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墨站在御书房中,却是一脸无奈,方才皇上说有两个消息,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顾墨便道:“听好消息。”
南亦茗道:“好消息就是穆清歌在东元皇宫大放异彩,一首诗词无人能敌,又出了一个绝对。那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如今已是人人传颂的了。而也是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她是我东元国谷襄平古老将军的女儿,才艳双绝。为我南国挣回了脸面。”
顾墨听后又重复了一遍:“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确实是好诗。那坏消息呢?”
南亦茗脸色严肃道:“清歌在南国受了伤,但是如今尚且不知,她受伤是为何。谷老将军派人传信回来,再过三日便到了我南国境内。但是清歌却因腹部受剑,故而不得与他们同行。如今身在东元国,也不知会不会有什么危险,东元国狼子野心。怕是早对南国虎视眈眈,如今清歌不是羊入虎口吗?”
顾墨沉思道:“东元国若是早起了狼子野心,那便绝对不会伤害穆姑娘。起兵打仗一事,最重要的是声誉问题,若是起兵的理由没有,那便成了失里的一国,这样就算成功,但是还是会受世人诟病的,因此,穆姑娘在东元国反倒会平安无事,因为东元国的皇上,不会容许他们处于被动,让咱们主动进攻的。”
南亦茗说道:“你说的这些朕又何尝不知道,但若是东元皇不顾这些执意要对付清歌呢?毕竟这次东元皇在寿宴之上脸面都已丢尽,若是他以此来暗杀清歌,如今我们也不知道清歌的具体位置,所以,如果出了事情,那便是有理也说不清了。”
顾墨拱手道:“皇上,您说的只是万中之一。关心则乱啊。”
南亦茗闻言却如醍醐灌顶,如今自己与穆清歌也失了联系,而清歌身边除了她会武功外,还有夕颜,紧急时刻,夕颜一定会去找藏在东元国的细作,而且那个小女子精于谋算,肯定不会让自己受伤的,毕竟她的丑还未报。如此想来,却是有几分宽心。但是南亦茗依旧十分担心。便对顾墨说:“虽然话是这样说,但是朕依旧不放心。所以朕会派出一半的暗卫前去寻找,你去准备选秀一事,记住一定要快,在她回京的那天,便是我们成亲之时。”
顾墨恭敬的道:“是,微臣知道了。”南亦茗挥了挥手,顾墨会意:“微臣告退。”
顾墨正欲告退,边陲有人前来送奏章。而奏章正是顾青松报告边陲叛乱一事,南亦茗接过奏章,便道:“顾墨,你且先留下来,一起听听这叛乱一事。”顾墨闻言道了句是。又恭敬的站在一旁。
只听送奏章的人道:“回皇上的话,张大人已经安抚好了民众,平息了民愤,如今顾大人已经将恣意闹事的人逮捕。而为首的秦向阳一家,已经被尽数送入了监狱。张大人如今在处理事后的事,而一切都是按照皇上您的吩咐行事的。押送的银两也是亲自交到张大人的手上,这其中并未转手。”
顾墨闻言神色一震,心下道:“若是已经平息,那么自己找到的那封信是不是就没用了。但是为何心中还是不安。只是尚且不知父亲能何日归来。”
南亦茗见一旁的顾墨不说话便问道:“顾墨你怎么了。听了平定叛乱不开心吗?”
顾墨回神忙道:“微臣只是觉得如今既已平定叛乱,那么父亲也该回来了,故而有些出神。”
南亦茗笑道:“这样可不行,而且就算你父亲回来了,这些善后事情,还需要你去处理,至于兴办学堂一事,自然还是由你亲自去,朕比较放心。”
“微臣一定不负皇上所望。”顾墨回道。
南亦茗便让顾墨退下了。待众人走后,南亦茗又拿出骨哨,叫来了暗卫,让他们去寻找穆清歌的下落,暗卫得令后,便身形一闪,消失在了南亦茗的眼前。只是想必这暗卫也会连连叫苦吧,自从穆清歌进宫后,除了必要的事情外,暗卫又多了一项工作,那便是寻找穆清歌。
顾墨回府后,便又去了书房。这民间地方的秀女,却最是难找,毕竟这次选秀,顾墨是知道内幕的人。于是颇为头痛的皱了皱眉,而后又突然想到那个秦余,便叫人来问道:“昨夜进府的丫头如何了?”
管家回道:“秦姑娘如今应是在洗衣服。”
顾墨闻言又道:“是该让她好好受些苦了。”管家听觉顾墨的口中却像是有浓浓的纵容,便觉得,自己确实该听柳大娘的,好好对秦余,这样以后等秦余过府,自己也不算得罪了主子。
而此时的秦余确实在洗衣服,然而却是用热水洗的是她自己的衣服。身旁的柳大娘道:“哎呀,我的秦姑娘啊,您要是想洗衣服,直接吩咐就是了,何必亲自动手呢?”
秦余反倒乐在其中,见这柳大娘一直在自己身边转便觉有些聒噪,便道:“柳大娘你一天就没事情可做了么,这么闲的在我身边转,不如去看看哪里还没有打扫干净,又或者,顾墨等下的饭食有没有备好,现在的天这么冷,备一份姜汤给他,驱驱寒,有这些时间,还不如去把他的生活起居料理的再仔细些。”
听到这么个小丫头片子居然都敢使唤自己,但又一想,这小丫头片子是自己惹不起的人,也就平息了怒火,换上笑脸道:“是是是,您说的是,我这就去准备。”
秦余自己的湖绿色衣袍洗干净后,又琢磨着是不是该去给顾墨亲手做个饭,现在自己不能去前面找他,也不能问他喜欢吃什么,懊恼间,也只好按了自己的心意去做。思及此,便又风风火火的去了厨房。
刚到厨房,便见柳大娘在责罚一个小丫头,秦余上前阻拦,又将跪在地上的小丫头扶起,但是小丫头见秦余也穿着丫鬟的衣服,便又挣扎着不起来。秦余问道:“柳大娘,这个丫头反了什么事情,这大冬天的,你竟然还让她跪在冰冷的地上,这可是会得风寒的。”
柳大娘一脸狗腿的笑道:“秦姑娘,您不在前面歇着到这里来做什么?这个小丫头啊,我让她给公子准备姜汤,结果她竟然把姜汤给弄撒了,您说气不气人,如果不教训一下这个丫头,以后还不知道要在顾府生出多大的事端呢。秦姑娘,不是老身管个下人,您也要过问吧。”
秦余见拉不动这个小丫头,便直起身子,对柳大娘说:“不过是一碗姜汤而已,我突然记起顾墨最爱喝我给他煮的汤了,所以才来厨房,正好,这姜汤不用上了。你们都各忙个的,我给他熬个汤,只是,我一个人忙不过来,能否请这个小丫头帮忙?”
柳大娘见这秦余摆明了只要替这小丫头求情,颇为不爽,见柳大娘神情,秦余便笑着将一个玉镯放在了柳大娘的手中:“这镯子与大娘你今天穿衣服的颜色正好相配,反正如今我也带不了了,您就先拿着,往后,若是我过了府,一定少不了您的好处。”
听完这话,柳大娘将玉镯在手中反复观看,随后又套在手中,笑道:!“您看您说的,小小的事情嘛,既然您要给公子熬汤,那您可千万小心点,这厨房里的刀可快着呢。万一伤着您就不好了。”又转头看向那个小丫头:“今天算你走运,还不快谢谢秦姑娘。”
小丫头听到自己得救了连忙叩谢道:“多谢柳大娘,多谢秦姑娘。”秦余这时又伸出手。小丫头顺着秦余的手这才站了起来。
柳大娘走后,秦余便在厨房中找个材料,要熬个汤,小丫头跟在身后说道:“我叫小菱,以后你有什么事,直接吩咐我就行了。”
秦余头也没回的道:“我叫秦余。”小菱又问道:“为什么柳大娘那么听你的话。”
闻言,秦余看着小菱说道:“不是听我的话,而是可以从我这里得到利益,只是今日倒可惜了我那镯子,那时我娘给我的,陪了我一路,我都没舍得当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