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908000000020

第20章 家风(7)

先存爱众之心,就是人如何面对他人,在思想意识上要完成一个预先的心理上的认识,就是存爱众之心。我们现在很多人,对一个群体或者对别人,走到一个环境里面,他就寻找一个假想敌,或者走到哪儿都觉得这个人好像跟我脾气不对,首先自然在心里就分三六九等。到了一个地方马上就是亲亲疏疏,跟他亲近一点,跟他远一点。在政治体系里面,有的老政客,借这个打那个,在他眼里,到处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勾心斗角。人如果自己没有确立起来,就会受环境控制,很多很善良的人,可能会在某个不好的环境体系里变得很坏。相反,如果自我确立了,在什么样的环境都能独立不移。我们来看了凡具体的描述。

弟子之职,不独亲仁,亦当爱众。盖亲民原是吾儒实学。故一切众人,皆当爱敬。孟子曰: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所谓爱人者,非捡好人而爱之也,仁者无不爱。善人故爱,恶人亦爱。如水之流,不择净污,周遍沦洽,故曰泛爱。问既如此,何故说仁者能恶人?曰民吾同胞,君子本心。只有好无恶,惟其间有伤人害物。戕吾一体之怀者,故恶之。是为千万人而恶,非私恶也。去一人而使千万人安,吾如何不去?杀一人而使千万人惧,吾如何不杀?故放流诛戮,纯是一段恻隐之心流注。总是爱人,此惟仁者能之,而他人不与也。

了凡说,作为一个子弟,你不仅仅是要亲近你的亲人,去养好你自己的内心。所谓亲仁,是指本具之明德,通过事亲而发抉出来。由此对陌生人,也存爱众之心,不要主观和客观上对外界充满警惕和防范。

当年苏东坡先生曾经有一段话,他说,我这个人上可以跟皇帝老儿,下可以跟乞丐玩在一起。在我眼中,天下无一个坏人,天下皆是好人。我当年读他这句话的时候,我就觉得特别感慨。我也是这种感觉。我也从来就没觉得普天下有坏人,现在回想起来,可能和奶奶小时候带我成长有关系。小时候一大家人在一起,奶奶读过古书,又在家德望很高,都说奶奶爱长孙,这在我身上体现得很明显。小时候,奶奶让我感觉到了人世间就是一个道义的天地,只要有道义,就能成为自己和周围的王者。所以我在奶奶的爱护下像个孙猴子一样善良而顽皮。这一点来自奶奶的滋养,在我40岁之前我是没有思考过的。家庭家族对一个人的影响至深,这一点我们缺乏普遍的考察和反省。在家族女性里,奶奶读过古书,身上有巾帼气。一身行履,胜过大丈夫。

奶奶给我讲过无数过去的经历,但却几乎没有恨过谁的记忆。那种对往事的态度,也许从小影响着我对事物的判断。从奶奶身上,可以看出儒家蒙学教育力量的强大,她能背诵《女儿经》、《三字经》、《弟子规》、《昔时贤文》、《幼学琼林》这些蒙学经典,而她一辈子也是按照经典行事的。我记得她即使骂人,也会找到一个经典的出处。所以,有一个义理的支撑,才能够让她在充满艰难的人生中过得心安理得,并无所歉疚。我身上的某些东西,也许有奶奶的影子。

我记得当年解决我某个级别的时候,那时上级机关开党委会研究,我们上级有一个领导,开完会下来就跟我说,某某人说你坏话了。他还说,是我力主要解决你的级别问题,以便你大胆开展工作。他说这个话的时候,我一方面特别谨慎,一方面特别反感。我想,你说这个话是为什么呢?党委会讨论的,你不应该跟我说这个话。第二,你说那个人害我,其实他是我的一个朋友。我听了之后,我怎么去面对他。第三,他说没说过这个话,是不是你向我示好?

古人讲“非礼勿言,非礼勿听”。我当时就把他的话给截住了,我说谢谢谢谢,这些事不知道比知道好。他当时就有些尴尬。其实我当时也知道这是个与他结盟的机遇。你要是站在他这条线上,你就需要马上把话递过去,“他这么说啊,太过分了”,就开始与他一起把某某合骂一顿,然后两个人就开始近乎了。但是我不想跟他近乎,因为从他的德行、德望来说,一,我认为他走不远。二,我认为他坐这么高位,不值得我尊重,因为他没有这个德行,是纯粹的尸位素餐之辈。

所以怎么去跟人相处,这是个问题。我这样自然得罪了他,后来对我有各种刁难。但我仍然会觉得,他这个人没那么坏。我就是这个感觉。我觉得其实他是出于他个人的成长、经历的方方面面原因,他有自卑,需要拉帮结派。他希望通过一个私相授受把你笼络住。他的笼络是出于他的恐惧,以巩固他的位置。

人的来龙去脉,你要看得清楚他的思维在哪里,不要以一时得失为计较。人在职场里要走几十年,会遇见不同的人。跟错了人是很危险的。有的人没有大格局,但是有权势,你怎么去跟他相处?这都是问题。但你如果读过历史,就像当时的袁绍,权势一时无两,是不能相随的。内心有所坚持,外在自然会蒙诟病,当时王阳明说只要内心无诟,举世非之而不顾,千百世非之而不顾。这需要何等的勇气。

反倒40岁之后,各种关系处理得很好后,我反倒觉得还是要如履薄冰。朱熹有句话叫“世路莫如人心险,几人到此误平生”。就是说,世界上的道路再曲折,也没有人心曲折。人的坏能坏到你难以想象的地步。“几人到此误平生”,有多少人对人心的判断不准,被人家害了。所以要有智慧,要有充分的警惕。我虽然觉得没坏人,但是我还是有点防范的。我防范的手段不是通过别人,我防范的手段是通过我自己。我一直跟人家讲,自己的修身是最大的安全。

我们看了凡教孩子怎么说?“盖亲民原是吾儒实学。”亲民是什么?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践,这些都是“吾儒实学”。了凡老说吾儒吾儒,20卷的《袁了凡文集》绝大多数内容涉及的都是儒家的价值,只有《了凡四训》、《祈嗣真诠》,集中地包含了一些佛家和道家的东西,其他的很多的专著,都是儒家的东西。他说的“吾儒实学”,就是孔孟实践儒学的实际学问,不是虚幻的。

中国有个实学传统,孔孟其实是实学。我们很多人读错了,觉得孔孟学问不能落地、不能干事,这是胡说八道。范仲淹、王阳明、曾国藩这些儒生,不照样带兵打仗,建功立业?了凡他在宝坻,留下那么多政绩。他在朝鲜打仗,兵法上也很有一套。而且治水利、勘地貌,南稻北种,了凡都是专家啊,这都是实学。了凡的《宝坻政书》,包括文集其他方面的内容多是实学。他初临宝坻,就专门研究各处土质,这个土适合种什么,那块地适不适合耕种,开了很多荒田,很多工作做得特别细。

“故一切众人,皆当爱敬。”首先我们对一切众人都应当爱敬,不要主观上去假定谁是敌人。其实我们在任何一个格局里面,你的敌人也在变化,朋友也在变化,不要随便假定,要以德取友。孔子论损益三友,不在故交。所以从自身存心来说,先存爱敬之心。你存了爱敬之心,你就自己先立以德了,因为孟子说的,“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内心仁厚的人,是爱别人的,有礼的人,他会敬重别人。这样“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那么“所谓爱人者,非捡好人而爱之也,仁者无不爱”。所谓爱人,不是挑拣着去爱。善人爱,恶人亦爱。你爱人,不是说这个人好我就爱他,好人大家都爱。恰恰是坏人,是个可怜的人,也要爱他。

中国百年以来,很多好的家教传统被中断了,家庭之中,爱都不会爱。前两天我一个同学请我吃饭,十几年没见了,我们当年关系很好。记得我们高考完了之后的一个夏天,站在我们老家的十字路口上,他泪流满面地跟我说,他的哥哥学习好,他学习不如他哥好,他爸妈对他哥特别好,就是今天炒了鸡蛋,让他哥多吃鸡蛋,让他少吃。明显地以学习成绩,作为对待兄弟俩的一个态度。说有水果,有一个梨,拿出来给哥吃,不给他吃。理由是学习太差,他就觉得很受伤,特别难受。

那是让我很震撼的一件事情,因为从外表一点也看不出来他爸妈那么偏心。我也有弟弟,我们家对这几个孩子,包括我姐姐,从小一模一样,一个苹果要分三份,我姐那份还不能小,绝对是整整齐齐的,三个孩子一视同仁。但是家与家不同。所以孟子说“才也养不才,中也养不中,故人乐有贤父兄也”。就是正是因为这个儿子不好,你不要抛弃这个儿子。两个孩子要一起爱,这才是我们儒家的义教之源。

老子讲,“天无弃人”,上天不会抛弃任何一个人,每个生命都有价值,看你会不会给予他。你的给予会使一个自己觉得没有希望的人、很自卑的人,在你面前突然自信起来了,突然觉得有温暖了,这就是我们讲的,“圣人出而万物睹”。你碰见一个好的人,他能把你的正能量、正向的东西呼应出来。舜就是这样,你跟舜待在一起,哪怕是个乞丐,过了几天,觉得自己也挺自信满满,觉得我也挺不错的,内心的快乐感就出来了。但为什么跟有些人在一起,你会老觉得自己很差劲、很自卑,觉得自己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痛苦极了。除了你的问题外,他的人格也是有问题的。

我们一般在培养人的时候,是以一个善的或者是道德的标准去要求人,这个善既可能是你的善,也可能是一个外在的道德标准,这叫以善服人。以善服人,往往是要求别人达到某个标准,或者以自己的优势为标准。我级别比你高,老老实实听我的,这就是我的善。我的优势,你要服我。我学历比你高,我是博士,你是大专、初中毕业,在博士面前别提学历,老老实实听我的。我有钱,你没钱。各种各样的看不起你。这个叫以善服人。也是一般人用来管理和引导人的方法。

儒家则认为,“以善服人,人未有服之者。”就是说以善服人,没有任何人从内心去服你,你说你学历高,你是博士,我初中毕业,但是我的文化水平可能比你高多了。你是博士,有了学位后基本不读书,我初中毕业,但我可能天天读书,我就有学问。我过去当出版社社长,我发现一个非常可怕的现象,就是文化人不读书。我在出版界号召,编辑们一年至少要读几本书。“我今天审稿了,那不是读书吗?”我说,那是你的工作,不是读书。文化人要不带功利性去读几本书。所以,学历、学位、身份、职称、地位不代表什么,真正的水平来自日常磨砺。这就是古人说的“极高明而道中庸”。

儒家主张“以善养人”。什么叫以善养人?就是把对方的善给养出来,让对方得到肯定,自我成就。比如说我们开一个新产品策划讨论会,当你的下属提了一个新创意,“以善服人”的做法就是,“你这个创意我早就想到了,没什么新意。”或者下属提了一个特别好的创意,你说,你这个创意虽然不错,但是我去年就想到过。这都是以善服人,有话语优先权。或者用一个标准往那一放,说出下属种种缺陷或不到位。

以善养人则是这样:一听这个创意,其实你确实也想过,却假装没想过,说:“这个想法真的挺好的,很有创意,请进一步说说你的设想。”下属就说出来了进一步的想法。其实这个创意你过去考虑过十分,下属提出来的设想不过三分,你就引导他。“引而不发,跃如也”,你会说:“你能不能从那个角度,你再想一想。”他已有三分了,你一点到四五分,他自己就“刷——”地一下又爬上来了,五分六分就引出来了。所有的感觉都是他的,他的功绩,那这个感觉就起来了。他自己想,“今天很高兴,做的事领导也看重,我得好好干,越干越有劲。”这就是以善养人之善,这就是“圣人出而万物睹”。圣人在你面前一站,他这个方法能够帮助你看见自己的优势,你自己一下就自信了。这就是儒家化人的精髓。

“善人故爱,恶人亦爱。如水之流,不择净污,周遍沦洽,故曰泛爱。”所以善人当然要爱,恶人也要爱他,就像水往下流,它不会去选择干净的地方才流过去,肮脏的地方它就不流了。水一流就是周遍,一下就下来了。“沦洽”就是一大摊。

有人由此问,既然是这样的话,为什么《论语》说“唯仁者能恶人”?对这句话,后人的解释大多数是错的。了凡这个解法是对的,但是更正宗更正确的解法在朱熹。我早年读《论语》,对后人理解这句话就有怀疑。这句话完整的是:“唯仁者能爱人,能恶人。”出自《论语》。比较权威的《论语》翻译版本,当属杨伯峻先生的翻译。他的解释是:只有人格完美、人格高尚的人,才能够去喜欢别人,才能够去讨厌别人。我就觉得奇怪了,小人也有喜欢的人,也有讨厌的人。每个人都有喜欢人和讨厌人的权利和表现。所以小时候读这句话,我就觉得不对,我一直在琢磨。后来我看到朱熹的一个解释,包括我自己的一些管理体验,我体会到,圣人的好多话我们要用终身去证悟它,反复去琢磨。后来我发现这个话是什么意思了,就是:人格完美的人,它代表了一种喜欢人的标准,也代表了一种讨厌人的标准。因为我是人格完美的人,我喜欢他,大家都喜欢他,我讨厌他,大家也很讨厌他。因为我代表一种标准。我们来看了凡怎么解。

同类推荐
  • 自由的认识与实践: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及其当代意义

    自由的认识与实践: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及其当代意义

    本书对自由的历史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提出与逻辑线索、理论构成与研究方式,自由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自由主义批判与重申,实践理性与自由实践理性等问题进入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
  • 邓小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邓小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本书分析邓小平怎样解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有利于揭示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从而指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发展。
  • 毛泽东读书心得·毛泽东用三国

    毛泽东读书心得·毛泽东用三国

    古今中外,还没有人像毛泽东那样善于运用三国故事,赋以《三国演义》、《三国志》以时代的涵义,传播他那深邃的哲理思想。毛泽东曾说过,读《三国演义》这类书,让让人对社会了解多一些,也会对事物增强分析能力。三国故事汇集了农耕社会几千年的智慧,写了各种善恶观,也写了各路人马的众生相,和以他们为载体的文化道德观。《毛泽东用三国》(作者孙宝义、刘春增)系统梳理了毛泽东以史为鉴,《毛泽东用三国》运用“三国”的智谋,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一些实践问题。
  • 润物无声: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成果集萃

    润物无声: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成果集萃

    思想政治工作,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企业业务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我们党能够继往开来、卓有成效地联系群众、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的政治奥秘所在。
  • 和谐社会语境下的老龄问题研究

    和谐社会语境下的老龄问题研究

    “长者先幼者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1999年中国进入老龄社会以来,老龄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老龄化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话语。人口老龄化意味着什么?对城乡二元体制下的中国人有何影响?国家、政府、社会在养老责任中的职责分担如何?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老年人能否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我国在建设和谐社会,养老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如何得以解决?西方福利国家模式在中国行得通吗?如火如荼的社会工作教育如何本土化?这都是笔者郅玉玲在《和谐社会语境下的老龄问题研究》写作过程中不断思考的问题。
热门推荐
  • 美人在九幽劫境

    美人在九幽劫境

    不想时代巨变,一群落伍的曾经精英面临被时代淘汰的可恶结局,为了不可改变的时代而自尽?或是归隐山林?寄情田园?不可,不可,不可。当年不需遥想,今夕才是最佳。现在才是开始。。。。。看美人在九幽劫境。
  • 粉红掌柜

    粉红掌柜

    大学老师告诉我们,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在哪里,做好职业规划很重要!扫地小婢女?话说丫鬟虽是最有潜力的穿越职业,总是能和主子的奸情不断,可惜她才不爱……管钱小账房?不错不错,记记账,打打算盘小日子过得也很滋润。要不就这么平平淡淡过一生?可是过日子哪有这么容易!!小少爷,大老爷,还有丞相家的公子哥……一个一个跟在她后面走!!!兜兜转转之间,爱情就像一匹织绣,一丝一线,从平淡到绚丽。
  • 殉界

    殉界

    轮回归来,斯人皆逝,我们需要英雄。仰看九天之上,先贤喋血,俯视九幽之下,鬼雾翻腾。当气运凝聚,这是一个伟大而衰弱的种族最后的挣扎。当时空破碎,这是一段全新的旅程。虚无缥缈的命运能否创造奇迹,谁能开创未来。疯癫热血如他?智谋渊海如他?沉稳坚毅如他?机缘多得如他?万界推崇如他?万民唾弃如他?抑或这只是被抹杀前最后的光......
  • 孤独是快乐的起源

    孤独是快乐的起源

    从一个孤独的小白羊成为快乐的小白羊,也是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
  • 七仙女传奇

    七仙女传奇

    林玉茹,天庭七公主,为了一段人情,亲自下凡报恩。玉茹下凡投胎却阴差阳错的投错了胎,可是皇天不负有心人,让玉茹与自己相爱的人在了一起,两人历经艰难,终于决定在一起时,却从天降下了一个晴天霹雳的结局,玉茹最终知道了自己不是白家亲生的骨肉,她痛苦不已,决定离开自己心爱的人-柳依琪。途中经过了风风雨雨,两个有情人最终走到了一起。在玉茹产下女儿的半年,由于母后的寿辰,她不得不回天宫,玉茹与依琪约定3年后再见,可玉茹就一去未回,依琪得知爱妻死后,最终抛弃家人,落发为僧……
  • 皇帝老爸

    皇帝老爸

    中国古代的历代皇帝既是“九五之尊”的真命天子,也是一个做过儿子、做了父亲的平凡人。虽然他们是皇帝,当然也只是凡人,那么,他们的成长经历、所受到的来自家长的教育、还有对后代的培养教导,不可否认那会是很精彩的。虽然时过境迁,社会形态不同、人们的价值观也很不一样,但是历史就是一面镜子,那就让我们看看这些走过历史尘埃、名垂青史的皇帝老爸们自己是怎么接受教育成长,而后又薪火相传下去教育自己的未来皇帝儿子的历史故事。
  • 烽火大明之霸权天下

    烽火大明之霸权天下

    重生乱世,只想用双手打出一片天下,用头脑换的繁荣富强!我够胆,够狠,够气魄,想要重振天下,有这些就足够了!——杜威
  • 妖孽校草霸宠迷糊甜心

    妖孽校草霸宠迷糊甜心

    第一次见面,她夺走他的初吻,霸道地说:“你已经盖上了我的印章,以后就是我的人了。”第二次见面他告诉她,那只是开玩笑,惹了他就想跑?哪有这么容易的事。从此腹黑的校草就此缠上了她,怎么甩都甩不掉。有人问她的愿望是什么?她说:“上天能够派人来收了夜景轩那个妖孽。”某妖孽从背后蹿出,“已经被你收了。”
  • 妃本惊华:腹黑王爷不好惹

    妃本惊华:腹黑王爷不好惹

    她是纳兰家孤女,背负着仇恨重生,辗转成为医神琥珀的徒弟。他是冷漠倨傲的凌王,她一无身材二无财宝,为何这腹黑王爷总是紧追着她不放。几次为她犯险,不惜性命,不顾身份,甚至同她一起跳入万丈深渊。她重伤醒来,身前的他如重获珍宝,“七儿,莫要再离我而去。”深情是他,无情也是他。诸多的海誓山盟,转身却娶他人为妻。一纸休书,两行薄泪,此一生不奢求举案齐眉,只愿你一生喜乐长安。
  • 如斯大神:公子世无双

    如斯大神:公子世无双

    一朝穿越,安居于小村庄。她以为她这一生可能就当个快乐的米虫就行了,不想,私塾同门让她帮个忙,竟惹上如斯大神人一个,唔......请神容易送神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