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提也罢,一提飞燕就来气,大房这两口子明摆着让她当坏人。那就成全他们,刚好乘着这茬,好好的教训不知“羞耻”的两人,让他们知难而退。
看飞燕沉默半响,大伙都不知声。都了解她伶牙俐齿的性格,谁都不会自讨无趣,惹上一顿说道。
飞燕不慌不忙的起身,故装笑颜的看着刘雨,笑了笑道。
“大哥,你想跟我们一起做事,我没意见。但是,我有我的原则。第一改掉你游手好闲,爰赌的坏毛病。二从今日开始,在屋里乖乖呆上两个月在来找我。若是达不到要求,一切免谈。”
这话说的有理有据,着实没冤枉刘阳,飞燕说的还是好听的,其实他本人更加狼狈不堪。
刘阳原本高昂的头,此刻耷拉着,他也不好意思还嘴。毕竟人家说的是事实,这会开口,只会让自己此地无银三百两。刘阳人虽毛病多,脑袋瓜子还蛮好使的,识得进退。
虽然飞燕说刘阳,柳氏有些不悦。好在自己没遭池鱼之殃。她偷偷的在心底乐呵着。
这么难得的机会,飞燕咋会放过。若不两个人一起收拾了,她就不叫飞燕了。见刘阳不吭声,那就是默认了自己所说的事实。接下来,她对柳氏也没客气。
顿了顿,飞燕扭头看向众人,目光落在柳氏身上。
“这大哥说完了,就来说说大嫂吧。大嫂若想跟着我一起共事,要求是必不可少的。长嫂如母,我本不该说你的,但为了大家好,我不得不说上几句。你先管好自己爱胡说八道的嘴,外加爱耍小聪明的心,我会考虑大哥的提议。”
这下柳氏立即黑了脸,用眼角的余光狠狠瞅了飞燕几眼,恨不能瞅掉块肉。那气愤的程度可想而知。
爱说是非的毛病是她的硬伤,很多事都坏在这张嘴上,柳氏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把两人数落了一番,飞燕心里舒坦了不少。她早就想好好说道这两口子,只是不想多事,今日自个送上门,就别怪她不留情面。
刘老爷子听的真真切切,按理来说,飞燕并不过份,只是说出了实情而已。他这个做老的,也不好偏袒谁。手心手背都是肉,他唯一要做的就是,让大房两口子有所长劲。
所以刘老爷子神态自若的紧闭着双眼,假装休身养性。对堂内的人和事听而不闻。这就是这老头的聪明之处,一到难以决断时,就装糊涂。
难得糊涂,糊涂点好,但揣着明白装糊涂就难受了。
看来今日的午饭没了着落,飞燕忍不住在心底发出一丝冷笑。人啊真是现实,弹指间,冰火两重天。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回屋吃饭最靠谱。
“公爹,您好好休息。我们就提前回家了。”飞燕本不想打招呼的,但想到有老的在场,该有的规矩不能少。
只听刘老爷子“嗯”了一声,继续糊涂着。
看飞燕抱着小飞飞出门,杨氏带着娃儿们紧随其后。刘年跟刘雨磨叽了一会儿才跟上来。
杨氏刚一出门,就迫不及待的找飞燕解疑。
“三弟妹,你真的答应大哥他们了吗?要是大嫂那大嘴巴到处乱说,这泡菜的独门秘笈就被大白了。”
说这话时,杨氏满脸的担忧。虽然飞燕看不见她的神色,但猜就能猜到。
回去的积雪又覆盖了厚厚的一层,比来时下的更大了。不过飞燕此刻心情不错,自是忽略了这雪天的寒冷。
她紧了紧包被,生怕小飞飞冻着。过了片刻,才眉开眼笑的开口。
“二嫂,你就把心放肚子里吧。就他俩那破罐破摔的样,要改掉那些恶习比登天还难。别说几个月,以我看几年都难改掉。还有我早打算好了,大房两人真改好了,我也只会让他俩做一些简单的杂活,泡菜的腌制是万万不会让他们插手的。”
每挪一步都很艰难,飞燕早就气喘吁吁,还好刘年接过了小飞飞,自己轻松了一点儿。
“那我就放心了,就知道三弟妹做事思虑周全,看来我是瞎操心了。”
刘年跟刘雨听着两人的对话,这两个大男人相视一笑,没有插嘴。
几人到家时,早已饥肠辘辘。回来的正是时候,赶上王婶端菜上桌。看飞燕进门就叫饿,她又匆忙把昨中午没吃完的菜食拿出来热热,大伙将就混了一顿。
吃完饭后,杨氏一家才回屋歇着。
飞燕也乏的很,下雪的日子很适合睡觉。她吃完饭就窝在床上,边哄小飞飞,边想着回娘家的事。
初二是回娘家的曰子,杨氏跟刘雨今年不准备回去。一来雪大,二来她怀着孕,行走不便。他们早就商讨好年后回娘家。
可飞燕不回娘家可说不过去,小飞飞都有半年没见过姥姥,姥爷了。在说自己也思亲心切,隔的又近,不回去会落人话柄。
尽管雪下的很深,刘年还是赶着骡车,安全的把母子二人带到了丈母娘家。
王氏跟宋常青领着家人,早早的就等在院门口,直冻的瑟瑟发抖,鼻涕眼泪流。
飞燕到时,他们的手都冻僵了,王氏抱小飞飞都显得有些吃力。
母女相见格外亲,还没进屋就有说不完的话。
还是回家的感觉好,一进家门就有好吃好喝的伺候着。娃儿也不用自己管,几个哥哥把小家伙照顾的无微不至。
飞燕彻底当上了甩手掌柜,过上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公主”日子。她本想乘着过年的时日,回家帮父母分担分担,可王氏心疼闺女,啥事不让她干。
俗话说得好,一个女婿半个儿。刘年一进门,就被宋世昌拉着去下棋,两人关在屋里,埋头苦战。
宋金宋银这两个当哥的都有些醋意,直说老爹偏心,眼里只有女儿女婿。
也不怪他俩说,飞燕看的都有些嫉妒,连她这个做闺女的都自愧不如。
不过也好,总算不用操心自家汉子跟父母相处。
娘家惬意的生活,总是很短暂。转眼间又到了回程的日子。
王氏本想留他们多玩几日的,又奈不住要回家待客,只得离开。
临行前,王氏才把家里的大喜事,告诉女儿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