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58700000002

第2章 常怀愧怍,就因为我是老师(1)

常怀愧怍,就因为我是老师

那是个雨后转晴的傍晚。

匆匆忙忙送儿子去补习班,一路狂奔。不慎开错车道,只好盘算着临时插进右侧直行车道。

后面的车子急摁喇叭,堵住了我的路。他显然反感我这种不厚道的做法。

细看驾驶员,大为尴尬。

竟是我的一位同行。他也送孩子去补习班。

赶紧向他道歉并作解释。

但这依然没有消除我内心的尴尬——叫“愧怍”其实更为准确——我的所作所为,实在和我的教师身份格格不入。

这不是我第一次在熟人面前“丢脸”。

有一回,下班回家,趁着暮色,照例将车开得飞快。当我嗖地超越了一辆小车,在红灯前迅速刹住时,另一车道上,一辆白色车的车内探出一张青春的脸来:“师傅,你开车好猛啊。”

我心下大惭。在我年轻的同事面前,我丢脸了,这位同事还是我的徒弟呢。

平时,我也算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凡事不敢偷懒,也不敢敷衍,但在一些细节方面,我显得粗枝大叶。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在田地间打打闹闹,这让我有了一些野性和陋习。它们侵入我的骨髓,即使时隔多年,依然不能完全根除。稍不经意,就会在这里、在那里,腾地窜出来。

我时常为此感到愧怍。

这主要是因为:我是老师。

“老师”两个字的分量,在我心里是很重的。

老师意味着为人师表,意味着学问深厚,意味着文质彬彬,意味着处处垂范——不仅是学问之师,更是人格之范;不仅是学生之师,更是成人之范。

第斯多惠认为,“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

尽管教师的经济地位与社会地位至今还没有和人们对这个职业的期待与要求真正匹配,但这绝不能成为教师降低自我要求的理由。

教师需要时时提醒自己师者的身份。师者不是一本教师资格证书就能代表的,它意味着你要努力做一个克己复礼的模范。

所以,当我一不小心爆出粗口的时候,我感到愧怍,因为我是老师;当我心里产生不当想法的时候,我感到愧怍,因为我是老师;当我惰于学习、不思进取的时候,我感到愧怍,因为我是老师;当我见到他人有难,别人先我挺身而出的时候,我感到愧怍,因为我是老师;当我看见学生向我问好而我竟然一时没有及时回礼的时候,我感到愧怍,因为我是老师;当我草草备课,在课堂中看见学生依然迷惘的眼神的时候,我感到愧怍,因为我是老师;当我课上讲错了却寻找借口的时候,我感到愧怍,因为我是老师……

就因为我是老师。我时常感到羞愧——为自己在为人或工作上的失误与缺陷而陷入深深的懊悔与自责。我的校园生活乃至全部教育生活充满了缺失与遗憾,因而充满了自责与惭愧。

老师不是圣人,也没有义务做圣人:老师不是完人,也没有能力做完人,但老师一定要努力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一定要努力成为能够慎独和自律、值得他人敬重和信任的人。这是社会赋予这个职业的特定的期待与要求。如同要求军人,在最危险的时候,要冲锋在前、不怕牺牲。如同要求护士,再苦再累,也要耐着性子,带着笑容,以天使般的爱心善待每一个病人。

没有人天生完美,也没有人已经完美。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学习和完善,都是未完成的人。老师,因为是帮助别人进步和成长的人,所以,更应当学会自我反思和自我完善,而愧怍之心,是这一切的源头。

老师和工人是不同的。工厂的工人下班了,离开了工作场所,就可以不必是“工人”。教师,即使离开了校园,在大自然中,在人群中,在黑暗处,在任何地方与任何时刻,一言一行仍被寄予厚望——为人师表。一旦瑕疵屡现,不加克服,又将会影响到在校园里、在学生面前、在家长和社会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更会直接影响教育效果。

这就是老师。

不管是幸还是不幸,既然作为教师,我们不得不更加苛刻地要求自己,更加勤勉地检点自己。

以为下班了,走出校门了,在酒桌上,在牌桌上,在KTV中,可以像其他职业的人一样随心所欲,快乐就好。这种想法不但简单,而且可怕。

我时常怀着愧怍之心,还因为我是一个正常人,一个普通人,我在修养和学养等方面都还不够。我一不小心就会犯许多错误。这些错误在他人看来或许情有可原,但如果用“老师”这面放大镜来对照,就会变得不可接受,甚至不可饶恕。坦率地说,如果不是老师,我,或者我们,或许可以更加随性些,甚至任性些。

当老师的时间越长,对老师角色的思考越多,我就越发觉自己的胆小和心虚。我十分清楚自己的心中和身上有着太多不够美好和出色的地方,有着许多和理想中的老师角色还格格不入的地方。比如有时候我浅薄、狂妄、急躁、粗野、专断、偏激……

我越来越觉得,当老师对我而言意味着巨大的冒险和牺牲。我不得不冒着时刻被人用放大镜仔细窥照的危险,不得不像名人一样牺牲自己的许多私人空间和随心所欲地生活的自由。

老师理当是社会各群体中人格修养上的“优等生”。这种期待,将伴随着老师一生——从踏上讲台的那一刻开始。无论你愿意,还是不愿意。

主动承认和正视这一点,将有助于我们积极改善自身。

这些年,我失去了许多率性和自由的机会,却同样收获了一份涵养和成长。在跌跌撞撞、起起伏伏中,我的性情和修养都逐渐好起来。我不再像当年那样冲动,动辄和学生冲突,甚至和同事对立。我也少了一分偏激,能够更加客观地看待同事和审视自己。对学生,我更多了一分耐心与爱心,开始由衷地热爱我的学生,并认为他们是我所能碰到的世界上最纯洁美好因而是最值得信任也最值得感谢和珍惜的群体。

有的年轻同行,对课堂教学艺术的把握,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认识,对教育的使命和责任的理解,都尚显幼稚,从业不到两年,对教育就满是抱怨;有的教师朋友,惰于学习和改进,用三十年前的老方法和老故事来糊弄现在的孩子,课堂低效、纪律松弛不说,还总责怪学生不好学、家长不懂教育。也有的教师,心胸狭隘,对学生和同事睚眦必报,对工作斤斤计较,却喜欢义正词严地训斥学生,对老师和同学不够宽容大度;也有的教师自己工作敷衍懒散,一旦学生值日被扣分,却总爱以“不负责任”的名义予以严厉责罚……

我真不明白,他们的底气,到底从何而来!

不能反思,何以为师?

反思,“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

现在的反思意为自我反省,指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检查其中的错误。

就社会性而言,人终生都处在未成熟、未完成的状态。人终生都在进行着社会化的历程,故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的努力,在此过程中无限靠近完美和成熟。

在这一过程中,保持积极而经常的反思至关重要。

通过反思,人可以窥见自己每天所思所行,保持思想和行为之洁净美好。自古代的曾子到现代的陶行知到当代的魏书生、朱永新、叶澜等教育名家,以及国外的杜威、加德纳等学者、教授,都把反思作为个体学习和成长的关键品质和能力。甚至有人认为,“反躬自省是通向美德和上帝的途径”(瓦茨)。

可以这么说,人是在反思中走向完善的,而人类则正是在反思中走向文明的。

教师,是指导和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教育和自主成长的重要他人。不能自我教育的人,也不能教育别人。教师理当成为积极反思的践行者和垂范者。

遗憾的是,我们身边有许多教育者,不肯反思,不懂反思,或者不屑反思。

有位年轻教师担任班主任,他的教育教学方法简单落后,动辄训斥痛骂学生,班级混乱不堪,学生冲突不断。家长纷纷来信要求更换班主任。学校领导找他谈话,他振振有词:“我们老师可没有那么大的作用,我们该说的说了,该做的做了,就好了。读书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他们不肯读,家长都没办法,甚至不在乎,我们有什么办法呢?这些学生,只要他们平平安安不出安全事故就好了……”之后,依然故我。

学校只得更换班主任,这正中其下怀,他本就巴望着摆脱班主任这副担子。问题并没有就此解决。他任教新班级后,依然喜欢照本宣科、一讲到底,而且延续了动辄厉声斥骂学生的作风。学生和他对立,不到半学期,课堂上就趴下一片,学生们都不肯学习,成绩自然一落千丈。学校派了几位优秀教师听课,帮他寻找问题。他照例一一反驳,认为自己没有错:“课文的重点、难点,该讲的都讲了,学生不爱学习和思考,我也没有办法啊。”那些老师们被他批驳得无话可说,也不愿再说。

“我从来没有遇见过这样的老师,总是说学生不好,学生不行,学生不学,始终不肯承认自己教学有问题,也听不进他人的任何意见,这样的教师还会有进步的可能吗?”一位老教师对校领导摇头叹息道。

这样的老师,不仅年轻人中有,年长者中也有;不仅这所学校有,别的学校也有;不仅国内有,国外也一定有。

培训班授课时,我请老师们讲讲自己向学生道歉的故事。我以为,会反思的人,一定是懂得道歉的。其中一位说,教室里失窃,他亲自一一翻检学生的书包、书桌,后来,还是没有查出谁是“盗窃者”,他意识到了自己行为的不当之处,于是向学生道歉。又一位说,自己上课讲错知识点的时候,会勇敢地向学生道歉。更多的,则是沉默不语。他们在教育生涯中,从来没有过向学生道歉的经历。或许,在他们看来,教师根本就没有向学生道歉的必要。

我问老师们:“你们是否习惯于寻找自己教育工作中的失误?请试举出最近一周,你认为自己需要纠正或改进的地方。”

同样应者寥寥。鲜有人坦诚地站出来,直陈自己的过失。

他们或者是不愿,或者是不敢,或者是不能,甚至或者是不屑。

反思,看起来是一件多么“麻烦”而“多余”的事情。因而在校园里,道歉,也就成为一种稀缺的声音。老师听不到校长(包括副校长等)的道歉,因为校长从来不觉得自己有错;学生听不到老师的道歉,因为老师从来不觉得自己有过失。只有学生,成了最经常道歉的人,一会儿向老师认错,一会儿向学校检讨,回家后还得向父母忏悔。不管出于主动还是被迫,最是单纯美好的孩子们,反倒成了校园里最经常反思的人,而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却仿佛从来不需要反思。

痛感教师们不反思的现状,朱永新教授2002年在教育在线论坛上发布了《“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开业启事》的帖子,鼓励教师们每日坚持三省自身,写一篇千字教育反思文章,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读所思,并“承诺”:十年后持3650篇千字文(计三百六十五万字)来本公司。如投保方自感十年后未能跻身成功者之列,本公司以一赔百——即现投万元者可成百万富翁(或富婆)。

这一帖子一时间吸引了无数网友的关注,也唤醒了许多教育者的反思意识。一些人开始撰写反思录,并在短短两三年间,在专业上突飞猛进,有的甚至发表或出版了不少自己的著作。而朱永新教授,则一一为他们撰写序言,勉力提携。

反思之所以重要,在我看来,是因为它不仅可以帮你避免错误,助你走向成功,还有着多种重要的意义。

反思意味着诚实。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每天都会犯错误,或者是说错话,或者是做错事,或者是某些举止不够优雅。只要你足够诚实,你一定会意识到自己总是存在着一些令人遗憾的过失或错误。如果你不肯反思,这意味着不够诚实。

反思意味着进取。具有进取向上之心的人,一定会主动开展反思活动。人是自我之师。反思是向过去学习、向自我学习的好方式。拒绝反思,就是拒绝进步。身体上的衰老是从停止生长开始的,而精神上的衰老,则是从不肯反思开始的。那些刚愎自用、故步自封的人,是不会有专业能力和人格修养上的进步的。相反,只会步步下降,渐渐退化。

反思意味着担当。每个人都肩负着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他所生活的世界的责任。做好了,你就有贡献;做得不好,你就有过失。成功需要总结,过错需要正视,并乐于承担责任。遇到问题、困难和失败,唯有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想办法,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改善自己的工作作风和绩效。揽功诿过、推卸责任的人,是不会愿意去做真诚的自我反思的。

反思还意味着勇气。一个人最大的困难不是来自别人,而是来自自己。“认识你自己”,是每个人的终生挑战。通过反思来认识自己,改善自己,提升自己,从而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是需要极大勇气的。

反思本身即一种崇尚智慧和美德的选择。教师不肯反思,意味着他在学生面前呈现的是虚伪、胆怯、自我、傲慢、顽固,即对智慧和美德的无知或无视。

教师勤于反思,学生就会感受到诚实地面对自己和勇敢地完善自己的必要性,从而坚定自觉、自律、自强的信心。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意思是做任何事如果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就要反过来检查一下自己究竟还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好。

作为教育者,在日常工作中,是否也同样可以反思一下:

我的课堂中为什么那么多人目光迷惘,甚至趴在桌上?

我的教学方法是否该改一改?

我和学生为什么经常容易发生冲突?

我对学生的态度是否有问题?

我的劝告和提醒甚至批评和怒斥,学生为什么总是不予理睬?

我是不是对他们不够理解和关心?

同类推荐
  • 知行合一·实践报国:大学生从社会实践走向成功

    知行合一·实践报国:大学生从社会实践走向成功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实践育人的主要形式,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思想引领这一青年工作根本任务的有效载体,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4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及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在2005年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等相关文件中,就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意义、原则、形式、内容、机制、保障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作出了详细论述,提出了明确要求。
  • 向魏书生学什么

    向魏书生学什么

    向魏书生学什么向扛起民主教育的大旗,教书必须育人,培养学生做心灵的、王人,促进学生自育自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科学管理班集体,探索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方法,改变自我,超越自我。他先后在全国各地作了1100多场报告,讲了900多节公开课。马来西亚文报纸称他为:穿西装孔子,他就是魏书生。为师当学魏书生,从教当学魏书生;这是对当代名师魏书生一生忠于教育事业的赞美。
  • 新概念作文名牌大学自主招生录取者范本B卷

    新概念作文名牌大学自主招生录取者范本B卷

    十五年来,新概念作文大赛大浪淘沙,留下来的都是精华,尤其其中的一些作者,凭借在新概念作文大赛上的优秀表现,被国内的知名大学录取。大赛也因此成为高考选拔人才有益的补充形式,为那些有个性和创造性的学子开辟了新的通往名校的渠道。本书收录的就是这些凭借一篇作文上名校的作者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或文笔犀利,或情感细腻,或空灵隽秀,或质朴绵长,表现出作者们卓尔不群的思维方式、丰富细腻的情感和超强的文字驾驭能力。对于参加中考及高考的考生来说,本书可以当做作文“圣经”。对于喜爱青春文学的青少年读者,本书也是不错的青春文学阅读宝典。
  • 保护与迷失:中国动画荧屏配额政策研究

    保护与迷失:中国动画荧屏配额政策研究

    近年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制定的以“黄金时间禁播外国动画片”为代表的荧屏配额政策,对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影响巨大,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烈争论。本书通过建立全新的产业链分析模型,对“禁播”政策发挥作用的机理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对其效果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对其引发的争论进行了深刻的评析,并在世界其他国家颁布荧屏配额政策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其存在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这是目前国内关于动画产业政策的第一本正式的研究专著。
  • 素质教育在中国

    素质教育在中国

    中国的素质教育要做什么,我想可分为两个方面,即做人与成才。从古至今,海内外的教育在培养学生做人这一方面都有共识。北宋的张载和现代的陈鹤琴都论及过做人。陈鹤琴认为在具备健全的身体,创造的能力,服务的精神,合作的态度,世界的眼光的基础上,不仅要做中国人,而且还要做世界人,要以宇宙为学校。要做世界人必须具备爱国家、爱人类、爱真理。素质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还要让他们成才。要实现这样的目标,现在西方社会中提出的把学生放在“适应性领域发展”的观点与朱熹的思想大致相同。
热门推荐
  • 证道浮生录

    证道浮生录

    一段尘封的历史让少年走上修远漫长的证道之路,民族大义,种族分际,正邪有别,该如何抉择?证道何其苦?浮生众纷纭!看少年如何走出属于自己的证道之路。
  • 回忆如河

    回忆如河

    一个故事可以拥有多少回忆,一段往事可以承载多少悲欢。邺引,一个二十多岁,不到三十的大龄男青年,当他站在自己青春的尾巴上,漠然回首那些青春岁月里的点点滴滴,残破的亲情,疼痛的友情,模糊的爱情,这些人世间最最重要的感情,当他再一次回忆起来的时候,或许一切的一切,都已经不再是原来的样子了吧。
  • 惹上萌女:追爱365天

    惹上萌女:追爱365天

    青梅竹马,真的就能天长地久吗?年幼的王童灿只想长大后就应该嫁给自己的青梅竹马,可是,命运的捉弄让她遇上一个处处与她作对的刘昊然。接着,王童灿发现,虽然刘昊然刁难她,但是刘昊然还是有那么一丝是关心她的。王童灿是一个大大咧咧的少女,她认为,敢爱敢恨才不枉人生。后来,命运再一次捉弄了她——刘昊然向她告白了。刘昊然的告白,与谢乾恩的青梅竹马,王童灿该作何选择?
  • 南宋那些事儿(MBook随身读)

    南宋那些事儿(MBook随身读)

    南宋就像一个软弱倒霉的人,跟别人打又打不过,求饶又不甘心……可窝里斗得厉害,一个小权臣刚铲除一个大权臣,就像大权臣那样作恶;一个小坏蛋刚消灭一个大坏蛋,自己就变成了一个大坏蛋。斗到最后,都是一个死,包括朝廷。本书文字生动、故事精彩、分析点评更是让人眼前一亮。读者不仅可以从中获得丰富的知识,更可以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的深度点评中提高自己的智识和判断力。
  • 我们是

    我们是

    人,起源,进化不,只是物种存在差异造成的厮杀罢了简单的说,是天性啊
  • 乡村的那些灵异事

    乡村的那些灵异事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让我带大家走进我的灵异故事里。
  • 尖叫

    尖叫

    阅读此书,能让我们感受到人性暗藏的凄凉,聆听到灵魂深处的悲鸣。年轻美丽的女护士安蓉在水曲柳乡村度假时,无意中目睹了一次迁坟,当埋在地下的棺材被打开后,一只绿色的蚂蚱出现在她眼前……回到赤板市后,噩梦就不断缠绕着她,她见到了一个倒在血泊中的老太,转眼间却消失不见了;她的情敌莫名其妙地车祸身亡,面容支离破碎;医院里一个叫七喜的尸体美容师举止怪异,令人毛骨涑然……她的好友兰芳来到水曲柳乡村后,发现了三年前死去的女子夏敏的悲惨故事。这一切都是那么不可思议,恐惧如一根细绳缠绕着脖颈,在惊恐战栗中越勒越紧,让人忍不住惊声尖叫……
  • 乡关回望(中原农耕笔记)

    乡关回望(中原农耕笔记)

    本书是一本反映农民的生存状况、行为方式、语言特点、风俗习惯和思维模式,展现他们的真实生活的散文集。
  • 菜单与宴席设计

    菜单与宴席设计

    我国的烹饪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驰誉世界。历代名厨名师无一不是设计宴席和制作菜品的高手,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独具风格、脍炙人口的菜肴、菜单。这些菜蕴含着中国的饮食文化、科技和艺术,是一笔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际、国内的交流日益频繁,人们对餐饮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份好的菜单与宴席设计既可以作为餐饮企业与顾客交流的工具,宣传产品种类,塑造企业形象,吸引顾客消费,又可以作为餐饮企业的工作文件和员工工作指南,提高餐饮企业的竞争力,提高餐饮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还是衡量厨师或餐饮管理者水平的重要标志。
  • 脂肪肝简便自疗

    脂肪肝简便自疗

    本书以问答形式简要介绍了脂肪肝的基本知识、类型、临床症状、辅助检查方法、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西医治疗及预防等知识,重点介绍适合读者自我调养和自我治疗脂肪肝的简便方法,并对脂肪肝防治中的一些误区提出了作者的观点。本书是一部全面反映脂肪肝自我治疗和调养新成果的科普读物,内容融会中西而详尽,文字简洁而明了。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读性强的特点。不仅适合脂肪肝患者的自我治疗,也可作为基层医护人员的参考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