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2600000001

第1章 诗人的涅槃(1)

1974年春,新闻大院来了位怪人。说他怪,就是有点神经兮兮的。

他中等身材,穿一件半旧的粗毛呢列宁装短大衣。大衣颜色洗白了,斑斑驳驳的,依稀看出缺少两颗扣子。他头戴一顶破旧的鸭舌帽,帽子隐隐现出暗格子的质地,帽舌上结出亮亮的油垢。帽舌下有张方正的脸膛,清瘦、苍白,略显病态。他厚厚的嘴唇,唇线紧绷着,嘴不轻易启开。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睿智而深邃,眼泡有些浮肿。他常常凝视着一个地方,怔怔发呆,发呆时眼中的光芒便收敛起来。他不说话,也没耐心听别人说话,别人讲话时,他常是脑门转向一旁,一副木然、冷漠、孤傲、旁若无人的样子。他身上有种把一切都看透了的漠然,又有一种胸怀丘壑的大智若愚。

县委宣传部特意交代我,给他安排一个单间。单间收拾好了,他便默默住进去,一连几天不和大家来往,也不与人交谈,吃了饭,他便一个人钻在小屋里,一支接一支抽烟。到深夜,又凌晨,他窗户上的灯火通明透亮,他披着短大衣靠在被摞上,大口大口抽烟。小屋被浓重的烟雾填得满满的,他却熬得住。

大约第五天,他突然在饭厅里发现了熟人--原高教部部长蒋南翔,原新华社社长吴冷西。

蒋南翔和吴冷西早来半个月,由组织部门接待,他们经常往从县城搬到荒滩上的“抗大中学”跑,据说他们在对辉县办乡村教育搞调查研究,这几日下乡刚回来。

他们看上去是老朋友,几个人拉着手谈个没完没了,高门大嗓,口若悬河。我这才发现他竟然那般健谈,只不过鹤鸣常向月,不和凡人交谈而已。

“老蒋,你住在哪里?”他问。

“东院,就是县委大院。”对方回答。

“谁接待你们?”他又问。

“组织部呀!”对方又答。

他霎时哑默,脸色阴沉下来,再也不说话。

回到新闻大院,他突然拦住我:“请问,你们县委为什么不能一视同仁地看待人呢?我和蒋南翔都是来搞调查研究的,为什么他住东院,我却住西院?这里面是否还有等级差别?”

见他满脸愤怒又严厉庄重的神态,我不知如何应对,便跑到宣传部(政工组)去问根由。部长解释:“你给他解释一下,这中间不存在等级差别,也没有另眼看待,考虑他是搞文学的,新闻大院住的都是文艺界人士,住在一起不寂寞,彼此有共同语言。蒋住东院,是便于和县里交流情况。如果他想住东院,就让他搬过来吧。”

我把领导的话原原本本向他学了一遍,他沉吟片刻说:“如果我和他们不存在差别,我就住在这儿不动了。”

过了两天,他又找到我,悄悄说:“我还想提个问题,首先声明我不是怀疑县委,而是怀疑上面是否还有人揪住我辫子不放?我总有点不放心,怕表面上说要解放了,暗地里又有人在动手脚。为什么蒋南翔由组织部门接待和陪同他去调研,而我却由宣传部门接待,还和一大批黑线人物混在一起,这不就是明显的差别吗?”

为了解除他的顾虑,我又去找领导请示。

领导解释:“请他放心。‘县革委’对他们这些人都是一视同仁的。对他们的安排,都是有上级明文指示的,本来准备由组织部门接待他,考虑到他是文艺界的老领导,由宣传部门接待便于了解他的意见和要求。请他不要多心。”

我又把领导的解释向他复述一遍,他听了轻轻点头,没说什么。但是我能觉察他那犀利的目光总是默默注视着周围的一切,仿佛要看穿面前的现状后面似乎隐藏着的一个深不可测的黑洞。

过了两天,他又把我拉到他的屋里说:“专员,大家都说你急公好义,麻烦你再帮我打听打听好吗?老蒋每天下乡,都有专车护送,而我却是搭大家的便车一起下乡,这其中如果没有什么东西存在,怎么会有差别呢?”

无奈,我只好又去请示,反映他的思想顾虑。领导说:“蒋南翔、吴冷西是搞教育方面的调研,教育局派人陪同,随时交流情况,随时向上级反映情况,别人不便掺和。他和文艺界同行一起下乡,热热闹闹不好吗?如果他实在有意见,你调整一下,尽可能给他安排专车!”

我反映说:“他不像是要求特殊待遇,主要是担心上面对他的政治态度。”

领导说:“请他放心,他来辉县是中央组织部安排的,直到现在还没有什么变化。”

他听我转述了这话,稍稍安心,深深吸了一口烟说:“专员,你看到我这番疑神疑鬼的神态,一定感到很好笑吧!唉,我是被整怕了,不得不多长个心眼哪!我从湖北咸宁到天津团泊洼五七干校,真是尝尽了苦头,好容易盼到解放了,心里轻松,一时兴起,就写了篇《笨鸟先飞》的报告文学,发表在新体育杂志上。这一下又被点了名,本来自由了,又被立案审查!我清楚了,我不能说话,也不能写诗,写出来也不能发表。因为我和孙悟空一样,头上套有金箍哩!”

写到这时,你也许明白,他是谁了吧?

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诗人郭小川。

我和他开玩笑说:“你真像战国时期的那个冯谖啊!”

他却连连晃手,严肃地说:“我哪里比得上冯谖!他唱长铗归来兮,食无鱼,孟尝君便给他鱼吃。他唱长铗归来兮,出无车,孟尝君便给他车。他唱长铗归来兮,无以为家,孟尝君便派人供养其母。他冯谖不如意,可以仗剑而别,远走他乡。我呢,不会翻跟斗云,也跳不出如来佛的手心。”

我认真地说:“谁也否定不了,你是位了不起的诗人!”

“不,我是一个兵!”

他摇摇头郑重地说:“我是一个兵,从1937年赴延安参加八路军,就成为三五九旅一名战士。随着部队转战千里,做过宣传、教育、机要各种工作,我肩上没有离开过枪杆子。1941年到延安马列学院进修政治理论,也还是一个兵。1945年秋天重返冀中,在家乡丰宁当县长,领导清匪反霸和土改斗争,用枪杆子保卫抗战胜利的果实。平津战役开始,我随军入关,1949年又随大军进入天津。1949年5月随军南下,跨过长江,从北国到了南疆。这期间,我基本上没离开过部队,没有离开枪杆子。之后调到中南局宣传部干上行政工作,手中的枪杆子变成了笔杆子。但是自从投入红色士兵的行列,无暇从容地写诗,也从来没想过要当一个真正的诗人。我实实在在就是一个兵!毛主席的兵!一颗心似火,三寸笔为枪。我时时刻刻怀念部队,怀念往昔的战斗生活……”

他说起话就冲动,苍白面颊泛起淡淡红润,两根青筋在额角跳动,眼眸上几道疲惫的血丝特别耀眼。

看来他对我信任了,一番自白过后,他敞开心扉,跟我说了很多。

“我也许写过诗,也许不是诗,今天更不会有人承认它了。我或许就是因为诗而流落此地的吧,但我从来都是一个兵!过去是,今天还是。”

他说着,脸上掠过一层灰色的阴影,脸色渐渐变成铁青。他目光发直,盯住某个地方凝视,茫然而傲慢,那长而直的鼻梁上弥漫着烟雾,他整个人都散发着一股凛然之气。那时的他,看起来俨然一个受了伤的战士,他正俯视着硝烟未尽的战场,回味着逝去的刀光剑影、呐喊厮杀--他的形象似乎是在昭告:受了伤的战士才是真正的战士!

我不愿他为目前的处境过于伤悲,便安慰他:“听说中央领导是了解你的,为了保护你,领导们把你的一切组织关系都转到了中央组织部,让你到太行山体验生活搞调查研究,这样可以暂避风头少惹麻烦。”

他听了此言,面露淡淡的苦笑:“你以为我会自杀吗?不!战士手中的枪是为敌人准备的,朝自己身上开火的人是懦夫!”

哦,诗人,寻常谈吐也是诗的语言。

我们正谈得投机,门外进了位客人,他便沉默下来,痴呆呆枯坐在那里,形同木偶。人家热情地和他打招呼,他也不接茬,顶多啊一声嗯一声,吐不出一个囫囵音节,直到对方自感没趣,主动告退。他依旧木然呆坐,不留也不送。

我对他这种行为老大不满,甚至想抱怨他的傲慢,批评他待人不恭。想跟他说,能够走进屋里来的都是新闻大院的客人,大家应该彼此尊重。

待人走后,他才重新开口,毫无内疚地说:“专员,休怪我无情。这些年的教训,我得出一条经验,凡生人在场,三人以下者,绝不开口说话!”

“这又是为何?”我好生疑惑。

他说:“前些年人家搞我的专案,有些事情被弄得似是而非的,我为此没少尝苦头。有些话很像我说的,时间地点也对,人证物证俱全,但是谈话内容全然不对。我不承认,人家就整我、骂我、折磨我,说我顽固抵赖。有时我自己也怀疑,是我的记忆出了毛病?我是百思不得其解。后来终于明白,是有人偷梁换柱、栽赃陷害、移花接木把我的谈话塞进了私货,添加了内容!所以我学乖了,没有深交的人,三个人以下不开口,三个人以上才说话。即便有小人作祟,几个人的证词不可能一致,除非都坏了良心!唉,不得不防,这些年咱们国家滋生了一大批专事告密取宠的奸佞小人啊!”

他的话让人寒心,令人战栗!

诗人啊,你的智慧你的睿颖怎么能用在防范庸俗小人的心计上啊?为了生存为了保全自己,你这样坚强爽直的汉子怎么也学会了一套俗不可耐的韬晦之术啊?我好生替他担心,人世的凶险会耗尽他的精力,政治风浪会磨掉他周身锋利的棱角,还会有诗吗?我更担心,长此以往,才子会绝迹,华章不再萌生,文化便会绝种……

当浩然住进新闻大院的那天,郭小川的神经一下子绷紧了,一连三天不出门,回避和他见面,连饭厅也不去,托服务员把饭菜打好送到屋里来,他用过便把碗、筷、盘子一股脑扔在屋角里,不洗不送不清理,几天过去屋里一片狼藉。

夜里等我从山里回来 ,他把我拖到屋里,认真盘查:他究竟干什么来了?是否带有秘密任务?

我把情况如实告诉他,他并不相信,用非常鄙薄而又苛刻的口吻说:此人是个政治扒手!是江青身边的红人,凭借得宠独霸文坛,十亿人民一个作家,三千粉黛无颜色!你好好探听一下,他会不会是个灾星?我又该大难临头了!

我把他的处境婉言告诉浩然,对方摇摇头:他是我尊敬的诗人和领导。我是北京文化局的,他是中国作协的,我们没有工作关系,我也不了解他的情况呀!

为了表示礼貌,浩然抽暇走进郭小川的房间,主动打招呼。

郭小川披着短大衣,双手绞在胸前,大半个身子斜靠在被摞上抽烟,眼看着天花板一动不动。--这是他的习惯姿势,一天到晚都这样,夜里睡觉也这样,抽着烟入眠。睡不着,又靠在被摞上接着抽。

浩然站着,抽出一支烟递给他,他没接。

浩然走前一步问他身体可好,他没搭腔。

浩然退回脚步转身走了,他没动窝。

我好狼狈,想批评几句。他却坐起来,冷冷地吐出一口烟雾,说了一句:“见所见而见,闻所闻而闻。”

我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也知道这个典故。竹林七贤的故事相传就发生在辉县境西。山中峭壁巍峙,藏有古刹于高松茂林,潜有山泉于幽谷石溪,七贤常于山中卧云抱石,鼓琴清谈。山下一片河滩,翠竹环护竹林村,嵇康、向秀隐居其中,整日升炉锻铁,以避乱世。竹林村距山涛家不远,距洛阳不过百里路程,所以便是文人相聚、纵酒浩歌的好去处,久而久之,便成就竹林七贤的美谈。

司马氏专权朝廷,竹林七贤不肯为伍。山涛入朝为官,遭到嵇康恶骂,并与之绝交;阮籍为避祸患,佯狂酗酒;嵇康躲避乡野,以锻铁掩人耳目。

钟会投靠司马氏甘为鹰犬,为探嵇康虚实,专程来到竹林村,以讨教文章为借口求见嵇康,却吃了闭门羹。嵇康对他视若不见,扔给他一个冷脊梁,旁若无人地挥锤锻铁。钟会丢了面子,就讲了两句话:见所见而见,闻所闻而闻……

后来,嵇康被罗织罪名,逮捕入狱,斩杀于洛阳街头。

很明显,他把浩然视为钟会一类人物。

以后,他再不与浩然见面,直到浩然离开辉县,二人没有对过一句话。

郭小川在新闻大院住下来了,偶尔也和大家一起下乡,到工地去。有时,他主动要求和县委领导干部一起下乡,爬山越岭,走村串户,踏踏实实搞调查研究。很快,他对这里的山山水水有了感情,对太行山的人民群众产生了敬意。

有一次,他和县委主要领导一起爬上县城北面的九山,参加为县里治山治水提出更全面更实际的设想的会议。面对九山的山前山后,大家发言踊跃,会议开得生动活泼。

九山是太行山余脉 ,山峦不高,好似趴在平原上的一条卧龙。郭小川独自站在一块峭石上,凝视着远方久久地沉默。山风刮起他的衣襟,吹乱了他的鬓发,他禁不住长长地“啊”了一声!这声轻叹被山风吹到很远的地方,引发一串回音,在山野荡漾……

我陪他站在那里,不知道他有什么感触,又不愿打扰他的思绪,山野很宁静。

好久好久,他才回过头缓缓地说:“我家在河北,也是山区,和太行山根脉相连。我十四岁从家里逃出来,跑到北平,走上抗击日寇保卫山河的道路。我喜欢山,喜欢那支战斗歌曲《在太行山上》。今天,见到这情景,我好像又回到烽火连天的岁月,又回到战友们的怀抱之中了。”

我没接话,任他唠叨,任他在畅想中展开思绪的翅膀,不要让自己陷在猜忌防范的角落里,难以解脱。

突然,他用低沉的声音吟哦起来--

五十万双眼睛在瞩望:

你们带我们哪儿走?

五十万颗心在期待:

还不采取有力的步骤?

县委书记突然建议:

可不可以到九山上面走一走?

看看全县的面貌,

到底改变了没有?

九山上,看全县,

目光一刻不离山前山后。

一个个,心潮起伏,

思绪万千,遐想悠悠。

人们的一派深情,

好似城镇乡村的炊烟缕缕。

看今朝,万般激动;

忆昨日,满腹忧愁。

九山上,看全县,

热汗在寒风中直劲流。

一个个身在山顶,

心在全县,志在九州。

他们的满腔热血,

如同山洪一般狂奔猛吼。

望明天,一身重负;

想眼前,满面含羞。

看一看,忆一忆,

谁也不愿对人民负疚!

战争年代,

多少人的血汗曾洒过这片山区,

而今呢?

亮开自己的肩,伸开自己的手,

软塌塌,肉茸茸,

还有多少钢铁战士的劲头?

看一看,忆一忆,

谁的心中不觉得难受?

战争年代,

谁也懂得勇敢作战,艰苦奋斗。

而今呢?忙忙碌碌混革命,

舒舒服服等丰收。

统销粮,救济粮,

一发下去便以为好事成就。

望一望,想一想,

谁不觉得痛心疾首!

全县没有变化吗?

当然不是一点儿没有。

但是,山还是那么秃,

坡还是那么陡。

小块巴掌地,大片乱石滩,

还是那么丑!

望一望,想一想,

谁不感到虚度春秋?

全县工作没有进步吗?

当然不是一步也没走;

但是,山还是那么高,

石头还是那么厚,

山中的草木,地里的庄稼,

还是那么瘦!

过了一会儿,常委们心事重重,

下了山头;

这一场内心的风波,

似乎并未暴起巨浪洪流。

在山上割草的社员们,

看到这不同凡响的征候,

心想,光来转转有什么用?

要干就得动手!

忽然间,革命烈火烧起来了,

直上重霄九!

农业学大寨回音四起,

震撼了皇皇宇宙。

老书记的名言,

在太行山下不胫而走:

所谓山河依旧,

实际上是思想守旧!

忽然间,革命风暴扩展开去了,

群山唯唯俯首。

愚公移山的声浪飞扬,

轰动了整个神州。

县委书记的名言,

传遍全县老岭荒丘:

生在太行山,不敢斗石头,

不是愚公是智叟!

如今是第九个年头了,

下一步该怎么走?

县委已有了安排,

可惜这儿不能停留。

你会相信,他们仍将向上攀登,

一步一层楼。

美好的未来,

总有一天会降临太行山头。

同类推荐
  • “中体西用”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第四辑·第九卷)

    “中体西用”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第四辑·第九卷)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 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 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中国党政公文解疑全书

    中国党政公文解疑全书

    《中国党政公文解疑全书》共四篇,第一篇公文文种解疑;第二篇公文格式与行文解疑;第三篇公文写作技巧解疑;第四篇公文处理规范解疑。所列题目,均是长期研究和讲学实践中积累的,是与公文工作者及教学人员广泛接触和交流中的经验总结。 这些题目反映的问题源自公文处理工作的第一线,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实用性。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能全面地掌握公文写作中的规范与技巧,了解公文处理实践中的热点、 焦点和难点。
  • 办公室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大全

    办公室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大全

    公文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特定效能和广泛用途的文书,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载体,是一种体现了相关机关领导的意图和主张的写作活动,是一种领导的意志和主张得以贯彻与实施的有力工具。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各行各业之间、人与人之间和个人与某个团体之间的交往活动越来越密集,致使公文的种类也日趋丰富,其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使用次数也越来越频繁,其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因此,写好办公室各类常用公文,是形势所需,是社会所需。
  • [当代]西方教育思潮理论流派与梅逊《西方当代教育理论》选读

    [当代]西方教育思潮理论流派与梅逊《西方当代教育理论》选读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 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 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老观念,新观念

    老观念,新观念

    某份著名杂志的宣传语是“我们所有的努力,只是为了再新一点”。“新一点”是一份努力、一种跨越、一分灯火阑珊处回望时脱胎换骨的感悟。本书的总结出关于人生的100个观点,从老观点里挑出精髓,从新观点里迸出火花,让老观点不老,新观点更新。
热门推荐
  • 云卷残血

    云卷残血

    梁灵帝征荣三十一年,昔日宁静孤僻的云梦大地在经过十七年的云梦战争后慢慢地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过来,那些肥沃的土地如今成为一片焦土,战场上无名的尸体遍布云梦大地,梁帝国对于云梦的入侵使这块昔日的战神之土满目疮痍,云梦部落这次的自卫反击战虽消耗了好战的梁帝国数十万的兵力,耗空了帝国国库,但云梦各部也因此失去了近一半的人口,特别是男丁,更为重要的是自由与独立……云梦人从此将被冠于梁朝之民……当梁朝朝野上下在庆祝征服云梦的辉煌胜利时,失去父兄丈夫的老梁朝人以及云梦人已经将仇恨埋在心里,终有一天穷兵黩武的梁帝将受到惩罚,因为可笑的他竟为了证明战圣强于战神这个荒谬的想法而贸然发动了这一场不必要的战争……
  • 傲气临天下

    傲气临天下

    凤凰涅槃一朝回到解放前,斗气尽失。浅浅,哥哥不走了,再也不走了。不能修炼斗气?筋脉堵塞?人人鄙视?那又如何?天生傲骨,主宰天下!丹药?小爷把它当糖豆吃!契约兽?小爷的饕餮分分钟吞了你!用毒?没有人告诉你小爷才是用毒的鼻祖吗悲剧的骚年!
  • lol之我是上单

    lol之我是上单

    这是个奇怪的游戏,他就是个江湖。有征战沙场的职业选手,有削尖了脑袋想出名的游戏主播,还有每日疲于奔命等熬出头的游戏代打,更有不择手段的想上分的底层败类,多精彩?比现实都来的残酷。武汉大学是很小,可赵婷也是努力了多年的天才级上单,输给她不丢人。小天,我知道你也不是很在乎被她打脸,你也很有天赋。可是你真想进这个圈子,你得放下手里的一切重新来过,你做得到?
  • 强势逆袭:红眸公主vs深海少男

    强势逆袭:红眸公主vs深海少男

    她,是谁?她,又是谁?到底哪一个才是她?被所谓的闺蜜陷害,被所谓爱着的男人所抛弃!她没有选择逃避,她选择了——逆袭!痛?伤?绝望?让,我——欧阳筱芸,一一奉还虽,她华丽变身强势来袭,可终究,魔法将会失效她,怎么办?筱芸:“怎么办?我爱上他了吗?明明说过不再爱......”某男:“筱芸,如果这是你选择的路,那你就走下去,只要你在,我便还在。”复仇之中的她,会,有怎样的邂逅,会,有怎样的开始,又有怎样的,结束欧阳筱芸:“强势来袭的我,你准备好了吗?”
  • 逗比军旅生涯

    逗比军旅生涯

    2011年3月11日,日本于当地时间11日14时46分发生里氏8.9级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20公里。自古日本就和中国有着不共戴天之仇,早在明朝嘉庆年间,日本就企图想把整个中原吞掉;清朝末年,中日甲午战争更让中国丟尽脸面;民国二十五年七.七卢构桥事变更是让中国的生活水深火热,历史永远不会抹去的南京大屠杀,每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永远不会忘记。
  • 五种人生

    五种人生

    讲述五个90后叛逆的少年想见识外面的世界,而不被学校、家长知道的情况下,偷偷的跑到了南方大都市里。在这里他们体验了城市里的生活,碰到了各种各样的人。他们吃过亏,流过泪,露宿街头,这些都是他们人生中成长的一步,也是他们实现自己理想的一步。多年过后,他们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一样。
  • 黄河奇墓

    黄河奇墓

    黄河,中国第二大河,可有谁知道,在黄河厚厚的泥沙中又掩埋了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黄河奇墓1群:202623054【已满】黄河奇墓2群:253312754【大量空位】
  • 斩道纪

    斩道纪

    悠悠宙宇,数十万个轮回,天皇消失,大道已死,究竟是何人所为?这天地间隐藏了太多的秘密,诡异的生命禁地,神秘的九曲天书,它们为何存在这世上?少年叶生在乱世中出生,斩尽天下妖魔,只为寻求自己心中的大道,探索着天和地的隐秘。你说我叶生是天道的一部分?那我叶生不修了你这道也罢,我修的,是逆天的自我之道!任你有多少不容,我有魔罐在手!我是叶生,天若不容我,我便斩了这道,逆了你这天!
  • 杀手的重生

    杀手的重生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国际著名杀手蓝雨在米国接到有十亿美金的任务。准备做完这最后的任务就退出杀手生涯,回国结婚生子平安过日子。在刺杀任务即将成功的时候,同自己朝夕相处十年的同伴背叛杀害后,穿越到一个修仙大陆附身在叶家二小姐叶雨馨的身上,开始了一段不平凡的一生。。。。。
  • 锁仙记

    锁仙记

    “仙人,这是你的鞋子。”“仙人,你可以收我为徒吗?”因为一双鞋,孤苦伶仃的白之桃成为了上仙莫梵听的首位门徒,由此踏上了修仙复仇的光明大道。可百年修行,却是碍不过奸人作祟,为了师傅的神位,她顶下所有过错。剔除仙骨,轮入第七世界接受惩罚。不死之身,也终是灰飞烟灭。而重生归来,她竟是万年界的上神,当年让她仰视,甚至将其作为天上星辰的师傅,竟只是她当年手植的一株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