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88000000020

第20章 财富哲学--百位富豪超凡的经营智慧(1)

透过风险抓住财富的机遇

哪里有风险,哪里就有利益;风险越大,利益就越大。中国内地百位富豪都是敢冒风险、善抓机遇、能透过风险抓住财富手臂的人。

夏朝嘉:越险越要拼,出奇能制胜真正的企业家从不回避风险,越有风险越能发现成功的商机。

1989年,春寒料峭。

禾嘉集团总裁夏朝嘉先生坐在他那宽大的办公桌后,习惯地用手撑着下巴,他的副手们散坐在四周,不时偷偷地交换着目光,空气沉闷得似乎凝固了,巨大的决策风险像一台压缩机把空气压缩得增加了几十个大气压,压得人心里沉甸甸的、喘不过气来。

当时的精印包装厂,仅有800万资产,竟然旋风般地打败众多竞争对手,争取到与台商合资生产“果蔬脆片”的项目,组建了四川实味食品有限公司,总投资3280万元,老天!项目投资相当于原资产的四倍,万一搞砸了……后果不堪设想。

有可能搞砸吗有,万一台商提供的设备是堆废铁,万一设备的生产工艺还不成熟,万一“果蔬脆片”的市场推不开,万一……险棋!确实险到了极点。

会搞砸吗不会!夏朝嘉闪电般地把从创意到市场调查,从台商的资信调查到商务谈判整个过程的每一个细节又从头梳理了一遍,不,不应该有失误,但毕竟今天是设备正式试车,成功或失败就那么一线之隔,引进的设备躺着睡大觉的事例还少吗

等待宣判夏朝嘉的嘴角露出一丝苦涩的笑,十年来类似今天这样的风险他不知经历了多少次,企业家天生就该和风险打交道。事物往往就那么奇妙,巨大的风险与巨大的机遇是一对孪生兄弟,不可或离,你要全身心拥抱机遇,你就要具备承担风险的勇气,过去的一幕幕又在他脑海中出现……1982年,年仅28岁的他接管了一个全部家当仅6000元的街道作坊,在这样的条件下,他竟异想天开,要贷款11万元,购买设备办一个印刷厂,当时承受的风险有多大上上下下的反对声几乎要把夏朝嘉给淹没了,但事情居然让他办成了,当年就实现产值40多万元,实现利润15.5万元。两年后,工厂飞跃般地发展为一个拥有200多名工人,产值达226万元的像模像样的企业。

1984年,夏朝嘉提出吃掉比自己企业大得多的成都建设工具厂,又招来一片反对声,但事情又让他给办成了。不到半年,两厂合并改组为七个车间,资产总值增长到几百万,成为四川省二轻包装公司的重点企业。

这以后,夏朝嘉提出了多元化发展企业的构想,把企业的触角延伸到科技、工业、贸易、服务等多个领域,拉开了战略进攻的帷幕。

在广州保税区,他以惊人的胆识和魄力,以170美元一平方米的价格买下4000平方米的土地,修建了1.4万平方米的进出口仓库和写字楼。既能整卖,又可出租。

在香港,他注册登记了一家以商贸为主的公司。

在天津,他兴办了以服务业为主的实体。

在北海,……一件件,一桩桩,哪一次不承担巨大风险但企业也不断在风险中发展、壮大,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

这一次,风险更大,是毁灭还是奇迹是奇迹!夏朝嘉坚信。引进的设备商检合格、安装调试状况良好,中国是农业大国,生产“果蔬脆片”既有丰富的原料,又有广阔的市场。而且,利益绝不仅仅是产品本身。如果能消化、改造引进的设备,在国际国内建设起几十、上百条生产线应该不成问题。

夏朝嘉不是冒险家,敢冒风险是以科学决策为依据的。他实施的每一个步骤都经过周密的策划,变风险为机遇,把机遇变成现实,凝结着夏朝嘉多少心血。

成功了!喜讯终于打破了沉闷,夏朝嘉“豁”地站起身来,“哗”地一声推开窗户,窗外,灯火通明,欢声如潮。

夏朝嘉并不满足,他正在酝酿、筹划另一个更为大胆、更具有风险性、也更刺激的行动。他想联合一家港商,有选择地收购一个资产总值在2亿左右的亏损国有大中型企业,对其进行改组、整顿、包装,然后拿到国际市场去上市。试想,这个计划一旦付诸行动,又该引起多大的反响,又会掀起多高的风浪,夏朝嘉又该面对何等惊心动魄的挑战和机遇。

夏朝嘉说:“企业家的天敌是平庸,平庸就会坐失良机,企业就会慢性自杀。有人说我步步险棋,那是恭维我,何谓险棋险者奇也。有险才有奇,出奇才能迅速致胜,出奇才能迎接辉煌。”

李晓华:长袖善舞,险中求胜华达集团老总李晓华擅长在风险中客观指挥,擅长选项和立项。他善于任用优秀的管理者,在风险经营中贯彻他的经营理念。他不只是将才,更是帅才。

风险经营意识,带给他巨大的利润。

商海波涛万丈。对一个白手致富的人而言,他的财富都得靠“拼”、“搏”,因为任何利润,必然伴随着风险。李晓华能一次次赢,只是他算得比别人精,比别人准,也比一般人有耐心,付出的努力更多,所以他能积累比别人更多的财富。

他投标东南亚高速公路的开发权,外界传言差一点让李晓华血本无归,而内情到底如何呢

考察东南亚期间,李晓华得知一条高速公路的开发权正在对外招标,条件相当优惠,却没有人投标。而他无意中捕捉到一条重要信息:在离这条公路不远的地方发现了一个大油田,因为没有确认,所以政府尚未对外公布,很多人没有把握,不敢去做。

别人半信半疑时,他却迅速作出决定,拿出全部积蓄,又以房产作抵押,从银行贷款,以38000多万美元买下了公路开发权。还款期半年后开始,如果届时油田的消息不发布,公路的开发将困难重重,这意味着李晓华将输个精光。

结果关于油田的新闻发布会一拖再拖,5个月过去了,还不见动静,他也陷入了近乎绝望的境地,他的心理承受力受到巨大的挑战。由于手里没钱了,每天只吃方便面和盒饭,住处是向朋友借的。

油田消息终于发布后,投标项目的身价翻了又翻,他再次大赚了一笔,也是最险的一笔生意,经历了最大的失望与兴奋。

有人问他:“你不认为你非常的冒险吗”

他说:“在旁人看来可能是冒险,在我不完全是。其实我已将各种细节分析得淋漓尽致,才去做的。我从来就不是个冒险家,冒险家像一个赌徒。但不是冒险家并不意味着不承担风险。每个商人都应具备承担风险的承受力。不过我想,就算我真的输光了,也没有什么。”“如果沙漠上哪怕只有一滴水,我也能走出沙漠。”这就是李晓华的坚强性格。

生意场上的瞬息万变,处处充满了商机和挑战。成功者的经验告诉人们,只要努力和善于捕捉商机就不难出人头地,家财万贯。

现今,如日中天的李晓华所领导的华达国际投资集团下属企业达33家,分布于世界16个国家和地区。业务覆盖领域包括商业投资、房地产业、机械制造、家用电器、塑料制品、食品加工、餐饮娱乐和旅游业等。

商场上身经百战、长袖善舞的李晓华,他的致富之道,常常被人津津乐道。在巨大的风险面前,他备齐了成功的要素,做事有策略,凡事经过精密部署,加上聪明、反应快,对市场的观察准,所以能在风险中抓住商机,短期内迅速致富。

罗忠福:成功来自于敢冒风险机会永远属于敢冒风险的人,对于那些缺乏胆量的人来说,只有在回忆中才会发现机会曾经距离自己那么近。

1968年底,17岁的罗忠福被分配到贵州最偏远的大山中去插队。那地方可算是中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挑一担水要走20里山路,有时,一个月吃不上一口粮食,只有靠瓜菜充饥。他不怕苦,却不甘心自己年轻的生命永远被埋没在那里,他要抗争,要为自己争出个新天地。艰苦的生活磨灭不了他与命运抗争的智慧与意志。一天,听说省城将有记者来当地采访知青生活,他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他要做一件事,一件能让全公社400多名知青引人注目的大事。他用当时仅有的10元钱,买了一桶红漆,在记者到来的日子,跑到他们必须要经过的山路边,从悬崖上用粗绳坠下,在峭壁之上写下了五个鲜红的大字:毛主席万岁。他的举动正好被路过此地的省报记者看到,于是,罗忠福出了名,成为先进典型。

罗忠福此举在任何时代看来都是一种冒着巨大风险的投机行为,并且是一种荒唐的没有胜机的投机。然而,正是这种投机才使他与众不同。

罗忠福在悬崖上的表演,表明他有过人之处,迟早要脱颖而出。因为在那个大家都浑浑噩噩、人云亦云的年代,他却睁大眼睛四处寻找机会,而不是消极地等待机会。

投机就是寻找机会,也可以说抓住机会,也可以说见缝插针。不管哪种说法,其目的都差不多,就是要使自己成功。

看准时代特征,掌握大势,找准机会,见缝插针,这样做,自然会获得成功。

有一次,罗忠福回遵义探亲,无意中看到城里有人以9角钱一斤的价格收购槐树籽,不禁想起自己插队的大山里到处是槐树,何不想法收集槐树籽去换钱呢他兴冲冲回到知青点,向村里人宣布,有谁愿意进山去收槐树籽的,回来3角一斤卖给我。大山里的农民做梦也没有想到世代烂在山沟里的槐树籽还能卖钱,纷纷进山去采集。罗忠福预备了一条大麻袋,每收满一袋树籽,就利用探亲的机会运进城卖掉,时间一长居然也慢慢赚了不少钱。

罗忠福决定再试试运气。他看到当地农民不会使用化肥肥田,因而化肥在本地没有市场。于是,他自己先从城里买回一些化肥,施用在大队分给自己的自留地上。几个月后,他种出的南瓜、水稻和萝卜都丰收了,不仅产量多而且果实饱满,把周围世代施用农家肥种地的村民们羡慕得要死,都来找他要肥料。罗忠福乘机做起化肥生意。不仅帮助了周围的老乡,自己也大赚其钱。到1972年返城时,他手里已有了1000多元的存款。这在当时的下乡知青里,可能是绝无仅有的。

罗忠福在农村做些生意也只能算小打小闹,受时代大环境的影响和限制,他还得等待机会,在这种时候,他有再大本领,也只能一步一步来。首先,他得等调动工作的机会,即招工机会。

任何知青都盼望着端铁饭碗这一天。1972年,罗忠福被招入遵义一家国营大厂当学徒。由于勤奋好学,善于钻研,他很快又成了青工中的佼佼者,被吸收到工厂的“技改小组”,与高级工程师们一起搞了许多技改项目。

尽管在工厂他干得不错,但他身上显然没有当时工厂所需的素质。而经商的素质却显现出来,他那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习性,使他时时关注着更加广阔的外面天地,为此,他订了15份报纸,每天潜心钻研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趋势。他总觉得不能再在工厂这样干下去了,尽管他已经快要被提升为车间主任,但“我的理想是从商”,他义无反顾地作出这样的决定。

同类推荐
  • 光武大帝刘秀(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光武大帝刘秀(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汉光武帝刘秀(公元前6~公元57),中国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字文叔,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汉高祖刘邦九世孙,长沙王刘发的直系后代,父亲曾任南顿令。公元25~57年在位。刘秀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封建皇帝之一。史称其才兼文武,豁达又大度。他擅长用兵,善于以少胜多,出奇制胜。
  • 江隆基的最后十四年

    江隆基的最后十四年

    《江隆基的最后十四年》不是一本普通的传记,而是一本奇特之书、感人之书,承载着丰厚的社会历史内涵和文化哲理思考。江隆基不仅是当之无愧的教育家,还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革命家。他对是非有很高的判别能力,敢于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不随声附和,听风办事;不愿做违心之事、发违心之论。他尊重知识,爱惜人才,懂得高等教育的规律。平日工作不图虚名,不摆“花架子”,有基于“定见”的“定功”。北大七年,他尊重马寅初、周培源、汤用彤、侯仁之等一大批著名学者,办出了北大“发展最好的时期”;兰大七年,他排除各种干扰,不顾“左”的威压,办出该校历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
  • 胡雪岩

    胡雪岩

    走近《胡雪岩》,你将会了解,胡雪岩是怎样从一个跑堂的小伙计,成为一名历史上如此为后人所看重的巨贾。阅读《胡雪岩》,你将会领略到一代奇商胡雪岩的商业智慧与不拘一格的商业运作方式,并体会到其中前无古人的气势。翻过《胡雪岩》,你将会懂得,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怎样去为人处世,又应该怎样去扬长避短,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 一生应结识的25个人

    一生应结识的25个人

    本书介绍了25位世界名人的生平事迹,包括:切·格瓦拉、文森特·凡·高、阿尔伯特·史怀哲、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伊莎多拉·邓肯等。
  • 为什么偏偏是朱元璋

    为什么偏偏是朱元璋

    他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人:从一无所有的乞丐变成唯我独尊的帝王,率领农民义军打败纵横天下的蒙古铁骑,风雅文弱的南方士民在他的手下变成了逐鹿天下的雄师,果断与谨慎,权谋与机变,信任与多疑,铁血与怀柔,在他的身上奇异结合,他就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六百多年来,他被称为是影响中国人性格最深的帝王,我们每个人骨子里那种虽谦恭却傲岸,虽卑微却昂扬,即便潦倒也不肯放弃理想的性格,在他那里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
热门推荐
  • 在路上

    在路上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十四岁那年我们那份悸动

    十四岁那年我们那份悸动

    记得那些年,我和你骑着自行车,使劲追着前面同样骑着单车的少年。在他家门口放花。为他进球欢呼雀跃。无论那时多蠢,但我们疯狂过……
  • 重生之吃货一二

    重生之吃货一二

    远处飘来食物的清香,某吃货果断的放下自己手中的美食书籍,一路轻飘飘的跟着香味来到卧室,毫无形象的冲向大床中间的食物。而一直被某吃货忽视的男人,则不慌不忙的将自己脱得干干净净,蓄势待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哈佛所秉持的人生观(哈佛家训)

    哈佛所秉持的人生观(哈佛家训)

    哈佛的一条重要的教学理念是教育学生,“先做人,后做事”。它要求学生在做事前首先要弄清楚做人的目的和人生的意义,要弄清楚,人生有所追求是为了什么?要在自己的意念中牢固地树立起一种正确的幸福观、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秩序观以及公共道德观等等。哈佛的教育理念认为,一个人只有解决了以上所有的关于人生观的问题,才有资格去研究学问,也才放心教授给他们的学问能够运用到对公共利益有用的地方去。要人生的旅途上,大学只是一个短暂的历程,但同时它也是一个人要确立他在末来应该抱定什么样的信念去为人处世、去做事的重要阶段,每一个人都希望在末来自己能成为某一领域的精英,而人生观的选择将决定着你的这一目标能否实现。
  • 春酒堂诗话

    春酒堂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屌丝逆袭:虐渣女主

    屌丝逆袭:虐渣女主

    本文为快穿系统文,女主是个只可远观不可近玩的伪女神,本文或许很坑,但希望念在我第一次写文,大家手下留情!
  • 世界历史经典故事300

    世界历史经典故事300

    它的特点一个是用一连串的故事将世界几千年的历史串在一起,既有细节描写,又有人物刻画,读起来生动有趣;另一个是文笔简洁,用不长的篇幅就囊括了历史上所有的重要事件,让广大中小学生对世界历史有一个基本的把握。很显然,如果想为中小学生挑一本历史读物的话,本书就是首选。
  • 《情趣大明》

    《情趣大明》

    草长莺飞白驹过,半部秦淮半红楼。本书讲述一个服装设计系毕业的男生穿越到贾宝玉身上,在明朝末年贩卖情趣内衣的故事。爱情,友情,亲情,情情入骨深似海;雅趣,智趣,奇趣,趣趣走心乐开怀。友情提醒:小纯洁请在粑粑麻麻指导下阅读。
  • 漂泊的孤魂野鬼

    漂泊的孤魂野鬼

    本书,描述了数亿在城市漂泊的打工仔的灵魂深处每天在发生的剧烈变化。中国现在有数亿人漂泊在异乡,她们的灵魂,却留在家乡。即使她们的肉体在异乡被毁灭,病死,她们的灵魂,依然要回到家乡的。思乡,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 媳谋

    媳谋

    美女不知穿越苦,一朝变成丑媳妇。奇葩空间来做主,傲娇身下做任务。花间月下好喝酒,舌上乡村不知苦。油焖竹笋腌笃鲜,扬州炒饭鸡香酥。极品亲戚争相斗,你争房来我动土。更有憨萌傻相公,笑料百出直添堵。万人空巷来道贺,金玉良缘喜常驻。绿茶渣男靠边站,丑媳当家好做主。(本来名字叫做丑媳的,无奈已经有了这个书名了,只能是临时想了一个书名出来,各位亲,见谅!!这是一本绝对欢脱的文,古装剧请版舌尖上的中国,没有小虐,更没有大虐,全文充斥着各种笑点和尿点,请阅览者自备纸巾,笑到怀孕,概不负责!已有百万字即将完本种田文,坑品没保证,入坑请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