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80800000021

第21章 旧体诗词在“文革”中的复兴(3)

对于出去玩,大家曾有一番辩论,李瑞明是“山水派”,主张到大自然中体验野趣;沈原是“楼阁派”,主张逛名胜古迹。平时放了学,大家就钻到一个人家里,关起门打牌、侃山。当时,正时髦旧体诗,一本王力《诗词格律》在大家手中传来传去。于是,有了空就在一起凑歪诗,都是些打油诗、顺口溜。

那时,北海仿膳饭庄开在北海公园的南门,紧挨售票房。郭赤婴等人就结队去仿膳喝啤酒。当时曾有打油诗为证:“辣椒茶叶花椒酒,抢完花生争佛手。”前一句,讲有人离桌,另外一个偷将辣椒放入他的茶中。椒酒不是古人所谓椒酒,而是将花椒放入别人的啤酒中。后一句所讲的“争佛手”,在当时是很便宜的一种小吃,面皮卷肉放入油中炸制而成。这样在饭桌上对句,能够对四五轮。因为有情节,所以至今能够记起。

72中这几个同学家中几乎都有“历史问题”,有的是共产党里的问题,有的是所谓的历史问题。王长华的父亲1948年复旦毕业,当时大学毕业即失业。其伯父是国防部二厅国民党将军,为王父在国民党军队中找了个职位,并封了个上校。当时,国民党已开始安排在大陆撤退,王父正与其母恋爱,母亲不愿去台湾,其父就留下了。解放后,其父虽然是“空头上校”,但仍被视为反动军官,20年没有工作,没有收入。当时,因家中受冲击王长华心情苦闷,不免颠三倒四。沈原开玩笑说他是“女娲转世”。一次对句,王长华说:“五彩祥云托女娲。”郭赤婴对:“遍天豪气贯长华。”沈原续对:“初学仗义复旦府,”郭赤婴说最后句:“党国便是寡人家。”王长华气得脸发青。当时,大家都忙劝他,赔不是,因为当时他特别苦闷。郭赤婴宽慰他讲:“大家爸爸不管是哪个党的,反正都有问题,都一样!”

1971年,70届诸人都面临下乡插队。沈原等人被分配到北京房山贾峪口插队。郭赤婴先去了一年宁夏,后又回到牛栏山插队。王燕在房山坨里当铁道兵,仍然不轻松,整日在野外施工。王燕是这个圈子里第一个开始认真写诗的,1970年正经地写了几首诗,圈子里的人读后都受到触动。

七律 (王燕)

男儿立志国为家,耻向孟尝弹锴铗。

难与齐躯夷羿射,却来并讨共工伐。

搏回浑沌惜盘古,锻得吴钩鉴女娲。

先砌彩石铺碧落,再削鳌骨正中华。

受到王燕的影响,李玉明、郭赤婴也开始正式写诗。

3.插队逸事

分配到顺义牛栏山公社的知青,平均每7-8名在一个生产队。当地种玉米、高粱、小麦、大麦,有个别生产队每年还种一季水稻。下田同社员一起干活,尽管累,知青仍能“膘”着干。男知青才能挣7-8个工分,女知青更亏,才4-5分。可活并不比老乡少干。当时生产队规定一年出工300天以上的,才能按10分算。知青经常节假回家,往往凑不够300天,这条规定是专门为知青制定的,知青都感到冤。郭赤婴最多挣到8.5个工分(合人民币6-7毛),干一年可分10-20元,自觉已很满足。

知青吃食很差,当地知青中流行谚语“眼大窝头小,粥稀咸菜少。”在乡下干了三四年,大伙心都“踏实”了,也学老乡养了两口猪,喂剩下的泔水。

虽然牛栏山离北京不远,但知青们仍感苦闷。农忙时活最累,人像拴在磨上的驴,想家也回不去。说是不计较那几毛钱工分,可当时谁家里生活也不富裕。知青们普遍心灰意冷。

郭赤婴等人玩心难收,常结伙去赶集,闲时在各村知青点串。有时背个旧军挎,去逛承德外八庙,蹭火车,住大车店(一宿6毛)。当时吃食很便宜,栗子2毛一斤,核桃4毛一斤,买一挎包边遛边吃。

闲了没事,知青们就“攒诗”取乐,也出了不少笑话。

一次,郭赤婴和几个72中的插队同学,一同结伴到贾玉口去玩。大家爬到山顶,小憩的时候开始作诗。由一个人先说第一句,依此韵各作一首。这次,第一个说的是陈小禹,其父是人艺演员,在《茶馆》中饰国会议员。陈新学作诗,第一句才出口,大家都想笑。他说的第一句是:“站在高山望北京”,等到别人都作完第一句,又轮到他,他说的第二句是:“心中一轮红日升。”这时,已有笑声,当时,大家都说亏他想得出。第三句,陈小禹说的是“我爱北京天安门”,等到大家都作完了诗,都猜他的第四句是什么,陈小禹憋了半天,说:“天安门上挂红星”。知青们哄堂大笑。

在郭赤婴诸人的圈子里,攒出的诗,都在圈内传看。绝大多数是旧体,还有不少“打油”。郭赤婴有:“袖底清风人不见,樽前失语鬼先知。”沈原有:“流光记取错中直”,李瑞明有:“胸中崔嵬浇不胜,万丈青壁依天开。”

1975年,郭赤婴写了一首《满江红》得到圈内朋友认可。后拿给其父看,其父说:“十年事、耿于怀”这句可改,但这一句最终也未改。

满江红

折断平川,山骤起,腾龙跃海。

燕天阔,秋云浮缓,孤鸡翼决。

莫叹牛栏金牛去,长怀野岭霜菊在。

忆甲寅西陆跨潮河,夸豪迈。

握锄柄,磨灵台。

十年事,耿于怀。

看风云骤变,勇争兴衰。

苦雨滂沱枯木朽,惊雷响彻新天开。

待中秋八月望钱江,怒潮来。

1973年王燕从部队复员,分配到市自来水公司当工人,这在当时是相当令人羡慕的。郭赤婴等人有时回京聚会。圈内风行了一阵小说、散文。郭赤婴从宁夏带回来的《沙枣的回忆》(散文)被诸人转抄。王燕写了一篇小说,内容是讲土改时期,阶级报复。有一个乡下民兵干部,土改时娶了地主女儿姐俩。姐姐特狠,但胸有城府,妹妹善良,但心眼窄想不开。后来小的被整死了。老大一狠心把姐妹俩生的两个儿子杀死毒死。此事据说曾真有其事。

王燕当时还写了一首童话诗。大致讲,一男孩瞎了,神告诉一女孩,用某种草上的露水洗眼,即可复明。小女孩就去寻找这种仙草,一路上有许多奇异的遭遇。当时大家读了都觉得挺好。后来,郭赤婴还写了小说《倒霉的还是我们》,讲大队书记参加学大寨会议,回队传达。社员史增福和增福嫂,被命令毁自留园、砍树。写一晚上发生的事,书记连夜动员砍树,农民们唉声叹气。

在这样一个小圈子、小气候里,72中的知青排遣了生活的失落感和愁苦,度过了一个个寂寞的日子。王燕当时写有一首长诗,反映了圈内共同的感慨:

秋风竹杖旧纶巾,

壮士长依不朽身。

故久人情心似铁,

消磨事理发如银。

……

二百朝廷随逝水,

五千仞岳上摩云。

……

莫害流光推万物,

中怀不饮自甘醇。

沈卫国去山西插队后,1969年从生产队给杨建国等人来了一封信。告知山西农村甚苦,此地无酱油,每人一年才半斤油。并说,报上天天说,现在比过去--解放前“三自一包”强,可老乡讲,“三自一包”时,倒普遍够吃,家家有余粮,现在呢,几乎家家要借粮。他让杨建国诸人在进入社会前,要有思想准备。

半年后杨建国、徐小欢同乘一趟列车赴北大荒宝泉岭。杨建国在连队开山炸石、造屋,后又调入牧羊班。徐小欢当了农工,又调到连部当了通信员。逢过元旦、春节,两人可以在场部一聚,买几听水果、肉罐头,坐在草甸子的塔头上大餐一顿。

杨建国在农场第一年还没有多少挫折感,曾写有《悼金训华》:“十九男儿上洪峰,敢抛热血溅苍穹”等诗。徐小欢则有《五律》:“故朋渺黄鹤,新知梦中悬”等诗。

进入1970年,在宝泉岭杨、徐二人已深感处境的严峻。

1970年的阴历八月十五日,在东北兵团15团29连,当农场职工们已经收工回家了,指导员下令,今晚上“小跃进”。于是,全连知青在晚饭后,集体下到地号割豆子。经过一天的田间劳动之后,此刻的“跃进”实际上已经是肉体刑罚。当十五的一轮圆月升起来时,首先是上海男女知青低声呜咽,随之是全体北京、哈尔滨女知青的抽泣,男知青们眼中都含满了泪水,全体知青哭成了一片。上海知青不分男女大家抱成一团……可是哭归哭,跃进指标必须完成啊!在哭够之后,知青们拾起镰,在月光下边哭边割……此时,杨建国泪水、汗水一齐淌进嘴里,感到他的“战歌”再也唱不出来了,仿佛骨鲠在喉。在这之后,他支边的决心动摇了……

4.军中唱和

1971年,杨建国怀着愧疚而又依恋的心情离开了北大荒,“走后门”入伍。徐小欢在其后两个月,也借机溜出连队,跋涉草甸子,扒火车返回北京,赶上了入伍末班车。

1971年九一三事件爆发,全国震动,在小圈子里引起了一片欣喜,特别是家庭受运动冲击的人。在农村劳动的郭赤婴给杨建国写信说:“此地几个朋友打酒庆贺,有一释重负之感。”

同类推荐
  • 西方互文性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西方互文性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本文是一个典型的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课题。从比较的视角,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文本分析、社会批评、实证研究、文化研究等批评方法,对西方互文性理论及其在中国的译介、传播、影响和研究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和研究。本文所探讨的互文性仅限于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方面的研究层面,对于国内出现的从语篇分析角度进行的诸多研究中只是在必要时提及,不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目前互文性在中国的研究还属于起步阶段,迄今为止只出版了一部专著,国内对互文性的研究和探讨可以说还处于有待深化和提升的阶段,因此本文将用较为浓重的笔墨对互文性理论的前历史、其在法国的诞生、其在欧美的流变及其理论本身的特点进行追根溯源、系统梳理和详尽描述
  • 中华对联(第三卷)

    中华对联(第三卷)

    中华对联,也称“楹联”、“楹贴”、“对子”,是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联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汉语言文学艺术形式,相传起源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见《蜀梼杌》),谓之“题桃符”,至宋时推广用在楹柱——厅堂门前的柱子上,后又普遍作为装饰及交际庆吊之用。
  • 繁华的故事

    繁华的故事

    《繁华的故事》这本书主要收集了在我想你的时候,等待,漫漫前路,吉他,金刚腿等几十首诗。
  • 老上海的那些名女人

    老上海的那些名女人

    这是一本女性文学读物,主要介绍了老上海二三十年代以张爱玲、苏青、阮玲玉为代表的一批为当代人所熟知的文艺界、演艺界等比较知名的女性。该书情感细腻,以动人的笔调介绍了老上海知名女性的成长经历、情感经历等,宛如小桥流水的叙述风格使人们对那个时代的上海的知名女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该书把主人公们刻画进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中,富有一定的时代气息。阅读这本书,读者将从老上海的知名女性的经历中感受到她们的喜怒哀乐,从而对人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 一种寂静叫幸福(华夏作家文库)

    一种寂静叫幸福(华夏作家文库)

    萧萧春雨:我深深体会到,不静下来思考,是无法写作的。天界:那肯定。你看别人坐在那里,洋洋洒洒。一个晚上写出几首或几十行的诗歌,那是好诗吗?会有好语言吗?写诗就是经历一场战争。而战争,哪有不用精力和高度思维的?
热门推荐
  • 废柴要逆天:邪王追妻路漫漫

    废柴要逆天:邪王追妻路漫漫

    前世,她助他步步为营,终登九五之尊宝座,他却因她家族功高盖主,灭她一族全门,丝毫不念旧情;今生,她要亲手从他手里,将他欠自己的全部夺过来,让他断子绝孙!只是,为什么始终有个腹黑男人一直绕在她身边?看她虐渣,他从旁指点,有人欺负她,他递上刀子,让她百倍还回去。男强女强的碰撞,追逐与被追逐的好戏,谁会笑到最后?
  • 无良神父

    无良神父

    女神刚刚答应了杨平的求婚,杨平竟然无缘无故的穿越了。不过既然能穿越过来,就应该有机会穿越回去吧?于是乎为了回归地球,手无缚鸡之力的杨平穿上了神父袍开始了在勇者世界的无良之旅!这位勇者你要复活同伴是吧?LV多少就给多少金币,我的服务包你满意的啦~那边的商人先生,我这里有一瓶教会特供的圣水,价钱可以商量啊~路人甲你别急着走啊,我这里有一个可以让你当主角的任务,要不要接啊~小魔王陛下,这里有一根棒棒糖,要不要和叔叔一起走啊~PS:作者很无良,但是更新绝对不会差PS:神父很无良,不过绝对不后宫
  • TFBOYS之相遇邂逅

    TFBOYS之相遇邂逅

    三只的邂逅相遇是怎么样的呢?他们能和陶可欣,林可悦,周欣雨走向婚姻的殿堂吗?
  • 华严经入法界品十八问答

    华严经入法界品十八问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武动九方

    武动九方

    玄武,朱雀,白虎,青龙四大神兽遭到妖神女娲的禁制,散落于九方世界,万年后,帮助玄武脱困的少年被带入九方世界之一玄武大陆,玄武大陆以武为尊,偏偏少年资质惊人,却遭到妖神女娲手下的阻挠,废掉了经脉,无法修炼,看少年如何挣扎黑暗泥潭,成为巅峰强者!
  • 汤姆索亚历险记(世界最美儿童文学第二辑)

    汤姆索亚历险记(世界最美儿童文学第二辑)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发表 于1876年。小说描述的是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丰富多彩的浪漫生 活。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做出 了种种冒险的事。《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小说虽是为儿童写的,但又是一本写给所 有人看的读物。正如马克·吐温在原序中写的:“写这本小说,我主要是 为了娱乐孩子们,但我希望大人们不要因为这是本小孩子看的书就将它束 之高阁。”因为阅读这部小说能让“成年人从中想起当年的自己,那时的 情感、思想、言谈以及一些令人不可思议的做法”。
  • 阿里巴巴: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阿里巴巴: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本书是一本全面描绘阿里巴巴公司状况的著作——告诉你中国最大互联网公司的成长历程;系统阐述全球最大电子商务网站的赢利模式;独家解密互联网战争中鲜为人知的故事;权威揭示“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的战略意图。
  • 道宣律师感通录

    道宣律师感通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掌控星河

    掌控星河

    一张残破的周天星辰图,裹着一个修士的灵魂穿透虚空,来到了传说中的地仙界,此时,西游已经完结,道教大衰,佛门鼎盛·····
  • 捡个老公是总裁

    捡个老公是总裁

    “什么?你失忆了?”看着嘟着嘴巴撒娇卖萌的超高颜值大男孩腹黑闪烁的大眼,和在善良单纯的妈妈的威逼利诱之下,将之捡了回家!一场疾病,夺去了我唯一亲人的性命。奄奄一息中,妈妈拉着那个捡来的男人托付我的终身,“陈熙啊,一定照顾好琦琦的!”“岳母你放心,谁敢让琦琦掉一地眼泪,我都要打断他的狗腿。”我们经历寒霜,共度风雨,有天,他却郑重的对我说,他不是我的陈熙,是夜氏的总裁夜铭寒!天涯相隔,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没有理由相见。可他含情脉脉,执我之手,说要与我白头偕老。可夜门的夫人哪是容易做的,我逃着暗杀,避着枪子儿,从此没一天消停!(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