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燕听着似曾熟悉的声音,随着众人扭转身。
果真如自己所料,来人正是自家汉子的发小—柳成。
只是还有个公公样的陌生人一起,他在前,柳成在后。
柳成细心的相扶,一看来人就不简单,身份地位应该在他之上。
刘年见状,慌忙上前。笑脸相迎的打招呼。
“贵客到来,有失远迎。还望柳成兄见谅。这位是?”
初次见面,刘年也不好问的如此细麦,
“这是内务府的黄公公。”柳成介绍着来人的身份。
“黄公公,这是我发小刘年。”
还没等黄公公开口,刘年抢先一步上前行礼。
“黄公公好,请您陏我进屋,外面夜深露重。”
站在院外寒暄,刘年总觉得不是待客之道。
这黄公公倒也不客气,让柳成扶着。慢条斯文的进屋。
乡亲们本想凑会热闹,看那公公来者不善的架势,借机散去。
飞燕抱着小飞飞在前,其余人紧随其后。
这黄公公的到来,让大伙忙的不可开交。又是端茶倒水,又是找吃食。
丝毫不敢怠慢,主要是摸不清这黄公公的底。怕招待不周,给柳成找麻烦。
但以飞燕敏睿的洞察力,她看那黄公公的气场,绝非等闲之辈。
能在宫里混到如此高龄,定是能当主子半个家的人,可不是普通的奴才。
刘年陪着他们在堂屋闲聊,飞燕让王婶跟杨氏去灶屋准备菜食。
看两人那风尘仆仆的样,早已饥肠辘辘。不用刘年吩咐,自己就提前准备上了。
当香喷喷的饭菜上桌时,这两个京城里的来人,放下架子,围坐在农家饭桌上享受美味。
虽比不得京里的饭菜细致,但为了填饱肚子,这两人别无选择。
吃惯了山珍美味的两人,觉得农家菜也不错。虽粗糙了一点,但味道确实不错。凑和饱肚子不成问题。
一番酒足饭饱后,柳成才说明来意。
他们此行的目的是为泡菜而来,上次带回的数量太少,根本就不够吃。
这次要上次两倍的数量,也就是五百罐。
飞燕一听,当时就傻了眼,要如此多的量,可不是小数目。家里所有的存货加起来,也就一千来罐。
相当于带走存货的一半,还要供应别的酒馆,剩下的这些远远不够。
可杨氏们却相当兴奋,一听有大买卖,自是高兴的合不拢嘴。早把自已的家底忘在脑后。
刘年倒是想到存货不多的问题,可人家柳成带着黄公公大老远跑来。若是两手空空而回,不光柳成颜面扫地,黄公公也会被责罚。一想到这些,他便只能硬着头皮答应。
所有人都高兴了,只有刘年跟飞燕两人闷闷不乐。眼看要入冬,泡菜原料也是青黄不接时。本想着存货度过整个冬日无忧,谁料到来这一初。
两人苦思良久,一夜未眠。
好在飞燕事先准备的茭白多,还可解燃眉之际。
说实话,她心中也没底。上辈子只吃过韩国泡菜,知其味道,但并不了解其做法。
要是上辈子就好了,随便在手机或电脑上百度一下,韩国泡菜的做法就一目了然。在这里啥都没有,只能靠自己回忆中的味道,尝试着做做看。
因为不知有几分把握,飞燕便没把自身的想法告诉刘年。
若是说了,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等自己琢磨到十足的把握,在告诉他也不迟。
有了这唯一的出路,飞燕多了几分安心,直到夜半鸡叫时,她才迷迷糊糊中睡去。
次日东方刚泛白,柳成就跟黄公公起来,准备装好泡菜动身。
这次整整装了两马车,还好柳成早有打算,提前从镇上买了马车。
把这两人送走后,飞燕便让刘年照顾小飞飞,自己一个人呆在灶房里,捣弄着茭白泡菜。
以前只是想过,真正的要做起来,可没那么容易。
杨氏本想进去帮忙,可飞燕叮嘱不让人打忧,她便没在坚持。
难得空闲,她便抱着小飞飞到庄里窜门。这小子爱热闹,在杨氏怀里不哭不闹,圆溜溜的小眼晴到处看。
左邻右舍都很喜欢,这白白胖胖的小家伙。争抢着要抱,甚是受欢迎。
刘年没了小飞飞的牵绊,难得清闲一回,他便跑去河边摸鱼。
自从做泡菜以后,整日忙碌着。他都快忘了捞鱼的乐趣。
飞燕一个人在灶房里,调料一会加一会儿减,反反复复尝试了十来遍。还做不出自己心中所熟悉的味道。
她有些懊悔,自己上辈子咋都没多学点做吃食的本领呢?
可后悔早已晚矣,为今之计,只有反复的调试味道。味儿调好了,冬日所需的泡菜也就不愁了。
好在飞燕生产后,有足够的耐心,而且也不厌其烦。这要搁在以往,她早就扔在地上,不管不顾了。
眼看快到午后,可能是出来的太久,小飞飞饿了,有些闹腾。杨氏抱着小家伙,一路小跑着回去。
刚一进院门,飞燕就神秘兮兮的拉着杨氏的手,让她进屋尝尝味道。
本想先让飞燕给娃儿喂奶的,可她愣是拉着杨氏先进灶房,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
看着红通通的一盆茭白,颜色鲜亮,甚是好看。杨氏却不由的打了个寒颤,茭白上密密麻麻的辣椒面,不把人辣个半死才怪。
但耐不住飞燕的热情,她还是夹了一小块放进嘴里。入口十分脆爽,面上看着辣椒多,实际上却没那么辣,还在能接受的范围内。
杨氏忍不住又夹了一块放入口中,味道特别,很是不错,只是差了一点点酸爽。
“三弟妹,这茭白是好吃,要是有点酸甜的味道就好了。”
飞燕挑眉,笑了笑道:“二嫂说的对,就等放上几日,有点酸味时,在加上一些白糖,便大功告成。”
不愧是手艺一流的大家,这也能想到,飞燕很是敬佩杨氏。
飞燕觉得杨氏做吃食很有天赋,只是她没叫过啥世面,知道吃食的品种少。才做不出新花样。若是她生在上个世纪,杨氏绝对是个顶个的好手。比自己强上百倍。
果真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