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099700000042

第42章 明代小说:故事中还有故事(3)

“十二寡妇征西”所征的“西番新罗国”,既不是朝鲜半岛的新罗国,也不是西部边陲的西夏,主要原型就是播州西南面的“古罗氏鬼国”,当然也混合着征讨吐蕃、蒙古军的痕迹。

在《杨家府演义》中,最后擒杀鬼王的大战发生在江水里,鬼王虽多有变化,但仍然不能逃脱,最后被杨宣娘撒下的天罗地网罩住生擒,这条江应当就是杨家将与罗罗人交战的主战场乌江之写照。

杨家将小说现实主义色彩淡化,魔幻色彩凸显。杨宗保居然也擅使法术,杨文广和部将魏化都能幻化人形。这种风格的变化,很可能受了播州风俗文化的影响。当时的播州,基本上还处于部落氏族时代,部落首领既是统帅又是宗教首领,在族人眼里,他们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和无所不能的威力,在疆场上呼风唤雨、念咒画符也就不是太过奇怪的事了。

另外,杨家将小说增加了众多的女将故事,也与播州的风俗有关。故事传奇虽然多系虚构,但总要有一定的灵感源泉和生活基础,不可能完全凭空臆造。在宋朝,女将参与作战的故事不能说没有,但与杨家将的关系太远,更形成不了杨门女将那么大的规模。杨门女将的传奇故事,历史上没有,宋元以前的戏曲中也没有,在明代以后才大量出现,越演越盛。

杨氏土司的亲家永宁土司,自洪武末年起(1398年),大权时常为母族奢氏所控。奢氏与杨氏媾姻,是一个女豪频出的少数民族部落。在播州一带由土司统治的少数民族地区,因受封建礼教的束缚较少,丈夫去世由妻子接任土官,女人站到前台主持政务、军事的情况屡有发生,当时播州附近各地女土官也经常被朝廷征调出征,有功也一样接受封赏。最为有名的当属与杨氏土司为邻的女土司秦良玉,以及前文提到的女土司奢香、刘淑贞等人,她们的事迹在明代即名满天下,有非常大的影响力。

此外,杨家将小说中皇帝遇险、十大朝臣被围、六郎被困双龙谷等情节占了很大的比重,这些新增的故事与明朝的某些历史事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大郎幽州保驾替主赴难的故事,与明代正统年间英宗被俘,申佑舍生取义之事极为相似。

三 大郎舍命救主的历史真相

大郎杨渊平舍身救主一事,宋史没有根据,明史却有原型,而且也与播州有关。这位舍身救驾的英雄名叫申佑。申佑在著名的土木堡之变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乔装成英宗皇帝,吸引蒙古瓦剌大军,掩护英宗突围,最后战死于乱军之中。申佑只活到24岁,但他的一生极具传奇和悲壮色彩,“虎口救父”、“冒死救师”、“舍身救主”,他是名副其实的“三忠三烈”之士。

申佑于1425年出生于贵州婺川火岩垭(今婺川自治县太坪乡龙潭村)。童年时的申佑不仅聪明好学,而且力壮孔武。一日他随父亲上山耕作,忽然从林中窜出一只黄斑猛虎,申佑父亲躲避不及,被老虎拦腰一口叼住。年仅7岁的申佑,操起杀猪用的棒槌,用力猛击老虎,老虎也许是被吓怕了,丢下申父窜入林中。《思南府续志》留下了这样的记载:“逞猛虎之威,竟出黄童之手,震惊乡里,孝扬六邑,声蜚一邦。”

申佑晨耕暮读慢慢长大,正统五年(1440年),15岁的申佑考入北京太学(即国子监)。当时英宗皇帝朱祁镇软弱无能,朝中大权尽由太监王振操纵。王振掌握着锦衣卫,权倾一时,专横朝野。国子监的祭酒(“祭酒”是学府的最高官,相当于现在的校长)李时勉“性刚鲠,慨然以天下为己任”,一向敢言直谏。上书朝廷呼请改建国学,英宗委派王振前去考察。由于李时勉向来瞧不起不学无术的王振,言谈举止多有流露,得罪了王振。王振找了个借口,将李时勉套上重枷,站在国子监门前示众。

国子监师生因为害怕王振势大凶残,大多敢怒不敢言。这时申佑站了出来,号召国子监学生联名上书营救李时勉。申佑的义举,受到不少好心人的劝阻,让他不要去招惹王振,以免性命难保。申佑听罢大笑:“难道我申佑是贪生怕死之徒吗?我相信国子监不缺男子气概!”申佑与监生李贵、石大用等人,集结学生千余人前往朝廷请愿,声称愿以己身代师赴死。做贼心虚的王振担心事情激变躲了起来,通政司将申佑、石大用等人的奏章呈给英宗,又经孙太后从中斡旋,英宗终于下旨释放李时勉,并将其官复原职。《思南府续志》称赞:“公(申佑)之所为,皆人所不敢为也。”

正统十年(1445年),经过几年的国子监历练,20岁的申佑荣中进士,不久出任四川道监察御史。在任期间,申佑仍然以言行正直著称,颇受同僚称道。明英宗时国势渐衰,防务松懈,蒙古族瓦剌部落经常侵扰边疆。1449年七月,瓦剌四路大军进逼中原,也先亲率大军攻打大同。手握兵权的太监王振老家是大同,他担心大同遭瓦剌洗劫,怂恿英宗御驾亲征。明朝廷紧急拼凑了50多万人随帝出征,申佑亦在阵中。明军先锋与瓦剌军在阳和交手,被打得溃败不堪,几乎全军覆没。坐镇大同的英宗异常惊恐,急令撤军,途中遭遇瓦剌军多次截杀。七月,英宗退守土木堡,土木堡是一片高地,瓦剌军切断水源,围困土木堡。

为了尽快拿下土木堡,也先用计诱兵,先是派人讲和,接着佯装撤退。毫无作战经验的王振以为机会来了,迅速指挥明军移营突围。瓦剌骑兵四面围杀,申佑随驾左右,为英宗挡敌开路,战斗中,申佑舍生忘死,身上的鲜血都溅到了英宗衣服上,但因为瓦剌军太过凶猛,明军始终不能脱困,也先率骑直闯明军中营,欲生擒英宗皇帝。

英宗下令在群臣中挑选与自己相貌相似的大臣,代乘帝舆突围,最后申佑被英宗选中。受命于危难之时,申佑迅即乔装打扮,乘上英宗的帝驾,吸引瓦剌围兵,掩护英宗突围。瓦剌兵把申佑当成了英宗,将他重重围杀,申佑最后死于乱军之中,年仅24岁。可叹的是,申佑的壮举没能改变时局,英宗皇帝虽然保全了性命,但却沦为瓦剌的阶下囚。杨家将小说中杨大郎舍身救主也是学的这一招,杨业与六郎、七郎保车驾出东门,大郎化装成太宗与其余众兄弟出西门诈降。

景泰元年(1450年),朝廷连下五道敕命诏告天下,褒奖土木堡之变中代帝殉难的申佑及其家人。申佑已去世的父亲被特赠进阶文林郎,母亲及妻子封为孺人,儿子申链被特赐恩生。(“文林郎”不是实职,一般授予正七品的官员,相当于县处级干部。“孺人”是妇女的封号,明时用以封赠七品官员之妻。一品、二品官员的妻子封夫人,三品是淑人,四品是恭人,五品是宜人,六品是安人,七品到九品都是孺人。如果因为子孙的功绩而封夫人的,称为太夫人。恩生则是一种世袭方式,明代品官子弟有官生和恩生之别。申佑的级别不够恩荫子孙,所以朝廷特赐。)

申佑是可敬可叹的英雄加楷模,古人云:“父生之,师教之,君治之,天下之三本。”申佑孩提之时,杖策救父于虎口;弱冠之年,挺身护师于帝前;随驾出征,又为救帝而殉难于沙场。在他24年的短暂人生中,集救父、护师、代君死三节大义于一身,他一以贯之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精神,实在是万世之少见。但就是这样一位万世罕见的忠义之士,死后也有冤情。

重返中原的英宗,于景泰七年(1456年)再次登基,他对“土木之变”的死难之臣均予追封、厚赏,但唯独不提申佑,为什么如此可歌可泣的人物,却被历史尘封与遗忘,明代以及后世的有识之士为其大声鸣冤。在英宗的功劳簿里,申佑的名字“不挂一字,谥与荫典不及一言,而土木堡忠臣庙渺焉无闻”,嘉靖年间的御史萧重望对此愤愤不平,他指出,如果没有当年申佑代驾之功,英宗后来何以能够坐享太平,为什么改元登极之时,往事被一笔抹杀?

当年跟随英宗殉难的十六人中只有申佑没有受到表彰,有些人给出了原因:申佑出身于偏远之乡,朝中无亲朋好友为官,朝中无人为其死难呼鸣,而英宗正值“国步艰难之际,倥偬丧乱之秋”,无暇顾及,故而在谥萌祀典死难之臣时遗漏了申佑。

事实果真如此吗?其实不然,英宗之前的代宗就曾对申佑大力表彰,可见其事迹应很确凿。英宗的表彰名录缺少申佑,不是疏忽而是有意回避。

申佑不被表彰的原因其实很简单,申佑之死触及了英宗内心的隐痛,申佑代驾死难是英宗自己想出来的主意,那是他的尴尬而非骄傲,有损帝王的光辉形象。

后来的杨家将故事把这件事进行了升华,改编成杨家父子主动提出要代驾突围,这样处理之后,君臣两方面的形象都高大了起来。但是,土木堡之变的一些事实,在英宗回国之前就已写进了历史,英宗再要更改不那么容易,所以只能回避,以便忘却或掩盖那段令人难堪的回忆。为了讨好皇上,也有人为英宗不表彰申佑的做法开脱。他们辩白说,土木堡之役中有些死难的臣子虽然忠心耿耿,但并没能匡救英宗于危难,而且又发生了太监喜宁降敌、王振伏诛等不光彩的事情,所以褒恤不宜滥施。

这样的说法显然也不能服众,英宗改元登基之后,对有过无功的王振都立庙祭祀,怎么表彰有功之臣反而成了滥施褒恤呢?不难想见,申佑的功绩被掩盖完全是有意为之,英宗不仅自己不提申佑血溅帝衣、代驾死难之功,还压制下级对申佑功绩的评叙。然而申佑的冤情能够瞒过一时,瞒不过一世,公道自在,天理难泯。英宗之后的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年间,朝堂之内多有大臣反复为申佑死难之事申冤,要求为其建祠,还以公道。

嘉靖皇帝在位时,终为申佑赐谥“忠节”。嘉靖十年(1531年),巡按御史郭弘化下令为申佑立祠祀之。第二年,申佑的家乡也开始立祠,称“申忠节公祠”,祠内有联称赞:“虎口活父,剑下全君,生民以来无比忠孝;天上游龙,人间瑞凤,霜露所坠莫不尊亲。”“北地风霜尽,千载来吹不散忠臣气魄;南天日月明,百世后犹照见孝子精魂。”申佑的忠烈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仡佬人。

申佑的事迹非常具有传奇色彩,有义举、有冤情、有奸人,三者俱备,活脱脱杨家将故事的翻版。明以后文人整合杨家将故事时,很可能借鉴了申佑的故事。杨家将故事中大郎替宋太宗殉难,杨业死后蒙冤,奸臣通敌卖国等情节与申佑事迹非常神似。

不仅如此,明代的杨家将小说,还有很多事情都与贵州、川南、云南一带流传的故事有关。明代历史究竟为杨家将提供了多少素材已无法确切统计,但明代新增的杨家将故事,很多都能在播州一带找到线索。这个思路可以解释明代小说为什么突然增加了许多新内容,但之前的杨家将小说为什么突然消亡没能流传下来呢?这与播州杨氏的解体与消亡有关,播州杨氏的兴盛与衰亡,影响了明代以后杨家将故事的发展和编排。

四 播州杨家将惹恼了谁

播州杨家的兴起与衰落,与明时的政治斗争密切相关。明初杨家将小说深受播州杨氏家族的影响,但当播州土司成了朝廷的反臣,那些被极度渲染过的故事,一定是政府所要禁止或控制的。

播州杨氏的壮大与解体,说起来有着悠远的历史。古代“播州”曾是夜郎国的属地,介于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交界处,唐朝始划归四川管辖,那里“林木慰荟、田畴丰美”。

公元前111年,夜郎国归降汉朝之后,开始农耕生活。唐贞观十三年(639年),唐太宗李世民设播州编制。播州辖地很大,控制着今重庆一带自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播州强盛时北濒长江,南临红水河,还向西扩张到滇池。南宋淳熙三年(1176年),播州第十二代世袭土司杨轸将土司府衙从白锦堡(遵义县南白镇)迁到穆家川(遵义老城),遵义由此成为黔北的政治文化中心。

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明神宗平定杨应龙(1551-1600年)反叛,把播州一分为二,遵义府属四川,平越府属贵州。从876年杨端统治播州,到1600年杨应龙被灭,杨氏统治播州历经29世,724年,成为贵州土司中势力最强的一支。

在这700多年间,中原及四川地区历经五代十六国之乱、金人之乱、蒙人铁骑统治、元末大乱,播州之境岿然,巴蜀流民多有归附。播州杨氏保疆垦土,屡有战功。这样一个家族为什么突然消亡了呢?这跟明政府推行的“改土归流”政策密切相关。

土司制度始于唐,盛于明,播州杨氏土司在明时也盛极一时。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太祖取道播州,准备平灭元军在四川的势力。为了集中力量对付元军,他派使者前去劝降播州杨氏。播州土司杨铿审时度势,率领大小官员来归。朱元璋非常高兴,对播州杨氏大加赏赐,让杨铿仍旧领命播州,部下大小官员任命等事务一切照旧,政府不向播州征收赋税。

1374年,中书省提议向播州征取贡赋以作军储,标准是每年纳粮2500石(一石约为120斤)。朱元璋否决了这一提议。他指出,播州杨氏在各少数民族中,是最早率众附归的,于朝廷统一有功,所以决定免掉他们的赋税,任其自由支配。由此,播州杨氏正式获得了包括税赋豁免在内的很大特权,他们只是每三年象征性地向朝廷纳贡一次。

同类推荐
  • 夏都周宁

    夏都周宁

    《夏都周宁》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客观地反映了周宁渊源久远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丰富多彩淳厚朴实的民风民俗、独特神奇的人文地理环境,及其所造就和哺育的一代代聪明能干的周宁优秀儿女。
  • 大秦皇陵

    大秦皇陵

    二十五年前在秦始皇陵墓前的那场骇人听闻的诡异事件是否是个意外?我的父母在这场变故中到底身首何处?千年前秦始皇追寻长生不老,却英年早逝,其中有何蹊跷?我大学毕业,意外得到秦始皇陵墓的牌子,是否是天意再让我踏上陵墓寻找父母?没想到,最后我竟然来到了秦朝。我的人生又将去往何处?【本人原创】
  • 彭阳风物

    彭阳风物

    本书记载了彭阳的山川物产与风土人情,包括生态景致、河湖峡瀑、特殊乡域、古代形胜、彭阳八景、文化遗址、文物精萃、革命遗迹等内容。
  • 明朝眼镜店

    明朝眼镜店

    眼镜店小老板穿越到了大明朝,通过有限的历史和专业知识,把中国的眼镜行业历史提前了两百年,打造出了自己的眼镜产业,富可敌国。
  • 给你的世界

    给你的世界

    明朝末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族封建政权摇摇欲坠下的时代王爷,长史,逆贼,少女。三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故事。我奋不顾身来到你的世界,你却在别人的世界里笑靥如花。那就把我的世界全部给你,成全你的。哪怕城破焚身。你以为这是个爱情故事?你错了。你以为这是个历史故事?你也错了。男人和男人,男人和女人。世界不过如此。
热门推荐
  • 清宫怨

    清宫怨

    忘川河畔三生石,祈愿来生缘再继。奈何桥过望乡台,回首牵绊终难弃。曼珠沙华,花开一千年,凋落一千年,注定有花无叶,有叶无花,生生世世相错,花叶永不见,可此花香却有魔性,能唤回亡灵生前记忆。它是忘川之畔的魔咒,也是希望。据说魂渡忘川,便会忘却今生今世,将一生爱恨情仇,一世浮沉得失都留在彼岸。可若是魂飞魄散都放不下此生的一切呢?那便只好血书三生石,偷藏彼岸花,不饮忘川水,魂萦望乡台,深深记住最后一眼回望,心锁今生的最爱,愿其成为来生的等待。“三世磨难,千次回眸,千次擦肩,换一生相逢相识,相守成伴。”若得此愿,魂散不悔。【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明江山:美人倾城复倾国

    大明江山:美人倾城复倾国

    大漠孤烟,江南春色。她本是草原上奔驰的一抹艳红,心却在童年便遗失在了那拿着白驹瓷马的少年身上。长大后,她执意寻找着心底深处的那一抹纯白,对身边的关怀置之不顾,前一辈的恩怨纠葛,她不顾一切的结果终是惘然……蓦然回首,谁才是执手良人?
  • 中医实用特色技能:痹症应用篇

    中医实用特色技能:痹症应用篇

    本书以“识病真谛、特色技能、痹症论治”三方面为主题,汇集了作者的科研成果、国家专利、师承秘诀等特色技能,以“巧而妙,妙而精,精而准”的口诀编撰方式全面而细致的解读难点、疑点及要领,使习者易懂、易记、易用、易传承。
  • 变形记之修仙奇缘

    变形记之修仙奇缘

    杨书彤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一个奇怪的夜晚,一场奇异的梦境改变了他平凡的人生轨迹,杨书彤变成了美丽的女孩杨若雪,奇遇使他踏上了一条神话般的修真之路并成就了一场美丽的奇缘.杨书彤的美女修真生活将是怎样展开的呢?他究竟能否找回自己的身体?又会在其间遭遇到怎样的故事呢?修真之路的背后又会有怎样的艰辛与阴谋在步步向他逼近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邀宠纯情小娇妻

    邀宠纯情小娇妻

    被渣男夺去亲骨肉,只为救渣男心爱的女人!当宝宝因供血不足死于襁褓时,她撕心裂肺,大彻大悟······一场大火,斩断恩爱,遍体鳞伤的女人,却浴火重生!六年后,妖娆女子带着天才宝宝强势归来!死了六年的前妻,彻底扰乱他的生活······
  • 旧人面 新桃花

    旧人面 新桃花

    身为雪山派一代女侠兼河西大营伟大火头兵一员囧娃沈萦认为:儿女情长全是浮云国家大事才是王道唉,所以说年轻人就是冲动,冲动就是魔鬼待到囧娃开窍春心萌动日昔日桃花朵朵却早已无踪一朵早早退散,一朵被别人摘了最后一朵终于强行辣手摧花拿下,却留得他的人,没留得他的心女主扶额感叹:院内桃花不堪摘,纵马仗剑出墙去。满园关不住,不如自挂东南枝。--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修罗战祖

    修罗战祖

    修炼至上,强者为尊;一个繁星点缀的缤纷世界,一条武道修罗的荆棘道路,少年张文,在此留下足迹!
  • 终于爱,始于你

    终于爱,始于你

    我在人生最黑暗的日子里遇见了顾云泽。他有权、有钱,太多女人为他趋之若鹜。夫家陷害,婚姻破败,经历丧子之痛的我毫不犹豫的嫁给了顾云泽。我问他为什么娶我,他笑着说这是命中注定,后来的后来,我才知道,我与他不过是孽缘一场,这场婚姻由报复开始,注定有始无终……
  • 听松

    听松

    人虽然是世间生灵之首,却有着三苦!一苦为贪婪。二苦为傲慢。三苦为悔恨。有些人为避开人生中的三苦,便开始修道,而这道法乃是自鸿蒙初始,流传下来的!这些人本以为修无上大道,参奥天地玄机,便可避开三苦,但到了最后,无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有些人,到了即将化为一羹黄土时,才可知,原来这三苦,乃是人之一生,必须经历,避无可避的,可是,他们以是残喘之年,即使一招顿悟,也是来之不及了!而后世之中,一些自以为天资聪颖,具天地灵秀于一身的少年,又开始追寻前人的脚步,加入了修道,避三苦,求长生的行列之中!这之中,也不乏泛泛之辈,修得一身无上大道,举手投足间,便可毁天灭地,不过,和那长生,却还隔着天地之别!
  • 枪神之路:葵年代记

    枪神之路:葵年代记

    何为枪神?爬上No.1就是神!为何而战?为了荣誉而战!NONONO!对于菜鸟来说这样的要求实在太高了!但是呢,小葵,有她自己的枪神之路。不是只有男生才会泼洒热血,不是只有男生才能奋战到底!巾帼不让须眉!她的游戏生涯就要开始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