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069500000001

第1章 序言 让孔子这个可敬可爱的老师复活

我们现在讲学习型组织,其实2000多年前孔子搞的民办学校,许多做法和学习型组织的理念很接近。如果读者不相信,我可以举几个例子:

围绕问题的学习。整个一部《论语》,大部分不是孔子问别人问题,就是别人问孔子问题。孔子强调学习要会思考问题:“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带着问题学,从而让学习变得更高效。孔子鼓励学生向他提问题,林放向孔子问礼的根本是什么,孔子称赞是“大哉问”;樊迟向孔子问崇德、修慝、辨惑,孔子称赞是“善哉问”。学生问问题问得好,孔子马上给予表扬。孔子也经常向他人请教问题,向他人学习。孔子的学问很大,孔子的老师也很多,有老子、郯子、苌弘、师襄等。只要有人在某一方面比孔子强,孔子都虚心请教。孔子甚至也向学生学,孔子有一次跟子夏讨论完问题,就说子夏启发了他。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对每一个问题的思考都那么深入和全面,因此要“不耻下问”。

研讨式学习。孔子的教学不是灌输式的,而是研讨式的。何以见得?因为整部《论语》之中,没有孔子长篇大论的说教,而基本是和学生或者官员、学者的对话,是讨论问题。《论语·雍也》里记载,孔子去见了卫灵公的老婆南子,因为南子有“生活作风”问题。学生子路怀疑孔子的动机,看到会面回来的孔子就一脸不高兴,最后孔子只得赌咒发誓。可见孔子这个老师是没有架子的,什么都和学生讨论。孔子经常和学生一起讨论问题,还经常把学生们聚在一起闲聊,问学生各自的志向是什么,还会做出相应的评价。而孔子的学生往往也会问孔子很多问题,也会问孔子的志向。值得注意的是,参加孔子研讨会的经常还有社会各界人士,他搞的研讨常常是“跨界”的。

“教练”式的老师。孔子喜欢善于思考问题的学生,也喜欢启发式教学,他的教学方法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就是说,不到学生心里很想弄明白又弄不明白时,孔子就不去开导他;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时,孔子就不去启发他;给学生讲出一个道理,他不能推导出类似的三个道理,孔子就不再重复教导他。孔子对学生的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化,而且很注重点化的火候和技巧,这有点像后来唐宋时代的禅宗老和尚的教学方式。孔子还教导学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意思是,在学习上,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孔子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以学习为乐的人,所以孔子的教学是充满乐趣的。

“共享”式教学。《论语》中的许多对话是在教学场所,孔子总是当众引导学生把自己的问题和感悟讲出来,让大家实现知识共享。因为学生很多,孔子不可能一个一个地教,看来他也不喜欢用一个教室给所有的学生一起上课。那么孔子是怎么教学的呢?他一般情况下教学方式有两种:一是针对一些问题重点教授和引导讨论,二是让学生之间开展讨论。比如,《论语·颜渊》里记载:樊迟向孔子问问题,孔子给予了回答,但是樊迟还有迷惑。樊迟因为对于老师的解释不太懂,就去问子夏同学。子夏同学就用举例子的方法,让樊迟理解了老师的话。孔子的很多思想也正是在与学生们一起讨论问题而呈现出来,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在这种共享式的教学中,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深厚的师生情,同学之间也收获了同窗情。

活泼的教学方式。孔子多才多艺,擅长弹琴、唱歌,而且由于出身武将世家,又善于骑马、射箭等等。在陈国和蔡国边境上,孔子的游学团队被军队包围了,三天吃不上饭,孔子不但照常给学生上课,而且为鼓舞学生的士气,还给他们唱歌。今天的人们可能以为孔子这个大圣人,当时在学生跟前一定是很“装”的,其实并非如此,他们师生相处很平等、很自然,《论语》里多处对话,都诙谐有趣。《论语·阳货》记载:有一次,孔子来到他学生子游当主管领导的武城这个地方,听到琴、瑟的音乐和歌唱《诗》的声音,孔子就开玩笑说:“割鸡焉用牛刀?”子游疑惑地说:“老师您不是主张用礼乐教化民风吗?”孔子马上说自己刚才是在开玩笑,子游说得对。其实,孔子看到自己学生在一个小地方这样当领导,可能真是觉得小题大做或者说搞形式主义了,就开了个玩笑。但是对礼乐的小题大做总比不做好,所以孔子并没有真的否定这种做法。孔子调侃子游的这个经典片段总是让人百读不厌,我们一方面可以看到学生对老师学问的信奉,另一方面可以看出孔子的可爱与可敬。

个性化教育。孔子的学生很多,各种出身、各种职业都有,有的在学习期间还在兼职做事。读过《论语》的人可能对孔子的这三个学生印象深刻,一个是率直威猛的子路,一个是温和、好学的穷学生颜回,一个是富有、通达而又风趣的子贡。孔子的学生大多都来自鲁国,因为孔子是鲁国人,在鲁国教育学生的时间也最长。孔子后来周游列国,每到一处,孔子主动拜访著名学者,请教学习;很多当地人慕名求学于孔子,成为孔门的学生,即所谓“三千弟子”。所以书中说孔门简直就是一个“联合国”学校。对于这么多学生,孔子对他们的个性和优缺点了若指掌,而且教学、谈话的方法很有针对性。最后许多学生成为了不同领域的特殊的领军人才,也就是所谓的“七十二贤人”。

带学生游学。孔子一生主要在办民办学校,而且后半生基本是带学生到处周游,边游边学,一边还兼着给各个小国领导人搞咨询——他们一般向孔门咨询国家治理、怪异事件和社会礼仪。孔子每到一个诸侯国,国君大多会隆重接见他,给他安排讲课的场所。很多时候,孔子及其弟子由于交通不便,是行走在山水间的,这些时候孔子往往也是随时讲课和讨论,估计树荫下、山坳里都是当时的教室。所以,我们在《论语》《孔子家语》中可以看到很多孔子在山水间跟学生讨论问题的场景。

上面讲的孔子教学的特点,每一个方面都是和今天的学习型组织理念是一致的:围绕问题学习、研讨式学习、共享式学习、跨界研讨、“教练”式教育、个性化教育、活泼的教学方式、游学等等。

学习型组织是信息化时代的理念,是这个时代为应对信息化、全球化和高新技术所带来的问题而提出的。今天信息化条件下的学习方式和过去是有很多不同的,我们在这里并不是说孔子已经搞了今天的学习型组织,而是说好的教育模式、学习模式是相通的,我们今天一定要知道孔子这个好老师那里,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

上面实际上是我在清华大学的一次演讲的内容。那是2014年春天,我的老朋友彼得·圣吉(学习型组织理论之父,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世界有史以来十大管理大师之一)出席清华大学的一个活动,我应邀参加。演讲之后,彼得·圣吉和研究学习型组织的人表示了很大的兴趣,有朋友希望我把这些观点写出来。

其实这本书已经酝酿数年。说实在的,我最初的起心动念是由于阅读钟道然《我不原谅》一书的书稿引发的。他在批判中国今天教育的时候,书中提到古代孔子、鬼谷子等人的教育,并称他们为“孔老师”“鬼老师”,讲到中国文科考试的标准答案最早来自朱元璋——要求以朱熹对四书五经的解读为科举考试的标准。此书所用“孔老师”的称呼,既有90后对神圣的解构与反叛,也有对孔子这位老师的亲近与赞赏。也许这正是我们对孔子应有的态度。其实孔夫子的“夫子”二字,在古代就有老师的意思,古代人本来就是叫他“孔老师”的。钟道然对教育问题的反思和批判引起了我对教育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本书在写作内容和写作风格上,都受到《我不原谅》一书的影响。

我们之所以写这本书,就是想让今天的老师们读一读,与中国2000多年前的教育对比一下,看一看孔老师有多么可亲可爱,中国古代的教育多么生动活泼,以期在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片面看法上打开一个突破口。

说到这一点,我还想提一下中国古代的和尚们,他们简直就是孔子的教学方法的优秀继承者,而且有许多更好的更精彩的发挥。这样说可能有人不信:和尚不都是耷拉着眼皮、面无表情的苦行僧吗?错了,唐宋时代的和尚并非如此,至少禅宗的和尚并非如此。如果不信,你就看一下禅宗的公案。什么是公案?就是通用的教学案例。实际上通用教学案例并不是今天的哈佛大学才有的,中国古代和尚那里早就有了。这些案例大体有三类:第一类是老和尚和小和尚之间讨论问题的对话;第二类是用来启发小和尚开悟的故事;第三类既是对话又有故事。读一读这些对话和故事,好多让你忍俊不禁:和尚的教学真有趣!

就连和尚的教学都是生动活泼的,那么中国这么好的教育怎么后来就变成了死气沉沉的灌输式的了呢?这是因为历史上一次次政治事件(相当于政治运动),使教育的自由空间变得越来越小,直到明朝朱元璋那里,中国教育被彻底“搞死”了。

朱元璋这个皇帝,对社会采取无所不用其极的控制手段,律法森严(如规定人必须穿什么衣服、什么发型),安排的特务和告密者遍地,而且他还要把人的思想彻底管住。他挖空心思地寻找一种可以利用来控制臣民思想的理论,最后确定为提倡“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朱熹的学说。他规定对于四书五经的解释,必须以经过删节的朱熹版本为准,考试文章必须写八股格式。而且他下旨把国子监给老师贴大字报的一个学生杀头,并且把人头挂在当时的国子监(专门培养高级知识分子和官员的机构,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大学加国家行政学院)大门口的旗杆上,长达160多年。之后,朱元璋还进一步制定法律,规定学生必须听老师灌输,学生如果“诽谤为师者,凌迟处死”,甚至规定学生不能议论食堂饭菜质量问题,不能在校园里随便溜达。于是,孔子留给中国教育的活生生的气息彻底没有了。后来清朝大体上继承了这些窒息教育的规矩,并且长期延续下来。

对于孔子这个好老师来说,最为可悲的是,中国的教育的每一次严重扭曲,都是和抬高他的“圣人”地位同时进行的。以致中国人在痛斥中国教育压制人性的时候,首先被诅咒的就是孔子,认为他是始作俑者,罪责难逃。那么我们要问一句:他何时何地主张过哪怕一点点这种没人性的灌输式教育呢?

孔老师何其冤!他头顶上的“圣人”之名,在很大程度上简直是为人栽赃的罪名;他被高高地抬起来,其实是在为和他的教育主张完全相反的朱元璋、朱熹这些人来承担世人的骂名。如果孔子地下有知,我相信他会落泪的,为自己,更为后来直至今天灌输体制下中国的学生们。

了解孔子吧!其实我们在许多方面都曲解了他。例如他讲的“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论语·阳货》),说的并不是上层社会人的智慧和底层老百姓的愚蠢是不可改变的。而是说,一般的人可以改变,但最智慧的人和最愚蠢的人是难以互相转变的。再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长期以来,被理解成老百姓只能被驱使,不能让他们知道道理。其实,这是断句错误造成的,这句话加上标点,应该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人家说的意思是:当民意可以利用的时候,要顺从民意;当民意不可以利用的时候,要了解民意。为什么要作这种解释?因为孔子从来是主张教化老百姓的,主张“有教无类”的,怎么会说前一种话呢?孔子这样被误解的地方太多了。

技术性的误读只是小误解,政治性的扭曲则是面目全非。尤其是五四运动之后直至文革的批判,由于今天的人对于经典基本不了解,就更加断章取义,想当然地把本来和孔子无关的东西加在孔子身上了。朱元璋、朱熹等“灭人欲”的、与人性为敌的主张没有受到足够的、应有的批判,相反充满人性与人情味儿的、主张个性化教育、进行研讨式教学的孔子,却被当作无人性教育的代表来被“打翻在地”,真是极其荒唐的颠倒。这种建立在无知基础上的批判,其实是在对文化的扭曲甚至犯罪。想到这些,不禁为我们的民族而感到悲哀。

了解孔子吧!别把他当圣人,要把他还原成为一个老师,从而会看到一个可敬可爱的真正好老师。对比我们今天教育的种种令人不堪的问题,太需要这样的好老师复活了!

孔子复活,才有中华文化的复兴。

钟国兴

2016年2月

同类推荐
  • 墨子攻略

    墨子攻略

    墨子虽然是两千多年前的人,但他的若干主张,不仅适用于战国时期,也适用于现代。他的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等主张,不仅与现代生活不相违悖,而且还有启迪作用。
  • 百孝经

    百孝经

    本书主要说明了当今社会的孝养理念,提倡蕴于日常生活中的“常态道德”,弘扬平民化的、生活化的、常态化的孝文化,让孝心孝行落实到无数人每天的生活起居中,落实在一句问候、一个电话、一次探望等细微的日常关怀中。
  • 孟子(中华国学经典)

    孟子(中华国学经典)

    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之后,出世时,家道已衰落,是没落贵族的后裔。据说他的父亲名激,在孟轲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孟轲的主要由母亲抚养成人。孟母很重视对孟子的教育,历史上广泛流传着“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的故事,足见其良苦用心“。在母亲的精心教诲下,孟轲度过了充实的少年时代。 本书是继《论语》以后最重要的儒家经典,记述了孟轲一生的主要言行,突出地记述了孟轲主张仁义、反对暴政和武力兼并的政治思想,以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全书语言生动,比喻深刻,论证有力,文章气势雄伟,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
  • 大学全鉴

    大学全鉴

    《大学》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两千多年来无数仁人志士由此登堂入室以窥儒家之学。《大学》详细地归纳了先秦儒家的伦理、道德和思想,系统地讲述了儒家安身立命的原则和方法,对现代人做人、做事、立业等均有深刻的启迪意义。本书以《大学》中的至理名言为导言,从处世经验和人生励志的角度出发,阐发蕴藏其中的智慧,并以历史中的经典案例加以印证,帮助读者深刻理解《大学》这一传世经典中所包含的智慧。
  • 新国学(第七卷)

    新国学(第七卷)

    本书是第7卷《新国学》,书中具体收录了:《蔡琰的号啕,美杜莎的笑——蔡琰研究的性别反思》、《“儿女情”与“风云气”——论张华文学及其玄儒思想》、《唐代华亭德诚禅师《拨棹歌》所呈现的意涵》、《林希逸诗学思想的特色及其学术基础简论》等研究文章。
热门推荐
  • 強尼殺了珍妮佛

    強尼殺了珍妮佛

    故事发生在终年下雨的小镇──戴德镇里,这是个有神、好人、坏人、外星人、电影拍摄工作人员与大量蜗牛的小镇。戴德镇修车技工钱宁,由于故事剧本的关系,竟然妄想以假结婚的手段,谋杀镇上有名的花痴富家女珍妮弗,以夺取其财产。钱宁与他的损友提姆进行了多次愚蠢而糟糕的诡计,但履次被珍妮弗幸运的死里逃生,在接连失败之后,钱宁开始发现事情不太对劲,他发现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宛如一出二流电影般地,在顺利地发展着........?
  • 纯情·温馨卷(读者精品)

    纯情·温馨卷(读者精品)

    风靡全球的真情故事,感动一生的纯美阅读;润泽心灵的饕餮盛宴,惠泽精英的成功启示;突破困局的导航明灯,缔造成功的内在密码。最纯美动人的励志佳作,无可替代的生花妙笔,展现励志美文顶尖力量,最憾动心灵的饕餮盛宴,最荡气回肠的励志大餐,最酣畅淋漓的悦读。一则则故事,催人奋进,帮你梳理纷乱的思绪,找到人生幸福的密码;一篇篇美文,怡人性情,为心灵注入勇气和力量,带给你爱和希望。一部相伴一生的心灵圣经,一掬滋润心灵的智慧甘霖,在阅读中收获真知与感动,在品味中得到启迪到智慧。
  • 都市之古书系统

    都市之古书系统

    “欢迎宿主来到书中界,这里是书的世界,你能够通过你的努力获取到天书,使用天书能迅速掌握其中的能力,当然,你的能力是可以永远陪伴你,直到你死亡。书中界危机与机遇并存,你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天书。"不得了了,梁坤遇到大机缘了,是机遇还是挑战?神秘的系统来自何方?目的又是什么?看梁坤披荆斩棘在不断的领悟中让大家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 古剑奇谭之记忆情缘

    古剑奇谭之记忆情缘

    “苏苏......”为了心爱之人,支撑了多少年的风晴雪,记忆竟然一瞬间被瓦解。而被她记忆唤醒的百里屠苏,又该如何面对这一切?诡异的古玉,凶煞的焚寂,失忆的晴雪...一连串的问题困扰着屠苏一行人,他们究竟该怎么面对?
  • 三国混官录

    三国混官录

    风云变化,刀光剑影的三国时代。文争武斗,英豪辈出。三国鼎立,终归于晋。激烈动荡后,那一幅幅荡人心弦的画面凝固远去,成为历史的瞬间。
  • 是神仙啊

    是神仙啊

    “你家剑魂石若能便宜点,我要十个!”宁小绝横眉一看,来人竟拿着一把破剑逼她降价大甩卖,忙拉了男票出来。“仙……仙,仙尊?弟子方才多有得罪,还望掌柜赎罪,告辞!”那人慌忙放下银两,来不及拿走东西,脚底一溜便跑了。仙气儿泛滥的行云相当头疼,黑着脸走开:“宰客怎也不顾我的面子……”哼~修仙门下开小店,木有后台,怎好意思混?!
  • 猎人

    猎人

    当人类无法站在食物链的顶端时……谁是猎人?谁是猎物?一击致命、剥皮拆骨。人类社会的法则只剩下一个:丛林法则。————————这是一个狼孩被从天而降的两个软妹子领养的故事。本节目由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男人赞助播出。“鸡肉味、嘎嘣脆。真的。”
  • 轮回之境

    轮回之境

    斩尽苍穹不语,执念挥斥天下。战,倾世为佳人,念,轮回再恋!为你独入轮回之境,盼你昔颜未改!
  • 我们都是二

    我们都是二

    穷丑二代和富帅二代拆不开打不散的传奇爱恋故事
  • 贝多芬传(青少版名著系列)

    贝多芬传(青少版名著系列)

    在《贝多芬传》这本传记里,罗曼·罗兰以极大的热情提醒人们关注那些最不为人注意的伟人特点。贝多芬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展示在人们面前;贝多芬一生所展现的英雄主义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雄伟地展示出来,激励着无数的崇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