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4900000001

第1章 都江堰与水井坊对视千年(1)

$序言

都江堰的水以及被水滋养出来的粮食,酿造出千年醇香的酒。如是,我们可以这样形容,都江堰是成都农耕文明的后坊,水井坊则成为成都农耕文明的前店。

成都两大珍世活体文物——都江堰和水井坊。都历经千年而今仍在辛勤劳作,为人类奉献。一个灌溉着美丽富饶的天府之国,另一个灌溉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在滔滔雪山水的昭示之下,都江堰和水井坊在有意无意间对视千年,成就一部人类无字史书。书中的很多内容或许我们都难以读懂,但上面无不镌刻着中华文明的诸多元素。

就像一座酒坊的设计原理一样,由于三大主要工程的合理规划布局和精心设计施工,都江堰水利工程发挥了良好的引水、防沙、泄洪等综合作用。

李冰要通过都江堰实践道家所弘扬的“道”。李冰用他的成功给世间留下了中国道家几千年来最好的鲜活的物证,这一经典的浩大的工程,是任何文字上的鸿篇巨制都无法比拟的。

酒和酒杯作为一种特殊的“道具”,特别是由酒演绎而来的“酒神”,把李冰父子推到了英雄的神坛之上。在李冰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水与酒那种一母所生的水乳交融的唇齿依存关系。

自都江堰修成之后,天府之国便成为秦朝实力最为雄厚的大后方,成为真正的“天下粮仓”。

$都江堰的设计原理形同一座酒坊

成都两大珍世活体文物——都江堰和水井坊。都历经千年而今仍在辛勤劳作,为人类奉献。一个灌溉着美丽富饶的天府之国,另一个灌溉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我曾经撰文说过,流经天府之国的岷江雪水,在经过千百年的冲刷与沉淀之后,径直流到了以休闲而著称的成都人的茶碗里。事实上,这股裹挟着几分野性的岷江雪水,不仅仅流到了成都人的茶碗里,更是流到了成都人的血液里——通过与酒曲发酵,直接进入天府之国的精神血脉。其间,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岷江雪水必须经过的咽喉要道,两千多年来,这股世间神奇而清澈甘甜的雪水,就这样滋养着这方神奇的土地。这是大地的赐予,更是人类智慧的展示。

在滔滔雪山水的昭示之下,都江堰和水井坊在有意无意间对视千年,成就一部人类无字史书。书中的很多内容或许我们都难以读懂,但上面无不镌刻着中华文明的诸多元素。

酒,世称“百药之长”,在中医药学中,素有神奇功用。酒,作为一种特殊的饮料,主要不是为了解渴,而是带有刺激性,可以使人麻醉,使人兴奋,可以舒筋活血,除湿去寒。因为,酒液里含有一种特殊的成分——酒精。酒有水的外形,火的性格。水是酒的血液,我们早已经知道,水的品质好坏直接反映到酒的品质上,一个地方能出产好酒,水是最重要的物证。天府之国有幸,因为它拥有一个举世无双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天府之国更有幸,因为这举世无双的都江堰万年雪水,酿就了那坊悠久传承的人间佳酿。不仅养育了这方水土,更孕育着这方人文,因为有了它和它们,成都才会是今天这个美丽的模样。

都江堰的水以及被水滋养出来的粮食,酿造出千年醇香的酒。如是,我们可以这样形容,都江堰是成都农耕文明的后坊,水井坊则成为成都农耕文明的前店。

我们暂且搁下处于“前店”的水井坊不表,本章重点阐释前店背后的“后坊”都江堰,以及都江堰所带来的独特的水元素。

关于都江堰的水,在《水润天府》一书中我有过较深的体验。在落笔写下这些文字之前,我也曾两次来到都江堰,倾听她老人家的吩咐和召唤,因为每周都要去青城山做爬山运动的我,慢慢地已经形成了这个习惯。但令人神奇的是,我每一次来到都江堰的身旁,都会有着截然不同的感受。南桥下的水有时更加恣意,离堆旁的树已经半拟人化了。因为地震,二王庙虽然无法进入,但远远眺望,另一种崇敬之心更加溢于言表,千年索桥在空中晃悠……再走近些,慢慢地,我们知道了迷宫般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智慧结晶,三大主体工程组成的治水韬略主要由鱼嘴(分水工程)、飞沙堰(溢流排沙工程)和宝瓶口(引水工程)完成。

就像一出戏一样,它们虽然扮演着各自不同的角色,但都是奔着都江堰这个“主题”而来的。坐在离堆的茶水旁,有时我会凝望着宝瓶口出神,那一弯弯清澈的“内江水”,列阵似的向我们拥来,又列阵似的离我们而去,那么规范那么有序那么虔诚……有时我甚至在想,就这么一个小小的宝瓶口,就能灌溉上千万亩良田?就能够灌出一个天府之国?成都平原就会因此而泽被千秋?虽然我知道这是上千年的事实,但我仍不免生出这样幼稚的想法来。因为那股看似微不足道的水太过神奇,因为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太过英明(虽然那些祖先很大程度上都集中在李冰一个人身上),我还为祖先的另一种智慧而折服——“宝瓶口”这个名字太美了,只要你坐在此地,你一定会认为这是一个万分贴切的名字。虽然我们的祖先流传下来的文字众多,光辉篇章无数,但“宝瓶口”三字却恰如其分地概括了其形状,就像中华民族的万千精华都已收入这个宝瓶一样,留下瓶口任后人慢慢享用,造福万代。

写到这里,我仍忍不住要带着一种偏见和特殊情感,再一次介绍一番都江堰水利工程。除宝瓶口之外,我们还知道鱼嘴建在江心洲顶端,把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为引水总干渠,由飞沙堰、人字堤和宝瓶口控制泥沙及对水量进行再调节。外江为岷江正道,以泄洪为主,也由小鱼嘴分水至沙黑河供右岸灌区用水。由于堤岸修筑于卵石和沙砾之上,在冲积很深的河床上不易筑成永久性堤岸,所以采用竹篾编成竹笼,里面装满巨大的鹅卵石层层堆积以使堤岸牢固。

这种教科书似的介绍我知道有些太落俗套,但为了节省文字,也只有如此了。

就像一座酒坊的设计原理一样,由于三大主要工程的合理规划布局和精心设计施工,都江堰水利工程发挥了良好的引水、防沙、泄洪等综合作用。在适宜河段的恰当位置修建鱼嘴,能使枯水时内江多引水,洪水时外江多泄洪排沙;在河流弯段末端建飞沙堰,利用了环流作用,能大量泄洪排沙;宝瓶口凿通玉垒山使内江水通过宝瓶口引向成都平原灌溉上千万亩良田,宝瓶口在人字堤配合下又能控制内江少进洪水,减少成都平原的洪涝灾害。

$二王庙只是古蜀人治水的一个文化标志

翻阅历史史料我们知道,秦昭襄王时,四川最辉煌的事迹是蜀郡太守李冰领导人民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华阳国志·蜀志》在总结都江堰修筑以后的成就时也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面对李冰这样一位创造了天府之国的蜀中恩人,秦初的四川人真可谓爱恨交加,五味俱存。因为辉煌的古蜀王国经过数百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已经积累起灿烂的文明。是志在完成统一中华大业的秦始皇,利用计谋一举消灭了古蜀王国,使古蜀辉煌的文明戛然而止。有专家考证,三星堆文明就是在一次被外族侵略之前,蜀人匆忙自毁而仓皇逃窜时留下的一片狼藉。以至到了唐代,蜀中大诗人李白还发出“蚕丛与鱼凫,开国何茫然”的感慨。用我们今天的爱国主义观点认为,李冰这位“敌国秦人”,就是在这个时候进入蜀中并继承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治理的。

历史一再证明,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世界水利史上的创举,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一次胜利,也是科学对迷信的一次胜利。《史记·河渠书》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秦昭王使李冰为蜀守,开成都县两江,溉田万顷。神须取女二人以为妇。冰自以女与神为婚,径至祠劝神酒,酒杯澹澹,因厉声责之。因忽不见。良久,有两苍牛斗于江岸。有间,辄还,流汗谓官属曰:“吾斗疲极,不当相助耶?南向腰中正白者,我绶也。”主簿刺杀北面者,江神遂死。

这则故事说明,在都江堰修建以前,当地的统治者曾利用“江神娶妻”的迷信来欺骗人民。这同《西门豹治邺》中的“河伯娶妻”极为相似。李冰担任蜀守后,为了破除迷信陋习,以自己女儿与江神结婚为由,亲自端着酒杯来到江神祠前敬酒,并厉声斥责江神胡作非为,随即化为苍牛与江神相斗,终于杀死江神而取得胜利。李冰治水斗江神的故事流传很广,直至后代都江堰地区的人民还保留着饮酒斗牛的风俗。

都江堰的修建,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程,繁重的劳动,需要饮酒解乏;长期的水中作业,离不开以酒御寒;治水的成绩,理当摆酒庆贺。都江堰水利工程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李冰斗江神的神话中,酒和酒杯作为一种特殊的“道具”,特别是由酒演绎而来的“酒神”把李冰父子推到了英雄的神坛之上。正因为如此,李冰受到人民的尊重,被奉为“川主”。

虽然蜀中治水大业,从大禹王一直到开明王朝的历代君王,可以称得上是前赴后继,代不乏人。然而真正驯服岷江之水,并将其引入成都平原,从而缔造了“益州天府”之千秋功业者,则非李冰莫属。是李冰最终完成了这项举世瞩目的伟大工程。虽然后世附会,把李冰前后的许多治水无名英雄的功劳,都划归到他父子二人名下,还建起了二王庙以祭之。我却以为,二王庙只是一个古蜀人治水的文化标志。那两尊神像,正是后世蜀人对所有治水有功的伟大先祖们永远的缅怀。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治水的历史,天府之国的诞生更是如此。经过距今大约三千年前历代蜀王如鳖灵、杜宇等的相继治水,才使这片土地初步得到平安。而真正把岷江引进平原,缔造了“益州天府”的大功臣,则是公元前三世纪的蜀郡太守李冰,是他非常科学地实现了导江、防洪、引流灌溉等一系列功效。为蜀中“世平道治,民物阜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李冰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水与酒那种一母所生的水乳交融的唇齿依存关系。从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李冰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不仅成就了天府之国,更为秦朝在统一中国之后,巩固其统治成果作出了惊人的贡献。因为自都江堰修成之后,天府之国便成为秦朝实力最为雄厚的大后方,成为真正的“天下粮仓”。或许正是考虑到战争对古蜀人民带来的灾害,李冰这位秦人,才以卧薪尝胆似的服务造福蜀地百姓,成就“天府之国”,最终得以赢得地方百姓的拥护和爱戴。可以设想,有了这样的粮仓作后盾,随之而诞生的酒也就不在话下了。成都平原后来的“天府之国”美誉也在情理之中了。

$李冰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一直把自己当成一块“卧铁”

站在岷江的堤岸边,视线沿横跨岷江的安澜索桥而上,远端便是玉垒山二王庙。作为都江堰水利工程旅游景点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高在上的二王庙错落矗立,十分醒目,这里是俯视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最好的位置,二王庙始建于南北朝时期,是人民为纪念李冰父子而建,现存建筑为清代重修。庙宇依山取势,层层而上,宏伟秀丽。在古木掩蔽下的大殿及后殿内,供有李冰及其子二郎塑像。下面便是著名的伏龙观,二王庙里供奉着的李冰在这里可以一直看着他的作品在怎样造福百姓,也可以含笑九泉。

如今,二王庙下的林荫深深的阶梯旁,摩崖雕刻着岁修都江堰的“六字诀”——深淘滩,低作堰。可谓字句精练,含义准确,极具科学价值。“低作堰”是说飞沙堰不能加高,“深淘滩”的“滩”指的是凤栖窝(也就是飞沙堰对面淤起的浅滩)的一段河床,在每年枯水季年节岁修清淤时,要深淘。

深到什么程度呢?东晋著名史学家、我国第一部地方志《华阳国志》的作者常璩(291~361)在《华阳国志·蜀志》中记述了一件事:“……(李冰)灌江西。于玉女房下白沙邮作三石人,立三水中,与江神要(约):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常璩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李冰亲自制作了三个石人,立于水中。最早水下埋的是三个石人马,以前以涨水不过肩部,水枯时不低于人的足部为标准。其中中间那个石人,便是李冰的石像。石像高2.9米,肩宽0.96米,厚0.46米,重约4.5吨,造型简洁朴素,神态从容,平视而立,眼角和唇边微露笑容,身着秦冠服,手置胸前。两袖和衣襟上,有浅刻隶书题记三行,共计38字,字迹清晰,字内朱砂犹存。中行为“故蜀郡李府君讳冰”,左袖为“建宁元年闰月戊申朔廿五日都水椽”,右袖为“尹龙长陈壹造三神石人珍水万世焉”。据文字推断,刻造石像的时间是东汉灵帝建宁元年,即公元168年。

天府之国的蜀人是最懂得爱憎分明的。至今,李冰父子流芳千古的治水韬略仍被后人瞻仰。然而,二王庙里供奉的李冰石像是后来老百姓从横卧在江心中取出的——就是上述文字中所说的“中间那尊石像”,这是目前人们唯一见到的与李冰形象有关的物证。

自此我们不难看出,李冰的确乃千古廉吏,在那个个人崇拜的封建社会,他没有给自己留下半丝半缕的个人遗迹,唯一与自己有关的石像也是专门放在江心,作为一年一度岁修标志“深淘滩”之用。用我们今天的话说,他是生前想着人民,为人民服务,死后同样在为人民服务。直到千年之后,老百姓将他的石像请进了二王庙,施以大礼而供奉着,江心以“卧铁”取而代之。后来淘滩,以看到四根卧铁为标准,那四根卧铁分别是明、清和民国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90年代埋下的。只要看见四根卧铁就行了,淘得过深,宝瓶口进水量偏大,会造成涝灾;淘得过浅,水量不足,难以灌溉。

自此,我们才知道了这位“天府之国第一人”的大体模样。这样的故事经过千百年的耳濡目染,人民会永远记住他并一代一代深深敬仰。

体现李冰伟大之处的治水箴言不仅仅限于“深淘滩、低作堰”六字,还有“遇弯截角,逢正抽心”八字格言。如果说“深淘滩,低作堰”是解决都江堰水利工程本身的治理之道的话,那么“遇弯截角,逢正抽心”则是治理岷江和解决灌区输水及疏通泄洪河道的方法。“遇弯截角”指岁修时遇河流弯道,在凸岸截去锐角,减缓冲势,使其顺直一些,减轻主流对河岸的冲刷,“逢正抽心”指遇到顺直的河段或河道沟很多时,应当把河床中间部位淘深一些,达到主流集中的目的,使江水“安流顺轨”,避免泛流毁岸、淹毁农田。这八字秘诀可以说是一切治理疏浚河道的通则,堪称水利工程的“圣经”。

如果说李冰因为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而名垂史册的话,那么,他的伟大之处还在于,除成功承接都江堰水利工程之外,还主持兴修了蜀地南安江、文井江、洛水等水利工程。据《成都城坊古迹考》记载,李冰乃于成都筑城六十年后,在开明原有的基础上,加以改造、扩展,另辟进口,并改变开明原有的渠道流经地区,仍注绵水,复开二江使其向东南流行于成都城下,既除水害,又有利于灌溉及交通,蜀人至今称便。

同类推荐
  • 商鉴:中国各地商人的性格与特征

    商鉴:中国各地商人的性格与特征

    中国商人阶层一开始就表现出它的地域色彩,形成不同的流派,崛起了十大商帮。各商帮的经营项目、活动范围、经营风格、观念并不完全一样。就是到了现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到来的时代,各地商人经商还是呈现出不同特点。因此,要想与各地商人做生意,并在商业活动中步步为“嬴”,先声夺人,就有必要了解不同地域商人的性格特点,抓住关键,区别对待。本书撷取了十七个具有代表性的商人群体,从各地商人的性格特点,以及经商手段入手,生动而全面地提示了商业游戏中的隐形规则。
  • 庄子一日一讲

    庄子一日一讲

    本书充分吸收和阐释了庄子关于“自由、无为、生死、智慧、养生、有用与无用”的思想,尤其是对庄子的人生哲学进行了平实而深刻的阐述。本书可以被看作是一本了解和理解庄子思想的极有价值的文化读本和参考读物。
  • 大巧若拙(从关键词读经典)

    大巧若拙(从关键词读经典)

    中国历来有向学的传统,把读书看得很神圣。古人为我们树立了读书的榜样:苏秦头悬梁、锥刺骨,匡衡凿壁偷光,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这样的典故还有很多。这些"书痴"不仅书读得好,人生也很成功,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们崇尚读书,尊重读书人,乃至习惯于对读书人高看一筹,这是烙在中国人灵魂中深深的印记,永远都抹不掉。今人读经典,正是这种传统的延续。
  • 古代经典谏议檄文(中华千年文萃)

    古代经典谏议檄文(中华千年文萃)

    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是一座智慧的宝藏,是我们祖先用智慧的双手和头脑历经数千年的风雨创造和积累而成的,它如同河蚌中的沙粒经受了痛苦的磨炼和时间的考验,最终升华为闪闪发光的珍珠。作为华夏儿女我们没有理由不去阅读这些历史,没有理由不继承这些智慧精华并把它运用于实际。而今天我们所呈现给广大读者的是这其中忠臣良将的谏议谋略与锐利檄文。
  • 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

    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

    《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展示了2007年7月1—2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近代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北京文化发展研究基地协办的“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书中选录了参会论文中的五十二篇。这些论文大致分为文化与社会、文化思潮及知识分子类;学术、史学类;教育、艺术类;社会文化及文化事业类;中外文化类等六部分,作为《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的主体内容。
热门推荐
  • 影刀

    影刀

    在龙阳帝国,曾经有一个被人称作影刀的武士,可以以刀气杀人。自从在一次战争后,他离奇消失。直到一天,一个流浪少年为救人使出影刀的龙影刀法。似乎影刀又出现了。敌人闻声而来,他能否战胜一切危险。从曾经的阴影中走出。
  • 巴纳比·拉奇

    巴纳比·拉奇

    他生活在英国由半封建社会向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其作品广泛而深刻地描写这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鲜明而生动地刻画了各阶层的代表人物形象,并从人道主义出发对各种丑恶的社会现象及其代表人物进行揭露批判,对劳动人民的苦难及其反抗斗争给以同情和支持。但同时他也宣扬以“仁爱”为中心的忍让宽恕和阶级调和思想。对劳动人民的反抗斗争抱行动上支持而道德上否定的矛盾态度。表现了他的现实主义的强大力量和软弱空想。
  • 梦海浮沉

    梦海浮沉

    故事是由外国一个叫莫瑞兹的女孩为了寻找梦中男孩从大洋彼岸来到中国引发的故事,带着残留的记忆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经历了一系列的恩怨情仇,姻缘早已注定,不论来世今生,早在梦中相遇时,已经爱上........
  • 百鬼鉴证报告

    百鬼鉴证报告

    我的父亲则抛弃了原本不错的事业,跑到乡下做了个教师,终年守着一堆图纸,很低调的生活着。似乎宿命一般,我在父亲不知情的十几年中,自学成才做了捉鬼人,直到父亲神秘失踪,我才发现家中的祖宗传承,似乎早已经注定了我的命运,父亲这半生的时间,只是为了在和这种命运进行抗争。可最终,我却依然在不知不觉当中,走上了祖先们的老路,成了一名专门破解灵异事件的专家。阴阳两界之人,注定百鬼缠身……
  • 题故居

    题故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鬼夫撩魂:老婆,抱一个

    鬼夫撩魂:老婆,抱一个

    被骗去搞传销也就罢了,惊慌逃脱后还跑进了鬼窝,稀里糊涂被他吃干抹净不说,还被他算计结了冥婚……每晚他都来,缠着我不放!——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神罗万象

    神罗万象

    主人公,被迫离开家里,后阴差阳错进入血狱的,在那里和世界上最强的恶人学习在他们不断磨炼之下,成为一个绝对的强者。。。。。。之后还有众神审判,他与众神谈判决裂他决议守护这个星球
  • 年少青春,有你正好

    年少青春,有你正好

    欧阳倾语和万里长空是同桌,她说。仅仅只是同桌吗?他想尹唯莹和黎晨醒同桌,他说。我不想跟你只是做同桌,她想夜瞳璃和萧逸轩是同桌,她说。同桌是什么,我只想你做我女朋友,他想他们和她们该何去何从......
  • 丑皇

    丑皇

    黑暗中有的不只是恶魔,也有比恶魔更恐怖的小丑!——丑皇
  • 特殊者

    特殊者

    龙城之下,车水马龙的喧嚣都市,一件惊世骇俗的大案打破了龙城的宁静,整个龙城的警察绞尽脑汁也对此束手无策。这时五名拥有特殊能力,被传承维护龙城安宁重任的神秘人物出现,被公安局长破格聘任成立公法执行组,开始了侦破制裁一系列的嗜血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