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862000000021

第21章 我所感怀的人文情理(1)

“情之一字,所以维持世界;才之一字,所以粉饰乾坤。”情是生命的灵魂,我们的情感随生命而同来,我们的世界因情感而精彩。

在跟随时代潮流的同时,务必坚守那些永恒的人生价值,坚守好“底线”“红线”和“高压线”:为人处事应遵守规则,这是大众俗成的自律标准,有不得违背的道德底线;从政当官应遵守规定,这是权力制约的准则,有不能逾越的政策红线;社会成员应遵守规矩,这是行为的刚性约束,有不该触及的法律高压线。

告别了繁忙紧张的公务,多了些悠闲自在和温馨的交往;舒缓了忙碌奔跑的脚步,多了份从容安逸和静谧的沉思。回眸自己走过的人生旅程,总有一些足迹让人铭诸肺腑而历历在目;回首自己经历的人生往事,总有一些情感使人铭心镂骨而难以忘怀。这段时间以来,我以善良的心趣,透视过往的世事,解读人生的操守,浅释人文的情理,因“情”动心,以“情”为题,行文抒“情”。其中,《我的黄山情怀》以礼赞大美景致抒情,感物悟道;《我的残疾人情感》以敬仰生命阳光抒情,感动震撼;《我的“三农”情缘》以眷恋厚重事业抒情,感悟论理;《我的家乡情结》以追寻浓浓乡思抒情,感恩怀念;《我所体悟的民族情谊》以展现民族风采抒情,感念阐释;《我所认知的水乡情韵》以品味上善若水抒情,感叹赞美。这六篇文章,无论是赞叹、激赏还是眷顾、追忆,字里行间都饱蘸着我的经历足印所踏出的体察之情、家国抱负所充盈的感恩之情和人生百味所引发的哲思之情。

“情之一字,所以维持世界;才之一字,所以粉饰乾坤。”情是生命的灵魂,我们的情感随生命而同来,我们的世界因情感而精彩。古人云“道始于情”,“通情”方可“达理”,“薄情”必然“寡义”。没有情,就没有人生的出发点和归属感;没有情,就没有生活的韵调和意义;没有情,一些冠冕堂皇的道理便显得苍白无力;没有情,也不会有社会的温馨和动力。写完“六情”以后,我总感到意犹未尽、情犹未了,于是就有了此文,试图对人世间的情感作一个简要梳理,对生活感怀中关于“情”的道理作一些粗略探析,对情与理的关系和以情悟理、以理度情作一点浅显思考。应该说,这是对之前所写“六情”的一个回顾和概括,也包含了我对人文情理的一点感悟心得。人有七情,此篇就算是“六情”之后的第“七情”吧。

○情为何物○

人非草木,必然有感。心非顽石,必会生情。那么叩问,情为何物呢?《说文解字》说:“情,人之阴气有欲者也。”《礼记》云:“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荀子》说:“情者,性之质也。”《吕氏春秋》注云:“情,性也。”先贤诸多定义,纷纷纭纭,虽然所说不一,但趋向略同,指的都是人由心所生发的诸种反应。这种反应来自人的思维和感受,来自人的认识和判断,来自人的修养和修炼,并通过言谈话语、肢体动作、文字声像、行为方式表达出来。

情,虽只一个字,但内涵丰富,哲理深奥,无处不在,无所不包。情,让人猜不透、想不清、看不明,有时剪不断、理还乱,但人们始终想方设法在回答它,却又始终不能给出一个简单明了的答案。情,是人性人格的体现,是思想观点的表达,是理想志趣的外化。它是一种感受,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笃定、实在而又温暖的人际关系,是相互尊重的社会默契;它是一种体验,是心灵的彼此交汇,是人性的自然流淌,是生命的灿烂展现;它是一种担当,是对生活的包容,是社会的责任,是爱的奉献。总之,情是人生真谛的朴实回响,最终体现的是道德、精神、品格,着力追求的是真实、善良、美好,渴望得到的是幸福、信任、仁义。

人生一世,与不同的人打交道,也形成不同的感情。世上的情,有博大无私的亲情、关怀备至的友情、难分难舍的爱情;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共同奋斗共同繁荣的民族情、坚持信念追求理想的事业情;有山川风物花鸟鱼虫的自然情、市井百态人间万象的社会情、探幽入微格物致知的科学情,等等。在这些情中,有些情是血脉既存的,比如父母子女情、兄弟姐妹情、同胞骨肉情;有些情是后天形成的,比如战友情、同窗情、师生情、夫妻情、故乡情等等。不过,无论是友情、爱情还是亲情,抑或是其他情,从来不是单向而是双向的。古人有云,“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虽是修辞手法,却也是情的互动性的体现。只有这样,人之情才能不断递进、传承、流动、绽放,才能不断生长、壮大、成熟、收获。

○情的力量○

情,经常让人长久地回味、感怀和陶醉,既可以展示一个人的人缘、人格和魅力,也可以印证一个民族的理念、文化和力量。有人说,情如巍峨大山,深沉凝重;也有人说,情如弱水三千,滋润心田;还有人说,情如一杯烈酒,醉人心脾。其实,情之功用几何,会因情之类别、人之差异而迥异。有的情恩重如山、难以报答,如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的恩情;有的情回肠荡气、透骨入髓,如刘关张桃园结义、管仲鲍叔牙的友情;有的情山盟海誓、生死相许,如梁祝化蝶、罗密欧朱丽叶的爱情。情是无言的影响、无声的教诲、无形的力量,既可以使人暖心、舒心、宽心、安心,也可以使人感恩、感谢、感慨、感叹;既可以使人痴迷、疯狂、愤怒、悲伤,也可以使人冷静、理智、坚定、坚强;既可以使人出发、奋斗、成功、拥有,也可以使人省思、内敛、节制、终止。

对于个人修养来说,情是陶冶心灵的良策,是纾困解难的良术,是人间关爱的良方。人生在世,并非一帆风顺,逆境可能带来焦心、痛心、揪心,使人情绪暴躁、压抑郁闷、焦虑不堪,这时候就需要别人关心,需要自我鼓励。而情,就是人性通往至善的一把钥匙,在你难以承受压力时,为你打开一扇光明之门;当你孤独无依时,为你张开一个温暖的臂弯;在你心烦意乱时,陪你一起承担;当你欢心愉悦时,与你一起分享。总之,情能使人们远离孤单和寂寞,摆脱苦涩和忧伤,给生活增添斑斓和精彩,带来乐趣和甜蜜。人应该学会从情感中获得生命动力,注入正面能量,让自己的人生阳光灿烂。

对于社会发展来说,情是良好人际关系的粘合,是对迷误、焦躁、浮躁的包容,是对无聊负面情绪的化解。有时候,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句问候,都可以展示给人关心、暖心和爱心。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中,善于运用情感的话语,培养人的幽默感,可以创造宽松的环境,减少摩擦,提高效率。在与人相处交往中,善于运用情感的话语,营造愉悦的氛围,能够给人温暖和力量,增进和谐,展现亲和力。古圣先贤在这方面有很多名言警句,“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为此,在为人处事中,我们要学会以情待人,以情感人,既要有进取之心,又可存平常之心;既要有平等之心,又可存差异之心;既要鼓励利他,又可以理解他人利己;既要诸恶莫作,又可以引导人众善奉行。

对于国家民族来说,情是增进友谊的沟通电波,是加强互信的关联之桥,是强化团结的连心纽带。在外敌入侵之时,情能产生感召力、凝聚力、战斗力,使国家民族形成血肉相连生死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共同筑起保护家园的铜墙铁壁。在和平年代,情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既有助消弭误会、化解矛盾,又促进和而不同、融合发展。试想,如果我们的世界里有了美而缺少爱,有了真理而缺欠真情,有了公义而缺乏慈悲,有了法治而缺失德治,这个世界将有多大的缺憾啊。

○情之传统○

中华民族历来讲情重情。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时时处处贯穿着情、汇聚着情、渗透着情,就如长江长城、黄山黄河,积淀的不仅是文化中华的醇香悠远,而且是情感中国的智慧圆融。中华民族深厚的情文化,滋润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无时无刻不显示着情的光彩。情,始终流淌在华夏儿女的血脉里。重情重义,这是中华民族的鲜明特质和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前行动力。

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仁,起点是孝。百善孝为先。传统文化重视血缘亲情,认为孝悌之道,实乃天伦之间无私的真挚之情。“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推而广之,则有“泛爱众而亲仁”。因此,中华情文化突出仁爱和谐,强调“仁者爱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传统文化重视家国情怀。孔子曾说,“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而后完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炼历程。孟子曾用“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来说明家国同构的思想。这些无一不显示着我们对家庭“有情”、对国家和民族“有情”的传统。不仅如此,圣贤有言,“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大畏民志,此谓知本”,“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些理念明确表达了重视民生、以民为要的民本情怀。

一个充满情义的民族,才是大有希望的民族。纵观漫漫历史长河,我们发现,中华情文化重视以德导情,既传承“忧国忧民”的思想,也蕴含“孝悌之道”的伦理;由倡导“仁者爱人”的教化,升华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理想。这些“情”文化汇成了东方情感智慧的不竭源泉,也为中华民族奋力前行提供了力量支撑。我们应该为情的传统而骄傲,为情的传扬而振奋,为情的传递而享受,为情的传承而担当。

○情理交融○

同类推荐
  • 游酢新论

    游酢新论

    收录近十年来的文稿近40篇,内容包括游酢的历史功绩、影响和评价,游酢理学思想、诗风、书法等方面的论述,以及福建游氏源流考述等,比较客观地探讨了“程门立雪”以及“道南”源头活水、“道南酋”、游酢的交往文化氛围等论题,尤其是成穗典故“程门立雪”,乃尊师重教典范,影响广远,数篇专稿集中推出,以为“程门立雪”920周年之纪念。总之,“游酢新论”(续编)涉及方方面面,颇出新意,是传统文化探索者坚守的成果。
  • 梦魇

    梦魇

    画家的理想鼓舞着年轻人,使他冲开种种阻力而靠顽强的毅力走出绘画人生路。
  • 老家故事

    老家故事

    本书是刘黎丽的散文集,包括:我为什么要写刘庄、满子大叔的罗曼史、孤儿小本的情债、梅姨与三个男人、能人老才、阿花的爱情、女贼癸嫂......
  • 当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

    当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

    散文既无诗歌的音乐节奏,也无小说的故事情节,更无戏剧激烈的性格冲突,总之,从形式到内容,散文的确好像是显得太平常了一点。然而,人们忘情地读诗、读小说,看戏剧……也一样忘情地鉴赏散文!散文的魅力究竟在何处呢?我们又该沿着怎样的路径去寻幽访胜呢?不妨随着编者的脚步,来学习欣赏散文吧,本书收录了多篇当代散文,并且由专家、名家为你解析、引导你鉴赏每一篇散文。这些散文的作者有:巴金、王蒙、刘白羽、张抗抗、老舍、余光中、刘心武、秦牧等等等等。
  • 许我一个奇迹:港大诗影

    许我一个奇迹:港大诗影

    本书为作者十多年来以港大为创作重心的诗歌精选集。这部诗集着眼于游历东西地域空间的感验,寻求传统和现代转化、东方和西方汇通的可能。以杭州、香港、纽约、北京、台北、泉州、新加坡等名城为主线,记录了作者对于历史时空和人情世事的文化思考。
热门推荐
  • 血影都市

    血影都市

    一场莫名其妙的陷害,张晨予在订婚之夜,顷刻间一无所有,流亡海外五年,现在他回来了!那个孱弱逃避的少年早已不在,现在他化身为身披灭世红莲的恶魔。从此之后,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狗二代,杀手,极道,高手,异能者,剑客,有种就来刚正面!萝莉,御姐,金发,仙女,碰见老子就想办法推你。既然命运玩弄了我的人生,那么我选择蹂躏这个世界!
  • 八段锦

    八段锦

    《八段锦》是明末拟话本小说集,写的是八段故事八种劝戒,即:“惩贪色”、“戒惧内”、“赌妻子”、“对不如”、“儆容娶”、“悔嗜酒”、“戒浪嘴”、“蓄寡妇”。
  • 兽血引诱

    兽血引诱

    掺杂着对姐姐的复杂情感,之后因为各种意外发生,让自己有了特殊能力,终抱得美人归,携美归隐。
  • 末日大烟枪

    末日大烟枪

    日本鬼子乡下种大烟,城里开烟馆,流毒天下;刺刀和烟枪一起对着中华民族,百万吸食者的血汗被榨干,生命遭剥夺。本书首次披露了日本鬼子用大烟毒害中国人民的惊世内幕,并对日本帝国主义用大烟掠夺民财、筹措“战时资金”的丑行进行了历史性叙述。此是杀人真利器,不名烟袋故名枪。——《咏烟枪》。
  • 强迫症的森田疗法

    强迫症的森田疗法

    强迫症是神经症中最顽固、症状最复杂多变、患者感觉最痛苦的一种疾病,药物疗法和各种心理疗法都很难奏效,精神科的医生和心理医生都对强迫症感到很棘手。作者于l996年开始,全身心投入森田疗法的研究,并逐渐萌生编写“强迫症的森田疗法”一书的想法。但作者深知,必须对强迫症的症状特征和发病机制有深刻理解,将森田疗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摸索出一种简单易于操作的方法.在积累足够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才敢着手此书的撰写工作。10余年来,作者不断收集相关病例,并完善治疗方案,终于2010年完成这本《强迫症的森田疗法》。
  • 至尊掌门

    至尊掌门

    他,一个修真者,竟神差鬼使的来到了魔法的世界。凭借着他的修为,在异界留下了不少奇妙的故事,然而命运仿佛捉弄他一般。他在异界并没有混出什么风光。当他再次回到自己的世界,凭借着他在异界学到的一切,最终统一了修真界,成为伟大的掌门。
  • Study of a Woman

    Study of a Wom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和平街32号

    和平街32号

    世事如一梦梦里不如身是客越眼红尘无一物唯吾孤独依旧又怎能伊人相许
  • 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注

    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这样相处进退自如

    这样相处进退自如

    与人相处,是跨越人生和事业成功的第一道门槛,掌握了与人相处的技巧和艺术,就等于拥有了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掌握一种技巧,你就可以形成一种心态;形成一种心态,你就可以练就一种处世之道;练就一种处世之道,你就可以享受一种人生。本书从语言、行动、交流方式等方面,向读者介绍了最有效、最直接、最简洁的与人相处的技巧。 本书将告诉你如何与所有人和谐相处的伟大艺术。比如,如何化解与同事之间的争执;如何调节邻里之间的不和谐;如何与陌生人一见如故;如何在复杂的交往中进退自如。书中详细介绍了人与人相处中的一些技巧和心理策略,绝对易懂、易学、易用。力图帮助读者,在无论看起来多么绝望的形势下,都能够左右逢源、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