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麻子就带着刘老爷子和管家准备前往。
怕这事不成,张氏特意给麻子准备了几十两银子和文房四宝,让他赠于表哥,无非是想让其美言几句,说说好话。
麻子的表哥杨氏一直在衙门做师爷,整日帮忙处理公务,这几样正投其所好。
这文房四宝可是书兴斋的镇店之宝,价格不菲。就杨氏的家境而言,可舍不得买这么贵重的东西,为了能达到目的,张氏也算是用心良苦。
管家一大早就套好马车,载着刘老爷和麻子前住杨家。
杨家在落云镇的街上,刘家离落云镇有一个时辰左右的路程。山路颠簸,刘老爷子年纪大了,管家叮嘱他躺着休息,等到了叫他。
刘老爷子有一些疲惫,闭上双眼小息,可此刻他那里睡得着,满脑子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杨家也是世代的师爷,杨老爷子是中年得子,平时在衙门为人处事低调随和,深得县太爷信任,待杨氏成人,便让他子承父业,接了师爷这份差事。杨老爷子平时在镇上的私塾坐馆,杨家的日子过得也算殷实。
推开黝黑的院门,一个方方正正的院子,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都有房子,一色的青砖黑布瓦。院里的那棵槐树下有一块水泥柱支起的青石板,悠悠地泛着光。院内打扫的一尘不染,院中间停放着一顶轿子。
娇子对于平常人来说可是个稀罕物,一顶娇子上百两,寻常人家就算买的起娇子,也请不起娇夫。
只看这顶娇子,就知道杨氏在衙门混的还算体面的。
麻子带着刘老爷子进屋,杨氏早已在正堂等候。
杨氏处事一向谨慎,县太爷也十分重视,便把朝供这差事全全委托给他办差。
“表哥辛苦,这位是刘老爷。”麻子低头哈腰的行礼,还不忘给管家使个眼色。
管家立马上前,把银子和东西摆放在一旁的条几上。
杨氏面色凝重的脸上这才露出笑容,他顾不上在去听麻子的絮叨,思及方才眼前的银袋子倒不小,忙问道:“刘家花卉的质量可算上乘?都是朝供之物,可得是个顶个的精品,稍有差池,你我可负担不起。”
杨氏故意发问,早前他已暗中调察过,在落云镇也找不出比刘家更适合的卖家。
刘老爷子思索着黄斑病已好,刘家也是养花专业户,不是吹牛,花卉的栽培无人能及,在落云镇也找不出第二家。
“杨师爷,心安。我刘家世代栽培花草,所有品种绝对的精良。”刘老爷子是只狡猾的老狐狸,自是看出杨氏几分心思,说话更加理直气壮。
一旁的麻子根本插不上嘴,两人聊的热火朝天。眼睁睁的把自己弄成了“外人。”
聊着聊着,杨氏越发的满意,不知不觉间话多了起来:“咱衙门不缺银子,买你的花卉只是小事一桩。若您这趟差事办的出色,县太爷一高兴起来,只要一声吆喝,刘家花圃的花瞬间搬空,那就是天上掉银子。”
顿了顿他又道:“您恐怕不知道吧,咱门这次是给朝廷赏给王府的花草,是给小王爷的。若是你供的花草小王爷瞧的上,以后年年如此,说不定小王爷那日亲自招见,赏个一官半职也有可能,您刘家还可光宗耀祖。”
这杨氏格外的献殷勤,似乎很想让刘老爷子做好。
也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杨氏无非是想在县太爷面前表功,县太爷想到朝廷面前表功。人往高处走,水住低处流。这些都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
刘老爷子自然懂得这些道理,可更清楚给官府办差不是那么好办的。
但在想刘家一直处在不温不火的样子,要说大富倒也说不上,只能算中等。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他可不想放过。刘老爷子一心想着光耀门眉。
杨氏当着麻子的面立好契约给刘老爷子过目。
契约的内容大致是,刘家三日后起运花草,起运之时结算一半银子。运到后结算另一半。五日之内运至王府,若刘家未按规定履行承诺,将以三倍赔偿损失。
刘老爷子看后,眼含笑意,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伸出皱纹密布的大拇指按下红红的手印。
三人相视而笑,很是开心。
总之这事儿,就这样定下来了。
刘家早已忙的热火朝天,宋氏帮着张氏准备菜食,柳氏也跟着凑热闹,帮杀鸡宰羊。
当然这只是张氏开的小灶,并不是做给全家人吃。
刘老爷子的马车刚进院门,张氏点燃早已准备好的鞭炮,一阵阵响彻天空的鞭炮声,吸引了众多乡亲们的围观。
“这张氏不光人生的好看,还是个福星,才嫁过来几月,刘家便接这大的差事。”一个穿着一身略嫌简单的白色长棉衣,外披一件浅蓝色的纱衣妇人说道。
“可不是,刘家一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下可要发迹了。”一旁的妇人满脸的妒忌,岔岔道。
围观的人群,你一言我一语,很是热闹,说什么的都有。
刘老爷子清清嗓子道,“乡亲们可要进院一起用膳?”
大家都摆摆手,红着脸,不好意思的?去。
刘老爷子正纳闷,乡亲们咋知晓的如此之快。
这都是拜张氏所赐,刘老爷子前脚出门。张氏就左邻右舍的窜门,见人就炫耀刘老爷子接了衙门送花的差事,那自是光宗耀祖,还在院里放鞭炮搞的全庄皆知。
其实张氏的本意并不是真的炫耀,她是故意制造声势,搞的刘家庄人人皆知,断了刘老爷子的后路,以免他反悔。
殊不知刘老爷子已按手印,早已没了退路,张氏的苦心只能是白忙活一场。
姜是老的辣,刘老爷子很享受眼前的一切,装作一副毫不知情的模样。他就是看透张氏心思,也认为她是为了刘家好,因为刘老爷子坠入温柔乡不可自拔。
正屋热闹非凡,佳人美味的陪伴,刘老爷子笑面如花。
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此话果真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