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80800000015

第15章 知青文学(1)

《决裂.前进》、《生活三部曲》--知青群体裂变、蜕变

长诗《决裂·前进》于1972年在西安、广州、上海等地流传,一直到1975年,在上海仍然享有盛名。《决裂·前进》全诗长达700行,为“文革”中“地下诗歌”长度之最。其诗内容涉及到的生活场景、议论话题,都是1972年时知青们所熟悉的,反映出当时知青(特别是干部子弟)内部的思想冲突、争论。

另一部长诗《生活三部曲》很像是《决裂·前进》的续篇。此诗在1974年春天已在上海广为传抄,1976年3月此诗与《决裂·前进》仍在上海并行流传。

要了解《决裂·前进》等诗,就须清楚此诗产生的背景。围绕着知青上山下乡运动,自1969年以后,在知青群体内部展开了一系列激烈的思想斗争、理论争辩,造成朋友圈子的冲突、瓦解和重整。

把《决裂·前进》(1972年)和《生活三部曲》(作于1974年春)两部长诗,与1974年的钟志民冲击波和1976年春黄一丁与刘宁的公开论战联系起来,可以窥见知青群体内部的分裂与蜕变过程。

1.钟志民冲击波

1974年走后门入伍的高干子弟钟志民请求退伍,重返江西农村插队的事迹见报后,“风暴”袭来,军中干部子弟内部顿时开了锅。因为他们绝大多数是后门兵。小道消息满天飞,传说要遣送他们回农村。有些人已向上级报告,申请退伍,被视为“批林批孔”成绩,披红挂彩送回农村。军中干部子弟内部分裂成两派,利用军营生活短暂间隙聚在一起,关起门来进行激烈辩论。拥钟派与批钟派辩到最后“道不同不相与谋”,分道扬镳,从此不相往来。

钟声民的“壮举”当然不能在一直“扎根”农村的“庶民”知青中引起好感。据说,在1974年有一位在黑龙江插队的知青扒车回家,在列车上听说大名鼎鼎的林虹(继钟志民之后,主动请求退伍到金训华插队的地方务农的先进人物)也上了这趟车,心中有气,去找林虹辩论。两个人在车厢通道内,从下午辩到下半夜,结果竟然是这位男知青心悦诚服地认输,心情激动地当夜下了火车,返回生产队去了。由此可见当时“扎根”派具有强大感召力,理论上也比较系统,在知青中仍有不小市场,许多知青迫于环境也愿意在情感上与它认同。

2.《针锋相对的两封信》黄一丁、刘宁公开论战

“文革”中,在知青之间最有名的论战还属黄一丁与刘宁的“公开信”。

黄一丁与刘宁从小在一起长大,从幼儿园到小学,又到中学,再到东北建设兵团。黄一丁1975年底困退回京后,受刘宁母亲之托,给刘宁写了一封信,说:“你妈想到你的身体也并不好的时候,总是很难过,因此希望你能回来。事情正在办,成不成还没有十分把握,但这次上报申请后,一般不阻挡,耐心等吧。你得到通知后,不要犹豫,就回来吧,六七年了,对得起党,回北京来再开辟新的生活吧。”

刘宁是兵团54团团宣传队的队员,长期要求进步,1975年还被评为先进青年。当时,54团正在演出根据兵团知青高崇辉扎根边疆的事迹编排出的话剧《挑战》,由刘宁饰演主角。刘宁给黄一丁回信说:

“我是断然不回去的,不管家里怎么办,通知书来了我也不走。高崇辉同志当年面临的考验马上就要出现在我面前了,我要学习他。”

我赠给同台演戏,家里也正在给她们办病退的同志的话是:

与王淑琴同志共勉:

如果我们相信--共产主义事业必定胜利,那就让我们把自己同这个事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把我们的热血全部地洒在那块美丽的园地。行动吧。

与谭霞同志共勉:

红霞终将撒满人间,那红霞是千万共产主义者的鲜血染成,其中也有--我们中国共产党第三代捐献的一片。一定是。这就是我的誓言。

刘宁在回信中对黄一丁的思想情绪进行了不留情面的严厉批判。

黄一丁接到刘宁的回信后,又给刘宁写了一封很长的内心充满矛盾的信。他并不知道,刘宁已将自己的回信复本作为思想汇报交给组织了。黄一丁在第二封信中,表示了对“扎根”和“学大寨”的怀疑,并说:“人的思维的本性是怀疑论的。”

对于刘宁严峻的批判,黄一丁说:

最后谈到扎根问题……不管我能提出什么理由为自己的“逃跑”辩护,我都不能避开事情的核心:我竟是如此不可救药地舍不得已得到或者将要得到的个人利益!当我看到(我在看《烈士诗抄》)革命烈士由于不肯出卖革命而重新被关在黑牢的时候,我才感到我的灵魂是如何的卑微、丑陋。从今往后,我有什么颜面侈谈“理想”呢!……我希望一直看着你们举着时代的火炬勇往直前。正如我有一次给别人写信中说的那样:“你们身处偏远落后的乡村,却是时代最英勇的尖兵。可是小心!假如有一天你把这火扔掉了,看我会怎样嘲笑你!”

黄一丁的信是用流血的心写成的,反映出其内心的强烈矛盾与所承受的深重痛楚。这是一个曾经拥有理想的知青,迈向怀疑、自我否定道路的第一步,感到自己一无所有、前途莫测,精神世界开始四分五裂。

本来,黄一丁与刘宁的这场争论、批判与反批判,在当时知青朋友之间是正常的、经常发生的。可是刘宁将书信作为思想汇报上交后,被团党委作为“阶级斗争新动向”向上级汇报,事态升级,从兵团政治部闹到《北京日报》内参,被谢静宜看到,认为是反击“右倾翻案”和“返城风”的好材料,指令《北京日报》公开发表。至此,黄一丁、刘宁两人已身不由己,被人控制、指挥。

这是知青内部的争吵首次被公开。

《北京日报》在1976年4月26日以通栏标题:《针锋相对的两封通信》将黄、刘二人的第一次通信公开发表。并发表编者按:黄、刘的通信反映出知青山下乡,坚持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上,存在两个阶级、两条路线、两种思想的激烈斗争。刘宁的复信“立场鲜明、气势磅礴”发扬了红卫兵反潮流的革命精神。

《北京日报》发表刘、黄书信后,兵团54团党委组织全团知青进行讨论,以刘宁为榜样树立“扎根”思想。刘宁在1976年3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作为先进典型回到北京,此时他已重任在肩。兵团政治部、组织部也来人找黄一丁,意在要他返回兵团去。每星期,黄一丁要去几次《北京日报》“谈思想”,有时每天一次,压力愈来愈大。刘宁在北京也“帮助”过几次黄一丁,但两人之间已有很大级差,已不是朋友之间的对话,黄一丁感到两人无法正常交谈。

一些同学、知青朋友冒着被批判、作反面典型的危险,劝说刘宁,但均被刘宁顶了回去。刘宁的第二封信,几易其稿,文章做得更大,发表前曾拿给黄一丁看,满以为他会大受教育,痛改前非。黄一丁发现刘宁真诚地相信这所有的一套理论,真心扎根边疆。刘宁此刻,又何尝是“自由”的呢?一次朋友间的讨论,最后被“升华”、“扭曲”成这种样子,令所谓的“怀疑论”者黄一丁,开始真正产生了全面的怀疑。

刘宁的第二封回信在1976年8月26日《北京日报》上发表:

“你绝不是如你自己所说,不配有理想。你是有理想的,不过,不是无产阶级的理想,而是小资产阶级的理想。这种理想源于你的资产阶级‘现实主义人生观’,核心是个人主义。”

你的身上已没有“一点马克思主义气味”,作了“资产阶级应声虫”,正在“堕入修正主义、资产阶级泥坑”的边缘,“向何处转化,取决于对错误的态度。”“修正主义正向你招手,资产阶级正为此拍手喝彩呀!黄一丁同志,该猛醒了,要警惕啊!”

“怀疑派”、“自由主义战士”黄一丁与“扎根派”刘宁之间的这场公开论战,在广大知青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这场“论战”在许多方面是不公平的,黄一丁的书信是摘录,第二封原文四五千字,仅摘发不到2500字。而刘宁身后明显站着一个写作班子,全文发表的回信长达万言以上。

黄一丁被“摘发”的“怀疑论”尽管软弱无力,仍给人以痛快淋漓的味道,而刘宁满纸空言,无限上纲,将朋友逼至“险境”,令知青们感到厌恶。黄一丁的书信风格,完全是朋友、圈内的表达方式,不乏真诚。而刘宁的书信(主要是第二封)不用知青间表达的方式、语言习惯,完全是姚文元式的语言和风格。

这一“论战”,充分暴露出一些“扎根”的先进模范是多么容易被人操纵、扭曲。一方表现出霸道,缺乏人情味,而从扎根派中分裂出的另一方则流露出真诚、温情和痛苦的反省、思索。

“论战”结果以黄一丁长达万言的《我对“怀疑论”的认识和批判》的自我批评的文章告终。文中,黄一丁自诉:受了“深刻教育”、开始“猛省”,“看到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争夺青年激烈斗争的刀光剑影”,并批判、揭露“怀疑论”五种骗人手法。这种结局,是人们早已料到的。

3.裂变--长诗《决裂·前进》

长诗《决裂·前进》的作者是北京47中的老红卫兵王靖,该诗以佚名流传。此诗和黄、刘“论战”有不少共同之处。“对话”双方都是老朋友、同学、战友,都是“扎根派”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压倒对方。黄一丁是“没有一点马克思主义气味”的“资产阶级的应声虫”,《决裂·前进》中则是一只“寄生虫”、“罪恶”的“大苍蝇”。诗作者同刘宁一样,承袭了不少红卫兵理论、语言风格。两者不同之处在于,诗中的论争是知青圈子内部展开的。

这首长诗以一个从农村插队归来的知青,在城市炉边与一位老朋友的相互“对话”为结构贯彻始终。

这是一次“针锋相对”的交谈。两个人各自叙说了几年来自己的生活和不同的理想追求。一方是语重心长地劝说、教育,另一方是自鸣得意、顽固不化,结局是:决裂。

诗中,一方劝告:

离去京都繁华的霓虹灯

到艰苦的地方

开发

生存

斗争!

另一方,却沉湎于十八九世纪的“精神鸦片”--

啊,托尔斯泰

果戈里

大仲马

司汤达

巴尔扎克……

他们随我朝思暮想;

啊,索黑尔

梅里金公爵

安娜·卡列尼娜

欧根·奥涅金……

伴我送走了多少夜短天长。

一方提醒他,“三年前”你曾

英姿飒爽,黄军装,红袖章,在金水桥头、在长安街上……

另一方却讲:

朋友:

今天又怎样

今天同样是“英姿飒爽”

这头上

有“西单第一家”理发师的精心

这开司米的围巾

能帮我风流高昂

这雪花呢的爵士服

我剪掉了可爱的燕尾

让它在我中式外套的领口中

露出高贵的条纹

“五寸”裤腿的线条

表示我正当妙龄

虽然在冬天

我只穿了一条绒裤

可这高雅的裤线

熨得像刀刃一样

它使我在人流中“所向无敌”无人敢挡

鞋,你看!

它尖

它扁

它翘

它亮

又是十二万分的“OK”

谁能模仿?

这位朋友还吹嘘在“典雅的沙发客厅里”,香雾弥漫,使“多少女郎倾倒在我的脚下,又惹来多少无事生非,拔刀相见、大打一场……”决心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享乐之中。”从而在“死神降临”之际,“高兴地带着满身酒精/烟草和风情/而不像那穷光蛋一样/投入到它那骷髅消度的泥坑。”

诗中有这样一段问答:

“你爱祖国吗?”

“我爱世界!”

“您愿继往开来

继承我们先辈开创的事业吗?”

“我只看到先辈如今的下场!”

“你爱我们这新兴的时代吗?”

“我只爱翻开历史的沉浮以往。”

“你还准备革命吗?”

“我只渴望战争血淋淋的疯狂!”

“你需要什么?”

“工人的工资,农民的自由,

学生的生活,小布尔乔亚的思想。”

当一方严峻表示对方已无可救药,宣布他是:

我们身体里寄生的蛆虫,

从此你和我,就不能再是朋友与同志,也再不能一起成长。

对方却毫不在乎地以嘲讽语气说:

既然如此

又何必你拉我扯、语重心长

他邪恶地宣称:

不管我现在的生活

或者是进入了苦闷的铁窗

还是在罪恶中死去

我都将是丑恶的--

但却是自由自在的

快乐无穷的

--一只大苍蝇!

在长诗结尾部分,诗人宣布与旧友决裂,分道扬镳,然后继续“前进”。“前进”是该长诗第二大主题。

啊,亲爱的同志

三年中

这一代青年的行与止

多么令人毛发悚然、触目惊心!

诗人回忆了童年--

他们的名字

记下了革命的步步里程

他们叫:东进

南征

北上

他们叫:八一

十一

向东。

他回忆了“文化大革命”红卫兵运动--

六月的惊雷

八月的风暴

串联的征程!

并且展望世界:

多少座高山

埋不尽黑人的尸骨

填平了落基山顶。

最后诗人表示:不惜“血染三洋水/尸埋五洲山”,誓要“踏平白宫顶/重点列宁灯。”此诗可谓集红卫兵思想、语言之大成。

此诗的流传,部分因为其学步于讽刺诗。是地下诗歌中仅见的讽刺诗。

老朋友“大苍蝇”与“四类分子”子弟、被打倒的走资派子弟混在一起,看“黄皮书”,诅咒“文化大革命”,使从“偏僻乡村”回来的“新时代的尖兵”--诗人万分惊愕,不能认同。这种“决裂”是相当彻底的,双方无法调和。但是,诗人没有把这种内部矛盾见诸报端逼使对方“回头是岸”,也没有像某知青在内部“论战”中把对手关于“斯大林主义”的话用录音机录下来,写成小报告呈送“中央文革”和江青。而是用诗的形式,按知青内部、朋友之间的规则,进行批判、咒骂、讽刺、嘲弄。

1973-1974年,在知青内部,也像在运动初期辩论“对联”、“出身论”,以及“四三派”与“四四派”,分裂成不同的思想派别集团。

在上山下乡三年之后,绝大部分下乡知青都有严重的挫折感,痛感境况严峻。《决裂·前进》简单地把三年中所遇到的种种怪现象、种种现实问题,归结成一个结论:“在斗争中,找到人生。在斗争中,找到永生。”这种简单的“斗争”药方,当然不解决任何问题。但是,对下乡的知青群体来讲,丢弃他们的“旗帜”、“口号”,他们将一贫如洗,那将是极端可怕的境地,他们连想也不敢想。唯一可行的似乎仅有固守,并希望、憧憬、等待下去,坚守下去,努力不断升华自己,以应付日益严峻的现实环境。对知青群体来讲,自我激励,自我肯定,自我升华,就成为一种迫切需求。这就是《决裂·前进》一诗产生和流传开来的深厚思想背景。

《决裂·前进》一诗结尾:

我们要高举红旗

永远革命

做彻底埋葬旧世界的红卫兵团

一名忠实无悔的

--红卫兵

红!红!红!

只要保全了这一理想的完整无缺,“忠实无悔”就可以避免内心世界的破裂,充分肯定自我奉献的价值,成为精神上的富有者。

4.蜕变--长诗《生活三部曲》

长诗《生活三部曲》的作者是上海中学的杨东平,1968年到东北插队。该诗以佚名流传。诗记述一个在东北兵团支边的知青返城探家的内心活动。三部曲由城市--列车上--北大荒三部分构成。

第二部分,可能是作者在回兵团的路上写成的。“睡不着,也不想睡/哭不出,也不想哭/一万个女神在跳舞,/我只好冷静、忠实地把思想记录。”整篇诗像是一段长长的内心独白,长夜私语。

作者流露了对家乡、城市很深的眷恋。(在《决裂·前进》中城市只是罪恶的渊薮。)“再见了,我们的乐土/温情、友谊/淋漓的谈吐,女孩子的歌声和笑声,/诗和爱的浪潮。”

但是,作者认为这不过是:“知识分子心灵海洋/总会泛起泡沫的浮藻”这“并不是战士永久的归宿。”作者还宣称:“我们不去幻想美丽富饶的将来/--汽车、住宅/面包、牛奶/那是资产阶级的丑恶变态。”

尽管这首诗仍然重复了空泛的高调,却难以抑止内心泛起的忧伤,以及犹豫、疑惑、茫然。

生活对于我们

永远是一个谜

也不知是谁

驾驭着我们的命运--

--呵,不!

在这庄严的时刻,

想这些多么不该,

难道现在还能犹豫?

同类推荐
  • 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像花儿般灿烂:女生雅楠的博客

    像花儿般灿烂:女生雅楠的博客

    本书是18岁女生冯雅楠的博客文字和全国各地的大学生网友留言的精彩选辑。在书中,你将看到一个美丽女孩真实感人的内心世界,那里包含着爱与自由、坚强与勇敢、友谊与亲情…… 而在这场与癌症抗争的搏斗中,在这个爱与勇气传递的过程中,那些与她相知相遇的孩子们也经历了生命面对重创的人生,他们突然间长大了。雅楠用心和生命奉献给我们的作品,充满了勇气、希望和生命的意义……
  • 莫急,你要的岁月都会给你

    莫急,你要的岁月都会给你

    豆瓣超人气、嘴最贱、毒毒教大当家“毒舌奶奶CC”最辛辣观点。豆瓣上从未发表过的8万字内容首度面世。生活中的女汉子,写书时却是玻璃心,对于爱、背叛、受伤、柴米油盐霸气解读。言犀利却用轻轻的笔触修复你在社会丛林生活中遇到的伤。拒绝神秘主义,拒绝哄你开心,掏心窝地直言隐秘的生活真相,如果不能训练你内心更强大,至少给你安慰。天下万物来和去都有它时间,你若不伤,岁月无恙。如果世界上真有奇迹,那也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只是需要自己慢慢等待。读这本书能静下自己的心,充满正能量,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
  • 唐宋八大家(第八卷)

    唐宋八大家(第八卷)

    韩柳三苏王曾欧阳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 (苏轼,苏洵,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明初将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 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个作家的散文作品编选在一起刊行的《八先生文集》,后唐顺之在《文编》一书中也选录了这八个唐宋作家的作品。明朝中叶古文家茅坤在前基础上加以整理和编选,取名《八大家文钞》,共160卷。“唐宋八大家”从此得名。给予后人深远的影响。
  • 徐志摩作品集(2)

    徐志摩作品集(2)

    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容不得恋爱,容不得恋爱!披散你的满头发,赤露你的一双脚;跟着我来,我的恋爱,抛弃这个世界殉我们的恋爱!
热门推荐
  • 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探索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探索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本书系列从成长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出发,内容涵盖了勤奋、坚强、自信、乐观等诸多与孩子健康成长密切相 关的方面,入选的故事通俗易懂,道理清晰明了,版式活泼多样,容易激发 孩子强烈的阅读兴趣,能够起到极好的教育和熏陶作用,对于提高孩子的文 化素养、拓展孩子的知识面大有帮助。《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探索故事》(主编韩震)为该系列其中一册。《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探索故事》收录了《宇宙中最神秘的谜团》、《 贝多芬猝死之谜》、《英国王妃戴安娜死亡之谜》等小故事。
  • 生命与医学

    生命与医学

    《生命与医学》介绍了生命的一些特征和医学的一些知识,主要内容包括有生命有什么基本特征、生命的物质基础是什么、什么是基因、基因工程是怎么开始的、什么是人类基因组计划、你了解细胞吗等。
  • 星宿绝恋

    星宿绝恋

    一眼遇见,一眼倾心,一眼忘记,一眼离别,一眼重逢,一眼万年!她是从贫民窟里出来的小丫头却意外成为鼎鼎有名的萧氏集团的私生女,一场车祸,让她背负着仇恨,弑母之仇,永生难忘!玉镯,血沁,一切的一切,都是从遇到他开始的……他是E.T集团的CEO兼总裁兼董事长,身世却扑朔迷离,无人知晓。当时空变幻,物换星移,他们还是原本的他们吗?现代,古代,境外之界且看,红尘紫陌,风云再起!
  • 八荒兽御

    八荒兽御

    血腥的屠杀,至亲的惨叫。穿心的一剑,至爱的背叛。灵源破碎、灵力全失,一切的一切让他彻底绝望…千里逃亡,荒凉的小城他遇到了生命的唯一……绝望的少年,穿越绵长的时光为谁许下地老天荒,永恒的承诺?她就像一束光,照亮了他内心世界的黑暗与绝望。温暖着那支离破碎的心灵,带领着他一步步走向辉煌!看少年如何在杀戮中热血回归、再起征途,一个庞大的魔兽帝国如何崛起雄霸八荒!
  • 复仇三公主的恋爱之路

    复仇三公主的恋爱之路

    『推荐文《复仇三公主的继承人殿下》』她们是慕容家族、紫木家族、完颜家族的千金,因为小时候的阴影,她们三个走在了一起,创造了“冰寂”集团,世界第一宫“冷泪宫”,成为了世界三大圣尊,因复仇而来到仇人女儿所在的圣樱学院开始了复仇计划,可是,她们到了圣樱学院遇到了三位少年,动了心,走上了一段不寻常的感情之路,可就是因为他们对她们的不信任伤害了她们,使她们放弃了他们,回英国去了······
  • 管人先做人,带人要带心

    管人先做人,带人要带心

    对管理艺术的探索始于对自己的探索,而这一旅程的**起点之一便是做人。带人要带心,真正的管理是管理人的心。回归以人为本的管理本质,从根本上解决团队各种问题。灵动的管理学百科全书,摒弃枯燥乏味的教条式说教,用生动的小故事为你传授切实可用可行的管理哲学。
  • 影响你一生的选择与放弃

    影响你一生的选择与放弃

    本书通过把握好人生的脉博、选择生活读懂生活、在奋斗中选择你的希望、放弃你心中的垃圾等五个部分,阐述“人生处处充满选择与放弃,懂得如何取舍是成功的关键”。
  • 凡世仙魔

    凡世仙魔

    修真界仙魔双方的一场世纪大战,使得整个修真界正统被毁,仙魔双方无数的修真门派,均在此次大战中毁于一旦。世纪大战甚至波及到了凡人界,无数凡人顷刻间消失于世上,正所谓祸福相依,有祸必有福,屈指可数的秘籍残本也跟着流落到了凡人界。一个世纪后的修真界去向如何?凡人界又是如何用自己的见解对待修真?
  • 肖少的小甜妻

    肖少的小甜妻

    一场精心策划,她深陷抄袭丑闻,男友背叛、好友背离、继母设计,他以强势的手段插入她的生活,他是肖氏总裁,为人冷酷不近人情,却独独对她宠爱有加。当她为他掏出那颗千仓百孔的心,男人却拥她人入怀,她选择转身离开,男人却大手一伸将她狠狠压在床上!
  • 开始

    开始

    神人的世界是着样的一个世界,没人知道,但是却有无数人想要知道,并且向往着他们的生活,可是在神的世界也有着他们的无奈吧,他们能左右人的命运,但却无法改变自己的无奈。我想我所看到的就是这样的一个神,对爱的执着,对爱的无奈,他会坚持下去吗?我希望他坚持下去吗?我好矛盾,我爱上了一个神,可是我能爱他吗?我渐渐变得不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