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77800000061

第61章 太史公自序(1)

过去颛顼统治天下的时候,让南正重掌管天文,北正黎主管地理。唐虞统治之时,让重、黎的后代继续职掌天文、地理,直到夏商时期。因此重黎氏世代掌管天文地理。周朝统治时期,程伯休甫便是他们的后裔。周宣王的时候,重黎氏因失去掌管天文地理的职守而成为司马氏。司马氏世代职掌周史。周惠王与周襄王统治期间,司马氏离开周都,去了晋国。后来,晋国的中军元帅随会逃往秦国,司马氏也迁居少梁。

自从司马氏离开周都到了晋国之后,司马氏族人分散各地,有在卫国的,有在赵国的,有在秦国的。在卫国的一支中,有人做了中山国的相。在赵国的一支中,有人以传授剑术而名声显扬于世,蒯聩就是这一支的后代。在秦国的一支有叫司马错的,曾与张仪争论国事,于是秦惠王派他率兵攻打蜀国,攻取蜀国后,就做了蜀地郡守。司马错的孙子司马靳,侍奉武安君白起。少梁当时已更名为夏阳。司马靳与武安君坑杀赵国在长平的士兵,回国后他与武安君一起被赐死在杜邮,葬于华池。司马靳的孙子司马昌,是秦国主管冶铁的官员,生活在秦始皇的时代。蒯聩的玄孙司马卬,曾做过武安君的部将,并率军攻占朝歌。诸侯分封为王的时候,司马卬被项羽封为殷王。汉王刘邦攻打项羽之际,司马卬归降汉王,汉朝廷将殷地改置为河内郡。司马昌的儿子是司马无泽,司马无泽担任汉朝的市长。司马无泽的儿子是司马喜,司马喜担任五大夫,他们死后都葬在高门。司马喜的儿子是司马谈,司马谈做了太史公。

太史公拜唐都为师学习天文,拜杨何为师学习《易经》,拜黄子为师学习道家学说。太史公于建元至元封年间为官,他担心学者不能通晓各学派的要义而固执谬论,于是论述阴阳、儒、墨、名、法、道六家的要义:

《周易·系辞》中说:“天下人的追求相同,而具体的思虑却多种多样;实现的目标相同,而采取的手段却大相径庭。”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和道家,都致力于如何治世,只是各家的说法不同,有明白的,也有的不明白的地方罢了。我曾私下研究过阴阳家的方术,发现它夸大吉凶祸福的预兆,有很多的禁忌避讳,使人感到拘束并多有所畏惧,但阴阳家关于四季运行顺序的论述,是不可丢弃的。儒家的学说广博但缺少纲领,劳力却很少有功效,因此该派的主张难以全部遵从;然而它所制定的君臣父子之礼,明确的夫妇长幼之别,是不可改变的。墨家学说俭啬而难以遵从,因此该派的主张不能全部照办,但它关于加强农业生产,节省财政支出的主张,是不可废弃的。法家主张严刑酷法却刻薄少恩,但它确定君臣上下名分的主张,是不可更改的。名家使人感到拘束而容易失去真实性;但它弄清了名与实的关系,是不能不认真考察的。道家使人精神专一,行动合乎无形的规律,使万物得以自足。道家是依据阴阳家有关四季运行顺序的学说,吸收儒、墨两家的长处,撮取名、法两家的精要,随着时势转移而转移,顺应事物的变化,树立良好的风俗,处事立世无不适宜,意旨简约扼要又容易把握,办事少而功效多。儒家则不同。他们将君主视为天下人的表率,君主倡导而臣下应和,君主先行而臣下随从。这样就使得君主劳苦而臣下却安逸。再说大道的要旨是舍弃刚强和贪欲,不耍花招,将这些放在一边而用儒术治理天下。过于劳神就会精神衰竭,过度劳力就会身体疲惫,身心过于劳累,不得安宁,却想要与天地共存,那是不可能的事。

阴阳家觉得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气各有宜、忌的规定,顺应规定就会昌盛,违背规定不死则亡。这未必是正确的,所以说阴阳家“使人感到拘束而多有所畏惧”。春季萌生、夏季成长、秋季收获、冬季储藏,这是自然界的重要法则,不顺应这个法则就无法制定天下纲纪,因此说“四时运行的顺序是不能丢弃的”。

儒家以《诗》、《书》、《礼》、《易》、《乐》、《春秋》这“六艺”为准则,而“六艺”的本文以及释传数以千万计,几代相继也不能弄通其中的学问,有生之年也无法穷究其礼仪,所以说儒家“广博但缺少纲领,劳力却很少有功效”。至于制定了君臣父子之礼,明确了夫妇长幼之别,是哪一家都不能改变它的。

墨家亦崇尚尧舜之道,谈论到尧舜的品德行为时说:“堂口只有三尺高,堂下土阶只有三级,用茅草搭房顶而不加修剪,采栎木做椽子而不经刮削。用土簋盛饭吃,用陶铏盛汤喝,吃的是粗饭,喝的是藜藿做的野菜汤。夏天穿葛衣,冬天穿鹿裘。”墨家的人为死者送葬,只用一副只有三寸厚的桐木棺材,送葬者哭丧却不能过于哀痛。教给人民这样的丧礼,必定将此视作给万民做表率。假使天下人都照这么做,那就没有贵贱尊卑的区别了。时代不同了,时势变化了,人们的事业必定不会相同,所以说墨家“俭啬而难以遵从”。墨家学说的要旨是加强农业生产,节省财政支出,这的确是使得人给家足的办法。这是墨家学说的长处,是哪一家都不能废弃它的。

法家不分亲疏远近,不别贵贱尊卑,凡事一律依照法令来决断,这样就把亲近亲属、尊敬长辈的伦理断绝了。这些手段可当作一时之计来施行,却不能长期使用,所以说法家“严酷而刻薄少恩”。至于法家使主尊贵,使臣卑下,使上下职责明确,不得互相逾越的主张,是哪一家也不能更改它的。

名家苛细烦琐,纠缠不清,不识大体,使人不能反思其真实内容,一切取决于名称,却舍弃了一般常理,所以说它“使人感到拘束而容易失去真实性”。至于按照名称来考察实际内容,为求名实相符而对名与实进行比较验证,这是不能不认真考察的。

道家主张“无为”,又说“无不为”,其主张容易施行,其文辞却难懂。其学说以虚无为根本,以顺应自然为原则。道家学说认为事物没有一成不变之势,没有固定不变之形,所以能够探究万物的情理。不抢在物情之先,也不落在物情之后,所以能够当万物的主宰。有法而不任法,要随着时势而定;有度而不恃度,要随着万物而合。所以说“圣人的思想和功业之所以不朽,就在于牢牢守着顺应时势变化的原则。虚无是道的永恒规律,顺应自然是国君治国的总纲”。群臣就位,君主应让他们各尽其才。实与名相符者,叫做“端”;实与名不符者,叫做“窾”。不听信空话,就不会产生奸邪之事,也自然分得清贤与不肖,看得出黑与白。关键就在于运用了,只要肯运用,什么事都能办得成。这样就合乎大道的一派混混沌沌的境界。光耀天下,重又返归无名。举凡人之所以活着,是因为有精神,精神则寄托于形体之中。过于劳神就会精神衰竭,过度劳力就会身体疲惫,形、神脱离就会死亡。死了的人不能复生,是因为形、神脱离后便不能复合了,所以圣人重视这一点。由此看来,精神是生命的根本,形体是生命的依托。不先让自己的精神和身体安定下来,却奢谈“我有办法治理天下”,怎么能做到呢?

太史公职掌天文,不治理民间的事务。太史公有个儿子名叫司马迁。

司马迁在龙门出生,曾于黄河的北边、龙门山的南边过着耕田畜牧的生活。他十岁时便能诵读古文了。从二十岁开始南游江、淮一带,登会稽山,探禹穴,观九疑山,泛舟于沅水、湘水之上;北渡汶水、泗水,于齐、鲁两地的都会讲学,考察孔子遗风,在邹县、峄山参加乡射之礼;在鄱、薛、彭城遭到困厄,路过梁、楚之地回到家乡。这时司马迁出仕做郎中,奉命出使向西征讨巴蜀以南的地区,往南攻略邛、笮、昆明等地,之后回来向朝廷复命。

这一年,天子开始举办汉朝的封禅大礼,而太史公此时滞留在洛阳,不能亲身参与整个过程,所以心中愤懑,发病将死。他的儿子司马迁正好出使归来,在黄河、洛水之间与父亲相见。太史公握着司马迁的手低声哭道:“我们的先祖是周朝的太史。远在上古虞夏之际便显功扬名,职掌天文。后世中道衰落,如今将会断绝在我手上吗?如果你能继续做太史,就接续了我们的祖业。现在天子继承汉朝千年的大业,在泰山举行封禅大礼,而我不偏偏能随行,这是命啊,是命啊!我死之后,你一定要做太史,做了太史后,不要忘记我想要完成的著述啊。再说孝道是从奉养双亲开始,进而侍奉君主,最终落实在立身扬名。靠扬名后世来使父母显耀,这是最重要的孝道。天下人都称颂周公,说他能论述并歌颂文王、武王的功德,宣扬周公、召公的风尚,表达太王、王季的思虑,乃至于再推到公刘的功业,并尊崇周族的始祖后稷。周幽王、周厉王之后,王道衰败,礼乐衰微,孔子编辑整理了旧典籍,修复振兴了被破坏、被废弃的礼乐,论述《诗》、《书》,写《春秋》,学者至今都在效法他。自鲁哀公十四年有人捕获麒麟以来至今四百余年,诸侯国相互兼并,各国史书丢弃散尽。方今汉朝兴起,四海统一,明主、贤君、忠臣、为道义而死之士辈出,我身为太史都没有对这些人加以论评记载,废弃了天下的修史传统,对此我深感惶恐,你可要记住啊!”司马迁低头流着泪说:“儿子虽然驽笨,但我会详细论撰先人所整理的史料旧闻,不敢有缺漏。”

太史公去世三年后,司马迁任太史令,开始连缀汇集国家的藏书。司马迁任太史令五年后,正值汉太初元年,十一月初一日冬至,汉朝开始改用夏正(即以农历一月为正月),天子在明堂宣布实施新历法,诸神接受太初历。

太史公司马迁说:“先父说过:‘自周公去世后五百年而有孔子。孔子去世后到现在又有五百年了,有能继承清明盛世,整理《易传》,接续《春秋》,论述《诗》、《书》、《礼》、《乐》本义的人吗?’意思就在此时,在此时吧!我又怎么敢推辞呢。”

上大夫壶遂问道:“过去孔子为什么要写《春秋》呢?”太史公说:“我听董仲舒先生讲:‘周朝王道衰退废弛后,孔子担任鲁国司寇,诸侯讨厌他,卿大夫阻挠他。孔子知道其政治主张不能被采纳,道义无法实行,便在《春秋》中褒贬评定了发生在二百四十二年间的事情,想以此作为天下人评判是非的准则,贬抑无道的天子,斥责昏乱的诸侯,声讨为祸的大夫,为达成王道而已。’孔子说:‘我与其记载论述那些空洞的说教,不如举出史实,这样说明就更加深切透彻了。’《春秋》这部书,往上阐明三王的治道,向下辨别人事的纪纲,明辨嫌疑,判断是非,论决犹豫不定的事,褒扬善的贬斥恶的,尊重贤才,鄙视不肖之人,使灭亡的国家得以保存,断绝了的世系得以继续,补救衰敝的事业,振兴废弛的一切,这是最重要的王道。《易》记载论述了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所以长于说明变化;《礼》规范人伦,所以长于教人行事;《书》记述先王的事迹,所以长于辅佐政治;《诗》记录了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所以长于描述风俗;《乐》是论述音乐创作的经典,所以长于论述和谐;《春秋》论辩是非,所以长于处理人事。由此可见,《礼》是用来规范人的言行的,《乐》是用来启发人心平和的,《书》是用来述说往昔政事的,《诗》是用来表达人间情意的,《易》是用来讲述万物变化的,《春秋》是用来阐明人间道义的。平定乱世,使其复归正道,没有什么著作能比《春秋》更切实有效。《春秋》不过数万字,而其中要旨就有数千条。万物的聚散离合都在《春秋》里面。在《春秋》一书中,记载了弑君事件三十六起,被灭掉的国家五十二个,诸侯出奔逃亡不能保住自己国家的数不胜数。考察其中原因,都是因为他们丢掉了立国立身的根本。所以《易》中说‘失之毫厘,差以千里’。说‘臣弑君,子弑父,并非一朝一夕的缘故,它的发展渐进已有很久了’。因此,国君不可不知《春秋》,否则就会连谗佞小人站在面前也看不见,奸臣贼子紧跟在后面也发觉不了。大臣不可不知《春秋》,否则就只会固守常规却不懂得因事制宜,遭遇变故时不知如何灵活处理。做人的主君、父亲若不通晓《春秋》大义,必定会蒙受最恶的名声。做人的臣子、儿子若不通晓《春秋》大义,必定会陷于因篡位杀上的罪恶而被杀的境地,蒙受死罪的名声。其实他们都认为自己做的是好事,只因为不通晓《春秋》大义,所以蒙受众人的无端谴责却不敢推卸罪名。不明白礼与义的要旨,就会弄到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的地步。君不像君就会被臣子冒犯,臣不像臣就会被诛杀,父不像父就会昏聩无道,子不像子就会忤逆不孝。这四种行为,是天下最大的罪行。把天下最大的罪名加在谁身上,就只能接受而不敢推卸。因此《春秋》这部书,是礼与义的根本之所在。礼是在没发生之前禁绝坏事,法是在坏事发生之后施行制裁;法起到的作用显而易见,但礼禁绝的作用却隐而难知。”

壶遂说:“孔子所处的时代,上没有圣明的君主,下得不到任用,所以他才撰写《春秋》,流传下一部空洞的史文来裁断礼与义,被视为帝王的法典。现在先生您上遇到圣明的天子,下能当官任职,万事俱备,而且全都各得其所,先生所要撰述的、阐明的是什么呢?”

太史公说:“嗯嗯,不不,不全然是这么回事。我听先父说过:‘伏羲最为纯朴忠厚,创造了八卦。尧、舜统治时期国力强盛,《尚书》中有所记载,礼乐是从那时兴起的。商汤、周武统治时期国运昌隆,诗人便作了很多歌颂的诗。《春秋》褒善贬恶,推崇夏、商、周三代的盛德,褒扬周王室,并不仅仅是讽刺讥斥。’汉朝兴建以来,到当今英明的天子得到祥瑞征兆,举行了封禅大礼,改订历法,更换服色,受天命泽被苍生,海外不同风俗的国家,辗转几重来到中国边关,请求进献礼品、朝见天子的外国使臣不可胜数。我与百官们竭力颂扬圣德,仍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的心意。再说人才贤能而不被任用,是国君的耻辱;国君圣明而功德得不到广泛传扬,是有关官员的罪过。况且若我在担任太史令时,放弃天子的圣明盛德而不予记载,将功臣、世家、贤大夫们的功业埋没而不予著述,那就是违背先父的遗言,罪过实在太大了。况且我只是缀述旧事,整理世代相传的资料,并非所谓的著作呀,而您把这个与《春秋》相比,那就错了。”

于是太史公开始论述编写所得的文献和资料。到了第七年,太史公遭李陵之祸,被囚于狱中。于是喟然而叹:“这是我的罪过啊!是我的罪过啊!身体毁伤了没有用了。”于是退而深思:“《诗》、《书》含义隐晦而言辞简约的原因,是作者想要表达心中的思虑。过去周文王被拘禁在羑里,推演出了《周易》;孔子在陈、蔡遭遇困厄,作了《春秋》;屈原被放逐,著成了《离骚》;左丘明双目失明,才编了《国语》;孙子受了膑刑,而论述了兵法;吕不韦被流放蜀郡,世上才流传《吕览》;韩非子被囚禁在秦国,才写下《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都是圣人贤士为抒发愤懑而作的。这些人都是心中郁结,没有通畅表达的渠道,因而才追述往事,思考未来。”于是终于下决心叙述陶唐以来直至武帝获得麒麟那一年的历史,一切从黄帝开始。

缅怀以前黄帝以天地为纲纪,颛顼、帝喾、尧、舜四位圣明的帝王前后相继,各自制定法度;唐尧让位给虞舜,虞舜也不以此自居;赞美这些帝王的丰功伟绩,使其万世流传。作《五帝本纪》第一。

同类推荐
  • 国防教育

    国防教育

    了解我国国防的概括和历史以及我国现代化国防建设的现状,熟悉国防法规的基本内容,明确我国武装力量建设的内容与要求,增强依法建设国防的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指出,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 王子复仇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王子复仇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共同赢得未来

    共同赢得未来

    广阔无垠的旷野上,一群狼踏着积雪寻找猎物。它们单列行进,一匹挨一匹。领头狼作为开路先锋,他在松软的雪地上率先冲开一条小路,以便让后边的狼保存体力。领头狼累了时,便会让到一边,让紧跟在身后的那匹狼接替它的位置。它就跟在队尾,轻松一下,养精蓄锐,迎接新的挑战。一旦攻击目标确定,头狼发号施令,群狼各就各位,嗥叫之声此起彼伏,互为呼应,有序而不乱。待头狼昂首一呼,主攻者奋勇向前,佯攻者避实击虚,助攻者嗥叫助阵。世界500强黄金培训课程之一!真正适合公司的超级管理经典,培育员工精神的第一黄金读本,打造卓越企业的必备培训教材,世界500强提升职业素质最佳典范。
  • 论语通译

    论语通译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追记孔子言行思想的著作,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为方便读者,在原文之后增加了注释、译文两个板块。
  • 我的第一本国学经典(班级图书角系列)

    我的第一本国学经典(班级图书角系列)

    国学。又称“汉学”、“中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以学科分,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以思想分,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以《四库全书》分,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以国学大师章太炎《国学讲演录》为标准,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学者认为。国学首先是自然国学(一阴一阳谓之道),其次是生命国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再次是家庭国学(家和万事兴).最后是公益国学(周乎万物道济天下)。总之,国学乃是“为往圣继绝学”、“究天人之际”的学问。
热门推荐
  • 极致魅惑:豪门贵妇

    极致魅惑:豪门贵妇

    他真狠结婚周年提离婚,并且拿她和其他女人进行比较他无耻早晨刚刚签离婚协议,晚上就形同路人!*他意外似乎仅是一夜之间,她从一个乖巧的娃娃变成了成熟的女人他自嘲谁敢说她不真实,她的一频一笑,无不吸引着身边的男人,自己竟然以这个为理由和她离了婚——她本是豪门千金嫁人后成为豪门贵妇一夜之间却什么都没有她跟过不只一个男人她的名声如此不堪一切的起源,只因为她的第一个男人说:“我们离婚。”她是传奇的女人她是怎样的一个女人?——妈妈说:“抓住一个男人的心,就得看他喜欢你身上什么优点,然后不断地去放大这个优点!”妈妈又说:“你是夏家的女儿,你的婚姻只有家族说了算,你的责任就是笼络住你的丈夫,维护家族利益!”他说:“我爱极了你这精致的模样,像一个乖巧的娃娃,嫁给我吧,我能给你幸福!”于是,她开始做一个精致的娃娃,十分乖巧。他又说:“你精致的令人感受不到真实。妈妈说:“我们夏家容不下离婚的丑闻,你不能离婚,否则就别再进夏家大门。”慕远说:“现在你已经一无所有,除了跟我走,还有别的出路吗?”可悲呀!一流大学毕业的博士女人,只是用来嫁入豪门的筹码,却没有公司敢收留她!表面风光的豪门,掩盖着人们所看不见的糜烂。她为何要受人摆布,为何要听从家族命令,为何随意的被人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她就是要做家族丑闻,做她自己,管别人说什么?
  • 范思哲香水

    范思哲香水

    本故事集里的《如夫人》,其结局是读者如何也想象不到且接受不了的。但是在阿福的娓娓道来中,却是自然而然,没有丝毫突兀之嫌。《飞天》杂志陈德宏主编曾撰文评述本故事中的三位不同女性的奇妙设置“作品写了三个如夫人,命运一个比一个悲惨……何以如此?没有答案,惟有悬念。这种设置不单使悬念在故事情节上有丰富层次,而且在人物心理上有斑斓色彩。令人击节的是,这种设置及其铺排,居然从容不迫,冷静克制,浑然以文字将情节、意象和思想融为一体。
  • 无敌霸神

    无敌霸神

    天宝国修武少年杨峰,神游万古,传承绝世武技功法,踏上一条与天才争锋,屠尽妖邪的征途。修武成神,路漫漫其修远,无尽英才尽折腰,唯我无敌,敢与天穹争高!
  • 神座

    神座

    传说天地之中有一张神座,谁拥有它,就拥有无穷无尽的寿命和天地间最至高无上的权势,它是天地间所有强者征战的最终宿命。通往神座道路上,白骨累累,鲜血成洋。神座无主,然而只有最强大的存在,才能踏上至高神座!少年高中生林熙,在十七岁的家族试炼中,无意遇上山洪暴发,灵魂穿越,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成为一个颓废的少掌门。身体残废,无法练武;父亲丧命,靠山倒塌;长老议会,联名弹劾。刚刚苏醒的林熙,面对着重重困境。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且看少年林熙如何逆境崛起,快意恩仇。最终踏上征战神座之路。
  • 禁忌战天

    禁忌战天

    杨立千里迢迢去人人敬仰的仙云学院,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在仙云学院门前,却被人抓到了令人闻风丧胆的魔云学院。据说里面全部都是杀人不眨眼的魔头,竞争残酷。身处龙潭虎穴,且看杨立如何崛起!
  • 阴间行者

    阴间行者

    我叫曾道煤是一个大学生。大学军训时阴差阳错的入了聚阴地,看了阴兵踏境,为了活命我被迫给地府当了鬼差,是命中注定,还是另有阴谋?网上的艳遇到底隐藏着何等杀机?深夜女寝的诡异声音,又藏着什么秘密?不化的僵尸有为何离奇失踪?↗↗点击【☆追书】进行收藏,收藏后有更新会及时提醒!!!黑岩阅读网支持第三方一键登录,包括腾讯QQ、新浪微博、微信、百度贴吧,实现极简登陆体验。登陆后可发表对本书的意见。←←有【金钻】的点这儿,到数量了有加更呦!↙↙点这投【推荐票】,就算给小树儿浇水了!登录就有推荐票的。前期每日两更保底。【加更原则】追书破250加更;
  • 惊世王妃:废材三小姐

    惊世王妃:废材三小姐

    她是F国的传奇,正义的化身,一朝重生成慕家不祥且软弱的废物三小姐慕瑶,被退婚,被羞辱,她挥挥手一笑而过。当强者降临,废材逆袭,凡是祺她辱她的人,休怪她下手无情!他冷清冷心,腹黑又懂得隐忍,善攻于心计,几次交锋,却对她产生了兴趣,才知道,何为绝色。他将权势踩在脚下,将她捧在手心,笑言:若得慕瑶为妻,便拿天下也不换!
  • 小子,我是你妈

    小子,我是你妈

    倒霉了二十二年,终于幸运了一回.人生多了二十年的青春?乐啊......还能更加变得美美的.喜啊......可是二十年后呢?不能象现在一样潦倒了.要培养个全才的儿子来养我.要达到.恩,这个可以.可是这个男孩子好丑啊......将来老婆都成了问题了.算了,再为他收留一个小美女.将来好个他俩配对对.可是...可是...怎麽越来越不对了呢?是他和她,不是他和我啦......不要,我这麽美.....
  • 一吻情深

    一吻情深

    一年前,酒吧的偶遇,导致她的人生发生了改变。却不知道这都是他的一切阴谋。一年后,在一次次的意外之下,她成为了他的戏子,挣不脱,逃不掉,甚至人都给了他。他宠她、爱她,她想要的,林先生都能给他,唯独她最想要的,他却始终没有奢侈。百般痛苦之下,她苦苦哀求说:“林先生,放过我!”然而他说:“演完戏,就好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梨府千金不嫁人

    梨府千金不嫁人

    我本是现代一名优秀的女医生,任劳任怨,从来以挽回他人生命为己任,民众追捧,领导重用。可枪打出头鸟,我被我的好同事所害,死在了自己熟悉的手术室内。我不甘心,不情愿,我还没好好享受这世间的美好。穿越了?还是穿在正值花季的小女孩身上,还有个莫名其妙的家族使命?你阴我来我害他,难道上天让我重新再活一次,是要折磨我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