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风习习,山花烂漫,香气扑鼻。盛夏的刘家庄有种世外桃源般的美丽。
“三弟妹,起床吃早饭了。”杨氏看已快日上三竿,飞燕还没起来,在外焦急的敲门。
被杨氏的敲门声惊醒,飞燕一骨碌爬起来。刚抬头,窗外照进来的阳光刺的她睁不开眼。
她脑袋里第一反应是自己又睡过头了。看看身旁鼾声响起的汉子,刘年比她睡的还沉,飞燕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
可能是连续照顾刘年太累才睡的如此沉,飞燕给自己找借口。其实她心里明白,昨晚上刘年如狼似虎的索取,自己也很享受,才会睡的如此香甜。
一想到这儿,飞燕的脸红到脖子。赶紧翻看刘年的胳膊,还好纱布没有血迹渗出,就代表伤口没有撕裂,她这才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下。
随手抓了一件衣服套上,匆匆去小隔间洗漱。飞燕只想快点去给刘年准备吃食,他现在有伤在身,可惊不起挨饿。
飞燕去的时候,大家都已开动。
“三弟妺,这份是给三弟准备的。”杨氏看飞燕进门,笑着迎上去。
飞燕连连致谢。
刚刚落坐,飞燕发现。桌上原来的细米粥换成了粗粮粥,一眼见底,可以照镜子。原来的麦面白馒头换成了玉米窝窝头,平常一人三个,眼下一人一个,连最基本的咸菜都取消了,更别说见一星半点的油星儿。
飞燕心头一紧,正常人吃这还可以度日,刘年吃这可不行,他现在伤口正在愈合,没有营养是万万不能的。
原本飞燕还想回刘家后,跟着大锅饭凑合,可以省下一些银子。今日看来她的愿望又得落空。
大房的几个孩子都吵闹着吃不饱,可张氏撂下一句,“只不饱自己想办法,”甩?而去。
老实说,飞燕怀孕后也没有味口。她把自己的那一份让给二房的两个小妞,小孩子现在正长身体,吃不饱可不行。
“三弟妹,你现在可怀着身孕呢?”杨氏一在推辞。
飞燕解释自己吃不下,饿了在做,杨氏这才让两个小妞吃下。
刘年的那份她也没端,而是回到屋里,做了面籽儿加了两个荷包蛋给他,自己也顺便吃了一碗。这些还是在落云镇医馆,剩下的面粉和鸡蛋走时飞燕带回来的。
看着媳妇儿紧锁的眉头,刘年忍不住开口道:“媳妇儿,你怎么不高兴了?”
飞燕把早饭时的情景说了一遍,刘年顿时愣住了,看看碗里的吃食,一脸茫然。
“相公,这是我单独给你做的。眼下我怀孕了,你又有伤,没有营养可不行,我想给正房说清楚,咱们以后自己单独开火。”飞燕说出自己的想法。
“媳妇儿,你说啥就是啥,我都听你的。”刘年很是支持自己的媳妇儿。
夫妻俩就这样决定下来,飞燕又到正房找刘老爷说出自己的想法。张氏在一旁笑的眼睛眯成一条缝,立马叫好。少几张嘴吃饭,又要省下不少,她可愿意,乐呵还来不及呢。
如今的刘家不比以前,已是时过境迁。没了花圃的收入,只出不进。就刘老爷子那点老底也撑不住多久,自是巴不得二房独立开火。
走出正房,飞燕难得的轻松。她可以自由自在的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了。在不用给一大家人烧火,也不用吃大锅饭,想想就觉得兴奋。
一路哼着小曲儿回屋。
“媳妇儿,你路上捡银子了吗?”刘年一看飞燕那得意忘形的模样,心中已有底。
“相公,比捡银子还高兴,咱俩生活自由了。”飞燕高兴的手舞足蹈。
看着眼前的娇媳妇儿,脸上那灿烂的笑容。刘年嘴角微微上扬,心底里小声嘀咕道“到底还是个没长大的孩子样。”
还好刘年藏在心里没说出口,要是飞燕听见准跟他急眼。他爱她,宠她,在他心里,他始终把她当个孩子疼。
说是风就是雨,飞燕准备去落云镇一趟,她想买些猪脚炖汤。刘年看天太热,飞燕又怀着孕,怕她中暑,硬是不答应。最后在她的软磨硬泡下,外加撒娇献媚,刘年只好缴械投降。前提是她必须跟杨氏一起。
这一答应,飞燕立马像断了线的风筝。刘年刚点头,眨眼之间不见人影。
杨氏一是陪飞燕,二是上次接的活她早就绣完了去交货,顺便想在接一些活计。现在的刘家没了指望,她更要多赚些银子,还想送两个孩子上私塾呢,那可是一笔不小的花销。
两人一起去了镇上,先是杨氏去交了活计,赚得150个铜板,又领了一些回来。刘年受伤一直耽搁,飞燕的十字绣还没完工。不过掌柜非常理解,又是老熟人,便格外热情。
从红绣出来,直奔卖菜的地方。这个地方飞燕再熟悉不过,在医馆时可没少去。她带着杨氏抄小路,片刻就到。
飞燕选了两斤最新鲜的猪脚,花去40个铜板,又买了两斤痩肉花去30个铜皮,外加连藕和几斤青菜花去10个铜板,自从怀孕后老是馋零嘴,又去买了瓜子和酥饼花去20个铜板,一圈转下来,飞燕的银袋子越来越轻,不由得心中一紧,隐隐有一些忧心。
这应该是她第一次忧心,自从成亲后,刘年呵护着她,一直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天塌下来自有他撑住。眼下刘年有伤在身,飞燕才知道自己该替他分担一些。
回头一想,至少四个月内,刘年不能干重活,也就是没了进项。她决定在接一幅十字绣回家。
杨氏很是不解,可飞燕只是笑笑说闲着无聊。她不想让杨氏知道自己是在拼命赚银子。
今天的杨氏又收获了一笔,竞难得大方的给两个小妞买了一些零嘴。
两个女人买了一大堆东西,飞燕有孕在身,又不能提重物。只好叫了骡车送她们回刘家庄。
本想叫马车舒服些,可一问价钱,飞燕还是选择了骡车,她现在要开源节流并重。
到了刘家院外,杨氏帮忙把东西往三房提,柳氏看飞燕买了这么多东西,急忙迎上来想打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