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85700000004

第4章 秋风庭院(4)

向局长领会张兆林的意图,跑去给陶凡请示汇报。陶凡一听便知道是张兆林推过来的事,心中不快,打断了向局长的话头。不用向我汇报,我现在是老百姓了,还汇什么报?我原来不同意,现在自己退了,也是老干部了,又说可以修,我成了什么人了?老干部的娱乐活动设施要建设,这上面有政策,是对的。可也要从实际出发呀!我们老同志也要体谅国家的难处,不要当了干部就贵族气了。我们还可以打打门球哩,还有那么多老农民、老工人他们打什么去?

陶凡很少这么发火的,所以很客气地将向局长送到小院外的路口,握手再三,安抚了一阵。

第二天上午,陶凡接到一个莫名其妙的匿名电话,叫他放聪明一点。声音凶恶而沙哑,一听便知是伪装了的。陶凡气得涨红了脸,倒并不害怕。

此后一连几天都这样,陶凡怎么也想不出这电话的来头。那完全是一副黑社会的架势,可他从来没有直接招惹过什么恶人。他的电话号码也是保密的,一般人并不知道。夫人吓得要死,问是不是让公安处胡处长来一下。陶凡说不妥,那样不知会引出多少种稀奇古怪的说法来,等于自己脱光了屁股让别人看。他想来想去,只有打电话给邮电局,换了一个电话号码。

可是清净了几天,匿名电话又来了,更加凶狠恶毒。这回真让陶凡吃了一惊。这电话号码,他只告诉了地委、行署的主要头头和女儿他们,怎么这么快就泄露出去了?这个小小范围同匿名电话怎么也牵扯不上呀。

关隐达同陶陶回家来了。关隐达断定那电话同修老干部活动中心的事有关。怎么可能?陶凡一听懵了。关隐达分析道,明摆着的,要修老干部活动中心的消息一传出,建筑包工头们就会加紧活动。有人以为这一次肯定会批准的,就收了包工头的好处。您现在一句话不让修,包工头白送了礼是小事,要紧的是损失了一笔大生意,怎么不恨您?

陶凡听着关隐达的推断,气得在客厅走来走去。难道这些人就这么浑蛋了?

关隐达明白陶凡讲的这些人指谁,便说,也不能确定是谁收了包工头的好处,查也是查不出来的。但可以肯定,打匿名电话的并不是受了谁的指使。那些包工头都是些流氓,没有人教他们也会这么做的。

陶陶吓得全身发抖,跑去拉紧了窗帘,好像生怕外边黑咕隆咚地飞进一个彪形大汉。她劝爸爸就让修吧,怕用掉了您的钱不成?

夫人也说是呀,本来就不关你的事了,顶着干吗呢?

自从政以来,从来还没有人这么大胆地忤逆过他,他觉得蒙受了莫大的羞辱。愤愤地说,本来我就不想管,他们要这样,我坚决不让修,看把我怎么样?

关隐达很少像今天这样直来直去同陶凡讨论问题的。一般事情,凭陶凡的悟性,一点即通,多讲了既显得累赘,又有自作聪明之嫌。但陶凡这几年是高处不胜寒,外面世界的真实情况他是越来越不清楚了。所以他觉得有必要讲得直接一些。他还从刘培龙那里隐约感觉到了张兆林在这件事上的真实态度。陶凡在客厅来回走了一阵,心情稍有平息,坐回原位。关隐达便委婉劝了几句。陶凡一言不发。窗外寒风正紧,已是严冬季节了。

次日,陶凡拨通了张兆林的电话。他说这几天同一些老同志扯了扯,他们都要求把活动中心修了算了。老同志也体谅财政的困难,说预算可以压一压。我看这个意见可以考虑。这是我欠的账,现在由你定了。张兆林说,我原来也是您那个意思,缓一缓,等财政状况好些再搞。可这一段我老是接到老干部的信,火气还很大哩。都是些老首长,我只有硬着头皮受了。好吧,地委再研究一下,争取定下来算了。

打完这个电话,陶凡有种失魂落魄的感觉。身经百战的将军第一次举起白旗也许就是这种滋味。

陶凡很安逸地过了一段日子。一日,偶然看到本地日报上的一则有奖征字启事,他的心情又复杂起来。原来地区工商银行一栋十八层的大厦落成了,向社会征集“金融大厦”四字的书法作品,获征者可得奖金一万元,若本人愿意,还可调地区工商银行工作。其实这则启事夫人早看到了,觉得蹊跷,便藏了起来。可陶凡看报一天不漏,几天都在问那报纸哪里去了。夫人做出不经意的样子,说不知放到哪里去了。偏偏王嫂很负责,翻了半天硬是找了出来。陶凡便猜到报纸是夫人有意收起来的。夫人用心良苦,可见自己很让人可怜了。往常,那些自己稍稍认为有些脸面的单位,都跑来请他题写招牌。他明白有些人专门借这个来套近乎,也并不让他们为难。只要有空,挥笔就题,当然不取分文。也有个别人私下议论,说地委书记字题多了,不严肃。他也不在乎,说郭沫若连北京西单菜市场的牌子都题,我陶凡还没有郭老尊贵吧。

如今工商银行搞起有奖征字来,不是很有些意思了吗?

老干部老沈,处事糊涂,人称老神,神经病的意思。老神老来涂鸦,有滋有味。一日,跑到陶凡那里,鼓动陶凡参加有奖征字。老神偏又是个爱理闲事的人,不知从哪里听说了征字活动的来龙去脉。原来,工商银行李行长去请张书记题字,张书记说,金融大厦是百年大计,最好不请领导题字,也不请名人题字,干脆搞改革,来一次有奖征字。

陶凡自然不会去参加这个活动。知道了事情原委,他也表示理解,就是心里不好受。这天晚上,工商银行李行长登门拜访来了。坐下之后,讲了一大堆这么久没有来看望之类的话。这位老李在他印象中一直还是不错的,是否为征字的事过意不去?闲扯了半天,李行长果然讲到了这件事。他说碍于面子,去请张书记题字。原以为张书记肯定会谦让,推给陶书记题的。但张书记这么一定,是他事先没有料到的。

陶凡朗声笑道,老李呀,可不准在我面前告兆林同志的状哪!兆林同志的意见是对的。依我看,这还不只是一次简单的征字活动,在我们这闭塞的山区,可以算是一次不大不小的思想解放运动哩!您向报社转达我的建议,可以就这次有奖征字组织一次讨论,让全区人民增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智力劳动的意识。

李行长点头称是。陶书记看问题的角度总比我们要高些,领导就是领导。

报纸专辟了一个“征字擂台”栏目,每次登出入围作品数幅,并配发一两篇讨论文章。陶凡很留神那些书法作品,但对按照他的建议组织的那些讨论文章并不在意。搞了一个月的擂台,终于评选出了最佳作品一幅。获征者为一中学教师。陶凡仔细看了此人的简介,似曾相识。回忆了好一阵,才想起同这位教师也算是打过交道。原来,陶凡在任期间,有些涂得几笔字的人总想借切磋书道之名同他交结,用意不言而喻。有回,一位乡村中学教师致信于他,要求调进城来,陈述了若干理由,信中附了一幅“翰墨缘”中堂,旁书“敬请陶凡先生雅正”。字倒有些风骨,陶凡暗自喜欢,但“陶凡先生”四字让他特别刺眼。便在信上批道:乡村中学教师队伍宜稳定。转教委阅处。

现在这位中学教师既得奖金又调工作,双喜临门了。世界上的事情真是有意思。

征字的事在陶凡的心里掀起了一点波澜,很快也就过去了。可张兆林的一些话传到他的耳朵里,让他有些起火。据说张兆林在一次会上讲到提高领导水平问题,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加强学习,更新知识,既要有一定专长,更要争取做个通才,特别是要懂经济工作,不要满足于自己的一技一艺。张兆林的这番话本也无可挑剔,但陶凡把它同征字的事联在一起一想,怎么也觉得是影射他。

陶陶这一段三天两头往爸爸妈妈这里跑,独个儿来,一住就是几天。陶凡两口子感到奇怪。妈妈说,你要注意影响,老不上班,隐达在县里不好做人的。

陶陶说,我请了事假休病假,休了病假还有公休假,关谁的事?

妈妈见女儿讲话这么陡,猜想他们小两口可能是闹矛盾了。一问,陶陶更加来气。我累了想休息有什么不对?他公务繁忙,还有时间同我闹矛盾?

陶陶在父母面前平时最多撒撒娇,从不这么说话的。今天弄得陶凡夫妇面面相觑。

一家人正不愉快,老神跑了来,告诉陶凡,说他发现有几家单位把陶书记题的牌子换掉了。很义愤的样子。陶凡笑呵呵地说,老沈呀老沈,什么大不了的事,我还以为发生地震了。

老神走后,夫人很不高兴。这个老沈真是老神!

陶凡一言不发,只是喝茶。夫人知道他心里不好受,却不知怎么开导。屋子里静得似乎空气都稀薄了。

陶陶突然在一旁发起议论来。爸爸您也别在意。您还算是有德有才的人,做了十几年官也问心无愧。其实老百姓看待当官的就像看待三岁小孩一样。三岁小孩只要能说几句口齿清楚的话,做一件大人意想不到的事,立即就会得到赞赏,被看做神童。当官的,也只要会讲几句话,字只要不算太差,大家就说他有水平。其实在平头百姓中,能说会道书法精湛的太多了,水平也都在那些当官的之上。官场,就那么回事!

夫人脸色严肃起来,叫住女儿。你太不像话了!

陶凡朝夫人摆摆手,说,别怪陶陶,她讲的很有道理。特别是她那个三岁小孩的比方,真叫我振聋发聩!要是早几年听到这样的话,我会受益不浅的。

陶陶流露的是对官场的鄙夷,而陶凡得到的却是另一种感悟。是啊,我们的人民确实太宽宏了,他们对我们领导干部的要求并不高。但我们有些人,对人民并不算高的期望都不能满足啊!想到这些,似乎个人的委屈并不重要了,暂时不把题字被换的事放在心上。晚上,关隐达来接陶陶回家,说通通在家吵着要妈妈,他又忙,没法招呼儿子。陶陶说,爸爸退休了,闲着没趣,你又忙,只有我多回来看看。才回来几天,你就急着来接了。二人见面,也都平和,看不出什么破绽。二老也不好相劝,只招呼关隐达吃了饭,叙了一会儿,便让他们走了。

原来关隐达近来一直情绪不好。刘培龙马上要调任行署副专员,按常规,应是关隐达接任县委书记。但传出的消息对他不利。心情不好,在外强撑着,回家难免有些脸色。陶陶便以为丈夫怪她父亲影响了他,心里有火。关隐达怕添误会,索性懒得解释。于是双方都闷在心里生气。

陶陶回家后,陶凡这里清静了好些时日。太清静了,又有点发慌。便常到桃岭上散散步。走着走着,竟鬼使神差地往桃园宾馆方向去了。一见那粉红色的楼房,便酣梦惊回一般,马上掉头返家。不知怎么外面就有议论,说陶凡总傻傻地往桃园宾馆张望,也许还在回想往日的虎威吧。这话传到陶凡耳中,气得他无话可说。心想我陶凡真的成了张学良了?散散步的自由都没有了?

不想再招致这类议论,又只好蛰居在家,涂涂抹抹,聊以自慰。一日备感孤寂,想到一句“秋风庭院藓侵阶”的词,记不起是谁的了,只是感慨系之。于是因其意境,作画一幅。庭院冷落,秋叶飘零,藓染庭阶。夫人下班回来,见陶凡正提笔点着稀稀落落的枯枝败叶。夫人也是有艺术敏感的人,感觉丈夫着笔的姿态颇有几分苍凉。当天晚上,夫人说,我想提前退休算了。陶凡看出了夫人的心思,很是感动,轻叹一声,好吧。

同类推荐
  • 孝子三部曲之二:孝缘情梦

    孝子三部曲之二:孝缘情梦

    孝廉公的姑姑秋姑与汪县丞乱搞关系,使被称为二十四孝之一的“姜诗孝亲,涌泉跃鲤,一门三孝,安安送米”的孝廉姜家蒙上了阴影;引出人们围绕真孝还是假孝的生与死,血与火的斗争,还有对“孝”的拷问!小说以谐戏的笔调刻画了几组男女人物群像,使你能读到一部全新好看的小说。
  • 暴躁公爵娶红妆(下)

    暴躁公爵娶红妆(下)

    这男人的暴躁无人能及,说话更是难听得紧,开口闭口不是王八蛋就是滚!他有权有势,跺一下脚便能引起商场大地震,却因一场车祸造成瘫痪毁容而一蹶不振。见人就咬的疯狗行为,弄得众人鸡飞狗跳不得安宁,偏就是有个他又爱又恨的女人不怕死的硬缠着他,无论他怎么咒骂或是摆臭脸,她都不当一回事。为了让她死心自动离去,他卯起来赶人。打翻食物,她气呼呼的要他看它们腐烂长蛆;打死不肯复建,她威胁要他光着屁股给人看……好吧,他承认自己是个懦弱的胆小鬼,害怕她对他只是同情,一旦他痊愈就会再度离开。他逃避着现实,不去想将来,也不去面对自己的良心,直到一颗子弹击中他的梦,世界在他眼前崩毁碎裂……
  • 回声

    回声

    电视连续剧《回声》写于八年以前,是根据我十六年以前写的长篇小说《女囚徒》改编而成的。电影《长征》是从宏观上反映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电视连续剧《回声》是从微观上再现这一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换言之,电影主要写长征中的上层领袖人物,电视连续剧则应着墨于长征路上普通的红军指战员。
  • 九云梦

    九云梦

    本书是朝鲜“梦小说”的开始。描写了男主人公杨少游与八位美女之间坎坷曲折的爱情经历。《来自星星的你》都教授推荐。
  • 若你我从此孤独终老

    若你我从此孤独终老

    你叫我放手,我放手了;现在,又要如何?若你我从此,孤独终老;宁愿此刻,回身拥抱。大龄女青年豆子突然“被”失恋了,从待嫁新娘沦落为剩女一枚,十二年的感情戛然而止,她却连男朋友朱叶生的人都找不到。公司以为她要结婚生子,处处打压挑剔,豆子忍受不了被算计而辞职。
热门推荐
  • 丑妃祸国不殃民

    丑妃祸国不殃民

    前世,她瞎了狗眼,错把渣男贱女当亲人,害得云林两家满门抄斩。再世为人,她要逆天改命,祸乱天下!得神剑,收神兽,修仙诀,炼天下奇毒!灭渣男,虐贱女,害我全家者,我让你生不如死。重活一世,她哪怕貌若无盐,也要嚣张一生!他是传言中最冷清冷血的煜王,传说,见过他真面目的人都已经死了。可谁告诉她,这夜夜潜入她的闺房化身为狼的臭男人是谁?“煜王,你就不怕我毒死你全家?”“那太好了,娘子,咱们可以双修做雌雄双煞!”
  • 锐读 (第1期·悬疑新主张)

    锐读 (第1期·悬疑新主张)

    中信出版社出品,《锐读》是新青年期刊出版总社创作的悬疑推理类系列书籍。《惊奇档案》专栏编辑,觅骨寻踪,亲历惊奇与惊险,探寻神秘的不可思议,用科学的态度解读一个个怪谈与诡闻。
  • 梦缘轮回的爱恨情仇

    梦缘轮回的爱恨情仇

    前世的遗憾,只能来世弥补。千年前,吕布遗憾死下邳城,从此,貂蝉便踏上了寻找吕布转世的路途。终于,在某日她集齐了五神器扭转了时空,来到了新的世界两人在某种原因下参加了当时最火爆的帝国梦幻游戏对决赛,却发现,事情远远不像他们想的如此简单。热血的世界,生死的爱恋,将为您慢慢展开.(拒绝俗套,拒绝跟风,独特的写作线索,全新的设定,耗时三年,值得收藏)群号415206743浩然殿广招书友加入其中一起聊天探讨,娱乐休闲。
  • 本草纲目别名录

    本草纲目别名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极品少爷

    极品少爷

    一个红的发紫的男优陪同女人们去蹦极,想不到竟穿越回到古代,从男优转变为古代的极品龟公,花丛间自由穿梭,扮猪吃老虎,只有玩的大,没有玩不起,泡妞种田,诗词歌赋,要啥玩啥,无耻流神作青楼遍四海,美女身侧卧。黑白道霸主,天下任遨游。
  • 握紧我心

    握紧我心

    和家里断绝关系,与爱的那个男人结婚,林霖以为付出就会有收获。但是她疏忽了一点,这个男人其实并没有那么深爱她。很多时候,我们都像林霖,以为深爱就能换回深爱。但是爱情不是等价的物物交换,无法做到真正的公平。这就是爱情和婚姻。
  • 万事因卿事事休

    万事因卿事事休

    一朝他为了权与势便与邻国联姻,于她,最为残忍。一朝他亲手推开了她,却开始悔不当初。曾经是沧海桑田,做过的誓却不再作数,冷血与伤害占据了两人世界。为什么相爱了还要互相折磨呢。他是王爷,权倾天下。她是太傅之女,却身不由己。我走了好久,才惊觉你不在我身后。
  • 那五

    那五

    邓友梅的创作风格可用刚健、平实四个字归纳。而最能代表其艺术成就的“京味儿”小说是《那五》《烟壶》等。这批“京味儿”小说,大都取材于旗人的故事。作家以独特的视角,描绘出今日读者不大熟悉的旗人的生活画卷,给人以历史的感悟和现实的启示。收入本集的有其代表作《烟壶》《那五》等,这几篇小说表现了邓友梅丰富的“民俗学”知识,也显示了他非凡的灵气。
  • 半碗方糖

    半碗方糖

    这就是一个外表秀气内里腹黑的二皮脸明星的漫漫追妻史,又名两个吃货的爱情故事。
  • 穿越之邪神屠天

    穿越之邪神屠天

    都市兵王奇遇不断~美女诸多,国家主席女儿也得给主角洗袜子,就在主角一次出门做暗杀任务时~天上不知何时出现了一个黑洞,就这样无意间主角就穿越了异界,得知是一个通天大陆,主角在通天大陆美女怀里。手握神兵,脚踏仙界,神挡杀神,佛挡屠佛,吾要屠天,宇宙皆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