要称霸

    绝代风华之嫡女要称霸

    她是现代总裁,智商高的上帝也为之一颤!她是嫡女,却是下人也能欺负的人。两者结合在一起又会发生什么事情?让我们敬请期待吧!不要试图挑战她的底线,否则后果你负担不起!她的原则;你不犯我,我不犯人,你若犯我,灭你满门!
  • 神魔三国志

    神魔三国志

    天地不公,以万物为刍狗,江山变色,陷万民于水火。吾本九世轩辕战体,只为自己风流之事,定要踏破鸿钧,握天地于我手中。
  • 梨园风流

    梨园风流

    小说将历史与现实,舞台与主会统一完整的板块,着力刻画了众多个性鲜明人物群像,语方情新,故事生动,意味深长,发人警悟,是一部很文化品位的现实主义佳作。
  • 《鬼事连连》

    《鬼事连连》

    鬼,无处不在,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一个念头,当我们死后到底是结束,还是新的开始。人常说,人死后灵魂会进入地府,但是,那些冤死的,早死、意外死亡,如果死后有口气没咽下,就会变成了僵尸,如果死后有怨念,就会变成厉鬼。而我,在一次意外有了阴阳眼,一道士说我天生灵根,硬要我跟着他学习道术,学成后帮人算命改风水,帮鬼迁坟,遇上凶魂恶鬼也除除害。
  • 连生

    连生

    两人的前路并不顺畅。有过爱情失败的宋熙明多少是有心理阴影,宋父更是不肯轻易放手。放弃背离还是坚持走下去?两个人的难题终究需要两个人背负。
  • 新疆那些事儿

    新疆那些事儿

    神秘西域,蒙尘往事,一个女人美丽与不美丽的记忆碎片,记录不为人知的秘密。总之是美丽与丑陋同在,光荣与梦想闪耀,外带糗事一箩筐。这里没有神仙妖怪,只有真实的凡人。
  • 调皮宠妃的终良情人

    调皮宠妃的终良情人

    书友群:445260927企鹅:2285182281敲门砖,文中任意人物名,欢迎各位花花加入~~~一朝穿越,遇上了他,他承诺后宫无妃,只有她一个皇后。可是她却不领情,却屡次逃跑。他历尽千辛万苦,遭遇多中挫折,终于得到了她的心===无节操妃===某女盯着某男的身体说道:嘎~~你快脱吧,你脱了就是我的了。嘎嘎~~某女对一群美男子说:咳咳,你们以后就是本大爷的人了。但是对某男却说:额~内个~~我是很有节操的,你~你不要这样。===无良妃===某女拿了俩男的钱还不够,表示再坑钱,再坑钱开鸭店某女有俩男还不够,表示还要美男,还要美男
  • 为什么我们走不到一起

    为什么我们走不到一起

    通过80年代两个大学生的书信的方式,作者对青春时的悔悟,对每一封书信的点评,来解读“为什么我们走不到一起”。同时也展示了80年代大学生的恋爱观。
  • 传承者说

    传承者说

    世有先贤,而后有传承者。先贤常有,而传承者不常有。故虽有先贤,祗辱于传承者之手,颓没于春秋之间,不以贤名也。贤之传承者,或偏或倚,鲜有青出于蓝者。非贤不传,乃承者不承,或不能后传也。故先贤之贤能不外见,越千年,及其贤能渐没,其名也衰,安求其有传承者。承之不以其道,传之不能尽其材,名之而不能见其能,执卷而观天下,曰:“华夏有贤,然其无承也!”呜呼!其真无传承邪?其真不知(以何)传承也!
  • 至情穿越:卜心

    至情穿越:卜心

    “你说我好好的一个塔罗占卜师,莫名其妙得你怎么就让我穿越了?!穿越就穿越了,还要被逼婚?!逼婚就逼婚了,对方还早就有自己喜欢的人了?!说好的幸福呢?!说好的金手指呢?!作者你开门啊!你有胆子写怎么没胆子开门啊!丫鬟小跑过来,对着张木一行礼,轻声言道:“少夫人,该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