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86300000017

第17章 痴恋一生黯然魂

——沈从文

楔子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

看过许多次数的云,

喝过许多种类的酒,

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当时光冷静地走过近七十个年头后,当岁月的零风残云在那一代人的原野上呼啸渐远后,满脸暮年秋色的张兆和早已不复当年恬静如花、富贵雍雅的书香闺秀。但每个午后,坐在自家院子里,翻动着大半个世纪前的那些热烈纯净的信笺,她都忍不住将这段话看了又看,然后一口气读下去:

……望到北平高空明蓝的天,使人只想下跪,你给我的影响恰如这天空,距离得那么远,我日里望着,晚上做梦,总梦到生着翅膀,向上飞举。向上飞去,便看到许多星子,都成为你的眼睛了。

××,莫生我的气,许我在梦里,用嘴吻你的脚,我的自卑处,是觉得如一个奴隶蹲到地下用嘴接近你的脚,也近于十分亵渎了你的。

我念到我自己所写到“萑苇是易折的,磐石是难动的”时候,我很悲哀。易折的萑苇,一生中,每当一次风吹过时,皆低下头去,然而风过后,便又重新立起了。只有你使它永远折伏,永远不再作立起的希望。

一九三一年六月

读到信的尽头,日光从大槐树浓密的绿叶中渐渐透过来,尘埃飞舞,一瞬间,她似乎又回到了那个高空明蓝的日子,回到了那个悠悠爱意汩汩萌动的年代……一、边城浪子尽倾心

民国不仅风云变幻,而且绚烂斑斓。那是最糟糕的时代,亦是最旖旎的时代。沈从文和张兆和的爱情,就是那个时代最动人的一出折子戏,尽管过去一个世纪,依然引人感慨、玄思。

那是民国十二年。那个来自湘西凤凰、混迹京城的年轻人,整天躲在房子里用笔杆做着每月稿费几十块的美梦。这个年仅二十三岁的乡下年轻人,用他看似生涩却灵动纯净的文字,将他的忧虑、孤寂、无望和着蔓延的乡愁一一勾勒出来。

他叫沈岳焕,二十岁前一直生活在湘西凤凰县。清政府为了防止苗族暴动,在中国西南部沅水边用巨石和石板垒成了这座小城。在清朝统治的几个世纪里,那里碉堡林立,军人的马蹄踏过窄窄的街道,留下了沾着血色的痕迹。如今,却是小楼、幽竹、船夫、士兵、哗啦啦的水声和长风鸡鸣,一片安详宁和的世外桃源。沈岳焕出生于当地一个颇有头面的家庭。祖父沈宏富曾建立军功,官至贵州提督,父亲沈嗣宗后来也跻身行伍,颇有名望。因此,尽管生活在那样与世隔绝的西南边境,他也颇识文墨,以读书人自居,很是受人青眼。

后来,沈岳焕读完小学,秉持家人厚望,参军入伍。十九岁那年,他遭遇了自己的初恋。但这份初恋除了给他留下惨痛的教训和狼狈离家的绝路以外,他什么也没有得到。很长一段时间,他对于异性充满了莫名的恐惧。没多久,他就携上行囊,黯然离开家乡,独自来到北京,更名沈从文,开始了他的创作生涯。从那时开始,这个喜欢以乡下人自居的年轻人的名字开始被城市里众多人熟悉。

1928年,沈从文已经度过了自己出入城市最艰难的时日,从北京转战到上海。尽管那时他依旧困窘,但声名已然鹊起。《晨报副刊》的编辑徐志摩听说了他想继续读书的消息后,在回信中说:“还念什么书,去教书吧!”不久,经徐志摩介绍,沈从文被胡适聘为中国公学的大学讲师,讲授白话文学。就是在那里,他遇到了他人生中的女神,并将自己的后半生都交付予她。

那是他人生第一次登上讲台的日子,也是那个女子第一次映入眼帘,并刻在心里。那一天,沈从文被兴奋和不安包裹着。他无法想象自己这个乡下佬居然能走上大上海的大学讲堂。在法租界并不宽敞的房子里,沈从文反复整理好着装,临行前又将已经准备了数日的讲课内容过了一遍然后才出门。

花了八块钱叫了一辆包车,车夫以为遇到了老板,却不知道他这一次课的酬劳才不过六块钱。中国公学的教室里早已挤满了黑压压的学生,大部分皆是好奇、慕名而来的。众人看着一身长衫、身形瘦小、神情略显憔悴的文静书生走上讲台,原来那种兴奋劲去了大半——原来那个笔底尽是洪莽苍劲、悠远恬和的湘西作家,竟是如此一个孱弱清癯的普通文人。

沈从文顾不得众人讶异的目光,匆忙走上讲台,顿时脑海中嗡嗡作响,思绪无处安放,竟然一片空白,不知从何说起。他就那样不知所措地站在讲台上,神情呆滞,目光游离。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一连将近十分钟,这个无处遁形的乡下人竟这样一言不发地站在台上。

嘈杂的教室也开始安静下来,讲台上的沈从文似乎将他的紧张氛围传导到了台下的学生中间。尤其是那些富于同情心的女生,渐渐都开始为这位素未谋面的年轻老师担心起来。

过了半晌,沈从文终于淡定下来。

“学习白话文写作,最要紧的是不要做抄来抄去的八股论文。”

“旧的考博学鸿辞,学王褒的《圣主得贤臣论赋》无用,《汉高祖斩丁公论》也无用。新的什么用处也不多。”

“写作不做文抄,第一学叙事,末尾还是得会叙事,才能谈写作。”

……

好不容易开口,一开口就如悬河泻水,几分钟就将一堂课的内容和盘托出了。接下来又是好长一段时间的沉默。末了,他在黑板上写下了一行字:“我第一次上课,见你们人多,怕了。”

同学们见这个面庞清秀如处子、操一口浓重湖南腔的老师如此憨厚坦诚,竟也不去计较,报之以憨笑,然后匆匆离去。

这第一次上课草草收场。沈从文不知道到底自己是如何走上讲台,又是如何走出教室的。但他记住了一张脸——那个俊秀中略带调皮与不羁却又隐忍娴静而优雅明朗的少女的脸。很多年后,岁月将当日的情景稀释得不见踪影,脑海中的画面变成线条,重彩浓墨变成灰白寡淡,那张垂首含羞而笑的面孔依旧在透过窗棂的午后阳光下清晰而真实地溢涌。

没多久,沈从文开始熟稔课堂,更了解了那个令他不安、拘束却又念念不忘、神往不已的女子。

她叫张兆和,是苏州城九如巷三号的张家三小姐。

张家祖籍为安徽合肥,是当地最有声望和势力的鼎食之家。曾祖父张树声为李鸿章最著名的部将之一,是名震淮军、功劳卓著的将领,官至两广总督,祖父也曾仕宦一方,颇有声闻。张兆和的父亲原名张武龄,后自主更名为冀牖。他较早受到新潮思想的影响,崇尚自由民主,虽未从政,但明达通畅,为典型的儒商。他最大的爱好是读书藏书,因此张家不仅有汗牛充栋的藏书,张冀牖本人也是个擅诗词、工书画的风雅儒商。为了避免自家子弟染上抽大烟、赌博等旧家庭恶习,他已然决定离开合肥,举家迁往风景灵秀、人物富阜的苏州。张冀牖随家小迁到苏州,斥资创办开明新潮的乐益女中,自任校长,并亲自聘请一批思想新潮先进的学人任教。

张兆和有兄弟姐妹共十人,以“和”字命名排辈。女孩四名:元和、允和、兆和、充和,兄弟六名:宗和、寅和、定和、宇和、寰和、宁和。张兆和兄弟姐妹受父亲的影响,思想性格都颇为开明,专门在家中订了《小说月报》《新月》等新式杂志,还自创刊物《水》。张家子弟在这样的氛围下成长,个个都成了渊博开明的新式青年。

后来,张兆和考上中国公学英文科。在那里,她底蕴深厚,聪明好学,加上人长得灵秀娟丽,很快成了学生中的名人,甚至被公认为大学的校花。这个清秀慧黠的女子犹如世外谪仙,引来无数男士的钟情。据说这很是让她苦恼,因为她几乎每天都要收到几十封情书。为此,张兆和还特意和闺蜜们分享这些情书,还恶作剧一般将情书的作者变成青蛙一号、青蛙二号、青蛙三号……那个来自乡下的沈从文遇到这样光彩耀人的闺秀,然后沉溺其中,难以自拔,让他将爱情的苦楚尝尽了。他坐卧难安,心不在焉,如一只迷途的幼犬,可怜巴巴地望着前方,靠近还没有勇气,退后是万万做不到的。

他该如何去面对心中这炽烈难熬的感情?他透过木窗,望着屋外过往的百千人们,心中的迷惘和难耐让他变成了一只无望的困兽。

二、情书三千动佳人

一个暗夜,沈从文独步黄浦江。望着风中起伏涌动的江水,这个思绪飘逸的小说家忽然想:“如若是要投江自杀的话,那该是为了什么?”最终,他得出了一个浪漫的答案——爱情。可初到上海的他却怅然地想,自己竟无缘遇到这样能让自己不顾一切的女子。直到遇见张兆和,沈从文才下肢躯又入心头的煎熬告诉他,这个女子出现了。

终于还是耐不过去,沈从文开始有事没事地在课后去找张兆和。可是这个笨拙的乡下人似乎永远也是一副紧张兮兮的模样,当张兆和站在“沈老师”面前的时候,他又不知从何说起,只好顾左右而言他,云淡风轻地说些课业、写作的事情。

1930年,冬天俨然消逝,华北大地的春天还未光临。沈从文在房中踌躇,忘却了寒冷。他经过整夜的不眠,终于下笔了。没几天,张兆和收到了一封信。她漫不经心地拆封,想着又是哪位爱慕自己的同学的来信。打开信纸,信上赫然写着:“不知道为什么,我忽然爱上了你……”署名沈从文!这让她吓了一跳。这是沈从文给爱人的第一封情书,后来,他们回忆说这封信“仅只一页,寥寥数语而分量极重”。

尽管她经过几次交往,似乎感觉到了什么,但当这个长自己八岁的青年老师对她说出这句话时,她依然不知所措。年仅十八岁的她收到过一打一打的情书,但却是第一次遇到这样让她为难的书信。最终,她已然决定置之不理。

鼓足了生平所有的勇气才写出这封信的沈从文万万没有想到,他的信如同石沉大海。张兆和依然上学,读书,不做任何表示。这可急坏了沈从文。他毅然决定,继续笔战。接下来半年时间里,沈从文从未间断过。他将自己对张兆和所有的爱慕、思念、哀怨和煎熬都化作笔下绵绵的情书,一封封寄给她。

这些饱含爱意和惆怅的情书,很多都早已随着岁月的流云不知何往。但因为数量巨大,至今有零星残片随着发黄的信笺留存下来。

我还要说,你那个奴隶,为了他自己,为了别人起见,也努力想脱离羁绊过,当然这事作不到,因为不是一件容易事情。为了使你感到窘迫,使你觉得负疚,我以为很不好。我曾做过可笑的努力,极力去同另外一些人要好,到别人崇拜我愿意做我的奴隶时,我才明白,我不是一个首领,用不着别的女人用奴隶的心来服侍我,却愿意自己作奴隶,献上自己的心,给我所爱的人。我说我很顽固的爱你,这种话到现在还不能用别的话来代替,就因为这是我的奴性。

××,你是我的月亮。你能听一个并不十分聪明的人,用各样声音,各样言语,向你说出各样的感想,而这感想却因为你的存在,如一个光明,照耀到我的生活里而起的,你不觉得这也是生存里一件有趣的事吗?

××,黑夜已来了,我很软弱。我写了那么多空话,还预备更多的空话去向黑夜诉说。我那个如黑夜的人却永不伴同黑夜而来的,提到这件事,我很软弱,心情陷于一种无可奈何的泥淖中。

“年青体面女人,使用一千个奴仆也仍然要很快的老去,这女人在诗人的诗中,以及诗人的心中,却永远不能老去。”

××,你心中一定也有许多年轻人鲜明的影子。

××,对不起,你这时成为我的芦苇了。我为你请安。我捏你的手。我手已经冰冷,因为不知什么原因,我在老朋友面前哭了。

半年过去了,来自沈从文的信越积越多,张兆和依然没有回复的意思。暑假来临前,这个乡下汉子终于经不起这无望的煎熬与折磨,决定离开上海,逃避这不可及的深渊。临行前,他找到校长胡适,道出了实情。爱才的胡适听了他的话,决意帮着这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而此时,张兆和也为此来到了校长的家中。

胡适笑着对张兆和说:“这样也好。他的文章写得很是出色,你们可以多通通信嘛!”张兆和没想到胡校长会说出这番话来,很是意外。胡适还说,与张兆和父亲为同乡,可以帮忙去说一说。张兆和简直听不下去了,情形很是尴尬。胡适见状,很是语重心长地说:“你可知道,沈从文是顽固地爱你!”张兆和已无言语,听到这话,斩钉截铁地回答:“我是顽固地不爱他!”

胡适的调和和好意就这样无疾而终。事后,他写信给沈从文说:“我的观察是,这个女子不能了解你,更不能了解你的爱,你错用情了。我那天说过,‘爱情不过是人生的一件事(说爱是人生唯一的事,乃是妄人之言),我们要经得起成功,更要经得起失败。’你千万要挣扎,不要让一个小女子夸口说她曾经碎沈从文的心。此人年太轻,生活经验太少,故把一切对她表示爱情的人都看作‘他们’一类,故能拒人自喜。你也不过是‘个个人’之一个而已。”

就这样,沈从文最后的希望断了。在离开上海之前,他找到和张兆和要好的王华莲,希望能从她口中谈得些张兆和对她的态度。他告诉王华莲:“我因为爱她,恐怕在此还反而使她难过,也不愿使她负何等义务,故我已决定走了。不过我愿意知道她的意见再走。我并不迫她要她爱我,但我想她处置这事稍好一点,是告我一点她的意见。

“因为我自己感觉到生活的无用可怜,不配爱这样完全的人,我要把我放在一种新生活上苦几年,若苦得有成绩,我或者可以使她爱我,若我更无用,则因为自卑缘故,也不至于再去追求这不可及的梦了。……“因为爱她,我这半年来把生活全毁了,一件事不能作。我只打算走到远处去,一面是她可以安静读书,一面是我免得苦恼。我还想当真去打一仗死了,省得把纠葛永远不清。不过这近于小孩子的想象,现在是不会再去做的。现在我要等候两年,尽我的人事。我因为明白你是最可信托的朋友,所以这件事即或先不知道,这时来知道也非常好。我已告诉B.C.(指张兆和——引者注),因为恐怕使她难过,不写信给她了。可是若果她能有机会把她意思弄明白一点,不要我爱她,就告诉我,要我爱她,也告诉我,使我好决定‘在此’或‘他去’。”

但沈从文再一次未能如愿。张兆和在当年7月8日的日记中写道:“他对莲说,如果得到使他失败的消息,他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刻苦自己,使自己向上,这是一条积极的路,但多半是不走这条的,另一条有两条分支,一是自杀,一是,他说,说得含含糊糊,‘我不是说恐吓话……我总是的,总会出一口气的!’出什么气呢?要闹得我和他同归于尽吗?那简直是小孩子的气量了!我想了想,我不怕!”

一时无望的沈从文终于无计可施,不久就黯然离开了上海,去了青岛。

三、柳暗花明意成真

人世间的大多事情,大多时候是可以凭借努力去获取的。那种否认努力价值的人,不是只顾找理由的懒汉就是对生活缺少思考的自作聪明者。但一份情感的获得,却和努力无关。它就如饮茶一般,能不能喝到心悦的好茶,不仅仅看茶的品类,还要看人的品位。人常言,应该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这里的时间,说的怕是一个人去面对、赏悦对方的心境和品位了吧!

离开上海的沈从文开始反思自己的感情,而这种感情的热烈丝毫没有褪去,反而多了些冷静和理智。他再也不为“求不得”而整天伤心伤身、寻死觅活了。他依旧是飞鸿不断,对张兆和的思念在心中慢慢酝酿,浓重而不泛滥。他在信中这样写道:“我希望我能学做一个男子,爱你却不再来麻烦你,我爱你一天,总是要认真生活一天,也极力免除你不安的一天。为着这个世界上有我永远倾心的人在,我一定要努力切实做个人的。”

此时的张兆和虽然依然对沈从文没有多少爱意,但日渐成熟的她心境渐渐有了新的变化。她开始为这个执着的憨实的人打动了,甚至第一次有了想给他回信的冲动。她在日记中写道:“自己到如此地步,还处处为人着想,我虽不觉得他可爱,但这一片心肠总是可怜可敬的了。”

这样平静的日子依旧如水,两年间,沈从文的信从未断过。而张兆和似乎也习惯了这种生活,她甚至开始依恋这种感觉:阅读沈从文写给她的情书,成了她生活中最不可动摇的事情。

1932年夏天,苏州城中虽然溽热难当,但九如巷三号张家门外的烈阳下却有个身影不顾炙烤,在那里逡巡了许久。张家看门的吉老头问明了情况,知道是来找三小姐的沈先生,便道出了实情:“三小姐一大早就出门去了。”听到这话,坐了三十个小时从青岛转上海又到苏州的沈从文身上的一股气竟然全消了,瞬间就委顿下来。他失魂落魄地在太阳下发愣。吉老头见状,赶忙叫来了二小姐张允和。张允和早听说了沈从文其人,下楼来说:“三妹去公园图书馆看书去了,一会儿就回。请进来,屋里坐!”

沈从文听了满脸通红,自言自语道:“我走吧!”待要转身,张允和叫住说:“请留下您的住处吧!”沈从文又木然转身,结结巴巴说了住处,然后转过身去,低着头,沿着外墙,缓缓而去。

等到中午,张兆和回来,听二姐说了此事,很是惊讶。张允和说:“吃完饭,马上去见他。”说着将旅馆名称告诉她。张兆和更是吃惊不已,看也不看道:“我不去!”张允和说了半天情理,见三妹依然不为所动,不仅转圜地说:“你去就说,我家兄弟姐妹多,很好玩,请你来玩玩!”张兆和也终于应允了。

回到旅馆的沈从文沮丧到了极点,一个人闷闷走进房间,倒在床上一动不动。连日来旅途劳顿,因为有着美好的愿望而不觉得疲倦。而此时,当愿望落空,悲伤、无奈加上疲劳将他变得如临死的败兵。而此时,门外响起了敲门声。

他勉强睁开眼,挣扎着爬起来。窗外的阳光明亮得有些刺眼,树上的叶子在夏日的清风中细细摇曳着。沈从文乱发翻卷,双眼迷离,不耐烦地去开门。一瞬间,他愣住了。眼前站的正是自己四年来朝思暮想的人。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本来有满腹的话要说,此刻却吐不出半个字来,反倒忸怩起来。还没等他开口,张兆和一字不差地说:“沈先生,我家兄弟姐妹多,很好玩,请你去玩玩!”

就这样,沈从文跟张兆和回到了九如巷三号。

也就这样,经过了将近四年的苦楚煎熬,沈从文终于拨云见日。

他将听从巴金建议所买的礼物——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屠格涅夫的作品,以及两本英译俄国小说和一对精致的书夹作为礼物奉上,这是他卖了自己一部小说的稿费!只是最后,张兆和只留下了屠格涅夫的《父与子》和《猎人笔记》,还有那对书夹,其他的都原数奉还。但初入张家的日子依旧是如此的快活。

离开苏州回青岛后,他致信张允和,托她征求其父对这桩婚事的意见。他又在给张兆和的信中说:“如爸爸同意,就早点让我知道,让我这个乡下人喝杯甜酒吧。”自来民主的张冀牖对儿女的婚事从不干涉,这桩婚事自然也就没有悬念了。

没过多久,沈从文就收到了来自苏州的两封电报。第一封是:允。第二封是:乡下人喝杯甜酒吧。第一封是张允和发的,她只说了一个“允”字,既是落款,也是内容,告知沈从文父亲已经允了他们的婚事。第二封自然是张兆和发的,电报员见内容蹊跷,问她是什么意思,张兆和满脸飞霞,说:“你照发就好了。”

此后,张兆和终于开始和沈从文通信。1933年,他们宣布结婚,在北平中央公园举行了简单的婚礼。

事实上,张兆和对沈从文的感情并没有如沈从文对她那样热烈。婚后的日子尽管也是燕尔恩爱,但相守的几十年中,张兆和开始有些冷淡。这让沈从文十分痛苦,但无可奈何。他曾致信给张兆和说她“你永远都是个自由人”,如果有相好,或者离开他,他都不会责怪她。他想,既然爱她,就不应该让她受委屈。沈从文说这样的话时,没有人知道他的心情。但没有人不知道,他对张兆和的爱是多么沉重和纠缠。

多年后,张允和回忆她曾去见沈从文的一幕:那是1969年的初冬,沈从文下放前夕,张允和去看他。此时张兆和已经下放湖北咸宁,沈从文独居的屋中狼藉一片。他们短暂的问候安慰之后,离别之际,沈从文突然说:“莫走,二姐,你看!”他缓缓从口袋中掏出一封皱巴巴的信,又像哭又像笑地说:“这是三姐(张兆和)给我的第一封信。”他一脸羞涩而温柔,将信高高举起,放在胸前捂着,缓缓说:“三姐的第一封信……第一封……”然后像个孩子般啜泣起来。

沈从文从初见起,一生爱着张兆和。但张兆和始终没能理解他的爱,这是一个世纪的遗憾。暮年的张兆和曾说:“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后来逐渐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压,是在整理编选他遗稿的现在。过去不知道的,现在知道了;过去不明白的,现在明白了。……太晚了!为什么在他有生之年,不能发掘他,理解他,从各方面去帮助他,反而有那么多的矛盾得不到解决!悔之晚矣。”

同类推荐
  • 去山阿者歌

    去山阿者歌

    它们有着很好的名字:罗山、窑山、莲花山、花路坡、麦垛山、红山梁、大郎顶、官亭山、黄草岭、庙儿岭、马断头山……这些山和人一样,都活着自己的瞬间和恒久,也在救赎自己。山的间隙有条河。
  • 神秘的海洋生物

    神秘的海洋生物

    本套美绘青少版系列图书旨在培养青少年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储备,拓展青少年的阅读面,知识面,从而提升青少年的整体综合素质,使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掘。图书配有精美手绘插图,使阅读不在乏味,给孩子带来阅读的愉悦,并从中体味到生命的快乐和意义。以渊博的知识去适应和面对未来社会的需要和挑战。
  • 海棠依旧

    海棠依旧

    她自己不但有文集问世,而且帮助女子文学社成员出书。一套八卷本的《红鬃马》文集记录了她与文学社成员追求文学之梦的艰辛和成果。斯世斯文,斯人斯魂,实堪敬哉!
  • 澈悟的思与诗:李叔同的文艺创作及文艺思想研究

    澈悟的思与诗:李叔同的文艺创作及文艺思想研究

    “思”既是精神世界心路历程的艰难求索,亦是心性外化关照之灵动;“诗”是对艺术、社会、人生的感性体验,也是个体内心深处所思的言说。本书集笔者多年研究所得,以李叔同出家之前创作的诗、文、歌曲等文本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细读分析过程中,注意阐释艺术形式诸多方面的客观品质,尽力呈现其作品本体所特有的“思性”与“诗性”的特殊意义和透明内涵。
  • 山村一夜:叶紫作品精选

    山村一夜:叶紫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热门推荐
  • 愿你在平淡的日子里,不忘美好

    愿你在平淡的日子里,不忘美好

    就这样,倾我所有过一生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会和咖啡馆有怎样的联系,没想过自己会开家咖啡小店,没想过因为工作又接触到这么多全国各地的咖啡店主,没想过自己做起了咖啡馆文艺分享联盟、在各地咖啡馆里办艺术展、排演原创近景话剧,更没想过会写本关于“咖啡馆”的书。
  • 轮回帝归

    轮回帝归

    血煞体,修罗面,帝王相,天罪神,杀手夜帝沦“少年”,雪子封棺待卿归,恩怨变故血来偿,是非公道自在心!她说,宁可她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她!他说,为了她,纵然背负众生鲜血沾染罪业又何妨,他的心里没有天下,只有唯一一个她!ps:火火书友群,340174453,欢迎诸位前来鞭尸
  • 烟花枕

    烟花枕

    戴志文意外穿越到隋朝开始了一次波澜起伏的历程。
  • 灌畦暇语

    灌畦暇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幸福操纵术:女人应看透的72个伪忠告

    幸福操纵术:女人应看透的72个伪忠告

    一切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说到根本,在感情战场上,男人喜欢打游击战,女人喜欢打阵地战,女人恋爱的目的大多是为了结婚,结婚的目的则是为了白头偕老,所以女人一定要学会操纵幸福的手段!本书告诉我们,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情世界,第一种危险是没有指南针导航,女人们就会兜兜转转一生,永远也抵达不了幸福田园;第二种危险是手里握着错误百出的指南针,如此一来,女人越是执着地前行,越是南辕北辙,最后摔得鼻青脸肿。阅读本书,你会心惊肉跳,会幡然醒悟,也会因此领悟到幸福的真谛。本书首次向中国女人脑海中根深蒂固的“伪忠告”猛烈“宣战”,彻底改变女人的命运,让女人在现实中少走弯路、找到幸福!
  • 我是魂法师

    我是魂法师

    八百年前,人类和魔兽爆发一场大战。而后,一堵巨墙将这个世界分成了两半。
  • 中国寓言

    中国寓言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通常采取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集说理、劝诫、嘲讽、讽刺、诙谐于一体,给人以启示。同时还用短小精悍的话把十分深奥的道理讲得通俗易懂,使得读者喜闻乐见,容易接受。
  • 火辣御妻

    火辣御妻

    一夜之间,我被上司算计的失了身,丢了工作。不曾想,他们的事情竟是被我趴门缝偷听到了。“你们给我下药,还真是赢得光明磊落。”这声音是那么熟悉,熟悉到……好像我两天前在床上刚刚听过一次一样。“用什么手段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赢了。陆刭时……不,陆总,您说呢?”就是他!就是那个被下了药毁我清白的男人!为了救母亲,我签订了他的霸王条款,出卖了自己,成为了他见不得光的情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女人如水

    女人如水

    本书由薛赐夫所著,这是一部东北大地百年风云变幻的史诗性作品,深广的社会变革和众多人物命运纠葛成一幅撼人心魄的历史长卷。 在徐徐展开从清末到改革开放这些社会变迁图景的同时,着力展现人的生存和命运。主人公生离死别的爱情,流金岁月的激情,极左年代的困惑,直到新时期的喜悦,跌宕曲折。人民创造了历史,人民从切身体验中也选择了历史,小说书写这个家庭四代人的经历和追求,折射出中国人民近百年的生活选择的曲折性和必然性,凝重而深刻的反思增强了作品思想内容的厚重感和深邃性。
  • tfboys之爱你

    tfboys之爱你

    三个女孩,在旅游时,遇见了三小只。三小只经过几番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