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凝聚光影之前,贺源从那股道念中感应到了一丝迟疑,好像还感应到了一丝多此一举的想法,从而让他有了一些猜测。
自然,这些猜测也是与刘泽渠之前透露的天窗隐秘有联系,因为,刘泽渠是这样说的:
“闯天窗程序繁琐,要求甚高,特别是对修炼之路的整体层次要求高,也就是说,即便修道者身具四条修炼之路,而且都是达到了极境的层次,但某一条略微弱一些,还是会失败。”
既然刘泽渠说到了四条修炼之路,这也就是说,拥有四条被那股道念认可的修炼之路,也就可以闯天窗,而在之前,贺源也是测试过了四条修炼之路,而后面的两条显然已经多余。
但此种情绪也只是在半个呼吸中,随即,那股道念又是表现出了一些兴趣,好像真心生出了比试之意。
当然,此时的光之海洋已然回归了山崖,却是从其中心区域隐隐地传出了一些“轰…”之声,而其表面也呈现出了凝聚之势,似乎在其间正在酝酿什么。
光之海洋在回归山崖的时候,由于速度绝伦,基本上就是一个瞬移,在其边缘地带赫然溅出了一丝光芒,瞬间便覆盖住了王之涣和刘泽渠,让二人一阵惊喜交加,当然,一个呼吸中就已迫不及待进入了修炼状态。
由于光影小剑也是从空间中隐去,一时,山崖前出现了极为安静的气氛,只有三十丈高空的两团光影在微微闪烁,却没有气息传出。
有一个瞬间,两团光影似乎是晃动了一下,却又瞬息而止,位置并没有发生一丝偏离,只是其中的气息略微散发出了一些。
此种情景,局外之人自然是不明究竟,但此时的贺源却是有一些惊讶。
在刚才的那一次晃动中,两团光影其实已经以山崖前十丈为界,作了三个来回的移动,也就是说,这是一次测试,以三个来回为限,先回原地者为胜,但最终却是没有胜方,双方不分上下,只在伯仲之间。
无论是测试,还是比试,都是已经结束,两团光影已是消散于空间之中,而此时的贺源对自己的速度却是有些思考。
“快自然是快,应该已经突破了一个极限,到达了一个全新的层次,但这种变化始于何时何地呢?我怎么一点感觉都没有?”
改变也好,提升也罢,如同境界实力的获得,那都是显而易见,真实可感,像这样不知不觉地提高,确实是用神秘也不可描述,一时,贺源对那股道念更是敬仰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这应该是一个层次更高的修炼之法,应该与我当初在宗门藏书楼看到的‘随风入夜,润物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如今我已晋级到极境之中,怎么还不了解这种修炼之法呢?嗯,看来见识方面还有欠缺,亟待增加啊。”
略皱的眉头乍然展开,贺源的心中已是豁然开朗,他觉得自己有了努力的方向。
“轰…”,“唰…”。
就在贺源长舒了一口气,正待转向王之涣和刘泽渠二人时,空间却是兀然一震,随即便是一阵不间断的晃动,伴随着的还有物体破空之声,让他不由一惊。
震动不知起于何处,但声音却是传自山崖,贺源急速抬头,向着正前观望,一幅震撼的画面已随之映入眼帘。
山崖之上,千丈光之海洋已陷入了昏暗之中,甚至没有一丝光亮传出,整个基本上就是漆黑一遍,但却有一幅数十丈大小的光影画面凸出于山崖之外,有如实质般地悬挂在半空之中,一闪一闪地发出紫金色的光芒,却不甚刺目,显得极为柔和。
奇异的是,光影画面之中有着一横三竖四道线条交错,整齐地把画面分作大小均匀的六部分,乍看之下,赫然已是六幅小画,其中隐隐之间更有气流翻滚,让画面显得颇为灵动。
有一个瞬间,贺源体内的规则之灵竟不受控制地运转起来,随之,便有六股气息从身体的各个角落须臾而动,向着前胸的中丹田汇拢。
感应中,这六股气息正是自己的六条修炼之路,此时已经在两个呼吸后完成了融合,犹如一条巨龙蛰伏于中丹田内,但却跃跃欲试,随时都可能脱体而出。
此时,王之涣和刘泽渠已经惊醒了过来,正目不转睛地盯着山崖之上震撼人心的一幕。
当然,在修炼状态中,需要的是一种极为平静的心态,也才能生出感悟,以至于要关闭五识,所以,空间的震动和异响,在王之涣和刘泽渠心无旁骛的状态中起不了作用,那他们又是怎么被惊醒的呢?
因为,山崖的光芒复归沉寂后,光芒之中的感悟被截断了,没有感悟,自然也就退出了修炼状态。
“这就是天窗的初始形象,但是…天窗图册不是明确标注,四条修炼之路就能开启吗?”
光影画面乍一入目,刘泽渠已露出了一些惊讶,显然,出现在眼前的情况,已经有些超出了他的认知。
“我还以为天窗就是一个山洞形式的通道呢?原来是这样…但是,这怎么才能进入宗门呢?”
听了刘泽渠的话,王之涣也是露出了一丝恍然,但随之又是一阵疑惑。
“山崖前的画面,只是天窗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在闯天窗者的规则之灵中,只有两者合一,画面重归山崖,才能最终开启,这幅画就相当于是一把钥匙。山崖最终还是会出现一个山洞。”
虽然自己没有闯过天窗,也没有见识过有人闯天窗,但刘泽渠对闯天窗的种种情况早也熟记于心,王之涣话音刚落,他已是作出了应答。
在二人的眼中,贺源站在山崖之下,身周笼罩着一层实质化的气息,正急速涌动,而光影画面好像也有一股气息若隐若现地向贺源方向探出,似乎正在与贺源的气息建立联系。
十数个呼吸后,空间突地又是一震,随即,贺源身周的气息开始了快速凝聚,须臾间,一幅数尺大小的迷你画面已出现在了他身前一丈左右。
迷你画面凝现之初,并没有丝毫停滞,先慢后快,一闪而没入了光影画面,没有过多的气息外溢,只是出现了一瞬的涟漪,如同绣花针丢进了平静的湖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