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761500000007

第7章 不愿凋谢的花(2)

啊,你不就是那个……有人从热腾腾的烟雾后边抹出一张笑脸来。

她把墨镜抬了抬,是一个穿花布衫的女的。确切地说,是花布洗成了白布,又被机油染回花布。

这样的花布衫她以前也穿,还找到了用风油精洗掉油渍的窍门,但今天她不打算传授这经验,花袄女手上硕大的北方馒头太碍眼。

她拿上馒头,顾自走了,边吃边走向公交站。对于追公交车她有一种又爱又恨的奇怪情怀,小时候在山里看着远处的公路有车经过,就兴奋地跑起来追。城里天天可以追,却经常追不上。馒头还没吃完,公交车就来了,她把馒头塞进嘴里,撩起裙子噔噔噔跑起来。连公交车都追不上算什么城里人呢?

公交车门紧贴着人脸关上,她听见车后一个声音说,啊,你不就是那个……

她没法转身,却知道是谁。这嗲声嗲气的声音她最熟悉不过了。舒不舒服呀,下次来记得找我呀……像捏着嗓子说话,让人起鸡皮疙瘩。她以前也精通这种说话方式,但现在憋不出来了,还是真音好,早上遇到人就说“早晨”,麻烦人了说“唔该”,就跟本地人一样。

见她没反应,身后的人又说,这天气,真热!

她想起以前自己在出租屋热得彻夜难眠的日子,鼻子微酸,差点就脱口而出,去商场吧,有免费空调。可她终究什么也没说,假装不认识身后的人,反正她绝不是第一个假装不认识她的人。

门一开她就逃一样下了车,真不该搭公交车的,她想,还是叫车吧,现在全广州风靡叫车软件,很方便。她叫好车,在街边等,停在路边的车忽然从车窗伸出个脑袋来,啊,你不就是……

她望了他一眼,低头快步走了。她不认识他,他也不认识她,他认识的只是十年前在他店里当洗头妹的小花。那时候的小花真的是一朵花,有着南方人羡慕的高个子和白皮肤,一掐能出水,引得他这店老板也成了嗡嗡嗡的蜜蜂,整天围着花转,今天送早餐,明天送口红,痴情得很。

可痴情有什么用呢?她受不了他满嘴的脏话,更受不了他打嗝时整间屋弥漫的大蒜味。就为这,她才离开洗发屋去了洗脚城。

她有些懊恼,自己变化那么大,怎么还是被他一眼就认出来了呢?

幸好,叫的车来了,是辆宝马,她逃一样钻进车里。

这——开车的竟然是他!

他还是像以前一样,休闲短裤,POLO衫,一点也看不出来是个上市公司的老板。也是,地位到了,穿什么都时尚。

就是他,带她上广州塔吃饭,让她得以用一种从未有过的角度俯瞰广州;那一顿饭她吃得很慢,像拿刀背切牛排,半天才锯下一小块,欣赏着放进嘴里,慢慢嚼,不遗漏一丝广州的味道。

是你呀,他也很惊讶。

她尴尬地笑笑,你大老板怎么也接单?

他还是像以前一样爽朗地大笑,好玩呀,看跟谁有缘呗。你看,还是跟你最有缘。

她不知道怎么回答,当初如果不是知道他有家室,她就不用换了手机号码玩失踪。

两人都没再说话,车子却开得很慢很慢。快十点了才到目的地,也就是她工作的地方。放心,没人会指责她迟到,店里一个个见了她都热情地打招呼,因为她就是这家美发店的老板。重申一下,是老板,不是老板娘。

经营这家店,她苦苦捱了六年,从只有她一个人,到现在拥有十几个帮工。

一个洗头妹递给她一份报纸,上边有她大大的照片。

她想起来了,前段时间有个记者来洗头,说她的经历太励志了,说回去要写篇报道。

她快速浏览了一下,大致是说一个外来打工妹,如何拒绝被包养的诱惑,一步步艰苦创业。最后记者感慨地总结,她真是打工妹的骄傲!

打工妹,全文她的人称代词就只是“打工妹”三个字,压根没有出现她的名字。她立刻打了记者的电话,对方对她的质问感到很惊愕,一个打工妹,叫什么名字有什么区别?

她急了,一股火气从胸口涌了上来,早上吃的馒头也往上涌,吐个稀里哗啦。一股馊面粉的酸味袭来——什么广式馒头北方馒头,都一样。

(本文首发于《羊城晚报》,后被《微型小说选刊》转载)

不愿凋谢的花

稚气的小芽们,推搡着从鸡蛋花树光秃秃的树干上探出头来,它们毫无顾忌地扭动身躯,趁着风起,偷偷揪一揪隔壁老树的胡子,留下一串快活的笑声。你看,有春天撑腰的孩子多幸福啊!我也被这份幸福感染了,绕着鸡蛋花树又蹦又跳,大声唱着赞美的歌,尽管经我嗓子发出来的声音像锯木屑。

那疯女人又发作了,白大褂们说。他们很熟练地把我架到椅子上,按住。我没有挣扎,挣扎没用,只会让针头扎得更疼。

这是我第七次被注射镇静剂。

真的,七次。镇静剂又不是麻醉药,我能数得清。

他接到电话,很快赶来了。他看我的眼神很模糊,分不清是难过还是愤怒。他坐到我旁边,拉住我不能动弹的手,用尽量克制的语调说:亲爱的,你已经是一个妈妈了,你能不能为了我,为了我们小波,好好配合医生呢?

我点点头。他满是血丝的眼睛让我很愧疚。我知道自己不是个合格的妻子,更不是个合格的妈妈。

当初跟他们住在一起的时候,我就已经不合格了。

我想给他们做早餐,可我把冰箱里的二十个鸡蛋全试了,还是没有办法把鸡蛋煎成心形。不是心形的煎鸡蛋如何表达我对他们的爱呢?

我也试过给他们洗衣服,很卖力地搓,泡泡沿着我的手爬上来,爬出洗衣盆,爬上马桶,爬进洗脸盆……我以为他们推门进来时会很惊喜,然后跟我一起玩戳泡泡的游戏。事实却是,兴奋的小波被强行抱开,而我,再一次败给了冷冰冰的洗衣机。

为了让他们多一点笑容,我在阳台上种满了漂亮的花。花籽不知怎的掉落到砖里,竟斜斜冒出芽来,我千脆把砖撬开,让这个坚韧的小家伙可以舒展开来。可它只舒服了半天,当天晚上就被拔掉了,砖被抹上水泥嵌了回去。我捧着断了的小苗,哭得有些……嗯,用他的话说,哭得有些莫名其妙。其实我只是不明白,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呢?就像那次,我把路边可怜兮兮的小黑带回家,他们也是说我莫名其妙。

小黑明明很可爱,整天追着自己的尾巴转圈,逗得我哈哈大笑。他们却说小黑身上有细菌,禁止我碰家里所有的东西,包括小波。

他越来越忙,眼珠深深陷了进去,忧郁的眼神更忧郁了。我担心他生病了,劝他看看医生,他说好,却把我和小黑带到一个写着疗养所的地方。

你病了亲爱的,你能乖乖地待在这里疗养吗?他沙哑着嗓音说。

我点点头,我从不对我爱的人说不,更何况,我一眼就看到了这里窗边有棵鸡蛋花树。

我喜欢鸡蛋花,这是南方少有的四季分明的植物,不像其他的树,一身不褪色的大绿袍,把自己伪装得四季如一。

于是我就在这里了,穿着白色的衣服,吞着白色的药片,等着窗外鸡蛋花开。鸡蛋花虽也是白色的,但中间有太阳一样的黄色“蛋黄”呢,多少孕育着希望。

话说回来,其实住在这里还挺好的,不用担心挤不进电梯,不用怕因为看一只蚂蚁跳舞而烧黑了锅,更不用担心阳光照到我身上时我不能一动不动地接受它的抚摸。小黑也觉得这里挺好的,撒开四条腿绕着树一圈又一圈地跑。

他固定每周日会来看我一次,带着每次看起来都不太一样的小波——孩子总是长得很快,比鸡蛋花快多了。

妈妈,你在看什么?小波歪着脑袋问。

看鸡蛋花。我说。

可是树上光秃秃的,什么也没有呀?小波问。

等春天来的时候,就会有了。我说。

妈妈,你为什么喜欢鸡蛋花呢?小波问。

因为——爸爸妈妈就是在鸡蛋花下认识的呀。我说。

这么一说,当初相遇时的画面又开始在我脑中播放了:他把鸡蛋花插在我头上,然后跟我一起围着鸡蛋花树肆意地跳舞,大声歌唱。当然,没有人会来阻止我们——那是郊外,哪来的人?

之后每个周日,小波都会陪我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的树。他似乎对这棵跟爸爸妈妈都有关的树充满了好奇。小黑,哦不,大黑反而对这棵树没兴趣了,懒洋洋趴在屋里数着日子,有人进来了就得体地摇一摇尾巴。

妈妈,妈妈,快看!鸡蛋花开了!小波兴奋地冲了出去,跑到鸡蛋花树下,又蹦又跳,大声唱着幼儿园刚学的“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

我吓坏了,冲过去一把捂住小波的嘴,惊恐地瞄向那些穿白大褂的人。

他们并没有拿着针简跑过来。

这孩子真可爱,他们说。

(本文发表于《羊城晚报》《小小说选刊·女作者专号》)

艺术家

父亲说,他是艺术家。

祖爷爷留下大瓦房里,满是父亲东敲西打的手工艺术印记。

母亲在地里忙活时,父亲就坐在垄上,用麦秆编各种形状逗我,蚂蚱、蜻蜓……我噘起嘴:都不像。父亲笑笑:这是抽象派的。

八岁的时候,大冰雹来了,它们像鼓手一样捶打着屋顶的瓦片,化作音符滑人屋内的大盆小罐。母亲低声哭了,父亲却把我搂在怀里:你听那节奏,“咚咚咚”,是大自然的乐章。

瓦房不能住了,母亲也不知所踪,父亲一挥手:走,上大城市去!

上大城市做什么呢?当然是当艺术家了,往细了说,是专攻行为艺术。父亲说,这是个比较冷门的分支,国外比较流行。

于是,我随父亲来到他曾经打工过的大城市,开始了艺术生涯。

父亲工作的地点不太固定,步行街、购物广场,或是公交车站、天桥,都不太挑,只要人就行;我们睡的地方也不太挑,天桥下或是路边长凳上,只要是靠近工作的地方就行。

每天清晨,父亲套上那件灰色的工作服就开始工作,那是他唯一的工作服,泛黄的衣领和疙疙瘩瘩的衣身,有独特的怀旧味道,亮点是那两个补丁,按黄金比例待在它们该待的位置,好看极了。

我们席地而坐。熙熙攘攘的人潮,在你们看来或许是一种恼人的乱,在他看来,每个身影都是一根针,自由穿梭在社会的布匹上,每天都能绣出一幅不一样的作品来,他沉醉其中,喃喃道:儿啊,你看,真美!

父亲工作时基本保持安静,不像隔壁的那个老大爷,不停说“行行好”“好人有好报”之类固定的台词,也不像路那边的小姐姐,写很长很长的字在地上。父亲说,无声胜有声,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人与艺术融为一体。

夜深了,父亲望着月亮,冷峻的脸,像雕塑。

睡吧,我说。

儿啊,你看,好圆的月亮,像一幅画。父亲说。

我抬头,疑惑了,明明是月牙儿。

父亲笑,月亮本来就是圆的,是地球的影子把它挡住了。

我点点头,再看,月亮果然好圆。

孤身夜归的高跟鞋“噔噔噔”很是急促,经过我们身旁时,明显降低了频率,我看到,她的脸色露出安心的笑容。

父亲说,这就是艺术的力量。

可我发现,懂得欣赏父亲的艺术的人,不多。这么久以来,只有一个穿马甲的叔叔似乎懂他。那天,他盯着父亲看了很久,突然眼一亮,掏出相机“啪嗒啪嗒”狂按快门,嗯,他一定是嗅到父亲身上的艺术气息了,之后他还跟父亲聊天,问父亲腿是怎么断的。

这个说来话就长了,沉默已久的父亲忽然拉开了话匣子:我以前是在工地从事艺术创作的,你想啊,一块块各有个性的砖头,为了一致的目标收起了锋芒,胸贴胸,背贴背,齐心协力筑造出一栋宏伟的大楼,那是多感人的事啊!可有一天我发现四楼墙外有块砖头却叛逆地扭过头去,我爬上竹架,一边劝慰着它,一边想趁着水泥没千让它站好,谁知道竹架突然散了,我摔了下去。工友们从散了的竹架中抽出一根,给我做了个拐子,为了这个拐子,有个工友的手还被竹篾刺了一下,流血了。说到这儿,父亲有些心疼地哽咽了一下。

后来呢?马甲叔叔问。

后来我回了乡下,家里还有几亩地,我那口子在地里忙活的画面,像极了米勒的《拾穗者》咧。可有天忽然下起了大冰雹……

父亲滔滔不绝地讲述他的故事,以为遇到了知音。几天后,马甲叔叔带来一份报纸,还给我们念。我听见了“无良老板逃逸,致残民工街头乞讨”,我又听到了“遭遇天灾,妻子抛夫弃子改嫁”。父亲一直努力微笑着,在他走后,却把报纸揉成一团扔进垃圾桶,连同脸上的笑容一起。

沉默。

半晌,父亲忽然说:儿啊,咱以后转做手工艺术吧。

我赶紧点点头,求之不得。刚才一群人过来围着我又是塞钱又是拍照的,有的还抹眼泪,我慌得不知道该往哪儿躲。

第二天,父亲搞来一堆麦秆,他开始编各种形状,蚂蚱、蜻蜓……还是抽象派的;我也试着编各种形状,蚂蚱,蜻蜓……却是写实派的。

父亲大喜:我儿有艺术天赋!

我的作品很受欢迎,对面学校放学的孩子,一窝蜂过来买。也有不买的,围着我齐声嚷嚷:没书读的娃,没书读的娃……

他们懂什么,我跟父亲一样,是艺术家。

想变成鹰的人

他的名字叫鹰。

出生时父母就成功预测了他的爱好——飞翔!像雄鹰那样,张开双翅,迎着风掠过雄伟的大山,停栖在大城市最高的建筑上。

然而父母却没法成功预测他的命运,或者说,改变他的命运。龙生龙凤生凤,生个老鼠会打洞,身高一米六的父亲和身高一米五的母亲,如何生出苍鹰体魄的儿子?

听说空军学校招考学员,他爹把牛车一套,带着他颠过十八里山路,到邮局寄出了长长的报名信。等啊等,等啊等,老牛生了牛仔,牛仔又能拉车了,还是没有回信。也难怪,只需瞥一眼身高那一项,后面的都可以撕了。

同类推荐
  • 仰望星空

    仰望星空

    本书中的作品视野广阔,内容丰富,热切真诚地关注自然生 态及社会生态,时代特色鲜明,人文关怀深厚,思想深刻独到,情操健康 高雅,视角新巧独特,与读者平等交流,行文亲切质朴,自然鲜活流畅。
  • 清代今文经学的兴起

    清代今文经学的兴起

    本书是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2007年重点课题。通过对清代最初的几位讲求今文经学经学家经学思想的分析,力图对今文经学的兴起作出较为准确的分析,说明清代今文经学不是一开始就完全只讲公羊学,也不是仅讲今文经学,而是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今文经学逐步被重视,《公羊》学的地位越来越凸显,三科九旨日益为人们所关切。
  • 乌篷船

    乌篷船

    《乌篷船》是我的第四本散文集了。这集子所记,既有我对童年往事的回忆,也有我对当下生活的记录。无论是追今还是抚昔,无一不表达着我对人生的领悟,我对生活的理解,我对精神生命的探索。我是共和国的同龄人,我的成长经历,也在某一方面印证了共和国的一段历史。南怀谨大师说,你不一定要相信历史,历史未必是真的,但你一定要相信文学,文学里的故事也许是假的,但它所说的现象却是真的。
  • 蓬莱随笔(蓬莱文化丛书)

    蓬莱随笔(蓬莱文化丛书)

    蓬莱阁与八仙渡迤北海面上经常出现变幻莫测的海市奇观,令每个得饱眼福的人惊叹不已,“异事惊倒百岁翁”,一代文宗苏东坡大学士的感叹,正是所有目睹海市者的共同感受。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为这一海天景象所陶醉,所倾倒。在历代文人雅士留在蓬莱的诗文中,以海市为题材的咏唱俯拾皆是,占了很大比重,充分印证了它的魅力所在。
  • 时间都去哪儿了:我和老爸30年

    时间都去哪儿了:我和老爸30年

    冯小刚、张国立、王铮亮、何炅、姚晨、柳岩含泪推荐,讲述一个普通家庭三十年岁月变迁和亲情往事。从1岁的“小米豆”,到30岁的“大萌子”,北京女孩赵萌萌的身边,总有父亲的陪伴,她的母亲则在旁边充当摄影师,用相机记录了父女俩的30年。30张照片记录了30载年华,一幕幕感人的画面,让观者动容。
热门推荐
  • 穆时英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穆时英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穆时英作品集》描素的这些声音,这些脸,这些错杂的街头风景,全是熟极了的。
  • 狐爱:两生劫

    狐爱:两生劫

    狐妖和道士,从来都是引人遐想的两个词,因为它们背后总有着故事,而他们的相遇也总是能擦出火花,但,这火花的背后,也许并不那么简单……被埋藏了千年的隐秘,野心勃勃下的觊觎,不惜灭族的憎恨……当线索越来越多,当真相浮出水面,他才惊觉原来所有一切不过是为了那股力量,他才是棋局中最重要的人物。他防备着所有人,却在危机结束之时,被亲近之人所伤,在孤立无援之时,被信任之人所叛,那些他以为坚不可摧的感情,原来并非永恒不变。“我怎么会说你不似以前了呢?看,不还是和从前一样?说杀就杀,从来不会有一丝迟疑。难怪你说我们不同,我现在明白了,它是什么意思。无念,其实你从未……相信过我。”
  • 超级专家

    超级专家

    你能想到,他就能做到。与儒家最神秘莫测之旷世天书《周易》同名的青年周易,凭借神乎其神的思维能力,研制出你想也想不到的神秘宝器。你想转瞬之间拥有天才的智慧吗?你想让航空母舰不加燃油环游世界吗?看过《超级专家》,才知道原来如此奇妙!
  • 呼啸山庄

    呼啸山庄

    本书的作者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诗人和小说家艾米莉·勃朗特(EmilyBronte,l818一l848)。这位女作家在世界上仅仅度过了三十年便默默无闻地离开了人间。应该说,她首先是个诗人,写过一些极为深沉的抒情诗,包括叙事诗和短诗,有的已被选入英国十九世纪及二十世纪中二十二位**流的诗人的诗选内。然而她**的一部小说本书却奠定了她在英国文学史以及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 相公太闷騷

    相公太闷騷

    为毛女主都是配花心种马?纯洁的男银永远都是男二、男三甚至是男N!俗话说得好:好马配好鞍!好女银自然要配好男银!如果她穿越了,肯定要搜罗一群美男……老天,我不过是说说而已,没必要真的让我穿越吧!我的电脑,冰箱啊!不过,既然穿了就不能白穿!
  • 八戒

    八戒

    不解佛法的唐僧变成了天下间最大的妖,忘记紫霞的悟空变成了佛门第一弟子,佛界和妖界的大战展开之时,还是一头猪的八戒该如何行走在似人非人的世界。他是净坛使者,却还是一头猪。
  • 呆萌小助理:高冷boss太傲娇

    呆萌小助理:高冷boss太傲娇

    叶阑珊,一个没卖相,没身材,智商不够情商来凑的乖宝一枚,是个男人都不想拥有她,于是,上帝给了她了一个多管闲事的功能让她在雨夜遇上了一个可恶的妖孽!霸道,腹黑,冷漠,是个女人都想拥有他!什么,当他的实习助理?随便使唤她就算了,竟然还让她兼职当他的未婚妻?有没有问过她的意见!
  • 凤游九霄

    凤游九霄

    曾经自以为完美的爱情,到头来不过是一场骗局,害的她受尽折磨悲惨死去,他却怀抱佳人享受荣华。然而命运无常,大梦初醒时已是二百年后,曾经的爱恨已变成史书上干枯的墨痕。就当她放下一切重新开始时,周围的人或事又变得似曾相识,这一次,陆雁薇又该何去何从。
  • 重生之世子在上

    重生之世子在上

    她名眉畔,娘说是愿她终能觅得一心人,举案相齐眉。上一世,她差一点就找到那个人了。所以得天眷顾,重来一次,她绝不会再与他错过!
  • 总裁大人别心急

    总裁大人别心急

    一夜危情,她险些被陌生男人吃干抹净,一纸契约,她成了他顶着正妻名头的地下情人。人前安陆离是果决霸道、邪魅张狂的狠厉总裁,人后安陆离是各种壁咚床咚的傲娇忠犬。“老婆你知道犬有什么特点吗?”“什么?”“体力好,喂不饱。”乔小轻:“……滚去跪键盘。”