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16000000008

第8章 在冬天,怀念梅志

第二辑 请勿为死者落泪

狂风一夜,落叶满地。说是北京今年的冬天来得慢,但还是在大风之后携着寒意来了。

在初冬,我怀念梅志先生。

怀念梅志,很自然想到了毛泽东著名的《咏梅》词:“风雨送春归,风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太熟悉这些诗句了。我儿时的成长伴随着不断地朗读它,背诵它。如今想起它,不只是因为恰是词的作者一九五五年大笔一挥,在周扬呈送的即将发表的胡风书信大样上,加上了“胡风反党集团”几个字,随即一场暴风雪突然降临在胡风、梅志夫妇及其朋友们身上;更是因为,词中傲雪挺立的梅花意象,总让我联想到梅志生命的美丽。

历史竟有如此巧合!悲哉?幸哉?

几年前,我曾为丁聪先生画的梅志肖像画写了这样一句话:“她让我想到俄罗斯十二月党人的妻子:美丽、坚韧、勇敢。”

与毅然前往西伯利亚,在冰天雪地里陪伴丈夫的俄罗斯十二月党人的妻子们一样,梅志陪同丈夫胡风奋斗、漂泊、受难,逆境中表现出惊人的坚毅与沉静——这就是她的生命的美丽。

第一次见到梅志,是在一九八一年,我还在复旦大学念书。一段时间,贾植芳先生就一直在念叨:“胡风到上海来治病了,他在监狱里患了精神分裂症。”他的关切和期盼,让我感动。一天,他高兴地告诉我:过几天梅志会来他家里吃饭。他要我到时也来。

走进客厅,见到了梅志和女儿晓风。我吃惊地看到,年近古稀的梅志在历尽牢狱磨难之后竟无一点衰老迹象。个子不高,身材苗条,没有多少皱纹,也没有什么长吁短叹。她的语调柔和,但说话简捷明了,透出精干、果断与沉静。最美的是眼睛,有脱俗的清澈。这些,与整洁合身的浅色便装和谐地构成一个整体,有意无意之间用女性的美丽为她经历的纷乱动荡的时代提供了强烈的反差。我注目她,听她和先生、师母闲谈。当时没有相机,未能为他们难得的重逢留下影像记录,想想真是遗憾。

几个月后,一九八二年二月,我毕业来到了北京。稍事安顿,我便去看望胡风、梅志,还带去了贾先生写给他们的信,信中贾先生请他们对我这位新来乍到者多多关照。当时他们还住在北京有名的“前三门”——前门、和平门、宣武门大街上的临街楼房里。房间不大,大约是个两居室。经过在上海一段时间的治疗,胡风病情已有所好转,可以进行简单对话。他的神态虽显得木然,但偶尔闪出的目光却有力而倔强。家里主事的当然是梅志。

不久,得到政治上平反的他们,新分到一套住房,开始张罗搬家。新家在木樨地,是当年北京刚刚盖好的两幢高干和高级知识分子楼。一些复出的老作家,如胡风、丁玲,还有一批副部长级官员都入住其中。这年夏天,胡风一家搬进了新居。搬家那天,我去帮忙。梅志安排,先把胡风送到新居的客厅,然后,大家再搬家。记忆中,除了几书架书之外,没有太多家具,一辆卡车还没有装满。搬进木樨地,他俩再也没有离开。可惜胡风在这里只生活了三年就在一九八五年逝世。梅志晚年的最后二十二年则一直在这里度过。在这里,她撰写《胡风沉冤录》和《胡风传》;在这里,她写下一篇篇感人的散文;在这里,她看着小孙子从出生到长大成人;在这里,她度过了一生中最安稳、最有家庭气氛的日子——只可惜胡风早早离她而去。

二〇〇四年十月,梅志去世,永远离开了他和胡风最后的家。而他们那年搬进新居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

拥有稳定而平静的家,是梅志期盼一生的梦想!

一九八四年,我在《北京晚报》编副刊时,请梅志为“居京琐记”专栏撰文,她写来的第一篇散文《四树斋》,就是描写他们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北京的家。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和胡风结婚后,他们一直都在漂泊。先是抗战期间的逃亡,再是内战期间躲避国民党的搜捕……一九五三年,胡风用稿费在北京买下一个小四合院,位于景山后面,与北海公园相邻。为妻子和孩子安排一个舒适安稳的家,是已经受到批判的胡风此时最大的愿望。他自己张罗着将房子修葺一新。他扩大了厨房,给厕所安好抽水马桶。小院虽只有四间房,但被安排得井井有条。他又买来四棵树种上,分别是:梨树、紫丁香、蟠桃、白杏。这年夏天,一家人来到了北京,住进了他们在北京的第一个家!

然而,他们此时已经陷入困境之中了。搬进新家后,胡风高兴地将书房命名为“四树斋”,但第一次标明“写于四树斋”,就听到文艺界一位领导惊呼:“什么?四树斋?你还要四面树敌吗?”一九五五年五月,风暴突如其来,梅志在胡风被捕几个小时后,也被从家里带走。他们再也看不到这个只住了一年多的新家了。几年后,这一带被拆除,盖起了一个部队机关的大院。房子被拆时,她和胡风都正在狱中度日如年。他们又没有了家!他们被关押十年,一九六五年底刚被释放又赶上“文革”爆发,胡风被遣送至四川,梅志陪伴前行。接着胡风又被判刑,梅志仍然陪同,一起在劳改农场劳动十几年,直到一九七九年释放出狱,获得平反。从结婚那年开始,漫长的四十几年,一个妻子、一个母亲、一个家庭主妇的人生就是这样走过……

幸好,在晚年梅志有了一个安稳的家,终于享受到了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在他们的细心照顾下走到生命终点。诗人牛汉也为丁聪画的梅志肖像写过一段话。其中写道:“胡风和梅志坐在一起,我在心里构思过两行诗:梅志是胡风的花朵,/胡风结出了梅志的果实。”真是精妙的诗句。

如今,他们在另一个世界重逢。花与果实早已化为一体。

二〇〇二年十月,胡风诞辰一百年的纪念活动由复旦大学中文系等部门联合在上海举行,年近九旬的梅志应邀参加。这是她最后一次回到上海——她和胡风相识、相爱的地方,她与胡风共患难的起点。难得的故地重游。

此时梅志身体还不错。步履自如,言谈流畅,记忆也特别清晰。她见到了贾先生,见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老朋友……

她又一次走进位于大陆新村的鲁迅故居,当年她和胡风曾是这里的常客。如今她在熟悉的房子里伫立良久。她缓缓走上楼梯,轻轻地抚摩鲁迅的书桌和藤椅。她难忘鲁迅对胡风和她的关爱。她指着大儿子晓谷对我说:“当时刚怀上他时,反应很强烈,我很害怕,不想要。鲁迅就批评我,还关心地为我找药,送给我。不然,就没有他了!”说完,她笑了。

她在上海寻找着记忆的温馨。这是真正回家的感觉。

我们找到了一九五三年她和胡风搬到北京前在上海住过的最后一个家——永康路文安坊六号。

走进弄堂,老房子依旧,几位老邻居竟然认出了梅志。他们惊讶八十八岁的梅志,还是显得如此精神,记忆还是这样好。谈到往事,谈到变迁,感慨无限。

走出弄堂,前行几百米,就到了三角花园里的普希金纪念碑。当年梅志和胡风常常散步走到这里,仰望普希金铜像,感怀诗人情怀。又一次来到铜像跟前,梅志看着,说铜像是重塑的,但基座未变。说完,她拄着拐杖,一个人慢慢地围着铜像走,然后,在石阶上坐下。

我注目她,如同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她老了,但她以生命书写的美丽,连同她的回忆录,永远带给人对历史的无限感慨。

她在回想什么,我没有问。

她还记得普希金赞美十二月党人的妻子的那些诗句吗?“在西伯利亚矿山的深处,/保持住你们高傲的耐心……”早年她曾把它们吟诵,此刻,伫立于此,她还会在心底把它们吟诵吗?

写于二〇〇四年十一月十日—十二日,北京

同类推荐
  • 深夜物语

    深夜物语

    这是一本写于无数个深夜,也将在未来更多的深夜与你相伴,安心于归宿的书。这是一本睡前读物,你可以从任何一页读起,也可以从任何一页结束。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才能回到最初的自己。200多篇隽永短文、直指内心的句子、意蕴丰富的插图,涉及爱情、友谊、工作、生活等话题。作者用极其细微而又深刻的笔触,写出我们和这个世界复杂而又隐秘的联系,揭穿我们在这个年纪的疑惑、孤独与欲望。
  • 是谁误解了红楼梦

    是谁误解了红楼梦

    本书集纳红学界内外诸多声音,对红学史上著名的“索隐派”和“考证派”之争、《红楼梦》是不是在隐写历史、曹雪芹是不是作者等焦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 花季里跳荡的思想脉律

    花季里跳荡的思想脉律

    这套丛书由8本书构成,是国内文学和语文教学论方面的知名学者优势互补,为中学生提供的“青春读书课”。它克服了文学专家文选式读物可能缺乏教育学阐释的弊病,也克服了教学论专家所编读物可能选文与解读不当的弊病。编撰的目的是:选择课本之外的、古今中外经典的文学作品进行教育学的加工,提高中学生的人文素养。每本书都以“忧患意识”、“生命礼赞”、“大自然:温情澎湃的歌”之类的闪耀着人文精神光辉的语句把几十篇佳作组织成若干单元。单元内部由以下板块构成:单元人文内容概述、作家作品简介、作品、解读、话题、相关资料索引。这套丛书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开发语文学习资源、培养探究能力的教学观念,有助于中学生积累人文知识、品味人文精神、抒发人文感悟。这套丛书竭诚为中学生的成长加油!
  • 幽默小语

    幽默小语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我的人生哲学

    我的人生哲学

    《我的人生哲学》是梁实秋最为世人珍视的散文作品集,囊括了人生的诸多方面,他谈生活常态、谈超凡情愫、谈心灵性情、谈脱俗雅趣等,博古通今,真知灼见。《我的人生哲学》分为“做人从早起起”“学识生滋味”“人生贵适意”“生活有真知”四个部分,大多是日常琐事,是我们了解生活、感悟生活的一个“显微镜”。作者从生活小事入手,从中阐述了自己对人生道德和思想修养以及日常生活常态的解读,见解独到,深入人心。读者可从中体会到他的儒雅人文情怀、以及对真理孜孜不倦的追求,同时也能够为读者指点迷津,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热门推荐
  • 虎狼大明

    虎狼大明

    崇祯十一年,建奴入寇,抢走了数十万人口。崇祯十一年,最有可能力挽狂澜的重臣孙承宗殉国,最能打的文官卢象升也殉国,大明从此走入了没落。而在这一年,顶级驯兽师张伟带着他的白虎来到了这里,他看到了这个蛮夷遍地,华夏寥落的时代,他的白虎对着敌人张开了血盆大口,用坚硬的獠牙撕碎了敌人,把敌人驯成了一只走狗。可是,后来他发现,要进行驯的不光是侵略者,还有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他不得不再次以军队为驯鞭,以土地和财富为诱饵,把这个国家驯成为了一只猛虎,把国民驯练成为了一群饿狼。“养民如羊不如养民如狼,我最大的希望,就是外国人听到了我们华夏的人,就感觉见到了猛虎,见到了饿狼一样害怕!”张伟说。
  • 驱鬼记

    驱鬼记

    这是个人灵共存的世界,,即使是现在也有鬼的存在,公元388年.....
  • 男儿行四海

    男儿行四海

    为非作歹的手段总是相似,报仇雪恨的路径却各有不同。面对称霸一方的生死大仇,复仇的道路荆棘遍布。且看看,曹怀文如何带领兄弟们一路前行,可以绕路,却从不敢退缩。因为,后退一步即是悬崖。且记住,哪怕你的武功再高,我只管手拿两把菜刀!因为,天道昭昭,正义或许会迟到,但从不缺席。
  • 培育青少年洞察通达的哲理故事

    培育青少年洞察通达的哲理故事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春天,盛开馥郁芬芳;每一粒沙,都是一个世界,搭建小小天堂;每一颗心,都是一盏灯光,把地球村点亮!借助图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潜能是人人都有的、与生俱来的、尚未被开发的大脑智慧能力。潜能在一定程度上受遗传因素的控制,但只要开发得当,每个孩子都能表现出非凡的智慧和与众不同的能力。潜能开发必须从小做起,因为孩子的大脑具有非常强的可逆性。儿童期是脑的结构和功能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宝宝的大脑活动程度是成人的两倍,宝宝不仅对世界充满好奇心,思维也最敏捷、最活跃,因而这个时期最适合对孩子的大脑潜能进行开发。
  • 未知者与神

    未知者与神

    在这个世界上,神是一切,神是主宰,人们疯狂的膜拜跟追逐!虽然他们并不知道神是否存在,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心中的信仰跟寄托。而在这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位满脸苍白的老者,轻抚着身旁的一位少年,少年眼中满是怒火,零星中有些许杀气,老者不以为然,眸子望向远处,似乎想着什么,又似乎担心着什么,这一切才刚刚开始,那么,你做好准备了么?
  • 让你跌破眼镜的囧知识

    让你跌破眼镜的囧知识

    本书是一本面向青少年的知识类课外读物。本书从动物、植物、人体、风俗、天文、地理等多个方面入手,运用诙谐幽默的表达方式将蕴藏在生活中的小知识一一展现出来。书中涉及到的各种冷知识包罗万象,新奇有趣,行文生动活泼,充分调动了小读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 文摘小说精品:校园卷

    文摘小说精品:校园卷

    本书收录了一些文摘小说中的精品故事。青春是一首歌,演绎着浪漫的童话,这里有我们青涩的成长历程,有我们甘之如饴的美好回忆。任时光流转,最初的亦是最美。
  • 邪魅绝宠:霸道王妃

    邪魅绝宠:霸道王妃

    上一世,她为助宣王登上王位,刺杀群臣,勾结奸佞,大好年华奉献给他,独身过着刀口上舔血的生活。他封她为后,不料,一年后,他杀她儿子,与她的庶姐勾结。最后,一纸休书,将她从天上重重的摔倒了地上,使她连一个丫鬟都不如。半年时间,她历经风霜,大好的年华早已逝去。他以勾结佞臣的罪名将她三千鱼鳞刀加身。她悔啊,血泪两横,不甘死去。时光倒流,她回到了她在十二岁时的大好年华。“上天既然给了我第二次的生命,轩辕辰,上官彩霞,我必定言而有信,说到做到!趁现在的美好时光享受你们噩梦前的安宁吧!”
  • 天龙后裔

    天龙后裔

    魔帝阴谋攻占天界;天帝被俘,“天龙战神”投胎人世,旷世灾难随机蔓延,身为战神后裔的他,遭受灭门之灾后,却偶的神传,肩负光复使命,艰辛征途,却有可歌可泣的爱情,唯我独尊的豪情,不爱江山,独爱美人的胸襟与之为伴,挥剑向天,直捣魔穴,战神归来,妖魔难阻。
  • 斗破苍天

    斗破苍天

    因神秘光团穿越,斗破苍穹,这里万族林立,强者无数,这里神秘诡异,秘密无穷,这里浩瀚无边,苍穹之上还有苍穹,大地之下还有大地,永无止境,这里天骄辈出,英雄如繁星点缀苍穹,这里无限热血,带给你无限感动!星海观葬不死人,天冥河度芸芸众生,黄金棺锁千棺······奥秘无穷!且看原本应为天才却一直废柴的主角如何崛起于茫茫大世界,登顶苍穹,臻至巅峰,斗战苍穹,斗破苍天!点击进来,就拜托收藏一下,我,绝不会让大家失望,拜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