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姑嫂俩的一唱一和,把冯强训的妥妥贴贴。
“做刘家的姑爷,就安份点儿,别没事找事,自讨无趣。”
临了,飞燕还不忘给冯强上紧箍咒。
这两口子真是见不得离不得,刚刚两人还鼻子不对眼的。眼下又粘糊在一起,那甜蜜劲儿,羡煞旁人。
飞燕无奈的一笑而过,在人家眼里,自己可是个恶人,还是识趣点儿,勉得惹人嫌。
她找了回屋睡会儿的由头离开,光顾着小妹的事,小飞飞还没喂饭呢。
刘年扶着飞燕离开时,王婶抱着小飞飞紧跟在身后。
小飞飞的吃食一直都是单独做的,飞燕特意交待过少油少盐,娃还小,没长全,吃味重了对孩子不好。
王婶哄娃儿,给小家伙准备菜食的重任就落在秀兰身上。反正她还年轻,手脚麻利,多做点也没啥。
乘着给娃儿做吃食的空当,秀兰细心的给飞燕煮了骨汤馉饳,顺便加了青菜,卖相很不错。
眼下飞燕过了害喜期,秀兰尽量给她做些有营养的吃食,肚子里的娃儿还等着吃呢。
秀兰端着两碗热腾腾的汤食出来,烫的直咧嘴。还是刘年先看见后接过手,要不然秀兰真想丢在地上。
这吃食来的正是时候,飞燕正摸着肚子,馉饳就送到眼前。看来相处久了,大家相互间都有了默气。
但飞燕还是很感激秀兰雪中送碳,这份情谊,不言而喻。
看着狼吞虎咽的母子俩,秀兰很是得意。自己的手艺总算有所长进,能让两人吃的如此香,那可不容易。
这话不假,快周岁的小飞飞就知道尝味儿。带点腥味的吃食直接往外吐,小小年纪就有些挑剔,更别说飞燕了。
一碗汤水下肚,顿时暖和起来。飞燕素净的小脸被熏的红通通的,一颦一笑甚为迷人。呆坐在旁边的汉子,看的眼睛都直了。
“相公,你在胡思乱想啥呢?快去把碗洗洗。”
飞燕可是自家男人肚里的蛔虫,他想啥,她一眼便知。看那迷离的眼神儿,就没啥好事。
为了能安生一会儿,溜为上策。
屋外天气睛朗,飞燕打算去二房窜窜门儿。她都记不起啥时候去过,飞燕掰指一算,才发现近期对杨氏疏忽的厉害。
她害喜严重成日里大脑不过事儿,杨氏接近临产很少出来走动。飞燕这才反应过来,已经有些日子没见到杨氏了。
刚走出院外,刘雨神色匆忙的跑来,说杨氏已发动。
飞燕拽着秀兰,一路快步走去二房。杨氏跟稳婆坐着说话,两人笑容满面的谈笑风生,让人错觉杨氏几乎不是要生产了。
可是消息是刘雨亲口告诉她的,由不得飞燕不信。
见飞燕进来,稳婆招呼她坐,杨氏笑着说就不起来招呼三弟妹了。飞燕仔细一瞧,才发现杨氏头上有汗,才明白是真的发动了,只是她表现的镇定而已。
飞燕好奇的问一下杨氏不疼吗?回想起自己生小飞飞那会,再能忍也没她这个忍耐力。杨氏笑着说她,生娃儿那有不疼的。只是明理的妇人,不会把力气浪费在叫痛上,那是白费力气还不起作用。
杨氏也是生过两个娃儿的人,自是经验不少。借着跟她们唠嗑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飞燕也是生过一个娃儿的人,也懂一些。但在心里不得不佩服这些妇人的坚韧,古代没有剖腹产,又没有高明的医术。只能用各种各样流传下来的土方法尽可能的让自己产下娃儿。
又坐了一会,稳婆扶着杨氏在屋里来回走动,她只是动红,多走走生的快点儿。
比起飞燕,杨氏要坚强很多。虽满头大汗,还坚持着跟飞燕说话。走了半个时辰,坐下歇会儿,又继续走。
飞燕不由的感叹道:“二嫂真厉害。”
杨氏艰难的挤出一丝微笑搭话。
“三弟妹,你也不赖啊。生娃能不叫出声的,我在刘家庄这么多年,只见过你一个。”
这妯娌俩竟相互夸起来了,稳婆看两人那亲密样,不知情的人,定会被误以为是一对亲姊妹。
飞燕干笑了两声,她不会说自己当时痛麻木了,怕叫出来没力气生导致难产,任何影响生产的事儿,她都尽量避免。她脑子里可牢牢记着,绝不能不允许别的女人哄她的娃儿,占她的男人,花她的钱。
为了转移杨氏的注意力,飞燕把自个当初的想法说出来了。
合着飞燕当时坚强是为了这个,杨氏忍不住笑喷,就连稳婆也笑的直捂嘴。
生产能如此淡定的人,可不多见。稳婆打心底喜欢这两人的性格。
正笑着,杨氏哎呀一声“我破水了。”
秀兰扶着杨氏去床上躺着,稳婆拾掇着早已备好的接生所需的东西。
飞燕随便瞟了一眼,看剪刀都生锈了。她抢过剪刀扔在窗外,叫秀兰回屋去拿自己生小飞飞时刚买的新剪刀,还不忘叮嘱在酒里煮一下。
杨氏疑惑的看着她,很是不解,庄上的妇人都是这样用的。飞燕未勉有些大惊小怪了吧。
尽管大家都不解,飞燕也没多话。她能说锈剪刀用了,会引起破伤风及细菌感染之类的吗?主要自己只懂点皮毛,拿出来说,不让人笑掉大牙才怪。还是别丢人现眼的好。
秀兰留在屋里帮忙,她思及飞燕害喜刚刚好点儿,怕闻到血腥味儿反复,便把她推出了门外。
飞燕知晓自己的体质,还是乖乖的坐在外面等吧。
过了一会,刘年、周叔、王婶还有小妹两口子都过来了,手里抱着小飞飞。
飞燕接过娃儿,这小家伙吃饱喝足了很听话。自个拿着磨牙棒,啃的满脸口水。
这磨牙棒是飞燕叫刘年用花椒树修的,只是听长辈说啃了对牙齿好,他们就做了一个。
看看那满脸口水的熊孩子,还有那二十四孝好老爹,飞燕忍不住朝他俩翻了白眼。
生三胎就是快,一个多时辰,屋里就传出了舀热水的声音。王婶早就在一旁等着了,赶紧去灶房舀了满满一盆热水端进去。
进进出出几趟热水换下来,屋内响起了一阵娃儿的哭声,那声音很是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