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884200000016

第16章 刘备亲出征吴蜀大对抗

在关羽和吕蒙相继去世后,孙权便派陆逊为镇西将军,屯兵夷陵,守住三峡之口,让刘备的力量不能再往东发展。从此,三国的势力范围也固定了下来。

建安二十四年末,曹操上表孙权为骠骑将军,领益州牧,封南昌侯。孙权也派遣校尉梁寓入贡,上书称臣于曹操。

书中,孙权居然暗示曹操,天命所归,应篡汉自立。曹操反而很大方地将密书呈现于亲近大臣前,并表示:“这个小家伙居然鼓动我坐在炉火上呢!”

侍中陈群趁机建议道:“汉祚已终,本就不是今天才发生的啊!殿下功德巍巍,是万民瞩目的对象,故孙权在远地都向我们称臣,此为天人相应的吉瑞之兆!殿下宜正大位,不要再有什么疑虑了。”

曹操笑着表示:“如果真有天命,而且在我的话,吾愿意为周文王矣!”(意思是和周文王一样,由其儿子周武王击溃殷纣,成为天下共主)其实,这些年来,曹操忧劳过度,健康早已大不如前,加上偏头痛的宿疾日益严重,自知不久于人世,因此对建立新国家的兴趣显然不高。果然,第二年,也就是建安二十五年一月,曹操宿疾复发,来不及回到邺城,便在洛阳的行营中去世了,享年六十六岁。其子曹丕,继任为魏王。

成都的刘备,起初接到关羽节节获胜的消息,自然非常兴奋。

诸葛亮提醒刘备要注意关羽后方,刘备便派特使向驻屯上庸的孟达和刘封传令,要他们随时注意荆州军情,并给予必要的支援。

但在吕蒙偷袭江陵时,陆逊同时占领秭归,封锁住三峡之口,使刘备方面的荆州军情中断。

由于上庸方面尚有军情回报,刘备虽积极筹备东征,但总以为如有紧急情况,孟达和刘封必会先行驰援,而且会有军情呈报成都,因而没有特别在意。

等到江陵陷落,关羽、关平和都督赵累同时遇害的消息传到成都后,一切都已来不及了。

刘备气愤又伤心,当场晕倒,在诸葛亮苦劝下,情绪才稍平稳。当他获知关羽曾向孟达等求救被拒,恨得咬牙切齿,立刻下令召回刘封和孟达,诸葛亮劝他勿逼得太急以防前线生变。

果然不久便接到孟达的辞职书,表示他常受刘封依势欺凌,根本无法有效指挥军队,加上畏惧未曾驰援关羽,遭到刘备怪罪,乃径向魏国投降。

曹丕欣然地接受孟达,并封他为新城太守,以作为进攻益州的先锋部队。

接着更命令右将军徐晃,联同孟达反攻刘封,这回连上庸太守申耽都投降了。刘封虽奋力反击,到底势单力孤,加上作战经验远不若徐晃,被打得大败,只好弃守上庸,退回成都请罪。

刘备虽然气愤刘封未能驰援关羽,但到底是义子之情,不忍处以极刑。

诸葛亮却认为太子刘禅个性和顺,刘封性情刚猛,骄奢强悍,名义上又是刘禅之兄,恐怕日后在继承事件上造成危机,因此力劝刘备趁此机会除之,刘备便下令刘封自裁。

这段期间,孙权和曹丕关系甚密,使得刘备反而在北、东两方面的战线上,都遭到威胁。

刘备虽急于替关羽报仇,但为顾全大局,担心北方或有剧变,不敢轻易尝试。

果然在建安二十五年十月,传来不幸的消息,在曹丕的逼迫下,汉献帝禅位于魏,改奉山阳公。曹丕正式废汉朝,即帝位,是为魏文帝,并追尊曹操为魏武帝。

曹丕字子桓,为曹操之次子,由于长子曹昂死于征张绣的战役中,便以曹丕为继承人。

建安十六年,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建安二十二年,曹操自立为魏王,并以曹丕为太子。

曹操去世后曹丕继位为汉丞相、魏王,并改建安二十五年为延康元年。

曹丕个性深沉,外表温文恭厚,属于早熟的孩子,成长期间,曹操便常带在身边,因而得到文武全才的教育。《魏书》记载他:“年八岁,能属文,有逸才,遂博贯古今经传诸子百家之书,善骑射,好击剑”,俨然是位天才儿童。

不过,曹丕曾在一篇自叙文章里,说到他是苦学而成的,也就是说曹操对曹丕要求相当多,五岁练习弓箭,六岁练习骑马,并接受相当严格的剑术训练。

文事、武学上都受到严格的磨炼,也养成了曹丕相当高的自信心。

掌权后的曹丕,仍关心当代文人,对文人的礼遇,显然超过以武功见长的父亲曹操。

他所写的《典论》,在文学批评史上的价值颇高,尤其是《给吴质书信》中,对“建安七子”的文风,有相当恳切的评语。

其中的“文章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更充分显示,身为政治最高领导人的曹丕,对当代文学的重视。

延康元年(公元220年)二月,曹丕以魏王身份,令大中大夫贾诩为太尉,御史大夫华歆为相国,大理王朗为御史大夫,建立了自己的班底。

四月,大将军夏侯惇去世,曹丕的军事指挥权更为增加。

七月,孙权遣使奉献,蜀将孟达也率众来降,曹丕的声望大幅度提升,新政权很快地稳定下来。

十月,汉献帝见大势已去,在魏国群臣极力压迫下,终于祭告汉高祖庙,并使兼御史大夫张音持节奉玺绶禅位于曹丕。

咨尔魏王,昔日帝尧禅位于虞舜,舜亦以命禹,天命不于常,惟归有德。汉道陵迟,世失其序,降及朕躬,犬乱兹昏,群凶肆逆,宇内颠覆。……君其祗顺大礼,乡兹万国,以肃承天命。

并于繁阳设坛,举行禅让之礼,改延康元年为黄初元年。

据《魏氏·春秋》记载,曹丕升坛礼毕,回头对亲近大臣小声表示:“到今天,我终于知道舜、禹受禅让的故事了。”

曹操于年初去世时,由于事出突然,魏国曾陷入严重危机,甚至有人建议实施军管,但为曹丕拒绝。前后半年左右,曹丕不但稳定了大权,并正式篡汉自立,可见曹丕的能力,丝毫不亚于其父曹操。

曹丕篡汉自立,加上谣传汉献帝遇害,这个消息对刘备和诸葛亮的震撼性不亚于关羽遇害、荆州丧失,因此报仇之事只好暂搁一旁。

刘备以汉室后裔身份,并号称汉中王,自然对这件重大国事必须立即表明立场。

首先刘备通告天下,命令蜀中文武官员尽皆挂孝,为汉献帝发丧,并追谥为“孝愍皇帝”。

益州群臣劝刘备承续汉之大统,继位为皇帝。

刘备犹豫未决,又听说孙权向曹丕遣使称臣,曹丕进封孙权为吴王,不禁大怒,想举兵征吴。

诸葛亮引汉光武帝的故事,对刘备说:“当年吴汉、耿弁等劝世祖(光武帝庙号)即帝位,世祖前后谦让了四次。

“耿弁进而表示:‘天下之英雄,跟着您出生入死,都是抱有希望,如不从议,他们将各自散去,就不再为您效命了。’世祖感其所言至诚,便答应了。

“如今曹丕篡位,天下无主,大王乃汉室苗裔,更应继世而起,现在即帝位,正是时候。诸士大夫随大王征战历年,亦望得尺寸之功。如同耿弁向世祖所言啊!”

刘备无言以对,也就不再推辞。

在曹丕称帝的第二年,刘备即帝位于成都武当山之南,仍以“汉”为国号,“袭先帝(汉高祖)轨迹,亦兴于汉中”,史称“蜀汉”。并改元章武,以诸葛亮为丞相录尚书事;许靖为司徒;张飞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马超为骠骑将军,领凉州牧;立王后吴氏(吴懿之妹)为皇后;刘禅为皇太子,并娶张飞女为皇太子妃,并立其子刘永为鲁王,刘理为梁王。

这时,一直把关羽当作兄长般的张飞,再也忍不住了。他由蜀北的阆中,急书刘备,表示关羽之仇不报,富贵毫无意义,并表示愿意亲自东征孙权。

刘备便下令,张飞自阆中率兵万人先至江州,等待他由蜀中御驾亲征,一同讨伐东吴。

诸葛亮心中虽百般不愿意,但他深知刘备个性,苦劝必无用,而为此头痛不已。

倒是翊军将军赵云仗义执言。

在诸大臣都不敢进谏之际,和刘备、关羽、张飞等同样有数十年交情,而且一直为公牺牲自己声名地位的老将赵云只好站出来进行最后的苦谏了,他表示:“国贼是曹操,不是孙权,如果能先灭了曹魏,孙权自然会屈服。

“目前曹操虽死,其子曹丕篡位,天下人心不服,若我们能趁此机会,进攻关中,占据黄河及渭水上游,进而讨伐凶逆,则关东地区怀有汉室忠诚之士必会趁机背叛曹氏,裹粮策马以迎王师。

“把伐魏这件事放置一旁,先和原是盟友的东吴作战,是很不利的,何况战争一发不可收拾,绝对不是智士应有的策划啊!”

刘备认为赵云不了解其心,甚为不快,但赵云是老友,又有卓越战功,刘备虽气愤,仍不便当面责备,何况赵云之言是相当有道理的。

益州学士秦宓也乘势进谏,用天象来劝告刘备勿伐东吴。

刘备闻言大怒,以秦宓扰乱军心,便将之下狱治罪。幸诸葛亮在事后力劝,并为秦宓说情,才获得赦免。从此再也没有人愿意表示反对了。刘备乃命令诸葛亮辅佐太子镇守成都,自己择日起兵御驾亲征。

就在临行前,忽接到阆中车骑将军张飞营中都督紧急军情报告,刘备大惊失色,当场大叫:“糟了,翼德(张飞)出事了!”

果然是张飞遇害的噩耗,在阆中出兵前夕,张飞遭到部将张达、范疆暗杀,首级甚至被叛将带往东吴邀功。

张飞和关羽虽然情如手足,且有三十多年交情,但个性上迥然不同。

陈寿在《三国志》评论说:“关羽善待士卒,而骄于士大夫。”因此和同事及他国将领间关系大多不佳,常无意中得罪人而不自知。

张飞则“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常对部属要求太多。刘备曾一再劝诫张飞:“卿刑杀既过度,常生气鞭打士卒,处罚过后,仍放之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

换句话说,张飞脾气暴躁,面恶心软,生过气便马上原谅他人,别人或许记恨在心,他自己却毫不提防,因而刘备非常担心他的安全。

关羽战死后一年多来,刘备忙于国事,日子还好过些,但镇守在关中的张飞心里就相当不平衡了。

他的个性变得更暴躁,常用暴力行为来泄恨。

刘备称帝后,张飞派急使送了一个表章。以强硬态度,半指责半要求地希望刘备速为关羽报仇,切勿忘掉早年共同创业之誓约。

刘备激动之余,便下令张飞由阆中编组万余人马,到江州会合,共同征吴。

编组兵马本是烦杂工作,但张飞心急如火,对工作的要求超乎常情。张达及范疆被迫走投无路,于是暗杀张飞,投靠孙权去了。张飞享年五十五岁。陈寿表示:

关羽和张飞,雄壮威猛,均可称为万人之敌,为世间难得一见之虎将。关羽当年报效曹操后,才离开曹营,不辞辛苦及危险,回到刘备身边。张飞义释严颜,以最少的战争代价攻取巴东,两人之作为和功业,均有国士之风。

可惜关羽刚而自矜,张飞果而无思,均以其个别之短处,遭到杀身之祸,此理数之常也。

张飞遇害的这笔账,刘备伤心哀痛之余,便将之记在孙权头上。因此不顾张飞遽逝后军队编组的困难,毅然决然地在仓皇中勉强编组四万余兵马,集结江州,准备尽速出兵。

蜀汉东征军的编组如下:

统帅:刘备

总参谋长:刘备自兼

参谋:马良、黄权、程畿

第一军:吴班大军

第二军:冯习大军

第三军:张南大军

预备师:赵云大军

到达江州后,刘备命赵云大军留守,令吴班第一军为先锋,先出兵三峡,攻入荆州境内,自己率领第二军及第三军随后而至。

这次编组,刘备几乎是单打独斗。他将蜀汉作战力最强的马超大军及魏延大军,留守汉中和蜀北,以防魏军趁机南侵。

大本营中,作战经验最丰富、立功最多的赵云大军却编为预备师,留守江州,一方面表示刘备对赵云反对这场战争的不满,一方面也预防万一东吴军由他道攻击益州时,赵云至少可以站在第一线,确保蜀中安全。

由于关羽、张飞、黄忠先后去世,刘备阵营中,能独力作战的统帅级将领不多。刘备以皇帝之尊,亲自指挥东征事宜,的确抱有相当的悲剧精神,或许刘备也早已把自己豁出去了。

鉴于刘备军声势浩大,加上鲁肃去世后,和鲁肃抱有相同亲蜀观念的东吴重臣仍然不少,孙权便派南郡太守、也是主和派重要人物诸葛瑾向刘备进行调停,以降低彼此的危机。

诸葛瑾知道刘备对孙权正在气头上,便以自己的名义派遣使者,造一份和解建议书给刘备,书中表示:

我听说大军已来到白帝城,相信是由于不少臣属认为吴王(孙权)曾侵取荆州,杀害关羽,以致彼此怨深祸大,绝对不可能议和了。

其实这种想法的人,是用心于小,而未留意于大者的人,因此我特为陛下(刘备已称帝)讨论此间事情的轻重及其大小。

陛下请暂息心中怨愤,冷静听我诸葛瑾的分析,相信立刻可以获得结论,不必再咨询一些缺乏眼光的臣属。

陛下认为关羽和先帝(指汉献帝)谁比较重要?荆州和整个天下哪个比较重要?这些国仇家恨的先后,应如何安排?相信您只要略为计算,孰重孰轻,易于反掌。

诸葛瑾这番劝言,是要刘备以国仇为重,私恨为小,仍和东吴合作,以对抗曹魏。其重点和范围,均不超过早先赵云的劝谏,对于急于报仇雪恨的刘备,自然是听不下去。

鲁肃去世后,东吴和刘备较有关系者,只剩下诸葛瑾。因此这是蜀汉和东吴最后调停的机会,赤壁之战的盟友,终将反目成仇,进行火并了。

在两国关系绷紧时刻,诸葛瑾以私人名义写信给刘备的行为,马上遭到别人误解,有人便将此事暗中密告孙权,表示诸葛瑾恐有异心,以他镇守南郡,将危及前线安全,主张立刻加以调动。

孙权却笑着表示:“我和子瑜(诸葛瑾字)有死生不易之誓,子瑜不会背叛我,就如我不会背弃他一样啊!”

但是东吴臣属认为诸葛亮已为蜀汉宰相,主掌大权,和过去不同,诸葛瑾难免有不同的想法,因此议论纷纷,表明对前线的严重关切。

夷陵守将陆逊,担心后方流言会影响前线士气,乃公然上表为诸葛瑾作保,并要求孙权对此事作公开澄清。孙权乃向臣属表示:

子瑜和我共事好几十年了,恩如骨肉,彼此的了解更不用讲。子瑜之为人,小心审慎,非道不行,非义不言。刘玄德当年遣诸葛孔明至吴,我也曾对子瑜说:“卿与孔明是同胞兄弟,弟弟跟随哥哥,义理而言,也是当然,何以不趁此机会留住孔明,如果孔明愿意留在此,我可以亲自写信给刘玄德,希望他依孔明自己意愿放人。”但子瑜却对我说:“我弟弟诸葛亮既已委身于刘备,主从关系已定,我相信他一定是义无二心。诸葛亮之不会留在东吴,就好像我诸葛瑾不可能投向刘备一样的确定。”我相信他是非常真诚的,神明共知,如今怎么反而会有投向刘备的想法呢?

前些日子的无聊密告书,我便曾拿给子瑜看,并将之毁掉,孤和子瑜,可谓神交,不是任何流言谤语影响得动的。陆逊将军既有些提议,孤自应将此内幕公开,使前线将士放心,孤与子瑜绝无任何异心。

此书表公开后,东吴前线军民之心稳定不少。

和议不成,战争已不可免。

刘备先发制人,他知道吕蒙去世后,东吴西战线实力薄弱,立刻下令第一军的吴班及第二军的冯习,发动突击。南郡军事重镇巫县的守将李异及刘阿等被击溃,刘备军声势大振,进军到秭归城时,已集结有四万余兵力。武陵一带的少数民族酋长纷纷响应,加入刘备阵营。

其实这场战争两方均不敢全力以赴,曹丕虽刚接位,但曹魏政权稳如泰山,如今又已建国,声势正盛,随时有南下可能。

刘备以帝王之尊,打私人战争,虽势在必得,仍不敢动用可独当一面的大将。因原来东征的主将人选张飞不幸暴毙,刘备已找不到可代替的人选了。

诸葛亮必须驻守大本营,以免发生异变,一向和诸葛亮搭配良好的赵云,虽是东征理想人选,但由于他公然反对这次战争,使刘备不愿派他为主战部队,仅以预备师镇守江州。实质上仍在为诸葛亮把守东方门户而已。

汉中地区随时可能有状况,因此魏延大军也动用不得。地位崇高的马超大军则镇守蜀北,以防止凉州大军的可能入侵。因此,这次东征孙权,虽动用四万多人,但刘备的角色,其实是“校长兼敲钟的”。

不过,孙权方面也好不了多少,老将程普已去世,少壮将领周瑜、鲁肃、吕蒙又不假天年,均壮年病逝。黄盖、韩当等虽猛勇,却难当大帅职责。

东战线周泰、甘宁等,共守合肥战线,曹魏军时常南下,调动不得,并且曹魏军力远大于蜀汉,因此孙权比刘备更凄惨。自己根本离不开东战线。唯一有资格守西线的徐盛,策划和统领的独立性又不足,让孙权头痛不已。

吕蒙临死时,曾推荐镇西将军陆逊代替自己的职位。

陆逊是孙权兄孙策的女婿,年纪甚轻,属于东吴第三代子弟,本身又是儒生,不懂武艺,如何能统帅东吴西战线第一代和第二代的老将?就算孙权强力支持,陆逊能否敌得过身经百战的刘备呢?

陆逊字伯言,吴都吴县人,本名议,为江东大族之后。陆逊年轻时父母双亡,乃跟随叔公庐江太守陆康任官。陆康和袁术有隙,袁术将攻庐江,陆康乃将亲族家人送回吴县,陆逊辈分虽较低,但年纪却比陆康长子陆绩大数岁,乃成为家族中的领导者。

孙权任将军时,陆逊出任其军师。后任海昌县长时,逢大旱,地方盗贼蠢动,陆逊开仓谷以赈济贫民,勤督农事,安抚百姓,并亲自带兵,平服盗贼。虽是儒生,但深通兵法,尤富韬略,鄱阳湖一带水贼均为其平服,孙权于是封陆逊为定威校尉,并以其兄孙策遗女嫁之。

陆逊眼光远,长于规划,孙权常用其策,并以之为帐下右部督。

赤壁之战前,丹阳贼师费栈响应曹操,扰乱孙权后方。由于周瑜、程普等大将均忙于备战,孙权只好派陆逊前往平乱。陆逊兵力虽少,却断然乘夜色发动奇袭,大破费栈人马,并以招抚策略,得精兵数万人,平服后方所有盗贼,还屯芜湖,扫除了东吴后方的危机。

会稽太守淳于式对陆逊擅自编组民兵,违反法令,甚为不满,乃向孙权检举陆逊骚扰人民之罪行,但陆逊反而向孙权称许淳于式是位爱民的好官。

孙权感到不解,便问陆逊道:“淳于式检举你,你反而称赞他,这是怎么回事呢?”

陆逊答道:“淳于式是为了善养人民才检举我的,如果我以个人意见不同而说淳于式坏话,是乱了将军您的判断,这是不对的。”

孙权不禁叹道:“此乃长者之行为啊!陆逊这么年轻,就能有此修养,是一般人绝对做不到的。”

吕蒙托病返回建业时,便向孙权推荐陆逊,认为是日后代理自己的最佳人选,他指出:“陆逊才思敏捷,城府深远,才堪负重,观其规划上之周到,终可大任。”

荆州争夺战期间,陆逊由陆口率军,夺取南郡和公安,击溃刘备原本建立的防线。战争结束后,吕蒙因病退职,陆逊驻守夷陵,统筹指挥西战线防卫部队。

陆逊向孙权建议,采刘邦入关中之宽容策略,重用荆州当地人士以重建荆州,孙权从其言,荆州的混乱军情很快稳定了下来。

刘备东征大军高达四万余人,孙权若要与之抗衡,势必动用多数大军,由于大军将领都属第一代和第二代精英,辈分为第三代的陆逊,虽有才干,能否服人,让孙权心中犹豫不决。

但南郡太守诸葛瑾,却认为陆逊是唯一人选,乃向孙权极力推荐。孙权只好直接召见陆逊,询问其个人意愿及主张。

想不到陆逊慨然应允,并即刻提出大军编组及作战计划,显示他早已准备和思考多时了。

陆逊所提出编组的大军,多达五万余人,超过赤壁之战周瑜所统领的军队。阵容包含东吴第一代及第二代的著名将领,其气魄之远大,令人惊服。孙权很高兴地批准了他所有的计划。

总指挥:陆逊(自兼参谋长)

第一军:朱然(第二代名将)

第二军:潘璋

第三军:宋谦

第四军:韩当(第一代名将)

第五军:徐盛(第二代名将)

预备师:鲜于丹(少数民族领袖)

预备师:孙桓(孙权亲族名将)

光从这个编组来看,不论在军力和作战力上,陆逊的东吴防卫军显然优于刘备的东征大军。

不过,最让孙权担心的,仍是北方的曹魏,如果趁吴蜀大战期间,曹丕遣大将挥军南下,问题可就严重了。因此,诸葛瑾的和议失败后,孙权便在当年八月间,遣使向曹丕称臣投降,并以低姿态奉上章奏,送还被关羽监禁在江陵的于禁。魏国群臣均向曹丕道贺,曹操时代一直未能达成之功业,总算由曹丕完成。名义上曹魏已收服江南了。

但侍中刘晔暗中晋见曹丕,表示道:“孙权无故投降,必是内部有紧急的危机啊!孙权前年袭杀关羽,刘备迟早会兴大军报仇的。外面遭到压力,内部必定不守,加上又担心我们趁机南下,才会暂时假装投降,一来可以挡住我们的袭击,二来可以向刘备表示他跟我们是联合的,以使刘备产生疑虑。如今天下三分,中国十有七八,吴、蜀各保一州,靠着山水天险,相互救急,此小国之利啊!现在他们却相互攻击,此天亡之也。

“我们可以趁此大兴兵马,渡江袭之,刘备攻其外,我们袭其内,东吴不出十日必亡。东吴亡了,蜀汉孤立,就算他们获得吴地的一半也不能久存,何况我们能获得的反而是东吴的精华区呢!”

曹丕表示:“别人既称臣于我们,却又偷袭之,则其他想来投靠我们的必会有所疑虑;不如先接受东吴的投降,并趁机偷袭刘备,反而较有利些。”

刘晔说:“蜀国远而吴国近,何况诸葛亮仍镇守成都,定有所准备,听到我们将攻击之,定会马上回师。如今刘备在气头上,如果听到我们攻击东吴,必然更为高兴而加紧攻击之,以求和我们共分吴地。因此以我们的立场,攻吴利,攻蜀反而不利。”

但曹丕认为东吴绝不会这么容易被击败,万一不成功,不但名义上的臣服无法达成,并且可能会成为天下人的笑柄,因此拒绝了刘晔的建议。

邢贞使吴,东吴大臣听说只封吴王,非常不高兴,均向孙权建议,应向曹丕争取上将军、九州伯,否则不接受曹魏封赐。

其实孙权根本不在乎封王,他为的只是权宜之计,只要曹丕不趁机动兵,就算达成目的了。因此反而规劝群臣暂时忍耐,自己为表示谦卑,还特地出京城等候邢贞。

邢贞看了大为高兴,竟然入城门也不下车。旁边的张昭看了,大声向邢贞说:“夫礼无不敬,法无不行,君却敢自尊大,岂以为江南寡弱,便无方寸之刃乎?”邢贞大惊,立刻下车。

中郎将徐盛看到邢贞的行为,甚为生气,乃对同列将领表示:“徐盛和诸位不能奋力献出生命,为东吴并有许都、洛阳、巴中、益州,反使主公被迫和邢贞订立盟约,真是耻辱啊!”当场痛哭流涕。

邢贞闻之,也谓其属下道:“江吴之将相如此忠诚刚烈,东吴绝非能久居人下。”

忍下这口气,曹丕已暂时放弃用武力征服东吴,孙权总算放了一半的心,但心里仍是很不平衡。因此特地在武昌钓台举行酒宴,宴中饮酒大醉,使人用水洒群臣,臣属知道孙权心中郁闷,也不讲话,只有张昭表情严厉,离席而去,坐在自己车中。孙权立刻派人去请他回来,并不好意思地说道:“只是酒后共乐而已,公何必真的动怒呢?”

张昭正色对曰:“以前殷纣王经常为糟丘酒池,共戏群臣,长夜地作乐,当时大家也都很高兴,不以为是罪恶啊!”

孙权默然,遂停止酒宴,重新振作起精神来。

陆逊虽拥有优势兵力,又占地利之便,但他认为众大军虽在其下,却不见得心服,因此仍谨守住夷陵,不愿主动出击。

由于时处冬天,刘备在秭归等了半年,一直到隔年二月,华中地区进入春暖花开之际,刘备打算率军攻打东吴军事重镇夷陵。

身任军事参谋的治中从事黄权,鼓起勇气做最后的劝阻:“吴人强悍又长于水战,若我军也靠船队顺流而下,恐将进易退难啊!还是由我黄权为先锋,去面对东吴的敌寇吧!陛下宜在后方坐镇指挥,统筹大局!”

刘备早把自己豁出去了,急着想和孙权对阵,因此不听劝阻,反令黄权为镇北将军督导江北诸大军,率军顺长江而下,直逼夷陵。

陆逊见刘备奋力而来,兵锋甚锐,不想和他硬碰硬造成不必要的伤亡,乃下令前军放弃夷陵,撤退到猇亭地方重布防线,自己则将指挥总部设置在长江南岸的夷道,暂时采取据险固守的策略。

刘备见陆逊撤军,乃趁机攻占夷陵,设置前线指挥部,并军分两路,左翼由冯习率领,超过吴军坚守的猇亭,布阵于夷道北岸。陆逊见刘备主力部队在江北,便也亲自设营于北岸,和刘备前锋主力相对峙。

刘备右翼由猇亭渡江,攻击吴军主营夷道。陆逊派预备师孙桓驻守夷道,由于兵力较少,被刘备右翼的主力吴班大军,团团包围住。这时候,刘备的后备部队有些仍在秭归,行动后勤人员也有不少在更西边的巫县。前锋主力则已到达猇亭及夷道附近,军队布营长达六七百里。运输及通讯完全依靠长江水运。

由于蜀军分散,东吴诸将领均主张即刻反击,陆逊却表示:“刘备举军东下,锐气正盛,而且西方地势较高,仰攻不易,即使击败他们,恐怕也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万一有所闪失,那可能会使我们的气势受到严重打击。因此目前宜谨守阵地,奖励将士,以逸待劳,观其变化。再者,如果这些地方都是平原,我们或可乘着人多的优势展开决战。但从夷陵到夷道,皆属高山深水,行军不易,优势兵力也施展不开。以战术而言,更当先行稳住守势,以待敌军之弊,较为适宜。”

徐盛、潘璋、韩当等诸老将,均认为陆逊畏战,心中非常不痛快,但陆逊却故意睁只眼、闭只跟,装作不知。

双方由二月相拒到六月,连小型的接触战也未曾发生。对陆逊的“零战事”,刘备反而显得束手无策,只得命令冯习为大都督,张南为前部都督,掌握夷道附近军情,自己则来往于秭归及猇亭间,指挥全局。

被吴班团团围住的安东中郎将孙桓,由夷道派人向陆逊告急。陆逊却令其坚守,断然拒绝前往营救。

徐盛当场抗议道:“孙安东将军是我们的公族,绝不可以被擒,如今已陷入危机,为何不去救他呢?”

陆逊表示:“孙安东一向颇得士众之心,夷道城原为我们的大本营,城牢而粮足,没有什么可以担忧的。等我的计划发动,就算不去拯救他,包围也自然可解。”

徐盛虽然不服,但身在前线,军令如山,也不便再作什么表示。

东吴阵营诸将,认为人数上已占优势,急于速战速决,但陆逊却坚持避锐锋的持久战术。这些将领有的是孙策时的第一代老将,如韩当;不少则都是第二代的名将,如徐盛、潘璋;也有孙氏的王亲国戚,如朱然、孙桓等。面对年轻的统帅,虽表面服从,其实“各自矜持,不相听从”,特别是不时的冷嘲热讽,影响军心甚大。

谋士建议陆逊向孙权反映,陆逊却不表赞同。为了维持军中纪律,陆逊在阵前召开大军领袖会议,当场按剑表示:“刘备乃天下知名的英雄,连曹操都让他三分,今天他率大军而来,是不可轻视的劲敌。诸位深受国家大恩,理当同心同德,共灭此敌,上报国家才是啊!而今却不和顺相处,减弱自己的力量,是何道理呢?”

徐盛、潘璋等仍一副不在意的模样。

陆逊语气转而严厉道:“我虽是一介书生,但奉主上指令,以国家名义要求诸君受我的节制、调遣,总以我有尺寸之可取,能忍辱负重故也。诸位将军各有任务在身,必须和我配合,岂能推辞?军令如山,不可违犯!”

陆逊这番话,软中带硬,言之有理,诸将自然不便再有所轻浮,否则这位手握军令的年轻统帅,万一来个翻脸不认人,以诸将的年纪及社会地位,实在划不来。只好暂时隐下心中不服,依照军令,全力以赴。

长期下来,倒是刘备有点受不了了。长途远征,粮食运送困难,虽然顺着长江而下,减少不少人力物力,但再如此耗下去,蜀汉的经营势必产生问题,因此他不能再等下去了。

为了早日结束对峙,刘备下令包围夷道的吴班,率领少数兵力,渡河北上,由南北向攻击陆逊大本营的后方。东吴诸将见吴班人少,明明是挑衅行为,均主张出营加以狙击。但陆逊表示:“此必有诈,诸君不信,再等几天就知道了。”

果然,刘备见此计不行,便下令吴班退回南岸,埋伏在山谷中的八千兵士也终于现身,跟着南渡。陆逊在城堡上指着道:“所以不令诸君击杀吴班者,就是为了这些伏兵啊!”

刘备见陆逊坚持对峙,乃下令水军撤退到岸上,“舍船就步,处处结营”。

到了六月底,陆逊看到刘备的东征大军,逐渐疲劳,复仇雪恨的热情已失,乃暗中向在武昌镇守的孙权,上了一道秘密书信。信中表示:

夷陵虽是国家军事重镇,但正好在三峡之口,易攻而难守,是以为保持军力的完整,策略性地弃守夷陵,绝非真的害怕刘备的压力啊!

如今刘备违反常理,不据险坚守,反急着求战,是他自己前来送死。臣虽不才,奉主公威灵,以顺讨逆,将在近日击败刘备大军,请勿担心。

臣当初最担忧的是,刘备以报仇雪恨之热情,水陆并进,将给我们相当的压力,如今却舍船就步,处处结营,反而使自己陷入“定形”,刘备败象已现,吾王始可高枕无忧,等待捷报吧!

相持半年的蜀吴大对抗,终在陆逊的主动出击下,很快展开最初、也是最后的决战了。

同类推荐
  • 杜甫(中国十大文豪)

    杜甫(中国十大文豪)

    杜甫(712—770),我国唐代伟大诗人。他出生在河南巩县一个叫瑶湾的地方。杜甫从小体弱多病,但勤奋读书,十四五岁时便显露了非凡的文学才能。从20岁起,他先是游历了江南各地,后又漫游了山东河北一带。这为他日后的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正说历代非常女性(全集)

    正说历代非常女性(全集)

    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中,我们精选了60个非常女性。没有特定选择的标准,主要是感觉她们是否对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或她们的传奇是否让人难忘。因此我们选的不单有正面人物和名人,还有反面人物和知名度不高但有特点的女性角色。
  • 盛世痴情大帝:李隆基

    盛世痴情大帝:李隆基

    本书讲述了唐玄宗李隆基的一生,分为武皇的宠儿小三郎、志存高远初露锋芒、巩固皇权立基业、开元盛世业繁荣、三千宠爱于一身的爱情、痴迷色情长生与艺术等9章。
  • 青年希特勒:蜕变从这一刻开始

    青年希特勒:蜕变从这一刻开始

    "三十年后的重逢,从前的青年伙伴已成为帝国元首……奥古斯特库比席克,他是阿道夫希特勒青年时的唯一朋友。从林茨到维也纳,只有他见证了希特勒不为人知的成长经历,包括希特勒长达数年的初恋、学校生活、家庭变故、对艺术的追求、政治观点的形成等。库比席克在书中将用生动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一个鲜活、立体、真实的青年希特勒。"
  • 共和国将军:黄克诚

    共和国将军:黄克诚

    本书为《共和国将军》丛书之一种,丛书依托中国军事科学研究院,以大量第一手的文献并采访当事人以及知情人,以中央的文件精神,作出科学与正确的舆论导向。本书以黄克诚关键经历、典型战役为叙述重点,考虑黄克诚性格与魅力,在严格遵循历史史实的情况下,采用大量的历史图片与文献图片,体现黄克诚光辉又平凡的一生。
热门推荐
  • 魔道遮天

    魔道遮天

    生而为男,怎能给女子做小妾?世人皆谤他、欺他、辱他、笑他、轻他、贱他……我命由我不由天!南冥烈心中有猛虎,胸藏万丈豪情,一路尸山血海闯出来,要让世人得知:众生之上,魔道遮天!
  • 清梦晓

    清梦晓

    那一个梦里,我爱上了两个男人。一个为了我,愿意舍弃所有。而另一个,放弃了帝王的尊严。左手的掌心,刻了他的名字,右手的手背,却烙满他的柔情。我以为,我可以理智地做一个旁观者,我以为,在有一天看到他君临天下的时候,我亦会骄傲地笑。可是,我终究是错了,很多很多的我以为,都错了。
  • 重生之吃货一二

    重生之吃货一二

    远处飘来食物的清香,某吃货果断的放下自己手中的美食书籍,一路轻飘飘的跟着香味来到卧室,毫无形象的冲向大床中间的食物。而一直被某吃货忽视的男人,则不慌不忙的将自己脱得干干净净,蓄势待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暗翼均衡

    暗翼均衡

    女娲创造的世界开始了远古时的混沌4大人族为脉术不团结的结果人族.兽族人类接下了拯救世界的使命
  • 从地球到月球·环游月球

    从地球到月球·环游月球

    《从地球到月球·环游月球》收录凡尔纳的两部佳作,《从地球到月球》和《环游月球》。这两部小说共同讲述了一部完整的太空历险记,第一部《从地球到月球》讲的是试验的由来和人们到月球之旅的准备工作,以及成功发射的全过程。第二部《环游月球》讲的是“炮弹车厢”发射之后在太空的种种历险。小说的情节奇幻惊险,充满了作者的科学设想,而这些设想在以后几乎又一一得到验证和实现。
  • TFBOYS十年之约永远爱

    TFBOYS十年之约永远爱

    这是晴雪第一次写这样的小说,晴雪也是四叶草哦!所以想试着把三只写粗来,如果我写的不好,家人和读者请谅解哈!四叶草的家人可以加我扣扣哦!1946598169
  • 来投稿当作家

    来投稿当作家

    将你自己幻想的故事、内容打下来,投稿给我,我便可以将你的故事,你的小说发表出来,分享给广大群众,让你体验一回当作家的快乐。【记住:你的作品后面要有你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在哪个地区(如:河南、湖北、北京等地区。)当然,如果你愿意的话,也可以将你的扣扣(QQ)也写下来一起发给我,这样可能会交到更多的朋友哦。还有,只能发到我的邮箱里哦。当然啦,也可以加我的扣扣(QQ)发给好友(我)也可以的。】注意!!邮箱:jianai-jianyue@qq.com扣扣(QQ):1779471896
  • 人间烟华

    人间烟华

    生命流转,不知所来,不知所终,普通人常问:“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修行人常问“仙界”何在?他,生在最后一个还有修行者年代,他遇到了一些人,策马奔腾,追求心中本我,他看到了世间一角从前,一角未来,却不知自己未来的路到底该走向何方?
  • 大明小宫女

    大明小宫女

    莫名穿回大明,数次起死回生。守护了宁嫔的生命却守不住一世安宁,阻挡了血腥的杀戳却化不开千古宿仇。壬寅年的那一次回眸,注定了执子之手。庚戌年的那一场浩劫,失散了纯真挚情。是选择?是放弃?是留下?是回来?且看大明小宫女的传奇一生。
  • 十域

    十域

    葬域,乃十域之牢笼,专门关押其他九域中的大凶大恶之徒。莫澶,一名葬域土生土长的流浪者乞丐,自幼父母双亡,年少时饥不裹腹,有上顿无下顿。十岁之时无意中救下重伤垂死的十大高手之一——药神!从此迈入了杀戮与逃亡,危机与机遇并存的修炼大道,修炼,追踪,寻查,报仇,落难,明悟,超脱。一路跌跌宕宕,寻求真相后的真相,探索真理中的真理,看他如何演绎精彩的人生!读网络文学就用盛大Bambook,多款优惠套装官网促销中!本文转载自网络原创文学门户—起点中文网:http://www.qidian.com/Book/3194574.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